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朝谋生手册-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突然,他看到在这针眼大小的字眼当中出现了和那位程公子相交的往事。汪孚林先是于县试之中与人相识,对方年长两岁,两人县试名次一个第三一个第四,然后府试名次还是紧挨着,一个第十三一个第十四,道试却大约是因为临场发挥问题,两人文章稍有差池,竟成了吊榜尾的难兄难弟,彼此却因而更加熟稔。当他聚精会神看到最后时,又找到了那个熟悉的名字——墨香,而且还记了好几段,说是那程公子带着墨香与其相见了好几回。

    “家无侍婢,唯有佃仆洒扫,若得墨香随侍读书,何愁孤寂!”

    末了,大约写的时候心情激动,那个寂字的最后一捺拖出去老长,汪孚林不禁莞尔,同时大大松了一口气。

    看完了前头这么多日记,他不再像最初那样只觉得原来那汪孚林无知被骗,心道那少年委实可怜。

    从小就被送到汪氏私塾之中读圣贤书,天天枯燥地学习四书五经,没有寒暑假,也几乎不参与人情往来,除了私塾夫子和同学,平时接触不到外人。等到预备县试府试道试三关时,更是比现代高考集训更恐怖,关在家里请了个资深举人讲课,也不知道做了多少破题,研究了多少前辈文章,被传授了多少八股应试常识。日记之中甚至曾经郑重其事写了一笔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乃是家训首条,从他苏醒至今也没见姊妹之外有女仆,足可见家教森严。

    可长辈却忘了,十四岁的少年到底应该是什么心理!不过好在没发生自己最担心的事,虚惊一场,真是谢天谢地谢菩萨了!

    “不要,不要卖了我娘……”

    汪孚林正出神,突然听到了这含糊不清的话,他立刻往床头看去,却只见金宝并未醒来,只是嘴里却说着呓语,面上也露出了几许惊惶。

    “别卖我娘……哥哥,求你了……”

    “娘……别哭了……我长大之后……一定去找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先头汪孚林还听得眉头紧皱,暗想金宝这兄长汪秋简直太不是东西了,卖了同父异母的弟弟不算,连弟弟的生母也不放过,可听到最后这嘟囔,他登时有些哭笑不得。侧耳倾听,他便发现金宝又继续往下背起了论语,虽说中间有些听不清的地方,但听得清的地方流畅娴熟,竟是一字不差。他正听得有趣,突然那呢喃声戛然而止,他低头一看,只见金宝迷迷糊糊地睁开了眼睛,微微抬头和他目光一对视,立刻一个激灵坐直了身子。

    “爹……你醒了!”

    这个称呼能不能改改!

    汪孚林忍不住再次太阳穴跳了跳,干脆单刀直入:“金宝,你睡觉的时候说梦话?”

    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金宝却犹如炸毛的小猫似的,一下子跳了起来。他蹬蹬连退两步,这才醒悟到自己失态,继而便咬着嘴唇跪了下来,低声说道:“爹,我不是故意的。哥哥打过我很多回,可我就改不了。我在梦里说了什么?”

    “你也没说什么。”汪孚林状似宽容大度地笑了笑,见金宝如释重负,他嘴角却上弯了一个狡黠的弧度,“只是背了大段论语。”

    “啊?”金宝却没觉得这是调侃,他登时连嘴唇都没了血色,突然回过神来,竟是死命地以头碰地道,“爹,我不敢了,我以后再也不敢了!我不敢再去学里偷听人读书,更不敢偷练字了!”

    汪孚林没想到金宝竟突然有这样强烈的反应,吓了一跳。他正要下床上前去将其扶起来,门外却传来了一个声音。

    “小弟,是你醒了?”

    听出是长姐的声音,汪孚林立刻对金宝低喝道:“快起来,大姐来了!万一让她恼了你,你还想留下?”

    金宝一骨碌从地上爬起来,额头上却是一片青紫。他不敢呼痛,连忙跌跌撞撞冲到门边,小心翼翼地把门拉开,垂手叫道:“大娘。”

    汪元莞看了一眼金宝,眉头轻蹙:“你的额头怎么一回事?”

    “啊?是……是我刚刚守着爹的时候一时贪睡,听到动静惊醒的时候一不小心摔倒磕着的!”金宝慌忙把头垂得更低了,眼睛都不敢抬。

    汪元莞这才无话。她打手势吩咐金宝先退下,等来到汪孚林跟前时,这才有些踌躇地问道:“小弟,昨日那个程公子怎会送人来?”

    汪孚林还在寻思刚刚金宝那异常激烈的反应,一面寻思缘由,一面揣摩自己那些危机,不免有些心不在焉:“反正人我没收,大姐你不用多虑。”

    汪元莞素来知道这个小弟从小一门心思读书,性格有些孤僻,规劝不得其法,只会适得其反,万万没想到汪孚林的反应竟然会这么平淡。她犹豫了一下,想到那些从丈夫处听说过的外间士林之风,她忍不住小心翼翼地说道:“按理你已经进学,有个书童伺候笔墨也寻常,但那秋枫容貌俊秀,人品却不得而知,而且,收人这样大礼,总得回礼,十二两银子不是小数目……”

    她这话还没说完,汪孚林突然一本正经地打断了她:“大姐,那程公子虽和我同年进学,但我和他还没熟悉到赠奴仆的地步。几次饮宴,他常带着身旁一个书童墨香,对我语出暧昧。这次转托牙婆送来这秋枫时,更是出言不堪入耳,大姐你看看他这信。”

    见汪孚林坦荡荡地将一张信笺送到了自己面前,汪元莞只觉又欣慰又感动。欣慰的是小弟终于懂得了一些人情世故,感动的是小弟对自己的信任。她连忙接了过来,等从头看到尾,她登时柳眉倒竖,气得脸都青了。

    “无耻之辈!”

    很好,只要在长姐这过了明路,日后可以名正言顺与疑似有龙阳之癖的那厮割袍断义,划清界限!

    汪孚林心里咬牙切齿,却还反过来安慰长姐道:“大姐,知人知面不知心,总之是我所交非人,以后一定不和他来往了。”

    “小弟……”汪元莞情不自禁地伸出手去,替汪孚林理了理额前乱发,见他有些不自然,她不禁笑了,“你能这样想,大姐就能放心了。这次你被贼人打伤,因爹娘都不在,虽有舅舅照拂,我还是央求公婆容我回来照应几日,如今你既然苏醒,我得回婆家去了。”

    说到这里,汪元莞又有些迟疑。她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再回娘家探望小弟,那外间的流言如此汹涌,要不要提醒汪孚林一声?可他身体还虚弱……

    就在这时候,外间陡然传来了二娘那大嗓门。

    “大姐,哥,舅舅来了!”

    汪元莞善解人意,当下开口说道:“舅舅也不是外人,你本就重伤未愈,不用去迎了。我去外头看看,你在这等着,舅舅不会怪罪的。”

    “这不妥吧?”汪孚林又怕在亲戚面前露出破绽,又想要打探更多的消息,但到最后,还是危机感占了上风,“这次我受伤多亏舅舅照拂,我连程公子遣来的牙婆都见了,又怎能不亲自去迎一迎舅舅?”

    可他话音刚落,还没付诸行动,就只听门外传来了一个如若洪钟的声音:“双木,你真的没事了?”

    PS:新书求推荐票啊啊啊!

第四章 霸王糖葫芦

    汪孚林已经从日记中知道,自己年纪小了点,虽说中了秀才,尚未有长辈给起个表字。照这么说,双木应是他小名,顾名思义,双木成林,朗朗上口。

    没想到人来得这么快,汪孚林正半坐在床上。甚至连汪元莞都还没来得及起身,就只见一个魁梧壮硕的中年汉子进了门。此人四十许人,四方脸,浓眉大眼,一看就是爽朗好打交道的。这会儿其人脸上又惊又喜,尽是掩不住的关切。

    汪孚林知道,这应该就是舅舅吴天保了。

    吴天保快步走上前来,一把将仿佛要起身的汪孚林给按了回去,手劲极大,就这么两眼一动不动和汪孚林对视了好一会儿,浑然不知道对方因为他这目光而心情紧张,后背心甚至冒出了汗。

    “总算你福大命大!”吴天保终于松开了手,笑着说道,“我就说嘛,即便是刚刚进学的相公,也有天上星宿护佑,怎会被几个蟊贼给害了!”

    对于这种说法,汪孚林着实瀑布汗,可想想“险死还生”的前因后果,他对神佛之说已经不敢不信,只能点了点头:“就算真是神佛保佑,也是因为舅舅奔走,大姐二妹小妹悉心照料。”

    汪孚林只以为这是很寻常的一句客套话,可谁曾想吴天保竟是更加欣慰:“双木受这一劫,倒不像从前那样木讷了,第一次见你这么会说话!”

    糟糕,从前那家伙貌似不太会为人处事,**得只会悄悄记日记,不小心把破绽给露出来了!

    吴天保根本就没想到汪孚林心中转着某些降妖除魔的画面。尽管汪孚林是他的嫡亲外甥,但从岩镇南山下到这松明山村还有十里山路,不算远可也绝不近,再加上汪孚林从启蒙开始就日日苦读,他从前竟和这个外甥没有说过太多的话。

    此时,他只以为汪孚林是经这一劫,心性有所成长,态度就越发和煦了。

    “外间流言四起,你不要放在心上。你娘临走的时候就对我说过,是你爹在信上千叮咛万嘱咐,一定不要耽误了你的举业,所以她才不顾你的恳求,带了两个老仆,又问我这娘家借了几个健仆随行,亲自赶去了汉口。十四岁的秀才和十五岁的秀才虽只差一年,但兴许日后前程就有天壤之别。就因为此事便要将不孝的罪名栽在你头上,又指你作弊,分明有人在鼓动舆论,实在居心狠毒!”

    汪元莞死死瞒着此事,没想到舅舅一张口就全都说出来了,她登时措手不及。她慌忙拿眼睛去看汪孚林,见弟弟面色如常,竟丝毫不意外,她大为惊愕,下一刻,她就只见汪孚林又冲她笑了笑。

    “小弟,你都知道了?”

    汪元莞这才问了一句,见汪孚林微微点头,她想到之前他对自己坦陈那程公子的事,一时没去计较是谁多嘴,只觉弟弟真的长大了。

    “舅舅说得固然有理,但我即便真的是因为从母命不得不留下应试,可爹娘都不在,别人只会看到我因为举业而废弃了孝道。事到如今,舅舅不用安慰我,我只想问一个问题,舅舅觉得谁会这样恨我?”

    而吴天保对汪孚林小小年纪表现出来的镇定固然很高兴,但对于最后一个问题,他却唯有报之以苦笑。

    “双木,你爹在外行商多年,经营的又是盐业,但起步既晚,如今甚至都还谈不上利润。他在外又不打汪氏的名号,应该没得罪过什么人。要说此事缘起,我觉得归根结底,还是在于僧多粥少。咱们徽州府歙县盐商最多,除了有些豪商子弟为了投机取巧,冒籍于北边那些府县应试,可大多数豪富之家的子弟都在本地应试,再加上其他的官宦子弟,耕读殷实之家的子弟,人才辈出,较之北方各州县,单单一个进学的秀才功名,也不知道多少童生折戟沉沙!所以,也许是有那落榜的人心生嫉恨,就不知道是谁把你家里的事情张扬了出去。”

    汪孚林只知道徽商富甲一时,却没想到徽州府的科举竟然也是这样千军万马的独木桥,少不得多追问了几句。于是,他立刻就知道了自己所在的歙县那颇为辉煌的科举成绩。

    自明初,徽州府的科举成绩就不差,而从明朝中叶以来,更是越来越突出,近年每科进士,歙县都没挂过零蛋,少则一人,多则四五人,状元会元都出过。用吴天保的话来说,徽州府的进士数量在南直隶也就仅次于苏州、常州,考中举人的数额也常常位居前列,而徽州府的进士,至少五分之二三出在歙县,做到高官的比例也很高。所以,哪怕只是区区一个秀才,在每县都定死了数额的情况下,哪怕比不上江南的山阴姑苏那种魔鬼之地,但也差不离了!

    “而且,你毕竟是榜尾。”

    这话吴天保没明说,可汪孚林怎么会品味不出来?道试吊车尾,家里看上去没什么势力,还被人翻出了父病子留,母奔千里侍疾的帐,索性连作弊的大帽子都扣上来了,这完全是柿子捡软的捏啊!

    重点在于根本不知道是谁下的黑手!

    既然吴天保身为吴氏岩镇南山下这一支的族长,都只知道这么多,汪孚林也就不奢望能够在短时间之内查找到流言源头了。对这位舅舅千恩万谢之后,他就把送汪元莞回徽州城内婆家的事拜托给了吴天保,请他将仍旧忧心忡忡的长姐送回府城。

    等到送走了舅舅和长姐,汪孚林就下了地,说是想出去走走。金宝忙不迭地伺候他穿衣,汪二娘虽说满满的不放心,可兄长这主张一定,她张牙舞爪也没用,只能自己生闷气。反倒是年纪和金宝相似的小妹汪幼菡没有那么多顾虑,好似出一趟门就是过节似的,打开柜子找出了一套套衣裳,叽叽喳喳说这个配那个好看,让连日以来愁云惨雾的家中多了几分生机活气。

    嘴上不饶人,可兄长带了金宝,又捎带上跟屁虫似的汪小妹真正出门时,汪二娘站在家门口又气得直跺脚,暗恼自己只是说说,兄长竟然真的就把自己撂在家里了。可想想家里除了一房老仆汪七夫妇,还有两个偶尔过来帮佣的佃仆家女人,余下再也没别人了,她只能悻悻留了下来。

    初次出门,汪孚林只凭之前那《论语集注》上的日记,以为松明山不过是个山坳中的寻常山村。可是,当他出了家门,就发现自己错得离谱。

    开门见山固然不假,可放眼望去,就只见远处古松参天的青山之下,错落有致地建造有七八座典型的白墙黛瓦院落。其中一处规模最大的,内中依稀有亭台楼阁,雅致精巧,可想想在这种乡野如此营建屋宅的代价,豪富之气亦一览无遗。而村间其他屋宅参差不齐,有的和自家一样齐齐整整,有的则破旧低矮,但更引人瞩目的是那一马平川的成片良田,再远处则是一条大河,隐约可见对面还有一个极具规模的村落。

    山野非荒野,他还小觑了自家这小小的松明山村!

    “小官人。”

    “汪小相公。”

    一路上见到的村民,大多会开口打个招呼,奈何汪孚林一个都不认识,只能嘱咐金宝远远看见人时提醒他一声谁是谁,也好回礼。

    走了好一会儿,他身后跟屁虫似的汪小妹则笑嘻嘻地说:“从前哥在外走路,只顾背书想事,哪管遇到什么人,几次连长辈都没瞧见,受了两回责难,也就越来越少出门了。今天倒换了个人似的,到处打招呼。”

    汪孚林登时大汗,心想这书呆子的旁若无人简直是到了一定境界!人情世故一概不懂,有什么苦闷就往那本论语集注上记,这过的什么日子!

    于是,他便语重心长地对汪小妹说:“从前是从前,现在是现在。吃一堑长一智,你哥我吃了这一次大教训,决定痛改前非!”

    与其继续扮演那个书呆子,不如他趁机做回自己!

    汪小妹有些不相信地瞪大了眼睛,盯着汪孚林看了好一会儿,她突然眼睛一亮,伸手指着不远处的老货郎说道:“那好,哥我要吃糖葫芦!”

    这是哪跟哪?

    汪孚林登时目瞪口呆,眼见得小丫头提着裙子撒欢似的跑了过去,对不远处一个老货郎分说了几句,继而眉开眼笑地接过了一串糖葫芦,他有些头痛地拍了拍额头,扶着金宝一步一步追了过去。从大老爷们一下子变成十四岁的少年也就算了,更让他难以忍受的是自己这重伤初愈孱弱的身体!

    等到追上了汪小妹,小丫头对他举着糖葫芦得意地一笑,这才伸出空闲的左手道:“哥,三文钱。”

    汪孚林无可奈何探手入怀,随即就僵住了。他从前出门当然会带钱,可现如今情况不一样,他眼下两袖空空一文不名!他立刻侧头去看金宝,谁想这小家伙也苦着脸看自己,小声说道:“爹,出来的时候二娘没给钱。”

    面对这窘境,汪孚林登时脸上发烧。这是要吃霸王餐……不,霸王糖葫芦么?

    他正要差金宝回家拿钱,那老货郎眼见他们一家三口如此光景,立刻就明白了过来,因笑道:“小官人之前中了秀才,小老儿也没什么东西可贺的,就请三娘吃串糖葫芦吧,不要钱。”

    “这怎么好意思。”汪孚林口中这么说,眼睛却瞪向了小妹。小馋猫,急不死你,小心长蛀牙!

    汪小妹却不管哥哥什么眼神,一边吃着手中的糖葫芦,一边抱怨说:“从小到大,别人家的哥哥给妹妹买这个买那个,哥你从来没给我和二姐买过东西。松伯的糖葫芦最好吃了,四乡八邻都有名,还常常去徽州城里卖,他为人又好,哪怕知道上咱们松明山这儿卖的少,可为着村里不少人爱吃,每旬还是会特意捎二三十支过河到咱们村来。从前我央过哥你好几次,让你从学里回来时捎带一支,你都不理我!”

    汪孚林刚刚只是尴尬,可听到这话,他就唯有苦笑了。事到如今,他不想怨天尤人,已经决定接受现在这个身份,包括维系在原本肉身上的一切因果,把日子好好过下去。因此,他当即伸出手去揉了揉汪小妹的脑袋,低声说道:“从前哥对不起你,以后你喜欢什么,哥一定给你买!”

    汪小妹哪里知道兄长的心情变化,当即高兴地欢呼了一声。见她开颜,汪孚林便对那老货郎拱了拱手道:“多谢老伯惠赠,但你也是挣的辛苦钱。这样吧,日后若是你再做了糖葫芦来松明山卖时,劳烦每次都给我家捎上三支。”

    那卖糖葫芦的老货郎本是河对岸西溪南村的人,熬得一手好糖,就做了糖葫芦货卖,大多数时候都去徽州城,那儿光顾的人多,但也定期到西溪南村附近的各村卖,有闲钱的村民可以尝个鲜,富家大户也有不少喜欢这小零嘴。

    他对这位汪小秀才虽说不熟,可来松明山次数多了也照面过几回,眼见他对妹妹这般宠溺,倒觉得这位小相公平易近人。此刻对方承了他好意,还承诺今后都照顾他生意,他登时眉开眼笑连声答应。末了想起近日传闻,常常去城里卖糖葫芦的他便提醒了一声。

    “小官人,这外头流言传得凶,就连我也在城里听说了。大宗师去了邻近的宁国府主持道试,说不定也会听到风声。唉,歙县一年才出这么二十多个进学的相公,每乡都未必能分到一个,这么不容易的事,如今小官人父母都不在身边,怎也不请个长辈出来说公道话?”

    从汪小妹的话里,汪孚林就知道从前那位是个什么性子,因此对老货郎的打抱不平只是笑了笑。想起这位既然走遍四乡八邻,他突然心中一动,当下诚恳地说道:“一会儿松伯卖完了糖葫芦,能不能到我家里小坐一会?我这一养伤就是半个月,外间消息一概不知,还想请教请教。对了,一会还请留两支给我家二妹尝尝鲜。”

    老货郎立刻笑了:“那还不容易么?正好叨扰小官人一碗茶喝。”

    傍晚时分,老货郎松伯在松明山村卖了二三十支糖葫芦之后,便如约来到了汪孚林的家里。汪二娘虽然嘴上认为自己不是小孩子了,可松伯送来的糖葫芦仍是让她喜出望外,而金宝则是在汪孚林给了松伯钱,继而随手塞给了他一支时,有些说不出的意外和兴奋。

    用两支糖葫芦把这一大一小两人打发走,把房门关上,汪孚林方才向松伯打听起了城里那些关于自己的传言。发觉焦点集中在不孝和作弊两条上,却颠来倒去就是那么点东西,没点干货,他不禁暗自打起了计较。

    “小官人,要小老儿说,最好请宗族长辈出面设法平息,再这么下去,兴许真会把大宗师给惊动回来。”

    “此事突然传出这么大动静,没那么容易平息的。”汪孚林若有所思地说了一句,随即突然站起身,对松伯郑重其事地一揖到地。

    松伯登时手忙脚乱,赶紧伸手去扶他:“小官人你是读书人,怎可向小老儿行此大礼?”

    “多亏松伯,我才能知道几十里之外的徽州城里有什么动静。所以,我还有一件事想要拜托您老。”

    与其苍白无力地试图辩解前头两条罪名,还不如下一剂猛药!

第五章 汪小官人的决断

    老货郎松伯卖完糖葫芦在汪家盘桓了小半个时辰后,方才过桥回了丰乐河对面的西溪南村,这点小事根本就没有引起村人的任何注意

    而汪孚林仿佛丝毫不在意外间那沸沸扬扬的流言,开始了积极的锻炼。

    每日清晨,他就在金宝的搀扶下开始出外散步,田埂地头,遇到别人打招呼的时候,他都会笑着回复,一来二去,大多数村人印象中那个不太理人的汪小秀才形象渐渐淡去,取而代之的是尊老爱幼,和气待人的林哥儿。尽管有些富裕殷实的族人见到他时,不过随意点个头,并不将他这个岌岌可危的小秀才放在眼里,他也不放在心上。在他看来,最好的进展无过于松明山村那些寻常农户对他的态度。

    有时候,见汪孚林散步完了,在村口树底下做着各种古古怪怪的动作时,还会有农人上前关心地询问一两句。

    “有劳关心,在床上躺得太久了,浑身就像散了架子一样,这是书中看到的法子,练一练,也好强身健体。”

    大多数时候,汪孚林都这么回答。不过十几天,散步变成了快走,快走变成了慢跑,金宝每次都紧随其后,主仆二人也就成了松明山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借着两人独处,汪孚林便对金宝说,自己重伤之后,很多过去的人事都记不清,让金宝见人见事多多提醒自己,但千万别告诉两个妹妹。金宝不疑有他,自然满口答应。

    至于剩下的时间,汪孚林则是在书房中翻看那些四书五经,免得大宗师杀回马枪时露出破绽,随即每天练上一个时辰的字,严防被降妖除魔的危险。他从前也是学过书法的,但丢下太久,最初,那些字他全都写了就烧,压根不敢给两个妹妹看见,可很快,仿佛是身体的本能一般,他竟渐渐找回了感觉。对比从前练过的字帖,与现在他写的字竟有几分神似,照他的估计,再练一两个月也就差不多了,在此期间,可以托词被轿夫打伤的后遗症遮掩过去。

    这天一大早,他和金宝照旧一前一后在村子里慢跑,才刚和两个早起的农人打过招呼,拐过一个弯,他便听到有人在背后叫了一声叔父,回头一看,他就发现是一个满脸堆笑,小眼睛容长脸,约摸二十左右的年轻人,却是之前早起晨练时从来没见过的。他正寻思此人是谁,就只见金宝犹如受了惊似的急忙往他身后闪去。

    “爹,是我哥哥。”

    这声音犹如蚊子叫似的,汪孚林立刻心中一动。这就是那个狠心把亲生弟弟卖给人当奴仆的汪秋?

    “哦,是你啊。”

    汪孚林不咸不淡地微微颔首,接下来再也不理汪秋,带着金宝继续往前跑去。金宝从小就被兄长打怕了,巴不得离开远远的,连忙起步跟了上去。可主仆俩才跑出去没多远,却只见那汪秋又迈开大步追了上来,一个闪身拦在了他们跟前。

    “叔父,我知道你是怨我这么多天都不见人影。其实,我之前在城里和叔父定下契书后先走一步回村,把金宝送到您家里,就又进了城去,真不知道叔父你受伤了,我这才刚从城里回来。”满脸赔笑的汪秋见汪孚林只不吭声,他却也不气馁,打躬作揖之后又殷勤地说道,“金宝能够跟着叔父,是他的福气,如果他犯了什么过错,还请叔父严加管教!今天我来,是因为叔父你侄孙正好满月,我打算摆两桌酒,请叔父务必赏脸……”

    “好意我心领了,我的伤势还没痊愈,遵医嘱不敢喝酒。”

    见汪孚林冷淡地说了一句,就叫上金宝继续跑了出去,不多时在远处村口那棵大槐树下停了下来,开始活动手脚做些奇怪的动作,汪秋登时面色一沉。在原地站了好一会儿,他才冷笑一声转身离去。

    摆什么架子,要不是看在你家还有些便宜的份上,光是我手里这个把柄,你这秀才相公就到头了!

    直到兄长不见了,金宝立刻如释重负,却低着头想起了心事。突然,他只听耳畔传来了一个声音:“你哥有钱给你侄儿办满月酒,却要卖你,你就没想过找族中长辈甚至是族长主持公道?”

    金宝顿时打了个激灵,抬起头时,却发现汪孚林头也不回地在自己身前做着那套操。他紧紧咬着嘴唇,没有开口说话。足足好一会儿,他方才看到汪孚林结束了那套自己看起来滑稽的动作,转过身来认认真真地看着他。

    “你既然口口声声叫我爹,那就和我说实话。你认识多少字,能背多少论语,又会写多少字?”

    见金宝仍旧不吭声,汪孚林便不紧不慢地说道:“如果你说实话,我日后会给你纸笔,让你光明正大地写字练字,书房里头那些书也随你翻看。不说实话,我就把你送回去!”

    金宝一下子愣住了。他抬起头看着汪孚林,又使劲晃了晃脑袋,生怕自己是幻听,最后更是掐了一下自己的手心。等终于确定汪孚林丝毫没有开玩笑的意思,他这才把心一横,老老实实地说道:“我有空的时候就悄悄去学里偷听,断断续续听了两年,四书都能背。可因为摸不着书,只看到过先生教写字,又捡了一些别人丢弃的字纸用树枝在泥地上学写字,会写的字只有一小半。后来被哥哥发现,挨了几顿狠打,又饿了我两天,我就再也不敢偷偷去学里了。”

    自从那次听到金宝梦呓之中背论语,汪孚林就一直在暗自留心。因为他还在养伤,每天晚上,金宝都是和衣睡在他床边上的一张竹榻上,以备半夜三更他有所呼唤,所以,他曾经不止一次在梦醒时,听到过小家伙的梦呓,其中少数是思念母亲,多数是背论语,背中庸大学,时不时还穿插过几句孟子。只不过,几句和全篇的意义截然不同,只靠在学里偷听和捡字纸,却能够背全四书,这是什么妖孽资质啊!

    可这样懂事的孩子,却偏偏遇到那样一个狠毒绝情的兄长。看来他之前拜托松伯的那件事,算是做对了!

    “金宝,我还是小看了你!”汪孚林招手示意小家伙近前来,等人迟迟疑疑挪到了跟前,他突然屈指在其脑门上轻轻一弹。

    “啊?”

    “放心,我说话算话!”

    金宝登时狂喜,正要趴下来磕头拜谢时,他突然看见笑呵呵的老货郎松伯正健步如飞地往这儿来,这才暂且止住了动作。

    “林哥儿!”

    上次到汪家坐了那小半个时辰,松伯在汪孚林的坚决要求下,就收起了那一口一个小官人,如同这些天村里的其他长者那样换了称呼。此时此刻,他放下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