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金陵春-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太多了点……这都够得上是贿赂了……
她想到那天偶尔跑过来,郭老夫人发脾气所说的那些话。
难怪二房老祖宗会发脾气!
如果事情像刚才郭老夫人说的那样,中宫空虚。那的确是有些不妥……万一万童身后站着哪位皇子。程家岂不提前站了队。
前世。皇上立了皇太孙为储君,最后却是四皇子继了位。
为这件事,朝廷的官员几乎都被清洗了一番。
父亲因没有参与这些乱七八糟的事。不仅安然无恙,还升了从一品的大理寺卿。
程家好像也没有站队。
所以程泾入了阁……
只是不知道前世程家有没有像现在似的送给万童十万两银子……自己的出现,让很多的事都和前世有了不同……
如果今生的事和前世没有什么两样就好了。
这样她就可以知道程家到底有没有事了……
周少瑾有些懊恼。
郭老夫人毫不客气地道:“我就知道是他。他真是吃饱了饭没事干了!”
屋里的人都装作没有听见似的,珍珠等人更是轻手轻脚,自觉地退了下去。
周少瑾却不能像珍珠那样一走了之,只好缩了缩肩膀,尽量地减少自己的存在感,如坐针毡般地继续听他们说话。
过了好一会,郭老夫人这才沉吟道:“不过,十万两银子,对别人家来说是挺多的,可对我们家来说,也没什么……如今东宫空虚,大老爷的担心也不无道理……这件事你就别管了,我跟四郎说!”
虽然老夫人还是像从前似的什么事都护着小儿子,但好歹答应去劝劝四老爷。
秦守约如释重负地透了口气,笑道:“这家里的事,还是离不开老夫人啊!”
郭老夫人笑了起来,道:“你也不用拍我的马屁,我自家知道自家的事,人老了,胆子小了,见识也不如从前了,还是老老实实地呆在自己的那一亩三分地上仗着年纪大、资历老啃点老本就行了!出去在小辈面前指手画脚的,凭白惹人笑话!”
“瞧您说的。”秦守约笑道, “二老太爷的事,要不是您亲自出马,哪能那么快就解决了?老爷们是孝顺,怕您劳心劳力,才不敢打扰你的。”
这话说得就有些献媚了,偏偏他却是一副不卑不亢的模样。
真不愧是九如巷的大总管!
哪天自己要是能像秦守约这样说话就好了。
周少瑾不禁在心里感叹。
之后秦守约又狠狠地拍了一通郭老夫人的马屁,这才起身告辞。
郭老夫人让珍珠送秦守约出门。
周少瑾松了口气,三口两口地吃完了甜瓜。
郭老夫人看着她腮邦子鼓鼓的像无锡福娃似的,忍俊不禁地拿了帕子给她擦手:“别急,小心咽着!”
周少瑾根本说不出话来,不住地点头。
珍珠折了回来,却道:“老夫人,三房的李安人过来了。”
程笳的祖母。
她过来干什么?
周少瑾知道自己不适合再留在这里,忙擦了手,起身告退。
这次郭老夫人没有留周少瑾。
出了门,周少瑾和来拜访郭老夫人的李老太太碰了个正着。
她忙屈膝行礼。
李老太太笑道:“是少瑾啊!过来给老夫人抄经书?”
周少瑾恭敬地应“是”,却觉得李老太太的笑容不像平常那么慈祥。反而显得有些皮笑肉不笑的。
她暗暗留心,等到碧玉过来看她的时候,她问碧玉:“……三房的李老安人过来干什么?我在门口碰到她,她好像不太高兴的样子!”
碧玉看了看周遭,施香正和小檀在大门口坐着分线,她这才压低了声音和周少瑾耳语:“三房想把潘大小姐嫁给许大爷,被老夫人婉言拒绝了。说儿女是债,她再也不想管这些事,许大爷的婚事,由夫人作主。李老安人很不高兴。左一句右一句的。一副老夫人就算是不管,也可以帮着潘小姐在夫人面前说几句的样子,惹得老夫人气不打一处来……”
施计失败了,就赤膊上阵了!
三房的脸面可真厚!
周少瑾啧啧称奇。趁机说起三房的事来:“……一直做生意。为什么就不下场科举?破家的县令。灭门的府尹。再有钱,总不如做官来的体面!”
碧玉小声道:“好像是说三房的祖上就是做买卖的,他们于做买卖上熟门熟路。有自己的一套,可这做官,需要会读书,还要会做人,许是三房没有这样的人才!”说到这里,她语气微顿,又道,“不过我听老夫人夸过证大爷,说证大爷要是能读出来,倒是个做官的料子。泸大太太就是因为听了夫人这句话,所以直到今天也没有给证大爷订亲,听那口气,好像想给证大爷找个官宦世家的女子,以后能有得了岳父或是舅兄的提携。泸大太太为这事还曾经求过我们老夫人,不过老夫人有些年没在外面走动了,一时间倒没有什么合适的人选。”
前世,程证是娶了吏部侍郎家的小姐。
只是不清楚是谁做的媒。
难道是郭老夫人!
周少瑾思忖着,和碧玉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天,直到翡翠过来找碧玉要库房的钥匙:“……梅花巷顾家的十六小姐七月初十订婚,老夫人说库房里那套黄杨木的酒器送过去做贺礼。”
碧玉起身。
周少瑾问翡翠:“李老安人走了?”
“走了!”翡翠说着,略迟疑了片刻,又道,“郭老夫人没有答应三房,李老安人好像去了蕴真堂找夫人去了。”
看样子还是不死心啊!
周少瑾笑着颔首,吩咐施香送了碧玉和翡翠出去。
第二天一大早,她去给关老太太问安的时候,遇到了程贤的贴身嬷嬷。
等似儿送了那嬷嬷出去,她问外祖母:“这么早,贤姑母身边服侍的人怎么就过来了?可是贤姑母那边出了什么事?”
“事倒是没出什么事。”关老太太道,“说是接到了姑老爷的信,姑老爷已经在任上安顿下来,让他们早日启程去山东。李老安人翻了翻万年历,过了这个月的初八,要到下个月的二十二才是易远行的好日子,你贤姑母和你濯表哥商量之后,决定初八启程去济南府。你贤姑母就让贴身的嬷嬷过来给我们打个招呼,明天会正式来辞行!”
潘清终于走了!
最高兴的应该是程笳了!
周少瑾都跟着高兴起来。
她问外祖母和姐姐:“我们送些什么土仪好?”
“做两块帕子送给清表妹好了。”周初瑾知道周少瑾前些日子绣了几方帕子,她不想妹妹再为这些事操劳,就建议送现成的东西。
周少瑾实在是对潘清亲昵不起来,自然也就无心给她准备些什么,遂点头应下,下午从寒碧山房回来,挑了两方帕子,四双鞋袜,两根金簪,一起交给了姐姐,以畹香居的名义送去了三房的客房。
她没有特意等潘清——程贤领了潘清和潘濯去长房辞行的时候,周少瑾在畹香居做针线;他们到四房来辞行的时候,周少瑾在寒碧山房里抄经书。
不管潘清怎么想,周少瑾觉得这样挺好。
她不想再处处迁就别人。
这对那些喜欢她,于她有恩的人不公平。
姐妹们,今晚的更新暂定在晚上十二点左右,但我会争取早点更新的……o(n_n)o
※(未完待续。。)
第八十章 出门
潘清离开后,周少瑾去看程笳。
如意轩守门的婆子十分的为难。
周少瑾不是那种不知好歹的人,她和那婆子商量:“泸大舅母只是交待你们,不让笳表姐出来,也不让我们去找她玩。端人的碗,服人管。我也不是要你违背你们大太太的意思,我只是想你进去帮我通禀一声,我就站在门口和笳表姐说几句。我保证笳表姐不迈出这个门槛,我也不进去……这总应该可以吧?”
婆子如释重负,欢天喜地地向周少瑾道谢:“还是表小姐心慈,我这就去给您通禀一声。”说完,还喊小丫鬟端了几个杌子出来摆放在了门口的大树下,去沏壶茶,“表小姐在这里坐一会,乘乘凉,喝杯水,可别热着了。”
周少瑾笑着道了谢,也不客气,在大树下坐定。
施香几个帮着周少瑾打扇,服侍她喝茶。
程笳一阵风似的从院内跑了出来。
周少瑾忙道:“你不能迈出这道门槛——我可是答应那婆子的,你不能让我言而无信!”
程笳咯咯地笑,在门口站定,道:“你这主意好!以后我们每天都这样在这里说说话。”
“我可没那闲功夫。”周少瑾笑着,婆子们忙把小杌子端到门口,又服侍程笳在门内坐下,上了茶点,远远地守在院子里。
程笳道:“我知道潘清走了……你去送她了吗?她是怎样一副模样?还是趾高气扬的吗?我猜她应该灰心丧气的才是。她不是一直觉得她挺好的吗?谁都会喜欢她似的……”
周少瑾就是来告诉她这件事的。
她想让程笳高兴高兴。
不过程笳已经知道了,她就没必要再说什么了。
“我没去送潘清。”周少瑾笑道。“我没有空……”
她把事情的经过说了遍。
程笳可是一点也不相信。
她觉得周少瑾是故意的,她哈哈地笑,十分的快活。连带着让周少瑾的心情也好了不少。
两人东扯西拉了半天,期间有婆子在远处探头探脑的,周少瑾猜着可能是姜氏身边服侍的,可她装作没有看见,继续和周少瑾说了会话,才起身告辞。
程笳依依不舍的:“你什么时候再来看我?”
“我这些日子在给我父亲赶制冬衣,”周少瑾笑道,“等有空就来看你。”
程笳听了。两眼发亮。道:“是不是像初瑾姐姐那样?你也给我做一件吧!那衣裳好漂亮的。”
就知道会这样!
周少瑾觉得自己的额头好像冒出汗来了似的。
程笳只要看中她的什么东西,就会直言不讳地向她讨要。
前世,她吃了不少这样的闷亏。
可今生,她决定明明确确地拒绝她。
大不了两个人再吵一架!
“不行。我没有空!”
“你怎么能这样?我们不是最好的姐妹吗?我不过是让你给我做件衣服而已……”
“做衣服不累吗?我又不是绣娘。凭什么你需要我就得给你做衣裳?我们既是最好的姐妹。不是应该互相体谅的吗?你看我姐姐,觉得做针线坏眼睛,就不让我给她做衣裳。”
程笳语凝。
周少瑾柔声叮嘱看门的婆子收拾好杌子茶盅。回了畹香居。
但在回畹香居的路上,经过嘉树堂的时候,她遇到了沔大太太。
沔大太太见她穿着件月白色素面杭绸褙子,丫髻上插了排茉莉花,清新灵秀,让人有些挪不开眼睛,心中一动,道:“你明天跟郭老夫人告个假吧?我明天带着你和你姐姐去亲戚家吃酒!”
“啊!”周少瑾睁大了眼睛。
前世,可没有这件事。
她清澈的眼眸像泉水,倒映着沔大太太的身影。
沔大太太笑了起来,道:“梅花巷顾家十六小姐明天订亲,下了帖子给蕴真堂,你外祖母的意思,上次你沅大舅舅高中的时候,顾家曾送了贺礼过来,如今顾家十六小姐订亲,我们也应该去凑个热闹才是。”
去顾家!
梅花巷顾青鸿的那个顾家……外祖父曾经在顾家住过一些日子,还想把母亲嫁到顾家去……不知道顾家现在有没有人知道当年的事……说不定自己还能因此而打听到些什么……就算是什么也打听不到,顾家是金陵城士林之首,能去顾家看看,也是件十分难得的事……
周少瑾想想就觉得很激动,立刻应了下来,并道:“那我和姐姐明天都穿什么过去?要不要准备些小贺礼?手帕、荷包、扇袋什么的我那里还有几个绣工颇为新奇的,要不等会我拿去涵秋馆给您看看什么东西适合吧?”
她的积极主动取悦了沔大太太。沔大太太笑道:“晚上我们再商量。”
周少瑾笑盈盈地应喏,回了自己居住的院子。
周初瑾正在和持香说话,看见周少瑾,笑道:“你回来的正好,明天是梅花巷……”
“我知道!”周少瑾笑着打断了姐姐的话,道,“大舅母说,要带我们一起去顾家吃喜酒!”
之前大舅母并没有提起带周少瑾去的事,不知道是外祖母的意思还是大舅母临时起意?
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周初瑾都无意让妹妹伤心,她笑道:“既然你已经知道了,我就不多说了。”
周少瑾连连点头,并将沔大太太晚上让她们姐妹去涵秋馆的事告诉了周初瑾。
可能是怕妹妹出错吧?
这毕竟是妹妹第一次跟着大舅母走亲戚。
顾家又是仪礼诗书传世之家,据说规矩很多。若是失了礼仪给别人笑话那可就麻烦了。
周初瑾在心里琢磨着,笑着应了。
周少瑾就问姐姐:“我听大舅母说,顾家还是沅二舅舅高中的时候来送过贺礼,顾家这几年都没有婚丧嫁娶吗?”
人情是有来有往的。
四房人丁单薄,没有什么喜庆的事这可以理解。可顾家仅小姐就排到了第十六,肯定人丁兴旺,不可能这几年都没有请过客。
前世,在她的记忆里四房和顾家并没有来往。
周初瑾道:“顾家是郭老夫人那边的姻亲,和长房走得近。上次沅二舅舅金榜题名,走得是长房那边的路子。顾家就顺手送了份贺礼过来。并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顾家那边有什么事,也就没有给我们这边下帖子。这次是袁夫人有事找大舅母,大舅母见了顾家的请帖。想着人家当时给长房的面子送了贺礼过来。我们也应该给长房捧捧台。随份子去顾家才是。”
难怪!
周少瑾恍然大悟。
周初瑾笑道:“说起来,这件事也与你有关。”
“我吗?”周少瑾很是诧异。
“是啊!”周初瑾笑道,“袁夫人请大舅母过去。是想请你帮着画几个花样子。”她语气微顿,又道,“绣活自有人做,只要你出花样子。”
如果不是这样,估计姐姐也不会跟她说吧?
周少瑾笑道:“我听姐姐的。”
周初瑾摸了摸她的头,道:“说是箫表姐快要生了,袁夫人想给箫表姐家的小毛毛绣个戏婴图案的襁褓。针线房的人怎么说也只是个工匠,拿了几个样子袁夫人都不满意,上次见你给我做的裙子,就想让你给画一个——箫表姐嫁的是她的外家桐乡袁氏。我想着这件事于你也有好处,就帮你答应了。”
这于周少瑾也不是什么难事。
她笑着答应了。
关老太太知道沔大太太也带周少瑾去梅花巷的时候,拉着她的手叮嘱了半晌。到秋涵馆的时候,沔大太太从周少瑾的绣品中挑了两对荷包,然后拿出自己贴己的金锞子装到了荷包里:“用这个做贺礼。”
“这怎么能行!”周初瑾连连拒绝,“这随礼的金子,我们自己出就是了。”
沔大太太笑道:“既然跟我出去,自然就得听我的。你们要是有这个孝心啊,等嫁了如意郎君,大舅母也老了,记得逢年过节的时候写封信来问候大舅母一声,大舅母也就心满意足了。”
再说下去,就有些生分了。
周初瑾拉着周少瑾给沔大太太道了谢。
沔大太太笑眯眯地送了两姐妹出门。
翌日,周少瑾穿了湖绿色素面湖绸褙子,周初瑾穿了件藕荷色素面湖绸褙子,和沔大太太上了轿。
轿子在侧门的时候停下。
周少瑾不明所以,撩了轿帘朝外看。
袁氏的轿子渐行渐近。
原来她们是在等袁氏。
周少瑾不由长叹了口气。
她怎么这么傻。
四房既然是因为长房的缘由才去顾家随礼,那定是跟了长房的人一起去。
不知道程许会不会也跟着。
可别遇到了程许。
沔大太太已招呼周氏姐妹下轿,和袁氏见礼。
周少瑾跟在姐姐身后见了袁氏。
袁氏笑盈盈地点头,前所未有的亲切地和周少瑾说话:“……今天戴的这珠花很漂亮,是在哪家银楼里打的?”
这是因为求着自己给她女儿画戏婴图吧?
周少瑾在心里腹诽着,客气地笑道:“不知道——从小就放在我的妆奁里。”
或者,是庄氏的遗物?
袁氏思忖着,不好再问,和沔大太太寒暄了两句,各自上了轿。
梅花巷在金陵城东,和郭老夫人的娘家石头巷很近,离周家的祖宅也不过一射之地。
她们到的时候,梅花巷的巷子里已停满了轿子。
有人跑过来问了一声,开了侧门,让她们直接进了内院。
姐妹们,今天的更新。
ps:我感觉粉红票就像吊在我面前的胡萝卜,当我以为吃完了的时候,又冒出来了……明天继续加更……呵呵……
※(未完待续。。)
第八十一章 顾府(粉红票450加更)
落轿的地方是个不大的院子,青石砖铺地,粉墙灰瓦月亮门,玉兰、石榴、夹竹桃、美人蕉竞相开放,穿着青色比甲的仆妇进进出出,不远处红漆扇门大开的厢房里女眷们或三五成群地站在庑廊下,或坐在圆桌旁说笑着,笑语阗喧,一片繁荣热闹的景象。
接待她们的是个年约三旬的妇人,她笑容满面,殷勤地领着她们往月亮门里去:“袁夫人,这边请!”
周少瑾前世每年的大年初一都需要进宫去给太后、皇后朝贺,曾经专门请宫里出来的姑姑教过礼仪。知道初来乍到,最忌讳的就是东张西望,或让人觉得轻浮,或让人觉得没见过世面。
她眼观鼻,鼻观心地跟在姐姐身后。
沔大太太看了心中松了口气。
进了月亮门,穿过一道两旁植满了石榴树的青石甬道,迎面一间三阔的花厅。
和刚才的院落不同,花厅虽然也是扇门大开,却只坐了七、八个女眷,大家轻声细语地说着话,头上的金饰、身上的织锦,在射进花厅的晨曦中不时闪烁着明亮的针芒,晃得人有些睁不开眼睛。
“婶婶过来了。”有花容月貌的年轻妇人笑盈盈地迎出来和袁氏打着招呼。
“七奶奶。”袁氏笑着和她见礼,为沔大太太和这妇人互相引荐:“这是我们四房的大太太……这是顾府长房七爷顾锦城的太太,浦口郁家的姑娘。帮着老安人管着家里的中馈,为人最是爽朗大方、八面玲珑不过了,这次订亲的顾家十六小姐,就是他的胞妹。”
“不敢当,不敢当。您每次来都这样的抬举我……”顾七奶奶笑得灿若春花,谦虚了几句,屈膝蹲身和沔大太太见礼。
沔大太太见了礼,含蓄地笑道:“原来七奶奶的娘家在浦口,我的娘家也在浦口,三眼桥何家。不知道七奶奶可听说过?”
“哎呀!原来您娘家姓何啊!”顾七奶奶又惊又喜。亲热地拉了沔大太太的手,“怎么没听说过?三眼桥何家,状元府第,那可是我们浦口鼎鼎有名的人家。没想到竟然会遇到您……我有个从妹。就嫁到了何家。何家三房的五爷……”
“知道。知道。”沔大太太笑道,“是隔着房头的侄儿……”
两人寒暄着,立刻就熟了起来。
袁氏在一旁笑。
顾七奶奶就嗔道:“婶婶还笑。明明知道我和大太太的娘家都是浦口的,也不早点把我引荐给大太太,这事都怪您。等会侄媳妇敬您酒的时候,您可不能推托!”
“你这是想趁机灌我的酒吧?”袁氏笑着,三人寒暄了片刻,顾七奶奶的目光就落在了周初瑾和周少瑾身上。
她目露惊艳之色,道:“这是?”
“四房的两位表小姐。平桥街周家的千金。”袁氏笑道,“周大人在外为官,两位小姐就暂时住在程家。”
三年一取士,每科三百人。金陵城有几户进士及第的人家,那是有数的。
顾家是读书人,袁氏一说顾七奶奶就知道是谁了。
她笑吟吟地拉了周初瑾的手道,道:“我说是谁家的姑娘,这么漂亮,原来是周大人家的两位千金,这可真是稀客。”她说着,吩咐身边的仆妇,“去请了十七小姐过来,说平桥街周家的两位小姐过来了,让她过来陪陪。”
“不用这么客气。”袁氏笑道,“老安人的身子骨还好吧?我还是过年的时候来给她老人家请过安。”
“看我这记忆!”顾七奶奶闻言拍了拍额头,笑道,“老安人早上起来的时候还问起婶婶……我这就陪您过去。”
她说着,招了个管事妈妈模样的妇人低声的嘱咐起来。
袁氏想了想,对沔大太太和周氏姐妹道:“你们和我一块去吧——她老人家是如今顾府的当家人顾梅珍的母亲,按辈份,比我们家老夫人还高一辈,等会见我,你们就随着大郎喊‘太祖母’就是了。”
最后一句,却是叮嘱周少瑾和周初瑾的。
周少瑾和周初瑾轻声应“是”。
顾七奶奶过来了,笑道:“我们过去吧!”
袁氏笑着点头,一行人上了西边的一条甬道。
穿湖过亭,她们来到一个僻静的小院。
院里的人显然早已得了信,有嬷嬷在门口等她们。
那嬷嬷熟悉地和袁氏打着招呼,袁氏告诉她们:“……这是老安人身边最贴己人,夫家姓苗。”
沔大太太和周少瑾、周初瑾笑着喊了一声。
“折煞老奴了!”苗嬷嬷侧过身去避了避,谦虚地和她们说了几句,带着她们进了院子。
院落不大,小巧精致,服侍的都是中年人。
老安人满头白发,精神矍铄,笑容慈爱,欢欢喜喜地坐在罗汉床上受了她们的礼,让人端了凳子给她们坐。
袁氏代郭老夫人问候老安人。
老人家有点不高兴,道:“她自己怎么没来?要你帮她传话?”
郭老夫人是孀居之人,今天是顾家十六小姐订亲,自然要回避。
可这话却不能这么当着老人家说——老人家老了,就和小孩子一样,不认理了。要是这么说,只会惹了老人家不高兴。
“原本是要来的。”袁氏笑道,“可前两天四叔藻园的亭子突然塌了,我们家老夫人担心得不得了,一早去了藻园。十六小姐这边,只有委屈她了。等到她出嫁的时候,我和我们家老夫人再早点过来,给十六小姐添箱。”
周少瑾愕然。
有这样找借口的吗?
说人家的亭子塌了!
不过,这个藻园又是怎么回事?
大家族里的规矩。不是不准置私产的吗?
怎么好像大家知道,还对此不以为然的样子?
她在心里嘀咕着,却见老安人不仅释然,而且还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连声道:“那是得去看看,是得去看看。”然后又关切地问,“四郎没什么事吧?”
“没事,没事。”袁氏连声道,“四叔当时在府里呢!”
“那就好,那就好!”老安人听了满脸的庆幸。感慨道。“你们都没有四郎孝顺。四郎前两天还来看过我呢!还给我带了莲子糕。说是宫中的贡品。好吃得很!”
池舅舅,竟然会买了东西来孝敬顾老安人!
周少瑾想着程池的模样,有些不敢相信。
原来池舅舅和顾家的关系这么好?
怎么前世顾九臬没有救程家呢?
或许是顾九臬曾经为程家奔波过,只是没有成功罢了。
她在心里琢磨着。
老安人已指了苗嬷嬷。嘴角翕翕。半晌才道:“那个谁。你去把四郎送给我的莲子糕装几块给她们尝尝。”
好像一时间想不起怎么称呼苗嬷嬷似的。
苗嬷嬷不以为意,笑着应喏,转身去了旁边的茶房。
老安人就道:“我打小就喜欢吃莲子糕。可那会儿乳娘管得紧。不让多吃,说吃多了胖,胖了不好嫁人。等嫁到了顾家,是玄孙媳妇,怕别人笑话我馋,还是不敢吃……再后来,做了太太,大家都看着我,就更不敢吃了……”
大家都笑着听老安人絮叨着。
苗嬷嬷端了糕点进来。
雪白的莲子蓉做成了莲花模样,中间点了个红,样子非常的普通。
老安人催着她们:“快吃吃看,是不是比齐芳斋的好吃——我觉得比齐芳斋的好吃!”
苗嬷嬷朝着众人使眼色,叫小丫鬟打了水进来。
她们刚净了手,一人拿了一块莲子糕。还没有吃到嘴里,老安人已迫不及待地道:“是不是很好吃?比齐芳斋的好!”
大家七嘴八舌地说比齐芳斋的好吃。
老安人就呵呵地笑。
众人就吃着莲子糕。
的确比齐芳斋的好吃,甜而不腻,香而不郁。
周少瑾吃完了糕点,示意丫鬟拿了帕子过来净手。
老安人突然指了她,道:“这是谁啊?我看着怎么这么面善?”
周少瑾的心骤然间就漏跳了一拍。
袁氏已笑着介绍她:“……平桥街周家的二小姐。”
“不对,不对!”老安人摇着头,表情困惑,朝着周少瑾招手,“你过来,让我看看。”
周少瑾的心怦怦乱跳,深深地吸了口气,这才笑着走了过去。
老安人拉了她的手。
白皙的手满是皱褶,却温馨干燥。
她上上下下地打量着周少瑾,嘟呶道:“不对啊……怎么这么小……身量应该比十九娘还要高才是啊……”
苗嬷嬷忙低声向她们解释:“十九娘是我们家老太爷最小的女儿……十年前就过世了。老祖宗怕是认错人了……”
周少瑾长得少有的漂亮,就算是认错人,对方也要有相当的美貌才是……顾家的十九娘,难道长得很漂亮?
可怎么没有听说过?
袁氏和沔大太太都在心里暗忖着。
周少瑾心里却有点明白。
很多人都说她长得像母亲。
顾老安人十之**把她错认成了她的母亲。
她看了沔大太太一眼。
沔大太太有些懵懂。
她又看了姐姐一眼。
周初瑾正紧张地望着她。
周少瑾有些忐忑的心就安定下来。
她笑道:“太祖母怕是把我认成了我母亲——外祖父和顾府的十二爷是知己,据说我母亲出嫁之前,我外祖父曾带着她在顾家住过一些日子,想是来拜见过太祖母……”
顾七奶奶和袁氏等人还是很茫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