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抗日之我为战神-第6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娜站桓雎猛殴婺5闹Ф印R运滞废钟械牟蛔懔礁鲇谋Γ舷滤N藜傅牡R约敖鍪5氖涣荆丫负醮蚬饬伺诘奶箍耍俏蘼廴绾我膊豢赡茉诨挂;ふ饷炊嗌璞傅耐卑踩怀鲋匚У摹�
就在杨继财因为桥梁承重的原因,被大量耽搁了撤退的时间时。在他身后山西战场此时,已经是风云突变。就在杨继财慢吞吞的向大同撤退的时候,新一波的日军援军,却在抓紧时间向太原和整个山西战场星夜兼程的疾驰。
从华东中国派遣军抽调出来的援军,已经在杨继财撤离太原当日,突破娘子关一线进入山西。其作为先头部队的山村支队,就在杨继财通过的三个小时之后,便经五台强行突击进入忻县、原平一线。
同时日军虽说一时无法修通正太铁路,但是已经打通井陉至阳泉一线的公路。正在抓紧时间向山西战场调集粮食、弹药和物资。而驻扎在长治和临汾的日军,也正在沿着南同蒲铁路,以及白晋铁路向太原调运粮食。
如果杨继财在撤退的时候,哪怕是只耽搁一天的时间,等到日军的援军和物资全部运到,那可就真的想走也走不了了。一旦日军增援兵力赶到,四面合围上来,切断北同蒲铁路。除了全军覆灭在太原城下之外,他几乎没有第二条路可选。
与这个山村支队同时出现在整个华北战场上的日军援军,还有师团规模的武内支队。也在邯郸下车之后,经武安、涉县、黎城、辽县,向榆社、太谷方向疾进。如果不是担心因为正太公路拥挤,遭受轰炸而出现无谓的损失。
以及冈村宁次对这个武内支队,另有使用计划。使得这个武内支队途径的路线,选择了晋东南,距离比较远,而没有走正太公路。如果这个武内支队走井陉、阳泉、阳寿的话,早就赶到太原一线了。
而就在在这个武内支队主力,已经赶到榆社同时。日军大本营从东南亚战场抽调的两个师团之中的四十七师团在天津登陆之后,没有做任何的休整,正在经平绥铁路向张家口全力进发。
该师团不仅完全齐装满编,而且携带了一个从菲律宾战场上带过来的大正四年式一百五十毫米榴弹炮联队。同时该部还加强了从菲律宾战场缴获的十三门野炮,临时编组成的一个野炮大队。
先期在塘沽登陆的六十九旅团,则加强了两个山炮中队、一个野炮中队,外加四个从本土抽调出来的速射炮中队,则已经进抵涞源至灵丘一线。
得到了大量援军的冈村宁次,不顾此刻大同战事已经基本结束。其驻大同守军的十五师团一部,独立第三混成旅团主力已经全军覆灭的实际情况。而不断的频频在调兵遣将,寻找突破口,试图一举将抗联在晋北的部队,以及挺进军主力全部击溃,以挽回眼下的败局。
在华东日军的援军先行赶到山西战场之后,冈村宁次似乎并不急于将从东南亚战场调来的两个师团,立即全部投入到一线作战之中。除了四十七师团正在全力增援张家口一线之外,他留下二十一师团,进驻获鹿、正定、石门一线。
并且冈村宁次正在调动物资,给这个师团补充了大批的骡马等山地作战所必须运力。并从其方面军直属的炮兵之中,抽调了最后四个山炮中队,替换下这个师团的并不适合山地作战的野炮。还将方面军所属最后一个直属一百二十毫米榴弹炮大队,也配备给该师团。
同时日军留守在河北的几个独立混成旅团剩余兵力,也正在频繁调动。在轰炸之中损失惨重退回石门后,又撤至清风店整补的十五师团,也获得了一个野战补充队的补充。虽然未能补充完整,但是实力已经有所恢复。
面对着察南与山西战场敌情出现新的变化,此时已经返回抗联通辽总部的杨震,也在不住的调整部署。已经拿下化德和商都,将一一零师团主力已经彻底打垮的杜开山所部,除了留下一部兵力打扫战场,并彻底解决困守在化德与商都之间的一一零师团少量残部之外。
主力立即南下越过平绥铁路,在张家口以西全线展开,配合挺进军的作战。同时在热河战场抽调的部队抵达晋北战场之后,立即将其部署在晋东北的浑源至广灵一线,与南下的杜开山形成一个整体作战态势。
但考虑到此次作战,全部都是山地作战。杨震除了留下一个独立坦克营,配合化德、商都战场清剿残敌之外。其余的玛蒂尔达二型坦克,全部被调回东北战场。但杨震给晋北和察西南战场,调集了更加适合作战的两个榴弹炮营。
杨震很清楚,三十二师团虽说现在因为补给的问题,暂时无法北上。但一旦完成补给,该师团主力会立即北上。配合已经进抵山西的日军增援部队,向晋北我军目前控制区发动大规模的攻势。
在兵力已经使用到了极限,不可能在大量向晋北增兵的情况之下。杨震只能想方设法的为晋北战场,增加火力配备。同时利用在夺取大同之后,晋北战场主要战斗集中在西线的情况之下,抓紧时间向晋北调运了大批的弹药和油料。
同时电告陈翰章在进行防御的时候,不要固守各个要点。要尽可能的利用内外长城之间比较复杂的地形,采取机动防御的态势。并利用纵深的山地,将整个内外长城之间,变成埋葬日军的坟墓。
而考虑到日军增援的兵力之中可用于晋北战场的兵力,杨震并未束缚陈翰章在指挥上的手脚。除了电告陈翰章,在作战之中要灵活机动之外。还告诉陈翰章,事事不必事先请示之后在做行动。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先暂后奏。
但杨震也在电报上告诉陈翰章,要注意与兄弟部队之间的配合和协同,要处理好与兄弟部队之间的关系。对兄弟部队的使用,一定要注意发挥他们的特长。不要以抗联的标准,去要求关内的兄弟部队。
在给陈翰章下达完毕命令之后,考虑到这个二十一师团的装备与调整,以及十五师团余部所处的位置。总感觉冈村宁次的这个调整,并不像完全针对晋北战场的杨震,给老总并副总指挥发了三封加急电报。
除了将心中的疑虑,通报中央以及两位之外。还希望已经进至太行地区的冀鲁豫和冀南军区部队不要继续北上,就地留下配合太行和晋察冀军区留守部队,应对极有可能会出现的意外局面。杨震认为凡是多留三分心,做事多留三分退路还是好一些的。
同时杨震再三提醒老总以及已经赶到晋北的晋绥军区司令员,一定要注意提防日军趁晋绥军区目前空虚,对我晋绥根据地实施大扫荡,以减轻日军在晋北作战时身后补给线所要承受的压力。避免当初忻口会战时期,我军在敌后不断伏击日军运输队,使得日军补给出现大量困难的情况再一次发生。
杨震建议如果实在不行,就改变原有的晋绥军区主力部署在晋北战场左翼的原计划。将正在逐步返回的晋绥军区主力,全部撤回晋西北根据地,以确保晋西北根据地以及陕甘宁边区的安全。
同时太行、太岳、晋察冀军区,要再一次做好反扫荡的准备。如果形势允许,可酌情将眼下在太行军区的冀中军区部队一部,由得利人员指挥,在适当时机返回冀中平原作战。在此时已经成为日军核心区的冀中区大闹天宫,分散日军的兵力,以及减轻根据地内的压力。
在地面上调整部署的同时,杨震将所有还有飞行能力的伊尔四轰炸机大部,A二零攻击机的三分之二的兵力,调往陕北以及归绥、集宁几个飞机场,以弥补地面兵力和火力不足的困境。并将东北目前库存的航空炸弹的三分之一,也一并调往晋北。
而为了在航空兵大部,尤其是轰炸机大部已经调往晋北战场参战的情况之下。杨震将四月十八日,美国空袭东京之后降落在东北根据地的美制B二十五轰炸机,连同原有的机组人员一并征用。
在杨震看来,不管你是什么军队,既然现在大家都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那么就绝对没有自己友军在这里苦战,你们在抗联根据地休整好了,拍拍屁股就走人的好事。既然来了,不做点什么,又岂不是白白的Lang费了B二十五轰炸机的优异性能?
第二百六十七章 意外之喜
在太平洋战场上连战连败的局面之下,为了鼓舞美国人民的士气和鼓舞在菲律宾苦战的美军士气。四月十八日,美国陆军航空兵抽调了三十二架轰炸机,以大黄蜂号、企业号航母为基地,起飞对日本本土进行了整个二战之中美军首次对空袭。
由于经受了抗联多次轰炸日本本土之后,日军将本土的主要防空注意力,最终从东海岸转向了西海岸。大批的地面观察哨和水面警戒舰艇调往了西海岸,调回本土的防空战斗机,也主要部署在面向日本海一侧与朝鲜南部。
做什么都有些过于偏激的日本人,却打死也没有想到。再已无前进基地的情况之下,美国人会采取他们眼中根本就不可能的战术。居然利用航空母舰作为中型轰炸机起飞的前进基地,对其本土进行轰炸。
在抗联空袭之下损失惨重,本土防御重压主要集中在西海岸的情况之下。日军剑走偏锋的将所有防空力量中九成,除了在东京周边留下部分之外。其余的全部都调到了西海岸,造成了东部原本比较紧密的防空区域出现了大量的空白。
在日本人看来,在东南亚被打的落花流水的米英鬼畜,至少在眼下是没有能力偷袭日本本土的。现在日本的防空主要目标,还是那些卑鄙的,只知道偷袭的抗联。顾头不顾腚的日本人,在东海岸唱了一个空城计。
结果被这些很是具有超前作战思维,什么都敢干的美国人一击得手。整个空袭行动几乎没有遭受到任何的损失,轻而易举的完成了空袭。三十二架B二十五轰炸机,在对东京和静冈丢光了所携带的所有弹药。
在偷袭得手之后,参与空袭美军飞行员丝毫不敢耽搁的立即驾驶自己的轰炸机,以最快的速度飞往了在北满的抗联基地。抗联的北满根据地,是整个日本周边除了苏联之外,距离日本本土眼下最近的可利用的基地。
早在美国人开始实行这个计划的时候,抗联根据地的几个机场,就是美国人首选的撤退目标。只是有些神经过度过敏的美国人,却是直到行动开始的头三天,才向抗联通报其此次行动,这无疑让杨震很是不满。
但美国人也答应,这些轰炸机抵达东北之后,就地转交给抗联,作为对抗联的军援。飞机上的那些美国航空人员,可以暂时留在东北作为教官。直到抗联完全熟悉和掌握这些所谓的美制最新式中型轰炸机为止。这才略微缓和了一些杨震的不满意。
不过虽说对于美国人临了才告诉这件事情感到不满,但作为另外一个知情者的杨震,却是又对美军投入的兵力,感觉到相当的意外。这和自己记忆之中的情况,貌似好像不太一样啊。
按照杨震的了解,在这次行动之中,美国人好像、大概总共出动了不到二十架B二十五轰炸机轰炸日本本土,根本就没有三十二架这么多。他有些搞不清楚多余出来的这些轰炸机,究竟是怎么来的?
作为中型轰炸机的B二十五,虽说比不上B十七和B二十四那样的大家伙,但无论是体积还是重量,尤其是挂满炸弹和装满油料后的重量,可都不是严格讲究重量和体积的舰载机可以相比的。
这个时候的一艘航母满打满算,也肯不能装下三十多架的。这还是得肚子大的美国航母,换了英军和日军的航母,装上几架就已经很不错了。而现在的美国航母,最大的也只有三万多吨,可不是几十年后动不动就十几万吨的大家伙,承载的能力没有那么的大。
但对于杨震来说,不管这些多出来的轰炸机是那里来的。既然这些轰炸机,都是友军的不是日军的。既然在这个时候,来到北满根据地,那就别想当一个看客。这三十二架在空袭日本本土的时候,未伤到一根汗毛的美国轰炸机,连同他们的飞行员一并被其征用。
原本这些远道而来,受过严格训练的洋和尚,是全部留在东北战场作战,以防这些家伙因为距离关内国统区太近,一不留神驾机溜了。无论是归绥,还是集宁,对于这种航程几千公里的轰炸机来说,距离都实在太近了。
从归绥到西安,对于这种飞机来说可谓是近在咫尺。将这批美国飞机放在绥远,还得费心思看着他们。但是在日军援军陆续抵达之后,在英国人提供的那些轻轰炸机,不实在足以承担重任,甚至压根就是一堆垃圾的情况之下。杨震又将其中的十二架调往了归绥机场,以弥补晋北战场上的轰炸力量不足。
其实杨震是有些多虑了,即便那些美国飞行员不情愿留在这里参战,但是他们的那位制定了整个计划,并负责实施带队的前美国陆军航空兵中校。在听到现在就可以参加作战,却是兴奋的满眼都是小星星,明显就是一千个一万个同意。
再说美**队虽说相对其他西方军队,没有那么等级森严。但并不意味着这支军队散漫,没有战斗热情。实际上美**队只要完成训练,其作战技术精湛,战场纪律也同样相当的严格。对服从命令方面,并没有杨震想象的那么夸张。
战斗热情,也相当的高。并非是某些人说的那样,离了汽车和公路就不会行军。没有了空中支援,没有了重炮和坦克的配合就不会打仗。菲律宾战场的美军,并没有这么多的支援,却是整个东南亚战场坚持时间最长的。
作为一支现代化的军队,对后勤的重视这是现代战争发展的趋势,并不能成为轻视美军的一个理由。外行看战术,内行看后勤,这才是一支现代化应该具备的观点。谁要是轻视美军,将他们真的当成少爷兵,那么在战场上要吃大亏的。
他们的指挥官都表示愿意配合抗联作战,下面的人也会严格执行命令。况且珍珠港事变之后一直被日本人压着打的美国人,心中也都憋着一股气。这个时候能与日本矮子真枪实弹的而财大气粗,原本对这三十多架B二十五轰炸机能否生还,根本就没有抱太多希望的美国人。在接到杨震的要求之后,也大方的将这些美制轰炸机与机组全部留下,“配合”抗联友军作战。
对于美国人来说,既然已经将这批轰炸机转让给抗联,作为军援的一部分。那么也就索性再大方一些,将这批空勤人员借给抗联。反正这些人员,一时半会也回不来。尽管这批美军飞行员都是老手,相当一部分的人都是教官级别的。
其实杨震也不愿意用这些虽说技术比较精湛,但是很难管理,本身又高傲的紧的这些美国人。但这个时候,他上哪找那么多的时间,去完成飞行转换训练?上哪去找那么多熟悉这种美制轰炸机的飞行员?所以即便对这些美国人并不是很喜欢,但他暂时也只能将就着用。
至于多出来的这些轰炸机从哪里来的,后来杨震才从皮尔逊嘴里知道详情。因为饱受抗联对日轰炸的刺激,在接到本土抗联为空袭日本的美制轰炸机提供降落基地,并在途径朝鲜海域时候提供掩护的要求之后。
皮尔逊要求国内尽可能多的派出一些轰炸机来,也就是说能派多少就派多少。皮尔逊的意思是,美国陆军在这方面绝对不能落后在中国人身后。这对于皮尔逊这位陆军军官来说,是关系到美利坚合众国陆军荣誉的事情。
而负责执行此项作战任务的美国陆军航空兵,在接到皮尔逊的电报之后,也觉得原计划的十六架飞机是有点少。人家中国人都能凑集近百架飞机轰炸日本,作为航空工业最发达的美国却只出动十六架,多少有些丢人。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调集五十架轰炸机。
可陆军的这个要求,美国海军却坚决不干。开什么玩笑,珍珠港事变损失的战舰不是还在海底下,就是还在维修。太平洋舰队就剩下这么点航母,还算是大型舰艇。你们陆军发疯,可海军没有那个本钱陪着你们疯。
最后在美国陆军部长的协调之下,海军在这件关系到美利坚合众国荣誉的问题上做了让步。在原计划出动的两艘航母上,增加了一艘。以列克星敦号航母,担任空中掩护的问题。以企业号和刚刚服役的大黄蜂号航母,作为这些庞大家伙的出发基地。
而美国陆军航空兵,则在这两艘航母上疯狂的塞上了三十四架B二十五轰炸机。只不过在起飞的时候,一架飞机未能拉起来,一头栽进了太平洋。一架因为发动机故障的原因,无法起飞而为了腾出跑道,直接推进了海里。剩下的这三十二架轰炸机,对东京完成了一次轰炸之后,便来到了抗联的根据地。
对于这些超过自己预想的意外之喜,杨震自然毫不客气的收下。而且这些美制B二十五轰炸机的性能,也的确相当的优秀。大航程、大载弹量,自卫火力也远远超过只有三挺机枪的苏制伊尔四轰炸机。
从其在东北战场上的表现来看,部队对这种美制中型轰炸机的评价和很高。其对地支援作战上,虽然是中型轰炸机,但是使用相当的灵活。杨震将他们调集到晋北战场,也算是拿出了看家的本钱。
而在一线指挥的陈翰章,在接到老总发来的最新敌情通报之后,也随即调整了部署。抽调了部分的兵力以及一个炮兵团,先加强与挺进军结合部之间的防御。在杜开山全军抵达之前,保证抗联与挺进军结合部的安全。
同时集中装甲一师的一个坦克团,配合西线的王明贵所部一个主力师,先利用山间的公路快速穿插。在逐步赶回晋西北根据地的晋绥军区一部的配合之下,先将之前与王明贵在朔县与神池之间的顶牛的左间支队吃掉。
然后再集中精力,应对北同蒲路东新出现的日军援军。以及很有可能从中路发起进攻的,眼下还在太原地区整补的日军三十二师团和四十一师团一部。尤其是日军从太原北上的必经之地的杨万口至雁门关一线,以及北同蒲路以东的茹越口、北楼口几个内长城的要点。
第二百六十八章 打蛇不能打五寸
这个左间久为人少将很是狡猾,行动上极其谨慎。虽说有着华北方面军司令官的直接命令,但却是从不轻敌冒进,始终动作异常的迟缓,行动始终是慢吞吞的。一旦周边有任何的异常,马上就近占领山头组织防御。
担负整个同蒲路西晋北地区防御的王明贵,在之前整个晋北战场的侧重点在大同方向。而且这个左间支队又极其狡猾,像一头狡猾的狐狸一样,始终不肯轻易出动一步。其驻扎地点一直游移不定,就在在神池、宁武、朔县之间不断的来回游荡。
除了派出小股部队不断北上骚扰,以及到处抢劫粮食和物资之外,主力就是不肯向北迈出内长城一步。也不进行任何的分兵活动,全军龟缩在一起。而且没有配备任何的伪军,其从不在一处连住两夜。宁愿拖着几千大军,整天在山地中穿行,也不固定在一处休整。
王明贵几次集中兵力,却始终未能捕捉到战机,将这个左间支队拿下。这个左间支队像一根插在抗联整个前沿的毒牙一般,让你想打的时候却找不到人。不拔,就让他在内长城两翼之间游荡,又是一个相当危险的事情。
这次在战局即将改变的情况之下,陈翰章下了很大的决心,先集中优势的兵力和火力,力争在日军大举发起进攻之前拔掉这颗毒牙。稳固路西晋西北战局,集中精力应对太原以及新出现的日军援军。
同时集中大部兵力,将防御的重点放在晋东北的浑源、应县、广灵正面。并集中一部兵力,越过内长城抢先向广灵、灵丘之间的战略要点平型关、魏车岭一线发起攻击。将六十九旅团主力,从来源吸引到灵丘方向,减轻杜开山开进前的压力。
陈翰章在西线以攻代守先打左间支队,将主要力量放在了东线的部署,让杨震有些不是很放心。他担心的不是目前已经进抵晋东北,以及察南境内的敌军。这些都是明面上的日军,没有什么好担心的。
已经展开的日军,对于晋北战场来说影响不算大。只要杜开山完成南下,彻底的封死察南与晋北战场的结合部,虽说投入的兵力不算多。但却彻底的封死了整个察南至晋北战场之间,最后一个弱点所在。
而且日军现在已经投入的援军数量虽大,但是就凭这些兵力,还改变不了战局。他更担心的日军目前还没有投入到一线的二十一师团,还有石门一线正在整补的十五师团,甚至包括目前还在太原的三十二师团最终动向。
这三个到现在还没有出现在战场上的日军师团,最终投入的方向是那里,才是最让杨震担心的。投入到晋北,杨震倒不是很担心。他最担心的是这三个日军师团中的两个,会被冈村宁次投入到对山西几大敌后根据地的扫荡之中。
这几个钉子放在冀晋两省交界处,以及太原的周边,始终是一个隐患。如果其趁机扫荡太行、晋西北地区,甚至围魏救赵的直扑黄河,进攻陕甘宁边区,那么对眼下的战局却是起到一个釜底抽薪的影响。
尤其是在改为轻装,眼下齐装满员的这个二十一师团。在两军胶着时候出现在晋北战场,又是一个危险的因素。眼下晋北战场日军虽说投入了两个旅团级的支队,一个师团规模的支队,但这些兵力冈村宁次应该很清楚,根本就无法挽回晋北战场。
他们到来的时间,有些过于晚了。如果这些日军抵达的时间,再早三到五天,如果杨继财没有突袭太原这一手,将三十二师团抵达晋北战场的时间硬生生的给压后了数日。晋北战场,绝对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
恐怕到时候内大同的日军还在顽抗,外日军大量援军,即便是陈翰章得到王明贵带来的两个师,挺进军抽调出的一个师外加一个旅的兵力。但到时候恐怕也要承受内外极大的压力。
但现在大同已经拿下,虽说这座千年古城打成了一片废墟,但眼下晋北已经牢牢控制在手中。并且在绥远之敌已经全部肃清,察西之敌残存部分已经不构成威胁之后,整个晋北距离东北的补给线实际上已经全部打通。
虽说这条路线有些漫长,而且缺乏铁路可以依靠。但是毕竟补给线,已经完全打通。在加上抗联调往晋北战场周边的大量作战飞机,提供可靠的空中支援。仅凭目前已经推进到晋东北的这部分日军,很难起到决定性的影响。
而且随着杜开山全军南下,整个察南、晋北战场实际上已经连成一体。眼下日军想要反击晋北,依靠现在投入的兵力,如果这三个师团不加入战场,根本就无法挽回局面。这个局面,冈村宁次不应该看不到。
如果晋东北之敌,首先发起攻击,后续部队再陆续参战,这已经形成对自己最不利的添油战术。以这位冈村宁次之前表现出来的战略素养,以及日军高级将领和参谋人员的能力,他不会看不出现在整个部署的危险所在。
可这个冈村宁次,究竟在搞什么花样?中央转过来的情报虽说并不是很全面,但着重点还是很清晰的。杨震总感觉这些被冈村宁次放在二线上的日军,不会就这么悠哉、悠哉的坐视晋北激战,甚至兵力不足改变不利局面,而就在平汉线上和太原城周边晒太阳。
也正是因为还有三个师团,尤其是齐装满员的二十一师团始终还未能确定其最终投入的方向,杨震才对陈翰章的这个部署有些担心。这是一个齐装满员的师团,并不是十五师团那样已经丢掉大半兵力,成为半残的师团。
而且从之前这个左间行动来看,其动作是极其狡猾的。其真实的作战意图,到现在尚未明朗。如果陈翰章先打路西的这个左间支队,一旦战事拖延下去,对整个战局会造成不利的影响。
如果冈村宁次用这个左间支队做馅,吸引周边的抗联注意力。在加上在路东的兵力,使抗联部队无暇他顾以在太原周边的三十二师团加上四十一师团一部,对晋绥军区发起进攻。再加上极有可能扫荡太行的二十一师团,这两翼可就危险了。
而且杨震心中隐隐有一种感觉,在整个绥远和晋北战场的发展态势之下。这个左间支队的主力,真的就在王明贵的对面吗?从目前的态势来看,这种可能性不是很大。冈村宁次不会在这个时候,还将这么一处孤军放在晋西北的管涔山之中。
对于杨震的担心,郭炳勋到是有些不太赞同。整个华北的战局,虽说多了这么多的日军,但眼下晋北已经尽在手中。依靠晋北的山地,在加上抗联目前的装备,在眼下晋北、察南整个战线已经彻底连成一片的情况之下,应该不会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唯一的问题就是在四十八师团抵达张家口一线之后,对张家口的争夺,付出的代价将会要大的多。郭炳勋的意见,还是按照陈翰章的办法办。集中优势兵力和火力,先打这个左间支队。先拔除这个插在前沿的毒牙,还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但郭邴勋有些不赞同陈翰章集中装甲部队,对付这个左间支队。左间支队所有行动的区域,都是在山区。陈翰章调集这么多的装甲部队,反倒是将自己的行动只能限制在公路上,这无疑会在整个部署上留下大量的漏洞。
对于郭炳勋的想法,杨震摇了摇头道:“我不是批评陈翰章,这个左间支队不过几千人的兵力,就算以一部兵力看住他们,也不会对战局有多大的影响。如果是我的话,我会将主要的注意力先放在路东的这个六十九旅团身上。”
“这个六十九旅团所在地,是日军纵深防线的结合部,也是其进攻晋东北我军防线的出发地。如果先打垮了这个六十九旅团,作为整个察南重镇和省会,平津地区北面屏障的张家口,就会在战略上彻底被我军合围。”
“张家口是平津地区的门户,也是塞外重镇。如果张家口并沿线的平绥铁路控制在日军的手中,我军即便是控制了察南、冀西北地区,恐怕也很难站住脚。除非我军在这里,投入大量的兵力固守。”
“但如果张家口在我军手中,整个察南直至平津一线,将会全线动摇。如果我军愿意的话,可以直插平津。一旦平津地区动摇,日军在华北的统治也将全线的动摇。这个结果,以冈村宁次的能力不会看不到。”
“同时如果这个六十九旅团一旦被我军打掉,也就相当于河北的门户被我军彻底的打开。再无障碍的我军一旦兵出倒马关,距离冀中大平原也就近在咫尺了。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