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抗日之我为战神-第6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样,你今天说的这些无论我们执行与否,但是对于我们都是一个参考。”

    听到陈翰章也鼓励自己将所有的思路都说出来,杨继财犹豫了一下之后,咬了咬牙道:“老总、司令员,我的意思是该怎么做,还是怎么做。只要保证我们部队的应变能力,保证我军的机动性,我们可以按照日军最希望看到的意图走上一程。日军不是摆开一系列阵势,要引诱我们上钩吗?我不摆出上钩的架势,怎么能引蛇出洞?”

    “首先这个左间支队的主力必须要找出来,这是无疑的。无论冈村宁次的真实意图是什么,这个左间支队确切的行踪,我们必须要找到。否则这几千日军放在那里,终归不是一件安稳的事情。”

    “而且对整个晋西北根据地,也是一个相当严重的隐患。这是几千名的日军,不是几千的伪军。放在我们核心之地的晋西北,我们绝对不能视而不见。无论是从战略格局,还是从战术格局上,找到并解决这个左间支队主力,都是我们目前最先要做的。”

    “其实日军在这个节骨眼上,对太岳和太行军区的此次扫荡,一方面固然是对我军实施釜底抽薪,削弱山西战场我军整体配合的能力。另外一个方面,恐怕就是为了其下一步战略展开做铺垫。”

    “他们对太行和太岳的扫荡,我总感觉是在掩饰着什么。一方面的确有其战略需要,但肯定是另外有所图。要么是向我军示威,告诉我军他们在太原的三十二师团,也可能会随时对晋西北发起扫荡。”

    “其实让我真正确定日军不会进攻陕甘宁边区,其无论现在这个左间支队距离黄河渡口多近,都是日军在虚晃一枪。他们真正的目标还是晋北的主要原因,就是日军在晋东南地区发起的这次扫荡。”

    “日军对晋东南的扫荡,在加上这个左间支队神秘的消失在内长城沿线,几乎让开了晋北我军南下的全部通道。冈村宁次如此做派,总让我感觉到他们在欲盖弥彰,有意识的在掩盖什么。”

    “而三十二师团的迟迟不动,更加让我怀疑,这本身就是一次战略欺骗行动。无论这个左间支队真正的战略意图是什么,即便有几千之众,但想要真正让我们下决心分兵,这点实力还是不够的。”

    “太原一战在我最后撤离的时候,三十二师团的确遭到我大编队的航空兵使用特种航空炸弹的重创。但是要说彻底的丧失战斗力,已经不在有进攻能力,根本就不可能。以东北战场最近几年的经验来判断,日军一个师团伤亡不超过百分六十,就依旧还有战斗力。”

    “再加上太原城外山区地形,限制了特种航空炸弹发挥威力。在我们全军撤离太原之后,这个三十二师团我认为至少还保留了百分之六十的战斗力。也就是说,这个三十二师团还有相当一部分的战斗力。”

    “而且在太原的四十一师团一部,伤亡并不是很大。在撤退的时候,为了拖延日军的追击,我的确采取了一些手段。给南线的四十一师团,造成了不轻的伤亡。但是在城西的四十一师团主力,并未受到很严重的损失。”

    “两军相加,实力还是相当可观的,其根本就用不到这么长时间的整补。补充一部分新兵,这我相信有这个可能。但是在晋北战场正值关键时候,这么一个还有战斗力的师团整补这么长时间,我很难相信这是日军会做的事情。”

    “我们虽说捅了太原一下,给太原城进行了一次大手术,但这也并不能成为日军将重兵囤积在太原城周边的原因。因为一旦整个山西境内全部打响,兵力被牵制的我军,便再无偷袭太原的机会。日军在太原城周边保持这么多的兵力,也根本没有任何的必要了。现在最急需兵力增援的不是太原,而是晋北的大同。”

    “两位首长,眼下东线从晋东北到晋东南,整个同蒲铁路以东,正太路南北打的如此热闹。而西线和中线却是异常的平静,甚至可以说平静的过分。别说炮声,就连一声枪响都没有,首长这很不正常。”

    “我记得我们三号当初在参谋教导队的时候,就曾经不止一次的和我说过,战场上很多的时候,越是平静的地方,一旦爆发就越是会激烈。尤其是与日军这样的军队作战,尽可能的要将侧重点要放在侧翼。绝对不能单纯的只看正面,日军投入的兵力与装备。”

    “所以三号当初再三警告我们,作为作战参谋,对整个战局和敌情变化的分析和判断,不要眼睛只盯住打的激烈的地方。很多的时候,意外往往就出现在你想不到,看起来最平静的地方。”

第二百八十二章 漏算的一点

    杨继财微微沉吟一下后,指了指地图上的太原:“我现在可以断定,这个三十二师团一直在太原,绝对不是单纯的休整和整补,而是在待机以及囤积弹药。他们在等,等我军在查实左间支队的位置之后,为了保护陕北我军根本之地主动出击,将身后的空档全线拉开。”

    “我们现在最大的优势,就是日军不一定察觉到我晋绥军区主力正在星夜兼程往回赶。其大部分的部队,已经抵达晋北。我的意思是,利用我军对保德、偏关一线的控制,晋绥军区抽调不少于两个旅的兵力秘密南下。”

    “其余的主力部队,要隐蔽在晋北待机。也就是说,我们打这个左间支队,不要动用晋绥军区的主力部队。尽可能的拖延日军,发现我晋绥军区主力已经返回晋北的时间。否则我晋绥军区主力全部南下,反倒是很容易打草惊蛇,让日军改变原有的战略意图。”

    “但晋绥军区主力不要南下,就留在晋北地区秘密待机。而我们则抽调目前在神池、宁武一线扑空的两个团,在加上晋绥军区目前在晋北的一个纵队,则公开大张旗鼓的南下搜索。”

    “以晋绥一个纵队的兵力,再加上抗联的两个步兵团,以及从偏关、保德一线秘密迂回的晋绥两个旅的兵力,我想围歼这个左间支队已经足够了。而且无论冈村宁次的真实意图是什么,即便三十二师团的下一步行动真的是西进,这些兵力加上晋西北根据地目前留守的兵力,也足以在短时间之内应对。”

    “最关键的是,我军南下部队一旦实施展开,我估计这个左间支队自己就会露头。甚至还会向西虚张声势的运动一下,让我们方便的去找上门。否则无法将我军太多部队吸引南下,他冈村宁次上哪儿找可供他利用的足够空隙?”

    “通过战役打响以来,一系列的战役进程,冈村宁次已经摸清楚了我军的战斗力。再加上日军从关东军调来了我军的老对手,前任关东军参谋长吉本贞一中将担任这个第一军司令官。他很清楚,在我军密集防守之下,他们想要夺回晋北,甚至整个绥远,几乎已经不可能。”

    “就算能夺回晋北,但是以我军的战斗力和装备,日军付出的代价恐怕是他华北方面军,甚至整个中国派遣军都难以承受的。也正是有了这个看法,冈村宁次才下决心改变以往其一拥而上,逐次投入兵力的做法。”

    “通过对我敌后根据地的扫荡,甚至以进攻陕北为诱饵,吸引我军自己分散兵力,调动我军出内长城一线。然后利用山西的以山地为主的地形,采取日军惯用的迂回穿插战术,将我军逐一打垮。”

    “他既然舍得拿出一个旅团级别的支队来冒这个险,那就绝对不会让我们这几条大鱼,有脱钩的危险。我认为无论他的真实意图是什么,但万变不离其宗,引诱我们分兵这是他最终的目标。”

    “所以,我的建议还是利用日军不见得掌握我晋绥军区主力,已经返回晋北的态势。以目前驻守在晋北的我晋绥军区一部,南下寻找战机围歼这个左间支队。而晋绥军区主力,则秘密在洪涛山一线展开。”

    “但是这个展开,要绝对尽可能的隐蔽。如果晋绥军区能保证这么大规模的部队,短时间之内行踪不暴露。甚至可以将隐蔽待机的地点,可以向南移动到内长城以内,甚至可以考虑让部队直接南下云中山区秘密待机。”

    “无论这个三十二师团是准备包抄我南下部队的身后,还是利用这个空档直插晋北战场左翼,晋绥军区主力都可以在其侧翼给他狠狠的一刀。日军不是给咱们玩一手声西击北的把戏吗?咱们为什么不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一样给他们来上一次?”

    “我们的戏要做足,将这个三十二师团彻底的引诱出来。但陈司令手中,要至少保留相当数量预备队作为机动部队。因为此时在晋冀交界处,那里还有一个二十一师团。我估计等我们的部队南下出击,这个二十一师团就该开始采取行动了。”

    “至于晋东北战场上,我建议我们投入的兵力要增加。不仅要以攻代守,还要将这个六十九旅团、武内支队以及山村支队打疼,彻底的撕烂他们在晋东北现在构成的三角态势。如果能够率先歼灭其中一部,恐怕着急的就该是他冈村宁次了。饵都被吃掉了,他就不能不动用看家老本了。”

    “一句话,该做的准备还是要做的。但是在怎么做上,我们还是要仔细的掂对一下的。日军现在看的确有刻意把水搅浑,以便浑水摸鱼的。但我想如果我们做足了准备,谁才是那条被摸上来的鱼,可就还不一定。”

    杨继财的思路,让老总陷入了沉思。而陈翰章却是在思虑了一下之后,微微的摇了摇头。这个方案,在他看来至少看起来不错。但是却让人有种天马行空,不是很稳妥的感觉。而且这眼皮子,也有些过于狭窄了。算计的倒是很精确,但是考虑的却并不很全面。至少晋绥军区部队的现状,他并没有考虑进去。

    单凭自己的两个团,再加上晋绥军区一个两旅制的纵队外加两个旅,想要吃掉左间支队的确不会有什么太大的问题。但是在山地作战的情况之下,这个进度谁也不能保证。一旦战事拖延下去,这个三十二师团真的西进,那么就很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后果。

    而二十一师团,正在抓紧更换适合山地作战的装备,增加骡马的配置。可以肯定,这个二十一师团不会投入到其他的方面。在察南战场日军已经调动四十八师团参战的情况之下,这个二十一师团只能放到山西战场。

    单凭晋绥军区留守部队,即便加上抽调的两个旅,但在自身还要应对几千日军的情况之下,能不能拖住一个师团,这实在是很让人担心。而且抽调走两个主力旅的晋绥军区主力,秘密南下至云中山一线隐蔽待机。但是如果日军将二十一师团,也全部投入到晋西北战场上呢?

    而且单凭晋绥军区一个纵队两个旅,再加上从主力抽调的两个旅的兵力,也不见得能让冈村宁次上当。反倒是分散了晋绥军区原本就不强的兵力,将自己原本攥成拳头的部队,变成了一个巴掌,而且还是漏风的那种巴掌。

    最关键的是晋绥军区的一个旅,连同直属队和非战斗人员都加上,满打满算不过三千多人。留守的这两个新编成的旅,甚至只有两千多兵力。这还没有考虑到新编成的部队,之间配合作战的能力,是不是达到了标准和要求。

    按照他的思路投入的四个旅,全部加在一起不过万把兵力。这些兵力,就算在加上抗联的两个满编团。但既要应对这个左间支队的主力,又要在必要的时候阻击三十二师团,恐怕还有些力不从心。甚至会因为兵力分散使用,分散了自己原本就不足的力量,拖延对左间支队的围歼战斗。

    甚至可以说以晋绥军区在晋北的部队,加上留守在根据地内的部队,吃掉一个左间支队主力都很困难。如果三十二师团也参与进来,哪怕就是出动一个支队的兵力,恐怕就算晋绥军区主力全算上也恐怕很难拿下。

    杨继财的算盘打的很好,这一点陈翰章也不否认。但陈翰章认为杨继财漏算了一点,那就是晋绥军区主力的兵力数量和结构。也就是说其一个旅的实力,有没有他想象的那个数量。这一点,才是他思路之中最致命的。

    晋绥军区地处晋西北,其并不充沛的人口数量与贫瘠的资源。使得晋绥军区部队发展速度,与其他大区相比一直较为缓慢。再加上调回陕北以及抽调往晋察冀军区部分兵力,其整体实力是全军各大战略区之中最弱的一个。

    尽管其武器装备在抗联的全力整补之下,在挺进军主力北上之后,已经成为关内全军各大战略区之冠。但受所在地区人口资源的限制,其兵员数量严重不足,发展后继乏力的情况却是相当的明显。

    如果不是前几年,一二零师出兵冀中发展了万余新兵,恐怕实力发展会更差。即便加上中央不惜削弱自身防守兵力,抽调过来的增援部队。以及中央从去年冬季撤到晋绥地区休整的冀中军区部队之中,抽调出三个团补充进晋绥军区,其兵力数量就更少了。

    但即便是中央为了准备此次战役,不惜一切代价的为晋绥补充兵力。但格局的限制,使得晋绥军区部队实力始终不足。经过整编和扩充,全军上下也一共只有五个纵队十二旅零三个骑兵团。

    当然全军看起来架子是很大,但实际上各旅除了作为拳头中的拳头部队使用的一纵一旅和三旅,是下辖三个步兵团完整建制之外,其余的所有旅全部都是两个团建制。在除去各级机关的直属队,文工团一类的非战斗人员,实际上的一线作战部队的人数就更少。

    五个纵队之中作为拳头部队使用的一纵队装备最为精良,编制最为齐全。下属四个步兵旅零一个骑兵团,但全纵队相加也不过一万五千人。剩下的四个纵队均为两个步兵旅,一个直属十八门制炮兵团的建制。

    这四个纵队平均每个纵队,连规模直属队都算在内还不到八千人。出外长城作战的主力部队十二个旅,加上直属炮兵和骑兵,全军总数只有不到五万余人。能出动这五万人,也已经是晋绥军区能抽调出来的兵力极致了。

    而这五个纵队之中作为骨干和拳头使用的一纵队,在整个包头战役之中承担的任务最重。但其下辖的四个主力旅在此次出关作战行动之中,伤亡也是整个晋绥军区主力部队几个纵队之中最大的。

    现在不算扩编的新兵,全纵队四个旅剩下的战斗力,不及出兵之前的一半。连排等基层干部,损失犹大。作为攻坚战主力的三五九旅,这个晋绥军区主力中的主力旅伤亡三分之一,短时间之内已经失去战斗力。

第二百八十三章 攥成一个拳头

    日军虽说在包头的兵力不算太多,但七拼八凑的伪军兵力却是不少。这些杂牌伪军战斗力虽说不咋地,但是在日军的督战之下,躲在工事内向外开枪却是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而且这些伪军在知道来的是十八集团军部队之后,抵抗的也异常激烈。

    包头的城防工事,因为所在的战略地位重要,可谓是异常的坚固。再加上晋绥部队第一次打这种设防坚固城市的攻坚战,以及实际攻坚经验与步炮协同作战经验不足,导致了战斗之中伤亡很是不轻。

    一场攻坚战下来,这个作为骨干的一纵队伤亡着实不小。除了主力三五九旅伤亡过半,失去战斗力之外,其余的三个旅也伤亡不轻。再加上其他大大小小的战斗,此次包头作战,晋绥军区主力伤亡达到五千多人。

    这些伤亡的都是一线的作战人员,甚至大部分都是骨干。有些牺牲的营连排干部,甚至还是红军时期培养出来的老骨头。一场攻坚战下来这个伤亡数字,让晋绥军区的司令员心疼的直哆嗦。

    虽说在收复包头之后,晋绥军区部队在绥西与绥南招了七千多新兵,但是新兵训练是需要时间的,短时间之内损失是暂时无法弥补的。尤其是战斗骨干和基层干部的损失,是很难弥补的。

    除去在包头作战之中的这些伤亡,在除去必要留守绥远从包头到集宁阴山以南地区两个旅,以及大青山游击支队改变过来的一个旅,晋绥军区主力五个纵队现在可投入作战的兵力,就更加无法满足需要。

    现在全军除了实力最强的部队三旅留守绥远,一旅在包头战役之中损失过半,短时间之内无法参战,也留在了集宁地区整训新兵并进行整补之外。全军五个纵队,实际上只有九个半旅可以投入作战。甚至四、五两个纵队,现在只有一个旅的建制。

    主力部队都这种情况,留守的才由地方部队升级来的那些部队,实际兵力情况更差。目前在晋北的那个新编成的纵队,两个旅相加则只有六千余人。除了几百人的纵队直属队之外,平均一个旅只有两千多兵力。

    整个纵队全军上下只有抗联转交过来的七门九二步兵炮,六门速射炮,两门山炮和几门迫击炮。轻武器数量虽说接收了抗联从集宁战役缴获来的装备,已经全部清一色日械的配置比较充足,但是底子在那里摆着那。六千多人的兵力,除去直属队和非战斗人员,实际可以投入一线作战的部队,还不足抗联两个团。

    以这六千多人的部队,即便是加上抗联的两个团,要想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围歼这个左间支队,也是相当吃力的。更何况在与左间支队作战的时候,还要分出一部分兵力,警戒太原一线随时可能会出现在晋西北的三十二师团?

    而且在与晋绥军区接触之后,陈翰章还发现关内部队普遍存在一个相当严重的问题。与抗联在人员编制上全力向一线部队倾斜,各级机关的人数有着严格规定。一线作战部队人员无论是编制,还是实有数量都相当充足的情况相比。

    晋绥军区各个部队,无论是地方部队还是一线野战部队,其非战斗人员数量都相当的多。各级直属队的编制,普遍都很大。甚至有一个分区直属队人员,有五六百人的情况出现。而一线部队的步兵连队,普遍在六七十人左右,各部队头重脚轻的状况很普遍。

    这种情况,在抗联几乎不可能出现的。他相当于纵队一级的装甲兵司令部,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装备技术部这四大部,所有机关人员加在一起也不过才有二百余人。与这边一个团的直属队,都没有办法相比。

    机关人员多,相对应的必然要挤占一线作战部队的兵力数量。各级机关占用编制过多,下面部队的一线作战兵员也就越少。在本身实力就最弱,有限的人口基数无法支撑大量扩军的情况之下,机关编制人员过多,这并不是一件好事。

    陈翰章认为杨继财算计的很精确,但是他却忽略了一点,那就是晋绥军区现有的实力。不仅晋绥主力现在实力有限,就是晋绥军区留守在晋西北的部队,也不是所有的兵力都能参战的。

    第二战区以一个军的兵力,已经进入方山一线。虽说现在停止了继续北进,但其这一举动却是在眼下的国内政治态势之下,牵扯到了晋绥军区很大一部分兵力。无力北面的战局再紧张,向南要也留下一定的兵力进行防御,以防止某些方面趁机浑水摸鱼这是一定的。

    别这边挡住了日军的进攻,那边却被中国人自己在背地里面,在自己后背上捅上一刀。那乐子可就真的大了。也许是经历的太少,或是有足够的傲气,杨继财眼中的敌人只有日军。很多战场之外的事情,他却是没有考虑到。

    这么七算八算,晋绥军区在此战之中能够参战的部队,陈翰章心里面明镜似的。他知道,以目前晋绥军区的实力,很可能无法单独的应对整个晋西北的战局。这也是他对杨继财计划之中,不满意的地方。

    陈翰章清楚的知道,此次会战之中整个西部战场,最关键的节点即将到来。一旦日军发起全线反击,将会是一场全面的攻势。整个山西北部,都将会成为一个巨大的战场。无论晋东北还是晋西北,都不可能在这场激战置身事外。

    自己在战前最后这段时间的部署之中,必须要慎重。因为一旦开弓,就不可能有回头箭。为了慎重起见,在实力有限的情况之下晋绥军区主力必须要全部南下。而且不能像现在这样,抵达一个旅就集中一个旅南下。

    必须要等到全军集结之后再行南下,以便将有限的实力攥成一个拳头打出去。一击必杀,才是自己目前最应该采取的战术行动。否则一旦有任何一个战场拖延,都会影响到全局的进展。

    犹豫了一下之后,陈翰章看了看杨继财道:“你原来南下寻找左间支队主力的任务,现在撤销。你就留在我这里,继续担任你的作战处长,专门负责我们部队与晋察冀和晋绥部队之间的联络。”

    “你现在记录。一,命令配属我部指挥的晋绥军区第六纵队加强一个骑兵营,配属野炮一个营,从鲁平出发经偏关、三岔口一线,进抵五寨以西隐蔽待机。转告第六纵队司令员,让他在行军的时候避开一切有人烟的地方,行踪越隐蔽越好。”

    “二抽调两个步兵团,两个坦克连,以及一个一二二榴弹炮营,一个七十五野炮营的部队,由穆长秋亲自指挥由朔县经前寨、杨万口一线南下宁武,并抢占宁武与静乐之间的宁化堡。”

    “告诉穆长秋,我不管他用什么办法,但有一点让他记住,他南下的时候动静搞的越大越好。最好造成整个太原城,都惊动那就是最好不过的了。命令驻神头至雁门关一线的我军所有部队,除了留下部分兵力之外,主力向西朔县至神池一线。命令王明贵在西面虚张声势,摆出一副全军南下作战的姿态。”

    “三,调集配属我部的汽车第三团,集中所有的卡车部署于岱岳至阴山一线待命。四命令后勤部门,抓紧时间囤积弹药、粮食、油料,以及其他所有的物资。尤其是炮弹,一定要尽可能多的囤积。”

    “四,命令我军目前还滞留在绥南的所有部队,立即全部撤入晋北,将目前全部的控制区,一并移交给晋绥部队,一兵一卒都不要留下。大同站目前所有的列车,包括你带回来的六列列车,全部北上离开晋北地区。五,命令航空兵西部集群,立即做好全体出动的准备。”

    “给晋绥军区代司令员发报,请晋绥军区留守之各部对预定地点严密搜索。但是只要日军没有行动,就尽可能的不要惊动他们。同时请晋绥军区密切注视太原周边的敌情变化。尤其是三十二师团的行踪,一定要牢牢的掌握住。”

    待杨继财快速记录完毕自己的几道命令之后,陈翰章转过头看了看注视着地图沉思,却对于陈翰章的部署一言未发的老总道:“我的建议还是集中晋绥主力部队,以及晋绥军区全部炮兵火力,围歼这个左间支队主力。

    “目前留守在晋西北的地方部队,以及现有不多的主力部队则全部南下,对方山一线实施警戒。同时晋绥军区,对营救出来的战俘中被俘的我军干部战士,要抓紧时间审查以及进行整训。”

    “先不要管这些被俘人员是来自晋察冀,还是太行或是太岳区。在晋绥军区主力南下之后,立即补充进晋绥军区各个团。这么多的俘虏,足够在短时间之内将晋绥军区实力尽快的充实起来。”

    “不过老总,晋绥军区部队抵达一个旅,便南下一个旅,这么分散着南下不行。如果决定晋西北战场,还是以晋绥部队为主,那么就必须要攥成一个拳头打出去。我看这样,已经返回晋北的晋绥军区部队全部停止南下。等到全军集结完毕,再行全部南下。”

    “如果在晋绥军区主力全部抵达之前,我们发现了左间支队的踪迹。那么我们先行南下晋绥第六纵队,以及抗联两个团的部队,可以先行投入到战场上。即便三十二师团出动,我们也有大量的汽车,可以在第一时间将集中起来的晋绥军区主力运送到需要的地方去。”

    “而在晋西北战场,我认为按照目前我军各个战略集团的实力来看,集中晋绥主力全部南下还是恰当的。单凭目前在晋北的第六纵队这几千兵力,即便在加上抗联两个团的兵力,我担心还是实力不足。如果加上晋绥军区主力,我们在晋西北便游刃有余了。”

    “这一带都是晋绥的老根据地,晋绥部队熟悉地形和民情,可以发挥最大的战斗力。我的建议还是以抗联一个团,加上晋绥六纵队,以及晋绥留守的地方部队围歼这个左间支队。晋绥军区主力则在静乐东南方向全线展开,担负对太原一线日军的警戒。”

第二百八十四章 老总的拍板

    说到这里,陈翰章沉思一下之后道:““还有,战役即将进入关键节点。眼下整个晋北、晋东北与晋西北,实际上已经形成一个统一的战场。各个战场之间的配合能不能顺畅,对能不能取得这场决定西线命运战役胜利至为关键。”

    “像现在这么没有一个统一的协调机构,各部队始终这么各自为战不行。老总,我请您亲自给晋绥的老总发一个电报,请他先赶回来,我们一同拿出一个作战方案。至少要明确三方面的作战范围,以免出现指挥混乱的问题。”

    “我们三个战略集团,不能像之前我们在晋东北那样各自为战。在整个山西北部战场,已经成为一个整体的态势之下,各个战略集团的目标必须明确。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我军各个战略集团的自身优势。”

    对于陈翰章的思路和建议,老总略微琢磨一下之后道:“陈翰章同志,你的部署原则上我同意。但杨继财同志的思路,我看也有很多可取的地方。你的整个计划有些地方,我建议还是做一些微调。我看新编成的晋绥六纵队,暂时就不要南下了。”

    “他们就这么一点兵力,全军南下也解决不了什么问题,反倒是减轻了你们西线的兵力。而且这些部队大部分是地方部队升级来的,各级指挥机构刚刚组建,自身大部分未打过硬仗,南下反倒是容易误事。”

    “我的想法是将这个第六纵队留在晋北方向,一方面进行整训,一方面担任晋西北总预备队。而且他们留在晋北战场,你们手中就有了一定的机动兵力。至少前方作战,后方的警戒兵力有了。”

    “这样,以你的意见为主,再加上杨继财同志的部分思路。新组建的晋绥六纵队,全部留在晋北作战。晋绥军区主力则立即南下,以已经南下的两个旅兵力,按照你说的路线秘密向南穿插至指定地点待命。”

    “同时主力则在全军抵达之后,立即全部南下。至于两个旅的兵力不足部分,就按照你说的,将所有解救出来的被俘人员,优先给这两个旅补充。剩下的人员,则立即开赴保德一线待命。待晋绥主力各部抵达之后,再行编入作战部队。”

    “至于审查吗,我看可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