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抗日之我为战神-第4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露的特务、汉奸,数量也不少。”
“但是能在全部投入战斗之前,居然日军一无所知,由此可见你们的保密程度之森严。你们的战斗机部队,暂时还没有夜战能力的事情,你们心中有数,但是日军恐怕就不知道了。再加上你们对关东军空战上的优势,日军轻易不会选择夜间轰炸。不过,你要提防他们在夜间对你们进行试探。”
为了打消杨震的冒险,这位老帅可谓是苦口婆心。以他多年的军事生涯,积累下来的丰富经验看来,目前抗联所处的局面虽说有一定的危险性,但是远没有到无法接受的地步。现在最应该考虑的是怎么样破局,而不是动不动就孤注一掷的去搏一把。
他希望杨震,这个自己曾经熟悉,但是现在又很陌生的年轻将领,在未来走的更远,在今后全国的战局之中起到的作用更大。而不是在这里,因为一时的原因,而影响到未来全国战局的走向。
第一百九十一章 接受与调整
死打硬拼,一直就不是这位一向都很喜欢运用战术老帅的作风。而且他也不喜欢自己的部下,动不动就去死打硬拼。而且在他看来,军事上需要有一定的冒险精神,但是这种冒险精神,至少要建立在一定的把握之上以及一定的交换比之上。
虽说杨震现在的地位几乎与他相等,甚至因为所处的位置原因,甚至还有些要高于自己。但有些话,他觉得自己还是要说的。他不希望看到自己的这位老部下,因为原本可以采取其他手段解决的问题,而非要孤注一掷,给部队带来重大的损失。
他们在四面是敌的情况之下,苦心经营的这点本钱不容易。今后的事情,会不会像他说的那样发展,谁又能说的准?虽然他自认为极有把握。但是任何事情的发展与变化的脉搏,谁又能全数的把握住。
老帅看了看杨震在听完自己这番话之后,脸上凝重的表情,心中暗自赞赏之余,口中却是继续道:“日军虽然贪婪了一些,但是从他们在正面战场上的历次作战行动来看,他们的作战参谋的能力还是相当有水平的。”
“在历次作战之中整个战役的制定、规划,各方面考虑的极为详细。甚至连国民政府各派系之间的矛盾,一旦出现战事危急,派系不同的部队之间会不会相互救援,这一方面都考虑到了。”
“还有整个作战区域的山川、河流的走向,民风的强弱,都在他们的考虑之中。日军在制定作战计划时候,考虑之详细,相信你们在这几年之中也深有体会。日军虽说狂妄了一些,但是他们一向并不打无把握之战。”
“而这种把握,也并非是建立在十拿九稳之上。他们这种所谓的不打无把握之战,即便是在我们看来的冒险,也是建立在对敌情以及战场周边态势的全面分析和判断上。很多日军在战场上,我们看起来冒险的行为,实际上是出自他们对态势的详细了解和掌握上。最关键的是,对他的对手的分析和判断上。”
“日军在战略问题上虽说往往出自于岛国人先天性的那种赢了就万事大吉,输了就大不了从头再来的心态。但是在战术的运用和掌握上,尤其是对战场局势变化的把握上,却是我们中**队最应该学习的。”
“今年年初的中条山会战,就证明了这一点。中条山会战策划之巧妙,战略、战术之缜密,可以说是相当值得我们学习的。十几万有着坚固防御阵地的大军,在短短的几天之内全线崩溃,可不单单是因为日军在装备上的优势。”
“此次战役日军其战前侦察极为严密,其作战准备更是周全。战役未发起之前,其对整个中条山驻军的各部所在位置,指挥部所在地,以及通讯线路,弹药与物资的囤积地。甚至防御阵地的结构,以及弱点在哪里都摸得一清二楚。中条山战役的结果,不仅仅是对国民党军,对我军也是一个必须要重视的教训。”
“以日军向来战术思维的缜密,他们此次集中如此大规模的兵力,没有绝对的把握是绝对不会轻易的出动。尤其是之前,在你们手中吃的亏太多了。他们要保证的是不发则以,如发则一击必中。所以你们一定要小心日军会在全体行动之前,对你们进行一定的试探。”
“另外,你们一定要注意对日军可能轰炸地区,进行严密的监控和搜索。日军想要在复杂地形之下进行精度相对较高的轰炸,没有得力的地面引导恐怕是不行的。你们一定要注意,日军利用汉奸或是渗透进来的日本特务进行地面引导。”
“中条山一战,根据我们得到的情况来及看,一战区溃败的如此迅速的原因,实际上很大的一部分亏是吃在汉奸身上。这些人战前对**内部进行分化瓦解、拉拢其中不坚定的人员投敌。战斗打响之后在后方制造**,炸毁粮食仓库与弹药库,为日军迂回带路。在地面采取手段,为日军轰炸机提供引导。中条山一战的输的如此彻底,这些汉奸可以说居功至伟啊。”
“关内战场上,无论是我们还是国民政府的军队,吃这方面的亏,吃的太多了。你们一定要多注意,越是在这种情况之下,越是要沉住气。日本文化受中国文化影响太深,他们的高级指挥官,对中国历代兵法研究之深,远非我们能所相比的。”
“咱们老祖宗留下来的三十六计,可不仅仅是我们会用的,他们也会用的。引蛇出洞、打草惊蛇、火树银花、声东击西,日军可是伸手就来。兵者诡道也,你一定要记住。这是我们老祖先,经历几千年战火,留下来的最宝贵的财富。”
老首长的话中的意思已经表达的很清楚了,杨震也听明白了老首长话中的苦口婆心。对于这位被后来称作当代孙武、军神的老首长的态度,杨震还是相当的重视的。相对于自己能走到今天的地步,主要依靠对战局和历史形势发展的掌握。这位老首长,才是真正的目光长远,堪称真正的战略眼光。
杨震站起身来,走到门外看着外面的青山沉思良久才转过头来道:“两位老首长,你们二位比我看的远的多,我听你们的。我这就给航空兵下达命令,让他们按照他们之前提出的建议,在最短的时间之内草拟一个新的作战计划。”
“不过整个封锁线的范围,不能局限在他们提出的范围,要向南、向东扩展。美制p四零战斗机在加挂副油箱之后,航程比较大,我看可以将整个封锁线向南定在四平一线,主要就是放在四平东南方向。向东,则将封锁线放在松花江上游的二道白河至元山以北。
“虽然不能冒险出击,但也不能守株待兔。济州岛航程太远,而且缺乏出击的条件。但元山,尤其是清津就在我们的眼皮子底下。我看完全可以出动一批飞机,对这两地的日军海军航空兵基地进行一次突击。”
“美制a二零攻击机,航程虽说不如伊尔四轰炸机,而且载弹量也相对差了一些。但是装甲厚实,飞行速度快,自卫火力强。出动美制a二零攻击机,以佳木斯或是牡丹江机场为前进基地,对日军在青津、元山的海空军基地进行轰炸,绝对是没有问题。”
“眼下虽说没有确切的情报,调集来的日军海军航空兵,是否进驻了这几个机场。但济州岛航空基地,容纳部下这么多的轰炸机和调集来的战斗机。平壤、元山、清津几个军用机场,肯定会成为日军之中,航程较短的飞机起降机场,其是作为日军的战斗机起降机场。”
“如果可能先打掉他们的战斗机,剩下的轰炸机就好对付了。日本海军新式的零式战斗机,性能、航程,对我军都是一个严重的威胁。如果能将其消灭在地面上,剩余的陆军航空兵战斗机,就好对付的多了。”
“济州岛航程过远,出击条件极为不成熟,暂时放下可以接受。但清津、元山就在朝鲜北部,要是在无法执行,我看轰炸机部队就该取消了。如果只能在窝里横,还要他们做什么?我苦心经营,为他们搞到这么多的轰炸机干什么?我们现在不仅仅需要的是为部队撑起一张天空保护网的盾,更需要一支随时能够刺穿敌军心脏的矛。”
“让他们在调集四个p四零战斗机中队,转场至东宁日军野战机场。加挂副油箱,为轰炸机护航。清津、元山距离中朝边境都不远,我们的战斗机群从东宁起飞,完全可以进行全程护航。”
“而且朝鲜东北部为高原地区,人烟稀少。朝鲜东部海岸线,因为缺乏强劲的对手,也一直不是日本海军防御的重点。取道盖马高原,或是贴朝鲜东海岸线飞行,可以有效的减少被日军发现的危险。出动部分轰炸机,捅他一家伙是完全有可能的。”
杨震的话音落下,那边挺进军司令员与政委两位老帅,相视一笑却是无奈的摇了摇头。杨震虽说放弃了对济州岛的突袭,但是却依旧不肯放弃主动出击的想法。不过也好,虽说这样做也有一定的风险性,但是总比肯定失败的千里迢迢去空袭济州岛,要好的多。而且全程也得到战斗机的护航,损失应该不会太大。
至于其中的风险,在两位老帅看来,应该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战争吗,总是风险与收益成一定比例的。没有风险,那里来的胜利。如果一点风险也不肯承担,只想着捞取好处,那么还不如老实的在家里呆着。
作为一名军人,应该有一定的敢于火中取栗的冒险精神。只是这种冒险要建立在周密的计划,以及对形势的判断,敌我能力的分析上。并不是那种孤注一掷,什么都不管不顾,对现实认识不清的去冒险。
杨震能够接受自己的意见和劝说,没有去孤注一掷,不顾一切的去赌一场,对于两个人来说就已经足够了。至于再深的劝说,两个人都没有去做。作为一名大战略区的指挥员,他们相信杨震会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出最好的选择。
毕竟人家现在已经不是一二九师的那个小连长了。作为东北军区司令员,如果不能冷静的去判断与思考问题,动不动就来一个决死一战,他也不会走到今天的地步。也不能在那么恶劣的环境之下,还能打出那么大的一片天地。
他们之前的劝说,也只不过是不希望杨震因为过于,而不顾自己的现实,强行去执行一个本来就不可能去完成的计划,给自己和部队带来无谓的,本不应该出现的损失。既然自己的话,这位年轻的将领听进去了,两个人也就适可而止了。
只要他冷静下来,两个人相信,他会根据东北战场上的形势变化,做出最好的选择。两个人之前的反对,并非是想干涉杨震的整体部署,只不过不想他们伤了元气而已。至于眼下怎么重新调整部署,那就是他这个东北军区司令员自己应该去考虑的事情了。
第一百九十二章 另外一种坚持
其实杨震这次新的部署调整方案,与其说是在征求两位老帅的意见,不如说是坚定自己的决心而已。尽管老首长的苦口婆心起了一定的作用,但要是让杨震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被动防御之上,那也就不是他的一贯风格了。
对于他这个从后世勾心斗角之中过来的人来说,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的理念在已经深深的植入自己的脑袋。在有还手余地的情况之下,让他被动挨打而一点不去琢磨怎么先下手为强,那岂是他的作风?
虽说老首长的劝说,让他彻底的冷静了下来,而打消了让轰炸机部队不惜一切代价,千里奔袭济州岛的想法。但是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还是决定先将打击的重点,先放在元山这个朝鲜北部日本海军最大的海空军基地上。
当然还有清津,这个距离中朝边境最近,其机场可以作为日军航程较短的战斗机前进基地的地方。虽说眼下还不清楚驻朝鲜日本陆海军航空兵的最新部署调整情况,但是按照自己大致掌握日军各式作战飞机的航程,以及对重庆轰炸所采取的战术来看,元山与清津很有可能会成为日军海军航空兵战斗机起降的基地。
即便是最大航程达到两千余公里的零式战斗机的航程比较大,但是相对于将炸弹丢下去就了事的轰炸机来说,无论是用来争夺制空权,还是担任护航的战斗机,滞空时间与活动范围,要远远的大于轰炸机。对于需要远程护航的战斗机来说,起飞距离自然是距离目标越近越好。
战斗机在空战之中,油量的多少直接关系的战斗机的空战能力与滞空时间。空战可是相当消耗油量的,如果战斗机油箱不保留一定的油量储备,那么还怎么与对手进行制空权的争夺?既然不能将日军轰炸机摧毁在地面上,那就先剪除他们用来保证空袭顺利进行的爪子和牙齿。
在电报上,杨震不仅将自己的最新思路交待给航空兵。还要求总部三处、四处,对整个关东军目前实际控制区,以及朝鲜地区与关东军之间的无线电通讯进行全程监听,并尽可能的对其加密电报进行破译。
同时命令负责军事情报的总部二处、六处,负责反特工作的现在已经改为政治部四部的保卫部,东北局公安部,沿江各个军分区地方武装,以及各县公安局相互配合。对沿江三十里的地带,以及所有工业设施所在地进行全线排查,并严密进行监控。
并以防洪的名义,将松花江干流两岸的所有居民,尽可能的在短时间之内向北迁移。一是在江北沿江境内形成一个真空带,切断日伪特务人员的活动空间。二也是避免一旦被日军得手,这些沿江居民首当其冲的成为被害者。
老首长说的没有错,对于这种除非日军采取无差别的轰炸,否则在其轰炸过程之中,地面上的引导起了很大的作用。一旦有日伪特务,在江边对日军轰炸机进行秘密引导,日军轰炸的成功几率是很大的。
渗透进自己后方的日伪特务,以及潜伏在根据地内的特务、汉奸,在很多的时候,带来的威胁甚至比战场上的日军正规军还要大。这些人熟悉地理环境,很多人也受过专业的训练,如果一旦这些人趁机捣乱,无异于会带来相当大的麻烦。
战前发生的一些事情表明,根据地内部现在远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是铁板一块。已经在这块土地上统治了数年的日伪军,在这里留下的根子远比自己要深的多。甚至就连佳木斯这样的老根据地,形势都要比想象的严重的多。
那些日伪特务,就连发电机都能通过严密监控,布满雷区的前线两军对峙地区运进来,那么派出一些特务,进入现在还是战区的江边对日军轰炸机进行引导更是轻而易举。现在正在鏖战的前线,可供日伪军小股人员渗透进来的缝隙还是很多的。这种风险,必须严厉杜绝。
下定决心之后,杨震没有假手其他人,亲自起草了一封给总部以及航空兵的加急电报,交给了被招来的通讯参谋,让他立即发出去。电报上,杨震画上了标示着特级加急电报的五个三角形。
待见到杨震电报上的加急标志后,而不敢有任何耽搁的通讯参谋离开之后,杨震看了看两位看着自己摇头不语的两位老帅,却是没有解释什么。所处位置的周边敌情不同,考虑问题的角度也不一样。
两位老帅的全局观,那是不用说。人家的军龄,比自己的年龄都大。一个曾经三次担任红军总参谋长,一个曾经长期担任红一方面军拳头部队一军团的政委,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将。这眼光和全局观,自然不是自己可以相比的。
但还是一句话,他们没有处在自己的位置上,无法承受自己所能承受的那种压力。眼下的北满根据地,不是那种打的赢就打,打不赢就走的敌后游击根据地。那里承担着几乎全军的希望,更是今后中国工业化一个真正的起点。
对于他来说,坚持主动出击,这无疑是另外一种坚持。是坚持,但是绝非是固执不变。主动出击,将一切可能危及到自己事业发展的事态,尽可能的遏制在萌芽状态。这是任何一个高级指挥员,都会在对敌军调动做出判断之后,第一个选择。
而在关系到自己命运的问题上,能否在综合了各方面意见以及对整个敌情的正确分析和判断之后,坚持自己的决定。并非是固执,听不进不同的意见,容不得别人的反对。坚持与固执之间的差别,还是很大的。
就像当初坐困日军戒备森严的秘密细菌战基地一样,正是这种坚持才让杨震寻找到机会,从哪个按照他所熟知的历史,没有一个被日军用来做细菌实验的中国人能够活着走出那片阴森的楼房一样。
在杨震看来,只要自己坚持努力,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当年也正是依靠着这种坚持,他才带着那几百人寻找到机会最终突出重围。也正是依靠着这种坚持,当年的抗联才从已经濒临绝境,走到今天的这个天地。
如果当年自己哪怕是有一丝放弃的犹豫,在形势那么艰难的情况之下,也不可能走到今天。没有做过事情,未必就不能去尝试。如果就连尝试的勇气都没有,那还如何去谈发展,谈强大?这就是坚持下来的结果。
对于杨震来说,此次空袭朝鲜境内的元山与清津,固然是为了将日军为此次作战,调集的空战兵力摧毁在地面上。但对朝鲜境内的空袭,也算是为今后对日空袭做一个铺垫。更是为今后对日空袭,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告诉日本人,今天是朝鲜,明天就是你们的日本本土。抗联既能将炸弹落到朝鲜,下一步就能将炸弹落到你们的头上。重庆以及那些所有在日军无差别大轰炸之中正在呻吟的城市,今天所遭受的一切,将会在不远的将来在日本本土上演。
而且遭受的打击,将会更加猛烈。一个对传承了他们文化、教养,甚至一切的民族犯下滔天罪行的国家,将会受到被他们恩将仇报了半个世纪,并在他们挑起的这场付出了数千万人死亡的这个民族最猛烈的复仇怒火。
的确,按照抗联轰炸机部队目前的训练水平来说,别说轰炸日本本土,就是轰炸朝鲜南部的工业区,以及日军在朝鲜南部的海空军基地也相当吃力。除了缺乏可以全程护航的远程战斗机之外,轰炸机部队目前的训练水平还难以承担对如此远的目标进行轰炸的能力。
而且抗联目前的导航技术等一些远程轰炸所必须的技术水平,也无法达到这个要求。苏制轰炸机的仪表,又相对落后。正像老首长说的那样,在这种条件之下对位于朝鲜最南端的济州岛轰炸,无异于一种变相的自杀。
但眼下达不到,却未必不能去尝试。既然自己已经将轰炸日本制定为战略目标,那么这一步早晚都要去尝试的。原本总部就有对朝鲜北部轰炸的计划,只是因为某些事情暂时搁置下来。既然眼下有这个需要,那么就来一次尝试也未尝不错。
轰炸机部队,是全军目前能伸到最远的一只拳头。尤其是伊尔四轰炸机和db三轰炸机,其航程足够远。总像现在这样除了对半径只有几百公里的新京,以及其周边的中长铁路进行轰炸,无疑是对作战能力,尤其是远程作战能力的一个巨大lang费。
对新京城内以及周边各个重点目标的空袭,以及目前对日军前沿阵地以及交通线的战术遮断。最大航程在一千七百多公里,载弹量近两吨的a二零攻击机,完全可以承担。而没有必要去使用航程大的多的两种战略轰炸机去承担。
甚至苏联方面去年出售的那些苏制苏二型轻型轰炸机,也可以承担前线轰炸和对新京突袭的任务。尽管对于抗联的航空兵来说,这种缺乏装甲保护,自卫火力贫弱,只能依赖战斗机护航的这些轻型轰炸机。因为自身的原因,在对日军交通线进行突击的时候损失极大。
对于眼下飞行员还不是很充裕的航空兵来说,几乎可以说是一个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因为缺乏有效的装甲保护,日军高射状态下的九二式重机枪,都可以轻松的击落他们。自此次战役打响,到现在短短的时间之内,已经损失三十余架。除了几架是被日军战斗机偷袭击落的之外,其余的全部都是被日军地面火力击落。
一线部队已经几次打报告,要求用皮厚肉粗的美制a二零攻击机替换。只是现在这种美制攻击机的数量不足,还无法无权替代这些苏制轻型轰炸机。才暂时还只能在一线服役,但是也已经逐步撤出战场。
没有办法,抗联的飞行员宝贵,实在是lang费不起。但尽管如此,无疑在眼下抗联之中,可以用来接替伊尔四轰炸机的飞机,还是有的。将作为战略轰炸机的伊尔四轰炸机,用于这种战术轰炸,无疑是一个不小的lang费。
第一百九十三章 玩的有点大了
随着珍珠港事件爆发的时间日益临近,为了争取最大的利益交换,向美国人表明自己打到底的决心,以及对日本本土形成威胁的能力。眼下是应该将这些航程足够抵达日本本土的伊尔四轰炸机,逐步从战术任务上撤换下来,腾出手来进行远航训练的时候了。
只是杨震在这里琢磨着航空兵下一步的作战调整,却忘记了自己现在是围场与兴隆交界处的挺进军司令部,而不是在哈尔滨他的抗**司令部。还在身后的两位老帅,也相当的体谅他,而没有打断他的思考。
看着起草完电报却有些失神的杨震,不知道他此刻的心思早就已经飞到了万里之遥,更没有想到他会从这一番谈话之中,想出如此多道道的两位老帅,在对视了一眼之后,还以为这个年轻的后起之秀脑袋里又在盘算着什么,便没有打搅他的思路。
原本按照原定的计划,挺进军总部本应该在眼下向东移动,以便就近指挥此刻正在宁城、隆化、赤峰境内全线展开,与关东军驻热河境内的第九独立守备队,以及驻守热河伪满军鏖战正浓的挺进军主力部队。
但在接到杨震正在星夜兼程赶来围场的电报之后,两位老帅经过慎重的考虑,将总部暂时一分为二。由副司令员、副政委以及参谋长三人组成前指,赶往围场东部地区。而他们两人则暂时留下来,与杨震研究下一步的两军配合。
抗联眼下已经打到了紧邻热河的巴林左右两旗,与热河战场只隔着一个克什克腾旗。随着敌情的变化,下一步两军协同作战已经是迫在眉睫之事情。所以他们还是决定留下,与杨震这位东北军区司令员,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谈一下两军作战配合的问题。
虽说现在抗联在挺进军已经配备了联络员,但这种事情通过电报沟通总归还是不如两个最高指挥员坐下来谈谈的。前方在战斗,有那位曾经在红军时期,担任过军团长、方面军副总指挥的副司令员把握,应该不会出什么太大的问题。
而且在抗联的协助之下,如今挺进军的通讯联络能力已经大大的加强。团一级,十五瓦与五瓦电台各一部,野战电话总机一部。旅一级,也配备了多部电台。营一级则配备了五瓦电台,野战电话在作战的时候直接可以布置到一线阵地。
部队的整体通讯联络的极大改善,也意味着总部对战局的把握性也大大的增加。这种情况之下,总部的位置也就用不到过于靠前。就像现在,挺进军司令部的电台,可以直接联络到一线各个团。即便总部暂时留在原地,也不会影响对战局的把握。所以两个人经过商议,还是决定暂时留在这里等候杨震的到来。
当然对于那位挺进军司令员来说,他此时还是想将指挥的位置尽量的靠前一些。毕竟即便在便捷的通讯工具,也需要时间。而战场上的战况进展是瞬息万变的,指挥部尽可能的靠前一些,更有助于指挥员在第一时间对战局进行判断。只是杨震这个时候过来,肯定是有要事和自己商议。
这个时候将指挥部靠前指挥,一旦发生点什么意外,自己倒是无所谓。但如果这个年轻的将领出了什么事情,那自己该如何向中央交待?这个家伙现在可是担负着全军的希望,更是几十万大军的统帅。可以说是全军,尤其是中央的宝贝疙瘩。这要是擦破了一点皮,中央都不会饶了自己。
所以在经过慎重思考之后,考虑到部队目前的通讯能力已经得到极大的改善。总部过于靠前指挥,实际上已经没有太大的必要。所以两人还是决定就地留在这里,等杨震走之后在向东移。
只是双方的谈话,在被抗**部发来的加急电报打断之后,这个家伙却是发起了呆。两位老帅对视一下,却是不约而同的没有打断他。直到杨震自己反应过来发现自己的思路,已经跑题到千里之外,显得有些尴尬的摸了摸鼻子连忙道歉。
看着面色尴尬的杨震,两位老帅只是哈哈一笑,大度的没有当回事。只是杨震尴尬的笑笑后,有些过意不去的道:“两位老首长,实在对不起,刚刚想起了一些事情有些走神了。咱们现在继续。”
对于杨震的歉意,见面之后一直很少说话的政委摇了摇头道:“其实,这次你本不应该来的。我们今天谈的这些事情,你们完全可以派一个副参谋长来或是派一个其他人来。眼下你们的战局这么紧张,摊子又铺的这么大,不管离开的时间长短,都不是太适合的。”
“还有杨震同志,你要注意你的自身安全。虽说你乘坐的飞机,抵达的林西,可以有效的避开地面上的战区。但乘坐无武装的运输机,穿越战场上空这安全性根本得不到保障。无论是日军的飞机,还是地面的炮火,都可能给你的安全带来危险。”
“而且你在林西降落之后,还要穿越整个克什克腾旗。那里虽然已经没有大股的日伪军,目前属于真空地带。但是被你们支援我们的部队,打散的散兵游勇数量还是不少的。你就带了那么一点的部队,路上出现危险这么办?”
“要知道,你现在不仅仅是你自己。还是全军最大一个战略集团的军事指挥员,目前所处的位置更加重要。如果你出了什么意外,将部队处于何地?在中央的全局部署,又处在何地?我们已经到了热河,而你们的部队也已经到了林西,今后我们见面的机会有的是,你又何必急于一时?”
老首长的话,尤其是后面半是埋怨、半是担心的话,杨震笑了笑道:“老首长没事的,我这次来,是全部机械化行军,速度还是相当的快的。身边又带着一个装甲车排护送,火力足够了。克什克腾旗境内即便还有小股的日伪军,也不会给我带来什么危险的。”
“至于整个战局的发展,在这里我也不瞒二位首长了。其实眼下我们除了西线之外,整个战线已经处于拉锯阶段。我们部署在东线的兵力,在整个战局之中,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