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抗日之我为战神-第6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成第九旅团的血已经流的所剩无几。

    正北方向那道可以俯视日军整个筑垒地域丘陵的争夺战,让独立混成第九旅团元气大伤。在王明贵增援部队赶到的时候,便已经是支撑不住。即便是苏英奇只向后撤退了五公里,但已经无力进行追击。

    再加上其兵力在这两天一夜的激战之中,城内的守军大部分随着战局的发展陆续被调往城外参战,在空气燃料炸弹的打击之下基本上是全军覆灭。到苏英奇接替杨继财指挥康保战斗的时候,整个康保城内可用来防守的日军兵力已经是寥寥无几。

    在加上杨继财缜密的计算之下,整个康保城虽说没有遭遇到什么太大的损失。但是四面的城墙,在大当量的空气燃料炸弹产生的巨大冲击波的摧毁之下,已经全面的垮塌。整个康保城,在苏英奇发起攻击的时候,已经是**裸的暴露在苏英奇的面前。

    常年在敌后的游击生涯,让苏英奇养成了要么就不打,要打我就往死揍你,绝对不给你喘息之机的习惯。让他在这个时候暂停攻击,移交指挥权,别说来的是一个副师长,就是正师长,他也不会在这个时候收手。更何况,战局还这么有利的时候。

    在接替他的人选赶到康保战场的时候,他已经完成了对康保城的最后攻击。经过四小时的激战,全歼城内日军一个完整的步兵中队,两个步兵小队,一个辎重兵中队,外加一个宪兵队。

    独立混成第九旅团长池上贤吉少将,在攻击部队已经打到他在伪县公署的司令部时开枪自杀。所有伤员要么用刺刀相互刺杀,要么拉响手榴弹同归于尽。整个独立混成第九旅团,在康保的五千余人,仅俘获了不到百余名俘虏。

    这个独立混成第九旅团,在战场上表现的比一般野战师团,甚至还要顽强许多。但无论是在顽强,随着康保城中最后一声枪声落下。意味着这个号称整个华北方面军中救火队的这个独立混成旅团,留在康保战场的主力已经全军覆灭。

    随着康保一线的枪声完全平息,整个察西、绥东战场日军的三支部队,仅剩下此时已经遭遇到重创的一一零师团孤军作战。而康保战场上的战斗停止,代表着日军在绥东、察西、察南战场,作为一个整体战线已经不复存在。

    在整个西线战场的日军,被分割成为两个部分。日军在察南的重镇张北,已经暴露在抗联的枪口之下。如果杜开山想要去与挺进军抢食,他现在就可以抽调出部队,向西南方向攻击前进,直接抢占张北。

    苏英奇用四个小时,就攻占了康保县城,拔掉了整个西线正面战场右翼最后一颗钉子,自然让杜开山手中的有生力量又增加了一分。但在康保战场最后一声枪响平息下来之后,杜开山给康保战场参战部队的命令,却是就地转入防御。

    不仅康保参战部队除了坦克部队,以及苏英奇所带的那个团缩编成一个营,与苏英奇一同调走之外,其余的部队全部就地转入防御。他还从三十一师之中抽调出一个团,外加上留在手中最后一个团的预备队,也放在了康保方向。

    由那位接到命令之后虽然没有任何耽搁,但等赶到康保的时候,却已经什么都完事的二十一师副师长统一指挥。在未接到命令之前,除了向南拓展一部分防御之外,不许有任何的轻举妄动。

    杜开山此举,是要保证正在察南与日军激战的挺进军主力侧翼的安全,以及切断日军经张北增援绥东战场的企图。在挺进军没有拿下张北之前,这个方向他暂时还不能有任何的轻举妄动。

    尽管挺进军目前的战局,还用不到他操心。但杜开山认为只要张北还没有拿下来,那么日军就有可能随时通过张北向绥南、绥东战场增兵。如果拿下康保就将部队调走,会给自己和陈翰章的侧翼,留下一个相当不稳定的因素。他不想因为自己的一时大意,让日军反过手来再给自己那么一下子。

第二百一十六章 还是判断失误

    其实在察南战场,根本就用不到杜开山操心。随着挺进军主力已经进抵张家口外围,并抢占塞外重镇沽源。眼下张北的日军,已经是两面受敌。别说早就已经没有北上捅他杜开山一刀子的能力,就是自身也处在两支大军的夹击之下。

    而在察南正面战场,挺进军的两位老帅,虽然没有大开大合。但通过采取不断的浅纵深迂回包抄的战术,将当面之敌与背后的主力一片片的分割开来。战至康保战场彻底落幕的时候,挺进军已经击溃沽源、张北一线以北的独立混成第二旅团主力。

    并采取一系列连续不断的大胆穿插敌后战术,一举将二十七师团截成互不相连的四段。挺进军两位的老帅,到底是究竟沙场的老将,对战局的把握能力绝对是一流的。战场的控制能力,也是相当的老练。

    攻势之中虽然在复杂的地形,与日军打山地作战。但在其发起的进攻态势之中,始终保持着张弛有数、攻击有序。该大胆穿插的时候,绝对不手软。该收缩的时候,也绝对不迟疑。

    虽然打的不如察西、绥东战场大范围迂回穿插那么精彩,但是两位老帅这种零敲牛皮糖的战术,让自以为依靠山地防御的日军极为不适应。尤其是挺进军各部,在此战之中极强的独立作战能力,让日军吃足了苦头。

    一个团在沽源作战之中因为穿插距离过深,被反击日军打乱建制,合围在三个三头之上。这个团发现自己周边都是日伪军之后并未慌乱,依托所在山头就地组织抵抗,与围攻上来的日伪军整整打了一天一夜。

    不仅牵制了大量的日伪军,使其无法增援到其他的战场。并在日军战线上,撕扯出大量的空隙。最终在周围渗透进来的兄弟部队配合之下,将周边日军一举击溃。直接造成了沽源一线的日军防守兵力不足,被挺进军一部趁势收复。

    尽管所处位置地形有利,但是半个月的战局下来。日军却愕然的发现自己的部队和防线,不知不觉之中被分割的七零八碎。前线各个据点,被分割合围之后,杂七杂八的被吞了一个干净。

    整个战场,被这种战术撕扯的乱七八糟。纵深也被渗透进了大量的钉子,最深的一股,甚至已经到了张家口附近。位于一线的独立混成第二旅团,就是这样被一点点的敲散之后,被一口口的吃掉。

    挺进军的攻势,犹如水银泻地一般,几乎是无孔不入。只要防线上被打开一个缺口,就意味着随即将有更多的缺口出现。日军甚至在很长的时间之内,都没有摸清楚挺进军的重点攻击方向在那里。

    等到察南战场负责指挥的日军二十七师团长原田熊吉中将,发觉不妙的时候,独立混成第二旅团已经被啃光。就是他的二十七师团,也被分割成为互不相连的四大块。甚至就连张家口外围,也落下了挺进军的炮弹。

    而在闪电河正面,以及围场一线发起攻击的挺进军一部,在拿下多伦之后,沿潮河、滦河流域顺势之下,直逼新源、古北口等外长城要点。与已经夺取承德的挺进军一纵队,在丰宁会师。

    面对着察南、绥东、绥南战局的不利,以及晋北突然出现的敌情。经过几番努力,终于恢复了与一一零师团无线电联系,对绥东战场情况重新了解的冈村宁次,对于眼前的战局几乎是一筹莫展。

    完成换装和整训之后的十八集团军,暴露出来的强大战斗力,让冈村宁次感觉到异常的震惊。尽管早在调任华北方面军司令官的时候,他就知道这些共产军对于日军来说,虽然在装备上过于低劣。但是无论是战斗意志,还是生存能力都是一个更加顽强的对手。

    更为重要的是这支部队的山地战,以及分散独立作战的能力并不次于日军。其在此战之中,采取的在猛烈炮火支援下的浅纵深迂回分割,与大范围渗透攻击的战术,让与其第一次正面作战的日军更加不适应。

    冈村宁次也没有想到,在这些部队出关之后,短短的几个月的时间之内,会发生这么大的改变。原来的优点非但没有丢掉,反倒是更加的灵活。而原来的缺点,也几乎得到了相当大的弥补。

    特别一系列新式战术的采用,短短的时间之内,便将华北方面军依靠山区有利地形,构筑的防线捅了一个千疮百孔。使得察南战场原本认为能支撑几个月的防御,却只是半个月便已经处于全线崩溃的态势。

    独立混成第二旅团,在不到十天的激战之中。整整一个混成旅团,被硬生生的分割成了十七块互不相连的单独建制。然后被挺进军很是悠闲自在的,一口口的给吃掉。等到二十七师团想要救援的时候,却发现自己的阵地也被打进了无数的钉子。

    甚至自己的部队,也被这种战术硬生生的给磨去了三分之一的兵力。别说救援独立混成第二旅团了,就是其自身也被分割开来。挺进军采取的这种战术,虽然进展略微的缓慢一下,但是效果却是相当的明显。最关键的是,大大减少了伤亡以及对物资的消耗。

    察南战场整个挺进军参战部队,数量要高于察西、绥东战场一倍有余。但是大半个月的激战下来,物资的消耗量却只有西线正面战场的三分之一。炮弹的消耗量,更是仅有一半。消耗最大的山炮弹与迫击炮弹,也不足西线正面战场的八成。

    面对着已经是改头换面,变的几乎让他已经不认识的老八路。再加上更加让他焦头烂额的西线战局,冈村宁次深深的感觉到自己最大的错误,就是还是小看了对手的能力和军事素养的提高速度。

    同时在对手的战略意图上,判断还是出现了失误。更为失误的是,自己还小看了他们的决心以及胆量。他们竟然在正面战事尚未取得绝对优势的情况之下,便敢于采取大范围无后方的穿插。

    让坦克翻越险峻的阴山,置正面还在激战中的战场不顾,直插整个绥东战场的大后方绥南。甚至还胆大包天的,在孤军突入的情况之下,不顾大量坦克部队对后勤的依赖,直插晋北打到了山西的北大门。如果晋北重镇大同有失,那么整个山西都将处在其攻击范围之内。

    自己尽管已经很是慎重,但还是小看了敌军的战斗力。没有预料到从东北南下的这支敌军的战斗力,会如此的强悍。二十六师团、独立混成第九旅团,就这么在短时间之内被消灭。一一零师团,也是自身难保。

    最关键的是,在敌军武器装备的数量和质量上,华北方面军连同关东军的那帮混蛋,更是错的离谱。关东军那帮家伙不是口口声声保证,这帮他们口中的土匪只有老式的苏制坦克吗?可战场上出现的那些新式坦克,都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苏军的T二六坦克,自己不是没有见过。苏联人援助给支那政府军大量的T二六坦克,中国派遣军在支那战场上也与其交过手。可抗联出现在战场上的那些新式的,就连七十五毫米火炮打上去都像挠痒痒一样的坦克,究竟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而且在西线的战场上,不算现在出现在绥南、晋北战场上的敌军新式坦克。单单敌军在正面投入的坦克数量,就远远的超过了华北方面军基于关东军提供的敌人坦克数量为基础的判断。难道这些坦克,都是他们自己制造的不成?

    当然眼下的冈村宁次现在也知道,自己无法去追究关东军的责任。解决眼下战局所面临的困境,最需的就是援军,而不是去追究什么责任。最关键的是面对关东军这个方面总军,还有那位在整个军界根深地步的梅津美治郎大将,追究责任也不是自己这个方面军司令官能做的。

    但现在最让他头疼的是,眼下兵力已经使用到了极致的华北方面军,上哪儿去找援军?他的华北方面军直属的三个师团,已经全部调到一线作战。方面军直属部队剩下的这几个独立混成旅团,除非自己连平津与冀中平原都不要了否则已经无兵可调。

    察南、绥远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放弃,但是冀中平原和平津是绝对不能放弃的。一旦减少兵力驻扎,已经退至山区的华北共产军,马上就会卷土重来。一旦让这些生存力极强的家伙,重新进入冀中平原地带,去年的大扫荡结果很可能会化为乌有。

    而在骑兵集团、二十六师团、独立第二混成旅团相继全军覆灭之后,驻蒙军几乎是已经灰飞烟灭。第一军建制的六十九师团眼下困守集宁,第三混成旅团被分割在大同至集宁。驻扎长治的三十六师团与阳泉的独立第四混成旅团,又要保护正太铁路。

    除非华北方面军真打算彻底的放弃正太铁路,放弃整个山西,否则这两支部队绝对不能调动哪怕一个中队。而在六十九师团、四十一师团被抽调之后,唯一驻扎运城的三十七师团,还要防御整个晋东南地区。

    面临的不仅仅是与之隔河相望的重庆方面第一战区,还有目前退守晋西南的十几万第二战区主力。如果在抽调三十七师团,那么相当于整个晋西南都要放弃。整个山西驻军,仅能出动的四十一师团,又被晋东南地区的共产军死死的缠住。短时间之内,根本集结不起来。

    至于十二军的三个师团,外加三个独立混成旅团,还要保证方面军对山东的控制,联系华北与华中大动脉津浦铁路沿线的安全,以及保持对河南境内,隔河相望的重庆方面一战区几十万大军的压力。山东战场上的共产军数量,可是整个华北最多的。

    而从华中调来的十五师团一部,刚刚抵达大同就被牵制住,六十九师团眼下被困在集宁战场无法脱身。援军上哪儿去找?对于冈村宁次来说,现在无疑是相当头疼的事情。从眼下的战局判断,如果短时间之内无法投入大量的援军,整个山西、察南战场都有崩溃的危险。

第二百一十七章 冈村宁次的想法

    现在华北方面军就像一条吞下了太多东西,在遭遇到危险的时候,却又不肯放弃所有已经咽下肚子,或是吃到嘴里的东西,而过于贪婪的蛇。即不想放弃山西的任何一个已占领区,又要遏制住察南、晋北,乃至整个绥远战场敌军的攻势。

    贪婪成性的日军,什么都不想丢掉,永远也不懂得舍得之间的关系。但眼下的形势,却逼着他们在继续坚持与放弃之间,做出一道选择题。尽管这对于向来吃进去的东西,就不肯吐出来的日本人来说,无疑是相当困难的。

    不过到底是头脑比较清醒的人,冈村宁次知道自己倒了必须要做出选择的时候了。只要保住六十九师团和大同这个北进基地,绥南即便是暂时丢掉了。但等到援军赶到,一样能够重新的夺回。如果连大同与六十九师团都丢了,那么不仅绥南可能丢掉,整个山西也受到抗联的威胁。

    看着地图沉思良久,冈村宁次命令集宁战场的六十九师团,独立混成第三旅团一部,立即放弃集宁,避开丰镇一线的抗联部队,绕道靖虏堡关口撤向大同。命令大同之守军,全力固守大同,等待方面军的增援。

    命令一一零师团长饭沼守中将不惜一切代价,坚守化德、商都一线至少一个星期。在冈村宁次看来,二十六师团能够依托更加不利的地形,坚守时间长达十余天。那么在有利地形依托之下,一一零师团坚守的时间可以更长。

    更何况二十六师团被合围之后,原加强给二十六师团的重炮部队,有相当一部分撤到了一一零师团的作战地域。而且一一零师团所在的商都,是整个绥东、察西战场的后勤补给基地。那里粮食、弹药储备的数量,足够两个师团坚持三个月的。

    同时方面军早在去年年底,便在化德、商都、正黄旗境内修筑了大批的筑垒地域。虽说不如二十六师团所在作战方向面积宽大。但是坚固性与设计的隐蔽性,却并不次于二十六师团当初所在的筑垒地域。

    在冈村宁次看来,只要六十九师团能够突破敌军在集宁外围并不宽大的封锁线,与正面发起反击的十五师团配合,全力先解决丰镇、大同方向,数量并不算多的敌军。那么整个绥南战场,就有反击的余地。

    在连续给六十九师团和一一零师团下达完毕命令之后,冈村宁次派出参谋长安达二十三中将,亲自赶往临汾,要求四十一师团长清水规矩中将,尽快的摆脱周边共产军的纠缠,全力向北增援。

    命令十二军司令官土桥一次中将,立即调集驻扎兖州之三十二师团立即于兖州集结,乘车自津浦铁路经石门转运北平,参加在居庸关一线部署防御。命令十五师团主力,立即自石门经铁路输送进抵太原,增援大同战场。

    抽调驻兖州之三十二师团北上增援,冈村宁次是经过慎重考虑的。兖州是鲁南重镇,南与徐州十七师团辖区接壤,向西与驻开封的三十五师团辖区接壤,向北有驻扎在济南的五十九师团。

    将三十二师团固守的部分重要据点,留下分队作为骨干,主要防守任务交给治安军以及皇协军,非重要据点全部撤离。至于兖州、济宁等地区的防御空白,可以抽调三十五师团、十七师团各一部接替。

    除了三十二师团之外,冈村宁次还从十二军所属的独立混成第五、第六、第七旅团,各抽调出五个步兵中队。方面军直属尚未参战之各个独立混成旅团中,抽调三个步兵中队。组成一个加强支队,由独立混成第六旅团长盘井虎次郎少将指挥,立即北上平津一线。

    以第一军驻山西运城的三十七师团之步兵二二五联队为基干,加强驻开封的是十二军之三十五师团抽调出三个步兵大队,五十九师团抽调出六个步兵中队组成一个支队,由三十七师团所属三十七步兵团长中岛吉三郎少将指挥,立即增援晋北。

    只是对于冈村宁次来说,撤出兖州的三十二师团留下的防区空白好说。虽说十七师团是十三军所属部队,但是以自己与十三军司令官下村定中将之间的关系,请求他暂时照顾一下还是没有问题的。

    只不过对于冈村宁次来说,只抽调一个三十二师团外加两个支队北上增援,是无论如何也不够的。察南战场是有了部分保证,那晋北战场怎么办?对于集宁、丰镇、大同一线的抗联部队,抗联自己也会想尽一切办法增援。

    以之前战局之中,抗联表现出来的战斗力、火力来看,即便加上四十一师团与编成的中岛支队,恐怕援兵的数量也不一定会满足需要。而且这么一调动,整个方面军将再也无预备队可以使用。

    犹豫了好长时间,最终冈村宁次还是没有顾忌自己的脸面。分别给南京的支那派遣军司令官畑俊六大将,以及东京大本营发了一封电报。在将战况如实的做一汇报之后,他直接告诉畑俊六大将以及东京大本营。

    如果想要保证平津地区,以及继续对山西的控制。要么在最短的时间之内,要给华北方面军增加两个师团的兵力。要么放弃同蒲铁路以西的晋南地区,将驻运城的第三十七师团撤往介休以北地区,以便腾出三十七师团北上增援晋北。

    甚至冈村宁次认为,在必要的时候,可以连长治都可以放弃。将正太铁路以南的两个师团,在同蒲路以西撤至平遥至柳林公路以北。在同蒲铁路以东,则撤至平遥、榆社、辽县以北地区。

    冈村宁次放弃运城,并非是单纯从增援晋北战场考虑的。他的很多想法,是基于目前中国国内的政治形势考虑的。作为一名中国通,在解决中国问题的时候,他更希望中国人自己内部乱起来。

    有效利用中国人内部的矛盾,减轻日军在战场上的压力,缩短日军战线,才是他认为解决中国事变最好的办法。他提出将整个晋南让给晋绥军为主的第二战区,这其中包括十八集团军活动最为频繁的吕梁、太岳、太行山区,以及原来归属一战区的中条山区。

    在冈村宁次看来,中国人所谓的一致对外,现在早就已经成为了一句口号。其实内部早就已经因为战场的各种矛盾,而出现严重的分裂。如果不是日本军队还在中国,两方面现在肯定已经动手。

    去年中条山会战期间,华北方面军对中条山守军发起攻击的时候,近在咫尺的第二战区却是坐视不见。空握十几万军队,却没有派出一个师的增援力量。甚至重庆要求其派出部队掩护被击溃的中条山守军,他们也没有做到。

    如今只能困守晋西南十几个县的那位山西王,已经避免一切的军事行动。更多的是保存实力。控制区日蹙的这位山西王与他的所谓晋绥军,为了保存自身实力,而不被重庆方面彻底的吞并,与重庆方面是矛盾重重。

    同时为了争夺地盘,与在山西境内的共产军摩擦不断。如果能将晋南地盘移交给这位山西王,晋南的中国人自己就会打起来。那位山西王手中急于拓展生存空间的晋绥军,想要北上重新夺回河南屏障中条山的中央军,都会与控制了山西大部分乡村地带的**,方面发生矛盾的。

    而对于日军来说,即便短时间之内放弃晋南,以第二战区的实力和战斗力来看。只要想的话,华北方面军随时还可以夺回来。短时间的放弃,让中国人内部自己产生矛盾。将华北方面军现在的作战重点,放到晋北、察南、绥南几个战场,才是目前最好的选择。

    这远比从千里迢迢之外,给华北方面军调集援军,分散日军在东南亚以及南太平洋作战的实力要好的多。最起码在速度上,也要比千里迢迢从本土以及其他战场调集援军快的多。可以在第一时间,解决华北方面军兵力不足的困境。

    但冈村宁次的这个建议,无论是对于大本营还是支那派遣军来说,都绝对是不可能接受的。支那派遣军从未放弃过彻底占领中国的想法,更无法接受放弃晋南,这个眼下已经成为日军进攻陕西、河南腹地的前进出发基地放弃。

    不过考虑到眼下战局的发展,无论是平津还是山西已经面临实实在在的威胁。如果晋北和察南丢了,引发的连锁反应,是东京大本营不能不考虑的。在华北方面军还要维持各个占领区,兵力已经使用到极致的情况之下,增加援军也就成为唯一的选择。

    不过好在日军东南亚的攻势进展异常顺利,原定于使用到荷属东印度的兵力,已经全部腾出手来,可以调往其他的方向。所以大本营也痛快的答应,将已经完成巴丹半岛作战的四十八师团。

    以及现在为南方军直属部队,正在印度支那半岛待机,原本准备用于进攻印度的二十一师团调拨给华北方面军。至于冈村宁次点名的第五、第十六师团,大本营实在无法答应。至于目前最悠闲的第四师团,冈村宁次自己却是死活不要。

    而近卫师团,大本营却是绝对不敢调到华北,与这支抗联较量。对于大本营来说,近卫师团这支天皇的御亲兵,还是去捏软柿子比较合适。与抗联这支雄狮劲旅作战,实在是不太合适。

    掂量来、掂量去,最终大本营还是决定将这目前暂时无作战任务的两个师团,调拨给华北方面军。至于进攻印度的计划,还是等到完全占领缅甸之后再做打算。缅甸没有完全占领,下一步作战计划是无法实施的。

    其实大本营和南京方面如此痛快的答应冈村宁次给予援军,他应该感谢的是关东军。如果不是关东军在这支军队手中,连续遭遇到大败,让大本营对这支原本关东军口中的反满抗日的土匪武装,有了一个重新的认识。

    否则会战打成这个样子,他那还会有机会和大本营如此的讨价换价。不说别的,驻蒙军全军覆灭,就让够他回家吃自己了。驻蒙军是日军大本营为了从西部包抄中国腹地而特地组建的,现在全军覆灭,大本营又岂会饶了他?

第二百一十八章 失联

    在大本营痛快的答应,在十天之内给华北方面军两个师团的援军之后。支那派遣军的那位大将司令官,在接到冈村宁次电报之后,在面对不利的战局,倒是也没有抠抠搜搜的。而眼下派遣军直辖的十一、十三军,也基本上无大规模作战任务,可以抽调出部分的兵力支援华北方面军。

    这位畑俊六大将很清楚,要是华北方面军这一战,真的丢掉了山西以及平津地带,自己这个派遣军司令官的位置也就做到头了。华北方面军毕竟是在支那派遣军建制之内,如果战败了这个责任,他这个总军司令官想不背都不成。现在关键的问题不是追究责任,而是保住平津、绥远、山西。

    畑俊六大将很大方的从派遣军直属十三军下属的二十二师团,抽调出步兵八十六联队,一个野炮兵大队。六十三师团所属四个步兵大队,两个山炮中队。一一六师团所属一零九、一三八联队,两个炮兵中队,一个榴弹炮中队,以及十三军所有的速射炮,临时编制成一个支队。由一一六师团长武内俊二郎中将统一指挥。

    从十三军直属独立混成十一、十二、十三、十七、二十旅团,各抽调出三个步兵中队。加上十一军直属独立混成十四、十八旅团各抽调出的两个步兵中队。加强军直属四个山炮兵中队,一个野炮兵大队,外加从十一军抽调出来的两个速射炮中队,由独立混成十三旅团长山村治雄少将指挥。

    只是畑俊六大将此次调集的援军,没有一个完整的师团,甚至连一个完整的独立混成旅团都没有。与日军历次作战,虽说也配备大量的加强部队,但作为基干的步兵还是以单一建制为主的风格,整个来了一个两样。

    整个援军虽说由各个师团抽调出精兵强将组成,但从整体来看,却是一个五颜六色的大拼盘。除了武内俊二郎中将指挥的武内支队,是由一一六师团两个联队为基干编成,倒还是可以之外。

    由几个独立混成旅团抽调出来兵力,组成的山村支队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大杂烩。这个山村支队总计十九个步兵中队,分别由七个独立混成旅团抽调出来。炮兵则是从十三军直属炮兵,抽调出来的。速射炮部队,则是从十一军抽调出来的。

    别说中队长一级,就是临时编成的五个步兵大队长,也是从十三军直属五个独立混成旅团各抽调出一名。别说有过协同作战经历,就是五个步兵大队长之间自己都相当的陌生。甚至相互之间,都没有见。

    这样临时编成,与之前以某支部队为基干,增加配属兵力编成支队完全两码回事的支队,在日军历次作战之中可谓是前无古人。按照正常的道理来说,这个支队应该进行一段时间的磨合。但是战局的发展,让畑俊六大将也只能硬着头皮让这个大杂烩直接拉上战场。

    没有办法,十一军担负着对重庆方面战斗力最强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