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朝谋生手册-第2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尽管汪孚林提都没提最后关于赋税的话,但言大老爷和赵老爷却心里有数。至于冯三爷,今天他跟来本就只是为了历练,所以没有发表什么意见。可等到他们三人正准备告退,腾出地方给汪孚林和蔡师爷以及那个佛郎机人商谈的时候,汪孚林却突然开口问道:“我听说,广府帮为首的话事者,之前二十年来,一直都是广州新南城的潘老太爷?”
被人提到这么一位广府商帮的代表人物,言大老爷和赵老爷对视了一眼,便由后者欠身答道:“从前确实大多都是潘老太爷拍板话事,他为人公道,我等也愿附骥尾。然则年初潘老太爷身体欠安在家休养,数月以来很少露面,据说状况很不好。我们三人这次过来,也有去探病的意思。”
冯三爷差点露出错愕的表情。他们这次来广州城要去探望那个老不死,之前没说过啊?舅舅还真敢说,那个老不死什么时候为人公道了,分明是老奸巨猾,坑了人还叫你有苦说不出,最最让外人说闲话的是,这老不死元配和续弦各生了一个儿子,老不死别说一碗水端平了,就为了后娘的枕边风和幼子的哭诉,随便挑了个错就把嫡长子给赶跑了,现在人死活都不知道。这笔旧账从前没人敢清算,如今老家伙瘫在床上再也没有往昔霸气,族里就闹翻天了!偏偏那个后娘还在拼命清洗那老头子的原班人马,所以这次濠镜之事,潘家根本就被撇开了。
“原来如此……那到时候诸位去探病的时候,我一块去一趟,也算是怜老之意。”
赵老爷不过是随口一说,没想到汪孚林竟然要亲自走一趟,他愣了一愣后也找不出推搪的理由,只能顺势答应了下来。等到三人出了察院之后,他们立刻面面相觑,城府不深的冯三爷皱了皱眉,见四周都是自家随从,他就低声问道:“这位汪爷是什么意思?”
“本来,横竖都是潘家的事情,和我们无关,隔岸观火就好。反正潘老爷子也已经享受够久了,如果他家中真的内讧,那也是因为他的偏心。”言大老爷说到这里,却突然词锋一转道,“但是,唇亡齿寒,前车之鉴,我们也不能太过于袖手旁观。潘老太爷昔日对我也有些指点提携的恩德,如果这位汪爷真的心存不良,我就不能袖手旁观了。”
赵老爷则补充道:“当然,如果汪爷纯粹只是为了敬老尊贤,那么我们就纯粹当成是尊老探病,在汪爷面前装得像那么一回事就行了。言大老爷你要还恩,但想来也希望潘家不要像从前那样强势,不是吗?咱们这次联袂到广州城来递交联名信,压下了其他人,不就是为了拿下能在广府商帮的话事权?”
冯三爷顿时恍然大悟。他们这些天来合纵连横,终于抢在潮州帮的前面先见到了汪孚林,可不就是为了占得先机?商帮的利益固然重要,可也及不上家族的利益!至于潘家的事情,顺带管一管就行了。
而代表汪孚林将三人送到二门的陈炳昌回到厅堂,同样心里迷迷糊糊,不大理解为什么汪孚林要约那三位商人探什么病——他天天跟着汪孚林,没见其关注那位潘老太爷啊?可他来到汪孚林身边再次站定的时候,却发现汪孚林和那位弗朗西斯神父说的完全是另一码事,竟然谈的不是什么商业,而是他完全没料到的其他话题。
“汪大人之前谈到的那些种子,主教阁下已经派人去收集过,但因为种类太多,要分门别类,记述特性以及种植要点,所以我这一次没有带来。”
“贾主教能够记得当初这件事,那真是太好了。”汪孚林欣然颔首,随即抛出了预备已久的另一件事,“我听说天主教在澳门开了一家圣保禄修院,专门培训来自葡萄牙的传教士学习我国的语言?那么,我想提出一个要求,我这里会推荐几个人,希望他能够在最快的时间里教授他们葡萄牙语,使得他们能够初步用葡萄牙语和葡萄牙人交谈。如果这次尝试能够成功,那么,我还想委托圣保禄修院替我培养一批能够精通葡萄牙语读写的人。如果可能,这将是一次长远的合作。”(未完待续。)
第六九四章 海盗的行踪
尽管濠镜有通晓葡萄牙语的通事,而各家豪商也有通晓葡萄牙语的管事,但那是别人的人,而汪孚林根本不会考虑黄天仁这种有奶就是娘的帮凶作为居中联系的翻译,所以,他果断决定自己培养。
毕竟,根据从前听到的某种说法,在一个陌生语境中,如果不考虑到读写,学习能力强的人能够在三个月内初步交流,一年内能够应付大部分交流场合,至于读写则需要深入培养。所以,他深知天主教耶稣会致力于在中国传教,既希望天主教本土化,也希望本土人能够接受外来的东西,据此他认为,贾耐劳一定会答应这件绝对是合则两利的事。
当然,他故意不用佛郎机三个字,而是使用葡萄牙,也同样是想看看,贾耐劳对派来的这位弗朗西斯神父究竟有多少信任。在他当初给贾耐劳灌输了那么多译名的情况下,那位澳门主教就算藏着捂着不告诉别人,至少也会告诉信得过的心腹。
果然,弗朗西斯神父的反应非常快。他没有任何不理解,直接把之前一直在悄悄端详,爱不释手的茶盏往旁边的小几上一放,随即霍然站起身来,郑重其事喜在胸前画了个十字:“愿天主赐福于你。汪大人,你说的这件事,我不用征求主教阁下的意见,就能够立刻答复。圣保禄修院很愿意接收汪大人推荐的学生,而且,我们希望这些学生能够和我们的传教士成为朋友,由他们来教授我们的传教士你们的语言。”
“既然如此,看来这是一件互惠互利的事情了。那就这么定了。”汪孚林笑吟吟点了点头。心想回头就去濂溪书院拜托王畿。商量一下这委培生的人选问题。虽说他不能确定王畿一定会支持自己,但对于信息掌握量比当前人高不止一个数量级的他来说,要说服王畿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而有这样一位龙溪先生亲自背书,那么他再挑选起人来,阻力就会少很多。
而弗朗西斯神父大约是把汪孚林刚刚提出的这件事当成了天大的善意,原本还打算兜圈子再提出此行真正来意的他,这时候立刻直截了当地说道:“尊敬的汪大人,作为神职人员。对于澳门的交易问题,主教阁下当然任由您这位官员做主,但他希望能够保证在澳门葡萄牙人的安全。据主教阁下得到的消息,那个曾经劫掠来往船只,在广东沿海杀人无数的林道乾,他又回来了。还有打败过他的林阿凤,现在也仍旧在粤闽沿海活动!”
吕光午和郑明先带来了这个消息,那个自称秀珠的少女也带来了这个消息,如今就连葡萄牙人也一再强调了这个消息,就算汪孚林之前对小北戏称自己没打算多管闲事。越过地方官去考虑如何抓到林道乾这个问题,此时此刻他却不得不把这件事纳入考虑范围。但他更清楚的是。在两广总督凌云翼已经布置好了对罗旁山起事瑶民的清剿部署时,指望广东总兵府分出人手来很不现实,因为稍有不慎就要面对两面作战的危险。
弗朗西斯神父见汪孚林面色如常,他还以为汪孚林不知道二林的威名,便有意多解说了一番,字里行间,不外乎是把两人形容成了杀人越货无恶不作的海盗头子。然而,让他失望的是,汪孚林依旧维持着不咸不淡的脸色,而且还轻飘飘地反问道:“那贾主教对此的建议是?”
“主教阁下说,如果官府需要,他愿意说动澳门的葡萄牙人再次出战。”
汪孚林记得自己在两广总督府查阅文书时看到,之前葡萄牙人出战平定叛乱的潮州柘林水兵,最终朝廷免去了葡萄牙人一年的税金,而葡萄牙人对此还不大满意。由此可见,借兵这种事的代价。说起来明军闹饷已经成了司空见惯的事,别说广东这种天高皇帝远的地方,就连南京都出过这种事,只不过上一次柘林水兵闹饷不成便干脆引海盗入寇,自己也跟着叛乱,着实把事情闹大了。不过,堂堂朝廷成天欠官员俸禄,欠将兵饷银,这都叫什么事!
“请你回去转告贾主教,且不说这些海盗的消息是否属实。我大明自有兵马万千,官府有足够歼灭他的力量,让他不用操心。”
对于明军的战力,濠镜的葡萄牙人一向是两极分化,各有不同的看法。
有人认为上次镇压数百名潮州付柘林水军,明军也打得有些吃力,还需要他们在海上作为牵制力量,说明这个大国也只是面上光鲜。更何况,之前葡萄牙人几次大败,不过都是败在那些小船之手,明朝这偌大的国家连大船都造不出来。可是以贾耐劳为代表的一部分人却认为,海战固然是葡萄牙人占优,但明朝幅员辽阔,实力雄厚,那些倭寇的失败就是前车之鉴,一旦开战,登陆那就是死,而你在海上根本就困不死这么个大国。既然明朝已经打开了口子,他们可以顺利买到那些来自中国的瓷器,能够进行贸易,那与其继续消耗力量,不如维持原状,逐渐蚕食。
后一种看法如今占据上风,所以弗朗西斯这一次来,实则是通过教会的名义为两边牵线搭桥,让葡萄牙人通过出兵出力,来获得贸易上的优待,毕竟,这是曾经有先例的,看起来汪孚林这个明朝的官员对葡萄牙人也并没有太大的偏见。然而,这个提议竟然被拒绝了,这让他有些懊恼。
这时候,还是一直都很有陪客自觉,始终不发一言的蔡师爷看出汪孚林的态度非常坚决,想到来时顾敬的嘱咐,他立刻帮腔道:“汪爷说得对,区区海盗而已,我朝自有平定之力,不劳你们出手了。”
弗朗西斯有些失望,只能退而求其次。希望能够达成此次前来的另一个目的:“那么。汪大人能否容许我在广州城再呆几天?我一直都很仰慕****上国的繁荣和富有。更是听很多商人说过广州城的壮丽,所以……”
“很抱歉,弗朗西斯神父。”汪孚林笑了笑,说出口的却仍然是拒绝,“能够让你通过莲花茎关闸,是因为濠镜,也就是澳门刚刚发生过恶性案件,所以你到香山县衙求见顾县令。而顾县令让蔡师爷带你到广州城来,我也见了你。但是,你没有我国的户籍,不是我国的国民,所以不能够在广州城中继续停留。当然,我会奏报两广总督凌制台,尽快推行一种便捷的夷人签证路引制度,也许不久的将来,只要是在濠镜奉公守法的葡萄牙人,都能够通过保商的担保。十人以上组团进入广州,在导游以及特定人士的陪同下。就能够在广州城的土地上尽情旅游了。”
签证路引?保商担保?十人组团?导游?这都是什么东西?
也就是陈炳昌跟着汪孚林时间长了,蔡师爷托顾敬的福,大概能够明白其中的含义,弗朗西斯神父那是真的有听没有懂。然而,汪孚林虽然拒绝了自己,却愿意为葡萄牙人进入广州开一点口子,他还是听明白了。又试探了一番,发现不可能扭转汪孚林的心意,这位同样来自耶稣会的神父只能怏怏告辞,而汪孚林先让陈炳昌把人带了出去,这才对一道来的蔡师爷面授机宜。
“你回去之后,对顾县令说,请他拟一个条陈,令议事局对濠镜的葡萄牙人按照居住年限,交易诚信程度,无犯罪记录等等进行分门别类管理。每年,给予其中奉公守法的葡萄牙人一定的名额,让他们可以出莲花茎关闸进入广州,停留三天到五天不等的时间。当然,不许单独活动,逾期滞留的话,日后就驱逐出境,永不许踏入我国……”
汪孚林把后世对外国人的签证制度改头换面用最严格的条款给介绍了一遍,蔡师爷则是在最初的不明所以之后立刻连连点头,心中哪里还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人家这位广东巡按御史上头有人支持,这种事就算当然可以自己提出来,可却偏偏拐了个弯授意自家东主,可不就是给顾敬露脸的机会吗?当然,蔡师爷也知道机遇的同时也伴随着风险,可顾敬的态度已经很明显了,反正这一任县令之后很可能会被转成没前途的佐贰官,何妨一搏?
“汪爷放心,学生回去之后一定告知东翁,东翁必定不负所托!”
“另外,让你家县令行文一份给广州庞知府,把那个弗朗西斯神父来广州的事由交待一下,现在要上的这个条陈也赏给庞知府征求一下意见。他别忘了,庞知府才是直属上司,凡事不越过庞知府,早请示晚汇报,这样庞知府才会替他挡一挡布政司的压力,否则光是我说他的好话有什么用?要表现也要不能丢掉上司,否则光是七品和四品之间的品级差距,要挑他的错处还不容易?”
“是是是。”蔡师爷登时满头大汗,暗想自己这个师爷就应该帮东主把好这种关,结果却反倒让汪孚林给提醒了,说出去他这个师爷脸往哪里搁?等到汪孚林又嘱咐了一些别的,他告辞出来的时候,后背心已经完全湿了。一来天气太热,二来他骇然发现,这位年轻巡按根本就不像官场雏鸟,对于县衙的很多门道上竟是比他这个积年师爷还要门清。要是人家和顾敬调换一下,估计连师爷都不用请,就能把下头收拾得服服帖帖!
之前在察院碰了个硬钉子,如广州庞知府和南海县令赵海涛这样基本上不吭声的官员固然暗自轻松,当时针锋相对的其他人就没那么好运气了。其中布政司的左右布政使张廷芳和陈有杰也不知道往内阁三辅张四维那里送了多少封信,但真要说对汪孚林有多忌惮,那也谈不上。
他们毕竟是一省之主,哪怕大大得罪了汪孚林,可大明立国两百多年了,有多少巡按御史能把布政使这样的高官给整得倒台?反倒是巡按御史得罪了地方大员,到最后灰溜溜的很不少。所以,这两位不但自觉稳若泰山,还有余力暗地里倒腾点别的。
提学大宗师周康则自忖自己走的是投首辅大人所好的路子,哪怕上次打嘴仗输得够呛,倒也不认为汪孚林能拿自己如何。可是,市舶司的蔡提举,这位一路熬资格熬到市舶司主官,却发现很可能前途渺茫的老官油子就自知如今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了。自从汪孚林变戏法似的拿出朝中回文,把其他人的嘴全都堵上了开始,他就开始恐慌自己要像拦路的障碍一样被搬开靠边站,故而拼命从布政司打探消息。
以他现在这状况,除了和汪孚林不对付的布政司,他也想不出谁还会给他送消息。好在钱送出去,络绎不绝的消息也送了过来。
比如说,察院的汪孚林又派人去了肇庆府的两广总督府,据说是什么非常好的消息。
比如说,海道副使周丛文之前被两广总督凌云翼绊住没来之后,因为朝中的反应而保持了沉默。
比如说,新安县有渔民在海上失踪,两具尸体过了好几日才飘回来,船却没了,身上显然是刀伤,还有两人至今失踪。据说潮州府巨盗林道乾林阿凤等又有潜回来的迹象,很可能便是这些海盗所为。
这样零零碎碎的消息很多,蔡提举也不知道揪掉了多少头发,一时半会却找不到可以把自己从泥潭中拉出来的希望。而因为上一次在察院时,市舶司副提举杨德和濠镜巡检司副巡检吴有望直接被汪孚林点了名,副提举杨德因为品级超过七品,还有幸上了传说中的弹劾奏疏,就连吴有望这个从九品的小官也附带提了一笔。
为此,吴有望的家人病急乱投医直接求到了他这里,送了一份非常丰厚的礼物。蔡提举倒想收,可他和吴有望打过两次交道,深知这种家伙能混个官当完全是上头瞎了眼,其妻儿更是滚刀肉。他要是袖手不理,回头一定会被张扬得满城风雨。
所以,此时此刻,他哪怕再不耐烦,还不得不安抚吴有望的婆娘和儿子。可眼见两人相当的不识好歹,胡搅蛮缠硬是希望他出面说话,他突然心中一动,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
事到如今,说不得自己这个位子就保不住了,既然如此,不如借着其中一个消息,还有这一对母子,先报了一箭之仇再说?
对,这主意好!
想到这里,蔡提举便笑容可掬地对吴有望的婆娘和儿子说:“弟妹,贤侄,你们的苦楚我知道,只可惜现如今这位汪巡按相当的强硬,我之前也不是没有抗争过,可在他手里却闹了个灰头土脸,就连这位子也快保不住了。我实话实说,我有个主意,但我没那门路……”
他随口把新安那件事给说出来,又将那里形容得海盗出没非常危险,暗示这一对母子,如果汪孚林去查,说不定他们能够报一箭之仇。但这得两广总督凌云翼发话,他是没那本事影响那等大人物的。
等到母子二人若有所得地离去,他便立刻找来了自己带到任上的小舅子,几乎是贴着其耳朵根说出了那个主意。他本以为小舅子说不定会胆小不肯干,却没想到那游手好闲的小子一拍巴掌道:“姐夫,你这次终于开窍了。当官嘛,靠的就是心狠手辣!我这就让人给那对母子出主意,让他们去走那周提学的门路。这位提学大宗师肯定想汪孚林别在眼前碍事,只要说动凌制台那位贪财的首席幕僚,何愁事情不成?”
蔡提举登时眉开眼笑。只要没了汪孚林这碍事的,说不定届时火中取栗,他的位子能保住,至不济掉一级去当副职,还能去濠镜主持丈抽戴罪立功呢?
PS:今天照旧一更(未完待续。)
第六九五章 凌总督甩的包袱
作为两广最高权力机构,肇庆府的两广总督府虽说没有那么多属官,但总督可以自行聘请幕僚,故而也是人才济济。然而,对于自视甚高的凌云翼来说,眼下自己手底下这些幕僚阵容他却还不大满意。因为他心目中,一直摆着一个榜样。
那就是当年的浙直总督胡宗宪!想当初胡宗宪麾下幕僚可谓是风虎云龙,有徐渭、沈明臣、茅坤、王寅、朱先、郑若曾……林林总总一二十人,其中名士众多,通晓文武者更是济济一堂。尽管也有罗龙文这样在利益面前攀龙附凤乃至于身败名裂的,胡宗宪自己也自尽狱中,可终究是在青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且在凌云翼看来,说句实在话,如果不是他的前任殷正茂背后有张居正力保,其中饱私囊捞钱的本事不比胡宗宪差!
“要不是两广烟瘴之地,用兵的又是瑶民,说不定也会有众多名士投奔幕下,扬我声威!”
凌云翼坐在书房的太师椅上琢磨着年末进军罗旁山的计划,心里却转着这么一个毫不相干的念头。对于这次的用兵,他在殷正茂之前的计划基础上还做了不小的改动,力求万无一失,心中可谓是很有把握。更让他满意的是,他对汪孚林的支持非常有成效,朝中首辅张居正竟然倏忽间就对濠镜的变动表示了许可,而且汪孚林刚刚转送来的广府商帮商人的联名信上,分明是已经敲定了一笔不小的军费贡献。
往年澳票所得的出口税金,约摸是五万两。这些钱里。大约两万两是要和藩库中起运之外截留在本地支配的钱加在一起。给广东诸多府县官员发俸禄的。还有一些是补贴卫所的,除此之外就是各家衙门划拉一下,分配作为公用,当然,这里头多少钱落入个人腰包,就要看主司到底是清廉还是贪婪了。如果今年光是广府商帮的商人就贡献澳票预支费用八万,那剩余的三万自然就可以填补作为军费。
再加上广州府今年的摊派军费,那些商人也表示会出力。如果潮州府那些商人也因为要竞争议事局名额,又或者说特许权而加入进来,那么两帮商人再加上广州府潮州府征收上来的钱,总计应该能多至少二十万两。再加上朝廷从湖广江西福建加派的军费一块调拨过来,那么用于这一次的战事绰绰有余,不用担心饷银不足而造成军伍哗变。对于有心先当名臣的凌云翼来说,捞钱的**并不太大,所以他非常自信能打好这一仗。
到时候汪孚林若再能够锦上添花在给朝廷的奏报上写一笔,那么他这一任总督自然完满!
“制台!”
外间突然传来的声音惊醒了正在打如意算盘的凌云翼,他挑眉叫了声进来。须臾。一个鬓角花白的中年文士就大步进了屋,正是凌云翼身边的首席幕僚何丰升。这位出身监生。谋官不成却遇到了凌云翼,在其幕下已有十年。知道凌云翼素来不喜欢拐弯抹角,他便直截了当地说道:“潮州府刚送来消息,有疑似林道乾的人出没,游说乡民渡海去北大年。”
砰——
话音刚落,就只听重重一声拍案,却是凌云翼怒容满面。何丰升知道凌云翼为了对瑶民的那一战准备已久,为的就是一战而定,奠定军功根基,届时任满之后就可以谋划一部尚书之位。哪怕北京六部暂时不会出现空缺,南京六部却不是不能想的,到时候再凭着朝中有首辅大人作为同年,只要殷勤恭顺一些,一切就水到渠成了。可是,如果一边打瑶民,一边却要对付那些最狡猾的海上巨盗,两面作战,却很有可能要出纰漏。
“消息可靠?”
“应该可靠,而且刚从新安县衙往广州府报的消息,新安县有渔民被害,疑似海盗所为。”
凌云翼当然知道,在潮州府的奏报中,林道乾早就说是死于内讧,这种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却往上奏报的事情多了,多是地方官府为了平息事态,又或者博取功劳而虚报。然而,这是他前任殷正茂在任时的事情了,如果林道乾不在广东境内再出现,那么他当然没心思去翻什么旧账,可如果这么一个家伙真的复出,那会造成怎样的麻烦?
“消息可曾传开?沿海各卫所反应如何?”
“制台,此事是广州知府庞宪祖命人快马加鞭报上来的,这是书信。”何丰升之所以先说明再递信,原因很简单,凌云翼这个人也不喜欢那种唠唠叨叨的公文作风,喜欢简练,偏偏庞宪祖的这封信实在是有些啰嗦。果然,整整三张信笺,凌云翼却只扫了一眼就没好气地扔在了一边。
“王学门人就是如此习气,夸夸其谈!怪不得当年胡梅林得何心隐,却口口声声地说,‘斯人无所用,在左右,能令人神往耳’。足可见一斑!这庞宪祖身为知府,之前却邀约汪世卿这个巡按御史去濂溪书院,而不是请人先巡阅府学,要不是那一次汪世卿搬出来大堆首辅语录塞悠悠众口,汪世卿兴许能以初来乍到得知府邀约不便拒绝,又或者访友作为借口,我看他这个知府拿什么借口来过关!”
见凌云翼直接把满腔火气冲着那位倒霉的广州知府发了,何丰升忍不住在心里替庞知府默哀了一声——回头只要凌云翼在考评又或者什么上头提一笔,接下来庞知府任满之后再选官时恐怕就要触霉头了。只不过,对于这件棘手的事情,却有人走通门路塞了一大笔钱过来,偷偷给他出了一个不错的主意。听说幕后是那位提学大宗师,他虽说明白对方用意所在,可毕竟酬谢丰厚,所以。他接到消息就在心里权衡了好一番。这会儿就小心翼翼地起了头。
“制台。林道乾是潮州府澄海县人,此次却是广州府新安县先死的人,而且广东总兵府正要预备进兵罗旁山事宜,因此不论消息真假,总得早点把这桩案子先给解决了。自从曾一本授首,林道乾等人远遁,如今广州这些府县官员,除却深得制台赏识的惠州知府宋尧武之外。其他就没几个知兵的,而且身为府县主司,不可能擅离职守。学生有一愚见,汪巡按虽年少,却机敏多智,之前去濠镜也是雷厉风行,能不能……”
凌云翼顿时愣住了。让汪孚林去管这件事?等等,军费这边有广府商帮带个头,其他豪商也许很快就会加入,应该不用发愁了。而汪孚林这次在濠镜。和葡萄牙人也搭上了关系,若有万一。说不定还能借用葡萄牙人的力量!更何况,究竟是不是林道乾重新潜回来还说不好,兴许只是那些小贼作祟呢?正好汪孚林之前把布政司两位藩台噎得不轻,此时此刻离开广州城,有助于和缓矛盾,更何况,去把这件事寻访打探清楚,也是大功一件嘛!
等到了罗旁山正式开战的时候,他再把汪孚林提溜在身边,分润其一点军功,那就很对得起汪道昆了!
“可。你草拟一份公文,即刻送去给汪世卿。”
广州城南临珠江,和中原腹地的那些农业城市不同,自古就兼具商业城市和海港城的特点。然而,千百年来,珠江却因为泥沙淤积而急剧向南收窄。据说晋时江面宽度足有三里,宋时还有二里,如今却已经露出了大片沙洲,即便如此,民间仍旧称之为小海,甚至把渡江称之为渡海。而因为这特殊的地理条件,广州城里城外,水系星罗密布。
永乐初年,市舶司在城西岘子步建怀远驿,总共建屋一百二十余间,用来安置番邦使节,此后城外最大的集市十八甫就此诞生,百商云集,旅舍酒肆遍地都是。后来贡舶渐渐都变成了商船,随着嘉靖年间的倭寇泛滥,很少还有贡舶能够直接停靠广州,这里也冷清了不少,但随着海盗日渐收敛,这里又再次发展了起来。
在第一次光顾的汪孚林来说,十八甫和杭州城北武林门外的北关夜市有得一拼。而更让他赞叹的,那当然就是这十八甫的美食了。因为这里有的是他最爱吃的海鲜,有的是他最爱吃的各式粤式点心,即便是他早有准备,挑了最出名的一家食肆,要了二楼最大的包厢,最大的桌子,让伙计捡拿手的尽管上,最终结果就是一桌子琳琅满目,差点都摆不下了!
受邀而来的吕光午倒是比较清楚汪孚林的吃货习性,小北和他是夫妻多年,更不会意外,陈炳昌好歹还和汪孚林是吃饭的时候认识的,平日同吃同住,深知其爱好美食的特性,但郑明先也好,今天同样跟来的秀珠也好,看到汪孚林点单豪爽,吃东西更是让人咂舌——你最初还只觉得他沉浸于津津有味品尝美食的满足之中,觉得他吃相很是文雅,但紧跟着就能发现他已经风卷残云扫光了好多盘子!
“怪不得人人都说,天下美食,无过于京粤。”汪孚林非常满足地用娴熟的手段剥开虾壳,将雪白中带着微红的虾肉蘸醋往嘴里一扔,随即就有些含含糊糊地说,“果然正新鲜,一等一的好美味!可惜广州城内诸多茶楼,却是就没有卖早茶的,可惜!”
郑明先虽说也觉得这一家吕光午推荐的馆子手艺独到,可今天是为了吃来的吗?他不得不重重咳嗽了一声,随即努力拐上正题道:“汪巡按,不知能否把我引荐给两广总督凌制台?我有父亲当初不曾结集成书的几卷海防策想要呈上去,另外,还有关于我和吕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