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抗日之我为战神-第6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样,你安排将在东北的航空兵运输机部队,全部集中起来。这个师也不要组建完成之后,再统一开到晋北了。先将师直属队运到晋北,其余的部队集中一个团,运走一个团。组建的任务,到晋北在开始执行。”
杨震同意抽调铁道兵,郭炳勋到是没有感觉到意外。现在从通辽到开鲁的铁路,刚刚开始修建。受制于技术条件和工程原料,暂时用不了那么多的部队。适当抽调出一部分来,完全是可以的。
但是听到杨震将自组建以来,一直都是他眼珠子一样,除了参加前段丰收者计划之外,始终没有参战,一直在训练的伞兵一师一口气调出四个营出来。就连总部警卫团,都拿出去两个营,郭炳勋知道一号这是准备要砸锅卖铁了。
迟疑了一下,考虑到整个战场上的形势,最终郭炳勋还是没有反对。一号说的对,现在已经到了火烧眉毛的时候,顾不得以后了。只要能够打通与关内的联系,新兵补充难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至于其他的,还是暂时放到一边去为好。不过考虑到陈翰章那里的整个态势,郭炳勋命令陈翰章停止将从大同解救出来的劳工,全部转送回东北的行动。一是后勤方面,已经是实在有些不负重荷。
大批劳工从大同转运回东北,对后勤方面也是一个沉重的负担。而且目前既然已经控制住大同,将这批劳工全部转运回东北,也影响到大同矿的恢复。大同的煤矿,都是优质的工业用煤。
这些煤炭对在陕北建设军工基地,也是至关重要的。战役结束之后,大同煤矿要想尽快的恢复生产,也不能一下子将所有的劳工全部抽走。另外一点,就是这批劳工现在身体素质已经大部恢复,郭炳勋认为完全可以从其中就地动员一部分新兵。
郭炳勋让陈翰章将所有二十五岁以下,十七岁以上的劳工,就地组建几个新兵团。抽调出一批得力的军政人员,对其进行整训。同时想办法与晋绥和晋察冀两大区沟通,就地征集一批新兵。
哪怕只能征集到两个团的新兵,也可以稍微减缓一下总部眼下所承受的压力。至于所需的武器弹药,由总部从东北解决。一句话,就是采取一切必要的手段,要保证晋北战场所需的足够兵力。
其实郭炳勋对于陈翰章将从太原解救出来的那批战俘,全部移交给晋绥军区,心中多少有些意见。这些人虽说都有过被俘的经历,但有一点却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这些人都是完成了基本训练的老兵。
只要短时间的进行熟悉、整训和动员,就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可以形成战斗力,填补一定上的兵力缺口。那怕你留下五千人,补充进部队也能减轻一下自身的压力,并充实现部队的建制和缺口。
现在你可倒好,一万多人一下子全给了晋绥军区。晋绥军区的缺口,倒是一下子补充完毕不说,还有些撑到了。可你们自己却还需要总部想办法,千里迢迢的从东北给你们调拨补充部队。
看着郭炳勋起草的给陈翰章这道命令,杨震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同意了。不过在命令发出去之后,杨震对郭炳勋道:“你让高禹民现在将其他事情,都暂时给我放下。带着他的政治部人员,全部到新区去。”
“告诉他,我给他五天的时间,必须想办法在新区再动员三万以上的新兵。如果可以再多一些的话,我也不介意。此次新解放的各个县,都是东北传统的人口大县。甚至有一个县的人口,顶的上老根据地几个县的情况。动员三到五万新兵,应该不算太困难。”
“还有,现在已经动员的这两万新兵,全部发给后撤休整的各个师,以加快这批新兵的整训速度。先把这几个师的建制,给充实起来。还有此次李明博从奉天抢回的那些人口之中,也派一批政工人员下去,尽可能的征集一批兵员。”
“此次丰收者行动,我们虽说付出了一些代价。但是从奉天、鞍山、本溪湖、抚顺抢回了几万工人,抢回几万劳工,还有大批的民众。我们未来工业发展上,工人压力要小了很多。我看完全可以将原有计划之中,作为工人补充的部分青壮年,动员到部队中来。”
第二百九十章 只能内线作战
郭炳勋快速的记录完毕杨震的命令后,马上立即开始着手向晋北战场抽调部队。按照杨震的要求,将十师师部优先空运到晋北。其余新编入十师的部队,则从建制最完整的工程十三团,以及总部警卫团两个营开始空运。
其他的部队,则以哈尔滨、齐齐哈尔为基地快速的集中。到两个营,就向晋北空运两个营。考虑到晋北战场的整体态势,此次十师全部采取空运调往晋北。分散运输,到晋北之后在进行集中整训。
而从通辽至开鲁铁路工地上撤下来的两个铁道兵团,则立即就近上火车,直接运输至哈尔滨整训换发武器装备。原之所以没有就近使用铁道兵,是因为这些铁道兵需要整训的时间比较长。这两个铁道兵纵队所属的团,虽说距离通辽最近,但是毕竟不是作战部队。
就在郭炳勋争分夺秒的为增援晋北战场,全力的调动增援部队的时候,整个山西战场此刻已经全线打响。晋绥军区南下的主力经过紧张的部署,在已经确定目标的情况之下,对隐藏在静乐与岚县公路以北山区的左间支队发起了四面围攻。
但左间支队依托山区地形,以及配属的炮兵火力掩护之下死守不出。并依靠战前储备的丰富的粮弹,以及通过不断的战术反击,反复与参战晋绥军区主力部队拉锯。正是应了陈翰章当初的担心,这一战从一开始就打成了胶着战。
反复的拉锯,拖住了晋绥军区部队的手脚。而在战役打响的第二天,日军控制区内的一处山沟里面,参战的晋绥军区部队发现了几千名被日军屠杀中国人的遗骸。很明显,这是为日军修建工事之后,被日军屠杀的战前掠夺的百姓。
而在晋东北,已经赶到晋北战场的杜开山接过了整个晋东北战场的指挥权之后。没有丝毫耽搁的,将手中部队大部转向西面。重点对广灵县城,以及周边日军展开攻势。并以一个团的兵力,在晋察冀军区一分区的一个营的配合之下抢占飞狐口,切断了蔚县与涞源之间的联系。
他的主力则切断了广灵与蔚县、广灵至灵丘之间的公路。与正面发起牵制性进攻的部队,对广灵与灵丘日军完成了合围。并以一部向平型关方向,虚张声势的发起攻击。虽然还没有将日军在晋东北的倒三角阵型扯乱,但是却合围了其一条胳膊。
就在晋东北打成一锅粥的同一时间,日军二十一师团突然出五台山进入代县,集中兵力向雁门关至广武一线发起猛攻。在与苏英奇打了一个遭遇战之后,二十一师团的行动速度明显加快。在与苏英奇遭遇的第二天,其先头部队便进驻了代县。
其实苏英奇遭遇的二十一师团,只是其断后的一部。主力早在苏英奇出发的当天,就已经进入崞县与代县之间的五台山区。如果要真的与二十一师团主力遭遇,恐怕苏英奇当初脱身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在二十一师团向雁门关一线发起攻击的当天,在太原的三十二师团却是既没有投入到晋西北,也没有参与到对太行军区的扫荡。而是集中全部的兵力,乘坐卡车经定襄、五台一线,快速直插滹沱河北岸。
其先头部队,不待后续主力赶到,在抵达繁峙之后立即向茹越口一线发起攻击。并抢先抢占了茹越口内的两个制高点,铁甲岭和五斗山。将炮兵架设到铁甲岭上,不断的对纵深实施炮火打击。
此时整个山西战场,此刻从晋东南到晋东北,到处都是的密集枪炮声。战火和狼烟,几乎覆盖了除了晋西南之外整个山西大地。侵华日军几乎调动了在华北可以调动的所有兵力,向晋北、察南一下发起全线反击。
面对着日军三十二师团,几乎出乎所有人预料的行动方向。陈翰章并没有慌乱,而是从晋东北战场上抽调出两个营,将老总留给自己的晋绥六纵队十三旅,也调到这个方向上。利用地形,采取节节抗击的战术,迟滞三十二师团的行动。
但茹越口关内制高点铁甲岭、五斗山,在阻击部队抵达之前丢失被日军抢先占领,却是多少有些让陈翰章有些措手不及。铁甲岭位于茹越口内,海拔两千余米,是整个茹越口内外的制高点。
日军一旦占领这里,茹越口内外方圆几十公里之内一览无余。其炮火可以完全压制茹越口两侧海拔不过一千余米的山地。铁甲岭与五斗山的被日军抢先得手,阻击部队只能后撤至茹越口以北阻击。
这样,就距离自己给二十一师团留下的设伏圈实在是太近了。一旦这个三十二师团向西,自己不仅整个战术意图要暴露。同时合围部队的背后,也将全部暴露出来。到时候,非但无法完成围歼二十一师团,自己反倒是面对着腹背受敌的态势。
而且在铁甲岭丢掉之后,茹越口外所有的部队调动,对日军来说几乎是无密可保。其部署在铁甲岭上的炮火,对纵深部队的调动也带来强大的威胁。但反击铁甲岭,在三十二师团后续部队已经陆续抵达的情况之下,陈翰章除非调动大量的兵力,否则依靠阻击部队根本就没有希望夺回。
面对着二十一师团越来越近,现在调整部署已经是来不及了。陈翰章咬了咬牙,决心还是以不变应万变。暂时不做任何部署上的调整,主要作战目标还是以二十一师团为主。先打这个自投入到山西战场以来,还从未受到任何打击的日军主力师团身上。
命令原有的在茹越口一线的阻击部队,立即在原本部署在此地的北岳区一个团的配合之下。利用茹越口两侧的山地不惜一切代价节节抗击,为中线战场至少争取三天的时间。就算部队全部打光了,也要坚守三天的时间。
考虑到三十二师团投入到茹越口方向的兵力,大致有两个半联队。陈翰章在老总的坚持之下,将晋绥六纵队仅有的十四旅火速用汽车运往了应县。沿茹越口至应县一线,作为二线部队立即投入到防御作战之中。
而在中路,则利用北岳区原来固守雁门关一线的那个团,采取节节抗击的战术,将二十一师团引向广武方向。但极为出乎陈翰章,以及所有参战部队意料的是,日军二十一师团在占领雁门关之后,却突然停止了全线进攻。
整个师团悠哉、悠哉在雁门关内外,开始不慌不忙的修建起工事来,摆出一副要依雁门关天险防守的态势。二十一师团停止了攻势,直接把陈翰章在雁门关内设置的伏击圈给晾到了一边。
与此同时在茹越口一线,三十二师团的攻势却是越来越猛烈。阻击部队虽然依托地形不断的迟滞日军的攻势,但在日军炮火的猛烈夹击之下,却是伤亡数字每个小时都在攀升。日军这一手东攻西守的战术,让陈翰章立即感觉到了相当的压力。
为了减轻茹越口一线的压力,陈翰章冒险将楼北口一线的警戒部队全部都撤到了二线。让开楼北口的大门,让这个三十二师团分兵楼北口。而位于恒山山脉中的楼北口,距离浑源县城近在咫尺。
一旦日军选择了从楼北口分兵合击,陈翰章只能放弃对浑源县城日军的攻势。同时这个三十二师团,也将与浑源日军连成一体,这将对接下来的战事异常的不利。整个晋东北战场,也将出现全线动荡。但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之下,陈翰章也只能冒这个风险。
但无论陈翰章采取什么样的办法,这个三十二师团就像一根筋一样,死死的盯着茹越口一线不放。集中兵力对茹越口一线猛攻,而距离茹越口直线距离并不远,此刻已经门户大开的楼北口,就好像没有看到一样。
而中线雁门关一线的二十一师团,也是这个样子。近在咫尺的杨万口,就好像没有那么一回事一样,将整个师团都放在了雁门关至阳明堡一线。两个师团猬集在一起,摆出了一个相辅相成的态势,让陈翰章不由的异常头疼。
即便是调集部队,全线南下反击,但手头的兵力却不足以同时应对日军两个师团。你攻击雁门关内的二十一师团,这个三十二师团可以快速的救援。而一旦将打击重点放在三十二师团身上,攻击部队则将会受到二十一师团与浑源之敌的两面夹击,。
尽管日军采取了一系列的迷惑态势,但陈翰章很清楚,日军这个二十一师团并不是真的就停留在雁门关一线。其摆出的这个态势,就是为了迷惑自己。如果自己将部队抽调先打三十二师团,这个二十一师团会毫不客气的长驱直入。
可明知道日军采取此种战术的真实意图,但兵力使用到极致的陈翰章面对这种局面,却偏偏无计可施。他不想采取单纯的防御态势,因为这在他看来,反倒会是让自己机动能力很强的部队,在作战之中束手束脚。
但如果现在集中设伏部队全军南下,在雁门关左右围歼这个二十一师团,却有两个头疼的事情。一是侧翼掩护无足够的兵力,应对三十二师团必然的救援。二是雁门关内复杂的地形,也限制了自己坦克部队的运动。
三,也是最关键的一个难题无法解决。一旦自己倾巢南下,整个战场将再无机动兵力。一旦出现新的敌情,自己根本就无力应对。除非放弃对晋绥军区主力侧翼的防护,抽调穆长秋指挥的两个团,越过同蒲铁路向东北方向攻击。否则一旦战事打成胶着状态,很容易耽误事情。
一旦应县得而复失,整个晋北的战场将被分割成两个部分。如果这个三十二师团在攻取应县之后,向西进攻山阴,那么自己南下雁门关的部队,会被日军反过来包围在雁门关以内的战场。
一个日军师团就在自己身后近在咫尺的情况之下,没有一个人能做到视而不见。尤其是眼下兵力已经使用到极致的自己纵深空虚,几乎没有任何防御兵力。阻击三十二师团的部队,又打成这么一个添油的态势。注定了这场战役自己在内线解决,无法拉到外线。
第二百九十一章 陈翰章的错误
咬了咬牙,陈翰章依旧没有动用设伏部队。而是集中了驻大同机场的航空兵部队全部出动,对三十二师团进行狂轰滥炸。但出乎陈翰章意料的是,日军投入的空中兵力虽说不多,但是配属的地面防空炮火异常的猛烈。
在太原城外吃了一个大亏的三十二师团,之所以在太原待机这么长的时间,除了等待补给与补充兵员之外,就是在等待防空兵力的到来。三十二师团在太原战役期间,被炸的至今心有余悸。
在接到方面军参谋长直接传达的作战计划,已经赶到太原的三十二师团长井出铁藏中将直接电告冈村宁次大将,要么在作战之中派出空中掩护,要么为三十二师团增加地面防空炮火。
其实不用井出铁藏中将自己提出,冈村宁次已经在考虑这个问题。这几个新投入到战场上日军旅团建制以上单位,都配备了大量从其他方向抽调出来的防空武器。从华中调出来的部队,早在集结的时候,冈村宁次就再三提出要求增加防空武器的编制和配置。
而二十一师团和四十八师团两个师团,在东南亚集结的时候,他也要求大本营为这两个师团尽可能多的配备防空武器。不管什么高射炮也好,高射机枪也好,最好是能配备多少,就尽可能的配备多少。自己也想办法,从其他方面的驻军之中抽调出一批防空武器。
这两个师团,每个师团都配备了二十五毫米高射机关炮四个中队。两个师团都配备了从东南亚战场上缴获的四十毫米博福斯高射炮,以及大量的十三毫米高射机枪。其对空火力与防空能力,远远超过了中国派遣军直辖的各个师团几倍。
尤其是从东南亚战场上缴获的博福斯高射炮,因为其性能异常的优秀,几乎已经成为世界标准高射炮。日军在缴获之后,不仅送回本土进行仿制,而且直接将其装备到了这两个师团之中。这种高射炮,也成为整个这场战役之中,抗联航空兵最强劲的对手。
这个三十二师团,虽说没有从东南亚调来的两个师团配备的高射武器那么多。但是在太原休整期间,冈村宁次紧急为其加强了三个二十五毫米高射炮中队,两个八八式七十五毫米高射炮中队。
甚至各个联队,也都配备了十三毫米高射机枪。所有的重机枪,全部改用高平两用枪架,改造成为高平两用机枪。日军使用的二十五毫米高炮和八八式高炮,虽说性能不咋地,但是胜在编制众多。在大量的高射机枪和高射重机枪的配合之下,在中低空形成了一个较为严密的防空火力网。
当地又是全部为复杂的山区地形,轰炸的目标不仅相当的分散,而且飞机如果想要命中目标,几乎要在两山之间俯冲,这样极易遭受到日军两面防空火力的夹击。在损失了十余架英制轻型轰炸机,却没有迟滞住日军进一步的攻势之后,陈翰章不得不放弃了这种得不偿失了的办法。
在茹越口一线已经陷入最危急的时刻,空中支援又损失巨大。陈翰章此时已经顾不得十师只到了师部,以及整个十师在新京之战结束后,仅有的缩编两个营老部队,以及警卫团两个营,其余的部队还在空运中的十师抵达的部队,增援茹越口方向。
只是等到增援茹越口的十师部队出发之后,陈翰章冷静下来才发现自己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自己手中有着大量的坦克部队,在大同、集宁、归绥多次战斗之中,已经大量的使用。
但是在晋东北战场上,自己却只投入了少量的坦克部队。与自己属下现在庞大的装甲兵实力相比,充其量也就是一个零头。对于这一点,一向嗅觉敏锐的日军,绝对不会察觉不到这其中的异常。
而自己不仅在晋东北战场上没有使用坦克部队,其余的机械化部队,也基本上没有投入到一线作战之中。日军不是傻子,在地形并不是很有利,明知道敌军有大量的坦克装甲车,却还是冒险北上。
也就是说自己为了围歼这个二十一师团,调动的眼下现在始终在隐蔽待机。再加上自己当初顾虑到晋东北地形复杂,不太适合坦克部队使用,而没有出现在其他战场的坦克部队,现在却成了日军迟迟不肯北进的一个因素。
而当年在十一军司令官任上,在南昌会战之中动用了上百辆坦克,成为日军大规模集中使用坦克第一人的冈村宁次,对大规模坦克集群突击的威力又很清楚。自己大量坦克不露头,日军就很难上当。
也就是说参与攻击的日军这两个师团,很清楚自己始终没有露面的坦克部队,是在等待着什么,也始终在防范着自己利用坦克部队的快速突击性,在大同盆地中队这个二十一师团实施装甲突击。
因为相对茹越口一线复杂的山区地形,出了雁门关之后的广武以南地区位于大同盆地南端,除了洪涛山一线之外,其余的倒还有些适合坦克发挥威力的小盆地。这样一来,自己的伏击圈在什么位置,日军便可以大致的判断出来。
而日军此次反击战之中,采取的东攻西守的战术,应该是准备以三十二师团,在极度不适合坦克作战,正处在恒山与雁门山交接处的茹越口一线的攻势,将自己的坦克部队吸引到那边。为西面的二十一师团深入,创造一个条件。
发现自己判断错误的陈翰章,几经深思还是决定赌一把。在二十一师团已经发现自己战略企图,迟迟不肯上当的态势之下。将所有参加设伏的坦克部队,除了装甲一师的装甲一团外加二团的两个连之外,将所有的坦克和机械化部队抽调出来,向茹越口方向增援。
但陈翰章一再叮嘱带队执行此次任务的易良品,他的此次行动只是虚张声势。一旦二十一师团北上,他立即指挥全军利用BT快速坦克优良的越野性能出马兰口,从繁峙与代县之间攻击二十一师团的侧翼,并切断三十二师团与二十一师团之间的联系。
这个向西增援的行进速度,一定要牢牢的把握好。既要将三十二师团注意力吸引过来,但也要保证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快速的转向。最关键的是绝对不能被三十二师团给缠住,保证向二十一师团侧后方的穿插。
在交待完毕易良品后,陈翰章在略微犹豫了一会之后。在老总的支持之下,给此时在宁化堡一线的穆长秋下达命令。命令其所指挥的两个团,立即翻越云中山,抢占平地泉、崞县,切断二十一师团的退路,并阻击日军可能会出现的援军。
陈翰章想尽办法进尽可能的做足了准备,但是战局的发展并未按照他预想的来。就在易良品指挥坦克部队沿山阴至应县公路一路疾进,十师的两个营刚进入应县的时候,茹越口的战局却在迅速的恶化。
还没有等易良品指挥的部队赶到茹越口,三十二师团已经全线突破,并对应县发起了攻击。十师的两个营并编入该师总部警卫团的两个营,以及从茹越口撤下来的部队,依托应县县城正在进行阻击。
应县县城现在正处于关键位置,一旦应县县城丢失,整个内长城一线直至大同,将再无险可守。好在十师的动作快了一步,抢先进入应县。十师部队抵达的兵力虽说不多,但是赶到的却是异常的及时。
十师刚一进入应县县城,三十二师团的先头一个步兵大队,便突破了应县外围晋绥十四旅的阻击,出现在应县正南方向。如果十师部队晚到哪怕是一个小时,应县县城失守,后果将不堪设想。
面对着绝对优势的日军,还未来得及修建工事的应县县城。虽说手中只有四个营的兵力,但是该师师长却没有任何的犹豫。按照抗联一旦投入战场就绝不回头,不会讨价还价,即便战至一兵一卒也要执行命令到底的习惯和作风。
即便是敌众我寡,即便是缺少炮火的支援,但进入县城的十师部队依托县城简易的工事,就地与日军展开了顽强的激战。在所有炮弹只有不到二百发的一个美制山炮连的火力支援之下,死死的拖住应县周围越来越多的日军兵力。
只是虽说抢先一步进入县城,但兵力有限的十师部队,虽然依托县城拖住了三十二师团的主力,却无法拖住三十二师团的全部。以四个营的兵力,以及在之前阻击战之中,伤亡达到七成只能缩编为四个排,眼下已经失去战斗力的两个营,只能在日军的围攻之下先固守应县。
至于参战的晋绥军区两个旅,只能撤往应县东北方向的浑河一线,执行切断应县与浑源之间联系的任务。三十二师团在突破茹越口之后,所攻击的位置正是晋东北战场,与晋北战场的结合部。
这个位置至关重要,一旦三十二师团抽出一部兵力向东北方向攻击,整个涞源外围的抗联部队,将会被日军反包围。而自己在晋东北战场的整个部署,也将全部的前功尽弃。尽管兵力不足,但陈翰章也只能分出一部兵力,保护晋东北战场的侧翼。
三十二师团在全力围攻应县的同时,以一部兵力向山阴一线攻击,试图与左翼的二十一师团汇合。并以一部开始强渡桑干河,试图切断朔县至大同的公路。易良品的部队刚过山阴进入应县境内,就与日军三十二师团一个联队遭遇,随即便陷入混战之中。
当易良品指挥部队与日军这个联队刚一遭遇的时候,他就清楚的知道自己已经面临着严峻的态势。战局的急转直下,让易良品的佯动只能迅速的转变为实打实的激战。因为如果让这支日军继续西进,陈翰章的伏击圈即便完成,但也面临着腹背受敌的态势。
形势的剧烈变化,让陈翰章只能暂时放弃让易良品随时转向,对二十一师团身后进行快速包抄的原有思路。而是不惜一切的代价,将这个联队死死的缠住。在援军抵达之前,至少不能让其进入山阴县城。
第二百九十二章 失利
而就在三十二师团完成对茹越口的突破,易良品的部队与三十二师团乱战成一团的同时。原本在雁门关内停滞不前的二十一师团,突然全军出动向北发起猛攻。相继抢占了新广武与旧广武,并以三个联队齐头并进的态势,向山阴、东榆林发动进攻。
见到这个二十一师团总算咬了钩,陈翰章一直悬着的心登时落地。虽然穆长秋的部队,还未能赶到平地泉一线,尚未能抢占崞县,切断二十一师团的退路。而现在被三十二师团一部缠住的易良品,很可能无法按照原有的计划出马兰口。
但在茹越口一线已经被全线突破的情况之下,陈翰章知道自己已经没有太多时间等待这个二十一师团全部进入合围圈。根据现有态势,陈翰章根据形势的发展,放弃了原有在洪涛山一线设伏的计划。
立即命令部署在神头的部队,在马邑以南强渡桑干河,直插广武堡,切断这个二十一师团的退路。原来在洪涛山设伏的部队全线出击,在陈翰章能够调动所有炮火的掩护之下,直插山阴至榆林的公路。以骑兵一部,向张庄一线快速突击。从东西两面,对二十一师团进行夹击。
陈翰章给各部队的命令是,务必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完成对二十一师团的两面夹攻。实际上打到这个态势,陈翰章已经放弃了原有对二十一师团围歼的计划。易良品无法撤回,等于一只手被日军抱住的他,现在已经无足够的兵力完成对二十一师团合围。
他手中可以在第一时间投入战场的装甲部队,除了装备T三四坦克的装甲一团之外,他目前在雁门关战场上的所有坦克部队。只有两个T二六轻型坦克连,以及杨继财从太原撤回来的十几辆十字军坦克,坦克集群数量并不充足。
而相对于可投入坦克数量不足,陈翰章最头疼是步兵的数量更加满足不了需要。虽然他将所有能调集的骑兵,都临时改为步兵参战。但依旧让他的兵力使用上,感觉到异常的紧张和不足。
虽说日军大部集中在大同盆地上,相对战场有利,但这里也不是一马平川。日军虽然没有能够抢占洪涛山,但广武堡所在的地形,却正是位于丘陵地带。而广武至榆林堡之间,却是位于平原地带。实际上陈翰章虽然居高临下,但是真正开打,却还是处在佯攻的地位。
在这种情况之下,也需要更多的兵力投入。在陆续抵达的十师主力,已经陆续开往茹越口、应县、山阴东南方向布防拖住三十二师团的情况之下,他实在凑不出合围二十一师团的兵力。这场战役,注定从一开始就是击溃战。
兵力不足,陈翰章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