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抗日之我为战神-第7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ν攀导收蕉妨Γ蛔惚坏髯叩氖ν乓话搿�

    虽说炮兵配备相对齐全,八个师团各配备一个炮兵联队。但是受制于国内越来越低的产量,即便是依托沈阳兵工厂近水楼台,但依旧缺乏新式火炮。各师团的炮兵联队,只装备二十四门山野榴炮。

    而且火炮是以老式的四一式山炮、三八式野炮,以及四门大正四式一百五十毫米榴弹炮组成。其炮兵火力与那些被调走的师团相比,下降到了三分之二。炮兵装备火炮的质量,除了大正式一五零榴弹炮性能尚可之外,也下降到了一个无法忍受的地步。

    这八个师团的所属炮兵联队之中,无九一式榴弹炮和九零式野炮。而且所属各个联队联队炮,也从四一式山炮改为九二式步兵炮,加上反坦克炮为主。各个步兵大队,已经大队炮的编制。唯一让关东军满足的地方,只有迫击炮的数量还足够使用。

    但让山田乙三大将始终无法接受的是,虽说纸面上关东军的实力没有下降太多。但是被调走了八个老牌师团,却用新组建的八个师团代替。几个月的时间不到,关东军的实力下降了几乎一多半。而且沈阳兵工厂出产的弹药,也不在优先满足关东军。

    大批的弹药被调往本土和台湾,关东军只能获得百分三十的份额。全军山野炮弹储备,下降了一半还多。大口径火炮的炮弹,则普遍只剩下两个会战份。这点弹药无疑让关东军的实力,近一步的被削弱。

    全军坦克数量倒是不少还有五百余辆,但炮兵数量和质量却是下降的相当厉害。在四四年春季会战表现出色,甚至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的几个重炮联队,除了两个之外剩余的都被调回本土。同时航空兵的损失,也很难获得有效的补充。

    敌军自七月初以来在东北动作频频,摆出一副要与关东军进行战略总决战的架势。眼下关东军的二线兵力被大量抽调走,剩余的整体实力,尤其是重装备数量与质量的下滑,让山田乙三大将与参谋长秦彦三郎中将很是感觉到应对无力。

    这二位都是今年上半年会战结束,才陆续被调任到关东军担任司令官和参谋长的。原任关东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大将,因为在此次会战之中守住了南满。在那位兼任了总参谋长的首被赶下台,撤掉全部职务后,被调往大本营担任参谋总长。

    而这位山田乙三大将,便从教育总监的位置上,被踢到南满接手这个烫手的山芋。等他从东京赶到关东军司令部上任后,才发现自己接手的不仅是一个十足的烫手山芋,还是一个已经成了彻头彻尾的烂摊子。梅津美治郎大将的高升,也带走了关东军大部分的精锐。

    原有关东军下辖的精锐师团,在马里亚纳群岛战役失败后,陆续被抽调回国和南方保卫帝国的最后防御圈去了。留给他的除了四个还算是老牌的师团,外加四个三流师团之外,只有包括了缺枪少炮的八个新编师团,外加一批新编组的独立混成旅团。

第二百八十二章 秦彦三郎的准备

    眼下对手在战线那边蠢蠢欲动,关东军却被人为的削弱了实力。虽说这些兵力放在关东军目前仅有的,最多也就相当于后世一个辽宁省大的辖区,兵力数量也并不算弱了。但面对着强大实力的敌军,无论是山田乙三大将还是秦彦三郎中将,都认为实力严重不足。

    抗联在之前战斗中,表现出来的装甲优势,让所有的日军高级将领无不胆寒。在本土遭受日益严重轰炸,根本就已经无力大量制造,可以与敌军抗衡的新式坦克的情况之下。更让包括山田乙三大将和秦彦三郎中将在内,所有日军高级将领几乎是一筹莫展。

    日军虽说一向宣称不怕坦克,并敢于对坦克实施肉弹攻击。但是人肉与钢铁碰撞的后果,大家心中都还是有数的。宣传是宣传,可真正落到战场上,那就谁痛苦谁知道了。武士道那是哄骗下级军官和士兵的,高级军官都心知肚明。

    这二位上任之后,面对着抗联在前线不断的采取蚕食战术,对梅津美治郎大将原有的部署做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调整。在辽西地区除了原有的四个师团之外,又增加了一师团外加六个独立混成旅团。

    放弃了山海关至兴城,以及朝阳至阜新一线。将在辽西的主要防线沿闾山两翼展开。一部以两个师团为主外加四个独立混成旅团编成第三军,由饭田祥二郎中将任司令官,部署在锦州至义县一线。

    另外一部以三个师团外加两个独立混成旅团的兵力,编制成第五军由村上啓作中将任司令官,全力固守阜新至新民一线。负责沈阳西北方向的防务,并保证中长铁路沿线关东军主力的安全。这两个军组成第一方面军,由杨震早当初佳木斯战役时期的老熟人,喜多诚一大将担任方面军司令官。

    中路则沿着中长铁路沿线,展开七个师团外加两个独立混成旅团,固守西起新民辽河以东,北至昌图、开原威远堡一线,东至抚顺的整个区域。整个战线以沈阳城为核心,向北成弧形突出地带。

    该部日军以中长铁路为分界线,路东的日军三个师团外加两个独立混成旅团编成四十四军,以本乡义夫中将为军司令官。路西的日军四个师团编成三十军,由清水规矩中将任司令官。这两个军编成第三方面军,由同样刚刚调任关东军的后宫淳大将负责指挥。

    在辽东地区则以两个师团,外加四个独立混成旅团的兵力编成第三十军,由中山惇中将为司令官。由关东军直接指挥,依托辽东山地固守沈阳至安东一线。以保证一旦战事失利的情况之下,整个关东军撤往朝鲜的撤退路线。剩余的两个师团、一个独立混成旅团,由关东军直属作为预备队。

    倒不是山田乙三大将与秦彦三郎中将过于悲观,是因为他们清楚的知道,从眼下东北战场整体实力对比来看,一旦敌军全力进攻南满很难守住。当年全盛时期的关东军,尚且被打的稀里哗啦,整个辖区由整个中国东北变成了南满一隅。

    现在被抽走了大量筋骨的关东军,只剩下第七、第二十五、第五十一、第六十三、七十一师团,还算是老牌一些的师团。但这五个师团在上半年的会战之中全部被打残,平均每个师团只剩下百分之三十的实力。

    不过好在大本营也知道事情轻重,在大本营的全力整补之下,倒了七月末这五个师团已经全部整补完成。但同样被打残的六十九、一零七、一零八三个师团,虽说也勉强补充完毕但补充的兵员素质,却并未比新组建的那八个师团好到哪里去。

    至于剩下的那八个以被调走师团,各留下个一个联队位基干新编成的师团,这两个人怎么看怎么没有信心。这八个装备二流、军官三流,兵员甚至可以说是四流的师团,面对敌军极有可能投入的大量坦克,这真正的战斗力究竟有多少,恐怕只有天知道。

    尽管对大本营这种挖肉补疮的办法,很是呲之以鼻。但两个人都清楚,这也大本营没有办法的办法。眼下南方军所属各个师团,被割断在南洋无法抽调回来。上半年中国派遣军的精锐,又几乎被打光。

    在那些米英鬼畜已经快要打到家门口的情况之下,大本营要想增强本土以及外围的防御,只能从老牌师团最多的关东军调兵。至少支那军没有海军,就算南满丢掉了,他们也危及不到本土。

    但是要是被米英鬼畜拿下冲绳、台湾一线,以及东南方向的小笠原群岛,那本土就可无遮无挡了。就像是一个被扒光了的少女,暴露在一群色狼的周围。整个本土周边就会成为美国人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后花园。

    而本土是什么,那是帝国所有军民的根本所在。本土丢了,就算南满守的在牢固,又能怎么样?根都被人家挖了,就算占领整个亚洲又有个屁用。在这种情况之下,剜肉补疮也就成了唯一的选择。谁让眼下最好的师团都在关东军,在南方军无法抽调援军返回的情况之下,关东军也就成了唯一的选择。

    不过大本营虽说在这个时候,给关东军始终在放血,但多少也算是一定的照顾。给关东军新组建了十三个独立反坦克炮中队,外加保留了两个战车旅团,外加四个独立战车联队五百多辆的坦克,以及还给关东军留下了一千余在门火炮。

    新组建的八个师团虽说火炮只有二十四门,但独立炮兵的数量还算不少。储备各种口径炮弹的总数虽说不算太多,但也足够关东军在无任何补给来源的情况之下,可以独立支撑到十二月底。

    只是在调整完毕部署后,除了东西两线不断的蚕食战斗之外,关东军却迟迟没有等来抗联的进攻。关东军从八月份等到了九月份,甚至一直到十月上旬,非但没有等到敌军的进攻,就连东西两线的蚕食也全面停止。

    尽管期间抗联方面多次出现大面积的无线电佯动,暴增的无线电信号,让关东军始终处在紧张的状态。但是真正的全线攻击,却是一次都没有发生过。到了十月上旬,整个战线宁静的吓人。

    不过几个月的蚕食战斗下来,山田乙三大将愕然的发现自己东西两线,原本形成一体的防线,被搞的是千疮百孔。西线倒还好说一些,只是被敌军在防线上,打上了大大小小的钉子。但东线却变化异常的大,甚至被敌军推进到了抚顺的外围。

    敌军推进到了抚顺外围,不仅抚顺直接受到了抗联的威胁,而且在奉天以北铁岭至昌图一线的重兵集群,侧翼也有被分割的危险。面对着东线不利的态势,正准备调整部署,在抚顺以北打一场反击的时候。但是另外一个不好的情报,却是让两个人目瞪口呆。

    敌军在天津塘沽港集中了大量,包括十余艘日本海军登陆舰在内的大大小小,按照情报判断足够运输一个半师船只。同时敌军驻大量华北部队,也在塘沽港口集中完毕,极有可能会在关东军背后辽东湾实施登陆。

    接到这个情报的山田乙三大将与秦彦三郎中将,立即手忙脚乱停止部署上的调整,其在抚顺战场发起反击的计划,还未来得及展开便胎死腹中。为了防止敌军在自己背后来上一刀,关东军只能将预定发起反击的部队南调。

    将两个师团的预备队,外加从中长铁路沿线,抽调的一个师团调往盖平至营口一线沿线布防,另外一个师团外加一个战车旅团,调往大石桥一线设防,在盖平方向形成梯形配置。同时命令第三军火速抽调一个师团,外加一个独立混成旅团,进驻锦州湾周边准备反登陆作战。

    这样一来整个关东军本就有限的机动兵力,几乎被抽调一空。除了外围防线之外,整个防御纵深之内,几乎无任何的机动兵力与预备队。一旦前线两翼被突破,整个南满纵深将再无兵力,可以应对危局。

    但就在山田乙三将手中最后的机动兵力,全部调往渤海沿线准备进行反登陆作战的时候。却发现等待自己的,却依旧是漫长的等待。整个十月上旬整个战线一片的宁静,没有任何的异常发生。敌军就连原来在前沿,异常活跃的战术侦察,都已经全部停止。

    各方面的情报显示,在几个方向纵深的敌军,也没有大举调动的趋势。眼下在北满的敌军主力,正在进行休整,并没有任何大的举动。华北天津一线的敌军,也只是集结在了塘沽,并未有任何下一步的行动。

    前线恢复了平静,让山田乙三大将悬起的心又放了下来,他判断也许敌军只是虚张声势。上任以来连续几个月出现的异常,让多少感觉到有些心力交瘁的山田乙三大将,决定去旅顺修养一段时间。那里有满洲最好的艺妓,可以让自己自调任以来一直疲惫的心里,可以有效的得到一些缓解。

    山田乙三大将去旅顺,抱着艺妓去修养。但是作为关东军参谋长的秦彦三郎,却并未放松任何的警惕。他认为敌军之前的异动,以及东西两线的战术级别的激战,绝对不会是草率和盲动的。

    敌军集结在塘沽,可能是虚张声势。他们没有任何沿海登陆作战的经验,也没有足够实力的海军可以护航。他们在辽东湾登陆的企图,只不过是分散自己注意力的佯动而已。但是在正面战线敌军要么是不动,只要一动肯定是天崩地裂。

    尽管山田乙三大将没有在位,跑到旅顺的**窝中修养精气神去了。但秦彦三郎中将在十月初,尽可能的还是为应变做好了一定的准备,这是他身为关东军参谋长的职责。秦彦三郎中将除了命令前线各个部队,所有军官一律停止修建,各级部队全部进入一级战斗准备之外。

    还命令伪满海上警察部队,所属那十几艘小炮舰和炮艇,以及十几架老式飞机加大辽东湾巡逻力度之外。尤其是锦州的大凌河口以西地区,要重点进行巡逻。同时严厉告诉这支水上警察部队,别总在营口门口打转转,让其将巡逻线向西推进到临榆一线。

第二百八十三章 平静的背后

    同时秦彦三郎通报旅顺方面的海军,希望海军能将借用的伪满海上警察部队的海龙、海凤号炮舰,交还给关东军控制的伪满海上警察部队,以加强辽东湾沿海的防护。保证整个关东军屁股的安全,别被敌军从海面上咬一口。

    尽管秦彦三郎中将,对于抗联在塘沽港的集结舰艇很不以为然。因为他认为登陆作战,对于眼下没有海军的敌军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单靠十几艘缴获日军的登陆舰和登陆艇,再加上一些无武装的机帆船,他们就想在自己身后登陆?

    恐怕他们的船队,一出海就得被搞乱。敌军在天津的动作,只不过是为了分散关东军的注意力而已。就算他们修好了缴获帝国的登陆舰,也没有能力实施大规模的登陆作战。要想自己担心,至少要等他们先凑齐驾驶这些登陆舰艇的人手再说。

    登陆作战是需要长期进行演练的,还需要大量的气候、潮汐等方面情报的支援。更需要大量的舰队,提供猛烈的火力支援。不是想什么时候登陆,就可以什么时候登陆的。敌军没有这样的支援体系,想要实施登陆作战那纯属异想天开。

    不过秦彦三郎还是在西起葫芦岛,东至盖平境内的辽东湾,进行了一定的准备。这万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不管有没有用,提前做一些准备还是好的。等到熬到辽东湾十一月下旬开始封冻,就自己就可以撤回沿岸部署的反登陆兵力。

    反正那些名义上归属伪满民政部,实际上归属关东军直属的海上警察部队,十几艘大大小小的炮艇闲着也是闲着。让他们出来活动、活动筋骨,也算是关东军没有白养活这帮家伙,别整天就想着搞什么海产赚钱。

    不过整个十月上旬东北前线,依旧平静的态势。反倒是抗联集中在塘沽的船队异常活跃,每天又是集中训练,又是不断的开展登陆训练的情况,让秦彦三郎也不断的怀疑自己的判断是不是正确。

    在请示了山田乙三大将之后,秦彦三郎中将把眼下关东军最精锐的第七师团,从抚顺东南方向调到了盖平沿线布防。因为敌军如果真的在辽东湾实施登陆作战,将突破口选在盖平的话,那么可以直接威胁到奉安铁路线,就连整个辽东半岛也会被全部切断。

    安奉铁路是关东军眼下唯一的生命线,一旦被切断整个关东军都将无路可退。就算别的方向全部放弃,这条铁路线也必须要死保。丢了安奉铁路,整个关东军就只能在南满,成了一群无家可归的孤魂野鬼。

    所以几经考虑,秦彦三郎中将还是把第七师团,调往了盖平海岸线进行反登陆作战准备。同时从奉天以北战场抽调一二二师团,接替这个第七师团负责担任抚顺至清河城一线的防御。同时将抚顺东南战场的两个独立重炮联队,也加强到了盖平方向。

    这样一来整个盖平至营口一线,包括纵深的大石桥地域,就有三个师团外加三个重炮兵联队,以及一个战车旅团的兵力。即便是抗联选择从整个辽东湾除了锦州沿海之外,最适合登陆的营口至盖平一线登陆,那么他也可以从容的将登陆的抗联部队赶下海。

    只是因为拥有着绝对的海上优势,从来就没有想过有一天,敌军会在自己背后辽东湾登陆的关东军,这个岸防工事群却是有些过于仓促。时间过短无法修建永备工事群的日军,只能大量的拆民房修建野战工事群。

    然而就在秦彦三郎中将,不断的在南满调兵遣将,尤其是调往盖平、营口一线的日军,正在抓紧时间修建岸防工事的同时。北面的抗联部队所有的高级将领,也全部不清楚一号心中究竟在想着什么。

    眼下都已经这个时候,却始终没有下达战斗命令,就连战斗准备命令都没有下达。这战斗命令在不下达,时间就有些仓促了。眼下天气一天比一天凉,如果在不下达行动命令,到南满秋季季风刮起来的时候,伞降作战就很有可能无法实施。

    只是这些高级将领,却没有一个人敢去问一号,究竟什么时候下达战备命令。尽管弹药倒是暂时不用前送,前线各个兵站在前次会战结束后,一直在秘密储备弹药和油料。可部队前送,尤其是重装备前送,总归还是需要时间的吧。

    但直到一九四四年十月十五日,抗联总部才下达了各部队集结的命令。所有的作战命令,并没有采取无线电的方式下达,战前更没有召开动员大会。而是由总部派出参谋乘坐小型飞机,以信函的方式通知给出了前线部队之外,所有的参战部队。

    在每一个师收到的信函之中,详细的指定了该师开进路线和方式,以及指定作战集结地域。同时各个方向指挥员也一律不乘坐吉普车,而是改乘普通运输卡车,向各自预定指挥位置进发。

    除了已经在前线的七个独立坦克团之外,预定参战的需要从后方向前调动的,装甲一师、装甲三师、装甲四师和三个装甲旅,第一机械化步兵师,则在朝鲜境内三个独立坦克团,以及向朝鲜境内佯动的装甲二师掩护之下。

    采取以铁路输送自各自指定战场八十公里之外,剩余八十公里路线则直接采取机械化前进的办法。所有需要铁路开进的坦克、重炮、摩托化部队,在进行铁路输送的时候,全部采取严格的伪装。采取分批次,多路迂回开进的办法。

    当满载着装甲二师德制坦克的军列,经延吉、图们抵达朝鲜境内的富宁、镜城一线的时候,包括日军大本营在内,无论是关东军、朝鲜军都认为抗联下一步重点的攻击目标会是朝鲜。以切断在必要的时候,关东军撤往朝鲜的退路。

    而抗联在塘沽一线的所谓船队,只不过是分散和牵制关东军的兵力,使其无法增援朝鲜军而采取的迷惑手段。尽管日军所有的高级参谋,都认为朝鲜的地形并不适合坦克作战。但面对着这个经常不按理出牌的对手日军大本营,尤其是新任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大将,根本就不敢掉以轻心。

    四二年抗联实施的那场经典的坦克穿插战,翻越常人眼中根本就不可能翻越的阴山天险直插包头,直接导致蒙疆军的大溃败那场战役。告诉日军大本营,在自己这个强劲的对手面前,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更何况在更早之前的那场坦克劈入战,也打的当时朝鲜军无力抗衡。这个总是搞出新花样来的对手,实在是防不胜防。在本土已经抽调不出兵力,或是压根就不想从本土抽调兵力的大本营。

    在中国派遣军还在舔舐伤口的情况之下,虽说谨慎了一些,但也从在最短的时间之内,从关东军调走了一个师团,一个独立混成旅团的兵力,外加七个反坦克炮中队划归了朝鲜军。这一点让无论是山田乙三还是秦彦三郎都相当的无语。

    你增援朝鲜军归增援朝鲜军,可关东军与朝鲜军山水相连,可谓是唇齿相依。谁能保证敌军向朝鲜军发起进攻的同时,不向关东军动手?他们那么多的坦克部队,朝鲜那种狭窄的地形能够摆开?敌军只要向朝鲜军进攻,关东军方面势必也会卷入进去。

    但日军大本营的命令,却是异常的强硬。调集关东军驻安奉铁路沿线的五十一师团,火速向朝鲜境内转进。大本营下达命令倒是简单,可总感觉自己现在实力不足的关东军,调整部署却是困难。

    合计来合计去,无奈之下的秦彦三郎只能冒险,从盖平一线抽调回了一零八师团,以填补五十一师团调走后留下的空缺。至于调走一零八师团留下的空缺,只能让位于大石桥的六十九师团向前顶上去。但两个人都认为,第七师团还是继续留在盖平一线比较合适。

    而就在山田乙三与秦彦三郎两个人,手忙脚乱调整部署的时候。他们对面的抗联部队,却突然加快了调动速度。各部队或是通过铁路输送,或是通过公路机动,向各自指定地域快速推进。杨震给各师的命令是,于十月二十日之前各师必须抵达指定位置。

    其实甚至包括军委在内,没有人知道为什么杨震的总攻发起日期,定在了十月下旬。几乎每一个人都认为,十月中旬是发起此次作战最佳时期。在晚了他在塘沽的佯动部队,真的就成了虚张声势了。

    因为到了十月底辽东湾虽说不会结冰,但是海水的温度已经不适合在实施登陆作战。而到了十一月中下旬,整个辽东湾便开始封冻。到那个时候,日军部署在辽东湾反登陆师团,就可以腾出手来调往其他战场,这无疑会增加整个战场的变数。

    但杨震却是始终没有行动,一直到十月上旬才开始陆续着手秘密准备。到了十月十一日,也只是命令各部队严禁外出,所有车辆要加满油进入战备状态,并秘密的开始进行铁路大规模的输送准备。

    这一点让很多人,都搞不明白这个年轻的大区指挥员,心里究竟在想着什么。其实究竟为什么一直到十月下旬,才发起此次会战。除了其他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用于快速突击的坦克数量,还有很大的缺口。就算将驻华北的坦克部队调回,但眼下抗联的坦克数量依然有些不足。

    而要实施中央要求的快速拿下整个南满,尽可能保证南满工业完整性。作为快速突击力量的坦克数量不足,无法在合围沈阳以北日军重兵集群的同时,从沈阳两翼分别直插新民、鞍山,切断沈阳东西两个方向日军增援,让杨震很难实现完成这一点。

    单靠步兵攻击也不是不可以,但是这攻击速度肯定要慢下来不止一点半点。步兵的快速机动性太差,很难在敌军顽强的阻击之下快速推进。而以日本人的性格,只要给他们一定的机会,这些人估计连毛都不会给自己留下。关东军主动放弃的阜新一线,所有的煤矿被炸了一个一干二净,已经足以说明这一点。

第二百八十四章 完不成任务杀我的头

    杨震认为此战的关键节点,就在一个快字。而要想在最短的时间,切断日军各部之间的联系。实现这种目标的最好办法,就是以坦克实施大纵深穿插作战。利用坦克集群快速的推进,切断日军各部联系,孤立日军各个据点。

    按照目前日军整个部署态势,实施大范围的穿插合围战。抢在沈阳周边的日军,向沈阳增援之前,切断他们之间的联系,并对沈阳以北的日军重兵集群完成合围。但眼下最头疼的事情,却偏偏是坦克数量不足。

    四三年底至四四年初的那场会战,抗联在华北和东北两个战场相加,总计损失的坦克数量相当的大。补充前次会战战损所需,在加上扩编装甲部队的需要,以及佯动部队的需要,坦克数量的缺口很大。

    而且按照杨震制定的快速突击战术,行动缓慢的英制坦克,基本上无法参加侧翼迂回作战,只能从正面一线平推。而此次按照杨震制定的计划,却恰恰是以快速突击为主。在除去这些英制坦克,坦克缺口就更加大了。

    在自身生产速度缓慢情况之下,要想完全依靠自身生产补足缺口,至少这场会战四四年是打不起来。而美国人自从会战结束到现在,只在五月份给了抗联一百五十辆M四中型坦克,一百辆M五轻型坦克外加一批半履带装甲车。

    到了六月份诺曼底登陆战役打响之前,美国人就基本上已经停止了对抗联的坦克援助。到了其登陆行动开始之后,欧洲战场几乎每天都有大量战损,多少有些焦头烂额的美国人,更是连一发飞机子弹都没有让抗联见到过。

    美国人眼下在西欧战场遭遇到的德国人,无论是坦克实力还是反坦克实力,绝对不是日本人可以相比的。包括平射时可以击穿一切坦克的八十八毫米高炮在内,德军的大口小口径反坦克炮数量齐全,规模也相当的庞大。德军的坦克无论是火炮还是装甲性能,更不是日军的坦克可以相比的。

    面对着德军强大的反坦克炮火,以及德军先后投入的两千多辆四号、黑豹和虎式坦克、外加自行突击炮的反冲锋之下。即便有着空中优势以及海上炮火优势,美军再加上部分使用美制坦克的英军、加拿大军队,以及法军和波兰军队的装甲部队,在德**队的不计代价阻击之下,依旧是损失惨重。

    美国人使用的M四坦克,英国人使用的什么克伦威尔、丘吉尔一类的坦克,在德国人的长身管四号、黑豹外加虎式坦克面前,基本上无还手之力。再加上德国平射的八八毫米高炮,以及大量装备给步兵的铁拳火箭筒,让美英军队损失异常的惨重。

    尤其是美军使用的谢尔曼坦克,因为基本上使用汽油发动机,而被称之为郎森打火机。在欧洲战场面对着德军的七十五毫米,甚至更大口径的坦克炮和反坦克炮,基本上做到了只要被命中即被击毁。

    曾经有过一天之内,英军一个装甲师被击毁一百七十辆坦克的记录。如果不是美英空军以铺天盖地的轰炸,让德国人的反击经常是半途而废,或是参战部队硬生生的被空袭炸垮,搞不好登陆的美英军队,会被德军反击的坦克给赶回海里面去。

    英国人在一个规模不大的战役,以损失四百辆坦克为代价,浪费了上千架轰炸机投掷的成千上万吨炸弹才前进了七英里。按照这个损失数字下来要是打到柏林,杨震估计美英损失的坦克数量足可以堆山成岭。

    法国战场巨大的战损,外加苏军自四三年底发动的,造成的巨大伤亡和装备损失的反击。需要苏联人在东线牵制德军兵力无法西调的美国人,对抗联的坦克补充被放到了最后一位。从四四年四月份开始,运抵东北的坦克数量越来越少,直到五月末的彻底中断。

    苏联人在白俄罗斯战役结束后,虽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