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抗日之我为战神-第7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抗联作为威胁最大的两艘日军舰艇,须磨号炮舰与一零一号扫海艇,在这阵密集的弹雨之中首先中了头彩。抗联打过来的炮弹,实在是太过于密集。这两艘目标最大,因为自身作战特点,几乎没有装甲。只是靠着抗联在城区作战严禁使用火炮的命令,才能在海河之中横冲直撞的舰艇,上来就挨了十几发炮弹。

    这两艘因为自身在使用上的特殊需要,几乎都没有装甲的舰艇,那里能扛得住十几发的一五零炮弹的轰击。第一轮的炮火还没有结束,舰上就被炸了一个七零八落,全部火炮全部被打哑。

    勉强坚持了十几分钟,实在扛不住不断落下的炮弹,打着漩的沉入了河底。随同这两艘舰艇一同被击沉的,还有两艘行动更加迟缓的改装驳船、一艘破冰船外加三艘炮艇。对于这些轻型舰艇来说,每一发一百五十毫米榴弹都像是一个从天而降的重锤,根本就不是他们能够承受的起的。

    见势不妙,剩余的日军舰艇,根本就顾不上在配合陆军作战了。调头就想向下游逃跑。但狭窄的海河河面不是宽阔的大海,哪里会让他们如此轻松的调头。两艘慌不择路的日军炮艇,直接来了一个接吻,自己把自己给撞沉了。

    在意大利退出战争后,日本人毫不犹豫的从自己前盟友手中抢过来后,改装的鸣海号浅水炮舰,则干脆直接撞到了河岸的堤坝上。剩余的日军舰艇,则在不断落下的炮弹之中,不是被相继击沉就是被打瘫痪。

    尽管日军残存的舰艇,不断的试图冲过抗联的炮火封锁区。但在天上的炮兵观察机,以及抗联在控制区几座高楼上部署的观察员引导之下,抗联的炮火几乎是追着日军舰艇在炸。尤其是日本桥两翼部署的一个加农炮连,采取直瞄射击直接掐断了这些舰艇的退路。

    多多良号、伏见何川浅水炮舰、二十二号特设扫海艇,黄河号特设敷设艇、千鸟号水雷艇,用破冰船、驳船和机帆船改装的临时炮舰。一艘艘或是被炸沉,或是被炸成重伤瘫痪在河面上,或是慌不折路之下搁浅在河堤上。

    当抗联持续一个小时的炮击停止后,整个海河金汤桥以下的河面上,到处都是日军舰艇的残骸。自以天津几十万市民作为人质,压根就没有想到之前投鼠忌器的抗联,最终会将火炮投入战场。

    对抗联如此力度大的炮击,几乎没有任何准备的日本海军,这下子结结实实吃了一个闷亏。因为进入海河作战的日本海军舰艇,多是以没有装甲的内河舰艇。甚至几艘内河浅水炮舰,连最基本的装甲都没有。

    即便抗联投入的所有炮兵之内,除了七十六毫米加农炮使用了部分穿甲弹之外,几乎没有使用任何穿甲弹。但是这些大口径的普通杀伤爆破榴弹,对于这些无装甲舰艇杀伤力也相当的致命。一发大口径近失弹,都足以给这些舰艇带来致命的威胁。

    除了两艘内河小炮艇仗着身材短小,躲在金汤桥面下逃过一劫之外,其部署在海河上的舰艇全部被击沉。甚至有一艘炮艇,是被一百五十毫米榴弹掀起的巨大水浪,给直接按翻在河面上。

第一百三十五章 手短的日本炮兵

    还没有等日军地面炮兵,以及两岸的高射炮阵地日军,从抗联突然投入的大量重炮,对海河河面日本海军舰艇,犹如暴风骤雨般的火力打击之下清醒过来。只要确定周边无中国人的高炮阵地,与日军几个机动炮兵阵地上也落下了密集的炮弹。

    尽管日军炮兵毫不犹豫的还击,但他们最大射程只有八千多米的大正四年式一百五十毫米榴弹炮,比抗联投入的最大射程为一万三千米的德制SFH十八型榴弹炮,有效射程短了五千多米。无论怎么还击,日军的炮兵根本够不着。

    至于射程只有五千多米的明治三十八年式一百五十毫米榴弹炮,更是射程近了一半还多。再加上抗联投入的日本人自己制造的一零五加农炮,日军应对更加的吃力。想要反击,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办法。

    手短,想还手够不到人家。之前只是依靠抗联投鼠忌器,而才让他们逞凶一时的日军几个机动炮兵群。只能看着自己的机动炮兵阵地上部署的火炮,与他们海军同僚一样,在短时间之内被打的灰飞烟灭,却毫无还手之力。

    武器装备的确不是决定战争成败的第一要素,但是很多时候却是决定战役成败的关键因素。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国内钢材生产能力有限,又要优先可着海军来的日本。在为了应对战争需要,而不断扩编的情况之下。

    到四二年底,便已经全面停止了其装备的最新式,性能也是最好的九六式一五零榴弹炮的生产。这种新式榴弹炮,虽说性能并不输于欧美最新式的同口径榴弹炮。但是作为新式火炮来说,对原材料的需求也大。

    在高性能炮钢生产有限,火炮需求数量不断在扩大的情况之下。日军停止了这款对原材料需要很大的新式榴弹炮生产。甚至就连性能略次一些的大正四年式榴弹炮,也停止了生产。转而恢复了早就已经停产,性能早就已经落后,最大射程只有五千多米的明治三十八年一百五十毫米榴弹炮生产。

    对于日军来说,这种火炮虽说射程近了一些,但是好赖威力并未减轻多少。在太平洋上作战,都是岛屿争夺战。这些明治三十八年式一百五十毫米榴弹炮,射程近的毛病也就不算是很突出。而在印缅战场,受制于特殊的地形,大口径火炮使用的也不算多。

    所以日军大本营,在钢材使用已经有些入不敷出的情况之下,停止了新式火炮的生产,转而重新生产这种老式火炮,并加大了山野炮的生产数量。至于已经制造出来的新式火炮,则根据战场的不同,重新进行了分配。

    新式的九六式榴弹炮,主要配备给了眼下应对威胁最大的关东军,以及澳大利亚战场。大正四年式一百五十毫米榴弹炮,以及部门老式的明治一百五十毫米榴弹炮,配备给华北方面军。至于太平洋战场,除了台湾和菲律宾之外,现在反倒是以老式明治三十八年式榴弹炮为主。

    日军大本营这个配属方案,是根据各个战场所处的地形,以及面对的对手来的。东南亚和太平洋战场上,基本上都是岛屿争夺战。岛屿的面积有限,除了部分远程加农炮用来作为岸防火炮之外,再远的射程也用处不大。

    而面对眼下实力日益增强对手的关东军,以及已经处在了抗联直接威胁下的华北方面军,反倒是成为新式火炮主要配属方向。不过相对于关东军来说,华北方面军在武器的配置上,重要性还是略差一些。所以也就出现了眼下面对抗联的远程炮火,天津守军想要还手却够不到的局面。

    这也是天津日本守军最高指挥官,为何将除了部分大口径火炮配备在射界开阔地区,与舰炮配合作为机动炮群使用之外,将所有的山野炮以及部分一五零榴弹炮,放在居民密集区的原因。

    因为他很清楚,双方的炮兵性能差距太大。打起炮战来,自己的部队没有任何的胜算。而离开炮火的支援,他也没有能力完成大本营与方面军司令部,下达的固守天津至少一个月,等待渤海湾开化的要求。

    为了守住天津,等待大本营的援军,天津日军守军最高指挥官可谓是煞费苦心。但无论他的想法是什么,保持一定宽阔射界的机动炮群是必须的。放在居民区的那些炮兵,虽说因为拿中国人当肉盾安全了一些,但射界却相当的狭窄,能起到的只是点或是面的支援作用。

    一旦在战场上有一个炮群被敌军摧毁,也就相当于一个面的火力防御圈出现了缺口。保证一定数量的机动炮兵,以在必要的时候弥补缺口,对于天津防御战也是必须的。所以他无论再怎么算计,也要为一部分炮兵选择射界开阔,能够三百六十度开火的阵地。

    陆海军之间长期的隔阂,让他对于海军来说信任度还是很低的。尽管他也清楚,大沽口已经失守,再加上眼下正处在冰封期的渤海湾,让海军海河上的舰队,基本上是坐困孤城,想要不全力的配合也不行,但他依旧对海军的信任程度很低。

    再加上敌军的空中优势,让他也不敢将希望全部寄托在海军舰队上。而这几个机动炮兵阵地,在前几天的战斗之中,也的确配合海军舰队,对遏制抗联的攻势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现在没有了海军舰炮的支撑,这些手短的炮群却悲剧了。

    短短一个多小时的炮击,抗联参战的炮兵部队,整整打出去两个多基数的炮弹。除了海河河面,以及两岸已经确定无中国人作为肉盾的高炮阵地,落弹上千发之外,日军地面炮兵机动炮群阵地也落弹达到了上千发。

    一个多小时的炮击结束之后,日军所属的炮兵几乎丧失了所有机动火力,损失了百分之八十的大口径火炮。剩下的战斗之中,只能靠部署在中国人聚居区内,依靠中国人为肉盾的固定炮兵阵地作战。

    只是这些固定炮兵,想要转为机动炮兵却是并不容易。因为那些火炮弄进居民区固然不容易,但是想要弄出来也一样不容易。日军苦心积虑固然占了一些便宜,但没有想到转过来,却反而束缚了自己的手脚。

    在整个攻坚战之中,对抗联攻击部队威胁最大的日军机动炮群上了西天后。参战各个部队,采取小编制多路渗透式的攻击战术,犹如水银泻地一般,在工兵的配合之下,凿洞穿墙利用胡同和居民区,直接多路向日军阵地发起新的攻势。

    参战的坦克部队也利用自身的装甲,硬生生的在狭小的居民区内撞开一条通道,向日军固定炮兵阵地发起穿插攻击。对于抗联来说怎么样以最快的时间结束这场苦战,已经是首要条件。至于损坏的民房,只能在战后在想办法弥补了。

    而抗联的火炮进城以及对海河上的日本舰艇实施火力打击,尤其是在完成对日军舰艇和机动炮兵的火力打击之后,陆续开始进城的抗联两个重榴弹炮营。让原来以为抗联只有轻武器的天津居民才知道,原来中**队也有比日军大炮威力还要的大的火炮。

    之前没有使用,是顾及到城内中国百姓的安全,担心引起大量的伤亡而没有使用,但绝对不是没有。从战区被疏散出来的老百姓,看着在半履带车牵引之下,正在陆续进城参战的大口径榴弹炮营,原来麻木的脸上总算露出了一丝的笑容。

    尽管很多老百姓,也担心自己原本虽说贫寒,但还有一处遮风挡雨地方的家,会在这场战火之中夷为平地。但对于更多的老百姓来说,家没有了还可以重建。但是这场吓死人的战火如果在不结束,自己也不知道还有没有再一次返回天津城的希望,更惦记着天津城内还没有撤出来的亲友的安全。

    这场战斗已经打了三天了,在日本人毫无顾忌的炮火之下,天津城内的老百姓损失不轻。很多因为日军的禁令只能等在家里的老百姓,都伤亡在日军的炮火之下。无论城内还在苦熬的老百姓,还是城外已经疏散出来的老百姓,无疑都盼望着这场血腥的战斗早一点结束。

    自己能早点回家,还困在城内的亲友能够平安无事。当然家如果还能保存下来,那是最好的。但无论天津城内还是城外的老百姓,都有一个观念,那就是爆发在天津的这场血战,越早解决越好。

    与相邻的历史、文化古都,但在工商业上并没有什么地位的北平相比。自开埠以来便成为西方列强向中国北方渗透桥头堡,短短几十年便成为华北经济中心的天津,是华北最大的工商业城市,也是整个华北的经济中心。

    天津有发达的工商业,以及庞大的海运、河运码头。这无论是对于中国人还是外国人来说,自然也就意味着白花花的银子。对于这个钱袋子,即便是各路军阀也不会傻到在这里开火。万一把这个北方的上海给打烂了,那不是跟自己的钱袋子过不去吗?

    再说了天津城里面的洋大人那么多,万一那颗子弹不长眼,伤到了一个岂不给自己惹了一个天大麻烦?另外天津城内的各国租界,是北方失意军阀的首选养老的地方。当年的那位宣统皇帝,被赶出皇宫后也是落脚在天津的租界里面。

    这座因占据着距离着从北平最近出海口,而繁华和兴盛起来的天津城,里面达官显贵云集。晚清与北洋政府失意军阀和政客的豪宅、商铺,是一座连着一座。河东的大大小小工厂,也鳞次栉比。

    海河上的码头,也是航运日益繁忙。塘沽港口的兴建,也没有过任何的耽搁。因为谁也不想将自己的钱袋子给打烂,所以即便中国北方军阀混战最激烈的阶段,天津城依旧是平平安安,没有落下过一枚炮弹。

    当然作为北方重镇和经济中心,天津也是军阀混战期间,各个诸侯王必争之地。但是当年所有的战事,基本上都在天津外围的杨村、军粮城一带进行的。庇护在外国人枪炮口下的天津,基本上没有遭受过战火的蹂躏。相对于整天变化大王旗的北平,天津简直可以称之为一个世外桃源。

第一百三十六章 混乱和转变

    自日军全面侵华以来,作为中国关内几乎可以说是最早沦陷的大城市,天津几乎没有遭遇到什么战火。即便当初二十九军在天津,也与日军打了一仗。但那一战持续的时间并不长,天津也没有遭遇到太大的破坏。

    要说到目前为止,天津周围打的最大一战,还要向前推到四十四年前的庚子事变,也就是说八国联军进北京的时候。像今天这么大的战火蹂躏,对于眼下五十岁以下的人来说,基本上是开天辟地头一回。

    战役打响之处,之前很多老百姓还当成热闹看,都以为像当年二十九军那样,打一阵子就撤退了。却没有想到整整三天过去,这战斗的激烈程度非但没有下来,反倒是越打越激烈,越打越残酷。

    这几天的血战下来,一直都在平安下生活的天津老百姓,此刻都尝到什么叫做真正战争的残酷。整个天津城内外密集的枪炮声,被打成一片断壁残垣的街道,无不让这些老百姓都早日盼望着这场就爆发在身边的血战,早日快点结束。

    老百姓是什么样的心思,这几天之内是什么感受,杨震与陶净非此刻都没有心思去管。但是对于眼下的战局来说,敲掉了日军主要的机动火力,并不意味着战事就可以在短时间之内结束。敲掉日军的机动火力,只是加快战事进程的一个手段,但并不能说可以一朝便奏效。

    尽管天津城内的日军,虽说在这些天的激战下来,伤亡也相当的严重。但依靠着自身顽强的意志和韧性,还在拼死的抵抗着。尽管陶净非改变了战术,但战局进展却依旧相当的缓慢。每一个阵地都要经过反复争夺,才能最终确定归属。

    水银泻地的战术,虽说也在一定程度上打乱了日军的阵脚,但从眼下局面的变化来看,日军方面被搅乱的还有些不够。整个日军防御体系,出现混乱的只是局部。而这些局部地区,远还没有达到影响全局的地步。

    杨震从冀东给陶净非调来的那个师,陶净非却并未用到天津战场上。在陶净非看来,既然外围已经肃清,部队已经攻入天津城区,在这么狭窄的战场之上,眼下的兵力已经够用。投入过多的兵力,只能造成兵力过于密集。

    所以他将这个师主力,部署在大沽口以及新河一线监视塘沽日军。并切断天津城内的日军,向塘沽突围的路线,以及封锁大沽口。为了增强封锁大沽口的火力,陶净非将手中预留的一个一五零榴弹炮营,也加强到了大沽口方向。

    同时在完成对海河日军舰队,以及机动炮群的围歼后。他将担任火力封锁任务的加农炮营,两个榴弹炮营中的一个,外加总部配属的两个一二二火箭炮营,四个的师属一零七火箭炮,两个师属一零五榴弹炮营,三个七十六毫米加农炮营,全部调往军粮城、新河,以及大沽、北塘一线。

    整个天津战场,只留下一个一五零榴弹炮营作为威慑使用。剩下的巷战之中,他还是绝对以中小口径直瞄火炮为主。当然上级加强的那个,在整个抗联之中也仅有几个独立营建制,一六零重迫击炮营的两个连还是被他留下了。

    这玩意除了笨重一些之外,打日军坚固工事群实在是相当好用。尤其是对付日军用那些小洋楼改建的工事,一炮下去彻底的解决问题,端是一件拆房子的超级利器。这种重迫击炮在军粮城的战斗之中,可是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

    之所以在火力上如此部署,是因为陶净非很清楚,解决了日军机动炮群之后。在剩下的巷战之中,大口径的榴弹炮和加农炮可以发挥的余地有限。一号虽说特批了自己对海河日本舰队,动用大口径的榴弹炮和加农炮,但依旧没有同意在市区作战使用这些威力巨大的火炮。

    在这种情况之下,这些大口径的火炮威力再大,也远不如七十六毫米加农炮,以及直瞄火炮和高射炮发挥的空间大。尽管这些火炮的威胁更大,造成的破坏也更大。但是上级的命令在哪里摆着呢,这些火炮留在天津战场也是一个摆设,还不如加强到更需要他们的战线。

    再加上他部署在北塘的一个加强团,以及芦台的晋察冀军区一部以及冀东军分区的一个团,他在整个天津外围形成了北起北塘,南至大沽口,重点区域的防御。并利用这个新抵达的师,在冀东军分区一个团的配合下,对塘沽发起了总攻击。

    塘沽这点的日军,虽说只有两个步兵大队,外加一部分工兵和海军人员。但是这些日军,留在天津战场之外,对于陶净非来说还是很不放心。原来是暂时顾及不到他们,只能以一部兵力先看着。

    这次一号既然给调来一个师的兵力,那么还等什么?更何况塘沽那里,除了劳工之外可没有多少居民。天津战场因为无法动用,而无用武之地的火炮群,在塘沽可以放心的使用。塘沽地形不利于大兵团作战,不利于大量使用装甲部队,但是却对使用大口径火炮没有任何的问题。早点解决,自己也早点安心。

    对于陶净非的考虑,杨震并未做任何的干涉。他调来一个师,就是给陶净非作为机动力量使用的。并未要求陶净非,必须要将这个师立即投入到战场上。作为一线指挥员,陶净非应该有他的独立考虑。而且杨震也并不认为陶净非的这个部署,究竟有什么错误。

    尽管杨震对陶净非的具体指挥,并未有任何的干涉。改变战术之后,战局依旧短时间之内,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让陶净非心中的压力相当的大。虽然陶净非也知道,这种战术调整不见得立竿见影,但他内心承受的压力却并未减轻。

    最关键的是在部队调整战术后,由原来的集中突击,改为穿墙打通、多路分散渗透突击之后,现在的他对一线的情况,也已经失去了原来的那种全面掌握。不过在战场上,在僵持时刻的机遇,往往就出现在很多时候不为人注意的方向。

    就在陶净非面对调整战术后,短时间之内依旧没有太多变化,而心中异常的焦虑时候。在天津城内一直是日军,在整个天津防御重点地带的原日本租界范围之内,突然间却乱成了一锅粥。

    日租界位于天津西南城区,地处原法租界与华界之间,与原意租界隔海河相对。这里是整个天津城区,除了金汤桥正面之外,日军防守的重中之重。整个天津守敌,有三分之一的兵力,都放在了日租界与相邻的法租界。

    原本按照陶净非的先吃肉后啃骨头的战术,日租界并不是整个战场部署的重点。在西南城区的重点攻击方向,是原英租界以及法租界的万国桥一线。对于日租界的守敌,是以一部兵力钳制,并以一部兵力施压并采取佯攻,牵制其无法增援其他方向。

    这里的日军,他是准备放到最后解决的。所以在城区西南战场,在陶净非调整战术后,日军虽说有些紧张,但原本始终还保持着进退有序。但这个局面现在已经不复存在,原来始终保持稳定的战局,转瞬之间被搅的大乱。

    负责河西战场西南方向攻势的十一师师长何志山,虽然不知道日租界守敌纵深出现了什么意外,但是从日租界守敌纵深地带,传来的密集枪炮声。也是一刀一枪从死人堆里面冲杀出来的他,马上察觉出当面日军纵深出现了问题。

    敏锐发觉敌军纵深出了问题的何志山,立即命令正在日租界正面,一直发起牵制性攻击的三十三团,立即将手中的预备队一个营全部投入进入,加强对日租界的攻击力度。同时命令其右翼的三十一团,也立即全部投入战斗。

    利用其攻击正面的英租界,与日租界紧密相连的地理位置,趁着西南方向日军纵深出现动摇,立即向日军严密控制的万国桥方向发起总攻击,尽可能的快的打通与河东作战的三师之间的地面联系。

    尽管何志山此时并不清楚日租界守敌,纵深究竟出了什么样问题。致电河东战场的三师,他们那里也不知道河西出现什么问题。不过三师师长也告诉何志山,他们三师有一个失去联系的营,目前就被困在日租界。

    只是因为失去了无线电联络,日军之前又一直以火力封锁日本桥东,无法使用旗语和号音联络。当面的九团多次试图派人渡过海河,与其恢复联系也未能成功。该营现在究竟处在什么样的情况和位置,三师目前也无法知晓。只是通过枪炮声判断,该营还在抵抗。

    在得到三师的答复后,尽管暂时还不能确定,日租界的混乱是不是该营在被困后,后续动作引起的。但是趁你病、要你命的道理,何志山还是很清楚的。他立即调整部署,利用日租界的守敌陷入的混乱,对原来只是钳制的日租界守敌,发起了重点进攻。至于万国桥那个方向,留下一个团足够了。

    不过为了摸清楚日租界守敌陷入混乱的原因,他指示在日租界作战的三十三团,立即挑选精干人员带上一部电台,想办法渗透到守敌纵深,摸清楚日军陷入混乱的真实原因。如果引发混乱的的确是三师的部队,想办法与其恢复联系,以便可以配合作战。

    其实尽管眼下不能确定,但是何志山私下里却感觉到,日租界守敌之所以陷入混乱,肯定与这个营有关系,而且很大的关系。否则现在根本就无法解释,作为整个天津日本守军重点布防地区,之前又不是主攻方向,而且现在也不是重点进攻方向,兵力大致上还保持完整的日租界守敌,为何会出现如此不应该有的情况。

    何志山认为,如果能够与这个营打通联系,那么整个西南战场的局面,很可能就会因此出现一个意想不到的改变。所以他在调整部署的同时,第一时间给前边的三十三团下达了命令,一定要想办法与该营联系上。虽然他不清楚步谈机配备的连一级的部队,为什么会出现与上级失去了所有联络的情况。

第一百三十七章 不能在这么死守下去

    何志山的感觉没有做错,日租界守敌眼下陷入的混乱,的确是三师九团在日本桥被摧毁后,困守在河西的那个营。眼下正在天津日军守军,重点布防区域的原日租界内大闹天宫、横冲直撞。

    日租界内潜藏着日军的秘密,让守敌不管情愿与否,都要在敌军威胁到这些秘密之前,彻底的消灭他们。只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当初为了牵制日租界内的日本守敌,不向其他方向增援。陶净非在日租界的战场以及相邻的法租界战场,整整部署了一个师的兵力。

    再加上南面英租界的从南向北攻击的一个团,日租界的守敌虽说战线上的压力不大,但是面临的整体压力却很大。整个前沿的兵力使用,也是高度的紧张。在加上抗联在这个方向采取的佯攻,一系列激战下来前沿阵地上,双方也是犬牙交错。

    日租界的守敌在这个情况之下,这一抽调兵力回援,不引发前沿部署上的一定混乱几乎是不可能。而且削弱了前沿的守军实力,也就给前沿与其咬的很紧的十一师部队,创造了难得的战机。何志山反应极快,立即加大了对日租界方面的攻势,将条件日租界战场从佯攻变为了主攻。

    至于被困在日租界海河沿岸的三师部队,为何会将原本战局始终处于稳定的日租界,搅成一锅粥的原因也很简单,他们有一个敢打敢拼,外加整个十一师部队之中,最熟悉天津地形的营长。

    在身后日本桥被毁,与主力部队联系被切断后。担任抗联三师九团一营营长,也是该团尖刀营营长的刘光华,在身后海河上的日本舰队全军覆灭,解除了背后的威胁之后,面对着周边扑上来的日军却是不退反进。

    利用自己是天津土生土长的人,被日军抓到东北做劳工之前,就是天津英商码头做码头工人,对天津城区的地形,尤其是海河两岸城区结构异常熟悉的便利。带着自己的部队,向日租界纵深狠插了下去。

    这个刘光华不是别人,就是当年参军的时候,在新兵训练基地与杨继财打了一架的那个刘黑娃。也许不打不相识,在那一架过后他与杨继财成了生死之交。在新兵营的时候,杨继财除了帮助他完成新兵训练之外,只要一有空就帮着他补助文化。

    在下部队之后,只要与杨继财有机会遇到一起,杨继财都会全力的帮助他,提升自己的能力和军事素养。对于这个不打不相识的兄弟,杨继财将自己每一次作战的经验,几乎是毫无保留的倾囊相授。

    即便部队大规模的扩编之后,两人见一面已经很困难。但杨继财也总给他写信,将自己每一次作战的心得,只要不涉及泄密的方面,都会毫无保留的告诉他。尽管刘黑娃因为自身文化水平低,不像杨继财那样完成新兵训练后,便被选入了教导队,而是直接被分配到了作战部队。

    但几年下来,在杨继财的苦心帮助之下,他也靠着在战场上的表现,从一名新兵一步步的走到了营长的职务上。只不过与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参谋职务上渡过的杨继财不同,他的军事生涯都是在野战部队渡过的。靠着个人的努力,从班长一步步的打上来的。

    有着杨继财的帮助,他的军事理论水平提高的很快。再加上自身的努力,进步还是相当大的。当排长的时候,带出一个全军有名的尖刀排。当连长的时候,带出了全军有名的能攻善守连。

    在基层部队担任主官的时候,所带的部队一直都是所属部队的尖刀和拳头部队。此次会战发起之前部队扩编的时候,是从师副营职上尉作战参谋的职务上,经师长亲自点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