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抗日之我为战神-第6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挥最大的威力,成为对付日军的利器。”

    “老陈,总部会想办法为你们争取性能先进的装备。但是无论是什么样的装备,能不能成为一种打击日军有力武器最根本的因素,还是在你们这些使用的人身上。人无决胜之心,到了战场上贪生怕死,给他们什么样的装备,都最终都只能成为一堆废铁。

    “对于这些美英苏提供的坦克,无论他们有什么缺点,你们都要接受并熟悉。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发挥他们最大的威力。总之一句话,能杀鬼子的武器,就是好武器。能在战场上减少我们牺牲的装备,就是最好的装备。”

    “不能因为这些装备有这样和那样的缺点,我们就不愿意接受,也不愿意去熟悉它们。这世界上没有完美无缺的武器装备,更没有完美无缺的战术。所以无论接收到什么样的装备,你们的心态一定要摆正。既不能因噎废食,更不能弃之如敝屐。”

    “技术保障人员不够,就想法子自己培养吗。在培养的程序上,多动动脑筋、想想办法。活人还能让尿憋死?你们装甲兵是出了航空兵之外,全军重点知识分子调拨对象。我想我们只要努力,还是办法总是比困难多。”

    “你之前依托正在建设的坦克制造厂,培养技术人员的办法不是很好吗。为什么不继续?文化程度低不要紧,我们多少人入伍之前连自己的名字都不认识,就那么一点文化还是到部队之后学习的。既然我们能把一个字不识的人培养成高级指挥员,那么为什么他们里面就不能培养出技术人员?”

    其实陈翰章也就是发发牢骚,这些坦克虽说各自有各自的毛病。但要是真的不给他,都调拨给步兵部队,恐怕他这个装甲兵司令非得尥蹶子不可。杨震既然已经将话说的如此之透,以陈翰章的为人自然闭嘴不会在谈。

    至于技术保障人员不够的问题,的确是实情,但是也并非一点解决的办法没有。早在装甲兵刚一成立,他就从机关和后勤人员之中选派了一批伪满国小毕业的干部和战士,到苏联援建的坦克生产厂去学习。

    虽说坦克生产厂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彻底的完成建设,而且也未生产出一辆的坦克。但是他的装甲兵依托工厂苏联技术人员办的生产技术培训班,第一批就培养出来二百名维修保障人员。而且这个模式,到现在还在进行着。

    而后期军区调拨给他们的伪满国中文化程度的新兵,他都是一半按照作战干部,一半按照技术干部培养的。而且采取了以老带新,加快培养速度的办法。但是面对着一下子扩大了不少的装甲兵编制和装备数量,目前技术保障人员的确数量不算充足,但是也足以满足军区扩编的几支拳头部队最基本的需要。

    他这番叫苦,实际上与当初的熊大缜目标却是差不多。就是想要杨震在知识分子调拨数量上给开点口子,多给装甲兵分配一些至少也是国中毕业生文化程度的新兵来。没有办法,按照军区调拨的那些数量,对于正处于飞速发展中,如饥似渴的装甲兵来说,远远的满足不了需要。

    至少按照他在上月底军区高级干部通风会上,了解到抗联与美英苏达成了援助协议之后,返回部队立即亲自着手制定的装甲兵发展规划来说,真的是满足不了需要。走一步,看三步这种棋盘上,也是人生的哲理,下的一手好棋的陈翰章还是记得很清楚的。

    没有办法,战争不等人,时间不等人。如果他有苏联人在战前那么长时间和平建设时间,可以稳扎稳打的一步步去进行,他也不会这么着急。但是现在的形势,却给不了他那么多的时间去步步为营。

    只要一号开口了,政委和东北局那边肯定是基本上一路顺风。所以陈翰章在叫完苦之后,就一直很期待的看着杨震。盼着杨震点头,答应在征兵的时候,对于国中毕业生文化标准的新兵分配上给装甲兵一定的照顾。

    他之所以抱怨英国坦克,只不过是抛砖引玉的一种手段而已。自从军以来,无论再大的压力,再困难的情况,也从来没有主动叫过苦的陈翰章。这次多少有些唠唠叨叨的抱怨,尽管也是事出有因,但也的确是开天辟地。

    只是杨震在这件事情上,却是好像什么都没有听出来一样闭口不谈。只是和他这个装甲兵司令谈了一下坦克发展历史,顺便给面前的这种苏制中型坦克,起了一个主战坦克的新名字。至于维修保障人员的缺口,却是明白的告诉他自力更生。

    杨震既然已经变相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以陈翰章为人也就闭口不敢再多言。熊大缜因为这件事情,多次碰了一鼻子灰的结果,他陈翰章还是很了解的。一号既然闭口不谈,那么就是这件事情上没有商量的余地。

    尽管他很清楚对于自己的那番抱怨,一号绝对是听的出来并非无的放矢。但一号没有吐口,恐怕是军区在这件事情上也确实为难。陈翰章不是没脸没皮的熊大缜,杨震既然避而谈,也知道目前实际情况的他,也就没有在继续叫苦。

    作为军区党委一员的他,对于眼下军区在人才面前的困境还是很清楚的。他知道目前都在扩编的各个军兵种,根据地内正在大批组建的各种学校和工厂,都在盯着每年毕业学生的分配数额。军区在考虑国中以上文化程度青年分配的时候,肯定要先重后轻。

    看着面色有些沉重的陈翰章,杨震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困难是很大,但是我相信这只是暂时的,也绝对不是没有一点办法解决。只要你们肯从内部下决心去瓦解一部分潜力,再多想想办法,还是能够暂时解决的。”

    “但是从眼下我们所处的环境来看,要想在根本上得到解决这种困境。别说你们,就是军区现在也没有办法。对于我们来说唯一的出路,就只有你们的装甲兵将新装备尽快形成战斗力,我们好攥紧最有力的拳头,打破我们目前局限一隅的困境。只有打出去,我们才能真正彻底的解决掉所有的困扰。”

    说完这番话之后,杨震就闭上了嘴,一直到晚饭前什么都没有再说。在晚饭的时候,知道杨震脾气和秉性的各级干部,包括陈翰章在内的所有人,也没有一个人主动去陪杨震吃什么工作餐。

    而杨震在吃完晚饭后,也一直没有离开他那间临时办公室。直到晚上九点将陈翰章找过来之后,才打开一张绝密地图道:“你先看看上边的作战态势,考虑一下如果你指挥西线作战,目前在兵力和部署上还有什么不足。同时,你把你自己的想法也和我说说。”

    说罢杨震没有看在见到这张地图之后,微微一愣的陈翰章表情。而是点了点地图道:“这个下一阶段的作战计划,是总部拿出来的。但并不是说这就是最终的计划,最多也就是一个初步的草案。”

    “你是装甲兵司令员,同时也是我军最擅长合成指挥的高级指挥员之一。而我们下一步作战,在西线和东线,装甲兵将会是主要的突击手段,所以我现在需要在西线作战方面征求一下你的想法。”

    “记住我刚才说的话,你所有问题考虑的出发点,是要以整个西线战役突击集群指挥员的身份来思考。其他的战略方向你不用管,对于你来说现在需要思考的就是怎么样达成总部的作战意图。”

    “你的整个任务指挥突击集群以苏尼特左旗、阿巴嘎旗为进攻出发地,直插包头、归绥一线。你的攻击停止线为西至黄河,南到外长城一线。并随时准备进入晋北,策应关内部队作战。与你配合的除了挺进军一部之外,还有关内的晋绥军区部队。另外晋绥军区大青山游击支队,也会全力配合你们。”

    尽管让陈翰章拿出自己的意见和想法,但是杨震并没有直接告诉陈翰章,在下一阶段作战之中,他将会担任整个西线突击集群的指挥员。尽管已经大致确定,但确定并不能代表着最终拍板。

    关于这个指挥员的人选,杨震还是要仔细在掂量和斟酌一下。尽管陈翰章的确是他的首要人选,但陈翰章能不能最终走马上任,担任这个集群最高军事指挥员,杨震还是要看他拿出的最终想法是什么。

第一百四十章 最终人选

    看着地图上详细标出的各种作战态势,以及预定在西线发起攻势所使用的兵力。陈翰章眉头深深的皱了起来,沉思良久之后道:“一号,蒙疆驻屯军到是无所谓。此战最大的变数,应该还是京津一带以及晋北的日军可能会增援的力量。”

    “日军各部一向都是在战略上配合紧密,从来都没有过见死不救。如果我们发起对蒙疆驻屯军的攻势,驻扎平津一线的日军各部以及山西的第一军,绝对不会坐视不理。牵一发而动全身,现在最大的困难不是蒙疆驻屯军。”

    “在地势平坦的情况之下,别说只有一个二十六师团和一个独立混成旅团,外加一个骑兵集团的蒙疆军。就是再多一两个师团,也很难抵御住我军坦克集群的冲击。这一战最大的不确定因素是华北其他方向的日军,可抽出北上增援的兵力究竟会有多少。”

    “一号,平津一线的日军有兄弟部队对付,同时可以依托大马群山、燕山山脉、七老图山以及努鲁儿虎山等一系列山地进行防御作战。但是晋北的日军,却是我军西进集群的最大威胁。”

    “而且在阴山以北地区,虽为高原地形但是地势相对平坦,我军可以发挥我军机械化快速突击的威力。但是在阴山以南地区,除了归绥以西的土默特平原之外。集宁、卓资、丰镇大部分都是山地、丘陵,中间夹杂着少量的山间平原。”

    “这种地形却反倒是限制了我军坦克集群的运动,一旦日军依靠各个山口固守,形成一条整体防线,反倒会使得我军陷入逐点争夺的消耗战之中。而这一线,却正是我军与晋北出击日军的主要作战地域。”

    “一号,我认为如果想要实现我军抢占绥东的战役目标,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快。抢在晋北日军尚未反应过来,或是抢在他们大规模出动之前,以主力穿越浑善达克沙地,不要后方强行向卓资、丰镇一线推进。只要能抢在晋北日军出长城之前,抢占丰镇堵住晋北日军北上通道,那么这一战的主动权就在我们手中了。”

    “我建议以一部对二十六师团主力发起强攻,将二十六师团缠住,并将日军所有的目光吸引到察南地区的同时。再以一部骑兵、机械化集群,利用阴山以南山地之间的不多平原地带,不顾周边日军各部拦截,强行穿插前进抢占商都、丰镇一线,依靠地形优势将晋北日军堵在长城以内。”

    “至于包头和归绥,我想暂时不出动装甲集群,而是利用骑兵对道路依靠小,在山区行动方便,对后勤方面依赖也远不如装甲集群的优势,集中一部骑兵旅横穿阴山山脉,在战役进行之中便抢占二地。”

    “当然考虑到加强进攻能力,我认为我军可以抽调一到两个BT快速坦克营配合他们行动。BT坦克虽然装甲薄弱,但是机动性很强,对地形的适应能力也很好。虽说在山地之中活动,要受到很大的限制,但是在丘陵地带的活动范围还是很大的。”

    “我们曾经做过试验,这种坦克在相对平缓一些的丘陵地带,甚至可以直接开上山。但这关键需要我们有可靠的向导,至少要对茂明安旗横穿大青山至河套平原之间的山区地形比较了解。”

    “那里的地形,我不是很了解。但是从地图上看,整个包头周边的大青山区,是整个阴山山脉最险峻的部分。没有一个可靠的向导,我们很难短时间之内穿越整个大青山的。不过古代游牧民族的骑兵既然能够多次越过阴山南下,我想山中肯定会有一些古道的。”

    “即便装甲部队无法穿越,但是骑兵却是应该没有问题。这样,我们完全可以避实就虚突然南下。一号,如果我们在抢占茂明安、达尔罕两旗,完全可以集中一部骑兵横穿阴山快速南下。”

    “而南线我军一旦抵达丰镇、凉城之间,日军驻包头的骑兵集团势必会收缩回归绥。以防止被我们将其与蒙疆军的主力分割,同时也为了保住更加重要的归绥。因为一旦归绥有失,那么他们孤悬包头将无任何意义不说,还处于孤军作战的态势。除非是日军高层发了疯,才会在我军发起攻击之后,将这个骑兵集群继续放在包头一线。”

    “一旦我军以一部兵力向归绥发起攻击,那么这个骑兵集团只有三个选择。一是在归绥周边与我军决战抢占,但无论从兵力还是装备的对比上来看,这个选择对日军来说很不合适。除了日军指挥官发疯了,否则他们很难会这么选择。”

    “第二就是全军立即撤出归绥,向大同、丰镇方向撤退,以便与晋北敌军靠拢。其实如果日军骑兵集团这么选择,是最符合我军目前条件的。在野战之中,给他们在大的能力,也不会是我骑兵坦克集群的对手。”

    “如果我们骑兵集群可以横穿阴山南下,甚至可以对其形成两面夹击的态势。我们完全可以集中优势的兵力,在运动之中一口吃掉这个骑兵集群。彻底的扫除包头与归绥之间,这股日军最大的机动兵力。”

    “第三就是最让我们头疼的选择,那就是死守归绥。如果是我担任指挥员,那么这一点是我最担心的。归绥虽说北面和东面背靠大青山,但是南面和西面却是无险可守、一马平川的土默特平原。但是打攻坚战,对我军来说却是一个头疼的问题。”

    “我倒不是担心别的,就是有些担心归绥虽说不大,但是也是整个绥远地区最重要城镇。究竟会有多少百姓,我们目前还不清楚。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人口绝对不会太少,至少十几万应该是有的。”

    “不使用炮火攻城,像这次通辽之战,我军会付出重大伤亡不说,还要耽误大量的宝贵时间。而一旦使用炮火攻城,不单单是我们的炮兵在复杂地形下的远距离机动,能不能跟上突击部队的问题,还有其中的误伤问题。”

    “更为复杂的是那里是蒙汉杂居,蒙古人占了相当一部分的人口数量,形势要复杂的多。如果我们搞出百姓太大的伤亡,不仅会引起****,还会给日伪军以挑拨的借口。那样我们就是占领的绥东,未来的麻烦也会相当的大。”

    “蒙古族群众大多不识字,封建迷信思想又很严重。一旦日伪军利用归绥战斗之中给百姓带来的伤亡,从中挑拨离间,一号那是要出大乱子的。这人心一旦变了,再想挽回我们就要付出多少努力。”

    “一号,前一阶段王光宇迂回林西一路上为了凑集木料架桥强拆,引发的后续影响到现在还未能解决。总指挥现在还在西满亲自坐镇,在挽回影响和损失。前车之鉴,我们不可不防。”

    “不过如果我们的骑兵集群如果可以选择从茂明安和达尔罕旗,横穿阴山山脉南下,那么我们可以集中重兵对付归绥的这个日军骑兵集团。只要打掉这个骑兵集团,整个绥东、晋北的战场,就成了一盘活棋。”

    “至于包头,我看我们不如以静制动。晋绥军区在大青山有游击支队,那么我建议他们在我军战役发起之后,不做任何的行动,就死死的盯着包头的日伪军。一旦包头日伪军撤离,立即在第一时间进驻。”

    到底是军政双全的人物,考虑事情远远比一般军事干部要多。陈翰章不仅仅是考虑到军事上的问题,政治与民族的问题上考虑的也很详细。绥东与西满既有类似的情况,但是二者之间也是有很大差别的。

    日军对绥东各个蒙古盟旗控制力远不如西满,也正是如此那里才有着大量的游杂部队和土匪武装生存。而且二者虽说在历史上都是传统的蒙古族游牧地,但是绥东的蒙古族同胞数量,在整个人口中的比重,却是远远的超过了被汉族或是其他民族渗透的很厉害的西满。

    与原来曾经水草丰盛的西满相比,绥东地区大部分为荒漠地形。这种条件,无疑限制了汉人移居的热情。整个绥远地区,除了河套之外,几乎没有什么地方太适合农耕经济。这就造成了当地的民众,还是以传统的蒙古人为多数。

    这就意味着西进部队,不仅仅是要面对着当地的日伪军,还有当地更为复杂的民族情况。更为重要的是绥东战区,紧邻目前在河套地区固守的八战区部队。整个大青山之中不仅仅有日伪军的据点,以及大青山游击支队,还有各种各样打着这样或是那样的游杂武装。

    西进绥东作战,不单单是军事上的问题,民族和政治上的问题更加复杂。单从军事角度去考虑,根本无法满足需要。选择的主官,不仅仅要军事能力出色,还要具备一定政治上的判断。而陈翰章表现出来的军事上和政治方面敏锐的判断力,无疑是一个最恰当的人选。

    陈翰章更没有想到的是,如果之前杨震还在他和王光宇之间有些举棋不定的话。那么正是他的这段话,让此刻杨震的心中下定了关于西进指挥员人选的最终决心。

    王光宇在西满的举动,让杨震很是担心西满事件重新再一次在绥东上演。而那里的情况,要远比西满复杂的多。陈翰章说的没有错一旦那里的人心乱了,那么在收拾这个乱摊子就要多花费无数的心血。

    杨震没有回答陈翰章的话,而已敲了敲地图道:“这间办公室我现在就腾给你,明早上我要一个大致的作战方案。还有这张地图,绝对不允许带出这个房间,也没有作战参谋配合你,所有的方案都是你一个人完成。”

    “记住,今晚上只要不是天塌下来,其他的事情先让你的参谋长去处理,你就在这里根据你刚才分析的那些,给我搞出一个大致的图上作业。除了这张地图之外,所有的东西除了在你脑袋里面之外,不能有只言片语。”

    “还有在进行整个战役设想的时候,要多考虑一些意外情况的出现。尤其是日军可能会出动援军的方向,要知道晋北的大同不见得是日军唯一的选择。同时还要在地形上,多做一些考虑。”

第一百四十一章 两部日军内部的纷争

    而此时无论是杨震还是陈翰章都不知道,就在他们对整个西进战略探讨的同一时间。在千里之外的北平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部内,日军华北方面军几乎所有巨头都聚集在一起,也在召开一个作战联席会议。

    日军举行的这个作战会议,级别可谓是相当的高。不仅仅是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大将,参谋长安达二十三中将,驻山西第一军司令官岩松义雄中将,蒙疆驻屯军司令官甘粕重太郎中将,参谋长稻村丰二郎少将。以及华北方面军之作战、情报、通讯等部门,所有负责人全部参加。

    而出于对此次会议重视与否方面的考虑,南京中国派遣军也派出参谋长后宫淳中将,代表中国派遣军总司令畑俊六大将列席此次。同时关东军也派出了参谋长吉本贞一中将出面,参与此次所谓的满蒙北支联席防御会议。

    此次所谓的联席会议中心思想就是一个议题,针对目前抗联已经从北满一直打到了华北方面军眼皮子底下的情况,判断出抗联下一步可能的进攻方向。同时也是集中关东军与华北方面军两大战略集团,在彻底剿灭抗联这股明显已经成为侵华日军心腹大患的行动之中,协调的问题。

    大本营南下作战已经是进入最后倒计时,这些日军高层自然都很清楚。而大本营认为满洲与华北的统治稳固与否,华北与满洲的粮食、矿产资源以及中国丰富的人力资源,特别是南满的工业资源,对日军南进战略起到相关的支援作用至关重要。

    出于稳固所谓后方的需要,这次联席作战会议一方面在大本营的严厉训斥之下,关东军与中国派遣军不得不坐在一起。另外一方面也是尽管各怀鬼胎,但大形势影响之下也不得不联手应对危局的关东军和华北方面军,召开了这次联席作战会议。

    毕竟华北方面军也不愿意自己的辖区,再出现一支强大的抗日武装力量。这无疑会对在去年中条山会战后,以及随后进行的对华北各个根据地摧毁性大扫荡,给华北的共产军以毁灭性的打击之后,华北目前相对稳定的战局带来极其不稳定的影响。

    特别是华北方面军不愿意在这个时候,单独去面对一支强大的,曾经多次击败过整个日军之中最强大战略集团关东军的抗联。因为对于华北方面军来说,他们很清楚目前整个华北的平静局面只是暂时的。

    一旦已经撤退到各个山区的共产军武装,恢复了元气,整个华北的局面恐怕依旧不容乐观。而要保持对渗透了整个华北地区共产军武装的打击,目前华北方面军的兵力,已经使用到了极致。这个时候如果再来上一支强大的抗日武装,华北方面军是很难应付局面的。

    而现任的华北方面军冈村宁次大将,对于这支无论是装备、还是兵员素质,都远远超过华北共产军的关外抗日武装,一旦进关之后的后果更是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在热河北部丢失,以及抗联抢占察东的阿巴嘎旗一线之后,就曾经主动提出过华北方面军在完成对整个华北大扫荡之后,抽调两到三个师团的兵力北上。

    所以尽管华北方面军的上级,中国派遣军很不情愿与关东军打交道。但是在形势的要求之下,以及大本营的严厉训斥,以及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大将的再三要求之下,还是召开了这个联席会议。

    日本人说中国人是一盘散沙,实际上日本人自己内部也并不团结。别说陆海军之间的矛盾,就是陆军各大战略集团之间,也有很深的利益纷争。当然在对外的时候,这帮家伙还是可以做到共同进退的。

    毕竟大家的战略目标,还都是相同的。就像当年的皇道派与统制派之间,为了争夺军队的控制权,大家之间的纷争也是相当的激烈,甚至还搞出了兵变。但是在入侵中国的想法上,大家还都是相同的。不过涉及到眼下的侵华日军这两大战略集团之间的纷争,可与当年不同,这个时候大家的纷争,那就是为了争夺利益。确切的说,就是为了分钱。

    关东军与华北方面军,从华北方面军当初还叫做中国驻屯军那时起,之间相处的实际上就不是很愉快。那时候中国驻屯军在华北,与关东军的辖区相互连接。大家都想在中国人捞上一笔,获取一定的政治资本和经济利益。但利益就那么多,两大集团在一起那够分?

    日本人为了从中国掠夺财富,除了在作战时走一路抢一路,搞所谓的以战养战之外。还自甲午战争之后,便系统的在中国驻军中建立一套毒品销售手段。试图用毒品在摧毁中国人意志的同时,掠夺中国民间的巨额财富。

    当年无论是驻扎在东北的关东军,华北的中国驻屯军,还是上海的海军特别陆战队以及舰队,都依托各自的情报系统建立了一个毒品、军火的销售渠道。以实行以战养战,掠夺中国财富的战略意图。

    那些以无数中国人白骨换来的巨额财富,除了相当一部分流入日本皇室之外,以及弥补军费不足和间谍经费之外。还有相当一部分,都流入了各级指挥官的腰包之内。利益的争夺,让日军内部也是纷争不断。

    当年一个鸦片生产地,双方当年就争的异常激烈。最后直到九一八事变之后关东军占据了热河,而七七事变之后华北方面军也依靠大本营的支持,硬生生的从关东军察哈尔兵团手中,挖去了察南和察西以及绥东鸦片产地之后,双方的纷争才少了一些。

    但是市场的争夺,又成了两方面和平相处的纠结之处。实际上已经垄断了整个中国关内日占区,绝大部分毒品市场供应的华北方面军,并不愿意关东军控制区热河产的烟土进入华北市场。

    因为被关东军严密控制,几乎没有反抗势力的热河。不仅烟土生产成本极低,在质量上也要好于并不是传统鸦片产地的察南所产。而作为传统鸦片产地的绥远,又只有绥东地区控制在日军手中。华北方面军控制的鸦片质量与产量,都无法与关东军相比。

    如果华北方面军放任热河的烟土进入市场,那么对于本身就要与中国人自己生产的云土、川土,还有河南产的烟土,甚至宁夏和甘肃所产烟土争夺市场的华北方面军,利益上会受到很大的损失。这市场份额被抢去了,这利益也自然而然的要少了许多。

    而关东军却始终认为整个中国都是热河烟土的传统市场,不能光你们卖不让我卖。东北就那么多的市场,我不向外销售,我上哪捞钱去?多少年的利益纷争,让日军这两大战略集团相处的并不是很愉快。分账不均,相互都看不上眼这也是正常的。

    如果不是形势逼迫,这两方面的这么多诸位高级军官是绝对不会坐到一起的。那些大将方面军司令官们的想法,与下面的师团长是两码回事。师团长的位置不是能长时间做的,而且各个师团也不会长久的驻扎在一地。

    但是方面军司令官的位置,只要在任期之内不出什么太大的差错,却是轻易不会动的。在任的时候不伸手,那还等到什么时候伸手?难道真的等到转入预备役回家之后,依靠帝国陆军那点可怜的退休薪水过日子?这肉已经吃进了嘴里,想要吐出来就难了。

    只是尽管相互都看对方不是太过顺眼,但奈何形势逼人。虽说也是战略方向上也有一定的协同,毕竟唇亡齿寒的典故,日本人记得比中国人要清楚的多。但是实际上,大家却是都有等着看对方笑话的心态。

    但面对眼下的形势,如果再不想出对策,大家的日子都不会太好过。所以尽管都看对方不太顺眼,大家还是坐下来谈谈比较好一些。当然这些不是同学就是老乡的高级军官,自己内部还是没有什么恩怨的。

    相互之间看不顺眼,主要还是利益上的纷争。毕竟在什么山头唱什么歌,屁股底下的位置还是要决定脑袋的思考的。除了各自利益上的纷争之外,大家相互之间也没有什么过不去的过节。大家都是皇军的军官,如果真的打了败仗那么谁都不好受。

    其实在西满丢掉之后,无论是关东军还是华北方面军,都已经判断出抗联下一步行动的大致意图。但是针对下一步抗联可能会采取的行动,究竟会是进攻南满,还是要直接插向平津地区,关东军与华北方面军却是各有纷争。

    关东军认为抗联下一步的行动,很可能是越过燕山山脉,进入华北平原以取得华北地区丰富的人力和物力补充。对于这个判断,已经占据了中国东北整整十年的关东军是很有自己理论依据的。

    而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