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抗日之雷霆战将-第1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活该,就应该早点弄死他。”王晓亮又接茬说道。

    “你能不能听雷团长把话说明白了你再打岔?你这东一句西一句的刚听出点眉目,又叫你给搅合了。”牛大力站起来不满的说道,又对雷剑催促道:“雷团长,快接着往下说。”

    “嗨嗨,还听上瘾来了,那就听我慢慢说来。”雷剑接着往下说;谁也想不到一个拉肚子士兵,引起一场惨烈的战争,死伤无数,血流成河。

    世上好多事,一个偶然会改变整个历史,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因为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被暗杀引起的,第二次大战是小日本一个拉肚子士兵没有按时归队引发的。

    七七事变发生时,驻防华北的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将军,回乐陵老家躲避日军纠缠,张(自忠)将军与其他将领暂时管辖军队,七七事件发生,马上电告宋(哲元),这个先期抗日的军长,此时胆小的命令:“只许抵抗,不许进攻。”

    宋(哲元)心想凭他的能力,能够和平解决。处于亲日分子包围中、力主和谈的张(自忠)将军等人,代表冀察政务委员会,与新上任的日军驻屯军司令官香月清司,签订了《香月细目》,主要内容是:正式向日军道歉,军队后撤,包括撤出北平,惩罚罢免抗日人员。

    雷剑说到这里,支队政治部刘主任说道:“雷团长,你自己打你的嘴巴子了吧?”

    “是的,张将军一步错,终身受辱,总想在抗日战场上来洗清自己,从那以后,他才痛定思痛,决心洗心革面,一死报效国家。再说,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他一片初心是要息事宁人,眼看日军大部队快速向华北集结,想委曲求全,等他想醒悟过来,又被日军一脚踢开。”

    雷剑边解答边接着往下说道:日军看张将军性情刚烈,难以与其共事,怕日后翻脸影响大局,就踢开张将军,拥护那几个从骨子里亲日的军人将领。

    张(自忠)将军一看大势已去,后悔晚矣,遂乔装打扮住进东交民巷的德国医院,后来在美国商人和天津贤达的帮助下,离开北平,仓惶逃回天津。

    他落魄的回到家中,坐在椅子上低头不语,没住几天,给家人做了简单交代,将手中不多的钱,交给子侄,说这是给她们以后的嫁妆资费,然后低头走出胡同口,直奔济南。

    在济南府门外,请求省主席韩复渠收留,韩怕惹上是非,拒之门外而不见,并打电话告诉南京,张(自忠)逃到济南,南京方面要求立即押送至南京。

    张(自忠)在押解途中,沿途士兵和学生围住火车高喊口号‘严惩汉奸’,吓得张(自忠)躲进了厕所。南京就在他躲进厕所时下达命令,以‘放弃责任,迭失守地’的罪名,革职查办。

    天津市长马彦,跑到南京,给张喊冤抱不平,把张在察哈尔天津从政期间的所作所为写了条陈,后被南京政府首脑召见,在其他知晓张(自忠)底细的好友奔走下,任命张将军为军政部、部附之职,后前线告急,任命张将军以军政部部附的名义暂代五十九军军长之职。

    五十九军是原三十八师扩编而来,那些老部下看到张将军回到了老部队,万分激动,高兴的喊道:“老师长回来了。”

    后来第五十九军调到第五战区,第五战区司令长官很看重张将军,认为他是一名很能打仗的虎将。

    这时罗金川提醒道:“不要说这些,赶紧说战例。”

    雷剑看了罗政委一眼,笑着说道:“下面说的两个小实例,能起到教育士兵,严守部队纪律,对加强部队素质有帮助。”

    他接着说道:五十九军到达第五战区,张将军召开部下会议,严肃的说‘杀一人如杀我父,奸一人如奸我母’,他在治军中得知一名克扣军饷的军需官,喝令将这名贪官枪毙,他愤怒地吼道:“国难当头,竟敢中饱私囊,要此人何用?”

    五十九军在开往台儿庄的行军路上,大雨倾盆,道路泥泞,日军已经逼近台儿庄,藤县告急,中央军、桂军、川军快速向台儿庄集结。

    部队正在行进中,张将军从后队赶上来,命令部队停止前进,万名将士站立在雨中,张将军满脸流淌着雨水,阴沉着脸,一个字一个字就像砸在泥泞的泥水里,溅起心中波澜的问道:“昨天夜里宿营,有一个兄弟糟蹋了房东一个十六岁的姑娘,如今全毁了。”

    每个人都知道,张将军最看重的就是军纪,最不能容忍的是欺男霸女。不知是哪个混蛋,闯下这弥天大祸。

    张将军站在雨幕中,两眼冒火,控制住自己的火爆脾气,简单有力的问道:“这件事是谁干的?男子汉大丈夫敢作敢为,有种的给我站出来。”

    万名将士肃穆站立雨中,无人站出来,张将军说道:“部队开拔,夜间宿营,仔细检查,谁的大腿有抓伤,就把他抓到我这里。”

    到了夜晚,这个倒霉的混蛋被抓到了张将军跟前,原来是军部手枪营的营长孙二勇。

    孙二勇是一员杀敌猛将,骁勇善战,跟随张将军多年,喜峰口战役,他手持大刀,砍下了十八颗鬼子的人头。

355。第355章 杀无赦(一)

    孙二勇曾在危急关头,当刺客刺杀张将军时,他跳到张将军身前,用自己的胸脯挡了三颗子弹而不倒,把刺杀的敌人吓得尿裤子,瘫软的跪在地上。

    杀与不杀有救命之恩结为兄弟的孙二勇,张将军沉吟了几分钟,艰难的抉择,他的心在流血,孙二勇虽然有救命之恩,可他犯下了滔天的军中戒律。

    他猛地甩出一句话“杀”,当杀字刚出口,他转身踉跄的走开,眼泪哗的流了出来。

    突然一天晚上,一个浑身污垢,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汉子走到张将军身边,张将军一看竟然是被枪毙的孙二勇。

    张将军安排给孙二勇换一身干净衣服,做顿好吃的,所谓好吃的,就是张将军平时爱吃的一碗红烧肉。

    孙二勇突然回来,也算他命大,挨了两枪却没有击中要害,不知是执行的士兵故意放他一马,还是这硬汉身子结实,两枪竟没有置他于死地,后被老乡抬回村子,经过救治,都劝他赶紧逃走,可他说:“我就是死,也要死在张将军枪下。”

    一些部将都为孙二勇开脱,要求放他一条生路,张将军不为所动,还是决定杀孙二勇,他力排众议,脸色阴沉的说道:“我要的是一支铁军。”

    在宴席会上,众将劝酒,孙二勇来者不拒,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吃的满嘴流油,喝的热血贲张。

    第二天凌晨,孙二勇请求张将军放他一条生路,要死也要死在杀敌的战场上,他解开衣服露出累累伤疤,张将军猛地撕开衣带,命令师长、旅长都脱了上衣,在场的每个将官个个都是伤痕累累。

    孙二勇给张将军敬了一个军礼说道:“将军,我孙二勇下辈子还给你当兵。”

    啪、啪两枪,孙二勇这个收拾不住裤裆,十六岁姑娘的杀敌硬汉,不光彩的就这么倒下了。

    “杀得好。”场下的战士们义愤填膺的高喊道。

    雷剑看着黑压压一片的战士说道:“张将军杀了两个违反军纪的军官,这对他严于治军,是每个部队都应该借鉴的好事例。”

    这时支队政治部刘主任低声说道:“请注意你的立场。”

    “扯淡,古代大军事家,是封建王朝的产物,他们好的东西,到现在乃至将来,都会被人学习和借鉴,就连外国人都在学孙子兵法,难道他们都没有立场不成?”雷剑口气严厉地回敬道。

    场下的战士看雷剑跟政治部刘主任说的不愉快,在下面大喊道:“雷团长,快往下讲啊。”

    雷剑看了高政委一眼,高政委点了点头,他接着往下说道:五十九军在大雨磅礴、道路泥泞的山路继续强行军,士兵冒着风雨日夜兼程,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驰援临沂城的第三军团。

    五十九军本来刚移防到第五战区,就被战区长官,命令马上开拔,增援临沂大战。

    张将军一听增援临沂第三军团的庞某人,心里很不痛快,战区司令长官说道:“张老弟,国难当头,应摒弃个人恩怨,杀敌当为重任,你看。”

    听司令长官这么一说,张将军点头回道:“请司令长官放心,我从南京回来,就是带着将士去寻死路,看将来为国家能死在什么地方。”

    张将军马不停蹄,带领五十九军冒雨踏着泥泞,快速向临沂进军。

    此时临沂保卫战已经开始,坚守临沂的是原西北军将领第三军团军团长庞将军,进攻临沂的是日军第五师团师团长板垣征四郎。

    号称第三军团,实际就是一个第四十军,第四十军只有一个三十九师,将士仅有一万人。

    日军一个师团全盛时期的战斗力,可以抵挡三个军,此时一个师团进攻守卫临沂城一个师的杂牌军,武器战力完全不对等。

    庞将军在与东北军作战时,脚部受伤,走路一瘸一拐,后来被称为庞拐子,也算作战勇敢,从士兵升为将军,大战在即,他带着将官在临沂城郊,仔细检查作战部署,也算尽职尽责。

    临沂大战在黎明前打响,日军先以最猛烈的炮火轰炸临沂城,在猛烈的炮火打击下,城墙垮塌,房屋尽毁。天亮后,几十架飞机轮番轰炸,坦克在炮火掩护下,沿着垮塌的城墙发起进攻。

    日军一直攻打数日,也没有攻进城区。然而,在日军的大炮坦克飞机的强势攻击下,终因寡不敌众,日军就像疯狗一样的冲入城区。

    庞将军把身边能派出的闲杂后勤人员,全都派到前线,他再无可派之人,他也被日军部队压迫到城区一脚,眼看就要全军覆灭,就在这非常紧张的一刻,五十九军从接到命令,一昼夜强行军一百八十里,风雨兼程突袭到临沂城下。

    此时的临沂城已经成为战火一片,城里的房屋大都遭到炮击后倒塌,街道上敌我双方阵亡的士兵,七倒八歪的躺在地上,就像麦田割倒的麦捆,凌乱不堪,那么惨烈。

    张将军命令部队以最大的火力,打击已经占据城区的日军,包围庞将军所部的板垣征四郎的第五师团,突然背后遭到突如其来的打击,慌急之下,板垣征四郎惶恐的部署部队调转枪口,实施反击。

    庞将军就在这生死危亡的时刻,听到鬼子身后传来激烈的枪声,他近乎哽咽的喊道:“援军终于到了。”

    五十九军这支疲劳之师,并没有因为长途跋涉,面对凶恶的日军反扑而动摇意志,而是在张将军的率先示范,举着手枪杀入敌群的带动下,有的端着机枪,有的手持大刀,与日军展开了血与火的贴身近战。

    部队的重机枪没有固定的阵地,哪里出现敌人,就由四个人抬着,向前推进,主机枪手边跟进边扫射,副机枪射手小跑着递送子弹,当时一挺重机枪配备数千发子弹,十几个人跟随在重机枪身边,这种快速移动的重机枪阵地,杀的小鬼子四处逃窜。

    几乎面临灭顶之灾的第三军团,看到援兵来了,一个个士气高涨,欢声雷动,庞将军挥舞着手枪高喊:“杀出去。”

    庞将军没想到赶来及时增援的是张将军的五十九军,两人在中原大战,张将军被战场临时反戈的庞某人,带队杀进师部,当时张自忠正在师部开会,要不是身边的将士奋力阻击,张自忠才逃了出去,恐怕会死在他亲如兄弟的庞某人枪口下。

    张将军逃过劫难后曾发誓:“与庞瘸子这种不仁不义之人不共戴天、势不两立。”

    这次驰援临沂,听说指挥官是庞某瘸子,原西北军老将对张将军说道:“像这种差点杀了你、背信弃义的小人,为何要救?”

    张将军苦口婆心的说道:“现在国难当头,我与庞瘸子是私仇,是在那场追名逐利的中原大战中结下的,现在国难当头,在国仇面前,个人恩怨又算了什么?如果我们看着日本人打进临沂城,而坐视不管,那我张自忠和五十九军的弟兄就是历史的罪人。”

    当部队兵临临沂城下,看到满城一片战火硝烟,这个全国都在大骂的张大汉奸,心里憋着一肚子熊熊燃烧的烈火,他要在临沂城,勇猛杀小鬼子,哪怕战死,也要洗刷自己的汉奸罪名。

    看到小鬼子在城里火力进攻庞部,他挥舞着驳壳枪大喊道:“我死国在,我在国死,杀鬼子。”

    五十九军的战将和士兵,在临沂城内外与日军反复争夺阵地,街道上血流成河,踩在脚上都黏糊糊的。一批一批的小鬼子扑上来,被机枪、步枪、手榴弹反击的一次次打退,还是阻挡不住小鬼子如潮的进攻。

    张将军大喝道:“上刺刀,为国而战,虽死犹荣。”参战的将士端着刺刀杀入敌群。

356。第356章 质疑(二)

    将士们端着刺刀,冲入敌群,小鬼子哇哇大叫的冲上来,双方都在厮杀中大喊,震慑对方,给自己壮胆,占据心理优势,击败敌人。

    板垣征四郎师团长,指挥日军攻占了临沂城大部城区,已经把第三军团的庞部积压在城区一角,眼看就要占领整个临沂城,他这个狂妄的家伙,并没有加快攻城速度,只是想巩固阵地,突然发起进攻,一举拿下这个叫他头痛的临沂城。

    突然城外响起激烈的枪声,板垣征四郎皱紧眉头喊道:“支那军队离临沂城最近的部队,也有一百八十里,按照支那部队的行进速度,增援部队最少需要三天时间,怎么会突然出现一支这么勇猛的军队?马上给我搞清是支那的哪一支部队。”

    时间不长,作战参谋跑回来报告:“报告师团长,赶来增援临沂第三军团的部队,是西北军的张自忠的五十九军。”

    “混蛋,张自忠的五十九军还在一百八十里之外,怎么会突然出现在临沂城下?”

    五十九军根本不官板垣征四郎相不相信,以前这么远的路程需要三天,可在张将军的督导下,冒着倾盆大雨,踏着泥泞之路,跑步行军一天一夜,提前出现在临沂城下。

    张将军看到临沂城几乎被攻破,他命令部队不做修整和换防,直接发起进攻,马上投入战斗。

    他身先士卒,不畏枪林弹雨,把指挥部移到阵地前沿,沉着督战,带领部队猛攻第五师团背侧,加上庞部从正面发起反攻,日军第五师团在毫无防备之下仓皇应战,腹背受敌,敌我双方交织混战,致使日军的飞机大炮和坦克,失去战场主动进攻的优势。

    五十九军和第三军团将士,挥舞大刀,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赤膊上阵,与敌人短兵相接,战况惨烈,实属空前。

    一夜之间,板垣师团拼死抵抗,初战被歼逾千,被迫放弃正面攻城,转而以最大的火力,反击五十九军的进攻。

    板垣征四郎命令临沂周边的日军火速增援,在强大炮火掩护下,加上十几架飞机的低空轰炸,对五十九军阵地发起最猛烈的进攻。

    敌我双方在沂水河两岸,展开逐村、逐条街道、逐屋的混合交战,几经易手,反复争夺,形成拉锯战,五十九军两个师的连、排长,几乎全部阵亡,营长也阵亡近一半。

    第五战区长官获悉五十九军在临沂展开血战,伤亡近六千,建议该军后撤修整以利再战。

    张将军回复:“敌我双方伤亡都很大,已是疲惫之军,战争的成败,往往是看谁能坚持到最后五分钟,我张自忠身背汉奸骂名,要经此一战,活则洗刷我身,死则为国捐躯,既然跟敌军干上,不打败敌人誓不罢休。”

    五十九军在头天夜间十点,主动向日军发起最为猛烈的进攻,时至第二天凌晨四点,五十九军胜利攻克日军占领的主要阵地。

    五点,日军指挥官倾全力反攻五十九军,张将军亲率部队予以强有力的反击,几处阵地在反复交战中,几经失守,生死血战,将敌大部歼灭在阵地前。

    庞部抓住有力战机,进攻日军侧背,全力配合五十九军张将军所部进攻,张、庞两军合力夹击日军主力,经过三昼夜血战,把板垣师团两个大队几乎全部歼灭,尸横遍野,仓促退出临沂战场,固守汤头、莒县待援,伺机再战。

    临沂血战,张将军摒弃私仇,与庞瘸子尽弃前嫌,并肩杀敌,激战七昼夜,共歼日军四千多,小鬼子从临沂战场拉出一百多车鬼子尸体,余者来不及拉运就地掩埋。

    五十九军三十八师、一八零师,阵亡官兵达到三千四百多人,临沂血战,成为抗战史上有名的临沂大捷,此战日军主将板垣征四郎,自进入华北战场被第二次打败,第一次是八路军的平型关大捷。

    张将军一朝成名天下知,从各党派、新闻媒体,对张将军有了新的很高的评价,洗刷了他背负的汉奸骂名。

    雷剑说到这里,看着场上场下的干部战士,一个个的眼睛还在盯视着他,他哈哈大笑道:“这就是临沂血战,也称之为临沂大捷,我不知道说了两个战例,在座的各位有什么感想,是不是真正理解在战争中学习战争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所有开会的干部战士听雷剑这样反问,一个个握拳喊道:“杀鬼子、杀鬼子。”

    雷剑坐下来,看着高政委笑着低声问道:“高政委,我只是举了两个战例,虽然不是一个阵营的战例,可都是抗日战场的血战敌寇,勇猛杀敌的经典之战,不知我说这么多,对我们部队干部战士有没有提高和帮助。”

    高政委点了点头站起来,对在座的干部战士说道:“刚才雷团长说了两个战例,我们现在不做任何评判,大家坐的时间太长,我替你们雷团长做主,暂时休会十五分钟,十五分钟后马上回来各就各位,至于下一个战例有没有时间说,那咱们看看时间再说。”

    王晓亮和几名干部战士站起来请求道:“高政委,雷团长说的太好了,我们不累,接着把下一个战例说完好吗?”

    高政委一挥手再次说道:“马上休会,回来再说。”

    在座的干部战士纷纷走出山洞,对雷剑说的两个战例议论纷纷,一个个讨论的脸红脖子粗,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认识,一时竟发生了争吵。

    雷剑是一个非常机灵的人,他看高政委果断的中止会议,一定是对他讲的两个战例有所疑惑,再就是为了统一高层干部的思想,为雷剑的这种讲解,怕以后惹出麻烦,要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在高政委的示意下,刚任命的独立团政治处主任董大勇,把高政委、独立团的罗金川政委、支队政治部的刘主任,以及独立团的雷剑团长,牛大力。王小亮副团长,带进一个较小的山洞会议室。

    等大家都坐下,高政委首先当着大家的面问道:“雷剑团长,你讲的这两个战例,对提高干部战士的军事素质和在作战中英勇杀敌,有很大的帮助,我只是想问你,你这么详实的资料都是从哪弄来的?有的地方是不是掺杂着你个人的杜撰?”

    雷剑已经做好了心里准备,他所讲的这两个战例,是经过几十年的抗日军史研究,对当事人和事的认真核对,史学家的努力,才成为后世认可并经得起推敲的史实。

    他蛮有信心的笑道:“高政委,我被您安排进胶东军政干部学校学习,从中了解到一些怎样搜集战例和抗战每一个时期发生的人和事,尤其是当前,抗日战争处于相持阶段,更应该叫我们的干部战士,了解各党派、各抗日武装,在这场抗日战争中,大敌当前,如何面对复杂的军事、政治动向,不至于在今后与友邻部队联合作战时,闹成心中的不快。”

    雷剑觉得说的还不清楚,接着说道:“就在这次日军第十三旅团,命令大部队进犯我根据地之时,我奉命带领独立营深入敌后,破袭敌占区的交通线、炮楼和军事设施,我每到一个地方,都很注重收集有关资料,有些敌人的报纸我都不放过,想从中找到日军的下步动向,对于我刚才讲的两个战例,都是在这次深入敌后搜集到正反两方面的资料,经过整理提炼,应该不会失去这两个战例的真实性。”

    支队刘主任不高兴的说道:“雷团长,敌人的宣传是虚假的,有的失去真实,有的凭空捏造,你怎么能把从敌人那搜集到的不真实资料,在这么多战士面前大说特说呢?”

    他看着高政委征求道:“高政委,对于雷团长这种替敌人宣传的做法,我提议支队应该给于批评和警告,责令作出检讨,以儆效尤。”

357。第357章 雷霆之音(一)

    雷剑一听支队刘主任把问题说的这么严重,他刚想奋力反驳,可一想,这是抗日年代,各种消息的传输速度相当慢,等有些人知道了这件事,有些事情可能已经过去了大半年。

    再说,这两个战列刚发生时间不长,尤其是临沂血战(大捷),发生的时间更短,在这个民族抗战时期,有好多事情作为基层是不会知道的,这也难怪支队刘主任有这种想法。

    他想到这里,只得委屈自己的说道:“高政委、刘主任,我今天说的这两个战例,咱们先不要追究他的真实性,只要通过讲解,能够提高干部战士的思想觉悟,在抗日杀敌的战场上,奋勇当先,勇猛杀敌,能达到这个效果应该是有利于部队的素质提高,不知。”

    罗金川这是第一次听雷剑说出这样的话,而且在说到这两个战例时,血性生动,就好像他亲自参加这两场战斗一样。

    但一想起这个半大孩子,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怪小子,心里就为他担心,就怕这小混蛋闹出事来毁了自己。

    罗金川当时把雷剑收留在身边,这个臭小子,从村里跑出来,就闯进敌伪军据点,杀敌人夺机枪武器弹药,还夜袭鬼子飞机场,炸了鬼子飞机,端了鬼子机窝,后来就更了不得了,在多次战役中,机智勇敢,大胆出击,杀的小鬼子骂他是‘杀皇军的魔鬼’,被根据地称为‘雷霆战将’。

    现在这混蛋已经是团长了,我作为他的老营长,现在是他的政委跟他搭档,可不想叫这混小子在嘴上犯错误,必须要给他狠狠的提个醒。

    罗金川想到这里,脸色严肃的说道:“雷团长,我不是倚老卖老,你这小子什么都好,就是愿意经常独出心裁的发表个叫人惊掉下巴的话题,我知道,你是想提高部队干部战士的军事素质和政治觉悟,可有时候你说的太多,恐怕会扰乱干部战士的心绪,与你的愿望相反,这就不好了。”

    王晓亮看几个人对雷剑讲的这两个战例,好像都有点心里有话又不好说出来的感觉,他大大咧咧的站起来说道:“你们都是我的顶头上司,我也不知道你们到底想说什么,反正我和战士们,就愿意听打鬼子的战斗故事,雷团长说的这两个战例,干部战士们都是第一次听说,还想接着听雷团长说第三个战例,咱们就不要在这耽误工夫,赶紧。”

    “你不说话不会把你当哑巴,听听大家的意见,对谁都有好处,坐下。”雷剑不想把事闹大,影响到部队团结,便武断的打断王晓亮的话。

    牛大力这傻大个不满的说道:“这有什么好说的,不就讲了两个战例吗?我觉得不管是正反面的战例,只要有利于提高部队干部战士的军事素质,就应该讲。”

    高政委笑看着几个人,他对每个人的发言,都仔细认真的听,最后说道:“雷团长在全团干部战士会议上,讲了两个战例,他的出发点没有错,就是想通过战列讲解,达到部队战斗力的提高,这点是好的,至于第三个战例到底再讲不讲,还是听听独立团全体干部战士的意见吧。”

    小范围开会的高层干部,一致同意高政委这个意见,等新编独立团的干部战士坐在原位,罗金川受委托站起来问道:“独立团的干部战士们,刚才雷团长讲了两个战例,现在征求大家的意见,不知大家还想不想听第三个战例?”

    “想,太想听了,雷团长快讲啊?”

    高政委笑呵呵的对雷剑说道:“雷团长,那就请你把第三个战例讲完,以满足大家的要求。”

    雷剑站起来,清了清嗓子说道:“我下面讲的是第三个战例,前面说的是随枣战役,我可能记错了,张将军壮烈殉国的应该是在枣宜会战。”

    他接着说道:临沂大捷牵制了板垣征四郎的第五师团,大大缓解了台儿庄战役的军事压力,争取时间加紧布防,最终取得了台儿庄战役的胜利。

    临沂大捷后,张将军收集部队,马上开往潢川,与日军第十师团激战十二天,敌我双方伤亡惨重,五十九军接到命令,撤出潢川城。

    五十九军余部转战鄂西,阻挡日军沿长江一线进犯重庆,经过几次大的对日作战,张将军的警卫营伤亡殆尽。

    张将军身先士卒,带领部队狠狠地打击了日军猖狂的气焰,后升任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下辖五十九军、七十七军、五十五军。

    雷剑接着说道:我前面说的随枣会战和枣宜会战不是一个战役,只是交叉地点不同的战役,张将军将在枣宜战役拼死一战。

    张将军预感到马上就要展开一场恶战,他站在书桌前,挥笔写下一封信,勉励第三十三集团军全体将士,信中语气诚恳,感人肺腑,宛如雷霆之音。

    信中如此说:“我与弟等参加抗战以来,已经受了千辛万苦,现在到了最后的一个时期,为山九仞,何忍亏于一篑,故唯有盼望弟等打起精神,咬紧牙根,激励部下拼这一战,我们在中国以后算人,抑算鬼,将于这一仗见之。”

    延安的《新中华报》给予这封信很高的评价:“正气浩然,字字是泪,字字是血。”

    张将军每参加一次抗日战役,都当成是最后一战,必抱必死决心。

    随枣战役,张将军的第三十三军团,与敌交战中,杀敌奋勇,伤敌无数,部队也遭受到重创。

    鄂北鄂西一带打响了枣宜战役。

    张将军在军部部署各部队作战任务,充分分析了日军主力部队的布防和武器装备部署,各部队针对自己的出击目标,找好对手的方位,随时等待下达进攻的命令。

    会议结束后,张将军顾不得吃饭,带上第三十三军特务团和七十四师,渡过襄河,对日军发起进攻。

    枣宜会战时,正赶上梅雨天气,天天阴雨连绵,有时伴随着磅礴大雨,士兵走在泥泞的土路上,跌倒了爬起来,一路急行军,追击仓皇逃窜的日军,到达南瓜店。

    南瓜店是一个破落的小村庄,就有几间破草房,张将军从一间破屋走出来,看士兵正用老乡的稻草遮棚子避雨,他严肃的说道:“用了人家的稻草,是要给钱的。”

    渡过襄河,所有人都感到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