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抗日之我为战神-第6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为了夺回北线的制高点,池上贤吉少将几乎将手头上的老本都投入到了北线。也就是说,北线固然现在正处于一个危险的境地,但是在其他方向,却因为日军防御兵力不算多,留给了杨继财一个相当难得的机会。

    杨继财手头的有生力量,已经使用到了极致。如果给他一个团的援军,在加上哪怕两个坦克连的兵力,他敢现在就在南线和东北方向发动全线的反击,一鼓作气彻底的打垮这个独立混成第九旅团。

    但现在的现实是,他的手头已经拿不出任何的兵力,在南线发起哪怕是一次像样的进攻。而知道自己那位代司令过分稳重,至少在二十六师团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之前,是不会在康保方向一次性投入太多兵力的性格。

    他也就没有了那个奢望,只希望能够给自己增加一个营的兵力,以便自己的磨盘战术能够发挥最大的效应。虽然失去了一次难得的战机,但总比让这个独立混成第九旅团,就在这里逍遥自在好的多。

    接到杨继财的电报,马上就感觉到康保一线战况已经极为紧张的王明贵,立即赶往指挥部找刘长顺,要求他抽调两个营向康保战场增援。杨继财虽说只要求一个营的援军,但王明贵的考虑可不单单是和独立混成第九旅团磨的问题。

    如果能在总部新的命令下达之前,彻底的打垮这个独立第九混成旅团,那么对下一步的战局将会开创一个相当好的局面。但王明贵的劝说,依旧是碰了一头包,没有能够改变任何的局面。

    代理西线总指挥的刘长顺,却是依旧固执的要先解决二十六师团残部,以及先打垮一一零师团,拒绝在抽调任何兵力增援康保一线。刘长顺不仅没有派出增援部队,反倒是要求杨继财立即改变战术,放弃目前继续进攻的想法。

    利用夜色的掩护,将部署在康保方向北线的部队立即撤下来。与他的主力汇合,先集中有生力量黏住这个独立第九混成旅团。其他的事情,等待主力抽出手之后再说。自己给他的命令是牵制康保方向的日伪军,不是一鼓作气彻底的击溃他们。

    听完刘长顺的决心,王明贵气的差点没有一头撞倒在地。这位代司令员,可真会异想天开。让兵力不足的苏英奇,在三面围攻,日军连续不断的冲锋之下撤下来,这不是让苏英奇自己找死吗?

    再说杨继财要求的兵力并不多,只要再增加一个营的兵力。难道现在整个西线战场,就真的连一个营都抽不出来了吗?现在整个西线的兵力,不算陈翰章指挥的迂回穿插集群,单单在正面就足足有五个师、一个装甲旅,外加几个独立坦克营的兵力。

    总部增加的一个师,现在已经全部抵达正镶白旗一线。他刘长顺手中的兵力,现在是相当的充足。你现在手中的预备队,就有两个团的兵力。别说一个营,即便完全按照你的计划先彻底的解决二十六师团,但再抽调出一个团来,也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

    先不说康保的战况,目前急需援军。就是陈司令那边已经抢占丰镇,北面的易良品正在与六十九师团激战,现在陈司令那边也急需援军。你总是这么只顾眼前,难道真的要等到出绥南战场,孤军突入的陈翰章被日军吃掉才肯下这个决心吗?

    眼下易良品指挥的集宁集群,他们面对的不单单是本地驻扎的日军,还有整个六十九师团。就算有坦克的支援,但兵力不足已经成了集宁战场的最大短板。为了困住这个六十九师团不向南撤至丰镇,或是向东进入察西、绥东战场,易良品只能尽可能的与集宁日军黏在一起。

    但这个六十九师团,虽然在易良品的突然袭击之下,损失的确是惨重。但是毕竟是一个整编师团,瘦死的骆驼比牛大。易良品所部的机动能力是没的说,但是手中的步兵数量不足,只能与日军打成胶着。

    一旦这个六十九师团突破易良品的封锁,无论是向东加入绥东战场,还是向南撤退,夺回丰镇,都会给整个绥南的战局带来不可弥补的影响。尤其是一旦从集宁全力向南全力突围,将会给晋北战局带来致命的威胁。

    即便这个六十九师团不向南,而是向东突破易良品的堵截,全力向东突击。一旦让其加入绥东战场,也会给现在的战局带来。到时候,整个绥东、察西战局,将会变得更加复杂多变。

    陈司令可是在敌人的腹心地带在作战,周边都是日军。面对的不仅仅是绥南、察西,还有晋北的日军,甚至是整个山西的日军。他们那里兵力不足,一旦周边敌军四面围攻上来,后果不堪想象。

    尤其是现在穆长秋在晋绥军区地方武装的配合和引导之下,没有选择从路线较远的杀虎口进关。也没有选择大同正北的得胜口,作为突破口进入大同盆地。而是选择了更加靠近大同,丰镇西南方向的拒墙堡、拒门堡一侧长城作为突击的重点。

    相对于在山间穿行的杀虎口一线,拒墙堡周边地势平坦,更有利于穆长秋的装甲骑兵集群的突击。选择这个方向作为主要的突破方向,穆长秋的眼光可谓是相当的精准。这里可获得的支援虽说不如相当于内线作战的杀虎口方向,但是距离大同的距离更近。

    穆长秋利用日军的注意力,都被击中到了集宁、丰镇一线的机会。从大同日军相对薄弱的西北方向侧翼,避开凉城日军守军,直接撕开日军在拒墙堡、拒门堡日军薄弱的防御。他的坦克和骑兵集群,直接冲过日军的阻击线。

    兵分两路绕过武周山南北两翼,未做任何的停留。以坦克为先导,在晋绥军区留守四个团,以及部分地方武装的配合之下。南线已经强行穿插到大同外围的白马城,正与大同日军守军激战。

    而北线部队,则在晋绥军区一个团的配合之下,直接冲过孤山日军防线。直接进抵大同北城墙。采取在坦克直瞄火炮的掩护之下,连续爆破的战术,已经炸塌大同北面城墙。其一个团的兵力,在晋绥军区地方武装一部的配合之下,已经冲入大同市区。

    尽管穆长秋的突破速度相当的快,但日军的反应速度也不慢。就在穆长秋北线部队冲进大同城内的几乎同时,大同周边的天镇、高阳、口泉、应县、崞县、朔州的日军,便倾巢出动,向大同外围增援。

    整个大同战场周边晋绥军区的地方武装,虽然集中相当一部分的兵力进行阻击。但受制于装备和训练的不足,也只能尽可能的迟滞日军的增援速度。晋绥军区主力已经北上,留守的部队中的精锐,也北上配合穆长秋的穿插。

    在晋西北根据地内留守的都是一些地方武装,无论是装备还是训练,都与日军相差太多。尽管这些部队拼了老命在阻击,但无奈实力有限,很难为穆长秋夺取大同争取太多的时间。而北岳区增援的三个团,此时还正在向桑干河一线疾进。太岳军区和太行军区的部队,距离晋北的距离更远,中间的敌情也更为复杂。

    就西线整个战局来判断,王明贵认为此时绥南战场已经到了决定生死的时候。如果能在段时间之内给绥南战场增加一部分的援军,至少保证晋北、绥南在总部调集的其他的援军赶到之前,不被周边涌上来的日军给合围了。

    目前总部也在协调各方,向晋北战场增援。只要这些援军能够抵达,到时候晋北战局将会代替目前的绥东、察南战场,成为整个西线战局的核心点。那么整个绥南和晋北战场,会将日军的主要注意力都吸引过去。绥东、察西战场,就可以按部就班的来打。

    到时候利用晋北的地形,以及的关内部队支援,完全可以将晋北作为主要战场。并确保之前已经获取的战果,能得到最大的稳固。绥南的地形和周边的敌情总体来看,要比现在绥东、察西战场有利的多。

第二百零三章 救兵如救火

    最关键的是鉴于战况紧急,目前坐镇丰镇,几乎可以说三面受敌的陈翰章司令员,已经连续给刘长顺发了三封电报。让其立即抽出一个师,在装甲一旅的掩护之下,立即经康保、尚义、兴和,向集宁、丰镇一线穿插前进。

    配合挺进军抽调出来,此时正向晋北疾进的兵力,以及北岳区抽调出来的部队,策应大同外围作战。至少在其他方向援军抵达之前,先行填补目前绥南战场上的兵力不足。争取在短时间之内,解决掉六十九师团。

    陈司令的为人,王明贵还是很清楚的,不到关键时刻,他是不会连续发出三份这样措词越来越强硬的电报。能让陈司令连续发出三封电报,说明陈司令那里,现在已经到了最相当关键的时刻。

    康保是西线正面战场增援集宁、丰镇一线的必经之路,也是最短的一条路线。如果不拿下康保一线,西线正面战场如果想要增援陈翰章,只能绕行阴山北麓,走迂回部队走过的路线。只是即便是现在已经查明翻越阴山的通道,但时间上却是耽误不起。

    在战场上,时间就等于胜利,时间就等于成败,他到底懂不懂得?行,就算察南至绥东的通道还没有完全堵死,日军还有从察南或是晋东北调集援军增援绥东的可能性。但是你当人家察南战场上的挺进军,几个纵队在那里是摆设啊。

    挺进军目前的攻势,的确是进展不快。但是一直都在稳扎稳打,不断的以小纵深与大纵深相结合,迂回包抄当面日军所部。这些天下来,整个察南的日军依靠山地形成的防线,已经实际上被切割的七零八碎。

    其前锋一部,已经打到了张家口外围。察南的日军,现在已经自顾不暇,那里还有精力抽调出兵力增援晋北和绥东战场?现在的形势对于整个西线来说,可以说是一个难得的扩大战果的机会。

    面对着眼下的大好时机,这位老兄却固执的坚持要先吃掉二十六师团残部,再向西攻击前进。根本就不理会二十六师团残部目前仅剩下的一个联队,根本就没有能力在进行任何的反击。以五个团的兵力,打一个脊梁骨已经被打断的师团,是不是有些难堪和必要。

    最关键的是,在化德和商都一线的一一零师团,在增援部队赶到之后,就算你想要连同一一零师团一同解决。但也不能只正面一点点的推进,连一个侧翼迂回包抄都不打。除了手中两个团的预备队之外,用七个团外加四个坦克营去打一个一一零师团,这是在Lang费兵力。

    但无论王明贵怎么说,总部和陈翰章的电报里面怎么要求,刘长顺却就是在彻底围歼二十六师团之前,不肯改变部署。逼急了就是一句话,如果我手中的兵力全部投入一线作战,并平均分配,那么如果察南的日军,抽调出一部包抄我的侧翼怎么办?

    总部的命令是考虑全局的,在局部战场上考虑的不见得会那么周全。而他是目前整个绥东、察西战场的军事主官,很多事情他不能不仔细的考虑。每一个决策,不仅要考虑到全局,更要考虑自己所承担战场的发展和变化。

    上级的确有命令不假,但是目前关键的是二十六师团还在负隅顽抗。一一零师团,元气还尚在,还在与部队激战之中,并未被打垮。而日军经察南增援绥东战场的通道,还没有完全的堵死。

    现在的日军如果在需要的时候,依旧随时可以调动新的师团,经过尚义增援绥东、察西战场。绥东、察西战场,现在是全局的节骨眼,又承担着整个察南战场侧翼的掩护。正处于一个关键的战略位置上。

    在这种情况之下,一旦出现任何的意外。整个绥东战场眼下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创造出来的有利局面,将会在瞬间灰飞烟灭,甚至还会连累察南战场。到时候这个责任和后果,将会由谁来负责?

    他陈司令要面对的是山西第一军,而我这里要面对的是整个日军华北方面军主力。让我现在就增援没有问题,只要挺进军能拿下张家口,彻底的切断平绥铁路,我马上就可以调动兵力出击。

    但现在平绥铁路尚未被切断,日军随时可以从华北其他的地区通过铁路增援绥东战场。而万全、张北一线,还在日军手中,日军可以很方面的通过铁路调集援兵抵达这里。别忘了刚刚接到的情报,日军已经从华东抽调的十五师团,已经抵达平津地区。

    如果日军在新的援军抵达之后,选择从这两地出击,迂回包抄我的侧翼,将预备队全部投入进去,手中已经无兵可调的我怎么办?陈司令要对迂回部队负责,我刘长顺要负责的是整个西线的战局。

    面对着这位也不知道是过于谨慎,还是固执异常的代司令员,无可奈何的王明贵只能无功而返。在返回的途中王明贵下定决心不经刘长顺,直接从目前围歼二十六师团的战场上,抽调出一个团,以及不少于一个坦克营的兵力加强给杨继财。

    康保一线是西线正面战场增援敌后迂回穿插部队的必经之路,无论他刘司令什么时候打算增援陈司令那里。除非拿下化德,直插尚义一线,否则康保是必经之路。拿下康保或是解决独立混成第九旅团大部,都是为下一步的行动创造条件。

    不管这位刘司令究竟打算什么时候执行总部的命令,但康保都将是一个相当重要的位置。而现在最关键的是急需增援的杨继财那里,已经不再是能不能黏住独立第九混成旅团,而是自身能不能坚持到主力增援的那一刻了。

    在返回十七师师部之后,王明贵在与欧阳吉善简单商议之后,立即根据自己思考的想法,迅速的调整部署。从相对平稳的东线抽调二十一师六十一团、六十三团的三营,配属直属炮兵一个一五五榴弹炮连,师直属炮兵团一二二榴弹炮一个连、七十五毫米野炮一个连。

    并加强装甲一旅两个坦克连,独立坦克一营之坦克三连。立即经桃顿以东,向慈应寺强行穿插前进。甚至为了加强行动速度,不待其余部队完成集结。王明贵将一直担任预备队的六十三团三营,与独立坦克一营三连,先行向康保境内进行穿插。

    在行动开始之前,欧阳吉善亲自找六十一团的团长和政委谈话,要求他不惜一切代价,必须在明天清晨之前抵达康保外围战场。就算是汽车翻了几十辆车,但是他只要能按时赶到康保,就是大功一件。

    在从自己正面私下为杨继财抽调援军之外,王明贵还针对围歼二十六师团的行动,自身也调整了部署。在面对依靠着筑垒地域还在负隅顽抗的二十六师团残部,王明贵也下达了总攻击命令。

    集中手头的三个步兵团,两个坦克营,在大部分的炮火掩护之下,采取三面同时攻击的战术发起最后的攻势。他给前线的两个师长下达的命令是,最迟明天中午之前,务必要干净利落的彻底解决掉当面的残余之敌。

    同时以一个团的兵力,配属独立坦克二营的两个连,一百毫米榴弹炮和七十六毫米加农炮各一个连,一个双二十三毫米高射炮连。立即向西南方向一一零师团侧翼乌兰、哈塔崩一线攻击前进,直接包抄化德一线的侧翼。

    这道总攻击的命令以及包抄一一零师团的侧翼行动,也是王明贵背着刘长顺下达的。当然这是在政委欧阳吉善的支持之下,否则他这个参谋长,在没有军事主官批准的情况之下,也很难调动部队。

    因为按照刘长顺的想法,现在一一零师团的屁股离开化德、商都一线的距离还不够。如果马上彻底的解决二十六师团,一一零师团出动的部队,很可能会缩回化德、商都一线,这样会影响到他引蛇出洞,防守反击的整个作战计划。

    所以尽管二十六师团的残部,已经被压缩至东西长不到一公里,南北宽不足四公里的狭长地带,但是刘长顺却一直迟迟未下令进行最后总攻击。他还等待一一零师团,将最后一个野战联队投入到战场之上,再全线发起总攻。至于现在,他并不着急先解决二十六师团的残部。

    救兵如救火,面对眼下的战局忧心匆匆的王明贵,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再去劝说刘长顺那尊过于求稳的大佛了。关键是,他也清楚自己很难做通刘长顺的工作。与其在嘴皮子上打官司,还不如利用自己指挥正镶白旗战场的机会,想办法做一些弥补。

    如果没有总部之前的那道立即抽调一个师兵力,向集宁、丰镇一线穿插的命令,欧阳吉善与王明贵是不会如此做的。至少原则性很强的欧阳吉善,是坚决不会这么做的。在抗联的条例和条令之中,没有上级的命令,政治委员是无权干涉军事主官的战场指挥的。

    但是眼下的情况是上级有命令,军事主官却因为某些顾虑而迟迟不动。作为政委的欧阳吉善,就不能不考虑在没有得到上级完全授权的情况之下,采取一些变通的方法。至少在没有对战局造成太大影响之前,挽回一定的损失。

    在调整完毕之后,欧阳吉善没有让王明贵参与,自己亲手起草了一封加急电报。将这件事情的详细情况,向总部做了一个完整的汇报。并将私下调整部署的情况,也一并的上报总部。在电报上,欧阳吉善将所有的责任全部揽了过来。

    与自参加红军开始,就一直是军事主官出身,在红军时期就是四方面军主力团长的易良品不同。欧阳吉善虽然也短时间之内,在一一五师担任过团长。但大部分的时间里,都还是政工人员。再加上早年红军时期的经历,让他的原则性极强。

    如果不是有上级的命令,他轻易是不会干涉军事主官的指挥的。但对于他这样老红军出身的政工人员来说,上级有命令,必须雷厉风行的执行。刘长顺在执行总部命令的时候,拖拖拉拉,甚至变相敷衍的情况,让他极其不满意,这才同意王明贵私下调整部署。

第二百零四章 调整

    接到欧阳吉善的这封电报,杨震气的差点没有把桌子拍碎。这个刘长顺他是怎么一回事?自己已经再三下达命令,让他立即抽调一个师的兵力,迅速的抢占康保、尚义一线,向集宁方向增援。他却只派了一个团,到康保方向应付差事。

    难道他认为他一个不过四千余人的加强团兵力,能够打垮一个虽说被调走两个步兵大队,但是基本力量还在。总兵力还有五千余众,尚且有着坚固工事可以依托,并加强了大量炮兵的独立混成旅团?

    还是他认为陈翰章那里两个步兵团,一个坦克团能够一边对抗周边日军四面围攻之下,夺取晋北重镇大同。他这么做,连应付差事都算不上。他刘长顺脑袋里面究竟是怎么想的?说他是鼠目寸光,都是好听的。

    只是虽说被刘长顺的阳奉阴违,搞的火冒三丈,但杨震却随即冷静了下来。他没有立即调杜开山接替刘长顺,只是让人立即将杜开山找来,将欧阳吉善的电报交给他之后,并没有在理会杜开山。

    杨震现在还没有心思去与杜开山谈话,让他立即就走马上任。现在对于杨震看来说最重要的是,该怎么就形势的发展与变化,调整陈翰章所部的计划。以免易良品的部队,陷入大同坚城之下,拖延整个战局的发展,将主动权拱手交给日军。

    刘长顺的这么一耽搁,他这个距离整个绥南战场最近的可增援的力量,却是最后展开的行动。如果刘长顺现在就开始行动的话,恐怕也很难在短时间之内抵达。虽然欧阳吉善与王明贵已经采取了一定的弥补手段,但丢掉的时间已经很难在挽回了。

    根据目前预定的援军,很可能不会在自己预计时间之内抵达的情况,杨震对调整迂回部队的作战计划做了一定的调整。命令陈翰章立即调整部署,让易良品不要在集宁继续与日军死顶。封锁住集宁向东增援的道路,让开南面的出口,放开集宁日军撤往丰镇的道路。

    如果日军六十九师团在东进已经不成的情况之下,选择南撤丰镇,先打垮丰镇的陈翰章,与大同一线的日军重新取得联络。那么集中他与易良品两部的有生力量,利用自己机械化骑兵部队行动速度快的优势,采取两面夹击的战术,在集宁至丰镇的沿途打一场歼灭战。

    或是不必等待西线正面战场增援兵力,完全抵达集宁战场参战。在增援部队抵达兴和一线之后,直接让开东面的包围让其东进。以易良品所部可以配合增援部队,在野战之中将其彻底的歼灭。

    在眼下集宁城区,在六十九师团主力进入城内的情况之下,已经汇集了大量日军。再加上集宁的城墙,并不比大同差到哪里去。而抗联在整个绥南战场兵力无法在短时间之内,完成攻城作战的前提之下。与日军打一场很可能陷入胶着的攻坚战,并不符合目前抗联的利益。

    无论援军什么时候到,都尽可能的避免攻坚作战,这是杨震一贯的思路。杨震叮嘱陈翰章,要多想想办法调动日军出城,利用坦克骑兵机械化集群的冲击力,在野战之中歼灭这个六十九师团。对整个绥南战局来说,目前更加的有利。

    利用装甲集群的冲击力,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吃掉这个六十九师团。以便能够尽快的稳定整个绥南的战局,使得部队能够腾出手来,或是快速的南下增援,眼下正在大同外围苦战的穆长秋。或是向东直插绥东战场的身后,完成对一一零师团的合围,彻底的解决绥东战局。

    同时杨震告诉陈翰章,挺进军从察南战场增援的一个主力师外加一个旅正在兼程西进。这两支部队抵达之后,将直接增援大同战场。同时总部将进一步加强,航空兵在绥南、晋北的参战力度。

    但是在增援部队抵达兴和之前,绝对不能允许六十九师团东进。因为一旦六十九师团抵达兴和,向东北方向可以增援一一零师团。向集宁以东的兴和方向,可以直接包抄察南战场的侧翼。

    西线正面战场,有五个师的兵力,暂时倒是不用担心。但如果这个六十九师师团抵达兴和,就可以与张家口一线的日军直接取得联系。如果他们的进攻方向不是向东的尚义,而是沿着外长城一线直插张北,那么整个察南战场的侧翼将会完全暴露。

    在给陈翰章下达完毕调整命令之后,杨震又亲笔起草了一封给欧阳吉善的电报。在电报上,杨震又给欧阳吉善发了一封回电。而在电报上,杨震除了特例两个字之外,什么都没有说。

    也就是说,杨震对欧阳吉善与王明贵,未经过军事主官同意,私下的这种调整采取了默认的态度。因为杨震很清楚,如果短时间之内不能给康保一线增加援军,那么康保一线只能是一次得不偿失的攻势。而康保一线能否得手,直接关系到增援绥南战场的速度和效率。

    欧阳吉善与王明贵两个人,采取的这种弥补办法,虽然有些不符合条例、条令,但是他们也尽到了自己最大的努力。现在关键的问题是,从目前的战局来看,刘长顺已经不适合继续指挥西线正面作战。

    在将给欧阳吉善的电报发出去之后,杨震才将杜开山找来询问他,如果总部调他去西线接替刘长顺。眼下的战局,他该怎么去处理?对战局的后续发展,他又有什么打算?这几天的时间,杨震认为已经够杜开山考虑清楚的了。

    面对着杨震眼中锐利的目光,杜开山犹豫了一下之后道:“一号,从目前来看,欧阳吉善和王明贵的做法,虽然违反了我们的规定,但是这也是他们目前唯一能够采取的弥补手段了。就政委和参谋长的职责来说,他们做的相当不错了。”

    “老刘的想法,虽说有些这个固执,也有些缺乏大局观。但是站在他的位置上,也不能说全都是错的。围歼二十六师团,并将一一零师团彻底的合围,也的确是整个西线战局的重点所在。”

    杜开山还没有继续说下去,他的话头便被杨震直接给打断:“我不是问你对欧阳吉善和王明贵的做法,你也不用为刘长顺辩解。我问你的是,以你的观点,现在西线战局该怎么处理。不要给我耍滑头,不要怕得罪人。”

    杨震的话,让杜开山一愣。在提到刘长顺的时候,一号口中的冷淡让他吓了一大跳。他知道,从今以后刘长顺恐怕要被彻底的打入冷宫了。至少从现在开始,他不会再出现在战场上。

    早在接到欧阳吉善的电报后,杜开山就明白的看出了,刘长顺只调一个加强团至康保,是在糊弄总部和一号。杜开山就已经猜出来,刘长顺恐怕要糟糕。因为不仅仅一号这么个性鲜明的主官,很难容忍下级这么做。

    就算换了任何一个人,只要但凡不是那种徒有虚名,指挥不动下面部队对部队,能对部队控制严密一些的军事主官。哪怕就是那些军阀,也绝对不能容忍自己部下的那些做法。更何况,是在组织严密的抗联之中?

    所以他才想着为刘长顺辩解几句,尽可能的为刘长顺争取一下。毕竟大家都是一同从日军细菌战基地冲出来的老兄弟,刘长顺作为西线正面战场的军事主官,这么做肯定是有他自己的打算。

    但一号直接打断了自己的话头,明显不想听任何为刘长顺辩解的话,他知道一号这是动了真怒了。就算一号再念及旧情,但这种除了叛变之外,已经触及一号底线的行为,也是一号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的。

    按照一号眼下的态度,调回北满之后,刘长顺能在总部挂一个副参谋长的虚职,恐怕就已经不错的结果了。搞不好一撸到底,都未尝没有可能。想到这里,杜开山心中长长的叹了一口气,也就打消了继续为刘长顺辩解的想法。

    想了想杜开山道:“一号,其实您刚刚的部署我听到了。我认为目前最好的办法,正是按照您已经制定的计划实施。但是有一点,我想还是要注意一下的。山西的第一军有三个师团,两个独立混成旅团,以及一个三十六步兵联队和一个汾西支队。”

    “即便是第一军大部分的兵力,还要控制山西其他的地方,还要保证同蒲线和正太线的安全。但我认为他们至少还可以再抽调出一个师团来,甚至在短时间之内,还可以在抽调一个独立混成旅团。”

    “同时山西境内与华北腹地的日军,有正太铁路可以让日军随时快速的增援山西战场。也就是说,如果一旦我军向大同方向投入重兵,整个华北战场的焦点,将会集中在察南和晋北两地。”

    “当然,这两个战场其实是一个战场。相对于绥远,华北方面军以及日军大本营,是绝对不会放弃察南以及晋北的。察南是京津地区的门户,而晋北除了是山西的门户,更是对河北平原的俯视点。”

    “一旦晋北有失,山西便很难守住。山西守不住,我军便可随时可以越过太行山,直插河北平原。虽说太行山的山势走向,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