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抗日之我为战神-第4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让开日军在吉林制造的人为洪水区。这样一来,我们不仅打乱关东军的整个反击部署,而且可以以新京为中心构成一个大的合围圈子,将整个新京周边的关东军各个师团装进一个大篮子里面。”
第三百六十一章 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郭炳勋看着地图略微沉吟一下后道:“既然马春生已经将我们的佯攻变成了现实,我们何不将计就计。无论关东军在西满的战略目标是什么,但是新京以南的中长铁路却绝对是其攻其必救的。如果现在将陈翰章所部转向,我们很有可能打乱关东军的整个部署。”
“此时再加上新京以北的马春生所部,以及王效明所部,以及在东面的刘长顺所部,我们完全可以改变目前有些被动的局面。对新京围而不打,利用我们在装甲、航空以及地面炮兵上的优势,将新京变为一个作战枢纽,吸引关东军重兵投入,减少西满方向的压力。”
“同时将杜开山所部南下,接替陈翰章所部在通辽方向的攻势,由王光宇统一指挥两部在西满战场上作战。这样我们就形成了以新京与西满两大战场核心,使得关东军在兵力部署上顾此失彼。要么放弃在西满的反击,确保新京以及以南的中长铁路安全。要么确保西满战场,放弃新京。”
对于郭邴勋的建议,杨震仔细打量了地图良久,沉思了相当大的时间之后最终还是摇了摇头:“老郭,你的想法很诱人那。说实在的,我都有些心动了。这么大的一个合围圈,要是我们手头上的兵力足够的话,未尝不是一个解决东北问题的合适选择。”
“但是眼下的战局以及我们手中的真实实力,却是让我们不能这么做。一句话,就是理想很丰满,但是现实却很骨感。我们没有那么充足的兵力,去打这么一场大规模的合围战和歼灭战。”
“关东军目前准备在西满方向投入反击的兵力有多少,我们目前尚无一点准确的消息。甚至是其反击的重点方向,都是我们目前的一个大致判断。这个判断准确与否,还需要通过战局的发展来考虑。”
“关东军究竟会将多少个师团投入到西满,在南满后方准备留下多少个师团守备兵力,在新京战场上究竟会投入多少的兵力。其在形势恶化的时候可以从朝鲜军,以及目前驻扎在关东州的部队之中,可以投入多少兵力快速的增援,我们都没有把握。”
说到这里,杨震指了指地图上标明的各个方向敌我兵力对比道:“你来看,如果按照你的调整方案,那么我军在西满和新京北这两大战场上,都无法集中优势的兵力。而且陈翰章如果调头向康平、法库一线强行穿插,很有可能会受到在南满与四平街周边的关东军两面夹击。”
“这样一来,四面受敌的陈翰章所部,不仅有被黏住在哪里的可能,甚至有被关东军四面合围的可能。而且单单以这三部力量,想要在阻击南满、东满关东军增援的前提之下,构造一个北起新京,南到康平、铁岭一线的大包围圈,他们的实力还是太单薄了。”
“兵力的不足,使得我们眼下还远远不可能达到构造如此大纵深包围圈的能力。这种作战模式,按照我们手头兵力的数量,除非将王光宇所部放弃打通交通线的计划全部调过来,以及将杜开山所部全部投入进来,我们是砸锅卖铁也打不起的。”
“而且按照你的调整方案,我们很有可能出现各部进展脱节的情况。陈翰章所部已经全部机械化,而且从通辽到康平、法库一线的地形,对于他们也相当有利。在这种情况之下,他们一天的行进速度可以达到上百公里。”
“而王效明所部,其整个作战路线不仅仅全部是山区,而且所部主要以步兵为主。一天能推进几十公里,就已经是很不错了。这样一来,西线和东线的行进速度根本就无法实现正比,在配合上根本就无法形成默契。这样一个合围圈即便是勉强构成了,但只能说一个半成品。”
“而且这样一来,在后继乏力的情况之下我们在新京周边无论是南北,各部间距过大,很有可能会被关东军反击力量各个击破。同时无论在西满还是新京,我们在那个方向都无法集中优势的兵力。这并不符合我们眼下的实际情况。”
“老郭,你们的心情我可以理解。但是按照我们的实力,打这样的大纵深迂回穿插合围作战,我们的兵力和装备与所需相差太多。目前按照我们的兵力数量来说,只能保证西满与新京两个战场中的一个。要想兼顾,我们还没有那么良好的胃口。”
“我们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打通与关内联系的陆路通道,吸引、动员关内的群众到东北,以解决我们目前人力极度缺乏的当务之急。而不是去夺取新京,这样一个很可能将我们的元气消耗余烬的地方。更不是要背上新京这么一个沉重,甚至可能拖垮我们的包袱。”
“我们在战术上,可以以八两的肚子,硬撑进去一斤的量。但是在战略上,我们绝对不能这么做。在稳扎稳打的情况之下,适当的冒险是可以的。但是在战略上如果轻敌冒进,那就会使我们真的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老郭,去年的夏秋会战结束之后,下面的指挥员志得意满我们可以理解。但是我们这些做高级指挥员的,头脑一定要保持清醒。对关东军的战斗力,绝对不能盲目的轻视,要始终保持的一个准确的判断。”
“我们对日作战,将是一个艰苦而漫长的过程。不是一两年,通过几次大的战役就能完胜的。日军如果像我们想象般的那样好打,这场战争也就不会打成连半壁河山都丢了这么一个结果。”
“最关键的是按照你的调整部署方案,我们此次战役的第一阶段势必要无限期的拖延。伤亡的比例也要大大的增加,物资的消耗也将会成倍的增加。我们目前手头已经不多的燃油储备,很有可能会提前消耗干净。”
“这样一来,我们第二阶段的作战方案,将会被无限期的拖延,甚至是只能取消。那样一来,对我们的战略发展,将会是一个致命的打击。我们不仅部队得不到急需的兵员,就连正在抓紧建设的各个工厂,也只能因为无人操作而停下来。”
“老郭,当在战略目标与战术目标发生冲突的时候,我们这些做高级指挥员的不仅仅要保持清醒与冷静的头脑,更要保证一个稳定的情绪。不能为眼前的所谓的战略利益所迷惑,自己将自己的弱点主动暴露给敌军。”
“如果我们手中的兵力充足,物资储备数量也足够。甚至我们手头上再有三个纵队预备队的话,你的想法我会变成现实的。但是按照我们眼下的兵力数量,以及物资储备数量,我只能保证我们的战略目标。”
“王效明那里不能动,只要他们还在吉林一线坚持,关东军就必须要分兵防守吉林,这个全满洲最大的电力中心。向西可以威胁新京,向东可以与陶净非与刘长顺所部协同作战,威胁到新京至图们的铁路。”
“如果他们撤离吉林一线,关东军在新京以东的防御压力将会大大的减轻。所有的压力,都会转向马春生这一面,这很不利于马春生的作战。既然关东军守备吉林的独立第七、第八两个独立守备队,为了阻止他们的攻势炸开了丰满水库,那么也就说明关东军的反击,已经是近在咫尺。”
“这样,命令他们以一个师的兵力转向西北方向,绕过吉林一线日军守备阵地。从九台向双阳直插过去,切断新京至吉林的铁路线,同时威胁吉林守军的侧后方。而他们的主力,避开洪水区绕道蛟河境内,经桦甸从吉林的东南方向继续向吉林一线发起攻击。”
“还有老郭,你想办法从东线配属的部队之中,抽调至少一个汽车营调拨给王效明,以加快他的迂回速度。命令刘长顺所部不惜一切代价,一定要将五十七师团给我死死的钉在桦甸东部,策应王效明的迂回行动。并以一部兵力,绕过桦甸东部五十七师团的防区,向辉南、海龙方向展开,保证王效明迂回时的侧翼与后方。”
“命令陶净非,一定要对中朝边境进行严密的封锁。如果日军从朝鲜军调集援军从间岛省地区增援关东军。就是他们所部全部打光了,也要将日军的援军给我死死的拖住,绝对不能让他们进入东北。”
“告诉陶净非,他的作战地域不仅仅是间岛省。在必要的时候,他们可以跨越边境进入朝鲜境内作战。一切以打成总部的作战要求,为主要目标。不要受到地域上的限制,更不要受到其他方面的影响。他的主要任务,就是封锁通化以北的中朝边境。让他们怎么有利,就怎么来。”
“你告诉马春生,如果他不想做这个纵队司令员,就自己把位置交出来。如果再对总部的命令阳奉阴违,找种种借口为自己开脱,那就让他自己将行李卷收拾好,滚回他的军分区去做司令。”
“作为一支部队的最高指挥员,对上级的命令寻找借口百般开脱,这还像是一名军人吗?难道我们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就单单是为了基层干部战士制定的?他马春生就可以例外,不服从命令?”
“严格服从上级的命令,这不仅仅是纪律上的要求,还是体现一支军队是否有战斗力的根本。总部让他控制进攻速度,放慢进攻节奏,都是有总部的考虑。如果他不能服从命令,无论他再能打,这个纵队司令员当的也是不称职的。”
“我这个人的态度很明确,不换脑筋就换人。他马春生如果在对总部的命令推三阻四的不执行,就让他将部队交出来。抗联不是那些军队,个人的意志就是全军的意志。我们是一个整体,不是那种各自为战,自己的目标就是全军目标的军队。”
“在和他强调一遍,此次作战的目标是西满不是新京。如果他不能贯彻总部的作战意志,那么总部不是换不了他的。地球离了谁都能转动,总部离了他马春生,一样能选出人来指挥部队作战。”
第三百六十二章 需要的是耐心与坚韧
说到这里,杨震看了看手上的各方面发来的战报,摇了摇头道:“老郭,接下来我们即将面临的情况,比预想的要严峻的多。这个时候,我们现在不能有一丝的松懈。现在我们和日军比的就是谁能咬住牙,坚持到最后。”
“比的就是谁的头脑能始终的保持一个清醒度,对战局变化的判断和把握准确度高。此次会战虽说不见得能决定东北的命运真正的走向,但是却关系到我们未来发展的一个想的相当关键时刻。打好了,我们目前面临的最大困境可以解决。打败了,我们就是想退回深山老林,恐怕都很难了。”
“眼下关内战场上的形势,恶化的很快。原来中央答应的我们在战役打响之后,发起的第二次百团大战,因为日军华北方面军集中了主力对我晋察冀和太行两大根据地进行大扫荡,而已经无法展开。而此次会战,第二阶段对于我们来说才是真正的关键所在。”
“也就是说,虽说眼下正集中兵力,又一次发起对我华北敌后根据地大扫荡的日军华北方面军,虽说暂时无法抽调兵力支援关东军,但是我们也失去了关内战场上的策应。现在的形势是我们的兵力已经使用到了极致,但是日军却可以随时从朝鲜军,甚至华中以及本土调集援军。”
“而且随着日军对华北根据地扫荡的频率和力度大大的加强,华北方面不仅已经无法配合我们作战,而且原本由冀东军区承担挺进军的粮食补给,现在只能由我们自己承担。这无疑都将会大大的增加我们目前已经有些不堪重负的后勤压力。”
“同时华北部队目前的实力已经无法配合我们的行动,无法起到分散日军华北方面军兵力的作用。也使得我们必须要大大增加投入到第二阶段作战的兵力,不仅要承担起主要的作战任务,就连原本计划之中由华北方面承担的次要一些的任务也要自己承担。”
“在日军集中兵力轮番大扫荡之下,目前损失相当大的华北部队,不要说在第二阶段战役打响之后支援与配合我们作战。现在华北各部在日军集中的优势兵力扫荡之下,自身也正处于危难之际。”
“目前整个华北各个根据地中最富裕的,提供了晋察冀与太行两大根据地大部分粮食和物资供应的冀中平原地区,已经全部沦陷于日军手中。也就是说,整个华北根据地主要的粮食产地已经丢掉。”
“其余的太行、太岳,以及北岳地区,均在日军反复扫荡之下,已经残破不堪。眼下我华北部队,甚至连每天一顿饱饭都无法保证。眼下别说在第二阶段为我军南下部队提供粮食,就是他们自保现在都成了问题。”
“而华北各个根据地留守部队,在日军集中轮番多次扫荡之下,目前伤亡惨重,可以说元气大伤。不经过长时间的整顿与补充,很难恢复到之前的态势了。而已经退守到山区的各个部队,所处的地域也无法长时间支撑他们作战与恢复。”
“目前受到日军扫荡威胁最小的晋绥根据地,又是华北几大根据地之中最贫瘠的一个。自身的粮食产量,满足自身消耗都很是吃力,根本没有余力能够支援我们。这样一来,我们只能在部署与作战上加快进度。”
“也就是说,在第二阶段投入的兵力和物资恐怕要远远的超过预期。如果我们在第一阶段兵力使用过度,对第二阶段战役发起会造成相当大的影响。我们的底子太薄了,北满的底子太薄了。”
“如果我们手头的兵力再多出一倍来,我会按照你的想法实施的,争取能一鼓作气解决东北的问题。但现在,老郭我们得明白自己的弱点,保持头脑的冷静和清晰。东北战场我们面对的是日军最精锐的一个战略集团,我们的斗争将会是一个长期与残酷的过程。一鼓作气,是不可取的。我们需要的是耐心与坚韧,而不是盲动。”
杨震的这些话,让郭邴勋无疑倒吸了一口凉气。在抗联制定的第二阶段战役之中,关内部分的配合很关键。吸引、分散日军华北方面军兵力,使其无法全力的支援蒙疆军作战。同时提供部分粮食等补给物资,以减轻抗联后勤上的压力。
眼下这个计划却是只能落空。不仅无法从关内获得一定的补给,甚至一旦交通线打通,抗联还需要从东北调运粮食接济关内兄弟部队。这无疑给第二阶段作战的后勤补给,带来严重的压力。
发起战役所需的大批粮食、弹药,以及其他物资都需要从北满千里迢迢的运输到前线。而且随着战事的进展,这条运输路线还需要不断的延长。在大部分的地区不通铁路只能依靠公路情况之下,这对于抗联本就显得有些不完整的后勤补给系统,将会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而且如果第二阶段作战,所有作战任务全部改为由抗联承担。那么如果第一阶段抗联的兵力使用过度的话,势必会对第二阶段作战带来相当不利的影响。如果部队伤亡过大的话,第二阶段作战恐怕只能延后,甚至是取消。
看着杨震脸上严峻的表情,郭邴勋总算知道了他为什么自热河返回后,总是显得有些忧心忡忡。原本还以为他是因为挺进军的两位老总否定了抗联的建议,以及两军之间的分歧,现在看这才是关键。
作为杨震最紧密的副手和抗联全军的参谋长,郭邴勋知道现在的形势发展与变化,给杨震会带来多大的压力。在调整兵力部署的时候,每一个连都显得极为宝贵。这无疑会对整个抗联高层的指挥能力,带来相当大的压力。
这恐怕也会是他再三命令马春生必须要撤回九台一线的主要原因,现在的抗联已经经受不起哪怕是最小的指挥失误。怎么样在达成想要的战略目标情况之下,尽可能的节省兵力并减少伤亡,才是现在最应该考虑的事情。
杨震转过身,看着窗外的电闪雷鸣加上倾盆大雨沉默良久才道:“日军全面反击一旦打响,也就预示着此次战役进入了最关键的时刻。我有一种感觉,最迟二十四小时之内,关东军就要动手了。”
“老郭,你在给王光宇发一份电报催促一下,让他抓紧时间再对可疑地点进行最后一遍战术侦察。还有让他关注一下挺进军方向的战事,如果挺进军在迟迟无法解决战斗。就让挺进军放弃热河方向,全力向他们靠拢。”
“另外,让他和陈翰章两个人一定要做好准备。关东军的反击一旦打响,就将会是天崩地裂。同时目前还停留在后方的炮兵预备队,全部部署到一线准备参战。炮弹的前送力度还要加强,数量还要增加。每门炮的炮弹储备,要尽可能的达到我们能达到的最大数量。”
“航空兵的轰炸机部队,也要保持最佳的作战状态。一旦需要,随时可以出动。各种航弹的储备量,还要继续的增加。尤其是特种航空炸弹,生产的速度还要加快。我们现在想要节省火力,就是在lang费兵力。”
“兵力上使用的不足,只能用火力来弥补。各种航空炸弹的生产,老郭你根据形势拿出一个调整方案。适当的增加凝固汽油弹的产量,爆破弹的产量可以降低一些。此次作战我们做好砸锅卖铁的准备吧,只要能减少伤亡,物资的消耗量就在所不惜了。”
“还有一条,你斟酌一下。看看军区几个新组建的防化团实战能力和训练水平,已经达到什么情况了。如果可以的话,将他们都放到一线去。各种防化器材与装备,要加快下发速度。尤其是防毒面具,还有短缺的新升级和编成的部队要想办法尽快的补足。”
“虽然进口的防毒面具,现在面临相应的短缺。但是去年我们在战场上,缴获的十多万具防毒面具以及大批的防毒器材,不是都还有库存吗?这些玩意留着也不会下崽,全部都下发下去。只要能减少一些不必要的伤亡,损耗掉就损耗掉。”
“至于钢盔的数量还有一定的缺口,这个办法我去想。告诉后勤部,那些东西别都藏着、掖着,该下发的东西,都下发给部队。至于物资上的缺口,我们可以再想办法吗。一切为了前线,可不单单是给地方喊出的口号。不要担心有的部队有,有的部队没有而引起矛盾来。谁的部队先完成整编,先形成战斗力,就优先配给那个部队,这没有什么好说的。”
“我有种预感,关东军为了保证此次其所谓的反击战成功,肯定会不惜血本的。日军在中国战场上使用化学武器,作为所谓的决胜武器已经成了惯例。狗急了都会跳墙,更何况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在很多时候,连狗都不如的畜生。我们必须要防着他们在战场上处于不利地位的时候,大规模的使用化学武器作战。”
“不仅仅是防化装备的下发速度要加快,情报部门那里对关东军整个毒气弹的调拨情况也要进行严密的监控。日军是那种一疯狂上来,什么都不顾的军队。我们一定要尽可能的做到万全的准备。”
看着杨震站在窗前的背影,郭邴勋没有立即回答他,而是快速的按照杨震的意思连续起草了几封电报,交给参谋立即发出去。尤其是给后勤部的命令,郭邴勋经过仔细的掂对之后,拿起电话亲自给张镇华下达了命令。
作战物资的调配,是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在抗联之中,目前的物资调配都是郭邴勋这个参谋长亲自抓的。在有些必要的装备,像钢盔和防毒面具一类的装备下发,是一个相当严峻的问题,解决不好是要闹矛盾的。
在这件事情上,杨震这个全军的一把手可以做撒手掌柜的,但是郭邴勋却是不行。很多物资的分发,都要经过慎重的考虑才能最后形成一个方案。想做到面面俱到肯定是不可能的,但是郭邴勋也只能尽力的去调剂。
第三百六十三章 患得患失的杨震
在给其他方向指挥员以及后勤部的通报发下去后,郭邴勋面对给王光宇和挺进军的电报,却是有些犹豫了。只将给王光宇抓紧时间侦察敌情的电报发了出去。尤其让挺进军在必要的时候,放弃热河作战全力向王光宇部靠拢的电报犹豫了良久,他最终还是放下了手中的笔。
在仔细琢磨了一下杨震的意图之后,郭邴勋才抬起头对杨震道:“一号,你的意思是放弃攻占热西的原有计划?但能否拿下热西地区,是关系到我军能否顺利展开第二阶段作战的一个先决条件。热河战场虽说眼下看起来还有些不起眼,但是却是一部关键的棋。”
“在我军抽不出兵力加入热河战场的情况之下,挺进军已经成为热河作战的主力。如果让他们现在就向林西一线靠拢,那么就等于放弃了热河战场。这并不符合我们的原有计划,也不符合我们的整个战场上所面临的态势。”
郭邴勋停顿了一下,又仔细打量了一下地图上的挺进军位置后道:“挺进军作战的方向,看起来只是在最末端。但是他们所处的位置,是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其南接我华北部队,北与王光宇作战的区域山水相连。目前在热河作战的挺进军,实际上与王光宇所部,甚至与关内战场已经构成一个整体。”
“他们除了完成本身的作战计划之外,还实际上承担着掩护王光宇侧翼,警戒关内方向日军的重担。如果这个时候让他们撤下来,不仅关东军的反击压力,将会全部集中在王光宇所部不说,而且也就变相等于放弃了热河战场。甚至还减轻了关东军在西满战场,整个南线的压力。也同时放弃了与关内部队的联“一号,您是不是在担心如果日军反击的重点真的放在西满战场。作为西满战场上,很有可能最弱一环的挺进军会遭受到关东军的首先打击。因为至少目前看起来,在西满这三大块我军部队之中,挺进军是最弱的一环。而且挺进军集中了华北部队的精华,一旦损失过大很难向中央交待?”
“实际上,我看您是有些过虑了。挺进军目前看,的确有这样和那样的缺点。但是其作战顽强,以及作战意志,并不逊色于我军。他们目前真正缺乏的只是合成化作战,以及与日军正面对抗的经验。”
“在今年上半年,挺进军部队在晋北、察冀集结整训的时候,已经接受了部分的步炮协同训练。而且在我们的大力支援之下,挺进军的装备也已经是今非昔比。其目前的装备虽然无法与我军相比,但是比之前已经是不可同日而语了。”
“除了没有航空兵与坦克支援,以及后勤运输还是骡马化之外,基本上已经与日军特设师团持平。其后勤补给方面,有我军全力支援。王光宇所部,也将在西乌珠穆沁旗缴获的大批马匹,转交给了挺进军。”
“并在林西战场周边的蒙古诸旗,也尽可能的收集一部分马匹提供给了挺进军。在我军大力的支持之下,他们的粮荒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虽说缺少汽车,但是托马的数量还是相当充足的。他们可以有效的保证其在战时的弹药,以及其他物资的供应。”
“已经完成换装,并接受了部分相应训练的挺进军部队,在弹药充足,后勤补给也得到一定补充的情况之下,目前并非是没有一战的实力。而且他们作战的地域,正是最适合发挥他们作战能力的山区。要知道打这种山地战,就连我们也不见得是挺进军的对手。”
“从西满目前的形势来判断,关东军下一步的反击,还是应该会主要集中在王光宇与陈翰章那里,挺进军那里不会是他们反击的重点。关东军此次的反击,如果真的是全力以赴,那么他们的着眼点,就绝对不会仅仅只放在西满。”
“按照目前在西满战场上,我军投入部队的规模和装备力度来说,西满战场上未来的走向,对整个东北局面今后的发展,将会是有一个相当大的影响。如果西满战场上我军败了,那么关东军就可以重新夺取回他们实际上已经失去的主动权。”
“在西满集中了我军大部分精华的情况之下,关东军的反击重点还是会放在我们的身上。因为他们很清楚,只要击溃了西满的我军,新京目前的困局将会不战自解。如果他们先对对挺进军动手,在挺进军与王光宇所部已经成为一个整体的情况之下,王光宇绝对不会坐视不理。”
“王光宇所部的几百辆坦克,将会是悬在他们头上的一把随时可以落下,将他们反击躯干穿透的利剑。相比较目前还局限在热西山区的挺进军,王光宇所部对西满战场上的威胁,才是他们最致命的。所以根据综合判断来分析,关东军的主要目标只能会放在我们身上。”
“当然随着战事的进展,关东军肯定会给热河的日伪军增兵。但从关东军目前的兵力数量来说,即便是增兵也不会增加太多。我想这个增兵的数量,应该能在挺进军的承担范围之内的。”
“挺进军既然已经具备了与日军正面对决的实力,而且地形又适合他们作战。再加上其一号指挥员,是当年红军赫赫有名的名将。其实际战场指挥经验,远非我们可以相比的。在加上兵力上的优势,他们虽暂时无法发挥太大的作用,但是做到游刃有余却是没有任何的问题。所以一号,我认为此时我们不应该放弃热河战场。”
说到这里,郭邴勋犹豫了一下之后道:“一号,你担心挺进军一旦遭受重大损失,无法向中央交待,这不是什么错误。但是你也要考虑到挺进军各级干部和战士的自尊心。都是军人,都有荣誉感和尊严。”
“我们这边打的热火朝天,却让他们在哪里闲着,在我们的庇护之下,你想想以他们会接受吗?我看了一下编入挺进军各部的历史,其中不少都是两大根据地的王牌部队,甚至很多部队的底子是红军时期的老部队。”
“他们的各级指挥员,也大部分都是老红军出身。虽然正规军校毕业的可以说寥寥无几,但是都是从战士一步步的走过来的,实战经验异常的丰富。对于这样一支部队来说,我们不应该有任何的不信任,或者说是任何的轻视。”
“还有,挺进军总归早晚是要拉上战场的。你曾经不止一次的和我说起过,没有经过战火考验的军队,只能永远是一群新兵。他们对现在的作战模式,的确有些不熟练。但是现在的不熟练,不能意味着永远不熟练。”
“真正的东西,不是教官在训练场上可以教会的,是靠战场上去锻炼出来的。既然他们是军队,那么无论是我们,还是关内部队,都不可能因为他们是精华,而一直将他们护在身后。那样是害了他们,并不是真正的为他们今后的发展着想。”
“以打代练,在战争之中学会战争,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