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抗日之我为战神-第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是他刚要张嘴,就被杨震一眼给瞪了回来。知道他想说什么的杨震看着想要张嘴的杜开山,冷冷的道:“如果一个主力连的连长被调走了,换上一个连长,这个连的战斗力就要垮掉的话,那么这个连也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要是真的出现这个情况,不单单是说明你们当团长、政委在基层干部的选拔上有毛病。
而且你们对部队的教育也有问题。一个好的光荣传统,一支有优良传统的部队,固然是要靠一个好的带头人。”
“但这种光荣的传统,却不是靠一个人能够保持下去的。是靠一代代人去珍惜,去保留、去传承下去的。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这是定律,也是必然的规律。你不可能长久的在一个职务上干一辈子。”
说到这里,杨震顿了顿,看着所有在座的干部,明显加强了语气道:“我今天在这里在强调一遍。大家大部分都是战俘出身,被俘之前都来自各个部队,可以说是来自五湖四海。但我不管你之前在那个部队待过,你们之前的部队派系纷争有多么的严重。在这里,绝对不允许有山头主义的出现。”
“我们现在是一个整体,是我们大家一起创建的整体,是值得我们大家一起去珍惜的整体。无论你之前来自十八集团军、川军、桂军、西北军或是抗联的某一个军,但现在我们大家都只有一个名字,叫做抗联吉东军区。一支自己内部都四分五裂的部队是打不了胜仗的。”
杨震的这番话不单单是单独对想要挽留被挖了墙角的爱将的杜开山所说的,他这些敲打的话是对着整个在会议现场的所有连以上干部说的。
敲打的话说完,杨震看了看听罢自己话后,下面更是沉默不语,生怕自己也触了霉头的干部,便直接点了几个人的名道:“王光宇、刘长顺、杜开山,你们三个是自己团的最高军事首长,那就由你们开始,一个个的来。”
几个团长听到杨震点了自己的名字,不由的一个个苦笑不已。而刚刚挨过批评的杜开山更是张大了嘴说不出话来。只是司令员点到了自己的名字,又不能不说。被逼无奈的几个团长,只能挑一些不痛不痒的话说说。并做好了挨训的准备。
只是出乎几个团长的意料。对他们提出的明显是鸡毛蒜皮的事情,杨震却并未因为这几个团长明显应付的态度而发火。虽然眉头有些微微的皱着,但却仍旧脸色平缓的仔细的听着、在散会之后,杨震苦笑着对总指挥几人有些郁闷的道:“大家都是怎么了?我有那么可怕吗?我可是一个和蔼的人,为什么大家都这么怕我,难道我是老虎不成?我又不是那种独断专行的人,不同意见还是能听进去的。”
对于杨震的郁闷,总指挥道:“你倒不是老虎,可你这脸一拉下来,比这小兴安岭山中的老虎还可怕。我们都知道你的压力大,但你训人的时候总得给下面的干部,尤其是几个团干部留点脸面。”
“他们几个都是团长、政委了,手下管着好几千的干部、战士。你只要发现问题,也不管场合劈头盖脸的就是一顿开训,这让他们怎么能下的来台?长此以往,他们在自己部下中的威信何在?”
“我们都知道作为主要军事主官的你,心中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我们也不是说你批评训练不得力的干部不对,我们只是希望你能多注意方法。不单单要让干部、战士有畏惧感,更要有亲切感。”
“部队日常训练上不去,你心中着急这可以理解。但是这个婆婆该怎么当,你心里也要有个数。他们都已经是团级干部了,虽然还有些稚嫩,但是毕竟已经陆续的开始成长了。很多的事情,他们也知道该怎么办。”
“很多的时候,他们心中也有自己的想法。你这个做婆婆的有些事情,总该是要放手的。你不能总是包办一切,看不过去张嘴就是一顿训。有很多的时候,连解释的机会都不给人家。长期下去,不仅不利于干部的成长,也造成了干部对你过于畏惧,有什么心里话也不敢和你说。”
“就像这次你发现司马峰是一个好苗子,想要调到身边好好的培养,这没有错。但你为什么不能私下去说,为什么不事先征求一下杜开山的意见?就算杜开山舍不得,但你完全可以听完他的理由再去说吗?可你连解释的机会都不给他。”
“甚至他连嘴都没有来得及张,你就劈头盖脸的一顿训。在那么多其他部队的干部以及自己的部下面前,你怎么能让他下的来台?”
“你难道就没有发现,在很多的时候,无论是军事干部,还是政工干部,有什么事情都愿意找李延平和老郭。即便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也宁愿通过老郭转述,也不愿意直接找你。不是他们故意的冷落你、不想亲近你,是他们都被你训怕了。
“别说下面的干部,就是李延平这个政委、老郭这个参谋长,有时候不一样也被你弄的下不来台。本来是他们分内工作,甚至是已经决定的事情,你认为不对,一句话就给否了。你可曾仔细听过,哪怕是征求过他们的意见?”
“李延平是我的老部下,性格我知道,是识大体的人。老郭性子温和,也不是那种争权夺利的人。要是换了别人早就被你气跑了,或是闹崩了。自己内部都不团结,你还怎么带领部队去打胜仗?”
“当然,你这副猴脾气也不是针对所有人。你是对越高级的干部越严厉,对于那些基层的连排级干部与普通的战士,反倒是很和蔼。对高级干部严格要求这并没有错,但你也不能弄的如此天差地别吧?”
说到这里,总指挥用手指点了点杨震道:“你现在就像一个大家族的族长,对像孙辈的连排级干部和普通战士和颜悦色。对儿子、媳妇辈的营团级干部异常严厉。可我们的部队毕竟不是一个大家族,你面对的也不是自己的儿子、孙子,是上万的干部、战士。”
“当好一个家长不容易,当好一个大家族的家长更不容易。你做事公平、公正,看问题也长远,对待所有的人都能一碗水端平,这点大家都服气。可你那个脾气是不是也改改?别让干部、战士,尤其是干部不敢亲近你?”
“你作为高级指挥员,整个部队的最高军事首长,要讲求王道,而不是霸道。这其中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是意思却是天差地别。西方有一个说法叫做驾驭,对就是驾驭。你要懂得驾驭部队的艺术。”
第一百八十一章 杨震心中的压力
对于总指挥提出的严肃、诚恳而又透露出关心的批评。杨震难得老脸一红的挠了挠头,道:“总指挥还是你看问题透彻。我年纪轻轻便身居高位,过于心浮气躁了,很多方面还有些不成熟。这些缺点,我会尽量的改正。请您和政委、参谋长一起监督好不好?”
向总指挥做完保证,杨震又看着李延平与郭邴勋道:“老李,你是政委,是管生活的。我有什么做的不对的你一定要直接提出来。还有老郭,我们是一起共过难的,有什么问题,你有什么不能提出来的?”
“要说我犯了这么多错误,你们这一个当政委的,一个当参谋长的也有责任。发现问题,干吗不直接指出来?非要压着。你们知不知道,我这个人是不能惯得。一惯就浑身上下都是毛病。”
对于杨震有些倒打一耙,好像他那个急躁的毛病是自己两个人惯出来的话,李延平与郭邴勋不由的相视苦笑。就连总指挥也是摇头不语,不知道该说他什么好。
良久,李延平摇头指了指杨震道:“你呀,你让我们说你什么好?说你是独断专行吧,可都知道你的那些话是为了战士们好,更是为了干部好。紧逼着那些干部不犯错误,不让战士们因为他们犯错误而付出无谓的代价。”
“说你不是独断专行吧,可你有些事情说一不二不说,还不容得别人有半分的意见。除了在军事上老郭的话,你还能听进去外,其他的事情上,你能听进去谁的意见?”
“总指挥的婚事你都能不问总指挥的感想,就强行给按排了。在对汉奸的处置上,你连党的政策都敢违反,别人劝都不听。你说说,你还有什么事情不算独断专行的?”
“你以为我们真的受得了你呀。只是为了维护你这个军事主官的权威,也知道你压力大,我们才对你一忍再忍,不和你计较的。合着现在倒成了我们的不是?”
“我可告诉你,等有一天,我们无法再忍的时候,别说我们和你一拍两散伙。老子宁愿接着重回深山老林打游击,接着过饥一顿、饱一顿的生活,也不在这里受你的气了。老子好赖也是当过军长的人。”
虽然明知道李延平最后的那句回去蹲深山老林的话是开玩笑,但杨震也明白了两个人并不是没有脾气与性格的人。他们这么做,都是为了维护自己这个军事主官的权威和威信,更是为了维护总部的团结。
想到这里,杨震语气严肃的对李延平与郭邴勋道:“政委,你们今天批评的对,我真诚的为以前做的不对的地方向你和老郭道歉。我还年轻,身上还有很多的缺点和错误。也希望你们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之中,多给我一些帮助何批评。咱们给我来一个暂时观察,以观后效怎么样?”
对于杨震的道歉,李延平摇摇头道:“老杨,我们并非是要你道歉,我们只是希望你在今后的工作之中能多注意一下工作方式。不要给自己的战友和部下,带来什么,对就是你说的那种心理伤害。尽管知道你的用意是好的,但多尊重一下其他人,对你这个当家人有好处。”
“一个成熟的指挥员,尤其是高级指挥员,他的造诣不应该仅仅限于军事上。很多方面,你都应该成熟起来。高处不胜寒,你年纪轻轻便身居高位,有压力这正常。”
“但你应该更多的将压力变为动力,而不是一味将压力转移到别人身上,尤其是你的部下身上。你知不知道,跟你工作,让人有种喘不过气来的感觉。随时随地调整好心态,是一个高级指挥员必须具备的素质。”
“你性格过于刚正,眼睛里不揉沙子。处理事情往往喜欢用最简单的方式。但是你想过没有,有些事情本可以处理的可以处理的圆滑一下的,但你很多的时候,却采取的是那种直来直去,很让人难以接受的方法。”
“你不得不承认,在处理事情上,在很多时候,简单也就意味着粗暴。过刚易折,你是大学生,这个道理不用我说你也懂得。我不是要你变得圆滑,军人直来直去没有什么。但作为一个高级指挥员来说,处理事情却需要一门学问。很多的时候,不是一碗水端平就能解决的。”
“现在是艰苦时期,对部下高标准、严要求,这并没有什么错。但你也不能因为你自己做到的,就要求别人也做到。人和人是有差距的,不能一概而论。你拿你自己为标杆去要求别人,你以为这恰当吗?就是要求他们做到,但这种事情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你这个人的性格,只能当一把手,若是当别人的属下,早晚得闹出大乱子来。不是每一个领导,都有总指挥这样的胸襟的。”最后一句话,李延平说的甚至是相当的重。
李延平诚恳的话音刚落下,一直沉默不语的郭邴勋也接着道:“老杨,政委说的很多,但说的都很有道理。他的这些话,点出了你性格上的弱点和工作中的毛病。”
“我们都知道环境险恶,你作为当家人,尤其是军事主官,身上的压力很大。但我们只希望,你不要把所有的压力都压在自己身上,让我们可以帮你分担。”
“正像你从鬼子细菌战实验基地突围出来后,在阿什河岸边和我说的那些一样。我们是战友、是兄弟。是可以相互为之挡子弹,可以同生共死的战友。是为了一个相同目标而奋斗,甚至可以牺牲自己一切的战友。”
“你为什么要把所有的压力都埋藏在心里,不让我们和你一起分担?老李是你的政委,我是你的参谋长,在部下的眼中我们是一个整体。难道你自己还想要将我们分开。”
听罢李延平与郭邴勋这些掏心窝子的话,杨震虽然感觉到心里暖暖的,很是感动,但言语上却是沉默了。在后世杨震自问本来是脾气很好的一个人,轻易不发火的。
只是他自己也不清楚,为什么到穿越到了这个时代,性格却是与后世的自己判若两人。究竟是环境改变了自己,还是自己改变了自己,却是他自己一时说不清楚的。但有一点杨震却是知道,自己脾气秉性的巨变,跟自己脑海之中无时无刻不存在的对这个时代的了解有关。
杨震明白,自己知道的那些对于自己来说,是动力,是改变盼望着能够改变东北抗战命运的动力。但也正是自己脑海之中所谓的先知,对自己同样也形成了巨大的压力。很多的时候,无知者才是最无畏的。
而当你身处这个历史阶段,却又清楚的知道历史的车轮将会驶向何方的时候,那种无形的压力却压的你喘不过气来。
所谓改变命运,不是仅仅只改变自己的命运。而是全体坚持在白山、黑水间战斗的人的命运,是全体即便是在冰天雪地之中,身上衣衫单薄,腹中空空如也在坚持战斗的人的命运。这份担子对任何一个人来说无疑都是巨大的,更是沉重的。
自从重生以来,杨震一直认为既然上天给了自己这次在中华民族最艰难的时刻,重活一次的机会。又将自己丢到了这个在这场关系到民族生死存亡的战争之中,最为艰苦,也是结局最为悲惨的东北战场,那么自己就必须改变整个东北抗战的命运,这是上天给自己的重任,也是自己的责任。
总指挥他们几个人说的没有错,自己真的是压力太大了。而这些压力却是真正除了自己之外,没有人可以帮自己承担的。难道自己真的要告诉他们今后历史的走向,告诉他们东北抗战的命运?告诉他们,最多再有一年的时间,整个抗联将最终走向失败?
杨震知道自己现在做的事情,就是要扭转历史行进的车轮。作为一个带兵打仗的人,当几万人的生死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时候,自己能不能成为那只只是震动了翅膀,却是改变了整个世界的人,这种压力却是非常人能够承担的。
看着陷入沉默不语的杨震,总指挥与李延平、郭邴勋谁都没有打搅他,只是静静的看着他。杨震心中有压力,而且这个压力不是一般的大,几个人都看得出来。而且随着部队扩编,数量越大,他的压力也就越大。
只是他们并不知道真正给杨震带来压力的究竟是什么?他们一直以为杨震心中的压力是因为年纪轻轻便身处高位,在东北险恶的环境之下,自己对自己要求过高,对部下也要求过高而产生的。高处不胜寒,不是简单说说就能解决的。
在总指挥几个人看来,杨震性子刚强坚韧,宁折不弯。虽说在很多事情上有些处理的并不是很好,但这也是他的年纪与经历决定的。毕竟一个人走向成熟,还需要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他们都相信,只要杨震能够改变自己一些,他将来的路会走的更远,也应该走的更远。
看着杨震的表情,总指挥与李延平、郭邴勋知道自己的话,杨震听进去了,也记住了。但有些事情的改变还需要一个时间。尽管几个人都知道,形势留给杨震的时间并不会太多,但他们都希望杨震能够在最短的时间之内改变自己,真正的成熟起来。
沉默良久,总指挥看着一声不知,不知道在想着什么的杨震,突然叹息一声道:“找一个人结婚吧。医务处的那个小张不是一直对你有好感吗?我看你们也挺合适的。结了婚,有了家,你的性格也许会有些改变。”
“宁折不弯是好事,但延平说的没有错,过刚易折。成了家,身边有一个人管着,对你还是有好处的。”
第一百八十二章 这会是一个机遇吗
对于与今天总指挥几个人的这一席谈话。让杨震不仅感触良多,也在今后的成长的历程之中受益匪浅。
直到很多年以后,当杨震成为共和国开国之后第一批被授予大将军衔的人,也是作为抗战后参加革命的所谓三八式干部之中,唯一一个被授予大将军衔的人时,杨震还清楚的记得今天谈话之中每一句话。
每当与被授予上将军衔的李延平,被授予中将军衔的郭邴勋这两个老战友谈起今天的谈话时,想起建国后不久,便因为积劳成疾而早逝的总指挥对自己的帮助,杨震总是在唏嘘不已的同时禁不住悄然泪下。当然,这已经是后话了。
不过对于现在,杨震感慨归感慨,也下决心改正自己身上的毛病。但对于总指挥劝自己结婚的事情,在后世感情上曾经受过严重创伤的杨震,却是在很不以为然的同时还有些很是挠头。
难道自己这个说梦话都是这个样的性格,真的是找一个老婆就能解决的吗?这不太可能吧。难道总指挥真不知道还有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句话吗?只是这话从别人嘴里说出来,杨震自然争辩一番。但是从总指挥嘴里说出来后,就算在不以为然,杨震也得掂对一下怎么回答。
犹豫了一下,杨震才道:“总指挥,您说的这些毛病我会尽快的改正。但结婚的事情,还是暂时先在放一放吧。咱们都是军人,眼下形势又是这么的恶劣。万一咱们那天牺牲了,不是坑了人家吗?还是的等形势再稳定一些之后再说吧。”
“况且,咱们部队之中绝大多数的干部、战士还是光棍一条。而且即便是在领导之中,我的年纪也是最小的。这个带头作用我起不是太好,对稳定干部、战士的情绪并不是什么好事。”
对于杨震对感情上一事再三的推三阻四,让总指挥很是不满意。尽管想让他早些成家,但是经历过两段感情的总指挥也知道感情这种事情毕竟还是不能勉强的。尤其是对杨震这类大学生出身的干部。
实际上在总指挥看来,形势现在虽然还是依旧很严峻,但从眼下看杨震成家的利还是大于弊。虽说会对干部、战士的情绪带来一定的影响,尤其会引起够条件的干部心中的某些想法。
但只有他结婚了,不仅仅是可以对他今后的性格改变有一定的帮助。更重要的是,他结婚,才能让干部、战士的情绪更加稳定。
毕竟杨震这个最高军事首长结婚,也就意味着他对自己,对部队有信心。否则以杨震这么责任感极强的人来说,如果对自己没有信心,他是不会牵连一个女人的。婚姻这种事情,很多的时候,会带来意想不到的作用。
只是这种事情不是生拉硬套就能解决的事情。张婷对杨震有心思,这大家都能看的出来。而且无论从那方面来讲,张婷也很适合杨震。至少目前,身为党员,也算是高级干部的张婷是最适合的一个人选。
但杨震的心思,却是很多的人都琢磨不透他对婚姻这种事情是怎么想的。总指挥隐隐感觉到杨震拒绝自己几次三番提出的让他成家的建议,并非是对张婷排斥,而是对婚姻有种莫名其妙的排斥。至于到底为什么有这个感觉,总指挥也说不清楚。
只不过现在杨震摆明了不想谈这个事情,总指挥也就没有再劝。和杨震说这话,现在无异于对牛弹琴。有那时间,还不如多做做张婷的工作,让她在主动一些。不是有这句话:“男追女,隔成山。女追男,隔成纱吗?”
打定了主意的总指挥没有再劝说杨震,只是用一种有些古怪的目光看着杨震。杨震虽然被总指挥这种有些奇怪的目光弄的突然心里毛毛的,但他也没有太往心里去。自己不想结婚,总指挥总不能硬赶着自己上轿吧?
不过说到结婚的事情,杨震突然想起了一件事道:“政委,咱们部队这次在佳木斯招了不少的学生,其中女学生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咱们部队的情况又很特殊,职务越高,年龄也就越年轻。营以上的干部,很多都没有成家,就是成家的家也丢在关内了。”
“这些女学生有文化,长的虽然不能说都漂亮,但对于年轻干部还是很有吸引力的。如果条件符合标准,而且又两情相悦的话,可以批准结婚。但是绝对不许依仗职务,强迫人家。组织可以帮着介绍,但是绝对不许包办。”
只是当杨震这些话说完,却发现总指挥几个人听完自己这番话,都在用一股子略带笑意的眼光看自己的时候,突然一愣。
略微一琢磨,便明白自己又犯了**病的杨震不由得面带尴尬的道:“我刚刚说完要坚决改正自己的毛病,这边却是又故态重生。该批评。”
看着杨震的一脸尴尬,总指挥几个人不由的哈哈大笑。良久,郭邴勋才指了指杨震笑道:“你呀,让我们怎么说你好?你想的这些,政委早就想到前边了。昨天政委就因为这件事情,专门召集连以上的政工干部谈过了,专门强调了这件事情。”
听罢郭邴勋的解释,杨震挠了挠头道:“我也是担心这件事情对部队的冲击。一下子这么多的女兵涌进部队,不能不对干部、战士的情绪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我们处理不好,甚至会影响部队的稳定和团结。”
对于杨震心中的担忧,总指挥却是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道:“你这个担忧并不是完全没有道理,更不是杞人忧天。毕竟我们的干部与战士都是正常人,年纪到了想要找老婆也很正常。我们虽然不讲究清教徒式的生活,但也不能让干部、战士被涌进部队的女兵迷花了眼。”
说到这里,总指挥却是停顿了一下,看了杨震一眼之后,才继续道:“不过你也不要太过于担忧。要相信你的战友,你的政委能将这件事情处理好。也要相信我们的干部、战士能够经受的起考验。”
对于总指挥的这次批评,杨震却是没有再为自己辩解,只是嘿嘿的笑了几声却是没有了下文。不过,他还没有沉默多久,却突然间想起一件足以改变整个世界命运的事情:“今天是五月十六日。按照自己所知道的历史,这几天应该是?”
“该死,自己怎么会把这件事情给忘记了。”想到这里,杨震在的懊恼的锤了锤自己的脑袋后,连忙连上蓄电池,将整个基地唯一一台收音机打开。调到平日里通常用来作为一个收集情报来源的伪满新京广播电台的频段。
这台收音机还是日军为了让担任群策山秘密仓库守备任务的日军,了解其所谓的大日本皇军赫赫战功,所特地配发的专门从德国进口的,带有短波圈,功率大,甚至可以接收日本本土广播的大型七灯电子管收音机。
只是这部关东军为了宣扬日军战绩而特地配发的大功率无线电收音机,还未来得及发挥多少作用,便在杨震所部占领群策山的时候被缴获。
自缴获这台收音机后,为了更有效和快捷的了解外面的形势,郭邴勋专门组织部分人员随时监听广播,希望能从伪满的广播之中寻找一些对自己有价值的情报。更希望能通过广播,听到关内的声音。
虽说关内战场上让人高兴的消息并不多。但是能听到来自后方的声音,对于孤军悬在东北,与关内已经失去了一切联系,部队由大多数都是战俘或是被从抓来劳工的人组成的杨震所部,对士气也是一个明显的激励。
只是由于不能让关内战场上的战局影响到部队的士气,不能让干部、战士因为正面战场的失利,看不到大军出关收复东北而产生绝望情绪。
而且也因为这部收音机自被缴获以来,部队一直忙于训练、作战,也没有太多的时间。所以在杨震的建议之下,通常并不组织部队全体收听。更多的消息,是以通报的形势向下传的。
尽管在广播内收听到的好消息并不多,但对于杨震与郭邴勋这样的高级指挥员来说,却是可以从广播之中寻找到不少有用的情报。
正是这个原因,为了以最快的速度确定自己想起的那件事情,会不会真的像自己所知道的历史上那样发生,杨震在第一时间便打开了这台无线电收音机。
看着杨震突然打开了日常主要是用来收集情报的这台收音机,总指挥和李延平、郭邴勋不由的一愣。不知道杨震怎么会突然想起这个时候收听广播的他们,见杨震打开收音机,第一个想法是这个家伙要转移视线。
错误理解了杨震想法的几个人,并没有询问杨震打开收音机的真实愿意。只是看着对方脸上摆出一副了解的表情,相视一笑。只是在听到收音机中传出的足以让人震惊的消息之后,几个人便再也笑不出来了。
伪满的广播电台说是由伪满洲国承办,实际上与这个傀儡政权其他机构一样被牢牢的控制在关东军手中,为其侵略效力。所以在杨震打开收音机后,里面除了按照老规矩,先播放了一阵子伪满国歌之后,传出来的依旧是宣扬所谓日军赫赫武功的陈词滥调。
只是今天与往日不同,在宣扬完那些所谓的战功之后,并未按照惯例播出一些娱乐节目,而是又宣布了一条所谓关东军的赫赫武功:“根据满洲帝国大同元年签订的《日满议定书》的规定,为了保卫友好邻邦满洲帝国领土的完整,击退苏俄的挑衅以及侵占满洲帝国领土的野心。”
“于十三日抵达诺门罕地区的关东军东八部队,在部队长东八百藏中佐指挥下的关东军精锐骑兵对入侵诺门罕地区的苏俄与蒙古军队发起了反击。”
“经过十四、十五两日的激战,英勇的关东军在航空兵的支援以及满洲**的配合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击退苏俄军队以及其控制下的蒙古军队的挑衅与入侵,毙伤入侵之敌三百余人,收复全部被其侵占之满洲帝国领土。”
“在此,我们谨代表全体满洲帝国皇帝以及全体国民向英勇的,为了维护友邦领土以及尊严而英勇奋战的全体关东军将士致以崇高的敬意,感谢你们为友邦所做的一切。”
听罢广播里面那软绵绵的女生播出的这则消息,总指挥与李延平、郭邴勋在错愕之余,也不由的一阵子兴奋。
曾经留学苏联,对于苏联人若是亏绝对不会善罢甘休,总要想法子找回来的性格有一定了解的总指挥与李延平更是有些兴奋。按照他们对苏联人的了解,恐怕这次不会像上次张鼓峰事件那样不了了之,恐怕要大打出手了。
只要日军和苏军真的发生大规模的战斗,那么对自己将会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会。日军为了调集足够数量的兵力,必定会减轻对自己的压力。那么这样一来,自己一方就可以趁这个难得的机会大规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