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抗日之我为战神-第4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战术运用得当。

    只是这个伤亡数字?自己的部队自己清楚,火海能不能运用得当目前还不知道,但是这部队的攻击战术恐怕还是老一套。长期的无火力支援的作战环境,让部队早已经养成了一种独特的作战模式。但是这种作战模式,在装备匮乏的情况之下,通常是以伤亡数字来衡量的。

    不过在装备差距过大的情况之下,这种作战模式虽说伤亡不轻,但通常还是很有效的。而这种作战模式,都已经深入到各级干部的脑海之中,不是短时间就可以改变的。当然也是相当长一段时间之内,唯一的选择。

    一支部队在战场上作战模式,是经过长期的作战养成的。而这种早就已经习惯作战模式,在短时间之内是轻易改变不了的。尤其是攻击方式之中,多年来为了弥补火力与单兵作战能力的不足,只能发起集团式的冲锋的思路更不是短时间之内可以改变的。

    去年的百团大战之中,关家脑一战之所以损失这么大,就是因为部队采取这种攻击方式,在日军地空火力的夹击之下伤亡惨重。付出了两千多的伤亡数字,却没有能最终歼灭日军的一个大队。

    虽说缺乏有效的支援火力,尤其是缺乏支援炮火,攻击部队无法压制住日军的火力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但是在战斗之中,尤其是攻击模式选择不当的原因,才是造成伤亡数字如此大的主要原因。

    日军说关内部队打冲锋是人海战术,这倒也没有说错。但这是在缺乏支援火力,尤其是缺乏炮火情况之下的一个无奈的选择。关家脑一战失利,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导致。在加上地形的限制,使得攻击部队付出了数十倍的伤亡代价,未能歼灭日军一个大队建制的支队。那一战,对无论是一二九师参战全体部队,还是负责指挥的各级指挥员可谓是刻骨铭心。

    至于现在装备虽然上来了,但是要想在短时间之内改变这种战术模式还是太困难了。部队换装之后,整训的时间太短,各级干部大多数还没有接受过步炮协同作战训练。在作战之中,这种伤亡不轻的作战模式,依旧会是他们的首选。

    而这种冲锋付出的代价,不会是一个小的数字。而恰恰这种作战模式,眼下却是挺进军在攻击战的时候,通常使用最多的。也正是这个原因,两位老帅才会不希望急于求成,不在重蹈关家脑一战的覆辙。还是想利用战术上的部署,一点点的将日伪军之间的间距拉开,在运动之中寻找战机。

    尽管从内心来说,这位久经沙场的老帅最不愿意打这种战斗,但这一仗却是不可避免的与日军这种军队来一场硬碰硬。多少为在战斗之中可能付出的代价还有些心疼的老帅,在眼下的这种时候,却是知道只能咬牙点头。这不是因为别的,是因为他也知道,这是整个战局的需要。

    想了想,司令员开口道:“你都这么说了,我们两个老家伙还能再说什么?一句话吧,全力以赴。至于王光宇那边的炮兵,我们暂时还是不需要。他们那里的压力要比我们这边大的多,还是留给他们使用吧。你这个三天之内打垮二十三师团的命令,估计对他们的压力可不小。”

    “在你的帮助之下,我们目前每个纵队有直属炮兵团,旅有山炮营、步兵炮与速射炮连,团有迫击炮连。而除了这些炮兵之外,总部还直接控制有几个独立炮兵团。炮弹的数量,也相当的充足,打这万余名日伪军来说还是足够用的了。”

    对于老首长的回答,杨震笑了笑刚要说什么,自三个人研究整个东北战场态势的时候,就一直在外围负责警戒的李明博,远远的汇报声打断了杨震的话头:“一号,运输机群已经抵达。他们现在请示,是不是可以开始空降了?”

    听到李明博的报告,杨震在点头同意立即开始空降之后,将手中的地图又收了起来。转身从身边的参谋身上,拿出了两部美制大倍率望远镜,交给两位老帅:“两位老首长,这是我给二位带的礼物。”

    “虽说美制的望远镜在光学性能上和德制的蔡司望远镜还略微有一点差距,但是差距也并不是很明显,而且至少比两位老首长那两部倍率要大的多。用这部望远镜观察的会仔细一些,看的也能更加清楚。”

    对于杨震递过来的两部大功率的望远镜,已经习惯这个家伙时不时弄出一点新花样,以及在自己面前显示出来阔气的两位老帅,也没有和他客气,接过望远镜往天空看去。在两位老帅看来,现在如果在和他客气,倒是显得自己小气了。

    这个土豪不打,去打谁?两位老帅手中的六倍德制蔡司望远镜,还是缴获的德国一战时期的产品。因为使用时间过长,以及缺乏有效的保养条件,已经出现了很多的毛病。只是因为缺乏有效的替代品,才一直对付使用。

    杨震递过来的这两部美制八倍望远镜,的确在性能上与德国货还有些差距,但是要比自己原来使用的那两部好的多。作战指挥,望远镜的重要性不比军用地图差。有一部好的望远镜,在指挥上会相当的便利。

    只是当运输机那一闪闪的灯光划过夜空的之后,举起望远镜望向天空的两位老帅却没有看到任何的伞花。此时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挺进军又没有大功率的对空探照灯。没有硕大的降落伞引导,自然看不到从机舱内挑出的伞兵,究竟在哪里。

    闪烁的灯光告诉地面运输机在这段并不长,宽度也不够的空地上空飞了已经几个来回。但是两位老帅却是并没有看到有什么伞兵。只是看到二十多个拴着降落伞的大箱子,在天上正在悠哉、悠哉的降下。

    除了这二十多个大箱子之外,两位老帅以及地面上担任警戒的挺进军总部警卫团的一个连,所有等着看着从天上跳下来的人究竟会是什么样子的人,脖子都仰酸了却是什么都没有见到。

    看着两位老帅有些怀疑的眼光,杨震笑着摇了摇头道:“这是我们直属侦察旅专门训练的一种跳伞方式。这种跳伞方式是从一千多米的高空跳下,到距离地面百余米的距离在打开降落伞。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因为在空中滞留时间过长,减少跳伞人员被地面火力杀伤的概率。”

    “而且运输机飞的越高,也越容易躲避地面的高射炮火。要知道,伞兵在空中被降落伞吊着,武器也无法摘下来,没有任何的还手之力。面对地面火力的杀伤只能硬挺着,能不能活着到地面就看自己命运如何了。

    “采用这种跳伞方式,可以利用人体的自重,加快下降速度,尽可能的减少滞空时间。而且可以避免伞兵被风向吹的散布面太大,不利于部队的快速集中。距离地面越高,风速也就越大,空投时候被风吹的散布面积也就越大。”

    “而相对于分散的伞兵来说,运输机在空降之前被地面高炮击中则更加致命。一架运输机被击落,损失的就是几十名伞兵。为了尽可能的减少损失,所以我们特别训练了这种跳伞方式。而这种方式我们称之为高跳低开。”

    “不过在这里,采取这种方式可并不是因为地面火力威胁。这里周边都是山区,而且除了这些汽车大灯和地面火光之外,没有任何的导航系统和照明系统。运输机飞的高一些,可以减少撞山的危险。”

    “在来的时候,我的作战参谋估计周边的山都在海拔一千米左右,最高的山峰海拔也在一千二百米左右。所以运输机选择空投的高度,也在一千米左右。在这种高度上,采取这种空降方式,还是比较恰当的。

    对于杨震的解释,两位老帅不约而同的放下手中的望远镜,面色古怪的看了他一眼,随即又举起了望远镜。正如杨震说到那样,这次是终于看到了大量的降落伞漂浮在空中。虽说因为天色的关系,还看不清楚下面挂的究竟是什么,但是从大小判断是人无疑。

    而降落伞打开的高度,正像杨震说的那样,距离地面也就一百余米。看到这里,两位老帅都不约而同的为这些伞兵捏了一把汗,在这个高度跳伞,这要是降落伞打开的稍微晚一些,这人就会像石头一样摔向地面。这种训练与实战的方式,的确有他自己的优点。但是总是让两位老帅感觉到有股子在刀尖上跳舞的感觉。

    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种情况的两位老帅,自见到降落伞下的人后一直悬着的心,直到所有的人都安全着陆,并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完成集结之后这才彻底的放下。他们还是第一次见到真正的伞兵是什么样子的,也是第一次看到真正的空降是什么样子的。

    两位老帅,此次也算是大开眼界了。只不过那个年轻的家伙,在抵达热河之后,连续搞出来的稀奇古怪的玩意,已经让两位老帅多少有些麻木。所以对于这些伞兵的抵达,他们虽然也表现出一定的好奇。一句话,就是已经麻木了。

第二百六十七章 杀人机器

    空降下来的这些人,不仅身上穿着的军装与自己天差地别,与抗联身上的军装也不同。至于颜色更是花花绿绿的,就连钢盔上也包着同样花色的布。脚上的既不是抗联的胶鞋,也不是关内部队的布鞋,更不是日式的皮鞋或是某种靴子,而是一种看起来特别设计的军靴。

    不过他们身上的这种虽说有些过于花哨,而且这身军装在平地上也显得很扎眼。但两位老帅看的出这身衣服是经过特别设计的。在植被茂密的地方,即便不用进行任何伪装,即使是在很近的地方,也很难让人发现。

    这种全身布满五颜六色花纹,看起来有些凌乱和没有任何的规则,却搭配的如此和谐的军装。就算是两位老帅曾经留洋多年,也算的上见多识广,但却是第一次见到在这种隐蔽效果相当好的军装。至少到目前为止,他们还没有见到过。

    有了这身衣服在夏季作战,尤其是进行潜伏战和伏击战,以及山地丛林作战的时候,可以带来相当的便捷。一旦在山林中潜伏下来,甚至只要有茅草的地方,都用不到刻意伪装,就很难被发现。

    除了这些人身上这款样式别致的军装之外,两位老帅还发现他们身上挂着的武器虽然和杨震警卫排的大部分相似,但也有一些并不同。除了手中的什么自动步枪上边,大部分都挂着一个瞄准镜之外。

    至少他们中相当一部分人身背后背着的那种奇怪的,虽然短小精悍,不比一支快慢机大多少,但却是有一个长长的套筒的枪械。还有那种长长的,上边带着一个硕大的瞄准镜。像是狙击步枪,但是枪身下却也带着一个弹匣的枪支,就是杨震警卫排中所没有的。

    很明显这武器,与他们普通作战部队装备的什么自动步枪一样,也是一种自动武器。虽说国内的狙击步枪并不多见,但不多见并不是一支都没有。以两位老帅从军多年的经验,也见过各国造的狙击步枪。

    但那都是用现役步枪改装的,为了保证精度几乎都是清一色的手动步枪。用自动武器作为狙击步枪,他们还是第一次见到。并不知道这支狙击步枪上安装的瞄准镜,看起来比一般的瞄准镜要大的多,实际上只有四倍的两位老帅。看着至少在外形上看倍率很大的瞄准镜,放在一支狙击步枪上,怎么看怎么都觉得有些可惜。

    除了枪支和军装有些过于另类,身上背着的手榴弹样式多一些之外,这些人还有人背着一根不长,与抗联装备的火箭筒类似。但是在他们身后背着的弹药口径,却是比抗联目前装备的火箭弹口径要大的多。

    而这些兵身上的那种什么战术背心,也与杨震警卫排中不同。不仅外形更加古怪,而且看起来携带的弹药量也要大的多。这些什么战术背心上边多种多样的口袋,以及身上那身花衣服上的口袋,足以将所有的随身携带的备用弹匣和装备,以及必要的物资都装在内。只不过看起来,这分量不会太轻。

    更让两位老帅意外的是,仅仅眼前还不到一个连的兵力之中,居然有将近十部步谈和报务两用电台,以及步谈机。他们携带的电台外形看起来,可谓是娇小玲珑,甚至看起来要比目前挺进军营一级使用的五瓦电台还要轻便一些。

    一个人背着,甚至不影响携带其他的装备。接收与通话设备,也不是熟悉的耳机和话筒,而是一个电话机一样的话筒。至于那种更加袖珍的步谈机,则像一块红砖般大小,轻便的挂在一个人的肩膀上,根本就不会影响到任何的行动。

    这种电台与步谈机配备的密集度,让两位老帅可是相当开了眼界。他们还从来没有见过那支部队,会为一个连的兵力,配备这么多的电台和步谈机。而他们携带的那种电台,也不是他们见过的任何一种电台。

    与这些身上的装备相比,两位老帅对他们身上的军装和这两种不大的电台,却是兴趣最为浓厚。两位老帅自然不知道,这两种电台一种是这个时代最先进的军用步话、发报两用机。而那种砖头大小的步谈机,在后世还有一个名字叫做对讲机。这两种通讯设备,都是使用电池作为电源。

    只不过这两种东西连同他们使用的电源,生产工艺难度太大,价格及其昂贵。尤其是其作为电源的电池,制造工艺更是难上加难。如果不是去年从美国人手中搞到了一批设备和原料,恐怕即便是作为原始“设计者”的杨震,能设计出来也生产不出来。

    虽然现在已经开始生产,但是由于工艺复杂,成本居高不下。而且生产因为工艺、设备和原料的原因,成品的数量太少。虽说在现在还算是划时代的产品,但实际上的使用性能也和二十年后相比也有不少的差距。

    比如后世摩托罗拉公司生产的第一批量产对讲机,有效通讯距离可以达到几公里,甚至十几公里。而抗联生产的这种,实际有效通讯距离只有不到五公里。进行长途通讯,还需要其他的通讯设备作为中转台。

    最关键的是,可供选择的频率只有三个。通话质量也不是很高,信号容易受到干扰。如果在山区,只要周围有超过一千米的高山,在缺少中转台的情况之下基本上无法使用,甚至在雷雨天都无法使用。

    当然不是没有改进的方法,只是这种改进方法更加昂贵。以抗联目前的经济实力,实在承担不起。最起码很多原料现在压根就进口不到,也进口不起。而且杨震也不想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外人身上。

    对于杨震来说只要能拿下包头地区,原本全部需要进口的原料,主要是一些稀有金属,都可以自行生产。到那个时候,成本才能真正的降下来。升级换代或是改进现有产品,也就方便多了。

    至于目前因为制造这两种通讯设备以及其配件的绝大部分原料需要进口,再加上相对于目前的生产技术来说,过于复杂的生产工艺,使得这两种设备价格异常的昂贵。目前这两种最高端的通讯设备,即便是在抗联,也没有大批量的装备。只是在特种侦察旅装备了一批,作为战术移动通讯设备使用。

    虽说这两种通讯设备与后世的产品,在性能上还有一定的差距。存在着通讯距离短,信号受地形和天气的影响。最关键的是电池因为加工技术的问题,待电时间短、体积大,每一部步话机在行动的时候,必须要带上多块的备用电池。

    最关键的是价格昂贵,因为生产工艺过于复杂使得成品率极低。即便是在抗联装备的多种电台之中,体积最小的对讲机,一部的价格几乎要抵得上五部一百瓦的大功率电台的价格了。不过尽管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这两种通讯设备,连同他们使用的电源在内无疑还是划时代的产品。

    所以这两种通讯设备,不仅在抗联内部严格保密。除了相关人员之外,就算是一般的师级干部也接触不到。因为通讯方面泄密的事情,不仅仅是几样新式装备泄露的问题。一旦这种东西被日军缴获,那么因为频率过于简单的问题,直属侦察旅的各种通讯将再无密可保。

    在直属侦察旅的名单之中,这两种通讯设备绝对是属于必要时候第一批销毁的装备。在这种两种通讯设备下发到直属侦察旅手中的时候,所有的通讯员和机要员得到的第一道命令就是,如果在形势不利的情况之下哪怕就是武器丢下,也必须要将这两种通讯设备连同他们身上的备用电池一起彻底的销毁。

    而且这种摧毁是必须用手榴弹彻底的炸毁,连一个渣子都不允许剩下。对于杨震来说,通讯安全是第一位的。他了解太多因为通讯设备泄密的事情,所以这种通讯设备在必要的时候,必须销毁。而这件事情作为以分队为主要规模活动的直属侦察旅,必须由分队长亲自抓。

    这些东西不了解内情的两位老帅自然是无法知道的,他们看到的是更多的之前没有见过的东西。等这些人打开先前看到的箱子之中,拿出背囊,又在箱子内拿出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装进背囊后,在最短的时间之内整理好背囊。并将降落伞快速的整理好放到卡车上后走到杨震面前汇报的时候。

    在近距离观察的更加清晰后,看着这些人满身的肌肉,脖子都快与脑袋一样粗,显得异常粗壮的身体。身上的各种装备,携带的备用弹药,连同身后的已经装满东西的背囊,绝对超过二十五公斤。

    再转过头看看身边自己的警卫部队一脸营养不良的菜色,虽然不能说是豆芽菜,但是却是都很显得苗条的战士。还有连同之前战斗结束后加发的二十发子弹,每人身上背的五十发子弹,四枚手榴弹在内所有装备,也不超过十公斤的负重。

    两位老帅只能摇了摇头,这身体差距太大。人家的身体壮的像头牛,而自己的部队这身体素质差的太多了。要是背着他们身上的那些装备,自己部队也不用打仗了,恐怕连跑都跑不动了。

    这些人身上与众不同的军装和装备在让两个感觉的惊奇之外。其一举一动显露出来的彪悍之气,更让也算见多识广的两个人震惊。这些人身上的离很远,两位老帅都能感觉到他们身上的那股子浓重的杀气。

    当靠近之后,以两位老帅多年沙场经验,养出来的敏锐嗅觉,甚至还感觉到他们身上还有股子隐隐的,说不清道不明的一股子血腥味。尽管从来就不赌博,但此刻两位老帅却是可以打赌,死在这些人手上的日伪军,绝对不是一个小的数目。

    而且恐怕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的敌人,还是死在他们的极近距离的搏杀之下,否则他们身上的血腥味,不会给人感觉这么明显。看着这些人,两位老帅突然间产生了一个不该有的想法。这些人,也许只能用杀人机器四个字才能形容。

第二百六十八章 永远都是一家人

    看着这些身上带着一股剽悍样子的战士,两位老帅内心极为复杂。这种部队,也是他们梦寐以求的。但如果按照杨震的说法,这种部队却远不是关内各个根据地能承担的起的。不算装备,就是这些人必要的训练,无论是那一个根据地都无法做到。此刻,两位老帅也只能看着人家这支精锐部队眼馋。

    两位老帅内心之中此刻复杂的情绪,不为别人所知。而这些人之中带队的人,在指挥自己部下快速的整理好身上的装备和背囊完毕,排好整齐的队列之后,才几步跑到杨震面前,一个极其标准的军姿和军礼之后,声音洪亮的道:“报告一号,军区直属侦察旅一营一中队,上尉中队长朱建率领所部六个作战分队,两个支援分队奉命向您报道。”

    听到来的居然是配属给王光宇作战的一营,杨震的眉头微微皱了起来。这个王光宇怎么将配属给他们的部队,给调了出来?直属侦察旅三营此刻正在根据地内休整,自己要调的是他们。

    眼下林西战役正紧,正需要这些部队发挥作用的时候。这个家伙想什么呢?这个时候将他们调过来。这边的形势又不是太紧急,还不差这一天半天的。这个家伙在考虑什么?现在什么事情还有比林西战役关键?

    见到杨震皱起的眉头,那个中队长倒是很有察言观色的眼力,连忙道:“一号,三营的两个中队,此刻正在齐齐哈尔以西的大兴安岭训练基地执行恢复性训练。目前在齐齐哈尔只有一个机动中队待命。”

    “我们的训练大纲是您亲自拟定的,这个恢复性训练是什么您也清楚。他们从集结完毕到调过来,至少还需要一天的时间。王司令员看到您的电报,担心您这里情况紧急,就先将我们调过来。至于他们的主力,明天才能抵达林西。等抵达热河,至少也是后天的事情了。”

    “至于王司令员那里,已经在今天下午拿下了林西县城。王司令在作战之中,采取围点打援的战术,在战斗之中全歼增援林西县城的二十三师团七十一联队两个步兵大队,击毙其联队长根岸四大佐。”

    “在完成对七十一联队主力围歼之后,王司令集中所有炮火掩护,以三团加强二团的一个营,以及一个坦克连,强攻林西县城。在我们登机之前,已经攻占林西县城全部。并在攻占林西县城之时,歼灭固守林西县城的二十三师团工兵联队大部,六十四步兵联队一部。”

    “鉴于目前二十三师团主力已经被歼灭大半的战况,王司令员认为我们所有人都留在那里,有些限制我们的发回。所以王司令员除了留下两个中队配合他们作战,寻找并围歼日军二十三师团部之外,先将我们派过来。”

    “而且,这也是二号与三号共同的意思。您调兵的时候在电报上没有说明调我们过来的原因,但是二号和三号担心您有什么紧急情况,就让王司令员先从林西一线将我们抽调过来。至于三营的先头中队,将于明日清晨在齐齐哈尔登机,预计在明天中午之前抵达林西。”

    说到这里,这个中队长指了指和他们一起空降下来的二十多个大木箱子道:“这里面除了一个箱子是从后方给我们补充的物资和弹药之外,剩余的都是总部给挺进军补充的急救药品、绷带、消毒液和手术器械。”

    “以及部分的粮食、白糖、罐头、干电池,还有五百公斤的炸药。这些东西,王司令员从他们的备用物资之中,专门抽调出来的。尤其那些白糖,都是从外蒙苏军仓库搞到的优质白砂糖。作为营养品,给挺进军的伤员恢复身体是最好的。”

    听到这个朱建的汇报,杨震紧皱的眉头多少松了一些。自己抽调直属侦察旅一个营到热河,却忘记了说明使用原因。可能是李延平和郭邴勋,还以为自己遇到了什么麻烦,更担心的是自己的安全。所以让王光宇从林西战场上,先抽调出来一个中队先过来。而王光宇也是处于同样的担心,才在最短的时间之内组织运输机先把他们空降过来。

    想明白的杨震脸色也就缓和了下来,也就没有在继续追究什么。而是拿出一张热河地图,让挺进军的作战参谋将补给线、弹药囤积点,以及野战医院之后,拿出笔来在地图上整个战线的周边画了一个大圈,才对当面的朱建道:“我这次调你们来,只有三个目的。”

    “一是给挺进军的炮兵当好眼睛,找到他们当面日军所有重要的目标,为挺进军的炮兵提供精确的坐标。二是摧毁挺进军当面日伪军,所有日军大队一级,伪军团一级的指挥部。”

    “第二点,也是最关键的。将挺进军周围所有的日伪军便衣队,都给我清理干净了。保障挺进军各级指挥部,以及后方的野战医院、弹药囤积点的绝对安全。保证挺进军此次战役顺利的进行。”

    “至于详细的情况,一会让挺进军的相关人员给你们详细介绍。不过有一点,我要事先提醒你们。现在的热河,没有任何我军的游击队部队。更没有换便装活动的挺进军干部、战士。所以你们一定要记住,凡是带枪又穿着便衣的人,都是日伪军的便衣队。”

    “另外这些日伪军的便衣队,有时候也经常化妆成挺进军的部队搞破坏。你们对于身穿挺进军军装的小股部队,也要注意识别。即不能出现误伤的情况来,也要保证将日伪军的便衣队给老子清理干净了。”

    “我今晚就要连夜赶回去,就不等三营主力了。等他们到了,你们统一由三营长指挥。你告诉他,在出去执行任务的时候,不管出现什么情况,在挺进军总部也要留下至少两个分队。就是你们的部队全部给我打光了,也要保证挺进军总部的安全。等三营长到了你和他说,如果挺进军总部出现任何问题,哪怕就是丢掉一张抄报纸,我也要和他算账。”

    在交待完毕主要任务之后,杨震略微停顿了一下看了看身边的司令员和政委两个人,饶有兴趣看着自己手下这支部队的目光,牙一咬道:“你朱建也是直属侦察旅的老兵了,虽然不是我亲手训练出来的,但是作战规则你还是清楚的。完成这种任务,该怎么做你心里也清楚。”

    “记住在行动中不要有任何的顾忌,更不要婆婆妈妈的。一切以保障热河战役顺利完成,以及挺进军总部的安全为重。必要的时候,可以采取任何的手段。我最后强调一遍,是任何的手段和不惜一切代价。”

    对于杨震最后一道甚至有些苛刻的命令,这个中队长接过杨震递过来的地图,没有丝毫的犹豫道:“请一号和总部首长放心,我们一定按照您的要求,保证完成任务。您交待的所有任务,我会原封不动的向三营长交待。”

    朱建的保证,杨震没有回答他。而是转过头对着身边的挺进军的司令员和政委道:“这些人,还有他们后续部队,我就交给两位老首长了。只是出于地形与敌情方面的考虑,为了他们能尽快的进入状态,我希望能够从挺进军中抽调一批经验丰富的侦察部队,配合他们的行动。”

    “不过我希望挺进军抽调的人员,不要干扰他们的行动。尤其是在采取一些极端的手段的时候,希望挺进军的同志最好不要有什么过激的行为。如果可以的话,挺进军抽调出来的人员,最好能临时划归他们指挥。这样比较容易理顺指挥关系,以及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杨震的这个不大的要求,司令员想也没有想的就同意了。虽说挺进军目前缺乏大部分的现代化战争人才,但是实战经验并不缺少的部队之中,抽调出一批经验丰富的侦察人员,还是很容易的事情。

    只是在司令员痛快的回答完毕,那边的政委却是突然的问了一句:“杨震同志,我可不可以问一下,你们的这个一切必要手段和极端的手段是什么手段?是不是也是像日军对待我军人员一样,采取严刑拷打的方式?然后再杀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