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抗日之我为战神-第6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开始就是击溃战。

    兵力不足,陈翰章就尽可能的用火力代替。他调集手头上所有能集中的一百毫米以上口径火炮,以火力在空中支援之下,对日军采取三面压迫。再加上以坦克配合步兵,逐步歼敌一部,以彻底的击溃二十一师团。

    原本陈翰章想集中装甲一团主力,在机械化步兵一营的配合之下,对日军纵深实施强行穿插。这种战术,陈翰章曾经在朝鲜战场上使用过一次。当时他也是利用坦克的机动能力、装甲能力和火力沿着山间的公路,在有限的步兵掩护之下,采取大纵深快速突击的办法,撕裂日军的整体防御圈。

    在当时的朝鲜,陈翰章面临的态势,虽说和眼下并不完全一样。但是不仅兵力面临着劣势,而且还要承受日本海军舰队的炮火压制。承受的压力并不比今天所面临的压力,小到哪里去。

    而面对日军驻朝鲜军的优势兵力,陈翰章就是利用这种战术,在战场上大展神威,将日军攻势搅合了一个稀巴烂。而当时战役结束之后,一号还亲自给这种战术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坦克劈入战”。

    现在的态势,要比当年在朝鲜强的多。自己一方拥有火力优势,日军也没有了舰炮的支援。在重火力的数量和质量上,晋北战场上的抗联,甚至还占据了一定的优势。兵力虽说紧张了一些,周边面临敌军的数量也多余当初的朝鲜战场。

    但陈翰章认为在地形类似,敌情类似的情况之下,自己采取这种战术绝对是恰当的。而且他现在手头装备的这种苏制T三四坦克,无论是装甲防护力还是火力,包括机动能力在内,都远远不是当年的那些波兰、法国杂牌轻型坦克可以相比的。

    这些苏制T三四坦克七十六毫米坦克炮的威力,更是远远的超过当年那些法制三十七毫米短管坦克炮。更何况现在掩护步兵的火力和战斗力,也远远的超过当年。自己在晋北复制这种战术,肯定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但陈翰章却是没有想到,短短才过了一年多的时间。当年自己在朝鲜战场上,起到了超乎想象作用,甚至对战局的稳定是决定性的这种战术,却在这晋北战场上,非但没有能起到他期待的作用,反倒是自身遭受了相当严重的损失。

    这个二十一师团明显在战前,做了异常详细的准备。不仅在作战的时候,从不轻易的冒进,一直都在稳扎稳打。在无论是行军还是作战的时候总是抱成一团,并首先控制周边的制高点。最关键的是每个联队,都配备了超编的反坦克炮。

    不仅装备了大量的日军最新式的一式反坦克炮,还配备了一种新式的,威力远远超过日军原有反坦克炮的新式反坦克火炮。这种新式反坦克炮,陈翰章可以拿军籍担保,以往绝对没有出现过。

    装甲一团一个T三四坦克连,在三辆十字军坦克的配合之下,多次试图利用山间公路进行快速的突击。但是都被日军出现的新式反坦克火炮,给牢牢的封锁在公路上。这种新式的反坦克火炮,威力明显超过日军最新式的一式反坦克速射炮。

    亲临一线指挥的陈翰章,以其抗联装甲兵司令员的感觉,认为这种反坦克炮绝对不是日本制式的反坦克炮。这种火炮在三百米的距离,可以从正面击毁T三四坦克。而其他的日制反坦克火炮,根本就没有这个能力。

    要知道即便是日军新式的一式反坦克炮,也只能在几十米之内,才有能力击穿这种坦克侧面的薄弱部位。而在正面想要击毁这种炮塔正面狭窄的坦克,除了好运到了极点之外,根本就没有这个可能。

    山区作战,本身目视直线距离就比较短。而且山区地形中,这款反坦克炮低矮的炮身,在这种复杂一些的地形,抗联的坦克在进攻之中,只能采取一线纵队的方式突破。很适合日军依靠新式反坦克炮,采取伏击战术在近距离之内,摧毁抗联的T三四坦克。

    再加上苏制坦克,本身俯仰角就很窄,也就是说火力射界很是有限。日军又将这款反坦克炮部署在山腰处,与山下的一式速射炮,山顶的九二步兵炮相互配合,给抗联的坦克带来相当大的威胁。

    而日军往往又采取将坦克放到自己纵深的同时,先打头尾两辆。在击毁第一辆坦克堵住通道之后,在调转火力逐一打掉其他的被堵在路上的坦克。在近距离多重火力的打击之下,别说抗联的T三四坦克,恐怕就是十几年后的新式坦克,也很难抵御的住这种战术。

    陈翰章没有想到,他曾经在朝鲜半岛大展神威的坦克劈入战以及坦克掏心战。在同样都是山地的这晋北山区,却就被三十几门日军新式的反坦克炮,给硬生生的遏制住了。在损失了一个连的T三四坦克,三辆十字军坦克被彻底击毁之后,陈翰章只能停止使用穿插、分割战术。

    这些在此次战斗之中被击毁的T三四坦克,是此次会战打响之后,第一次被日军反坦克火炮击毁的该型号坦克。也是抗联装备的这种坦克,第一次在战场上被日军反坦克火力击毁。

    在损失不轻的情况之下,陈翰章只能将以T三四坦克为主担任正面突击,步兵掩护坦克的战术。改为以直瞄火力掩护步兵进攻,同时步兵则在坦克炮火的掩护之下,先逐步肃清反坦克火炮,在为坦克后续进攻打开道路。

    只是这么一搞虽说坦克的损失数量,下降到了可以接受的地步,但陈翰章的反击速度明显降了下来。尤其对于原定计划的实施,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大大的拖延了目标达成的速度的时间。

    这一带山区的地形,本身也限制了坦克的使用。使得抗联的攻势,被地形切割的很凌乱。而这个二十一师团在遭遇到抗联的反击之后,又在第一时间抢占了周边的制高点。依靠这些制高点,将自己的防御短时间之内形成了一个整体。

    同时任何一个被攻击的点周边的日军,都会在第一时间提供火力支援和兵力增援。这个二十一师团像是明显受过类似地形下训练一样,在作战之中进退有度,火力的配备和部署,也都相当的合理。内外线配合严密,其整体防御可以说几乎是滴水不漏。

    很难想象得到,这是一个在进攻之中的日军师团摆出的阵势。如果不是日军摆出的阵势,以及战斗发生的地点,是在抗联的内线。很容易让人以为这是日军在依靠内长城外的山地固守,抗联则是全力进攻的一方。

    这个二十一师团这么短的时间之内,火力部署调整之合理。在战斗之中战术运用之符合实际,尤其是攻防转换速度之快,都远远的超乎了陈翰章当初的预料。陈翰章的攻击,就像一头扎进了火刺猬的怀抱之中一样。

    陈翰章虽然集中了手中能动用的几乎所有炮火掩护,但是却因为战术部署失败,而迟迟无法将这个二十一师团分割开来,导致战事进展的异常缓慢。几个方向的进展,都不是很顺利,甚至有的方向进展可以说是失败。

    而整个晋北战局眼下的态势,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双方有生力量的对比之中,明显只能朝着对于陈翰章不利一面发展。战场形势发展不等人,时间不等人,最根本的是局势变化的速度,并不会给陈翰章留下太多的时间。

第二百九十五章 陈翰章的判断

    老总很清楚,陈翰章这番话是实话,没有半分的夸张,也是整个晋北战场面前的实情。老总当初坚持调穆长秋所部抢占崞县,就是为了能尽可能的集中兵力,尽快的解决这个二十一师团。以抽出手来,应对可能会出现的新敌情。要知道老总这么做,可是相当的冒险。

    穆长秋在宁化堡一线,晋绥军区主力就可以放心大胆的围攻左间支队,而不用担心后背的安全。但穆长秋所部这么一调离,整个晋绥军区主力的后背,则全部暴露出来。而晋西北战场,距离太原的直线距离可并不是很远。

    十五师团一旦真的像杨震判断的那样,会出现在战场上。那么他们的目标,不见得会是晋北,搞不好也许会是晋西北。而在那里为了围歼左间支队的几千日军,晋绥军区几乎调动了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整个晋绥军区腹地,都唱起了空城计。

    一旦这个十五师团的目标是晋西北,那么晋绥军区就很危险了。这也是为何陈翰章最终同意了老总调动穆长秋所部参战,但是最始终只让穆长秋所部在崞县和平地泉一线待机,而没有让其北上参战的主要原因。

    穆长秋在那里,向北可以遏制二十一师团的退路,切断其补给线。向南,可以防止太原一线的日军增援。最关键的是崞县距离晋西北战场,还是相对近一些。一旦十五师团北调,目标却是晋西北战场的话,那么穆长秋所部也可以立即增援。

    陈翰章坚决不同意将穆长秋所部北上参战的想法,老总还是很清楚的。而且老总也清楚,在穆长秋所部暂不北上的情况之下。在两路日军几乎是齐头并进,同时突破内长城一线的态势下,陈翰章依靠有限的力量,唯一的解决方法,就是集中火力和兵力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先行打垮一路。

    作为军事大家,老总对后勤并不陌生,更知道将这些炮弹、航空炸弹从东北千里迢迢运到大西北,所带来的巨大压力。陈翰章做出这个以火力代替兵力的决定,恐怕并不是那么轻易下的。

    老总刚刚初略的算了一下,不算新广武战场上消耗的弹药。仅仅旧广武城方向半个小时之内,就至少打出了五千多发的炮弹,这还不算航空炸弹与那种特制的燃烧弹。在压力这么大,后勤负担这么重的情况之下,陈翰章下了这么大的本钱,就是为了能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取得他想要的结果。

    只要先打垮了这个二十一师团,整个晋北战场这盘棋就是彻底的活了。但现在陈翰章却偏偏缺乏足够数量的步兵,还有大量的时间。先不说茹越口方向的三十二师团,随时可能西进增援,就是十五师团也随时有可能出现在战场上。

    老总明白陈翰章为何决定要打这个二十一师团,他的真实意图就是想要将十五师团的注意力。从晋西北吸引到自己身上,以减轻晋绥军区可能承受的压力。只要十五师团的目标是晋北战场,他就可以调动穆长秋的那两个团。

    有这两个团参战,陈翰章并不担心十五师团会给晋北战场造成多大的影响。这一点,老总在陈翰章的脸上看出了相当的自信。但这是有前提的,就是在十五师团抵达之前,必须要解决晋北战场两个师团中的一个。

    否则一旦在打垮二十一师团之前,这个十五师团就扑上来,那么对陈翰章恐怕就不单单是压力能够解决的了。因为即便穆长秋两个团北上参战,但只能缠住十五师团。晋北战场,依旧处在机动兵力不足的情况。、尽管老总不太相信在这个节骨眼上,冈村宁次还会抽调此刻已经对太行区进行扫荡的十五师团北上。但是老总很清楚,在战场上什么意外都可能发生。在眼下的这个局面之下,这个十五师团未必就绝对不会北调。哪怕是这个十五师团北调只有万分之一的可能性,晋北参战各部也要做好准备。

    时间,现在对于陈翰章来说,是最为宝贵的东西。怎么能在最短的时间之内,解决这个最头疼的事情,对于陈翰章来说,可谓是决定此战的关键因素。但老总希望陈翰章这个年轻的将领,在这个时候一定要能沉住气。

    虽说眼下进展受挫,战术部署无法实施。但只要好好的去琢磨,办法总归还是会有的。实际兵力大致相等的情况之下,山地击溃战本身就是一个难题。尤其是面对日军这种死战不退的军队,更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这种事情,不是着急就能解决的。

    犹豫了一下,老总点了点地图道:“陈翰章同志,我看现在既然日军部署在新广武周边的反坦克火力点,已经绝大部分被我军摧毁。你看是不是集中一部分坦克,从旧广武一线向雁门关方向突击一下。”

    “我们不见得要在这个时候夺回雁门关,因为我们现在即便夺取了,但是也基本上很难守住。我的想法是以坦克切入日军腹心,摆出一副我们要直接绕开新广武一线,夺取雁门关的态势,让日军无法继续全力增援新广武。”

    “同时,集中现有的骑兵和部分装甲力量,向北围攻位于张庄和马邑地区的其步兵第六十二联队、第八十三联队发起攻击。而且我看之前我们在旧广武的炮兵,也可以完全抽调过去。”

    “尤其是那种火箭炮,一打一大片。我看这种武器并不是很适合山区作战,反倒是很是适合张庄、马邑地区的地形。将这些火箭炮调过去,增加北线的火力。至于这边的战事,我看以目前的身管火炮,完全足够使用。”

    “我也知道眼下战事紧急,怎么样在短时间打垮这个二十一师团,是扭转我们现在被动局面的关键因素。但我们不能因为急迫,而不考虑战术。既然一口气吃不掉一个胖子,那就采取两面对压,集中火力一个大队一个大队的敲掉他。”

    “也不见得非得一下子就打死,只要打残他们,让他们在下一步的作战之中无法再掀起什么风Lang来,我看就完全可以了。两个步兵联队,敲掉他三分之二的兵力,我看就完全可以。日军作风虽说凶悍、顽强,但也不是铁打的。在炮弹的面前,也一样是无法抗的住的。”

    说到这里,老总笑了笑道:“我早年为了寻求救过真理,曾经去西方留学过,记得第一站到的就是德国。虽说因为从事革命工作,在德国并未停留多长时间,就从德国转到苏联,但德语我还是记得一些的。”

    “这些日军的新式反坦克炮,我从你们缴获的战利品身上的铭文看出来,这些火炮都是德国货。应该是此战之前,日军从德国进口的新式反坦克火炮。都是正儿八经的德式武器,而且其中绝对没有仿制品。”

    陈翰章听到老总的建议和判断,在扫了一眼战场上的敌我态势图之后,略微琢磨了一下,拿起电话要通在一线指挥的熊伯涛,按照老总的思路开始调整部署。但陈翰章并未完全按照老总的思路执行,而是在老总的方案上做了一些调整。

    他没有抽调部队迂回新广武与雁门关之间,一是兵力已经使用到极致的他,现在他根本就抽调不出来多少步兵,去执行这个迂回计划。多了抽调不出来,少了非但起不到威胁的作用,反倒是分散了自己本就不多的兵力。

    而没有步兵掩护,在山区采取这种迂回作战,哪怕是已经控制住的山区迂回作战,对于装甲兵来说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就算没有了反坦克炮,以日军的疯狂程度,肉弹攻击很多时候比反坦克炮带来的威胁更大。

    同时从新广武到雁门关不过三公里的直线距离,迂回部队即便穿插到雁门关,但要遭受两方面火力的夹击。抽调兵力直接迂回到雁门关相比建立炮火封锁区,以火力切断日军增援路线,并不是一个很合算的决定。

    而且现在抢占雁门关,即没有那么必要,也没有那个需要。旧广武现在已经拿下,雁门关内的日军并未派出大量兵力来争夺这个西部屏障,说明他们在雁门关一线的兵力,经过这段时间在新广武的消耗,恐怕也所剩不多,实力也在快速的减弱。

    这个二十一师团不是在东北战场上,与自己打了多年交道,已经成为老油条的关东军。而是秉承着东南亚的连战连胜,浑身上下满是傲气来到晋北战场的。刚一交手,陈翰章便感觉到这个二十一师团虽说行动上很谨慎,但是全师团上下普遍带着一股子傲气。

    如果在东北战场上,打成现在的这个样子。与抗联交手多年的关东军会立即收缩兵力,将防御重点放在纵深,甚至有可能会直接撤到雁门关。同时也会将张庄、马邑的部队,利用抗联还未来得及合围的态势,全部撤回雁门关一线,全师团转入防御作战。

    绝对不会在新广武争夺战之中下这么大的力气,一口气投入这么多的部队。经过缜密的分析,陈翰章认为既然这个二十一师团浑身上下充满傲气,那么以日军一贯的战术习惯,他们是绝对不会放任旧广武,在这个时候落到抗联手中的。

    哪怕是旧广武,已经变成一片废墟。但只要兵力允许,他们绝对不会放弃这个新广武的屏障。但在旧广武战事结束之后,日军迟迟没有出兵反击。除了新广武的战略地位更加重要,需要不断增援之外,恐怕也是实力将近消耗余烬,已经无力抽调兵力去收复旧广武。

    陈翰章就不相信,以自己的火力之猛烈,投入的攻击力度之大,他二十一师团在雁门关的兵力会损失不大?自己占据着绝对的火力优势,以地空两面火力封锁新广武与雁门关之间的公路。

    不算新广武争夺战之中的伤亡,单单日军每一次从雁门关增援新广武,都要留下大量的尸体。在这种伤亡数字之下,无论是集团火力还是单兵火力都占据上风的自己,血都快要耗干了,他们在雁门关不过一个联队,外加一部分工兵和辎重兵的兵力,剩下的实力还可以坚持下去多长时间?

第二百九十六章  始料不及

    在新广武一线拼到这个时候,大家恐怕都是半斤对八两,谁的情况也好不到那里去。自己伤亡过半,但日军的情况只能比自己更差。现在新广武一线,就看大家谁能坚持最后的五分钟。这个时候,在迂回雁门关,不仅没有什么油水可捞,还会削弱自己一线的兵力。

    陈翰章对于雁门关一线日军实际情况的判断,可谓是相当的自信。他认为此战之中,抗联虽说只投入了一个步兵团,但的确在步兵火力上占据着绝对的优势。一发火箭弹或是无后坐力炮弹下去,就可以敲掉日军一个重机枪阵地。

    如果不是地形过于复杂,日军阵地又犬牙交错。在火力点的设置上,明显加强了掷弹筒、九二步兵炮、速射炮,对机枪阵地的掩护。以步兵炮和掷弹筒,压制自己的无后坐力炮和火箭筒。

    而自己部队投入的八二迫和六零迫,因为抽调了相当部分南下增援太行区,而显得数量有些不足,无法压制住日军的九二步兵炮和掷弹筒。又是处于佯攻的态势之下,兵力始终未能占据优势。以自己部队在单兵火力上的优势,早就拿下新广武了。

    此战之中,日军明显接受了化德、商都一线作战的教训。面对抗联在单兵火力以及直瞄火力上的优势,对机枪阵地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将九二步兵炮的阵地,向前推至一线阵地。与重机枪和掷弹筒配合,利用这种火炮多功能性,专门压制抗联的火箭筒和无后坐力炮。

    甚至用九二步兵炮,压制抗联的大口径机枪平射。在作战之中,也有学有样的动用了十三毫米高射机枪,参加到一线作战之中,专门用来压制抗联纵深的大口径机枪。新广武战场上,抗联就吃了几个不小的闷亏。

    一个高射机枪连刚一展开,就被日军部署在新广武城墙上的四门九二步兵炮,居高临下摧毁。如果不是一线指挥的熊伯涛反应迅速,直接将双二三高炮拉上去,压制住这四门九二步兵炮,恐怕抗联的攻击损失还要大。

    日军对抗联的步兵战术,采取了大量很是有效的对应手段,再加上新广武一线的复杂地形,是抗联此次攻坚战打的这么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日军反应速度之快,推出应对手段之有效,也多少是陈翰章有些始料不及的。

    但陈翰章依旧认为尽管日军的应对战术,让自己吃了不少的闷亏,可以自己的装备上的优势,绝对不会让当面的日军日子好过到哪里去。新广武战场上,他们的伤亡相对自己投入的兵力来说只能是更大。

    在这种情况之下,在与其强行夺取雁门关,还不如以新广武为中心点,利用自己的火力优势,将日军在雁门关的兵力,彻底的消耗干净。自己已经没有实力进行两面作战,既然已经付出这么大的代价,那么就无论形势发生任何的转变,自己都只能坚持下去。

    所以陈翰章并没有派出迂回部队,从已经拿下的旧广武,沿着西线迂回雁门关下。而是从压制火力之中,抽调两门一五零榴弹炮,加入对新广武与雁门关之间的火力封锁。同时,告诉熊伯涛,调整一线部队的火力和兵力配置,准备对新广武发起最后的总攻击。

    在部署新广武准备发起最后攻击的同时,陈翰章调动新广武一线的所有参战火箭炮兵,除了留下一个连之外,其余的向张庄以东快速的以东部署。命令张庄至马邑前沿各部队,采取多路穿插,将张庄至马邑一线的日军向张庄为核心的地带压缩。

    为了加强北面的作战,保障北面参战部队兵力的充足,陈翰章甚至将广武战场上所有的坦克,都调到了张庄的正面。同时在广武战场正面,陈翰章将司令部警卫营,抽调出来两个连,也调到了新广武争夺战上。

    看到陈翰章将自己司令部的警卫营,都抽调上去,老总皱了皱眉头,却最终什么都没有说。如果说来到晋北战场以前对抗联部队的了解,老总还只是停留在杨震等高层的汇报,以及从一些抗联拍摄的纪录片。

    来到晋北之后,这些天与抗联的干部与部队的接触下来,老总感觉到与关内部队相比,这支孤悬在东北的部队身上有一股子别样的气质。抗联出身的这些将领,不管年纪和职务的大小,身上却都带着一股子那种说不清、道不明,但又能实实在在的感觉到的拼劲。

    越到关键的时刻,那股子拼命三郎的劲头越是充足。而无论他们当面的敌人,数量多于他们多少,那股子劲头重来都不会有一丝的减弱。而且越到关键时刻,拼的越是凶狠。咬住你就绝不撒口,哪怕自己被你搞的遍体鳞伤,但就是死也要狠狠的咬下你一块肉来。

    这几天的接触下来,这些抗联干部给老总的感觉,就像是一群狼一样。对,就像一群在最恶劣环境下,为了生存下来不惜一切的狼群一样。一旦瞄准了目标,不把你撕的四分五裂,是绝对不会罢口。

    不仅仅是老抗联出身的干部是这个样子,甚至就连那些从关内调过去的干部,无论之前性格多谨慎,战场上但是到了抗联不到一年的时间,作风与之前几乎是完全换做两人。在指挥风格上,变得异常的大胆泼辣。身上那股子狼性,变得异常的清晰。

    抗联的将领普遍胆子大,在战场上的决心也大,也敢于下决心。在战场上,从来不知道什么叫做畏惧。上级一声令下,前边就算是刀山火海也从来不皱一下眉头。战场纪律之严格,甚至超过红军时期。

    不仅老抗联出来的干部,就是后调到东北工作的那些关内干部,与之前在老根据地内的时候相比,身上也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甚至变的老总都有些不敢相信,这些人居然是自己曾经熟悉的老部下。

    如果说陈翰章、穆长秋,这些老抗联出身的干部,老总还很陌生的话。那么像熊伯涛等眼下就在晋北战场作战的许多关内后调到东北工作的干部,老总可是相当的熟悉。甚至在长征时候,就已经是老熟人了。

    对于这些干部,老总不可谓不了解。甚至有些的人,还是老总一手提拔起来的,有的还在老总身边工作过。对于这些人的为人和品性,老总是很了解的。但老总没有想到,短短的一年之内,这些老部下的身上居然发生了如此大的转变,变的让老总甚至都有些陌生。

    看着陈翰章那张年轻的面孔,老总突然间想起了此时远在东北,更加年轻的杨震,也是这群狼之中的头狼。那个年轻人,究竟是怎么做到这一切的?什么样的艰苦条件,能将他们变成了这个样子?

    至于陈翰章没有完全按照自己的建议,老总一笑了之。陈翰章是晋北战场的最高军事主官,对于战局的发展与变化,有自己的想法。怎么样去打,他心中还是有数的。自己那番话,也只不过是调解他对于战局进展不畅而产生的焦虑感而已。

    只要他能快速的冷静下来,自己的那番建议听不听倒是无所谓。为人相当宽厚,除非过于必要,否则大部分时间里面,更相信前线指挥员判断能力的老总,可不是那种动不动就越庖代俎的人。

    老总这边陷入了思考之中,那边陈翰章却没有太多的精力与老总就杨震的为人,去做太多的探讨。他一边紧张的调动兵力,对北面马邑、张庄一线的二十一师团主力实施挤压战术,一边还要对整个战场进行全面的分析和判断。

    此时十师部队已经全部空运到位,但陈翰章却并未将十师一兵一卒,调动新广武战场上。他给了十师师长一天半的整顿部队时间,一天半之后无论他的部队融合的怎么样,都要拉上战场。

    易良品那里,陈翰章就是一句话,不惜一切代价死死的缠住当面之敌,切断当面日军向山阴县突击的路线。保证十师的整训,绝对不能受到干扰。如果形势允许,将战线尽可能的再向南推一段距离。

    晋东北的战局,陈翰章没有干涉太多。对于杜开山的能力,他还是很相信的。这个家伙现在稳重多了,估计在眼下的战场上,不太可能干出什么冲动的事情来。有杜开山在,自己对晋东北战场应该可以放心。

    所以尽管陈翰章一直在关注晋东北的局面,但除了两方面的配合之外,却很少下达任何实质上的命令。他给杜开山的只是一个计划和自己的思路,至于这个计划怎么去执行,陈翰章对自己的这位老战友,还有相当有信心的。他相信只要自己充分授权,杜开山在晋东北一定会给自己创造一个惊喜。

    略微犹豫了一下,陈翰章将新广武一线的战斗,全部移交给了正在一线指挥的熊伯涛。而自己将注意力,则转向了北面的张庄和马邑。毕竟那边才是此战的主战场,新广武这里,对于整个战场来说,只是一个点。

    之所以陈翰章亲自坐镇对新旧广武的反击战,是因为这里虽说只是一个点。但却是完成他计划的一个关键所在。此战能不能达成自己的最终目的,还是要看部队能不能在新旧广武的反击力度,能不能减缓二十一师团主力北上的速度。

    最关键的是,自己对新旧广武的攻击,能不能拉开日军各部之间的间距,为部队歼灭其一部,创造一个有利的战机。这才是他将北面的战斗,移交给王明贵指挥,自己则亲自坐镇对广武一线穿插的主要原因。

    现在雁门关至广武的日军实力已经消耗余烬,已经掀不起太大的风Lang来。而张庄和马邑的二十一师团主力,在两翼的压力以及对身后的顾虑吗,也有全线回缩的迹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