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抗日之我为战神-第8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一场空战从新民打到了鞍山的上空,这架满载着第五军大佐以上军官的百式运输机,无论关东军抽调的所谓王牌飞行员使尽了浑身解数,也没有能够摆脱开装备了机载雷达,将夜色变成了白天的美军飞机追杀。

    最终在鞍山以北上空,被打得满身窟窿的这架百式运输机,在也扛不住这两架P六十一战斗机,以及接到报告后赶过来,见到总算有事可做,兴奋的和自己战友抢起来猎物的其他美军夜航战斗机的攻击,一头栽向了千山的崇山峻岭之中。

    机上的所有第五军高级军官,包括军司令官村上啓作中将在内全数被击毙。而作为护航机使用的两架屠龙式夜间战斗机,也全部在空战之中被击落。不过有些兴奋过头的美军飞行员中,也出现了一个倒霉者。

    一架美军的P六十一夜航战斗机,因为飞行员在击落了日军飞机之后,兴奋过度顾不得在山区上空玩起了特技的时候,茫茫夜色之中一头撞上了千山险峻的山峰,机上的空勤人员全部当场阵亡。

    美国人的这次行动,击落了运载着第五军所有高级将领的飞机。机上仅仅中将就三名,少将三名外加十一个大佐,可谓是捞了一网大鱼。但却因为自己的显摆,承受了原本不该承受的损失。

    接运第五军高级军官的飞机一去不回,抗联各部正在全力向辽东战场增援。无论是山田乙三大将还是秦彦三郎中将,都明白战到此时关东军已经无力在回天了。眼下整个南满战场大局已定,就算大本营现在给关东军在调拨十个师团,恐怕也难以挽回败局。眼下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撤出来一个师团是一个。

    知道事情紧迫,瞬息万变的战局不会留给自己太多时间的山田乙三大将。亲自要通了第三军司令官中山惇中将电话,亲口给他下达了全线立即撤退的命令。在电话上山田乙三大将再三交待中山惇中将,只要能将军主力撤出来,所有无法携带的物资和装备,全部统统都可以丢掉。

    而实际上在得知身后敌军三个师已经逼近凤城,更多的敌军正从西面、西北两个战场赶过来的情报后,心中早就已经没有了战意。已经暗中命令一线各个部队,开始进行逐步收缩,并全力确保安奉铁路草河口至安东一线,自己第三军仅存退路安全的中山惇中将。

    在接到山田乙三的命令之后,中山惇中将立即按照早就制定好的撤退预案,给所属还保持着建制完整,最关键的兵力还相对完整的各个部队,下达了全线总撤退的命令。为了不将撤退搞成溃退,让更多的兵力能够撤出去。他把自己的军司令部所有的参谋都派了出去,督促各个师团和旅团,按照自己下达的方案撤退。

    接到中山惇中将的命令之后,安奉线战场的参战日军各部,立即采取壁虎断尾的战术。一线与抗联纠缠过紧的部队,直接被留下来缠住抗联的追兵。二线部队则火速丢掉了所有的物资和重装备,除了以一部兵力在凤城南北两翼展开,保证撤退通道安全之外。

    其余的所有能够撤下来的兵力,按照山田乙三大将亲**待的朝鲜军架设浮桥位置,全速向东鸭绿江一线撤退。至于安奉铁路早就已经无法通车了,通过安奉铁路快速撤退,安奉铁路沿线的日军各部是早就不敢去想了。

    在发现当面第三军主力撤退迹象后,王效明一边将情况火速上报,一边立即组织部队全速追击。并再一次组织一个师加上一个骑兵旅的兵力,由宽甸以北向凤城一线全速穿插,试图将第三军撤退的兵力堵截在凤城一线,将第三军主力留在辽东战场,以保证此次战役在自己这里圆满的收口。

第三百二十六章 生路未必就是生路

    虽说王效明的反应速度绝对不慢,但第三军主力撤退的决心和速度,依旧超过了王效明的判断。早就有了一定准备中山惇中将,撤退行动虽然显得仓促了一些,在整体的行动上却是慌而不乱。

    尽管承受着抗联巨大的压力,但第三军所属各部日军,并未一窝蜂的全部向东撤退。而是采取了交替掩护,并以两个旅团的兵力,加上所有无法携带的炮兵,加强到凤城南北两个方向各个要点,全力掩护第三军主力撤退。

    王效明组织的第七次迂回穿插,尽管更靠东一些。旦依旧遭遇到凤城以北一线日军顽强抵抗,迟迟无法突破日军防线。被当面之配备了超编炮兵的日军一个旅团,阻击在八道河与草河之间。

    凤城以北地区日军准确而又凶悍的交叉炮火,将迂回部队每一条进攻路线,都彻底的封锁住。即便是迂回部队不断的变化穿插位置,但面对占据所有地形优势的日军,顽强的抵抗依旧是进展缓慢。

    这里不是开原东部的浅山区,而是长白山区向着辽东地区延伸部分。不仅仅是山高林密那么简单,地形复杂多变,山势也显得很陡峭。最关键的是因为人烟稀少,很多地方就连最简易的山区道路都没有。

    这一带在后世是驴友探险的好地方,以及很有名的旅游区。但是对于一个战场来说,却是太过于陡峭。而日军在从宽甸撤退之前,为了阻止抗联的追击,又炸掉了其修建在鸭绿江上的水丰水电站,位于宽甸境内碑碣的副坝。

    这道副坝是这个日本人三七年修建水丰水电站的时候,专门为确保电站安全,为这座亚洲最大的人工湖修建的泄洪通道。宽甸境内是整个东北的暴雨中心,每年夏季虽说只有一个月,但是这雨量却是相当的大,年降水量平均在一千至两千毫米左右。

    在山区地形又处在多雨地带的情况之下,所以日本人在面对中国境内方向,专门修建了用于泄洪的副坝以确保电站的安全。尽管眼下宽甸已经进入冬季,但整个水丰电站因为发电的原因,整个库区水面尚未结冰。

    而且关东军在炸毁副坝之前,还关闭了整个发电站,停止了全部水量的下泄以尽可能多的蓄水。关东军这个时候炸掉了这座副坝,不仅给沿库区的中国百姓带来了很大的损失,也在王效明的迂回部队面前,制造了一片人工洪水。

    好在这个时候,宽甸的雨季已经过去,开始进入漫长的冬季。整个水丰水库虽然还没有开始结冰,但整个水库的库容量远还没有到最高峰。这片关东军制造出来的人工洪水,虽说战前关东军便已经关闭电站蓄水,但冬季的水量远无法与夏季相比。

    关东军炸掉副坝,人工制造的泛滥区域面积还不算太大。但问题是尽管泛滥区不算大,可也让王效明的迂回部队,只能在宽甸县城以西行动。不仅无法直接向凤城穿插,而且进攻的区域显得过窄。几乎所有的进攻路线都暴露在日军炮火之下,也是造成进攻进展不畅的主要原因。

    反倒是南线陶净非向凤城方向投入的一个师,却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连续夺取了高里寨、哈达岭两个战略要点,从南面逼近了凤城方向。不过主力两个师正沿着岫岩至安东公路,全力向安东攻击前进的陶净非,在凤城方向投入一个师的兵力明显不足。

    在攻占哈达岭一线后,向凤城方向的后续进攻,被日军顽强阻击在凤城以南的最后一道屏障,凤凰山西麓至鸡冠山一线。凤城以南的日军一部,依托凤城南部的凤凰山、鸡冠山险峻地形。死死的将陶净非的这个师,挡在了距离凤城不过几公里的地区。

    该部虽说不顾伤亡多次突击,终因地形过于险峻,而迟迟无法取得突破。特别是凤凰山西麓以及鸡冠山正面,因为山势过于陡峭,而攻坚作战进行的异常吃力。凤城南北战场以及安东战场的日军顽强抵抗,在草河与凤凰山之间,为第三军主力突围保留了一个宽达十余公里的缺口。

    中山惇中将利用这个迟迟无法彻底封闭的十余公里缺口,组织部队拼命的东撤。而在他们身后的抗联追击部队,却被其留下来断后的部队依托地形节节抗击,死死的缠在安奉铁路沿线的崇山峻岭之中。

    王效明多次组织超越追击,虽说也截断了为数不少的日军撤退部队。但是因为地形过于复杂,日军撤退的又相当突然。同时一线作战部队,与被留下掩护的日军纠缠过紧。后续增援兵力,尚未赶到造成兵力使用上的不足。

    凤城以西的日军大部,却还是沿着安奉铁路以北山区,快速的向着始终无法完成合围的那个缺口涌去。整个从连山关到凤城一线的安奉铁路沿线,到处都在激战之中。但王效明的围追堵截,却因为多种原因而始终无法奏效。尤其是东线的迂回部队,迟迟无法完成对合围圈的最后十余公里的封锁。

    就在王效明集中兵力,对第三军展开围追堵截之际。在他南面直插安东的陶净非所部主力两个师,也在安东外围与朝鲜军增援的一个独立混成旅团遭遇。并在安东外围各个要先,随即展开了全线激战。

    与陶净非主力两个师遭遇的这个独立混成旅团,连同关东军司令部周边警卫部队在内的日军。为了掩护身后的关东军司令部,以及保住第三军主力撤退最后一条通道,不计伤亡的与陶净非所部展开激战。

    而在接到王效明的报告后,杨震立即命令南满整个战场上,此时除了一部战斗机留在大连、鞍山、沈阳几个机场,担任防空掩护任务之外,几乎所有作战机群已经全部调往辽东战场的航空兵全部出动,对第三军撤退的行动给与最猛烈的打击。

    同时命令王效明与凤城南线陶净非所部一个师,在始终无法堵住凤城方向最后一个缺口,完成最后合围情况之下。立即组织远程炮火,尤其是一二二火箭炮群,在航空兵的全力配合之下,对这个缺口实施火力封锁,以火力封锁代替始终无法完成的合围圈。

    给航空兵以及王效明下达完毕命令后,看着地图上的凤城以东这个宽十余公里,始终未能彻底封闭的缺口,杨震脸上淡淡的笑了笑。很多的时候缺口可不等于就是生路,看起来的生路未必就真的是生路。

    这种另外的一种围三厥一的战术,对于眼下辽东战场南北两个集群,在最后阶段进展不畅的情况之下,未尝不是一个好的选择。虽说要多消耗一些弹药,可整体的性价比,还是可以接受的。

    反正除了新民战场之外,其他基本上已经落幕的战场,已经用不到这些航空兵了。就算是眼下已经进入尾声的新民战场,航空兵的作用完全可以用炮兵代替。眼下这些航空兵闲着也是闲着,正好可以利用这次机会,好好的练习一下这种空中火力追击战术。

    接到杨震的命令,调往辽东战场的航空兵部队,不敢有丝毫的耽搁立刻倾巢出动。并按照参战飞机的作战航程,划分了整个作战区域。航程短、载弹量小的伊尔二攻击机,与英制布伦海姆式轻轰炸机,配合地面追击部队对关东军第三军各部的撤退序列,展开全线的追击轰炸。

    集中了载弹量大,航程略远的B二十五轰炸机群、A二零攻击机群,甚至出动了抗联最后一个装备伊尔四轰炸机的中队,以及一个炮艇机中队,对凤城以东的缺口处实施地毯式的轰炸。

    配合王效明地面炮火,采取火海战术彻底封死这个缺口。为了保持对缺口处有足够的火力密度,甚至就连担负辽东空中掩护的战斗机群,主要是P四零战斗机,也全部挂上炸弹参与到攻击之中。

    倾巢出动的抗联攻击机和轰炸机群,不断的将炸弹、凝固汽油弹、火箭弹,以及机载机枪和火炮的弹药,倾泻到正在急速撤退的第三军头上。而在凤城以东的那个始终无法完成最后封锁的缺口处,抗联的轰炸机群与王效明所部的一二二火箭炮群配合,构筑了一道密集的火网。

    第三军的撤退部队,在地面上面临王效明倾尽全力的追击,与地面远程火力不断杀伤。但对于第三军全力撤退的各个部队来说,而更具威胁的是来自空中的打击。一枚枚的高爆炸弹与凝固汽油弹,密集的火箭弹与枪炮弹药,组成了一道道火网扣在日军的头上。

    尽管第三军在撤退的时候,丢掉了所有能够丢掉包括各种装备在内的物资。尽可能的轻装,以最快的速度拼命向东逃窜,但一路上依旧被抗联航空兵炸的伤亡惨重。第三军的撤退路线上,到处都是被来自空中打击,击毙的成片日军尸体。

    但虽说在抗联航空兵的火力打击之下损失惨重,可生怕被敌军追击上来,将自己彻底吃掉的第三军撤退各部,却是依旧不敢稍作停留,更不敢等到夜间在行动。宁愿冒着抗联密集的空中打击强行撤退,也不敢寻找隐蔽区域躲避,这几乎是没玩没了的空袭。

    同时在王效明严厉督促之下,抗联各部追击部队不顾日军阻击,不断采取浅纵深超越追击战术,也不断的从第三军身上撕咬下来一块块肉。从连山关到凤城一线不过八十多公里的路程,让第三军损失了一半的兵力。

    只是还没有等在中山惇中将连番督促之下,好不容易挣扎着撤到凤城的第三军,所属各个师团、旅团松一口气。却愕然的发现前面那道抗联合围圈的缺口,在天上抗联飞机与地面两翼抗联远程炮火组成的交叉火网之下,却并不是那么好通过的。甚至可以说,根本就不能称之为一个缺口。

    当第三军所属各部,在试图通过缺口向安东方向撤退之际,却发现这个缺口简直就像是地狱一般。一**的抗联轰炸机群,就像是炸弹不要钱一样,将成吨的炸弹和凝固汽油弹,投掷在这个缺口处。

第三百二十七章 火力封锁网

    等第三军所属各个部队好不容易冒着漫天的飞机,冲到凤城地域熬到夜晚,想要趁着抗联轻型攻击机群因为无夜间攻击能力撤离。留下的中型轰炸机与大型攻击机群,也陆续开始返航加油、挂弹的时候,快速的穿过火力封锁线撤往安东。

    王效明为北线部队,火速调来的两个一二二火箭炮营,密集的火箭弹又打了过来。相对于精度更佳的榴弹炮、加农炮,以及山野炮来说。干这种无需精确瞄准的火力封锁的活,远射精度略差的一二二火箭炮,却正是最佳的选择。

    两个火箭炮营与南线陶净非一个师携带的两个一二二火箭炮连,以及陶净非的辽东南集群部分直属重炮群,对凤城以东这个十余公里宽的缺口,毫不吝啬的倾泻着大量的炮弹。而南集群的师属炮群,则对凤城以南固守鸡冠山、凤凰山一线的日军,也不断的采取火力压制。

    当初为了对于紧邻朝鲜的辽东地区控制,以及对活动在辽东深山老林中抗日武装的围剿。日本人苦心修建的凤城到岫岩的公路,此刻倒是成为了他们的催命符。正是依靠这条公路,陶净非参战的这个师才能携带大量的炮兵支援作战。

    南线陶净非虽说在凤城方向,只投入一个师的兵力。但考虑到这个师面临的敌情,以及较为良好的交通条件,陶净非给这个师加强了大量的炮兵。除了师属炮兵之外,还携带了一五零榴弹炮一个营,九二式加农炮以及一二二火箭炮各两个连。

    这些火炮组成的炮群,沿岫岩至凤城公路两翼占领阵地展开后,将炮口直接对准了凤城以东五龙背一线。其远程炮火与北线王效明所部的两个一二二火箭炮营,在五龙背以北合围圈缺口,航空兵构筑的封锁线以东。又组成了一道由炮火,构成的第二道火力拦截网。

    当夜色降临的时候,天上不断释放照明弹,为两翼炮群指示目标的抗联轰炸机乘员,甚至可以清晰的看到地面上,一道道由炮弹炸出的火墙,在这个十余公里长的缺口处,来回不断的滚动。

    而在这道火墙的西面,抗联由B二十五、A二零攻击机群组成的夜航轰炸机群,在补充完毕航弹和燃油后。也不断的在照明弹的配合之下,将炸弹和凝固汽油弹投掷到缺口处。大量凝固汽油弹燃起的大火,在夜间十几公里之外清晰可见。

    面对着抗联空地远程火力组成的火网,听着背后越来越近的炮声。眼睛都红了,但却是不敢有片刻耽搁的中山惇中将。命令已经撤到凤城的日军各部,就算前边是刀山火海,也要硬着头皮冲过去。

    对于中山惇中将来说,冲过去虽说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但也许还有一定的生机。要是在继续磨蹭下去,等到身后的抗联主力部队围攻上来。眼下已经被炸的七零八落的第三军,只能是十死无生。

    在中山惇中将严厉督促之下,日军各部也只能采取尽可能的分散建制,并尽可能采取的多路撤退的办法,硬着头皮向火海里面冲。但不过十余公里的缺口,这么多的日军部队一下子撤过来,还是显得有些拥挤。

    而且不过十余公里的缺口,各部日军就算在怎么多路撤退,但可供选择的路线还是有限的。密集的航空炸弹和火箭炮弹,将突围的日军成片的炸倒。凝固汽油弹则将大批的日军,直接就地火化。

    当天色再一次微微放亮之后,又一次赶来后不断在缺口上空盘旋炮艇机。也将携带的枪炮子弹,轮番的砸向拼命试图冲出去的日军头上。凤城以东这十余公里的缺口,几乎成了第三军的坟墓。

    当舍弃了座车在一个步兵大队的全力掩护之下,几乎丢光了他军司令部所有人员后,才好不容易挣扎着撤到安东的中山惇中将,清点撤出来的部队时却是已经欲哭无泪。从最西面的连山关到安东不过一百多公里的路程,他的第三军整整丢了撤下来兵力的三分之二。

    连同两个增援的师团在内,四个师团外加四个独立混成旅团的兵力,现在东拼西凑也不足一个师团外加一个独立混成旅团了。这其中除了之前在战场上伤亡,以及被王效明的追击部队分割部分兵力的之外,相当一部分都丢在了撤退路线上。

    尤其是通过凤城以东那个缺口的时候,抗联的空地火力夹击,给第三军带来了最致命的损失。从凤城县城到缺口处,到处都是成片的日军尸体。有的地方日军尸体,甚至摞起来几尺高。还有大量被凝固汽油弹命中后,成了焦炭状的日军。

    重武器也全部丢光,就连重机枪都没有带出来几挺。伤员和阵亡者的尸体,铺满了整个撤退的路线和缺口处。大批的骡马、辎重连同他的第三军主力,也一样全部丢在了撤退途中。就连军参谋长,也在撤退的路上不知所踪。

    只是战局的发展并未给中山惇中将,连同他的顶头上司山田乙三大将多少时间伤感。在又冒险耽搁一天,收拢断断续续逃出来的部分日军。以及凤城南北两个战场两个独立混成旅团,已经下降到两个步兵大队的残部之后。

    炸断了安东鸭绿江两座大桥,以及朝鲜军在安东江面架设的十三道浮桥,在追击的抗联航空兵轰炸之下仅存的三条,挣扎着撤退到了朝鲜境内。在渡江的时候,又因为被抗联航空兵堵在桥上一顿的狂轰滥炸。等撤到新义州的的时候,他的第三军仅存的兵力又少了三分之一。

    眼下已经进入到十一月,鸭绿江虽然还没有大面积封冻,但这水温却也足以要人命。在第三军残部撤退的时候,抗联的攻击机群就像打靶一样,将浮桥一条条的炸断。桥上的日军不是被炸死,就是掉到水里面淹死或是活活的冻死。

    就连两座大桥,也在抗联的炮艇机封锁之下,满桥面都是日军的尸体。这个时候没有人敢停下来,去救援那些落水的人。所有撤出来的日军只要还能走动,就拼命的向东撤退。至于那些落水的日军士兵,只能看他们自己能不能侥幸游上岸后,体质能不能熬过初冬的寒风。

    在第三军撤过鸭绿江后,整个江面上到处都是漂浮的日军尸体。随着江水的流动,不断的流向黄海,最终堆积在鸭绿江口安东下游,以及入海口的几个江心岛上。仅仅安东的威化岛上,就堆积了几米后的日军尸体。

    而朝鲜军在接应到关东军第三军,也可以说是整个关东军,最后已经所剩无几的残部后。立即放弃了新义州一线,乃至整个平壤以北的朝鲜境内,快速的向平壤方向撤退。尽管辽东战场上第三军被分割的部队,还在拼命的抵抗。

    新民境内的第五军,也还在不断的试图突围。但这个时候,已经没有人去考虑那些残兵败将的感受了。第五军孤悬辽东,周围都是敌军的装甲部队。现在恐怕就算是天王老子来了,也是束手无策。眼下的第五军在关东军,甚至日军大本营的编制表上,已经被抹了去。

    而关东军第三军仅存残部所有逃出来的人,以及包括了目睹关东军惨状的朝鲜军接应部队在内,所有人此刻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向南撤退,离开这些恶魔一样的支那人越远越好,千万别被他们追击上。

    第三军最后的残部撤到朝鲜境内,并随着朝鲜军前来接应的部队,一口气直接撤到了平壤。让追击不及的王效明只能将闷气,全部撒在未来及撤离的第三军残部身上。他就连最后通牒,都没有给这些残存的日军下达,就发起了最后的总攻击。

    而面对战局此刻郁闷的,绝对不仅仅是王效明一个。关东军渡江撤退的时候,就在安东外围,虽说吃掉一个旅团,但却让关东军司令部,以及第三军残部从自己眼皮子底下跑掉的陶净非,也是一样的相当恼火。

    不仅这二位前线将领,对于这个结果很是不满意。而且此刻已经带领抗联前指,进入沈阳城区的杨震,也一样相当的不满意。尽管第三军连同撤到辽东的两个师团,所属大部分的兵力已经永远无法返回日本。

    毕竟第三军还有相当一部分兵力,连同关东军司令部一同撤到了朝鲜境内。辽东一战未能尽全功,让杨震很是不满意。能不能抓住关东军司令部,他倒是不怎么在乎。但是让相当于一个多师团的日军撤到了朝鲜,会对他下一步整体战略带来很大的影响。

    尤其是陶净非以两个建制相当完整的师,居然被日军一个旅团给缠在了安东的外围。使得自己当初制定的第二道合围圈,未能最后完成。让第三军的残部,在朝鲜军的接应之下,撤到了朝鲜。

    安东周边一面临海、一面临江、一面临界,其他方向又都是山地。尤其是五龙背、凤凰山一线山势险峻,整个安东并凤城一线周围地形极其复杂。在加上所谓的公路都是土质公路,路况相对残破一些,而且数量相当的有限,极其不利于重装备的运动。在这种地形之下,这场战斗不好打这一点杨震知道。

    同时此时的鸭绿江安东一线的江面,虽说修建了水丰电站以及水库,但水面还是比较宽阔。要想对岸敌军已经严密布防,同时缺乏架桥工具,以及江面宽阔不利于架桥的情况之下,强渡鸭绿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但已经打到了铜铁岭,可以说已经距离安东城区近在咫尺的他,完全可以想想办法吗。还有王效明只知道沿着鸭绿江西岸穿插,没有想到或是压根就没有想过,在宽甸上游渡过鸭绿江,在朝鲜境内实施大范围的穿插,包抄新义州沿线日军的后路,并切断关东军残部的最后退路。

    的确过了鸭绿江就是朝鲜境内,渡过鸭绿江就相当于打出了国界。但眼下的朝鲜是什么,那是敌人控制的区域,几乎就相当于日本本土。进入朝鲜作战有什么可担心的?难道日本人还会因为抗联进入朝鲜作战,在政治上提出抗议并引发外交纠纷不成?

第三百二十八章 落幕

    杨震认为就算朝鲜军实力还相对完整,但是在朝鲜境内还有易良品指挥的朝鲜集群,可以随时配合他们进行作战。别说眼下主力已经撤到朝鲜南部,在平壤以北只有一个师团外加一个独立混成旅团,以及三个兵站守备队的朝鲜军。

    就算朝鲜军的所有兵力都在朝鲜北部,又能怎么样?他们三支部队相互配合,还会担心打虎不成、反被虎伤?他们三个只要形成品字状,在战略战术上形成配合,就算朝鲜军倾巢出动又能拿他们奈何?朝鲜军又不是天王老子,有什么可怕的?

    对于辽东战场王效明与陶净非在最后阶段,多少有些束手束脚的表现。尤其是没有下决心渡江,进入朝鲜境内作战。将整个战场还是设定在了鸭绿江以西的辽东地区,杨震给了小脚老太太的评价。

    除了这个评价之外更多的批评,清楚的知道事已至此,就算自己发火也没有什么作用的杨震,还是没有多说什么。事前没有想到,只能事后进行弥补。至于追究什么责任,等到作战总结的时候再说吧。

    杨震命令陶净非不要在安东过多的停留,立即全军强渡鸭绿江,进入朝鲜境内接手朝鲜军放弃朝鲜控制区。并与此刻就在朝鲜境内作战的易良品部,完成对平壤以北的控制。如果有可能的话,要寻找战机夺取整个朝鲜的工业重镇平壤。

    同时命令王效明除了留下部分部队,继续围歼残敌之外。抽调不少于两个师的兵力以及全部的坦克、骑兵,调拨给陶净非指挥。在完成对辽东残敌最后围歼后,在调拨三个师的兵力,也全部一并移交给陶净非。命令杜开山所部的装甲兵,全部调拨给陶净非指挥。

    杨震一方面督促陈翰章完成对日军第五军的最后解决,一方面在辽东地区大造声势,并对朝鲜境内不断的增兵,搞的朝鲜军以及整个朝鲜半岛是一日三惊。朝鲜军司令官板垣征四郎大将,亲自冒着空袭赶往平壤视察防务。

    但鉴于地形上的不利,以及靠近中国东北过近。最关键的是,在西线收缩至金化一线后,整个平壤地区成了一个很不利的突出部。鉴于这种情况。最终朝鲜军还是放弃了平壤一线,全军收缩到了海州、平川一线。依托这里的丘陵地带,阻止抗联的坦克部队南下。

    不过随着南满战场关东军残部的最后解决,同样苦战一个多月时间,也同样精疲力竭的抗联,在朝鲜境内的动作也随即全部停止。不过到了此时整个大同江以北的地区,已经全部为抗联所控制。

    战至十二月三日,随着新民战场最后一声枪声落幕。以及在十一月二十七日,被合围在开原以东山区的日军四十四军残部,最后被彻底的解决,四十四军司令官本乡义夫中将自杀。十一月二十八日,整个辽东地区残敌被最后肃清,此次南满作战彻底的划上了一个句号。

    此次会战从十月二十二日凌晨打响,至十二月三日经过近一个半月的苦战,采取多种战术同时使用的抗联。在调入东北整训的晋冀鲁豫一个纵队,以及晋察冀军区一部的配合之下,彻底的解放关东军在东北最后一个控制区南满。

    此战之中全歼关东军所属四个建制军,并重创一个军。全歼日军十一个师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