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金陵春-第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去一次也得十两银子。这样算下来,那个小道童送给周少瑾的那一小瓯泉水就得二十两银子。
那小道童和周少瑾说话的时候分明就带着几分恭敬。
可见周家二小姐在程家有多得宠了!
等到方氏一下船,钟嬷嬷就把这件事告诉了她。
方氏沉默半晌,沉吟道:“你应该向周家二小姐讨点中泠泉水的,我们也好拿去给老祖宗尝尝,让廖家那些眼皮子浅的东西也知道,别以为人家周氏姐妹寄居在程家,就是一副小媳妇的模样。”
※
姐妹们,今天是大年三十,再过一个半小时就是新年了,我提前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阖家欢乐,万事如意!
PS:这两天事挺多的,有时候到了时间来不及校对,就先贴了草稿上来,通常过两、三个小时大家再刷新,基本已经改了错字。
O(∩_∩)O~
不便之处,还请大家原谅!
※(未完待续……)
第二百二十三章 泡茶(月票第一加的第一更)
钟嬷嬷笑着给方氏出主意:“这也不难!我们找人讨点中泠泉回去不就行了,谁又知道我们这泉水是周家二小姐给的还是从别人手里得来的?那程家四老爷在金山旁汲了中泠泉总是真的吧?”
方氏立刻就想通了其中的诀窍。
她微微点头。
钟嬷嬷就知道这件事成了,道:“我这就派人去山泉居讨点。”
山泉居是镇江最大的茶楼,每天都会派人去江中汲水,所依仗的也是这中泠泉的泉水。
方氏有些不放心,想了想,道:“到时候我的轿子就停在山泉居外好了。”
可以让山泉居的大掌柜知道事情的重要性,不乱说话。
钟嬷嬷高兴地应是,问起此次去找郭老夫人的事:“……老夫人应了吗?”
方氏眼角露出些许的欢喜,道:“应了!”
“阿弥陀佛!”钟嬷嬷不由松了口气,双手合十地念了一句。
方氏想了想,道:“我觉得你说的话有道理。那周氏姐妹在程家只怕是极得宠——老夫人一开始面露难色,后来不怎地就很爽快地答应,我邀了老夫人来家里做客,老夫人当时说‘既是一家人,以后少不了要走动,大家就不必如此客气了’,我一开始以为是指我和袁夫人的是表姐妹,还为袁夫人高兴,她婆婆终于对她和颜悦色起来。如今看来,只怕是指周氏姐妹了。”
钟嬷嬷是方氏的最体己的人,自然知道袁夫人在郭老夫人面前并不像外面传的那样有体面。廖周两家联姻的时候。方氏觉得自己受了委屈,曾经去拜访过郭老夫人,谁知道郭老夫人话里话外都透着“这是你们两姊妹的决定,与我无关”口吻,不然方氏也不至于如此失望了。
她在心里琢磨着,斟酌道:“大太太,会不会是周家二小姐?那个时候周家大小姐也有十四岁了,周家二小姐应该只有七、八岁的样子。如果得宠的那个是周家大小姐,那个时候郭老夫人就不应该说那样的话。”
方氏面色微红,道:“那件事也不怪老夫人。我当时对这门亲事不满意。多半是被老夫人看出来,才会说话如此不客气的。不过,你的话也有道理。只是过几个月周家大小姐就要嫁进来了,不管得宠的是谁。能看在她们姐妹俩的份上在我们廖家这样一个大忙。都于我们廖家有利。我们好生生地经营这门姻亲就是了。何况那亲家老爷已升了保定知府,我只盼着他能平步青云,以后助我们家绍堂一臂之力。至于老爷。我已经对他死心了。他还没有儿子能吃得苦,那两榜进士的名衔又怎么从天而降呢?这件事你知我知就行了,千万不要透露出去。这件事是老爷逼着我去求的老夫人,横竖老爷那边我已经能够交待了,就不要再横生枝节。”
钟嬷嬷忙恭声应“是”。
廖家看着花团锦簇,宗房看着风光无限,实际上老安人去世后,无能的大老爷失去了母亲的庇护却只敢数落方氏,已让方氏和他们这个家在廖氏变得非常艰难了。
方氏就吩咐钟嬷嬷:“你回去之后就去跟大总管传话,说大爷成亲之后会带着新奶奶去京城常住,有个放东西的地方就行了,隔壁的宅子就不用打通了。若是有人问起,你就说是我这次去拜访程家郭老夫人时郭老夫夫提出来的,想让我们家大爷跟着程家的大老爷读书,这么好的事,我怎么会往外推?立刻就应了。然后再去跟管账房的二管事说,让这就进京,帮大爷置办一处落脚的宅子,宅子要好,最好能离程家近点,银子由我出。这宅子以后也记以大爷的名下,算是我给大爷成亲置办的产业。”
钟嬷嬷愕然,道:“大爷也能跟着大老爷一起进京吗?让新奶奶单独服侍大爷和大老爷是不是不太好?不如您送个宅子给大爷,还是让大爷和大老爷住在廖家的宅子里……”
“不用这么麻烦。”方氏冷冷地道,“人家只答应让大老爷去京城应试的时候让渭二老爷指点指点他的时文,是我准备让大爷去京城篱居,在家里这样的窝着,大爷天天跟着他那个不挣气的爹受委屈,有什么意思?至于跟泾大老爷读书的事,我没有想到郭老夫人那么容易就答应了,脑子一时有点懵,没有反应过来。你明天就去见见周家的二小姐,把家里的这些破烂事透个音给她,如果程家能不用我去说项也主动地提出让大爷随着泾大老爷读书,以后京城的事我就交给周家大小姐主持。我也有个了帮手!如果不能,到时候我再舍了老脸亲自去趟金陵好了。大不了请了我娘家人出面去求郭老夫人。怎么也不会让大老爷空背了名声被人笑的。”
钟嬷嬷连声应诺。
周少瑾哪里想到因为朗月的一殴中泠泉水,姐姐和姐夫相比前世而言却平白得了座宅子,而且姐姐也不用像前世似的,在廖家被蹉磨了好几个月才有机会去京城服侍廖绍棠,从此和婆婆王不见王地生活了一段时间,也是因为这段时间,周初瑾和廖绍棠没有了旁人的影响,彼此间的感情一日千里,最终让廖绍棠宁愿让出宗子的位置也要保住妻儿。
她抱着中泠泉水喜滋滋地去郭老夫人屋里。
郭老夫人听说周少瑾手里抱着的是号称“天下第一泉水”的中泠泉,大感兴趣。
周少瑾兴致勃勃地道:“我来给您沏壶茶吧?”
郭老夫人连声称“好”。
吕嬷嬷很有眼色地亲自去拿了茶具出来。
周少瑾很自然地盘坐在罗汉床上的茶几前,烧水、烫杯、分茶、洗茶、冲泡……一整套动作做下来行如流水。舒如云卷,优雅自信,像颗上等的南珠,散发着莹润的光芒,让郭老夫人不禁对吕嬷嬷感慨:“这可真是人美茶香,今天我可有福了。”赞得周少瑾面色通红,忙请郭老夫人品茶。
郭老夫人闻了闻茶香,慢慢地呷着茶水,连连地点头,道:“这中泠泉水真是名不虚传。昨天我们也是喝得太平猴魁。不比不知道。这一比就感觉出来了,用中泠泉水沏出来的茶就比其他的水沏出来的茶多了份清冽。不过,少瑾这茶也选得也好,太平猴魁汤汁清绿。是醇厚的兰香。沏茶的水清冽。正好相得益彰。若是选了我们前两天喝的六安瓜片,就没这么好喝了——六安瓜片温和,有着熟栗之香。汤色杏黄明亮,用中泠泉水来泡,只怕泉水会压制六安瓜片的口感和香味,落了下乘。至于泡茶的手法,那就更好了。动作干净利落,没有一丝拖拉之处,却又温柔婉转,柔中带刚,正是茶道的精髓所在,中庸的精髓所在……很好!很好!”
周少瑾没想到郭老夫人对自己的评价这么高,脸色绯红,正要谦虚两句,程池的声音突然出现在了她的耳边:“什么事很好?母亲说出来让我也跟着高兴高兴!”
“池舅舅!”周少瑾跳了起来,就看见程池微笑着走了进来。
郭老夫人呵呵地笑,道:“这可真是来得早不如得得巧。少瑾刚刚沏了茶,你也尝尝。”
“哦!”程池走进来看清楚屋里的情景心里已猜到了七八分,闻言很感兴趣地坐到了母亲的对面,周少瑾忙拿了个小杯子出来,重新给程池沏了一壶杯。
程池呷了一口。
郭老夫人笑问程池:“怎么?”
程池点头,道:“中泠泉水不愧称号‘天下第一泉’!”
郭老夫人笑道:“这器皿虽好,可也要看是什么人用。中泠泉水被少瑾用来泡太平猴魁才有这样的效果,若是其他的茶,未必就有这么好喝。”
程池看了一眼站在一旁耳朵都红得仿佛能滴出血来的周少瑾,心想,难怪这小丫头能讨了母亲的喜欢。他汲了一桶中泠泉水回来,除了他回汲这泉水,很喜欢用这泉水泡茶之外,不无给母亲个惊喜的意思。可泉水又不是其他的东西,放久了会坏,所以他才吩咐朗月一个人送一点,母亲那里的则由自己亲自送过去。没想到这小丫头得了泉水之后不仅没有藏着掖着,还立刻拿给了母亲品尝……也不枉母亲心疼了她一回。
他笑着凑趣调侃着母亲:“您也太偏心了,我这话还没有说完,您就把我训了一顿,您能不能等我把话说完了若是还觉得不中听,您再训我啊!”
“你这是跟谁学的贫嘴呢?”郭老夫人听了忍俊不禁,道,“在你娘面前也不收敛收敛,小心吓着了少瑾!”
程池笑道:“她有您护着呢,还会怕我不成?”
周少瑾被周池母子打趣,脸上像火烧,低着头不敢抬睑。
郭老夫人看着很是有趣,却也心生怜爱,呵斥着程池:“哪有你这样当舅舅的。少瑾,到我这里来,别理他。”
周少瑾像受惊的小兔子似的,一溜烟地躲在了郭老夫人身后。
程池忍不住大笑。
郭老夫人就拉了周少瑾的手,柔声地安慰她:“你不用怕他,有我呢!”
周少瑾喃喃地应是。
郭老夫人就将面前的茶盅往程池那边一堆,吩咐他:“沏壶茶去!”
※
姐妹们,今天的加更!
PS:昨天晚上我爸生病去了医院,还好只是年纪大了胃不好,观察一天就可以出院了。错字校对出来了我没时间改,这一章也是一样的,晚上的更新没办法定具体的时候,大家明天早上起来看。到时候一并改错字。
不便之处,还请大家包涵!
※(未完待续……)
第二百二十四章 改变
程池笑着摇头去沏茶。
郭老夫人忍不住大笑。
周少瑾忙跟了过去,道:“池舅舅,还是我来吧!”
“你坐着好了。”程池笑着往铁壶注着中泠泉水,道,“我要是不听她老人家的给你们泡壶茶,我娘还不知道有什么蹉磨我了,你还是别插手好了。”
周少瑾只好在郭老夫人身边坐下。
程池沏茶又和周少瑾不同,干净利落,举止优雅不说,还有种说不出来的灵巧和敏捷。
周少瑾一时间看得有些痴,要不是程池做出个请品茶的动作,她只怕还要盯着程池的手瞧个不停。
好在是她泡出来的茶和池舅舅的相差不大。
周少瑾长长地松了口气。
郭老夫人却有意挑剔道:“还是少瑾的茶泡得好,你这茶泡得太硬。”
程池哈哈地笑,明亮的眸子像夜空中的星子。
可不知道为什么,周少瑾却觉得他的笑容有些夸张,好像在掩饰什么。
难道他在沈大人家住得不愉快?
周少瑾猜测着,碧玉进来禀道:“老夫人,宋夫人求见。”
程池起身告辞。
郭老夫人温声问他:“你今天还要宿在沈府吗?”
程池摇头,道:“宋老先生会留下来,蔚字号的七老爷去世,蔚字号没有了掌管生意的人,可能会把管票号的大爷叫回去,裕泰这边的生意恐怕会受影响。我要赶回金陵去。”
他说得凶险,郭老夫人却并不担心,她笑着叮嘱儿子:“那晚上过来用晚膳吧?我让人糟了鹅掌,应该可以吃了。”
程池笑着应是,出了船舱。
周少瑾有些担心地低声问郭老夫人:“裕泰不会有事吧?”
“能有什么事?”郭老夫人笑道,“不过是桩买卖,大不了清盘不做了,你池舅舅正好可以好好地陪我两年,做点自己喜欢的事。”
周少瑾没有想到郭老夫人如此的开明,不由道:“可万一池舅舅和宋老先生一样呢?”
“那也没什么。”郭老夫人笑道。“他最不济也有个进士的头衔。怎么也能混口饭吃。”她说着,叹了口气,颇有些语重心长地对她道,“少瑾。到了我这个年纪。身体老迈了。吃什么都不香,穿什么也不可比得上那些十七、八岁的小姑娘了,这些都对我们也就没有什么吸引力了。要说有什么放不下。那就是孩子了,既希望他们都能平安泰康,又希望他们过得好,过得高兴。可这世上最难的却是‘高兴’二个字。同僚升官了,没我的份,不高兴;朋友的儿子中了进士,我的儿子却还在为考举人悬梁刺股,不高兴;别人家今天换了个大院子,我囊中羞涩,只能住在已经住了二十年的老宅子里,不高兴……”
郭老夫人说的真是太对了。
周少瑾不住地点头。
郭老太太莞尔,道:“若是你池舅舅和宋老先生一样,不求升官发财,不求贤妻孝子,觉得只要能修河筑堤心里就高兴,我为什么要去阻止他。我是他母亲,会死在他前头,能管他一时,还能管他一世不成?何必因为我,让他一辈子都不高兴呢?”
“老夫人,您可真好!”周少瑾忍不住赞叹,望着郭老夫人的目光中全是钦佩。
程泾和程渭都很喜欢帮人,程池舅舅待人也很好,他们肯定是受了郭老夫人的影响。
怎么程许就不像他的父辈或是祖辈呢?
但愿他去了京城之后能跟着程泾舅舅学些做人处事的学问。
周少瑾在心里暗暗摇头。
宋夫人牵着宋森的手跟着小丫鬟走了进来。
她是来给郭老夫人和周少瑾辞行的。
“公公说他和沈大人还有事要办,我们会在镇江住上半个月,”她满脸歉意地道,“还借了沈大人亲戚的宅子,我们暂时不北上了。”
这个宋老先生,还真是让人头痛,想到一出是一出。
郭老夫人同情地道:“我们这两天就要启程回金陵了,从镇江坐船到金陵只需要一天一夜,要不,你跟着我去金陵城做几天客吧?”
宋夫人听了极为心动,坐都坐不住了,站起来就要回去和宋老先生商量。
郭老夫人笑道:“别急,别急。等我写张帖子给你。你就坐下来好生品尝品尝我们二丫头沏的茶,这水可是从金山旁的江水里汲取的中泠泉水!”
“哎呀,还真有这回事啊!”宋夫人惊叹道,“上次陪着您去金山寺游玩的时候听寺里的知客介绍,我还以为是他们吹牛呢,没想到我居然能亲眼见着。”她说着,就走过去看那小瓯里装着的水,“好像是比别的水要清澈些。”
郭老夫人笑着让周少瑾重新沏壶茶。
宋夫人喝过之后赞不绝口,至于怎么个好法,却也说不出来,众人也不知道她到底喝出来了没有。不过,她回京后至少有了个吹嘘的资本。
倒是宋森,小小年纪却道:“周姐姐的茶喝着清香清香的,比祖父前些日子泡得明前龙井还要清。”
能喝出个“清”字来,已入味三分。
郭老夫人也好,周少瑾也好,不由都对这个孩子刮目相看。
喝了茶,陪着郭老夫人说了几句话,宋夫人带着宋森告辞了。
郭老夫人让周少瑾去厨房里看看今天的晚膳:“你池舅舅是不吃鱼的,就让他们别上鱼了。”
周少瑾笑着去了厨房。
吕嬷嬷道:“廖家的事,不跟二表小姐说吗?”
“这有个什么好说的。”郭老夫人眉眼也没有动一下,道。“方氏不过是想让程家的人在春闱的时候指点指点他们家大老爷制艺,就算我不答应,她求到袁氏那里,袁氏也会答应。我这也不过是顺水推舟罢了。”
可您的话岂是袁夫人能比的?
这心思吕嬷嬷也只能埋在心里。她对周少瑾越发的恭敬了。等到第二天钟嬷嬷来求见周少瑾的时候,她没等郭老夫人示下就吩咐小丫鬟去通禀周少瑾。
钟嬷嬷看在眼里,想了想,还是把准备好的荷包塞给了吕嬷嬷,笑道:“我们家大太太原本不知道周家二小姐也在船上,既然遇到了,少不得要专程探望一番。”她说着。指了指身后婆子提着的食盒。“这不,大太太让厨房里做了些吃食让我送过来。”
这话说得在理,行事也妥贴周到。
吕嬷嬷笑着和她应酬,直到周少瑾身边的丫鬟春晚笑着迎了出来。她这才离开。
周少瑾为着姐姐也不会怠慢这位钟嬷嬷。
她用了明前龙井招待钟嬷嬷。
钟嬷嬷很是意外。连声称这茶好。
春晚则有意为周初瑾打擂台。要压压这位嬷嬷的气焰,笑道:“昨天我们家二小姐给老夫人和四老爷沏茶,老夫人和四老爷都赞不绝口。我们家二小姐想着嬷嬷是廖家大太太跟前的体面人,原想也请嬷嬷尝尝的,可惜宋夫人过来拿花样子,均了一大半走了,后来在老夫人那里用过晚膳,老夫人和四老爷下棋,我们二小姐沏茶,又用完剩下的……”她满脸的惋惜。
钟嬷嬷却知道这不过是客气话,人家是要借着这件事敲打她了!
她望着一脸平静的周少瑾,觉得这位周二小姐并不像她的外表那样柔软无害,只怕也是个不简单的,这让她说起话来很费了些口舌才把来意说清楚。
周少瑾心里砰砰乱跳。
廖家旁支压过了嫡支,却偏不肯分宗,前世姐姐虽然在她面前只报喜不报忧,可她存心想知道,姐姐又怎么瞒得过她?
前世,姐夫和姐姐几经周折才相知相伴。
如果方氏能如她所承诺的那样,让姐姐成亲之后就直接跟着姐夫去京城生活,那姐姐得少受多少磋磨啊!而且姐姐和姐夫前世就心心相印,如果今生能得到长辈的祝福,岂不是更圆满?
周少瑾没等钟嬷嬷把话说完心里已准备为姐夫廖绍棠去求郭老夫人了。
前世,姐夫为她做了那么多,她却从来没有报答过他,如果今生她能为姐夫做点事,哪怕是上刀山下火海她也要想办法办成的。
可她也知道姐姐的婆婆方氏是个厉害人,如果她太轻易的就应答了,方氏说不定还以为她很好说话。
她等钟嬷嬷把话说完,学着郭老夫人的样子端着茶盅用茶盖轻轻地拂着水面上的浮叶良久,轻轻地呷了一口,放下茶盅,用帕子按了按唇角,这才不紧不慢地道:“嬷嬷的话我听明白了,只是事关重大,不是我一个小姑娘家就能决定的。这件事还是等我回去之后问过我姐姐,问过我父亲之后再给太太回话,你看行吗?”
钟嬷嬷看着周少瑾喝茶的样了,越发觉得周少瑾不是个寻常的小姑娘,而周少瑾的话又让她感觉到这件事不是周少瑾做不到,而是要看家里人的意思才决定做不做。加之有吕嬷嬷之前的举动,让她心里一沉,在对周少瑾的时候多了一份战战兢兢。
她像在方氏面前一样恭敬地低眉顺目,轻声地道:“奴婢也不过是个传话的,怎么敢当小姐这样的话!我就照着您说的去回了我们家大太太了。”
周少瑾颇觉得畅快。
前世,她可没少被这位钟嬷嬷用冰冷的目光盯着瞧。
她更加风清云淡,让春晚送客。
※
姐妹们,今天的更新。
明天的加更依旧在晚上五点左右。
O(∩_∩)O~
※(未完待续……)
第二百二十五章 归家(粉红票第一名加的第二更)
等春晚送走了钟嬷嬷,周少瑾兴奋地在屋里来回地走了两趟。
以后姐姐嫁到廖家,肯定不会像上一世那样艰难了。
不过,她怎么跟郭老夫人说这件事呢?
周少瑾又有些为难起来。
特别是方氏之前提出让长房的两位舅舅在姐夫父亲参加春闱时帮忙指点时文郭老夫人又答应了……
她正愁着,吕嬷嬷过来,笑道:“宋老先生答应宋夫人和宋少爷去我们府上做客了,我们下午就换画舫,今天连夜赶路,明天下午就能回到金陵城了!”
外面虽好,但家才是自己的地方。回家的喜悦溢于言表。
周少瑾脑海里就闪过姐姐、外祖母等人的身影,心顿时雀跃不已。
“我这就让春晚她们收拾好东西。”她兴奋地喊了春晚,开始收拾东西,暂时把怎么给廖绍棠说项的苦恼抛到了脑后。
换了船,宋老先生带黄宜君来给她们送行,得了消息的高家、刘家、廖家等也都派了人来送行,码头上极其热闹,喧嚣了良久,直到画舫驶离了镇江码头不见了踪影,那些人才互相寒暄着离开。
最高兴的可能是宋森了,他在周少瑾屋子里窜来窜去的,一会儿拿着她的香粉盒子问她:“周姐姐,这是什么?”
周少瑾答是香粉盒子。
他拿在手里翻来覆去地看,道着:“怎么和我娘、我姐姐的都不一样。”
一会儿又开了周少瑾床头的高柜看。
春晚一把就他抱开。
他就跑去抱了周少瑾的腰,不停地喊着“周姐姐”。说:“春晚姐姐欺负我!”
把春晚气得脸都青了。
周少瑾柔声告诉他:“我是女子,你是男子,你这样随便开我的柜子看就不对。春晚欺负你欺负得好!”
宋森苦了脸。
周少瑾就问他:“我要去给老夫人问安了,你要和我一起去吗?”
“要,要,要。”宋森忙道,好像只要跟周少瑾在一起,就干什么都好似的。
周少瑾无奈地摇头,带着宋森去了郭老夫人那里。
郭老夫人那里已经收拾好了,郭老夫人正和宋夫人说着话。看见两人进来。宋夫人立刻站了起来,苦笑道:“这孩子一眨眼就不见了,我就寻思着他去了你那里,忙吩咐了他乳娘去找。”
“他也是太无聊了。”周少瑾客气地为宋森找着借口。道。“我还能陪着您和老夫人说说话。宋少爷却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他能乖乖地呆在船上,没有吵着要上岸,没有闹着去钓鱼就已经很不错了。”
天下间溺爱儿女的母亲都一样。
宋夫人觉得周少瑾说得再对不过了。她不仅觉得周少瑾说的话有道理,而且看儿子的眼神也柔和了很多,觉儿子正如周少瑾所言,相比之下已经很听话了。
她笑着和周少瑾说了几句应酬话,这才带着儿子重新坐下。
郭老夫人就问她:“东西可都拿完了。若是没有拿完也不要紧,是自己家的船,他们收拾船舱的时候若是发现有不是船上的东西,自会派了管事的知会我们的。”
周少瑾笑道:“原来想说‘东西都拿完了’,可听您这么一说,我只能答‘东西应该都拿完了’,不然要是船上管事的发现我还留着东西在船上,可得让你笑话了。”
她素来严肃,从来不曾开这样的玩笑,郭老夫人先是一愣,随后才发出了爽朗的笑声。
周少瑾抿了嘴笑。
看来说些俏皮话,也不是那么难的事嘛!
因有宋夫人在,程池是在自己船舱里用的晚膳。
到了晚上,想到明天就可以见到姐姐和外祖母等人了,周少瑾激动的怎么也睡不着,反复地问值夜的春晚:“我买的礼品都分出来了吗?有没有少了谁的?不会弄错吧?”
春晚只好反复地回答她:“东西都分好了,还用匣子装着在外面贴了个纸条子,绝对不会弄错的。名单也都是照着之前您写给我的单子仔细对照过了。不会有错的。”
周少瑾点头,直到快天亮了才睡着。
第二天她自然起晚了。
好在是大家都在为下船的事做准备,除了宋森来找过周少瑾两次都被人拦在了舱门外,其他的人并没有注意到。
用过午膳,不仅仅是周少瑾,就是春晚等人也都有些坐不住了,整个画舫都洋溢着回到家乡,见到亲人的喜悦。途中更是遇到了程家派过来迎接他们的乌篷船,大家的情绪高到了极点,回家的感觉更强烈了,等到了江北桥,众人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
周少瑾突然间理解了金陵城的人为什么把江北桥称为金陵第一桥了。
只要看见这座桥,就知道自己回到了金陵,这是金陵的标志,是家的所在。
周少瑾站在船窗前,看着画舫徐徐地驶进了江北桥,看着江北桥在自己的身后渐行渐远。
和离开金陵城时对前路未知的忐忑不同,回到金陵城,她的心宁静安详。
她这才知道,两世为人,不管金陵城曾经给过她怎样的伤害,她一样的喜欢这座大城。
路上的行人熙熙攘攘,走的时候她们穿着夏天的单衣,回来的时候穿着冬天的棉衣,可集市的繁华却还是一样的,但周少瑾再撩帘打量,却少了从前的喜悦好奇,多了几分淡定从容。
是因为她曾经看到过更让人感慨的事物吗?
可她刚刚重生之前是住在京城的,若论城邦之大,举国之下除了京城还有谁能与之媲美?那时候她怎么就没有这种感觉呢?
直到轿子从九如巷程家的侧门进去,那些熟悉的景场在她的眼前一一掠过。她这才明白过来——这不关城邦的大小,也不关景物的繁简,而是她的心态、她看事物的眼光有了很大的不同。从前,她从一个宅子到另一个宅子,再美的景色也不过如此。这次她跟着郭老夫人和池舅舅,看过海天佛国的盛景,看过钱塘江潮的壮丽,看过杭州府的繁荣,坐过沙船,去过裕泰的分号。喝过用中泠泉水沏的茶……她才知道这世界到底有多大。她到底有多渺小。
那些曾经经历过的苦楚,仿佛在这一刻也变得不是那么的痛疼了。
周少瑾想着,轿子停了下来,轿帘被程家派来的随行婆子撩开。听雨轩前站着穿红着绿的人。可她一眼就看见了虚扶着外祖母的姐姐。
她穿了件桃红色的云锦褙子。插了朵点翠大花,看上去温柔又娴静。
周少瑾的眼泪猝不及防地就落了下来。
“姐姐!”她不管不顾地扑到了姐姐的怀里。
什么高大渺小统统都烟消云散,此刻她只想依赖在自己最喜欢的姐姐身边。
周初瑾抱着四个多月没见的妹妹。眼泪忍不住簌簌地落了下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