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抗日之我为战神-第6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一百五十八章 倒计时

    尽管完全彻底的履行,基本上没有什么太大的可能。美国人有美国人的考虑,他们永远不会做出任何损害他们自认为美国利益的事情。但是他们只要大致履行,就已经够抗联,或是中国人的工业发展搭上一趟快车了。而只要底子打下来了,那么真正发展壮大还会只是一个虚无缥缈的渴望吗?

    杨震在窗子前整整站了两个多小时的时间,将自己的思路彻底又捋顺一番之后,才返回自己的办公桌前。拿起电话,要通了航空兵司令部。在通话的时候,杨震没有任何墨迹。只告诉那边的航空兵指挥员,如果天气允许,他们行动的时间就定在今晚九时。

    原来杨震定的出击时间是八日凌晨,但是经过几度犹豫之后,还是给航空兵下达了八日凌晨起飞的计划暂时停止。但航空兵所有参战部队,要做好随时出发的准备。至于时间,还是等待自己的通知。

    而眼下既然心中最后一块石头已经落地,那么自然还是要在第一时间执行为好。所以他在接到通信部的监听报告之后,经过反复盘算,将最终执行的时间定在了今晚九时。夜间起飞,经过日本海的时候正好是可以避开日军的警戒舰艇。

    至于行动计划,是早就制定好的,这方面基本上没有什么好说的。所差的就是行动的时间上,还没有最后的确定。因为在还没有确定日军的炸弹,会不会按照自己曾经所熟知的历史轨迹那样,落到珍珠港的美军头上之前,杨震对最后行动的决心还始终在犹豫。

    所以计划已经制定完毕,一些技术上的准备也已经完成,部队也陆续开展的一些相对的训练。但最后轰炸的时间,杨震还是几度修改。当然这其中也有一部分是气象上的原因,但主要还是杨震的最后决心还没有下。

    但航空兵在杨震的要求之下,到现在为止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已经全部完成。只要最终决心一旦下达,在气象条件允许的情况之下,随时可以展开行动。所以杨震不用多说什么,只要告诉航空兵最后行动的时间便可。

    那边准备参与行动的飞机与飞行员,都已经准备完毕。所需要的炸弹和油料,都已经全部到位。所以杨震的命令下达的简单明确,那边详细掌握情况的航空兵司令部答复也没有丝毫的拖泥带水。

    放下手中的电话,杨震又要通了政治部,让高禹民马上挑选最好的两名拍摄纪录片的干事,一名摄影干事带上最好的相机与摄影机,立即赶往航空兵司令部报道,下午有一架AT七高级轰炸运输教练机送他们去东宁。

    接到杨震电话,早就对此次行动心知肚明的高禹民二话没说,立即派人挑选了最好的摄影干事与器材送往东宁。至于此次空袭东京为什么需要摄影干事与相关的器材,原因也很简单。

    军事行动本就是政治的延续,而政治也是需要斗争的。尤其是此次空袭东京,是中国人第一次真正对日本本土实施军事打击。也是日本本土自明治维新以来,第一次有外国人的炸弹落下。不仅仅是军事上的意义重大,政治上的意义更加的重大。

    如果能拍摄一些很好的影像资料,不仅仅可以研讨此次空袭的得失,向美英两国表示抗联与日军决战到底的决心。更多的还有鼓舞国内民众的士气,以及在政治上的宣传。一向只有挨炸的中国人,也有力量轰炸日本本土,这对国内民众士气鼓舞的作用可想而知。

    所以此次轰炸,除了轰炸机群以及技术保障飞机之外,还将会有一架德制HE一一一型中型轰炸机随同。而这架抗联出动的苏制轰炸机群之中,唯一的一架德国轰炸机上挂载的不是炸弹,而将会是三名摄影记者。

    这是一架苏德战争爆发后,德军空袭莫斯科迷航而降落在苏军机场上,被苏军缴获的飞机。虽说德军到目前为止,在地面上大部分的时间之内都保持着胜利。而苏联西部的天空,眼下还控制在德国人的手中。

    但并不代表德军的飞机,不会因为这样和那样的原因落入苏联人手中。这架飞机与它目前并不多的落入苏联人手中的飞机一样,都是因为深入苏联后方空袭时迷航,或是因为负伤迫降被而被苏联人缴获。

    这架飞机与它五架战友,被苏联人当做搭头与叶二轰炸机一起,用来交换回原来出售给抗联的苏二轻型轰炸机。只不过这架飞机是五架被苏联人用来作为搭头的飞机之中,最为完好的一架。至于其余的四架,只能当做零件提供者。

    原本航空兵是准备出动一架C四七作为这三位特殊乘客的座机,用来执行这项特殊的任务。但是C四七运输机毕竟是运输机,航程虽说足够,但是飞行速度与伊尔四轰炸机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一旦加入到轰炸机群全程参与此次轰炸,那么会拖延整个机群的行动速度,这无疑会额外增加不必要的风险。但是如果轰炸机群率先脱离,那么在捅了马蜂窝之后,这架最基本的自卫能力都没有的运输机,根本就无生还的可能性。

    而伊尔四轰炸机的数量有限,航空兵又不愿意Lang费一架飞机,专门从事这个任务。最后拔拉来拔拉去,选定了这架航程足够,又有少量的自卫火力。最关键的是速度够快,不会拖累整个编队行动的德制轰炸机。

    早就准备好的航空兵,等待的就是这道命令。接到杨震通知之后,方子翼立即赶往东宁亲自坐镇。在他抵达东宁之前,已经接到命令的东宁、宁安两大机场上的地勤人员,便立即开始了最后的准备。

    尽管不知道此次集中这么大的机群,作战目标是何方。但是还是第一次见到抗联一次性集中这么大机群的地勤人员,心中也清楚这肯定是一次大的行动。甚至很多人心中都有一股子隐隐的期待,幻想着这些飞机的最终目标是日本。

    尤其是上级要求,将这些飞机的油箱全部加满。更让一些心思机灵的人坚定了这种看法。要是空袭东北本土的目标,是不需要加这么大的油量的。应该尽可能的多加挂一些炸弹,而不是Lang费那些根本没有必要的燃油。

    有了这个想法之后,让东宁基地的地勤人员干劲相当的充足。技术人员忙着给参战飞机做最后一次检查,通信人员忙着最后一次调试飞机仪表与通讯设,而军械人员也在忙着给炸弹加装引信。

    而为了保证此刻堆满了凝固汽油弹与油料,以及抗联所有轰炸机的两个机场的安全,别在最后关头被日军抽冷子偷袭。在东宁与宁安机场周边的几个高炮连,所有的地面炮兵人员,都在瞪着眼睛警惕的望着天空。

    机场周边的上空,两个作战中队的P四零战斗机也在空中游弋。他们接到的命令是,任何未接到地面指挥所通知,擅自闯进机场周边上空的飞行物,都可以毫不留情的击落,这其中也包括了抗联自己的飞机。此时的机场上空,可以说连一只麻雀都飞不进来。

    而那些突然间干劲大增的地勤人员究竟在想着什么,这不是方子翼现在该考虑的。他一抵达东宁之后,就与带队指挥的黎明最后一次研究作战计划以及航线。作为航空兵的司令员,这些出动的伊尔四轰炸机,几乎是抗联中型轰炸机的所有本钱,方子翼可谓是相当的慎重。

    而与他随机同来的,到现在还不知道自己究竟要做什么的那几位摄影干事,却被关在了一个单独的房间之内。他们没有被允许拍摄战前准备的任何镜头,甚至连这个房间的门都不允许出去。

    这几位政治部的干事,无法忍受这种变相紧闭想要提出抗议的时候。他们的话还没有出口,就被跟着他们同来的军区保卫部,一路上一言不发的两位干事,用冰冷的眼光瞪了回来。无奈之下,这三位只能老实的待在自己的房间里面,对手中的器材一遍又一遍的进行检查。

    方子翼制定的计划相当的严密,除了几个领航机组之外,所有的参战人员直到现在还不清楚,此次他们的行动目标会是日本的首都东京。原本以为只是一次夜航训练的他们,当看到机场上堆积如山的实弹之后,才知道今晚的行动不是训练。

    到六时吃过晚饭后所有的作战计划与航线图,才下发给各个参战机组领航员的手中。而这一刻到行动全部展开,已经不足三个小时。也就是说直到现在,所有参战的机组才知道此次轰炸的目标究竟是那里。

    晚七时,杨震乘坐一架C四七运输机,悄无声息的抵达东宁机场。这个时候,杨震抵达机场的来意不言而喻。就是为了鼓舞士气,以及为所有参战轰炸机群送行。而在杨震在与在宁安机场,李延平也在进行着同样的事情。

    来到机场之后,杨震与方子翼一同在机场食堂接见了所有参战机组,当然还有那几位来到东宁之后,为了保密而被关了紧闭的摄影干事。杨震这个全军一号的到来亲自为他们送行,让本就因为此次出击的目标,居然是日本东京而士气极度高涨的参战人员,更加的热血沸腾。

    眼下所有准备已经完全就绪,行动开始的时间已经进入了倒计时,无论是东宁机场的杨震,还是宁安机场的李延平,谈话的时间都很短暂,只进行了半个小时便结束。剩下的就看这些飞行员,究竟能做到什么地步了。

    但杨震却坚定不移的相信,这些从抗联航空兵轰炸机飞行员之中挑选出来最好的飞行员,一定会圆满的完成此次任务,会首开得胜的。因为他从这些与自己一样年轻的飞行员眼中,看到了一股子自信。

    到了八时二十分所有参战飞机已经全部加挂完毕炸弹,所有的飞行员已经全部登机就位。地勤人员也开始进行最后一次气象检查,并撤出飞机机轮前后的阻隔物。所有参战飞机,已经启动发动机,滑行陆续开始进入跑道。

第一百五十九章 突袭开始

    晚八时五十分,机场跑道两侧的汽车全部在同一时间,打开车前大灯将机场跑道照的一片雪白。机场周围的几个大功率探照灯,除了必要对空警戒的两盏之外,其余的也将所有的灯光都聚拢在停机坪和跑道上。

    整个东宁机场被照射的一片雪白,几公里之外都能看的清清楚楚。而所有参战飞机发动机同时启动的声音,响彻了整个机场。一架架满载燃油和航空炸弹的伊尔四飞机,整齐的排在跑道上,已经做好起飞的最后准备。

    这一刻几乎所有的不用在岗执勤的地勤人员,甚至就连食堂的炊事员都赶到跑道两侧,为轰炸机群送行。尽管他们中所有的人,都几乎不知道此次轰炸的目标是那里。但是一号的亲自赶来,无疑在某些方面证实了他们的猜测。

    他们当地勤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以前轰炸机群出动的时候,一号可没有亲自来送行过。无论在重要的任务,一号也没有亲自出现过。这次能让一号亲自来送行,只能说明这次轰炸目标的重要性。

    对于那些脑袋瓜子转的快的人来说,更加印证了他们这次轰炸的目标只能是日本本土,甚至搞不好还会是东京的猜测。当然很多人也不单单是为了参战部队送行,还有一部分人是为了看杨震这个一号。

    毕竟与全军一号近距离接触的机会,现在对于这些一线人员来说,已经很少、很少了。部队的越来越壮大,杨震已经很少有机会再去像以前那样与一线作战人员接触了。尽管他一旦有机会和空闲,都会选择下部队。但是毕竟对于他来说,现在有下部队的时间太少了。

    能有这个机会看到他们心中神一样的一号,这些地勤人员那里会放弃这个机会。大家都来为出战的轰炸机群送行。可基本上绝大部分的人,却都有意无意的围在杨震的身边。这么一举两得的事情,谁会那么傻去放弃这么难得的机会。

    对于围过来的干部、战士,杨震笑了笑没有理会。他喜欢和自己的部队呆在一起,但是眼下却不是机会。等这些轰炸机群起飞之后,他会好好的和这些干部、战士待上一会的。尽管总部那边,他现在实在不应该离开太久。

    当杨震手表上的指针准备指向九时的时候,随着杨震向方子翼点头示意。方子翼身边的三名作战参谋,丝毫没有犹豫的打开信号枪,向天空打出了作为行动开始命令的三发红色信号弹。

    而随着这三发红色信号弹的升空,黎明驾驶的第一架飞机快速的腾空而起。跟在他身后的其余轰炸机群,也陆续的依次升空。而此刻就站在机场跑道旁的杨震,不顾飞机螺旋桨带来的强大气流,与方子翼就站在跑道边上,向着陆续起飞的轰炸机敬着标准的军礼。杨震的举起的右手,一直到最后一架轰炸机离地才缓缓的放下。

    就在东宁机场参战轰炸机群陆续升空的同一时间,从宁安机场起飞的轰炸机群也全部的按时升空。而之前方子翼亲自带队训练,所下的苦功并没有白费。在地面雷达的协助之下,两组机群准确的于珲春上空汇合后,转向东南方向飞越图们江口。

    在图们江口与负责导航的飞机汇合之后,在导航飞机的引导之下,全体爬升至六千米的高空,以避开海面上的日军警戒舰艇。编成一个密集的队形,向东面一千公里外的日本本土直扑而去。

    而两个担负导航任务的大功率电台,也在通信部部长和政委的分别亲自坐镇之下,在同一时间开启。强大的无线电波,在日本本州岛东边海域交汇,为抗联参战轰炸机群,指出了进入日本本土的方向。

    茫茫的夜色虽说给轰炸机群汇合和飞行,带来了一定的不便。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掩护了,途径被日本牢牢控制的日本海上空的轰炸机群。当抗联的轰炸机群途径日本海上空的时候,日本海军部署在图们江口以及日本海上的警戒舰艇,并未发现这批以最高升限,横穿图们江口以及西朝鲜湾,进入一向被视为日本内海的日本海的轰炸机群。

    安全的进入日本海,没有遭遇图们江口担任封锁的日本海军舰艇的火力拦截,预示着成功的迈出了第一步。但黎明并没有敢有任何的掉以轻心,因为他知道真正的危险,还远在后面。从能登半岛进入日本本土,那才是真正的迈入险关。

    而为了尽可能的节省油料,最大限度的保证参战机群油料可以返航。即便是在日本海上空飞行,他的轰炸机群必须要以一千米以下的高度在海平面上飞行,这样才能尽最大可能的节省油料。

    而在宽度达到一千余公里的日本海面上,还有大大小小的日军警戒舰艇。以这个高度飞行即便在夜间,也很难不被发现。只要有一艘日军警戒舰艇发现了自己的轰炸机群,那么进入日本之后等待自己的将会是一张火网。

    只是让黎明感觉到意外的是,在率领轰炸机群以一千米的高度,经过五个小时的飞行。于九日凌晨顺利的从能登半岛与佐渡岛之间进入本州岛后才迅速的爬升。在横穿整个日本海的时候他和他的部下,一路上没有遭遇到任何的拦截。

    其实黎明是相当幸运的,从来都没有想过会从东面受到袭击,而将重点都放在了西海岸的日本人,自己的过于大意给他们创造了机会。日本海上虽说也部署了一定的警戒舰艇,但是都由渔船改装的小型舰艇不说,数量上也不多。而且部署的位置,也太过于靠近日本本土了。

    不过即便是数量不多,但随着黎明带领的轰炸机群,越来越接近日本本土。那些部署在本州岛东海岸的日军警戒舰艇,也曾经不止一次的发现了这些轰炸机群。但是所有警戒舰艇几乎都没有将这批轰炸机当回事,并未发出任何的无线电信号。

    伊尔四轰炸机与日本陆军的九七式轰炸机相比,大小体积都相差无几。仅从机身下面看二者的区别,不看机头和飞机上刷的标志,即便是专业人员也很难辨别。而在夜间单靠肉眼,又很难在短时间之内快速的区别伊尔四轰炸机与九七式轰炸机之间,本就细微的区别。

    而这批为数不少的飞机,又是从东面朝鲜方向飞来的。那个方向除了驻扎在朝鲜的陆军航空兵之外,根本就没有敌人有能力利用远程飞机偷袭大日本帝国。苏联人眼下自顾不暇,根本就没有能力在与帝国很明显发现抗联轰炸机群的日本海军警戒舰艇,将这批飞机当成了从朝鲜飞来,进行夜间飞行训练的陆军航空兵的九七式轰炸机群了。而日本陆海军传统上的隔阂,让两个军种之间相处的很是不愉快,相互之间几乎不通报任何情况。

    负责警戒的舰艇,在发现这批接近本土的飞机之后,在睡梦之中被唤醒的负责人只骂了一句这群陆军疯子之后,什么都没有做,甚至连向陆军追查一下这批飞机究竟是不是他们的都没有做。

    不仅海岸上的警戒舰艇没有将这批轰炸机当做一回事,即便是进入日本本土防护最严密的本州岛之后,此时正处于沉睡中的本州岛也没有任何的反应。没有想象中的对空探照灯,没有漫天高射炮火。等待他们的只有寂静的天空、地面和曾经经过的海洋。

    缺乏雷达等现代化观通设备,只能依靠地面观察哨肉眼观察的日本本土防空力量。对这批从西边飞来的不速之客,没有任何思想或是行动上的准备。本州岛冬季上空浓重的夜色,也使得地面的防空观察哨,无法准确的判断这批飞机究竟是敌我。

    而即便是听到空中的发动机发出的声音,地面上的防空观察哨与海面上的警戒舰艇一样,也许将这些飞机都当成了从朝鲜半岛飞来的陆航九七式轰炸机,并没有当做一回事。毕竟海上的警戒舰艇,都没有发出警报,他们有什么可着急的。要是敌机,海面上的那些警戒舰艇早就发出警报了。

    日军在东南亚的胜利,使得整个日本本土此刻正处于最松懈的防备之中。也许整个日本本土,也许压根就没有人会想起此刻最远距离也在一千公里以外的敌军,会出动轰炸机对自己本土实施轰炸。

    因为缺乏有效的观瞄设备,留守本土的战斗机群几乎没有夜战能力。而压根就不相信抗联会出动轰炸机群,从西边的日本海突入日本,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东侧太平洋沿岸的高射炮群也几乎没有准备。

    如果说防备,他们的重点都放在了更有可能遭受到航空母舰突袭的西海岸。在日本人的思维之中,眼下能威胁他们本土的就只有航空母舰。至于路基轰炸机,苏联人自顾不暇,中国人没有那个本事。所以其本土的防御,重点在西面,而东面可以用马马虎虎来形容。

    毕竟眼下已经开始南下作战的日本军队,在面对多条战线的情况之下,兵力和装备都已经使用到了极致。留守本土有限的防务力量,要放到更容易受到袭击的方向。当然几年前挨了一顿纸片轰炸的北九州这种比较靠近中国的地方,还是要戒备一些的。

    而日本人既然没有当回事,为了进行严格保密,抗联随同空袭机群行动的无线电干扰机,也自然不会主动暴露目标。按照计划要求,这架无线电干扰机在没有发现无线电信号的时候,要始终的保持静默。

    他们最终发挥作用的时候,是被轰炸机群被日军发现之后,切断日本本土与海上警戒舰艇之间的无线电联络,保证轰炸机群能够顺利的完成任务,以及安全的退出。如果日军没有发出警报,他们是不会主动暴露目标的。

    日本人不是傻子,一旦无线电干扰全部展开,那么日本人很容易判断出有异常情况。原本稀松的防务,会立即警觉起来。既然日本人没有当回事,那么抗联自己更不会去主动暴露目标。

    因为即便无线电干扰能够切断日军的无线电通讯,但是其本土还有有线电话和有线电报等无法干扰的手段。如果引起日本人的警觉,那么对黎明带领的轰炸机群,那才是最致命的影响。

第一百六十章 东京的火海

    日本人在东海岸自身防务的松懈,反倒是帮了抗联参战轰炸机群的相当大的一个忙。黎明带领的轰炸机群,不仅在日本海上空没有遭遇到拦截,甚至自进入日本本土后没有遭遇到任何的拦截。

    此刻还在沉睡中的日本本土,无论是空中还是地面,都是静悄悄的一片。除了导航机偶尔在电台里面,收到日本地面明码询问信号之外,几乎没有遭遇到任何的麻烦。即便唯一的一次询问,也被早就有准备的导航机,巧妙的给予回答而蒙混过去。

    当东京时间九日凌晨二时三十分,黎明的轰炸机群沿着关东山地在抵达富士山,这个日本本土最明显的地标后。看着机翼下,即便在夜色之中也清晰可见山顶上一片银白的富士山。

    知道自己距离东京已经不远,已经到了奔向东京的转折点的黎明,再一次确认罗盘上的指针方向后,带着他的机群降低高度,擦过富士山的东北山脊,以两千米的高度快速的向东北方向的东京直飞过去。

    不过在飞过富士山后,黎明很仔细的看着地图和仪表。他可不想将紧邻着东京,两地相邻极近,只有不到五十公里的横滨当做东京轰炸一气。他这一行的主要目标是日本首都东京,不是那个叫做横滨这个港口。

    在执行此次任务之前,为了更好的执行此次任务,黎明临时恶补了许多日本的地理知识。老红军出身,原有文化水平并不高。除了去苏联培训之外,还从来没有出过国的他,还是第一次知道日本最高的山叫做富士山。日本的首都是东京,原来的首都叫做京都。

    日本是一个四面环海的群岛国家,主要的国土由四个大岛组成。出了这四个大岛之外,还有许多的小岛。大城市有东京、大阪、京都、名古屋、横滨等,而这些大城市多数集中在本州岛。

    正是因为这番恶补,他才知道横滨与东京相邻,两地的间隔还不足五十公里。而与横滨相邻的横须贺,也是日本海军最重要的军港之一。所以他才睁大眼睛,不断的看着飞机上的仪表,以保证随时修正方向,千万别偏离航向飞到横滨去。

    好在东京在横滨以北,在抵达富士山这个地标之后,向东北方向直飞就可以抵达东京上空。因为横滨几乎是与富士山成为一条东西走向的直线,如果在抵达富士山后不是直接向东,而是略微偏北就很容易找到东京。只要仪表不出现问题,应该就不会选错方向。

    九日清晨三时二十分,当黎明带领的轰炸机群,在没有遭遇到任何拦截的情况之下,出现在东京上空的时候。这座还处在沉睡中的城市,迎接他的是一片寂静。没有高射炮火,也没有空中战斗机的拦截,一切都是那么的寂静。

    这座正在享受着日本帝国陆海军所谓赫赫战功,到目前为止还没有遭受过任何战争带来创伤的城市,此时的一切都显得那么的理所当然。没有其他正在饱受战争困难国家城市那样的灯火管制,也没有交通管制。所有的一切,都还在按部就班的进行。

    地面上的路灯和周边高楼大厦上闪烁的霓虹灯,以及东京湾内排列的大大小小的轮船,横穿整个市区的江户川都清楚的告诉黎明,此刻出现在他机翼下的这座庞大的,正处于沉睡中的城市就是自己此行的目标,日本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中心,也是日本的首都东京。

    日本人太过于大意了,即便是在这个对美英开战的关键时刻,其在本土的防空力量,主要集中的还是在主要钢铁工业基地北九州,与本州面向太平洋一侧的防线。本土的各大城市,几乎没有进行任何的灯火管制。

    此刻东京这座日本帝国的首都,政治、军事、经济的中心,还在享受着平时一样的宁静与繁华。此刻地面上的东京,几个依旧灯火辉煌的火车站,以及无数大大小小的雪亮的路灯成为最好的地面导航标志。

    就在黎明抵达东京的时候,地面上的东京以及周边,除了少数已经早起,为家人准备一天生活的家庭主妇之外,绝大部分人的依旧处于沉睡之中。就好像生怕惊醒这座城市内日本人至高无上的神一样,整个城市悄无声息。

    而东京火车站内一列从青森开过来的夜班火车,正在缓缓的驶入站台。正在等待上车准备去往大阪方向的旅客,井然有序的站在站台上等候上车。这座东北亚首屈一指的大城市,此时一切都是那么的井然有序。

    此刻地面上无论是赶车的人,还是已经早起忙碌的家庭主妇,包括在这座城市中皇宫内的,日本人心目之中最至高无上的那个神。谁都没有想到将会伴随着他们整整三年半大轰炸中的第一次,即将拉开序幕。

    中国人复仇的炸弹,也将会在短短的几分钟之后降落在他们的头上。今夜开启的这种生活,将会伴随他们走完整个战争。打开了潘多拉匣子,将战争恶魔放出来的日本人。中国人祭出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此刻已经高悬在他们的头顶。

    确定大致的目标之后,黎明没有丝毫的犹豫。打出几枚照明弹之后,带着另外一架先导机,以一千米的高度,成交叉飞过目标区的上空。同时将两架飞机弹仓内二百五十公斤级的总计六枚高爆炸弹,准确的投向了目标的上空。

    随着交叉落下的高爆炸弹在地面上发生剧烈的爆炸,将地面为数不多的钢筋混凝土建筑的屋顶掀开。随后跟进的两个带队中队长,则同样以一千米的高度,同样交叉飞行的方式,分别投掷下了五枚一百五十公斤的凝固汽油弹,将地面上被之前六枚高爆炸弹掀飞的房顶的建筑物点燃,为其他的轰炸机投弹准确的指示了目标。

    这个战术是杨震提出来的,用高爆炸弹产生的巨大冲击力,将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并不多的钢筋混凝土建筑物的屋顶和门窗全部掀开,然后在凝固汽油弹将这座大学,以及周边所有建筑物全部点燃,以达到彻底的摧毁目的。

    凝固汽油弹是燃烧弹,产生的是高温与火焰,不产生冲击波。对付野战工事和易燃的木制建筑,这玩意威力相当的巨大。但是对付钢筋混凝土建筑,却基本上没有太大的作用。因为火焰无法穿透墙壁,最多也只能烧毁墙壁的外表,对内在结构产生不了根本性的破坏。

    东京帝国大学虽说有不少传统的日本木制建筑,但是在关东大地震之后,这里也修建了不少的西式钢筋混凝土建筑。如果单纯的使用凝固汽油弹,轰炸的效果会大打折扣,根本起不到杨震期待的效果。在经过反复掂量,参考了德军对伦敦和考文垂轰炸战术之后,杨震提出了这种新式战术。

    而这种战术经过试验后,发现针对东京帝国大学这种参杂了部分钢筋混凝土建筑,其余大部分以木制建筑为主的建筑结构相当的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