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抗日之我为战神-第6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被打的草木皆兵,想要救援却有心无力的冈岛重敏大佐,最终还是选择了继续南撤。他给被合围的日军下达炸掉所有无法携带的装备,丢掉一切可能会成为负担的装备,全力向建平县城突围的命令之后,带着剩余的兵力继续南撤。

    至于四周突然冲上来的敌军,此刻已经冲的七零八落的该部,还能不能有余力向建平城突围,在冈岛重敏大佐看来应该还是没有太多问题的,在十家子一线设伏的敌军,出现在战场上的不过一个多营。

    自己被分割的部队,仅仅步兵就还能凑出两个多中队。在加上半个机枪中队,外加一个山炮中队,兵力还相当的富裕。虽说一时被敌军拦截住,但是只要抢在敌军后续部队赶上来之前,能够汇合突出去还是没有太多问题的。

    尤其黏住他们的不是抗联,而是装备略微差一些的挺进军。冈岛重敏认为在敌我双方兵力,大致相当的情况之下,短时间摆脱抗联也许困难一些。但是想要摆脱挺进军,应该困难还不算大。

第三百五十章 都有傲气

    但让冈岛重敏没有想到的是,在这里隐蔽待机等着他的挺进军这个营,虽说兵力大致与被他们切断的日军相等。但带队的营长却是丝毫没胆怯,除了留下一个连由教导员带领阻击他可能会出现的救援行动之外。

    自己则带着自己的三个主力连,步枪上好刺刀迎着对手冲了上去。与敌军彻底的搅在一起。与被他切断的日军部队,死死的黏在一起。压根就不打算给他后面被分割开来的部队,留下突围的机会。用他的话来说,就是死也要带着这帮鬼子一起下地狱,绝对不能让兄弟部队瞧不起。

    虽说当初上级给这个营长的命令,是放过日军先头部队,将敌军的尾巴尽可能多的留下来。如果被分割的日军,在一个半中队以下就直接解决。如果截断的敌军数量过多,那就先拖住他们。等待后面的兄弟部队赶上来之后,再彻底的围歼。

    只是这个营长却没有想到,自己做的这个包子里面的馅,包的有些过多。被他截断的日军,兵力几乎与他相等。在这种情况之下,按照上级的意图先牵制住眼前这股子日军。等到后面部队冲上来,在发起攻击其实也完全的可以。

    但对于这个早在接到这道命令之初,心中就一直憋着一股子气。对上级的整体部署,在心中根本就不服营长,却压根没有按照上级的意思去做。因为他清楚的知道,后面所谓冲上来的兄弟部队,都是抗联的部队。

    自己所在部队的主力,不是在魏家窝棚一线苦战中因为伤亡过大,已经撤下战场休整。就是为了完成预定的阻击计划,在不断的后撤收拢部署之中。或是前边正在给没有被自己截下来的那部分日军,设置新的包围圈。再不就是在唐杖子一线,作为整个战场最后一道屏障。

    在自己部队已经分身乏术的情况之下,后面冲上来的所谓兄弟部队除了抗联之外,不会有其他的部队。虽是兄弟部队,但是这个营长却是很难接受自己碗中的饭,却被兄弟部队之外的兄弟部队分一杯羹的结果。

    如果后边上来的兄弟部队,是自己一个团的部队他也许还能接受。可偏偏后续部队,都是抗联的部队,却让这个家伙心中憋着一股火。凭啥自己这些老八路,在战场上就只能给他们打下手?

    在他眼中兄弟部队固然装备好、战斗力的确也强,但是他们这些老八路也不是孬种,打鬼子一样也不含糊。凭什么自己揽下的买卖,他们上来参合一手?凭什么他们是主力,自己部队就一直只能当配角?凭什么自己非得等到他们赶上来,在发起总攻击?

    要说将突围的全部日军都拦下来,不过一个加强营的自己部队,的确没有那么大的肚量。但是上级给自己布置的作战目标,是被自己截下来的日军。可究竟能截下来多少,那还不自己说的算?干嘛非得他们来,才最终解决问题?

    再加上之前在魏家窝棚一战,他的营一直作为旅预备队。虽说跑了不少冤枉路,可一直没有捞到仗打。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其他的部队,在前面反复与当面日军厮杀,就够让他憋气的了。

    他的营在晋察冀的时候,可是军区直属部队中的头等主力营。一向都是在最关键的时刻,使用到最关键的地方。王牌部队,也是有王牌部队的傲气的。这次居然让他等后边的抗联冲过来之后,再彻底的解决当面之敌,他就更咽不下这口气。

    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炷香,这个心中憋着一股气的营长,根本就没有按照上级的意图来。别说当面的敌军与他的兵力相等,就是超过他部队的兵力,他也不会就那么老实的等着后续部队上来,再打这一战。作为一个军人的傲气,他还是有的。

    实际上此战之中参战的三支部队,除了抗联是成建制参战之外,挺进军的两个旅,一个是来自晋察冀的,一个是来自太行与冀鲁豫军区的。可以说参战的三支部队,是来自三个不同地方的部队。

    除了挺进军部队与抗联部队之间相互都不服气,都打定主意要在战场上较量一番之外。就是挺进军自己内部,因为各部队都是分别来自华北各大战略区,相互之间也不服气,都在争着头等主力的位置。

    晋察冀的部队与太行军区的部队,太行军区与冀鲁豫军区的也都相互暗中叫着劲。编入挺进军的部队,原来几乎都是各大战略区的头等主力部队。用后来的话说,就是都是王牌。王牌军吗,都有王牌军的傲气,要是自己低人一等哪能受得了?

    老部队与刚升级上来的新部队之间,都在争着谁才是真正的主力。纵队与纵队之间,争夺全军头等王牌纵队的位置。旅与旅之间都在争夺自己纵队头等主力旅,甚至全军头等主力旅的位置。

    团一级之间,争当纵队和旅的头等主力团都在憋着一股子气。而营一级,则实际上争的更厉害。不仅要做全旅的主力营,甚至暗中还在较劲谁才是全挺进军的第一王牌营。虽说服从命令上没有问题,但是各部队之间私下都在较着劲。

    在辽西战场上,此次与抗联部队配合作战,这种较量更是升级到了两支兄弟部队之间的较量。都要在战场上,比量一下谁才是真正的王牌军。尤其是此次作战,挺进军的两个旅被配属给抗联指挥,更让参战的两个旅上下心中较着一股劲。

    这种较量,不仅在演习场和训练上在较量,更是贯穿了整个此次会战。当然这种私下较量,不是在战场上相互暗自拆台。而是相互不服气,在战场上看谁消灭的敌军数量多,谁缴获的武器数量多。

    尤其在眼下,同属挺进军建制,但是却是来自太行军区的另外一个旅,在建平西战场上已经吃掉日军一个加强步兵大队的战绩,与自己攻击魏家窝棚一战却迟迟未能取得太大战果的对比,更让这个晋察冀老部队组建的旅,全旅上下饱受刺激。

    全军上下都嗷嗷的直叫,嚷嚷着要打一场硬战给兄弟部队看看,到底谁才是挺进军的头等主力旅。这个时候让这个在晋察冀本身就是头等主力营的营长,等后边的抗联部队冲过来再解决战斗。别说这个营长不干,恐怕他的部下也不能答应。

    不过不服气归不服气,但他却脑袋还是很清醒的。知道要是论基本军事素质,自己的部队虽说在东北整训了整整几个月的时间,但与日军还是有一定的距离。虽说现在部队的装备也上来了,弹药也充足的很,在装备上却是最多也与当面的日军持平。

    在部队军事素质还有一定差距的情况之下,要想解决被自己截下来的日军,也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要知道这可是关东军,在日军之中也是精华部队。论军事素质,自己部队还得再练。论武器装备,大家都基本上差不多。

    哪怕是只截下来两个中队的日军,但要是说堂堂正正的进攻与合围。那么只能是一个网眼张的过大的渔网,还是什么玩意都捞不到。甚至不仅无法在抢食的兄弟部队赶过来之前解决战斗不说,很可能还会被日军反咬一口。

    所以从一开始他压根就没有打算与当面的日军,堂堂正正的打一场山地攻防战。为了打好这一战,他可谓是苦心筹划良久。在赶到十家子一线之后,他将部队全部埋伏在山路两侧山脚下的沟内。日军尖兵都踩到了头上,也硬是没有动一动。

    在突围的日军抵达十家子一线之后,进行火力侦察的时候。他也带着他的部队咬着牙,在日军瞎打盲射的火力试探之中坚持着。没有让已经是近在咫尺的日军有任何的察觉,几乎是完美的达成了战斗突然性。

    而他的部队也到底是久经考验的老八路,这战场纪律绝对是过硬不说。打这种近距离伏击战,也是熟能生巧。其战场隐蔽能力,可谓是相当的高超。选择的设伏地点,也出乎日军的预料。

    甚至日军尖兵行进到距离设伏地点最近不过两三米的距离,也没有发现就隐蔽在两侧山脚下干沟内的伏击部队,更没有发现隐蔽在两侧山腰上,而不是应该设置在山脊上的机枪和掷弹筒阵地。再加上逃命之中的日军,在侦察的时候过于匆忙,而没有进行详细的侦察,所以压根就没有发现敌军就潜伏在自己眼皮子底下。

    在日军火力试探之中,少数被日军流弹命中的干部战士,硬是咬着牙坚持到上级攻击命令下达。甚至有的战士被日军试探周边有没有埋伏,打出的掷弹筒直接命中炸掉了半条腿。直至血流干牺牲,也没有发出任何的声音。

    也正是严格战场的纪律,保证了战斗的突然性。以及以最快的速度,利用日军在撤退的时候,为了预防两翼伏击,而有意识的拉开行军序列间距之间仅有的,几乎可以说是稍逊即逝的间隙,在最短的时间在完成对日军分割。

    在完成对日军分割之后,虽说对被自己截断的日军数量多出判断有些意外。但是这个心中一直憋着一股气,死活要争一口气的营长,却也没有丝毫犹豫的直接带着部队贴上去,与日军搅合在一起。

    他的想法很简单,自己的部队虽说基本军事素质与日军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拼刺刀的水平,可并不与日军相差太多。用刺刀和冲锋枪,在近战之中与日军说话。老子比枪法比不过你们,专门下苦功夫的白刃战,可不差你们太多。

    原本的老八路,因为武器装备和弹药的原因,就相当的重视白刃战。经过多年的努力,甚至不惜与敌为师,向日本战俘学习。单论拼刺刀的水平,已经与日军不差太多。三枪土八路,那只不过是一概而论。由于缺乏弹药,别说土八路这些地方部队。

    就是老八路组成的主力部队,在打伏击战的时候,也基本上是三枪之后就冲上去开始拼刺刀。什么火力和战术,打伏击战的时候只能都先丢到一边去。刺刀和大刀上见真功夫,才是自己该做的。

第三百五十一章 浴血十家子

    没办法以前弹药不够、装备太差,要是全凭火力歼敌,就是把全部的子弹都打出去,恐怕也坚持不了半个小时。不练白刃战,怎么去打击日军,怎么缴获敌军武器归自己用?近距离设伏,三枪之后发起攻击。

    日军作战风格顽强,打死不缴枪。而且火力强盛,弹药充足。最关键是还有在不利的情况之下,销毁自己武器装备的习惯。要是不玩近距离伏击战加白刃战,就算是能勉强吃掉当面的日军,也啥都捞不到。

    反倒是自己还要遭受损失不说,还要消耗本身就奇缺,难以补充的弹药。付出了代价,却没有缴获到可以弥补损失的战利品,这对于本身武器弹药来源,大部分都要依靠缴获的关内部队来说,这就是不划算的战斗。

    只有趁着日军没有反应过来,就已经与敌军搅合到一起。再依靠人数的优势,大刀、刺刀一起上,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将当面的日军全歼。这样才能尽可能多的拿到完整的缴获武器,才能尽可能多的缴获弹药。

    用担任挺进军司令员的那位老帅的话来说,就是要在敌人枪没有下肩、炮没有摘钩、马没有下鞍的时候,与敌军搅合在一起。以优势的兵力,在最短的时间之内解决战斗,并缴获敌军的武器和弹药为自己所用。这在关内部队看来,才划算的战斗。

    为了应对这种战术,关内各个部队根据自身的情况,很是下了一番苦工苦练白刃战。虽说因为刺刀容易折断、战损过大,而生产工艺高,对原材料要求高,自己无法生产而配备数量普遍不足,但基本上都用生产与制造都很简单的大刀代替。

    几年缺枪少弹的敌后抗战经历下来,枪法虽说因为弹药供应的原因,所以不敢说有多少的改变。但是在苦心下工夫之后,这些老八路的白刃战水平基本上都不低。即便比不上日军,但也不差太多。

    在进入东北换装,尤其是配齐了刺刀之后,这些老八路在打白刃战的时候底气更足。不过唯一让这些老八路有些抱怨的是,他们的大刀在进入东北之后,都被抗联给没收了。这一点,却让那个二十九军出身的营长抱怨了许久。

    在加上在抵达东北之后,部队中补充进了大量冲锋枪等速射武器,在近战之中明显也要占一些便宜。这个营长从发现自己截下来的日军,数量有些多了之后。根据与日军多年交手的经验,马上就下决心与日军打一场白刃战与近战。

    在战斗打响之后,虽说没有炮兵。但以他事先秘密设伏在两翼山腰上五挺重机枪,九挺轻机枪火力,并集中全部的掷弹筒。以用他的话来说空前密集的火力,先将被他截下来的日军整体队形打散。

    自己指挥三个连利用这个短暂的空隙,一个连正面突击,两个连在沿着两翼,在集中到第一梯队的大量冲锋枪的掩护之下,迅速的插进日军行军序列,以最快的速度与日军搅合到一起。

    这两支兵力相当、装备也大致相同的两支部队,以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十家子屯为中心,沿着两侧的山谷,打了整个此次会战之中规模最大的一场白刃战。这一战之中挺进军的这个营用手中的热兵器,上演了一幕只有冷兵器时代才有的一场惨烈战斗。

    刺刀拼弯了就用枪托,枪托砸断了就用拳头、工兵锹。甚至牙齿和随手捡起来的石头,都当成了武器。机枪手打光了弹匣中的子弹,因为两军距离过近,来不及换上新的弹匣。面对着周围冲上来的日军,将手中的轻机枪当成了铁锤,迎着冲上来的日军就是一顿狂轮。

    冲锋枪手打光了弹匣中的子弹,因为来不及更换弹匣,被蜂拥而至的日军刺刀捅进胸膛之后,直接拉响了身上带的手榴弹。拽着周边几个,甚至十几个日军一同上路。轻伤员不下火线,重伤员拉响手榴弹与敌军同归于尽。

    在冈岛大佐带着另外一个步兵大队,见势不妙抢先溜走之后。原本在该营教导员指挥之下,抢占山头用来阻击两部日军靠拢的那个连,也随即冲下来山来,加入到了这场营一级的白刃战之中。

    到这个时候,从上到下都憋着一口气的这个营,从营长到下面的战士。除了眼前的敌军,什么战术都丢到了一边。扑上去,咬住眼前鬼子,就是死也要拽着他们一起下地狱。冲锋号一响该营全军出击,有枪的拿枪,没有枪的抄起扁担也跟着冲出去。就连炊事员都举着菜刀冲了上去。

    而当面的日军,虽说都受过严格的白刃战训练。但在战斗打响很突然,敌军在短时间之内就冲到眼前,根本就没有给他们多少靠拢的机会不说。又集中了大量冲锋枪,一旦有日军士兵靠拢就一阵横扫,将好不容易靠拢的日军士兵重新打散。

    还没有等他们再次集结来背靠背,敌军就已经冲到眼前的情况之下。原本受过的严格训练,根本就施展不开。也只能按照步兵操典的要求,退光了枪膛中的子弹后,与对手拉开架势硬拼。

    日军原来在白刃战之中之所以在面对中**队时,普遍占据绝对优势。除了身体素质普遍超过中**队,出枪力度大,突刺动作极其凶猛。以及其装备的步枪枪身细长,在白刃战之中更占便宜之外,就是专门研制了一套系统的白刃战术。

    在白刃战之中,日军极少依靠单兵去和对手拼刺刀,而是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战术组合。一旦让两三个日军士兵背靠背的靠在一起,相互配合使用这种战术对抗。当面的中**队,即便是一个班,也普遍奈何不了,甚至很可能在白刃战之中吃大亏。

    与之相比较,绝大部分中**队,在抗战全面爆发的时候,并未受过专门的白刃战训练,也没有刻意研究过白刃战术。在所谓的肉搏战之中,比的不是战术,而是谁更不怕死,谁在战场上的表现更加凶悍。

    当年关内部队,在与日军打近战的时候,还拿当年内战时期肉搏战战术对付日军,却是吃足了苦头之后,很是下决心找办法专门针对日军这种战术。经过长时间的摸索,也形成了一套形式有效的针对战术。

    只不过这次大家兵力相等,与以往关内部队在打白刃战的时候,集中绝对优势兵力不同。一旦搅合到一起,原本形式有效的战术也打乱了。也就是说这场白刃战,参战的双方所有的战术都已经用不上了,实际上已经打成了一场乱战。

    这边几个日军刚一背靠背,做好白刃战的准备。那边一阵冲锋枪速射,将靠在一起的日军重新打散。还没有等被打散的日军,重新收拢起来,再一次完成战术准备。那边的挺进军战士,已经端着上好刺刀的步枪冲了过来。

    这边挺进军的冲锋枪手打光子弹,还没有来得及换弹匣,那边的日军刺刀已经捅了过来。大家几乎都是一对一的咬在一起,此刻什么战术都使不上劲了,干脆大家都散开了打。手枪、步枪,甚至轻机枪都成了肉搏战的工具。

    再加上都悍不畏死,不倒下绝对不松口的战斗作风。这一场肉搏战之中,双方在战场上的表现实际上是半斤对八两。无论谁倒下,都不会让对方好过,至少都要拽上一个,甚至是几个陪绑的。

    尽管此战的战斗持续时间并不长,参战的部队兵力也都不算多。但是在战斗之中的伤亡比例,却是此次辽西会战之中最高的。一场激战下来,双方的伤亡比例达到了一比一。虽说挺进军参战部队,因为装备了大量的冲锋枪,略微占了一点便宜。但这个便宜,却并未比没有占到好到哪里去。

    当曹亚范带着他的指挥部,从罗福沟一线赶过来的时候,这场此次辽西战役最大规模的一场白刃战已经结束。整个十家子一线,东西长五百多米的山谷之中,到处都是双方战死者的尸体,以及损坏的武器装备。

    该部参加白刃战的三个连,加上后续投入的一个连,总计四个连七百多名官兵。除了三十多人轻伤员之外,全部牺牲无一幸存。被他们截下来的日军,三个步兵中队外加部分炮兵总计七百多人,也全部被击毙无一逃脱。

    看着眼前一片狼藉的战场,强压着心头怒火的曹亚范,长久默默无语。如果此刻浑身是伤,被两个战士勉强扶着,才能站起来的那个营长,是自己部队干部的话,被气的不轻的他,搞不好会直接一脚踹过去。

    这些都是老骨头,都是未来扩编的老底子,就这么没有了。就算是兄弟部队,曹亚范心中也是出奇的愤怒。如果是让他们打这种说是两败俱伤都轻的战斗,总部还想方设法为他们换装干嘛?

    一号下了这么大的苦心,不惜在对苏谈判的时候一再做出让步,尽可能的满足抵达东北的挺进军各部队在换装上的要求,几乎是不惜一切代价为他们改善了装备。同时下大力气抽调大批骨干对其整训,提升整个挺进军的技战术水平。

    在战场上无论是一号,还是自己的顶头上司李明峰,在对挺进军的使用上都是反复掂对。就是为了尽可能的避免这种战斗出现,以尽可能的保证挺进军的元气,为关内部队下一步大发展保留住底子。

    可这一战,就伤亡了七百多人。而且这一战能抢救下来的伤员,也寥寥无几。可以说伤亡的干部和战士,几乎都是永久性的损失了。除了这个营长之外,教导员与副营长全部牺牲。四个步兵连、一个重机枪连的十个连长和指导员,就剩下一个重伤昏迷的指导员。

    十五个排长只剩下了一个,还是营属重机枪连的一个机枪排的排长。班长一级的,阵亡率更是达到了百分之百。这个伤亡比例,可以说这个营全军阵亡。这个结果在曹亚范看来,无疑是相当的恼火。

    这么多久经考验的干部都牺牲了,这么大的损失,要多长的时间才能弥补?还有那些骨干,还要费多少代价才能培养出来?要是按照这个伤亡比例在打下去,总部的一番苦心,可是全部付诸东流了。

第三百五十二章 最后一个伏击圈

    而更让曹亚范难以接受的是,他之所以将围歼突围日军的任务交给挺进军的这个旅。是因为在调整部署的时候,该旅的旅长和政委,再三要求自己部队来挑这个担子,承担沿途设伏围歼突围日军的战斗。

    这个由晋察冀部队组建,旅长和政委全部来自晋察冀军区的旅。在另外一个主要来自太行部队组建的旅,短时间之内全歼日军一个加强大队之后,明显受到了不轻的刺激。在之前一直没有捞到主要战斗的情况之下,在曹亚范调整部署的时候,再三要求将层层设伏的这个担子交给自己。

    曹亚范也是考虑到眼下自己的部队,在兵力使用已经到了极致。在还要围歼罗福沟以西日军残部的情况之下,实在已经无法抽调出太多的兵力,来实施这个围三缺一,在运动中歼敌的整个计划。

    同时考虑到日军在突围的时候,虽说元气还在,但是兵力总数已经下降到之前的一半。挺进军的这个旅,在兵力上占据优势,火力上也不次于日军。最关键的是他们就部署在日军撤退的路线上,使用他们承担这个任务,可以最大限度的节省时间。

    所以在几经考虑之后,最终还是答应了他们旅长和政委的要求,将沿途设伏的任务交给了他们。结果却打成了这个样子,一个加强营几乎全部阵亡。老骨头一下子损失这么大,这让他和总部怎么交待?

    虽然以一个加强营的兵力,全歼了日军三个不算完整的步兵中队,外加配属的炮兵一部。这个战果对于挺进军来说,可谓还是第一次。但是这场战斗中伤亡数字,真的很难让曹亚范接受。

    如果不是这个营长满身是伤,即便是兄弟部队,曹亚范都控制不住心头的怒火,替他们的领导好好的管教他一下。不过虽说在该营长面前,曹亚范忍住了怒火。但是对于赶过来的他们的旅政委,尽管是兄弟部队,他可就没有什么好脸色了。

    相对于曹亚范铁青的脸色,从十家子南沟战场赶回来的该旅政委,现在也是满肚子的火气。一战之中出现这么大的伤亡,一个加强营都打光了,要说心疼他比曹亚范更加的心疼。这个营是原来以晋察冀军区的大功营,加上军区政治部警卫连编成的。

    所有的干部和战士,都是从晋察冀出来的老骨头。甚至有两个连长是老红军。就连一般的战士,都至少有一年以上的军龄。全营上下没有一个新兵,是他们旅眼下唯一一个建制完整的营。

    该营的营长和教导员,一个是当年二十九军的连长,在卢沟桥就与日军交过手。在参加八路军之后,更是屡建奇功,带的部队一向是老总手中的救火部队。一个是北平师范学校的高材生,又在延安抗大培训过,是一个难得的军政双全干部。

    之前魏家窝棚战斗打的那么艰苦,旅长都没有舍得将他们调上去参战。旅长和他,是准备将这口钢刀用到刀刃上。这次多路设伏,旅长也是下了很大决心,才将这个营放到第一道伏击圈上。

    结果一战下来,这个营连一个架子都没有留下来。一把钢刀就这么折断了,让他这个当政委的那有不心疼的,要知道这可是他们旅头等的主力营。也是全旅的拳头部队,一直都是用在最关键地方的。

    这只不过作为政工干部出身,这位从晋察冀军区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任上下来的旅政委。尽管也是满肚子的火气,但还是能勉强压制住的。战斗已经打成了这个样子,现在也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

    生怕该部在最后一个伏击圈,也打成这个样子的曹亚范,不敢在十家子耽搁太长时间。在安排人立即收容牺牲的干部、战士遗体,以及救治伤员之后。将他们的旅政委抓上自己吉普车,立即赶往了十家子南沟至大麦沟一线战场。

    好在虽说紧赶慢赶,再加上两地的直线距离并不远,曹亚范赶到的还算及时。总算在十家子南沟战场那位旅长,发起总攻击之前赶到了他的指挥所。没有让十家子一线的一幕,在另外一个战场重新上演。

    原本在十家子一线打响之后,前方已经在无敌军。不敢在回头的冈岛重敏大佐,却没有想到。他带着仅剩下的三个多步兵中队,一个机关枪中队外加一个大队炮小队,进至十家子南沟至大麦沟一线的时候,结结实实的一头扎进曹亚范给他布置的最后一个伏击圈。

    面对着冲过来的日军,亲自指挥最后一个伏击圈的挺进军旅长,立即调动手中仅有的两个营,在集中了几乎全旅的炮火掩护之下,依靠手中控制的各个制高点,以逸待劳的与当面日军激战。

    他将全旅仅有的六挺德制MG三四机枪,加强两挺马克沁重机枪,遏制整个山路的出口的大麦沟正面。以这种德制机枪的高射速,利用地形的掩护,死死的封死日军突围的路线。同时将两个营两个重机枪连的十二挺九二式重机枪,加强部分轻机枪,成交叉射界的部署在各个制高点周边。

    将旅属山炮营的主力,部署在大麦沟战后侧翼方向,专门压制敌军的集团冲锋。将该团所属步兵炮连,则部署在大麦沟屯中。专门提前打日军的机枪阵地,以及压制敌军纵深兵力。

    在山路两侧,他没有将火力点部署的山脊处,而是全部放在了山腰的正面和侧翼。同时将所有的迫击炮,全部运动上山,部署在山路两侧山地的反斜面上。各个阵地之间,全部架设了野战电话线。

    并集中一批神枪手,以战斗小组的形式,利用地形埋伏起来,专门打敌军的掷弹筒手。为了保证机枪阵地的安全,他再三的叮嘱这些神枪手,轻易不要开枪。别的什么都不用管,他们唯一需要做的,就是绝对不能让日军的掷弹筒手,靠近机枪阵地一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