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抗日之我为战神-第6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盐漳芰κ窍嗟惫丶摹A醭に橙辞∏≌飧龇矫媸亲钋啡钡模易畹P牡囊舱钦庖坏恪!�

    “其实我更希望我的顾虑是多余的,但是有些事情我们必须要想在前边。我们提前多做一手准备,总比到时候亡羊补牢更好一些。老郭,战机稍瞬即逝。我们不能用战士的生命和鲜血,去弥补我们本应该想到的事情造成的错误。”

    临战换将一向是兵家大忌,这一点熟读兵书的郭炳勋心里很清楚,更何况还是两个方向同时换将。杨震能下这么大的决心,替换两个方向的指挥员,说明他心中的顾虑是相当大的。不到万不得已,他是不会这么做的。

    杨震的这番苦心,此刻的郭炳勋那里还会不清楚。尽管还是多少有些犹豫,但郭炳勋最终还是按照杨震的想法,将命令快速的传达了下去。并派出一架小飞机,去林西将陶净非在最短的时间之内接回通辽总部。

    在陶净非抵达之后,郭炳勋立即向其介绍了杜开山目前的进展,并向他传达了总部的命令。听到总部命令自己立即去杜开山那里接过指挥权,到底是曾经一起闯过祸、背过处分的搭档,陶净非第一个想法,居然是这个家伙又惹什么篓子了?

    尽管在别的战场打的热火朝天的时候,带着预备队在林西至开鲁一线待机,对于陶净非这样骨子里面其实也不是一个安定分子的人来说,显得很是无聊。但让他去自己老战友的饭碗里面抢饭吃,这种事情陶净非还是不愿意做的。

    看着听完总部命令之后,目瞪口呆,并想说些什么的陶净非,郭炳勋并没有向他解释总部的意图。只是告诉他,要在最短的时间熟悉战场,并完成指挥权的交接。至于杜开山的工作,用不到他去做,只要将杜开山劝回总部便可。

    草草的交待了几句,实在没有太多的时间和他墨迹的郭炳勋,便派人将陶净非塞进了接他来的那架莱桑德联络机,送往杜开山的指挥所。至于陶净非能不能把杜开山换回来,用一号的话来说,除了他们两个人亲自下命令之外,也就陶净非能说服那个家伙。

第一百七十九章 时间就是胜利

    当正打的来劲,却又在这个时候被调回总部,老搭档陶净非也不知道调自己回来的原因。但服从命令为天职的道理还是懂的的,迷迷糊糊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错,被替换下来的杜开山,搭乘送陶净非接替自己的飞机返回总部之后。亲自接待他的杨震,却是只塞给了他陈翰章拟定的作战计划,便没有时间去搭理这个家伙。

    看着手上的作战计划,杜开山这回真的晕菜了,实在想不明白一号到底要干什么。西线不是陈翰章与刘长顺在那里指挥吗?让自己看西线的作战计划干嘛?难道让自己去接替陈翰章?不太可能啊,陈翰章又不是自己,轻易是不会犯错的。

    作为主要作战方向是吉林方向的杜开山,根据抗联的保密规定,并不知道陈翰章即将指挥装甲骑兵集群,向绥东、绥中方向展开一次大范围、大纵深的穿插行动。他还以为自己被调回总部,并被命令在最短的时间之内熟悉西满战况,是陈翰章犯了什么错误,要被替换下来。

    满头雾水搞不清状况的的杜开山,看着忙碌的一号和三号,却是又不敢去问总部这个时候,将自己从一线抽调回来究竟什么意思。只能纳闷的拿着作战地图以及陈翰章拟定的作战计划,自己研究和琢磨起来。

    这边被拎回总部的杜开山是一头雾水,这边在接到总部的命令,陈翰章立即向刘长顺移交了指挥权。并将王明贵与杨继财调回了自己的司令部。至于围歼苏尼特右旗与正镶白旗境内日军的任务,则被交给十七师的师长、政委统一指挥。

    在详细向刘长顺陈述了自己在正面下一步作战方案和设想之后,有些不放心的陈翰章又单独找王明贵与杨继财谈话,并亲自起草了一封给总部的绝密电报之后,才乘飞机赶往已经在苏尼特左旗境内集结完毕的迂回部队。

    此时在那里集结的迂回部队,则早就已经做好了准备。装甲一师的两个坦克团,一百八十辆坦克,六十辆装甲车,三百四十辆半履带装甲车,三百辆美制万国大卡车组成的庞大装甲机械化集群,早就已经全部准备完毕。

    装甲一师两个坦克团之中的T二六坦克,已经按照陈翰章的要求,被BT七坦克全部更换下来。师属步兵团的卡车,此时也早就被苏联和英国人,转交过来的德制半履带装甲车替换下来。

    师属的炮兵团、高射炮团,则利用意大利坦克改装完毕,所有装备已经全部到齐。全师现在是齐装满员、装备精良。如果不算野战加油车以及后勤保障方面的卡车,全师已经全部机械化。

    而两个骑兵旅,每人除了自己的坐骑之外,在出发之前总部又下大力气给两个骑兵旅,增调了一批补充战马。虽然没有达到每人都有一匹备用战马,但是下属四个骑兵营之中,每一个营都有一百匹的备用战马。长途奔袭,马力能不能得到保障是相当关键的。

    第五师的装备也根据任务,进行了相应的调整。除了师属汽车营的苏制嘎斯卡车,全部更换为美制道奇十轮卡之外,总部还为这个师补充了大量的驮马。团一级指挥机关,全部配备了一部美制吉普车,一辆德制军官指挥车改成的电台车。

    三月初的美制装备虽说被苏联人扣下了大部分,但是汽车上还是给了一些。这首批的美援一百辆吉普车,除了给了挺进军三十辆之外,剩余的七十辆都被杨震加强到了迂回部队。还有十二辆从苏联人那里交换来的,德制军官指挥车。

    师属炮兵团,除了原有建制之外,还增加了一个一百五十毫米的重迫击炮营。工兵营则在原有三个连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两个连。连同团属工兵连,全师的工兵编制实际上达到了八个连。

    担任运输五师的汽车十三团,也全部都是齐装满员,全部都是最新的美制道奇十轮卡和万国牌五吨卡车。该团的所有汽车兵,都是军龄至少在一年以上的老兵。而且每辆汽车,都配备了一名副驾驶。

    不仅仅是五师,除了骑兵之外,所有参战部队每个团一辆美制吉普车。团一级的指挥机构,都配备了电台车。全军上下清一色的德制钢盔,弹药数量充足。全军上下都憋住了劲头,要和日军决战。

    这些部队以及大批配属的装备,已经在苏尼特左旗完成集结。所有的装备,已经完成全部的检修,达到最好的状态。而考虑到作战需要,除了油料车之外,装甲一师的每辆坦克上还装上了两个备用油桶。

    按照杨震的要求此次迂回部队依靠自身携带的物资,全军不算油料和炮弹在内,可以在不依靠后方空投补给的情况之下,至少要能保证十五天的自持能力。没有办法,这么庞大的一支部队,预定作战地区是很难满足补给需要的。

    也正是考虑到大青山游击根据地、晋绥军区,在日军频繁大扫荡之下,损失相当惨重,难以支撑这么大一支部队的补给。而整个绥远地区又是地瘠民贫,粮食产量不多,在迂回部队出击之前,抗联尽可能的想办法多携带了一批物资。

    而且携带的物资之中,还有给大青山游击支队一批武器弹药,以及防毒面具。在去年日军发起的连续大扫荡之中,日军极其罕见的大规模使用毒气,是华北各个根据地反扫荡失利的主要原因之一。

    抗联手中有大批缴获的日制防毒面具,以及大批的防毒器材,关东军毒气战无处发挥作用。但是关内战场不同,无论是十八集团军的部队,还是新四军,以及国民政府的军队,防毒器材几乎都严重的匮乏。

    但无论是在正面战场的进攻和防御之中,还是在敌后战场的扫荡之中,日军无不将毒气战当做杀手锏,大规模使用化学武器,已经成为日军在中国战场上普遍的现象。也正是这些化学武器,给中**队造成了相当的伤亡。

    很多功亏一篑的战斗,不是中**队不勇敢,更不是中国人怕死。除了部分指挥上出现的问题之外,很多战斗的失利原因都是因为这些化学武器。缺乏防毒器材,连最基本替代品的毛巾都缺乏,甚至缺乏必要的防毒知识,都使得中**队,中国人带来了难以承受的代价。

    之前中央就曾经要求过抗联,给敌后各个根据地调拨一部分防毒面具。只是当时抗联自身储备量,根本就满足不了需要。尽管杨震从作战部队之中抽调出一部分,也无法满足这么大的需求数量。在苏联人出售了一批之后,才大致解决了困境。

    这次抗联专门从苏联人转交的德制防毒面具之中,抽调了两千具转交给大青山游击支队。苏德战场上,大家虽说都有毒气战的能力,但是在大家都有大规模报复能力之下,都在心照不宣的谁也没有使用。这些毒气面具对于苏联人来说,在苏德战场上没有半点用处,还不如借机从抗联那里捞取一点东西。

    苏联人不仅将缴获的德军防毒面具,全部转交给了抗联。还在一月底以五百万美元,五千吨小麦,一万吨玉米,三千吨肉类的价格,自己库存的三十万具防毒面具,以及一批防毒器材全部出售给抗联。

    在这批物资抵达之后,杨震除了给挺进军换装之外,很多一部分都交给了关内各个根据地。在迂回部队出发之前,杨震按照大青山游击支队目前的兵力,调拨了两千具交给迂回部队携带一同转交给大青山游击支队。

    陈翰章在抵达苏尼特左旗之后,召开作战会议将部署作战方案。二十六日清晨四时,迂回穿插集团,以装甲一师坦克一团与骑兵一旅分别为左右先导,沿着外蒙边界兵分两路,从浑善达克沙地边缘直插四子王旗、茂明安旗一线。

    此刻日军蒙疆军的主力,都在苏尼特右旗与正镶白旗境内与正面突破的抗联部队激战之中。在这个方向只有去年克什克腾旗一战之后,被打成了光杆司令的伪蒙军总司令李守信苦心收罗了一批阴山中的土匪,重新组建的伪蒙军两个骑兵师。

    这些战斗力基本全无,扰民有余的伪蒙军那里见过这么大的阵势。看到漫山遍野冲过来的坦克,连像样的抵抗都没有一次便就地溃散了。陈翰章带着的迂回穿插部队,一路几乎未遭遇任何的抵抗。这些伪蒙军带来的麻烦,还没有这一路地形上带来的麻烦多。

    伪蒙军的一触即溃,反倒是增加了陈翰章的担心。因为这些溃散的伪军,不值得他浪费时间去追击。但是这些都是骑兵的伪军,却是可以给日军报信。以日军的行动效率,不会在得知迂回部队的行踪之后还坐视不理。

    在其自身大部分兵力都放在了东线,绥远地区兵力相对空虚一些的情况之下,大规模的调动不太可能。但是根据形势的变化,调整防御态势却是肯定会做的。尤其是其至少在目前,还占据有利地形的情况之下。

    如果日军真的找自己决战,陈翰章非但不着急,而且还会很兴奋。以他手中的兵力和实力,就是来一个师团,也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但是让陈翰章着急的是,如果日军提前封锁阴山各个隘口的话,将会给迂回部队翻越阴山的南下行动,造成很大的麻烦,甚至拖延整个战役的进程。

    知道时间就是胜利,时间就是战机的陈翰章,并没有下令追击那些就地溃散的伪蒙军。而是指挥部队一路向西疾驰,除了短暂的休息,让坦克驾驶员以及卡车司机休息之外,中途没有做任何的停留。

    而这一路都是缺少河流的草原、戈壁地貌,也给抗联的这支穿插部队快速突击创造了先天的条件。在这种大草原和戈壁平坦的地形之上,正适合抗联装甲部队大纵深穿插行动的开展。

    尽管陈翰章也知道,这种地形只是自己此战之中可能遭遇到的地形中的一部分而已。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横穿阴山中段最险峻的大青山脉。但是毕竟这对陈翰章的穿插部队,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第一百八十章 我相信我的部队

    这支全部都是机械化的部队,在未遭遇到强敌顽抗的情况之下,行动极其迅速。至二十起黄昏,进展顺利的陈翰章所部,在乌兰花一线与前来接应的晋绥军区大青山游击支队一个骑兵营,以及军区直属侦察旅的一个中队汇合。

    看着眼前庞大的机械化集群,几百辆坦克和装甲车,亲自前来接应的,在红军时期就担任过师长的大青山游击支队长兼政委,也不禁吓了一大跳。摸着T三四坦克厚重的装甲,看着粗大的炮口,再看看坦克后面几乎一眼望不到头的军用卡车,这位老资格的红军将领只能暗自感慨。

    不比不知道,一比真的是吓一跳。在日伪军发起的大扫荡之中,日军蒙疆驻屯军为了消灭这支深入到自己腹心的心腹大患,多次出动坦克、骑兵机械化集群。可大青山游击支队,因为缺乏反坦克武器,就只能在坦克进不去的山沟内打转转。

    几次奇袭作战,也因为日军骑兵机械化集群行动迅速,援军短时间之内赶到,而最终功败垂成。为了增强机动作战能力,大青山游击支队砸锅卖铁组建了自己的骑兵。只是可惜这些骑兵,在去年的反扫荡作战之中损失惨重,大部分只能退回晋北休养生息。

    如今自己人也有坦克,与日军作战再不用被日军坦克和装甲车追着满山跑了。更不用因为日军增援过快,而放弃已经唾手可得的战果。不用在面对日军汽车、骑兵、机械化部队无可奈何。

    怎么能不让这位在大青山最艰苦的时候,也没有离开自己的部队,没有完全的放弃这片热土。就连野菜都吃不饱,滴水成冰的日子里面穿单衣,忍饥受冻还带着部队在坚持的红军老将感慨。

    只是陈翰章,却没有时间体会这位老将的感慨究竟有多少。知道时间就等于战机的陈翰章地图一铺,直接就开口询问阴山之中可供穿行的路线,以及沿途的敌情。最关键的是晋绥军区部队目前抵达的位置,以及进展的情况。

    当得知晋绥军区部队主力,已经利用绥南日军蒙疆驻屯军主力基本东调。新调集到晋北、绥南的日军此刻注意力,都集中在东部战场。唯一留守的骑兵集群,收缩到包头与归绥两大重镇。

    整个清水河、托和托一线只有伪蒙军以及少量的日军驻守,主要兵力部署在归绥至包头铁路线,大部分的地区兵力已经基本等于放弃。而晋北调往绥南的部队,又主要集中在平绥铁路大同至集宁一线,整个绥西南地区兵力空虚的机会。

    于前日已经从杀虎口、偏关出外长城一线,正在日夜兼程向包头地区疾进。此刻已经从托和托、和林格尔之间进入河套地区。而先头的两个骑兵旅,已经在萨拉齐一线穿越平绥铁路的情报。

    陈翰章犹豫了一下,决定兵分两路。以坦克一团、加上骑兵一旅,以及五师的两个团,就地从乌兰花出发,向南翻越阴山直插武川、归绥。而这一路的目标很简单,就是整个绥远的政治、经济、交通核心归绥。

    而装甲二团,装甲一师机械化步兵团加强五师一个团,加上骑兵二旅,从陶林县城以西大滩方向强行军南下。中间避开陶林县城、直插集宁、丰镇、大同一线,堵住晋北日军增援绥远战场的通道。

    放下手中的地图,陈翰章指了指身后的大批坦克、半履带装甲车,以及军用卡车向着大青山游击支队长道:“同志,我现在想知道的是,如果我们不走武川至归绥的公路,以及陶林一线。从这里到卓资山一线,有没有可供我的这些铁马通过的道路。”

    对于陈翰章的询问,支队长苦笑一下道:“老陈,坦克应该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去年日军对我们大扫荡的时候,在绥东和绥中区也出动过坦克。而且从乌兰花到卓资山,只要避开旗下营,走大黑河河道一线,有些地方山势比较平缓,不是太过于陡峭坦克应该可以通过。”

    “但是这些卡车,不走公路恐怕就很困难了。从乌兰花经大滩,这条路线上都是山区。北面到还好一些,如果进入红召和旗下营一线,地形就比较复杂了。虽说山势并不算很高,也不是很陡峭,但是恐怕这卡车是很难通过。老陈,你是不是重新考虑一线线路的选择?”

    “我建议如果你坚持要分兵的话,那么东线的部队可以选择从陶林县城方向在向南转进。陶林县城有直接通往卓资山的公路,虽说路况差了一些,但是可供车辆直接通行。从那个方向,我们可以直接插向卓资山。不过老陈,这个时候分兵你觉得合适吗?”

    “现在绥南的丰镇、集宁的守军,是日军从晋北调来的第三混成旅团驻守。我们分兵出击,固然行动更加的灵活。但是也同样造成了那个方向的兵力,都不占据绝对的优势。如果日军倾巢出动,那么我们分兵之后实力单薄的部队,有被敌军各个击破的危险。”

    “日军在绥南可是有整整一个独立混成第三旅团,还有包头至归绥的骑兵集团,以及大量的日伪军。尤其是骑兵集团,其主要的有生力量都在归绥。包头方向,目前只是以一部兵力保证控制而已。如果我们分兵,很容易面临日军东西夹击的。”

    闻言,陈翰章笑了笑道:“我也想拧成一股绳,一起冲过阴山。但是同志哥没有办法,从乌兰花到武川、归绥的确有公路可以利用。但是从你刚刚的介绍来看,这条公路过于险峻。这么大批的机械化骑兵部队,拥挤在一条山间公路上,那是相当危险的事情。”

    “日军炸毁我们一辆坦克,就能把整条公路全部堵死。我的坦克越野能力是强,可它们爬不了山。这么狭窄和地形复杂的公路,我们成一线前进,危险性更大。时间就是胜利,如果我们被堵在蜈蚣坝一线,等日军缓过神来,调集兵力堵住各个隘口,那么我们付出的代价就更大。”

    “在这种复杂的地形之下,分兵合击是我们最好的选择。针对这种地形,我们在东北的时候已经进行过多次的演练。虽说兴安岭的山,没有这里的高,也没有这边的陡峭。但是那边的山里,是密不透风的林子和大量的沼泽地。”

    “地形的复杂都是差不多,对于我们来说这边也没有比那边困难多哪去。更何况,我这还有你们这些老熟悉地形和敌情的兄弟部队在。最关键的是,我相信我的部队。分兵之后的部队,无论任何一个方向,即便面对的是日军一个师团,也不会有任何的畏惧。”

    说到这里,陈翰章指了指地图对着身边的各个部队指挥员道:“我不仅要分兵,在东线还要再分一下。百灵庙那里,咱们先放一放。伪蒙军的一个师,还不值得我们太过于重视。既然从乌兰花到卓资山一线地形复杂,那么我们就在分一下。”

    “晋绥军区的主力,按照现在的推进速度,再有一天先头的骑兵部队就抵达包头。咱们就不要去和兄弟部队抢食,那点东西还不够老大哥部队塞牙缝的。这样,西线的部署不变,从乌兰花沿着公路一线,以最快的速度冲过武川县城,进入归绥外围。”

    “不过这里的地形复杂,几乎整条公路都在山地之中,所以一定要多注意。在行军的时候,两侧的山梁上要派上步兵警戒部队。如果遇到日军阻击,就以最快的速度冲过去,不要做任何的缠战。”

    “行军的时候中型坦克放在前后掩护步兵,骑兵利用对公路依赖性小的优势,沿着山脊行军。机动能力强的快速坦克,尽量不要依靠公路行军。宁可多Lang费一些油料,但是也要加快速度。”

    “中线以装甲二团中型坦克两个连和快速坦克二营,搭载五师十五团、骑兵二旅、师属炮兵中的重迫击炮营、装甲一师属自行火炮团两个连,从乌兰花向东南方向翻越大青山北麓,直插卓资山一线。抢占卓资山,切断平绥铁路。”

    “以装甲一师机械化步兵团、五师十三团,装甲一团中型坦克营一连,快速坦克一营两个连,绕道陶林直插集宁至丰镇铁路线。切断集宁与丰镇之间的铁路联系,阻击晋北日军向绥远增援的道路。”

    “装甲一师装甲侦察营加强快速坦克一营三连,师属自行火炮一连、六连,师属高炮团两个连。在跟随西集团进入归绥地区之后,立即向西与晋绥军区主力汇合。配合晋绥军区主力,拿下包头至固阳一线,并前出乌拉山一线,控制乌梁素海东岸地区。”

    “跟随我们行动的汽车十三团,一分为三。一营跟随西线部队行动,在进入归绥地区之后,留下两个连之外配合西集群行动之外。以一个连的兵力加入到配合晋绥军区部队作战的支队之中,所有车辆和人员,都要服从晋绥军区指挥。”

    “二营则跟随东线部队行动,专门用于配合五师十三团行动。至于汽车三营,我抽调两个骑兵连,护送你们返回苏尼特左旗。咱们的油料有限,又是短时间之内无后方作战,无法长时间的保障这么多车辆的燃油消耗。让汽车三营返回大后方,也是一种减轻负担的办法。”

    干净利落的交待完毕所有任务之后,陈翰章转过头对大青山游击支队长道:“同志,这里的地形和敌情你们比我熟悉。你们这个营就与迂回陶林的部队一同行动。中线由我们之前空降到这里的侦察部队配合,至于西线就请大青山游击支队主力协同行动。”

    听到陈翰章的计划,再回头看看身后陈翰章身后那一排排的坦克、火炮,还有抗联各级干部脸上的一脸自信,这位红军老将尽管有些担心,但是最终对陈翰章的所有部署还是点了点头。

    转过身给身边的参谋下达命令,让他立即将陈翰章的部署转发给大青山游击支队各部。指示大青山游击支队各部,与抗联迂回部队配合行动。留下政治处主任指挥一个营配合东线行动之外,自己则随同西线部队返回部队。

第一百八十三章 归绥之战(三)

    下定决心垂死挣扎的左间久为人少将,带着身边从两个骑兵联队,已经剧降为两个骑兵中队的最后残存骑兵。举起雪亮的马刀,不顾一切的向着正面正在正在缓慢压上的抗联部队冲了过去。

    他的意思很明显,反正我也突不出去了。与其他三个方向压上来的都是坦克相比,正面压过来的抗联部队还是步兵。我骑兵打坦克是打不过,但是打你的步兵我还是有很大的把握的。

    只要冲破你的火力网,冲进你的阵地就是全军覆灭,我也可以拉上你们步兵当做垫背的。这里是平原地形,骑兵对付坦克那是被屠杀。但是以骑兵的冲击力,对付你们的步兵就是屠杀。

    最关键的是在左间久为人看来,我距离你的步兵阵地,要比你的坦克距离我的所在的位置要近。坦克的行动速度是快,但是我的骑兵在短距离之内的速度,也不比你们慢到哪里去。只要我和你的步兵搅合到一起,你的坦克也只能在一边看着而无法参战。

    只要你无法参战,你的防护力和机动能力、你的机枪和火炮,也就全部的失去作用,这就给了我一次咬下你们身上一块肉的机会。只是这位左间久为人少将,想的是相当的不错,但他正面的穆长秋,却是压根就没有准备给他成功的机会。

    穆长秋什么人?早在抗联的时候,就与这帮日军打了多少年的交道。对于这帮日军上来动不动就决死冲锋的习惯,那里会一点不了解?他正面压上的步兵,行动的速度不仅很缓慢,而且始终也没有离开身后火力网的保护。

    其实如果这位左间久为人少将,将剩余的这点残存的部下彻底的分散开。以单骑的形势,从坦克压上来的方向寻找缝隙突围,未必就真的一个人也冲不出去。毕竟穆长秋手中的步兵现在有限的很,除了正面之外其余的方向都还是以坦克为主。

    尤其是两翼压上来的兵力,几乎没有多少步兵,全部都是清一色的坦克。这些坦克为了封堵住当面日军骑兵突围,之间的间距拉的并不是很密。再加上为了防止误伤,在围堵这些日军突围的时候,不可能开炮射击。

    而坦克上的机枪都在正面,一旦日军骑兵绕过当面的坦克,除非转动炮塔或是车体,否则机枪火力很难形成交叉射界,完全封死他们的突围通道。这就给了日军骑兵,彻底打散突围的机会。

    但此时已经彻底被短时间迅速扭转成为不利的战局冲昏头脑,满脑子都是决一死战,七生报国的左间久为人少将,早就已经想不到这一点了。他的脑子里面,只有拼死一搏,力争尽可能的多杀伤抗联的步兵。

    这位左间久为人少将,已经不是此战之中第一次犯错。从与穆长秋带领的侧翼攻击部队遭遇一开始,就犯了一个相当严重的错误。日军第四骑兵旅团都是骑兵这没有错,但这个骑兵旅团虽说马上的功夫没有忘记,但是已经不在是与敌军骑兵厮杀的轻骑兵了,而是乘马接敌,下马作战的枪骑兵。

    如果他在与穆长秋的部队接触之后,立即下马作战,结局不见得会这么糟糕。即便是在平原地带作战,他的那四门九四式速射炮,几乎就是一堆废物。但是按照日军的一贯作风,以步兵对付坦克,也不见得会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两个骑兵联队就被打垮。

    也许考虑到面对着抗联的火力过于密集,以步兵的方式接近,带来的伤亡只能更大。也许面对着抗联的坦克突击,手中缺乏足够反坦克火力的他,在与抗联坦克集群搅合到一起,使得坦克无法发挥自身火力的打算失败之后。还是打算利用他骑兵的冲击力,先解决步兵,在想办法对付抗联的坦克。

    所以这位老兄,还是坚定的将更利于马上劈杀的轻骑兵战术运用到底。毕竟下马作战,进度再快,也不可能有骑兵的突袭快。这里又处在归绥周边不多的平原地带,骑兵对步兵的冲击力还是很强的。

    但他却忘记了,步兵的推进速度的确比不上他的骑兵。但是步兵的目标之小,作战的灵活性,也远非骑兵可以相比的。最关键的是步兵的战术运用,也远比骑兵要灵活的多。即便是面对抗联冲上来的坦克,采取一边防御一边突击,也不是未尝没有一战的能力。

    看着望远镜内举着马刀正在进行最后冲锋的日军残存兵力,冷静异常的穆长秋非但没有任何的表情,嘴角却是反倒露出了一丝讥讽的冷笑。就好像在他眼前的不是一群群的日军骑兵,而是一道已经烹制好的盛宴。

    穆长秋不认为在自己四挺双联装十四毫米机枪,四门双联装双二十三毫米高炮,再加上大量的通用机枪和十二毫米高射机枪,以及全军人手一支的自动步枪组成的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