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抗日之我为战神-第6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在北满抗联的控制区,几乎成了关东军所有间谍的死亡禁区一样。无论是满籍还是日籍或是半岛籍的,一听到被派到北边工作,都吓的魂飞魄散。去年支那派遣军在关东军要求之下,借着他们从支那内地动员大学生的机会,想方设法安插了一些间谍。
尽管当支那派遣军得到某些方面从日占区动员大学生去满洲工作的情报时候,已经是最后一批。但是支那派遣军在东京大本营的示意之下,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安插一些人。但这些人在派出之后基本上都是一去不复,包括那位帝国之花南造云子小姐。
面对着情报部门的汇报,吉本贞一无论是怎么琢磨,也搞不懂对方究竟是怎么办到这种水泼不进、针插不进局面的。更为恐怕的是,他们居然组建了什么居委会?动员一帮老头、老太太也参与到反间谍之中。那些用一切警惕眼光盯着所有陌生人的老头、老太太,威力还是很恐怖的。
南造云子是谁?那是帝国间谍之花,居然到了北满连一个水漂都没有打起来。甚至听说有的间谍,居然是在行动的时候,就是被那群叫什么居委会的老太太给发现并举报的。有的已经潜伏了数年的间谍网,也是被这帮老太太给发现的。一群一个大字不识的老太太,都能被充当反间谍人员,这抗联还真是无所不用其极。
相对于在座其他人对吉本贞一中将这番话表现出来的错愕,做过谍报武官,也曾经搞过一段时间情报工作,并成功利用自己特殊身份,从军阀那里获取到了相当珍贵的中**事地图,为日本侵华战争立下汗马功劳的冈村宁次到是没有太过于意外。
当他接手华北方面军的时候,就曾经不止一次的发现过华北方面军的情报系统,对于华北境内重庆方面军队情报掌握的比较透彻。尤其是中条山一战,情报工作可谓是居功至伟。中条山一战进展能那么快,没有华北方面军战前的渗透根本就不可能实现。
但是对于已经成为华北心腹大患的共产军情报,掌握的却是一塌糊涂。甚至连共产军的编制和兵力数量,始终都没有搞明白。多次试图对华北共产军所谓根据地实施渗透,但是基本上是徒劳无功。少量的情报,只能依靠极少数的叛逃者提供。
而且这些叛逃者,对于自己辖区内的情况也并不是很明了。这种严密的保密体系之下,除非抽调重兵,发动类似今年中条山会战之后,对其所为根据地全范围之内的铁壁合围式的大扫荡。否则想要消灭华北之共产军,几乎没有任何的可能。
没有办法,战争是需要情报来配合的。没有了可靠情报支援,对于这些奸滑的,隐藏极深的,将所有老百姓都拉拢过去的军队,华北方面军几乎是束手无策,根本就找不出来针对的办法。
去年他们搞的百团大战,调动了那么多的兵力。不仅战前一点风声未能掌握,甚至华北方面军都不知道自己辖区内,什么时候冒出这么多的共产军。一百多个团,几十万人的兵力,对于这些至关重要的情报,华北方面军居然战前并不清楚。
至于他们的首府所在地延安,华北方面军却是连一个最基本的情报收集组都安插不进去。与同样警备森严,但是日本各个情报系统并没有少安插人,就连那位最高领袖官邸都查的清清楚楚的重庆相比,延安的工作甚至连惨淡都算不上。对共产军情报收集与渗透的结果,着实很让日军情报系统的人沮丧。
今年发动的对华北共产军扫荡取得成功,情报系统虽说建立的一定的功勋。但是这种功勋,却是发生的偶然的基础上。如果不是他们的总部过于笨重,那么这一次的扫荡就不会取得那么大的战果。
所以对于同样属于共产军系统,抗联的保密性很强的结果,这并没有让他感觉到意外。而且关东军情报系统如果真的能够发挥应该有的作用,那么他们也不会屡战屡败。对于关东军的装备和战斗力,冈村宁次还是清楚的。
清一色都是常设师团的关东军,无论是战斗力还是战斗意志,要比华北方面军的那些由预备役士兵组成的特设师团或是独立混成旅团要强的多。武器装备也是日军各大战略集群之中,最为精良的。重炮和坦克的数量,都不是其他各个战略集团能够相比的。
而在这种情况之下,与这支所谓的东北抗日联军作战居然从无战绩不说,还损兵折将,任对手从之前被压缩到山林之中苟延残喘到今天的地步。引发这种情况的,绝不单单是军事上的问题,恐怕更多的还是处于情报等全方位的原因。
只是尽管并未感觉到意外,但关东军情报系统居然没落到如此地步,依旧让他相当的吃惊。对手的飞机年产量,肯定是一片空白,这不用过多的判断就能断定。北满几乎是没有工业的,这一点冈村宁次是很清楚的。
但敌军单单依靠外援或是外购,搞来了多少飞机和坦克,这并不是十分困难的情报收集,关东军居然也无法完成。甚至每次作战之前,就连敌军可出动的最大兵力是多少都无法确定,这就有些匪夷所思了。
这对于一向以精明强干,以及高效率著称的帝国陆军情报系统来说,这简直就是一个耻辱。如果连敌军有什么样的装备,装备数量多少,兵力的规模与编制都搞不清楚。那么这战斗不用打,就已经失败了。
共产军一向以组织严密著称,但是严密到如此地步,几乎是可以说滴水不漏,他们究竟是这么做到的?如果事情真的如吉本贞一中将说的那样严峻,那么铁幕这个形容词倒也算是很贴切。
看着说完这番自曝其短的话之后,脸色因为关东军情报部门的无能,而显得异常尴尬的吉本贞一中将。冈村宁次大将心里已经清楚了,抗联的攻击目标无论是察南还是绥东。他们可能会投入的兵力与装备,包括突破口的选择,华北方面军只能依靠自己来收集情报了。
也就是说一旦自己判断失误,选错了重点防御的方向,那么等待自己很可能与自己前任多田骏中将一样的下场。战略情报皆无,战术情报只能靠自己,这让冈村宁次大将显得很不愉快。
只是不愉快归不愉快,但冈村宁次也只能将这份不愉快压制在心头。与关东军那些人较劲,一是没有那个必要,二他也不想在这个时候搞出什么不愉快的事情来。最根本的是,此次是两军配合作战会议,不是来争吵的,有些旁枝末节的事该放下还是要放下。
在情报收集失败到如此地步的情况之下,关东军情报部门的责任还轮不到自己一个华北方面军的司令官去追究,那是大本营的事情。目前最重要的是怎么样才能挫败,抗联下一步对华北地区可能展开的攻势,保证华北方面的稳定。
按照冈村宁次原本的意图是,集中华北方面军与关东军两大战略集团,对已经进抵热河的抗联实施一次攻势。至少将其驱逐出热河,斩断他们向支那内地发展的通道。但是在吉本贞一抵达之后,关东军对率先发起攻击的兴趣之抵,让他感觉到异常的震惊。
冈村宁次大将以自己一贯敏锐的嗅觉,从吉本贞一中将对于主动发起攻击兴趣缺缺的态度上,看出来关东军目前的状态之中明显包含着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事情。只是大家都是高级将领了,有些事情自己也不好挑明。
第一百四十八章 冈村宁次的直觉
满洲是关东军的势力范围,自己是华北方面军的司令官,那里毕竟不是自己的辖区,再怎么说也是鞭长莫及。关东军对抢先发起攻击没有太大的兴趣,他这个华北方面军司令官手也不能伸的太长了。
而没有关东军的配合,华北方面军也不可能单独实施进攻。目前抗联的根据地,绝大部分都在满洲境内。在蒙疆军的辖区,只有两个蒙旗而已。如果要越界追击,先不说单以华北方面军自身的实力,能不能一战胜之。
单单就一个越界追击,关东军不热心甚至有提防之心,华北方面军也无可奈何。冈村宁次是一个很冷静的人,关东军不想主动发进攻。作为华北方面军司令官的他,没有那么自大到以华北方面军的实力,去单独面对一支屡次大败皇军之花关东军的军队。
以关东军那么强大的实力,都屡战屡败。现在他们身子骨都已经强壮到如此地步,华北方面军不过几个师团的兵力,还要控制整个华北,自然更加不是对手。为今之计,对于华北方面军只有后发制人了。不过对于冈村宁次来说,单独对抗抗联没有那个实力,但是他的着眼点可不仅仅是在抗联身上。
很是能沉住气的冈村宁次,看着一众参加此次会议的中将、少将,沉声道:“各方面回去之后,要按照方面军的作战计划抓紧部署并执行。在四二年一月一日之前,预定新的参战师团要抵达预订作战地域。”
“已经抵达作战地域的各个师团,要抓紧时间构筑工事、储备弹药。方面军辎重部门,要抓紧时间调运足够的物资。尤其是炮弹,一定要满足三个会战份的需要。明年二月之前,所有的野战防御工事全部都要修建完毕。”
“安达君要会同方面军第一课,做好作战计划的制定。重点就是制定应对敌军集中坦克集群对我实施突破的战术。在抵达指定作战地域之后各个师团,要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重点就是反坦克集群冲击训练。”
“副参谋长有末精三少将要会同方面军第二课、第三课,抓紧时间收集一切可以为我所用的情报。重点不仅是敌军,还有华北的共产军情报要作为重点。至于华北的重庆军,交给十二军去对付。方面军直属部门,在今后要将重点放在共产军身上。”
“同时没有被编入方面军作战计划的各个师团以及独立混成旅团,要集中兵力对华北之共产军所谓根据地,继续发动持续的大扫荡。即便无法彻底的清除华北共产军的活动,但是也要将其活动能量压制到最低。保证方面军在与抗联作战之时,后方的稳定。”
“无论这支所谓的抗联目标是南还是西,但是华北共产军都将会是其作战计划之中重要的一环。即便无法彻底的消灭掉华北的共产军,但也要打掉他们伸向支那内地的触角。前年共产军发动的所谓百团大战一事,我不想在我们与抗联作战的时候再一次出现。”
“从十二月下旬开始,各个师团与独立混成旅团,要抽调最大限度的机动兵力,在今年下半年大扫荡的基础上,继续开展冬季大扫荡,不给华北共产军以喘息之机。各个作战区域所有非治安地区的山区支那百姓,全部强行迁移到平原地带,所有房屋、粮食、棉花等过冬的物资一律烧毁。”
“关东军在满洲清剿所谓抗联采取的集团部落,以及归屯并户政策,我们华北方面军也一样要用。对于某些难以控制的地区,不仅要采取集团部落和归屯并户,还要制造无人区。总之一句话,切断共产军生存的土壤,将其饿死、冻死在山区使之不战自溃。彻底切断抗联向支那内地渗透的臂膀。”
对于冈村宁次的部署,后宫淳中将却是有些怀疑道:“冈村君,你就这么肯定抗联会集中坦克进行作战?从关东军转来的他们在今年下半年会战之中,他们的坦克数量可是并不是太多,全部加在一起也不过几百辆而已。”
“而且就算关东军会战失败丢掉了西满,但是帝国陆军也不是一盘散沙的支那军队可以相比的。会战之中虽说没有抗住其坦克集群突击,但是给其参战的装甲集群也带来了重大的损失,击毁了他们为数众多的坦克。”
“如今他们身后的苏联人,在德国人的进攻之下已经风雨飘摇。已经被德国人打到莫斯科城下的苏联人,很难在给他们提供新的装备。他们也没有自己的现代化工业,也不可能制造坦克。”
“就那么多的坦克,再除去之前的战损,他们还有这个能力发动坦克集群突击作战吗?冈村君,说实在的你的要求不高。但是要达到你的这个要求,势必要将派遣军直属各个军的速射炮抽调一空。你得给我一个说服派遣军司令官畑俊六大将,以及其他军司令官和师团长的理由。”
对于后宫淳的反问,冈村宁次只回答了他两个字“直觉”。对于冈村宁次的回答,相当不满意的后宫淳无论怎么问,冈村宁次就是这两个字。而最后被后宫淳问的有些烦的冈村宁次直接告诉他,要相信一个久经战场的方面军司令官的直觉。
苏俄眼下虽然没有实力援助抗联,但是一旦帝国与美英在东南亚全面交战,美英两国未必没有那个实力援助抗联。抗联在满洲和支那发起的攻势,牵制住的帝国陆军兵力越多,对在北非战场已经无法抽身,以及正在忙着备战的美英,在战略方面也就越是有利。
虽说也许不会太多,但是一旦东南亚战场打响,美英一定会给予抗联一定的军事援助。无论英国人还是美国人,都是现代化的工业强国。援助给抗联几百辆坦克的能力,还是轻而易举的。而相对于这点装备,美英两国会更看重在战略上获得的利益。
尽管冈村宁次的这个理由很敷衍,但是对于后宫淳也就足够了。这位老兄在自己的意见被反驳之后,就明显显得有些心不在焉。既然冈村大将已经给予了一定的解释,他却并没有刨根问底。作为东条首相的恩人与同期同学,这位后宫淳中将的心思明显不在中国。
安抚了后宫淳中将后,冈村宁次盯着地图良久道:“我有一种感觉,此次抗联作战目标不在华北方面军身上则罢,如果在其攻势绝对会是集中最大的优势兵力和装备。要么不动,一动就会是天崩地裂。”
“要说圣战的成败在此一举,那是过于夸张。但是对于华北方面军来说,能不能为帝国圣战保住华北这个战略物资供应基地的稳定,就在此一战却丝毫不夸张。如果我们一旦战败,华北将会永无宁日。所以诸君,为了帝国的圣战拜托了。”
尽管这次联合作战会议,开的并不是很愉快。除了关东军之外,华北方面军与支那派遣军之间,甚至华北方面军的司令官与参谋长之间,在总体作战的方针,甚至就连抗联下一步的主攻方向判断上也有很大的争议。
但是冈村宁次依旧以他固执的态度,按照他的预想坚决的推进了此次战前准备。冈村宁次为人心细如发,对中国历史极为了解。与其他日军将领最大的不同,就是肯接受新式战术思维。而且他一旦认定的事情,没有人能够改变。
南昌会战,别人都反对用两个屡吃败仗的特设师团担任主要攻击任务。而时任十一军司令官的冈村宁次中将,却固执的使用这两个师团。尤其是在万家岭差点没有被全歼的一零六师团,担任主要作战攻击,并将十一军下辖的所有重炮和坦克都集中使用。
尽管南昌那一战,打的并不是很精彩,参战的一零一和一零六两个师团,打的也是磕磕绊绊。之所以能快速突破中**队的阻击拿下南昌,与其说是两个师团的战斗力,还不如说在火力占据了上风的日军依靠炮弹和毒气,打开的进攻通道。
南昌战略位置重要,自古就有粤户闽庭、吴头楚尾之称。是武汉东南方向的屏障,也是浙赣线与南浔线的交汇处。如果占领南昌,将会切断中国大后方交通联系并威逼赣南。此战对于日军来说,是极其重要与关键的。
冈村宁次能在这么重要的战役,力排众议用两个之前被打的很惨的特设师团去冒险。尤其是一零六师团,曾经在万家岭一战差点没有被全歼。也从另外一个方面说明了此人一旦认定的事情,就很难更改的性格。不过那一战,他依仗毒气和火力上的绝对优势,冒险成功了而已。
而在眼下,到底是杨震也看重的对手。正是这位冈村宁次大将的这些举动,给抗联在会战之中带来很大的麻烦。如果抗联的情报网,伸出的触角足够长,哪怕是知道日军开过这么一次会议话。以杨震一贯的嗅觉,也会品味出其中不同的意味。
但是可惜的是,日军此次三方联席作战会议极其机密。不仅所有的参与会议的人,都是乘坐飞机赶来北平而没有兴师动众的乘坐火车。而且会场也放在了北平郊外的颐和园,所有参加会议的人员住处就安排在颐和园内。
整个颐和园周边警戒的异常森严,可以说周边五公里范围之内,连只鸟都飞不进去。所有的警戒部队,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由十二军直接抽调过来的。至于北平市内,则是采取了明松暗紧的办法。
在表面上即没有戒严,也没有采取任何的警备动作。但是私下日本驻北平宪兵队的军警宪特人员,却是全部的出动。而驻扎在北平周边的所有的伪军政机关,不仅电话线全部被切断,电台全部被收缴,就连人也不许出营房一步,否则格杀勿论。
所有驻扎在北平的伪治安军、警察系统,全部被日军顾问严密的控制着。如果发现异常,这些日本籍的顾问以及就在营区内驻扎的宪兵,可以不加请示的先将人逮捕处决。所有在街上巡逻的伪军警宪特人员,全部由外地调来。或是干脆由日军换穿伪军代替。这么一个外松内紧的动作搞下来,成功的迷惑了所有的人。
第一百四十九章 四一年的寒冬
此次会议别说北平的伪军政系统,就是华北方面军在北平的一般部门都不清楚。华北各个情报系统安插在北平内部的多个情报网,对日军此次三方高级作战协调会议,居然没有得到任何的情报。
冈村宁次的过度谨慎,使得华北各个根据地的情报系统,对日军此次联席作战会议一无所知。而这又导致了在对华北日军情报收集上,对关内情报系统依赖性很大的抗联情报系统,对此次的日军会议同样无从了解。
情报上的被动,给此次会战蒙上了一层浓重的阴影。如果不是杨震对关东军和华北方面军采取的联动行动,事先已经做好准备。并针对日军华北方面军可能出现增援和调整部署,也做了一些针对性的部署,这次会战恐怕抗联要吃一个大亏。
也使得刚刚从日军发起的秋季大扫荡之中刚刚得以喘息,此刻正在抓紧时间恢复元气,以及筹集过冬物资的华北各个根据地部队,在日军接下来发起的冬季大扫荡之中损失惨重。几乎没有人预料到,日军会不顾疲劳连续的发起规模浩大的扫荡。
在此次会议之后不到半个月的时间,日军华北方面军便调集重兵,拉开了对关内各个根据地,其中以晋察冀、太行、太岳为主要目标,以晋察冀边区下属各个根据地为优先目标,持续了整整一个冬季空前残酷的大扫荡。
为了切断抗联南下或是西进作战的策应,在此次所谓的冬季大扫荡之中,日军不仅集中了重兵对晋察冀与太行两大根据地发起扫荡。还采取了比之前烧光、杀光、抢光更为恶劣的在山区进行归屯并户,制造无人区残酷手段。
各个根据地部队在反扫荡之中,依靠在下半年之中应对日军大扫荡的锻炼,有了很大提高的技战术水平。以及虽说因为四一年下半年频繁的反扫荡作战消耗数量很大,但仍旧有一定储备的弹药,试图依托山地进行坚决的反扫荡作战。
但尽管各个根据地部队顽强的抵抗,给予参与扫荡的日军各部带来严重的损失。但是日军在扫荡过程之中,与之前只是部分使用毒气不同。在扫荡之中极其罕见的大规模使用各种毒气,尤其是大量使用的糜烂性毒气和窒息性毒气,却是给反扫荡部队带来了更为惨重的损失。
在此次冬季大扫荡之中,日军几乎调动了华北方面军所有的化学战部队。并以最快的速度从关东军、南方日军、本土调集了几十万发的毒气炮弹和发烟筒,以及大量的毒气战装备。在对晋察冀军区扫荡的日军中,甚至达到了一个作战大队都编制一个化学兵中队标准。
日军在扫荡之中大规模的采取毒气战,一旦遭遇到阻击便以毒气开路,甚至派出航空兵直接向扫荡区域内村庄投掷毒气炸弹的战术,使得华北各个根据地的反扫荡作战,在短期间之内形势急转直下。
防护装备基本全无,以及急救药品的各部队,在日军大规模的毒气弹攻势之下损失惨重。参战各部队之中,最多一次战斗中的中毒人数甚至达到了百分之百。不仅一线干部战士在毒气之下伤亡惨重,高级干部也出现多次多人中毒的情况。
太行军区一个团的部队,在掩护老乡与总部机关撤退的战斗之中,因阻击阵地被日军打出的几千发窒息性毒气覆盖。因为无防毒面具,日军使用的又是新型毒气,所有参战部队两个营除极少数人外全部中毒昏迷。
该团的指挥员之中,除副团长因之前负伤未参战,副政委战前被调往北方局党校学习,团长带着少数人员突围幸存之外。参谋长在头一天的战斗中牺牲,身负重伤的政委在日军扑上来之前开枪自杀殉国。
政治处主任以及所有营以上干部,因为身上佩戴的短枪以及文件暴露身份,而被集中押往太原关押之外。其余营以下的干部、战士,包括与之行动的几十名抗大学员,在昏迷之中被日军全部用刺刀挑死。
在日军不计手段的扫荡之下,为了保住部队的元气和老底子,各大根据地留守部队最终不得不放弃与日军采取正面对抗的办法,各部队相继撤出日军重点扫荡范围。或是跳出外线作战,或是撤往深山老林之中休整、喘息。
通过一系列的残酷扫荡,华北方面军依靠血腥的屠杀和强行驱赶,在同蒲、正太、津浦、平张等铁路沿线的太行、北岳、太岳等山区,制造了大量的无人区。所有不愿迁移的百姓大量的被屠杀,其扫荡区域内大量的房屋、粮食、物资被烧光。
原有储备的,数量原本就不充足的过冬物资,损失相当的巨大。甚至就连根据地内被扫荡区域的水井不是被填死,就是被丢进人或畜生的尸体,或是干脆丢进毒气弹污染以造成无法使用。在扫荡中日军甚至对所有遇到的泉水,也全部用炸药彻底的摧毁。
仅仅在晋察冀的北岳区,就被抢走和烧毁粮食五千多万斤,几十万担棉花。大量的牲畜被杀或是被掠夺,房屋被烧毁或是被炮火摧毁达到二十余万间。到日军此次冬季扫荡结束,整个北岳区几乎无一座完整的房屋。根据地群众被杀达到数万人,相当数量的村庄甚至被全村杀绝。大片的农田被日军撒布毒气,而几年之内无法耕种。
相比部队,地方干部的损失尤为惨重,用十不存一都无法形容。雁北区下属各个县的县委书记和县长,几乎全部牺牲或是被俘后被杀。区村两级的干部,百分之九十被杀。北岳区所属的一个县,全县的区村两级干部全部被杀余烬。
日军的这一手,近一步的压缩了华北各个根据地的活动空间。造成的大量物资和人员损失,更进一步的加重了华北各部队的生存压力。晋察冀和太行军区的兵工厂、被服厂,全部被破坏。
各根据地普遍出现了断粮、断盐的情况,很多部队甚至到了就是连黑豆都没有地方去筹集的地步。有的根据地召开会议,与会的干部因为过度饥饿连坐都坐不住,只能躺在炕上开会。一两黄豆都成了高级营养品,只要经过军区一级领导特批才能享受得到。
甚至到四二年一月份,晋察冀、太行、太岳等各大根据地内的部队,还有很大一部分部队没有换上冬装。中央付出很大代价向河东地区调集的棉花和布匹,还没有来得及制作成冬装,就在日军冬季大扫荡之中被摧毁了相当大的一部分。
到四二年三月份,冀中平原仅剩的最后游击区也不得不全部放弃。几大根据地所有的力量,只能全部转入北岳、五台、太行等山区人烟稀少的深山老林。平西根据地,则被迫全部收缩到了雁北区,平北根据地活动空间进一步的被压缩到燕山内的狭小地域。
包括整个晋察冀、太行、太岳几大根据地在内,华北这几大根据地,人口已经急剧下降不到千万,与反扫荡之前同比下降了百分五十甚至还要多。各个根据地实际控制区进一步的缩小,失去冀中平原之后仅剩的粮食产区也几乎全部丧失余烬……
尤其是过冬的物资,几乎全部损失余烬。武器装备的损失,也相当的惨重。很多经过多年斗争锻炼出来的老骨头,不是牺牲在反扫荡战斗之中,就是因为部队打散被俘。有些意志不坚定的人,则因为心灰意冷干脆埋掉武器回家。
甚至还有为数不少的投机分子和软骨头,叛变投降日军成了可耻的汉奸。整个华北各大根据地,尤其是被日伪军重点扫荡的区域,成了万户萧疏鬼唱歌的鬼地。作为日军扫荡重中之重的晋察冀边区不少的地方,被杀的上百里之内无人烟。
对于关内部队来说,这个冬季是格外的漫长而又寒冷冬季。大部分部队都是在饥饿与寒冷,以及几乎每天不停的转移与作战之中渡过的。尽管抗联也紧急出动了几乎所有的空运能力,以林西和热北为起降区域,对华北各个敌后根据地实施了大规模的空投。
并出动了驻延安的作战飞机集群,对日军扫荡部队进行空中打击。但抗联空运能力还是有限的,根本就无法满足华北几大根据地的全部消耗。如果加上冬装、粮食,以及必要的武器弹药,即便是维持华北各个根据地最基本的需求,也是一个天文数字。
杨震就算是再全力以赴,也只能满足几大根据地百分之三十的需求。而这也已经是抗联空运能力,能够承担的极限了。不算在空运之中被日军击落以及坠毁的五架运输机,仅仅油料的消耗就占据了抗联为此次会战储备油料的三分之一。
如果不是在战役发起之前,美国人加急补充了两万吨优质航空燃油,苏联方面在美国人的再三协调之下,在苏德战场上正处于短暂平静期的情况之下也转给了三千吨。依靠抗联剩余的航空燃油,几乎无法维持整个会战。
而抗联出动配合地面反扫荡的作战机群,尽管做了最大的努力,以高强度的出动频率,多次不顾损耗的出动。但总归还是因为数量过少,以及地空配合程度差,而无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未能改变地面反扫荡作战不利的局面。
作为配合抗联向绥东方向作战的晋西北,甚至要靠中央从陕甘宁边区调粮,才能最后坚持下来。而本身粮食产量只能勉强满足自身需求,日常还需要从晋西北调运粮食才能解决不足的陕甘宁边区,为了支援晋西北以及华北各个根据地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