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抗日之我为战神-第6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没有等杨继财的嘴巴合上,那边的通讯参谋又递过来一封总部电报,更是将他彻底的无语。看着手中这封自己大哥起笔写来的电报,杨继财哭的心都有了。这个任务,自己怎么完成?
现在的整个同蒲铁路还控制在日军的手中,无论是北同蒲还是南同蒲,都在日军手中掌握着。不算近十万人的撤离,现在还要加上那么的机器设备,自己手中这二百辆的汽车,就是全跑坏了,这个任务也完成不了。
看着之前虽说有些惊讶,但多少还有些自信,但看完电报之后目瞪口呆的杨继财,那边很是好奇的代司令接过他手中的电报。看完上面的内容之后,也被吓了一大跳。太原城内的所有工业设备,能拆卸下来的尽可能拆卸下来。
尤其是西北化学厂和西北炼钢厂、西北机械厂的设备,要尽可能多的抢运出来。至于太原城内的发电厂设备,也要想办法搞出来。运不走的除了发电厂之外,全部统统的炸掉。尤其是炼钢、化学,等于军工有关系的设备。
抗**部是疯了,还是怎么了?不说别的工厂,单单就一个西北炼钢厂的设备拆卸,即便有技术人员协助,恐怕没有一个月也下不来。炼钢高炉那玩意自己见过,那么庞大的家伙,安装固然吃力,但拆卸和运输,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而且最关键的是拆卸完毕,这些庞大的家伙怎么运出来,更是一个头疼的事情。同蒲铁路可还掌握在日军手中,没有了铁路单靠这二百部的卡车,即便拆下来也运不出去。那个高炉,就不是汽车能够运出来的。
这位代司令员,可不是那些对工业一窍不通的战争大学毕业生。地道的黄埔一期毕业生,广州国民政府时期担任过铁甲车队的队长,南昌起义的时候可是主力师的师长。在南昌起义失败之后,为了治病和躲避追捕还去过南洋,眼界可谓是相当的开阔。
他知道这些设备,从拆卸到运输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么做,单独打开一个缺口肯定是不行。需要完整的攻占太原,才可以做到。但眼前能集中的就这么一点兵力,攻占太原有那个可能吗?
更何况,还要动员大批的工人与家属,还有大量解救出来的战俘需要撤离。而太原距离日军驻扎了一个师团的临汾和长治,都有铁路相连。阳泉的第四混成旅团,距离太原更近。这动作稍微慢一点,就会被日军合围在太原城。别到时候肉没有吃到,反倒是被反咬一口。
即便是抗**部,将会提供空中支援,但是这个任务也基本上是不可能完成的。打太原与打大同是两码回事,当初在大同一是有绥南战场策应,二是出其不意。现在的太原警戒森严,已经没有了奇袭的条件了。
放下手中的电报,看着一脸发愁的杨继财,代司令员道:“你不用上火,我去找老总,让他给你们的一号回电。这个任务,根本就不可能完成。咱们不能做这一锤子买卖,更不能拿着这么多的部队和装备去赌这一把。”
只是对于带司令的话,杨继财却没有做任何的回答。他死死的盯着地图,沉默良久才开口道:“首长,我想问问从太原北上,沿同蒲铁路周边的敌情如何?我们在铁路上,有没有可靠的火车司机?”
代司令员什么人,杨继财一开口就明白他的意思了。犹豫了一下道:“司机倒是有可靠的,我们在同蒲铁路上有自己的地下关系。别说一列货用列车,就是动员个五六列火车都没有问题。”
“但是,从大同到太原三百五十多公里的距离。而且这一路上的铁路,运力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大。很多地方路况的质量,都远不如人意。前年百团大战对同蒲铁路的破坏很大,日军只是勉强保证了通车。客运列车倒还可以,货运列车可就不保准了。再加上沿途都还在日军的控制之中,日军只要扒掉几段铁轨,火车也就跑不了了。”
“而在北面,你们在还没有能够完全拿下大同。即便能经同蒲铁路运到大同去,但是这些设备也运不过去大同。还有这么多的工厂拆卸,也需要大量的时间。日军进攻山西的时候,晋绥军集中大量人力、物力,拆装了两个多月,才运出去一千多部小型机床,二百部动力电机。”
“你要拆卸整整一个钢厂,还有化学工厂和机械厂的设备,这需要多少时间?日军在运城、长治还有两个师团,在阳泉还有一个独立混成旅团。你就这么一点的兵力,一旦周边日军围攻上来怎么办?”
“杨继财同志,我不管你们抗联有什么样的纪律和要求。更管不到你们有什么心劲,或是还有什么想法。但眼下我必须要提醒你的是,这个任务你根本就没有可能去完成。时间上不会允许,敌情上也不会允许。”
“一件明知道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为什么非要Lang费本就没有必要的牺牲,去付出原本没有必要去付出的代价。你们的这些干部、战士,还有那些坦克和汽车,不单单是你们的财富,更是全军的财富。如果你要坚持这么做,那么我请示总司令,这个任务彻底的取消。”
对于代司令员的强烈反对,杨继财笑道:“首长,这个任务并非是没有一点希望完成。我虽然不懂得有那些机器设备,但是我想在太原城内的工人之中肯定有明白的人。如果将这个任务交给专业技术人员,那么远比我们盲人摸象要快的多。”
“总部的意思,也不是要全部将这个工厂彻底的搬走。实际上总部要求我们搬走的只有西北炼钢厂的几座电炉以及焦炭厂,西北化学厂的几座设备,西北机械厂的那二百多部机器设备。”
“我虽然不知道总部对于这些设备,究竟有什么用途或是想做些什么。但我想在眼下的情况之下,总部提出这个要求,一定是有什么原因的。总部下达这个命令,也一定会有很多后手部署的。”
“我想总部也是下了决心,才会这么大动干戈的。我们一号的性格,我还是很清楚的。没有一定的把握,是不会如此的兵行险招的。也不会在明知道我们兵力不足的情况之下,还下达这样的命令、”
“首长,我感谢您对我们的关心,但我想还是试试为好。其实这件事情想要达到标准,唯一的办法就是缜密计算所有的工序,抓紧一切的时间,完成拆卸和运输。另外就是太原车站,要有足够的列车。”
第二百二十七章 代司令的叮嘱
看着杨继财倔强的眼神,代司令员沉默良久,最终还是点了点头:“好吧,你可以试试。但是我只能给你三天的时间,超过三天不管拆卸多少设备,任务完成了多少,你都必须要撤离。另外,我让情报部想办法给你沟通和联系,尽可能的满足你的需要。”
“我这边会抓紧时间协调晋察冀和太行、太岳军区部队,配合你们行动。好在这次老总亲自坐镇在我的司令部,副总指挥坐镇太行军区司令部。有这两位大神在,中间零七八碎的啰嗦少了一些。”
“不过你还是要记住,我只能给你三天的时间。怎么做,就看你自己的了。到时候,就算你不撤,我们参战部队也要撤收。你小子有逆风而上的勇气,这一点我很喜欢。但你这次出击,是要把天捅一个窟窿,我也很是为你们担心。”
“有空中支援这是好事,至少我们不用担心脑袋上掉下炸弹来。但你要明白飞机,是不能下来抓俘虏的。真正的解决战斗,还是要靠地面部队。对空中支援,我们不能一味的依赖。真正的解决问题,还得靠我们自己。”
“还有,此次撤退和疏散,要先保住人为第一要务。只要人能保存下来,其他失去的东西,早晚都会有的。如果连人都没有了,那么就是给你那么多的设备,你又有什么用?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作战是这个样子,这次任务也是一样的。”
对于代司令员的警告,杨继财笑了笑没有说话。而是将视线又转回了地图上,与面前的代司令员、八分区司令员紧急商议作战计划。而被他派出去的侦察部队,也不断的将岚县周边的敌情传递回来。
至于晋绥军区配合部队,用不到动员。早在接到此次作战任务,晋绥军区就将六个分区基干营,调往八分区的辖区。直属的一个团,也就是岚县与兴县之间布防。可以说除了部分县区武装还需要动员之外,其余的部队就在杨继财的周边。
只是虽说到了八个小时的休整时间,但因为杨继财与八分区司令员之间,就怎么执行作战计划分歧比较大,都想说了算的两个人谁也说服不了谁。而那边与众多老战友续完旧的苏英奇,对此次作战计划上的争议却是一声不吭。
大亏吃多了,原来大大咧咧的苏英奇现在也多少学得聪明了一些。虽说他在晋绥军区有很多的熟人,也有很多老战友。甚至很多在晋绥军区任职的地方干部,还是自己一同从河西走廊逃回来的人。
但是毕竟不是在自己的老部队,自己还是谨慎点为好。即便他在延安的老相识,八分区的参谋长只给他使眼色,让他劝说一下这几位争的面红耳赤的首长。他也当做没有看到,只是在那里拉着老战友叙旧。而他的政委也是从关内调过来的干部,也很聪明的没有参合。
到是抗联出身的团政治处主任想要劝说一下,也被这位很有眼色的政委,一个眼色给制止住了。神仙打架,他们这些凡人还是让避开为好。不管这个计划怎么制定,他们都是执行者,还是不参与为好。
这位书生气十足的政治处主任,被他拉到部队之中,检查部队临战准备去了。而这在抗联之中,一向是军事主官的事情。这位政委不仅自己越庖代俎,还拉上政治处主任,明摆着不想参合进去。
杨继财与八分区司令员在因为作战计划怎么执行,不断的在争执。那边的干部,都识趣的躲得远远的。即便是此次因为八分区司令员要跟随杨继财的部队行动,所以接替指挥岚县与静乐一线拔点作战的一分区司令员,也以先去岚县和静乐部署,并提前展开为借口溜掉了。
眼看着行动出发的时间越来越近,这二位还在这里争执不下。被两人吵的头疼代司令员最终一锤子定音,此次行动由杨继财负责全部军事上的作战指挥。八分区的部队,配合此次行动。
至于八分区的那位司令员兼政委,则改任此次作战的政治委员。反正抗联也没有给这支迂回部队配备政委。那位在八分区军政一肩挑的司令员兼政委,正好代替政委的职责。政治工作吗,什么时候都很重要。
有些不甘心的八分区司令员提出的抗议,被代司令员一句话就给打发回去了:“你要是懂得怎么指挥坦克打仗,怎么步炮协同作战,怎么指挥机械化部队行动,那么这次行动就由你指挥。”
代司令员一锤定音,让这位走到那儿都要说了算的八分区司令员总算把嘴闭上了。这个年代的军队干部,人际交往相当的简单。别管他的职务多高,但是面对老上级的时候,都还是相当的尊重的。老上级就是老上级,代司令员这么一发话,他也就不敢在争执了。
只是等他坐上杨继财的那辆德制军官指挥车,却还是心有不甘的嘀咕老子雪山草地都走过来了,去年晋西北形势那么紧张,老子都熬了过来,还能怕这个铁玩意吗?不就是坦克吗,之前是没有机会,等革命形势稳定了老子就不信学不会。
听着八分区这位心有不甘的司令员,在身边的嘀咕,杨继财笑了笑道:“首长,想学开坦克?这没有问题,等此次战役结束,我去找一号把你调到抗联学习一段时间。等将来我们自己的坦克制造厂生产出来坦克,第一批就给你们装备怎么样?”
“您放心吧,现在抗联有的,关内的所有部队早晚都要有。既然您有这个想法,最好还是提前去学习一下。坦克作战,可不是简单的步兵作战,这玩意别看简单,实际运用是很复杂的。”
“易良品师长是首长的老相识了吧,他现在是我们抗联的装甲一师师长。您可能不知道,我们抗联就两个装甲师。而且他的这个装甲一师,是我们抗联装备装备最好的一个装甲师。全师连同直属侦察营在内,二百一十辆坦克之中,有九十辆是配备了七十六毫米坦克炮的最新式中型坦克。”
“这个师装备的也不是汽车,而是清一色的半履带式装甲运兵车。这种半履带车,有坦克大部分的机动能力,以及部分的装甲防护能力。有了这种半履带车,步兵可以跟随坦克快速的作战,而不用担心敌人的步兵火力杀伤。”
“无论是机动能力,还是防护力,都远远的超过普通的军用卡车。而这个装甲一师上下除了后勤部门有卡车之外,就连火炮与防空武器,都是清一色履带式的。指挥这么一大批的坦克、机械化部队作战,没有相对应的军事知识是不行的。”
说到这里,杨继财有些诡异的笑了笑:“首长,晋绥军区首长既然能将您放到八分区这么重要的位置上,军政一肩挑,我想您的能力一定很强,肯定是那种军政双全的人物。如果经过系统的学习,肯定不是比易师长差吧。我可听说您在红军的时候,就担任过军长和军政委。虽说坦克这玩意您不熟悉,但是只要肯学肯定不会差。”
这位八分区司令员虽说是一方面军出身,但对于四方面军出身的易良品并不陌生。在抗大的时候,易良品是他们科的学员,他是第三科的政治部主任,两个人可算是相当的熟悉。易良品能打仗这一点,他还是很清楚的。
但听到易良品居然当上了抗联最好的一个师的师长,手下有着二百多辆坦克,还有大量的装甲车。这无疑很让这位爬雪山、过草地的老红军,此刻在晋绥军区东部门户军政一肩挑,在反扫荡过程之中吃过日军机械化机动部队不少亏的老红军很是羡慕。
犹豫了良久,这位司令员回头看了看杨继财带来部队中的坦克,咬了咬牙道:“奶奶的,老易能够指挥这么多的坦克作战,老子只要有机会肯定不会比他差。都是老战友了,谁肚子里面有几两香油谁不知道?等这次战役打完了,我就打报告去东北学习。”
见到成功的将这位八分区司令员的注意力转移过去,杨继财笑了笑却没有在说话,而是将注意力又转回手上的地图,脑子里面快速的盘算着这一仗究竟该怎么打,才能实现上级的意图。可怎么算计,都感觉兵力不够用。
杨继财很清楚,在目前整个山西战事主要集中在几百公里外大同的情况之下,太原的敌军数量不会太多。所以他没有将主要注意力放在太原,而是放在了阳泉、长治,还有临汾,甚至是运城。当然正太铁路东段的河北境内,也在他的视线所及范围之内。
而在他身后部队,因为加强了部分晋绥军区的兵力,他带来的二百四十辆卡车明显不够装运。带队的苏英奇直接让自己的部队,抽调出四个连改为乘坐坦克,将卡车给晋绥军区部队乘坐。而参战的晋绥军区部队,还是第一次乘卡车行动,从战士到干部都不免有些兴奋。
就在杨继财带队出发的同时,先期出发的晋绥军区抽调的各个部队,已经开始对岚县至静乐公路沿线日军各个据点,开始采取大规模的破袭战。并调动了静乐、岚县所有的县区武装,以及部分主力部队,对岚县和静乐县城展开围困战。
尤其是调动大批的民兵,对连接各个据点的电话线,进行了大规模的破坏。整个杨继财进军太原沿途的所有的电话线路,在短短的几个小时之内,全部陷入瘫痪。先期集结起来的部队,只是将电话线掐断。后续集中起来的民兵,则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之下,干脆连电线杆子一起挖掉。
留守在古交八分区的八分区副司令员,也指挥所属各个县区武装开始集中,并动员各个区的民兵准备参战。同时被八分区司令员强行带回来的晋察冀四分区部队,与八分区基干营,开始分发弹药做战斗准备。
为了准备此次配合抗联的作战,多少有些比量之心的八分区,在那位司令员的命令之下拿出了最后一点家底。所有的库存弹药,除了不能用的,或是没有枪械可以使用的杂牌弹药之外,一次性的全部都拿出来。
第二百二十八章 一路疾驰
这次用八分区那位主持前方工作的副司令话来说,八分区是大出血,彻底的清仓大处理。在杨继财移交的弹药还没有到位的情况之下,拿出仅有的库存弹药,不仅要给自己部队下发,还要给晋察冀四分区部队下发。
晋察冀四分区的这个团,因为连续的反扫荡作战,弹药消耗很大。现在平均每人只有五发子弹,重机枪已经全部丢掉,轻机枪每个连只有一挺。不补充弹药,这个只有五个连的小团根本就没有办法作战。心疼归心疼,但在这件事情上八分区也不敢太过于本位主义。
只是可惜部队数量不少,但是八分区的家底也实在有限的很。库存已经打扫的很是仔细、很干净,但能凑出来的弹药,数量却是实在不多。尽管想办法筹措,但在还要保证参战的县区武装弹药的情况之下,每个战士也只能保证二十发的子弹。其中近一半,还是晋绥兵工厂自己制造的复装弹药。
晋绥八分区的部队,在与自己暗中较劲劲头,此刻的杨继财自然是好不知道的。此时杨继财指挥他的迂回支队,将坦克与汽车的机动能力,发挥到最高的极致。利用这条公路相对较好的路况,以最快的速度,沿着公路向太原方向进发。
面对着一路狂奔,几乎没有任何停留的抗联迂回穿插支队。公路沿线的日伪军据点,在自身被晋绥地方武装,打的措手不及的情况之下,即便是有那个心,也是无力进行任何的,哪怕是做做样子的拦截。
当然在穿插过程之中,杨继财对沿途晋绥地方武装展开的大规模破袭战,也不会视而不见。在见到地方武装实在无力攻下的坚固据点时候,也会派出一辆坦克,以车载四十毫米火炮抵进直接将炮弹打进射击孔,干净利落的协助地方武装解决。
或是沿途担任远程掩护的自行高炮,抵进一顿炮弹过去,让日军的火力点直接闭上嘴。他这么一搞,此次虽然只能沿着公路进行穿插,但他的迂回穿插行动,至少在抵达古交之前,没有遭遇到沿途日伪军带来的多少麻烦。
即便是有几个地方武装,一时还没有照顾到的据点内的日伪军想要抵抗,但是看到这么多的坦克,也立马缩了回去。日本人虽然悍勇,但也并不傻。开什么玩笑,这么多的坦克,自己没事去捅什么马蜂窝。
沿途一路顺利,让八分区司令员很是自豪。这片区域,基本上都是他的地盘。迂回穿插支队的行动如此的顺利,这不能不说让他的脸上很是有光。唯一有些尴尬的是,在进入胡家庄至娄烦一线的时候,迂回穿插部队与当地的地方武装不打不相识的小规模冲突了一场。
当地奉命担任沿线警戒的几个区中队和基干民兵,并不知道有自己部队这么一大股的机械化部队行动。在这支地方武装的脑海之中,坦克和汽车,那是小鬼子的装备。
接到县委的指示,听到有坦克和汽车通过自己的辖区,在这些地方武装的心中,那么肯定是小鬼子又出来扫荡了。再加上县委的那位通信员,找到他们的时候只顾着喘气了,也没有将命令传达明白。
几个带队的区委书记一合计,在奉命拔除电线杆子,切断敌军有线通信联络的同时,还没有忘记按照反扫荡时候的习惯,顺手在公路上埋下了十几颗地雷。部队也做好了战斗准备,就连唯一一挺只有百余发子弹的晋造轻机枪,都架设了起来。
至于其他的汉阳造、晋造步枪,单打一,就更不用说了。甚至县区武装反扫荡必备的大杀器,一门松树炮也都架设了起来。这些玩意坦克是打不动的,打后边的步兵还是没有问题的。
尽管在那位负责指挥的静乐县第二区区委书记手中,只剩下半边镜头的望远镜之中,迎面扑来的坦克足足几十辆,载满步兵的卡车更是一眼望不到头。但是这位区委书记,却没有任何的犹豫和退缩。
在他看来,上级命令务必要保证这条公路安全,那么自己就算打光了也要完成命令。尽管他搞不明白,从根据地纵深怎么会一下子冲出这么多的坦克,以及装满步兵的卡车,但对于这位执行命令不打样的地方干部来说,上级的命令就是一切。
这位一直活动在作为敌占区静乐,在反扫荡的时候吃过日军坦克机械化部队大亏的区委书记,根本就没有想到这些坦克和卡车都是自己人的。在他的脑海里面,有大量的坦克和卡车,那不用想肯定是小鬼子。
八路军除了布军帽和少量缴获的小鬼子钢盔之外,大部分都没有钢盔,更没有坦克和卡车。尽管来的部队头上戴的钢盔,和日军一贯带的有些不一样,到是和当年中央军戴的钢盔很是相像。
坦克和卡车,也与过去日军扫荡出动的坦克不一样。坦克比小鬼子的豆坦克,要大的多。步兵手中的家伙,也与鬼子使用的不一样。但是这么阔气的军队,在山西战场就肯定是鬼子。除了鬼子,就没有别的军队还这么的洋气。
别说穷的军装都发不起的八路军,可没有这么的阔气,就是财大气粗的晋绥军,也没有阔气到每人一顶钢盔,更没有阔气到有这么多的坦克和卡车。尽管知道自己还有自己的这些部队,可能会因为这场战斗都牺牲在这里。但这位区委书记,还是决定打这一仗。
好在这些边区造的,使用黑火药装填的地雷,因为缺乏高爆炸药,威力对十字军坦克来说几乎没有任何作用。当十几枚拉发地雷被前锋的一个坦克排高速冲过去的时候,接二连三炸响的时候,这些坦克除了微微的震动一下之外,没有造成任何的伤亡。
即便他的排子枪和松树炮,在反应极其迅速的抗联面前,也没有造成任何的损失。反倒是这个区中队,连同前来迎接的八分区基干营,被坦克反应极其迅速的坦克车载机枪,死死的压在路边一条沟内进退不得。
如果不是杨继财不舍得Lang费炮弹,穿插之前严厉命令除非遭遇到日军据点的火力拦截,否则严格禁止使用火炮。估计一顿炮火下去,这个区中队没有牺牲在战场上,反倒是要倒在自己人的炮口上了。
好在杨继财反应迅速,从地雷的爆炸声和枪声听出不对,急忙下令停止攻击。并让八分区的人用军号联系,才让这支小部队解除了危险。只是误会解除之后,结果却是很不好,当地武装在这几分钟的枪战之中,重伤三人,轻伤十五人。
如果不是杨继财反应迅速,制止了部队出击以及动用炮火,搞不好就不是伤亡这几个的问题了。这场误会很是让八分区的这位司令员有些尴尬,而抗联部队在遭遇到袭击的时候,其反应速度也让他感到惊讶。
这边第一枚地雷爆炸声还没等到落下,那边搭乘后续坦克和卡车的部队已经全部下车,立即形成了战斗队形。所有的武器,在同一时间已经全部上膛。机枪已经在第一时间,指向两侧山地之中的可疑地点。
而先头坦克则立即高速冲过雷区,并转动炮塔做好战斗准备,并以一三五向东、二四六向西的方式,车载机枪同时向公路可疑目标进行开火扫射。后续坦克则同时行驶下公路,沿着车队周边形成一道临时防线。
当山坡上的排枪刚一响起,这边的抗联部队已经成扇型包抄了过去。坦克的火力,也全部打向响枪的地方。而在后面三分钟的时间不到,所有的火炮就已经从牵引车上摘了下来,快速的做好了发射的准备。炮兵观察员,甚至已经报出了射击诸元。
就连迫击炮和大口径机枪,也全部做好战斗准备。这样的反应速度,如果不是自己反应也不慢,虽说是遭遇战,不算武器上的差距,但是自己的那几个区中队恐怕坚持不了十分钟。
而自己的部队,虽说反应也不慢,但是在动作上却是始终都慢了一拍。看着抗联参战部队的反应速度,这位大感丢了自己面子的八分区司令员,已经打算等这次战斗结束之后,好好训练一下自己的部队。
没时间在这里多耽误,更不会理会身边的这位司令员这么想的杨继财,却拦住了司令员想要训斥那位有些冒失区委书记的举动。留下一个军医,为这些伤员治疗之后带队继续前进。至于这次误会,还是等战斗结束之后再去解释。
杨继财带着的部队,因为娄烦以东的公路沿线日伪军已经撤回太原,而在没有遭遇到拦截。就连在日军撤走之后留守古交,在见到这么多的坦克和大炮之后,一枪未放便干净利落的投降,甚至已经开出城外,排的整整齐齐的伪军,他都没有时间去理会。
而是指挥部队沿着公路向太原方向一路疾驰,至四月十五日下午两时,全军抵达太原外围的白家庄一线。而从白家庄,太原城外西北炼钢厂冒出的浓烟已经清晰可见。
在抵达白家庄之后,杨继财没有进行任何的休整,继续强行直插太原城下。在目瞪口呆的日军守军眼皮子底下,以坦克掩护步兵强行冲过汾河大桥,并留下八分区基干营控制汾河大桥之后兵分两路。
以一个坦克连搭载自己的一个连,在晋绥两个基干营部队的配合之下,直插城外的太原西北角的西北炼钢厂以及工业区。而自己则指挥迂回部队主力,不顾太原卧虎山、牛驼寨的伪军,直插太原东北角的迎晖门。
晋绥军区其余部队加强晋察冀四分区一个团,由晋绥军区八分区司令员、参谋长统一指挥,则沿着汾河向西南方向强行攻击前进,准备抢占太原西山一线,以保证全军必要时候的撤退路线。
在杨继财指挥的迂回部队抵达,自沦陷之后一直平静的太原城,周边响起了密集的枪炮声。放弃了古交、晋源、清源等太原外围所有县城,全部缩回城内的日军,依靠城墙和周边的工事在拼命的抵抗。
第二百二十九章 太原城下
接到太原城外出现大量身份不明,而且装备了大量坦克和卡车的军队冲过汾河大桥,向太原城东北方向工业区强行穿插的报告。第一军司令部内的吉本贞一中将心中微微一颤,急忙赶到东北城墙。
原本听到坦克两个字,便心中已经有了一定判断的他。仅仅只向外观察了五分钟,便准确的判断出这支从管涔山内冲出的军队,不是八路军,更不是晋绥军或是中央军,而是他在东北的老对手抗联武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