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抗日之我为战神-第7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经师长亲自点将,下派到基层部队担任营长。

    他刘光华的这个名字,也是杨继财帮着他改的。可以说在他的成长轨迹之中,杨继财是一个相当重要的人。不过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古语,还是很有道理的。这个家伙在战术方面,得到杨继财的帮助很大。但是在性格方面,受到杨继财的影响更大。

    原本因为出身贫寒,又是孝子,使得生性很拘谨的他,早就今非昔比。在杨继财的影响之下,变的相当敢打敢拼。不过一直在野战部队的他,远没有杨继财幸运。几年的血战下来,浑身上下都是大大小小的伤疤。

    在后路被切断,携带的电台因为最后渡河,而在日本桥被日军炮火覆盖的时候,一同被炸毁在桥上。三部步话机在之前的战斗中,一部损失、一部出现问题,仅剩下的一部,在刚一渡河就被机枪子弹打坏。

    与河东的上级和友邻部队,失去了几乎所有联系。渡河之后,便遭遇到大量日军围攻的情况之下。刘光华知道如果自己死守在日本桥头,只能被蜂拥而上的日军一点点的磨光。甚至会被不管中国人死活的日军,使用炮火直接撕烂。

    身后那座木质桥梁,已经被日军炮火彻底的摧毁。主力上不来,自己手中的电台和步话机又几乎全部损失。而在身后海河上日军舰艇火力压制之下,自己派出的旗语联络员,几乎是上去一个被打掉一个,根本起不到作用。

    眼下的旗语通信和号音联络的办法,因为步话机的大量普及,在抗联之中只是起到一个辅助和备用通信手段的作用。他一个营每一个连才只有一个人,再加上营部的一个,他全营也不过才四个旗语联络员外加三个号手。

    四个旗语手,除了一个在之前战斗中阵亡之外,其余的三个短短的几分钟就被日军敲掉。搞的现在,刘光华一个棋语手都派不出来。各连的指导员虽说也懂得旗语,但是这种情况之下,让三个指导员上阵,先不说教导员肯定不能同意,就是自己也舍不得。

    号音联络,也受到战场环境的很大影响,效果很不理想。他刘光华又是天津人,知道这个时候派人泅渡海河送信,那是等于让人送死。按照这个季节河水的温度,恐怕这人刚下去就冻僵了。

    与后方失去联络,日军又在快速的调动,正在身后几艘炮艇的火力配合之下,快速的围攻上来,摆出一副要将自己赶下海河的态势,刘光华知道至少短时间之内,进退不得的自己只能孤军作战。

    在刚一被切断与身后主力联系的时候,刘光华是打的异常艰难。身后海河上的日军舰艇,不断的将炮弹打进他的控制区。平射的二十五毫米高炮与十三毫米高射机枪,打的他甚至抬不起头来。而正面的日军又不惜代价的全力反扑,拼命的将他向海河边上挤压。

    如果不是他下手快,不顾日军顽强抵抗,在最短的时间之内,抢占了海河边上的几座日本洋行和仓库,利用这些洋行和仓库坚固的建筑物,作为工事苦苦在支撑,恐怕搞不好真的被周边疯狂反扑上来的日军,硬生生的给挤压进海河了。

    当他的部队一渡过海河,刘光华就感觉自己像是捅了蚂蜂窝一样。整个日租界的日军,居然不顾其正面自己兄弟部队的压力,调集重兵向自己周边快速的反包抄过来,一上来就不顾地形的狭窄,采取重兵围攻的态势。

    而海河上的日军舰队,也分出相当一部分对付自己。砸在自己头上的炮弹,口径是越来越大。河东岸的日军也有相当一部分的火力,向着自己背后压过来。在刚一渡河,刘光华带着的一个营,就陷入了腹背受敌,四面火力夹击的态势。

    刘光华能够支撑下来,除了在桥西缴获的日军两门双二十五高射炮和一挺十三毫米机枪,加强了自己的防御火力之外。就是靠的自己和部队的坚韧和意志力,以及日租界码头区日本洋行坚固的建筑物,拼命的在苦苦支撑。才撑过了日军舰队被解决,以及河东后续部队向北展开,让河东日军无力在顾及河西战场之前最艰难的时刻。

    在承受的压力减轻之后,刘光华却心思有些浮动。他清楚自己原有的一个营兵力,在之前将近四个小时的苦战之中,面对日军的两面夹击,虽说守住了现有的阵地,但是自身的伤亡也相当的惨重。

    他投入战场的时候,齐刷刷的一个整编营,现在只剩下半个多营的兵力。也就是四个小时的激战之中,他伤亡了一半的兵力,控制范围缩小了三分之一。所占据的几个洋行,除了大仓洋行因为建筑物还算坚固,幸存了下来之外,其余的已经全部被日军炮火彻底的打成了废墟。

    刘光华知道虽然自己背后的威胁已经解除,但是正面日军反扑的力度,却是非但没有减轻,反倒是还在不断的持续增强。尤其是正面的压力,现在是越来越大。如果在这么被动挨打下去,自己恐怕很难坚持到主力的赶到。

    在日军又一次的反扑被打下去后,刘光华与教导员李猛商议:“老李,今天这股小鬼子真他妈的邪门,好像就认准了咱们似的。从咱们渡河到现在,这么长的时间,这反击势头一直没有减弱。在这么打下去,恐怕咱们坚持不到主力的赶到,就得全军覆灭。”

    “咱们现在与身后的团主力,失去了一切的联络手段。虽说与主力只有一河之隔,但是咱们现在与主力却是无法靠拢。主力不知道咱们这边的战况,上级又严令在城区内禁止使用火炮,他们也无法给与咱们任何的支援,咱们现在基本上等于孤军作战。”

    “我看,咱们不能在这里死守下去。否则要么被围上来的日军,硬生生的给挤下河,要么被日军一点点的给磨光在这里。我看是不是这样,咱们调整一下战术,兵分两路;你我各带一路。我带着三个排向日军纵深打一次穿插,将战斗引向日军纵深,分散这里的压力。”

    “你带着一个加强排加上所有的还能拿枪的轻伤员,保护无法行动的重伤员,放弃周边的阵地,全力固守大仓洋行。现在我们背后的威胁已经解除,我在吸引过去大部分的日军,你这里坚守到主力赶到,还是没有什么太大问题的。”

第一百三十八章 捅他一家伙

    在之前战斗中负了一些轻伤,胳膊上还吊着绷带的李猛,对于刘光华的提议犹豫了一下后道:“老刘,你的建议是不错。可现在日军四面围攻,这天津城区的结构又复杂,大大小小的胡同就跟迷宫一样。我们又是孤军作战,至少从现在看,短时间之内主力还冲不上来。”

    “若是在突围和穿插挨的时候,付出的代价过大,那么就有些得不偿失了,会大幅度削弱我们眼下本就已经所剩不多的力量。老刘,我的建议还是在这里继续固守。从眼下周边敌军,不顾一切也要将我们消灭掉,明显不是只因为担心腹背受敌的态势来看。”

    “我们只要钉在这里,就会给日租界正面突破的兄弟部队,创造不错的战机。所以,我的建议还是就地固守,尽可能多的吸引周边日军的兵力。至于向敌军纵深穿插的事情,我持保留意见。”

    对于李猛的担忧和想法,刘光华笑了笑道:“老李,这你就放心吧。日军的反击态势虽猛,但主要集中在正面与南面日租界与法租界的交界处。在他们的西北接近华界方向,投入的兵力并不多。如果我集中兵力,向西北方向出击,撕开他们的防线还是没有太大问题的。”

    “而且别看他们现在反击的势头很猛,但是他们的正面还要承受我们兄弟部队的压力。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现在两面,不应该说三面作战的日租界日军,恐怕现在的纵深兵力相当的空虚,只要我们捅他一家伙,就算再不情愿他们也得抽兵回援。”

    “不管因为什么原因,让他们视我们为眼中钉,必须拔出而快之。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们在日租界正面战场承受的压力,要远远的大于我们这里。只要我插进他们的纵深,他们就只能从这里抽兵回援。”

    “只要我能将周边的日军大部分引开,日军在你这里估计就会调整战术,不会在采取重兵围攻的办法,改为以围困为主,这样你的压力基本上就会消失。你和这些重伤员,也就安全了。”

    “至于天津地形复杂,老李,你别忘了我就是天津本地人。在被鬼子抓到东北当劳工之前,我就在这天津海河码头上当装卸工人。尤其是现在我们所在的日租界,我更是熟悉的很。我在去码头当装卸工人之前,就在这里拉黄包车。”

    “就连那位眼下的伪满康德皇帝,在天津居住的地方我也曾跑过。这位皇帝,我唯一见过他一面,就是在天津日租界拉黄包车的时候,在大和公园见的面。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每一条胡同和街道,都是熟悉无比。我带着部队出击,你就放心吧,绝对不会迷路的。”

    “就算鬼子是条强龙,他也压不住我这条地头蛇。我倒要看看,小鬼子在这日租界里面究竟藏了什么秘密,让他们将我们这支小部队视为眼中钉、肉中刺,甚至比正面我们的一个多团还要重视的多。”

    说到这里,刘光华点上一支烟,深深的吸了一口之后,交给了对面的李猛道:“老李,其实从我们渡河之后,从周围日军不寻常的动作来看,我就发现这里面肯定有文章。我们不过是一个建制步兵营,而且重武器基本上没有携带过来,可以说是轻装步兵营。”

    “以日军在日租界的兵力数量,以及我们兄弟部队在正面发起攻击所带来的压力来看,他们在正面的压力,要远远大于我们给他们带来的压力。这个季节的海河,我还是知道的。除了通过渡桥之外,在冰层被炸开后,基本上没有办法渡河。”

    “自从我们抢占的日本桥,被日军舰炮所毁之后,我们与主力部队就失去了联络。对于日军来说,我们一个营的威胁,远不如正面兄弟部队大。可从我们渡河一开始,我们周边就几乎集中了至少日军四个步兵中队以上的兵力。”

    “而且随着战事的变化和伤亡,日军还在不断在我们正面和南边的增添兵力。我仔细观察过这四个小时之内,日军增加的兵力至少在两个中队左右。也就是说我们一个营的周围,居然集中了日军两个步兵大队的兵力。”

    “其海河上的舰艇被上级解决之前,几乎有一半的舰炮都落在我们的头上。落在我们头上的地面炮火的数量更多,最远的甚至在城区的东北角,而且大部分都是大口径的炮弹。我们不过一个轻装步兵营的兵力,却要享受这么高级的待遇,这种情况就有些反常了。”

    “在其正面和南面战线压力极大的情况之下,投入这么多的兵力和火力对付我们,难道是仅仅为了避免腹背受敌?这有些说不过去。所以,我才想着利用我熟悉地形的优势,带着部队向他们纵深掏上一把。看看这个日租界里面,究竟隐藏了这帮小鬼子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最关键的是,我想赌上他一把。咱们要是都憋在这里,只能被周围占据绝对兵力优势的鬼子,硬生生的一点点给耗光。咱们牺牲无所谓,但咱们牺牲后,剩下的这些重伤员怎么办?还不得让鬼子全部用刺刀挑了?”

    “所以,我想利用鬼子急于消灭我们的心思。带着部队从日军包围相对薄弱一些的西北角突出去。利用我熟悉这一带地形的优势,将周围日军主力都给吸引过去,牵着他们的鼻子在日租界里面转圈。减轻你留守在这里的压力,保证这些重伤员都能活下来,并给正面突击的友邻部队创造战机。”

    刘光华说这番话的时候,李猛一言未发只是静静的吸烟。等将这支烟吸完之后,又用仅剩的一只手从刘光华的军装兜子里面,将他的香烟掏出来又点上一支。而在李猛吸烟的时候,刘光华也没有催促他。

    作为军事干部,但自身文化底子很薄的刘光华,对普遍文化水平比较高政工干部,一直都是很尊重的。在连队的时候,与两任指导员搭档的都很好。尽管这件事情上,他作为军事主官,按照抗联的条例和条令,他完全可以自己做主。但是他还是决定和教导员,商议一下之后在做决定。

    李猛没有立即回答他,而刘光华也没有催促,两个人就这么静静的坐在这里。而对面的日军,也许在调整部署,也许是攻累了,也许是海河上的日本舰队覆灭,将他们给吓到了。这段时间之内,居然也没有发起任何的攻击。在这个局部战场上,出现了难得的短暂宁静。

    其实无论是刘光华还是李猛,现在的脑子里面都在飞速的运转。尤其是李猛,虽说之前嘴上不同意。但也发现日军如此猛烈的反扑的背后,肯定有不寻常意义的他,还是从心里面赞同刘光华的想法。

    最关键的是,李猛从之前日军快速而迅猛的反扑上,得出一个在他判断很可能会出现的情况。那就是日军动作这么大,最有可能的就是日军天津守军的最高指挥部,也许就在自己周边不远处。

    有了这个猜测,李猛以其政工干部的敏感性,敏锐的察觉出来,如果能够敲掉日军在天津守军的最高指挥部,会给整个天津战局带来什么样的变化。如果能够给兄弟部队,彻底的收复天津创造便利,那么自己和所有的人都牺牲在这里,又算得上什么?

    想到这里,李猛将手头上剩下的烟头狠狠的挤在地面上:“老刘,既然你已经下定决心了,就按照你的想法执行。不过在兵力分配上,不能按照你说的办。你给我留下一个班,一挺通用机枪就行,其余的部队和装备你全部都带走。”

    说罢,李猛用仅剩的一只手,吃力的打开自己的手枪备用弹匣包,将里面的三个备用弹匣全部掏出来,一把塞到了刘光华的手中。虽说没有再说什么,但是用行动已经表示了对刘光华的支持。

    接过李猛递过来的手枪弹匣,刘光华却是摇了摇头,又丢给他身后的通讯员:“老李,我带三个排足够了。这一带除了洋行就是银行,在不就是花园别墅区。比咱们中国人的地界,这建筑物密度要小的多,街道也宽的多。”

    “就算是日本平民聚居区,这房子的数量也不像咱们中国人聚居区那样,几乎都门对门了。兵带多了,反倒是行动不便。而且你这里有这么多的伤员,我走后日军究竟会怎么做,我们现在还不清楚,只是一个大致的猜测,只留下一个班肯定不行。”

    “这样,兵力分配还是按照我说的办。我再给你留下那些缴获的日本机枪和高射炮,以及所有的弹药。通用机枪我带走,两挺大口径机枪你我各自一挺。老李,这事就这么定下了。天马上就要黑了,我们没有太多的争吵时间。”

    说完这些,刘光华立即开始调整兵力分配。放弃了除了大仓洋行以外所有的阵地,将所有兵力全部撤入大仓洋行。并压缩编制将原有的三个步兵连九个步兵排,连同三个连属火力排,一共十二个排缩编成四个加强排。

    并将原有的连属火器全部下到排一级,连长、指导员下排当排长,排长下班当班长。同时刘光华凭着自己的记忆,将自己选择攻击路线周边情况,画了一张大致的地图。给每个排长,都下发了一份。

    叮嘱几个排长,一旦部队在战斗之中被周边围上来的日军给冲散,就各自为战向东南方向的日本领事馆方向突击。全军的汇合点,就在日本领事馆。这个部署,要交待给每一个步兵班。

    完成调整部署之后,刘光华又对手头的武器进行了一下重新分配。给李猛留下了一个外加一半六零迫击炮的加强排,两部火焰喷射器也全部留下。缴获的日军所有机枪和全部的弹药,在大仓洋行内缴获的,近百箱日军制式手榴弹,也全部留给了李猛。

    考虑到战斗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结束,主力什么时候才能冲过来。刘光华将所有出击部队,干部和战士身上的干粮,也全部留给了伤员和留守部队。利用日军下一轮冲锋之前短暂的平静做完这一切之后,他才带着带着部队向大仓洋行的西面集结,做好了出击的最后准备。

第一百三十九章 日租界的秘密

    凭借着这几年在战场上厮杀的经验,刘光华判断日军在天色彻底黑下来之前,至少还会再发动一次猛攻。但天黑下来之后,恐怕就不会再持续攻击。按照日军今天的态势,肯定要彻底的解决自己在河东的部队。

    而天黑之后目视距离有限,这个时候发起进攻会形成漏洞的。如果日军最后一次攻击,还解决不了自己,他们会改为采取围困的战术。而不会冒着很容易出现漏网之鱼的危险,在夜间发起进攻的。

    因为城市的特殊结构,在作战之中即便使用照明弹,作用也不会太过于明显。至于这一带的路灯,早就被日军自己的炮弹炸上了天。而在这种规模的巷战之中,采取探照灯在战场上照明,那是嫌自己死的慢。

    所以他在等日军在天黑之前最后一次攻击之前,利用自己之前一直被动防守,给日军造成的麻痹思想。在日军发起最后这一次攻击之前,趁着日军展开后兵力主要集中在正面和西南面,集中兵力从战场西北角突出去。

    在日军反应过来之前冲过福岛街,进入浪花馆周围的居民区。只要能冲过福岛街,进入其西面的居民区,对于熟悉日租界每一条街道和小巷的自己来说,就可以说是龙入大海了。到时候日军想要再抓住自己,就没有那么容易了。这就是所谓的强龙不压地头蛇。

    尽管刘光华很清楚,日军在天黑之前最后的一次攻击之中,肯定会尽可能多的调集兵力。原来并不是日军部署重点的西北角,也可能会被堵死。这个时候选择突围,并不是一个有利的态势。

    但刘光华依旧选择了这个时间突围,除了可以达成最大的战术突然性之外,也可以最大限度的将周围的日军目标吸引过来。他不能将所有的日军,都留给手中只有一个排兵力,还带着为数不少伤员的教导员。

    在刘光华正面的日军,并未留给他太多的准备时间。就在刘光华刚刚带着预定出击的部队,集中到大仓洋行西面之际,日军又开始了进攻前的炮火准备。九门步兵炮、四门山炮、两门一百二十毫米榴弹炮,将刘光华固守的大仓洋行又一次覆盖在炮火之下。

    就好像这次攻击要尽全功一样,此次日军发起攻击之前的炮火掩护,持续的时间相当的长。整整半个小时过去,依旧没有平息下来,大量的炮弹不断的在大仓洋行内外爆炸,将原本就已经千疮百孔的这座洋行,以及附属仓库炸的更加破烂不堪。

    就算当初日本人在没有偷工减料,将这座洋行建设的再坚固,但毕竟他只不过是一座普通的民用建筑物。而且长时间在日军前后炮火夹击之下,本就已经被打的残破不堪,就连房顶都被整个掀开的大仓洋行,更是在这阵子密集炮击之下显得摇摇欲坠。

    面对着日军已经持续了整整半个小时,但却依旧还没有平息下来的炮击,刘光华却是显得异常的稳重。他和他的部队耐心的隐蔽在洋行内,等待着日军的炮击结束。而在他身后,李猛坚持调过来的一门日军二十五毫米高射炮,已经做好开火的准备。

    在大仓洋行正面,李猛指挥的固守部队所有干部和战士,连同所有能作战的轻伤员,也将手榴弹和手中自动步枪的弹匣,整齐的码到了自己身边,做好了决死一战的准备。而重伤员手中则紧紧的攥着一枚手榴弹,等待着最后时刻的来临。

    日军炮火虽猛,但终归还是有结束的一刻。当日军的炮火准备刚一结束,随着刘光华举起的左手狠狠的向下一劈,在他身后那门二十五毫米高炮,利用日军炮火炸开的大洞立即开火,向着洋行西北角一个劲的猛打。

    在这门高炮和全部的机枪掩护之下,刘光华拎着一支冲锋枪,带着攻击部队全部一跃而出。以密集的手榴弹雨和挂在胸口的班用机枪密集的火力开路,迎着西北面的日军迅猛冲了过去。

    而在他们对面的刚刚集中,正在准备发起攻击的日军一个中队,明显被刘光华这一手给打蒙了。被横扫过来的二十五毫米高射炮的火力,瞬间便被打倒了一片。而还没有等这些日军缓过劲来,刘光华带着他的三个加强排,在机枪和手榴弹的掩护之下,已经冲到了日军正面。

    眼下的抗联清一色的自动火力,在这种近战之中日军根本就无法抗衡。刘光华指挥的部队,很轻松的便在西北方向日军正面撕开一个口子。趁着日军炮火反应过来实施火力封锁之前,冲过了福岛街,进入西面的日本人聚居区。

    然后兵分两路,快速的向着日租界纵深冲了过去。而在他身后的李猛,看到自己搭档带着部队消失在福岛街对面之后,心中也大大的松了一口气。不管刘光华这一手,能不能将周围的日军吸引过去,但眼下看第一步成功了。

    刘光华这一手,让日军措不及防。等刘光华带着的部队,已经消失在福岛街以西,负责指挥的日本军官才反应过来。发现当面的抗联主力部队,已经脱网而出之后,负责指挥对大仓洋行进攻,知道一旦让抗联这些部队钻到自己身后,会引起什么样后果的日本军官,立即放弃了对大仓洋行的持续进攻。

    马上调转兵力向刘光华的部队追击过去,并抽调兵力转向桥立街和旭街想要包抄。至于大仓洋行这里,他早就已经顾及不到了。就算里面还有抗联的部队,但相对于脱网而出的那股抗联兵力来说,威胁性要小的多。

    结果却没有想到,他的动作尽管也算是很及时。但突出去的抗联部队比鱼还要滑,动作也相当的快。等到他的包抄部队到位的时候,刘光华带领的三个排已经在朝鲜银行以西,穿插过旭北街。

    并利用旭街以南四通八达的胡同,在福岛街四十一号与四十三号之间,又跳到福岛街以东。直接把桥立街一线负责包抄的日军部队,给晾在了桥立街一线。同时七绕八绕的摆脱了身后,正在快速咬上来的日军追击部队。

    正如刘光华当初判断的那样,整个日租界的日本守军,现在的部署态势是两头重、中间轻。在两头集中过多兵力的日军,纵深几乎没有太多的力量。刘光华在越过旭街之后,几乎没有遭遇到大股的日军,穿插速度极快。虽说为了摆脱身后日军追击,也绕了一点点路,但行进的速度却是相当的快。

    原本刘光华此举,是为了避开身后的日军追击和包抄。但他却没有想到在他选择的穿插路线,正面的原日租界的日本宪兵队。连同日本宪兵队同在蓉街,与日军宪兵队近在咫尺的中和医院,以及与中和医院隔着一条马路的仁爱医院,却隐藏着天津日军最大的秘密。

    其实在刘光华在越过旭街的时候,选择的突破点朝鲜银行的地下金库之中,还隐藏着另外的一个秘密。只不过当时刘光华为了快速通过旭街,而没有注意戒备森严这座朝鲜银行的天津分行。

    当时在贴着朝鲜银行天津分行越过旭街时,刘光华还有些意外。这里的日军警戒部队数量不少,怎么自己快速通过的时候,即没有出击拦截,也没有进行任何的追击,而是就在银行里面固守。

    但在身后的日军追兵,已经快要追击上来的情况之下,刘光华也顾不得仔细的查看这里究竟有什么古怪。带着部队快速的绕过这座警戒森严的银行,向着东南方向快速的穿插过去。既然这里的日军主动给自己让开一条通道,自己那还有什么可疑虑的?

    不过虽说刘光华突破旭街的时候,没有注意自己突破口的朝鲜银行中的古怪。但是他打到了蓉街,可是真的将整个日租界的天捅了一个窟窿。这里的秘密对于整个日本华北方面军,乃至整个日军来说,一旦被掀开极其致命的。

    为了保守这个秘密,整个日租界内的日军几乎全部调动起来。而天津日本守军最高指挥官,也给所有的日军下了一道死命令。不惜一切代价,哪怕就是前沿出现动摇,也要将这股插到自己肚子内的抗联小部队,彻底的消灭掉。绝对不允许这支抗联小部队的一兵一卒,哪怕是接近中和医院和仁爱医院。

    让天津日本守军,冒着日租界战场全线动摇的危险,也要将刘光华所部全部消灭掉的原因无他。就在日租界的中和医院,以及与其隔宫岛街相望的仁爱医院之内,隐藏着日军从北平转过来的,所谓华北方面军防疫给水部。

    华北方面军防疫给水部,只是这支部队在日军对外的掩蔽代号。就像当年七三一部队,对外称关东军防疫给水部一样。这支日军真正的番号是北支甲一八五五部队,是日军华北方面军下属的细菌战部队。

    而这支日军华北方面军所属细菌战部队,在关东军七三一部队和一零零部队,被抗联全歼之后。迅速与南京荣字一六四四部队,广州的波字八六零四部队,成为日军仅存的三支细菌战部队。

    这支代号北支甲一八五五部队,原本驻扎在北平天坛神乐署内的日军细菌战部队,是整个关内战场日军三支细菌战部队之中规模最大,也是技术力量最强的细菌战部队。在七三一部队全军覆灭之后,这支日军华北方面军所属的细菌战部队,就成了日军研制和发动细菌战的骨干部队。

    只不过与当年,汇集了几乎整个日本最优秀细菌战专家的七三一部队相比。这支日军华北方面军所属细菌战部队的技术能力,尽管是关内日军三支细菌战部队之中最强的。但综合实力和规模,以及对细菌武器的研发能力,远远不如七三一部队。

    在去年会战结束,北平已经处在抗联的枪炮口之下后。为了掩盖这支细菌战的秘密,日军紧急将这支细菌战部队,从北平郊外的天坛原驻地迁移到了天津。以便一旦在形势危急的时候,可以紧急登船撤离。如果形势实在不允许,最不济也将所有的东西全部沉在海河里面,还可以毁尸灭迹。

第一百四十章 砸锅卖铁的何志山

    原本按照日本华北方面的规划,这支细菌战部队在迁移到天津之后,是设在天津西北郊,也是天津日军外围防御圈内的重点位置北仓。为此在今年上半年,日军耗费了不菲的代价,在北仓修建了大量的工事群。

    只是也考虑到抗联部队,已经控制距离天津直线距离并不远的冀热辽边境地带。所以日军在天津其控制最严密的日租界区,又强行征集了中和医院和仁爱医院作为备选地点。并征集了相当一部分劳工,在这两座医院内,各自修建了规模不小的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