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抗日之我为战神-第4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搞的并不知道他们两个关系的介绍人,也就是总部直属政治部的直工部副部长还在心中暗自感叹一号太霸道,怎么连一个作战参谋的婚事都干涉之余。还有这鼻子也太灵了,自己给他手下的一个作战参谋介绍对象,人家还没有点头,他就先知道了。之后一个电话,就给否了。
实际上杨继财心中并不清楚,现在的大哥对于他来说,即是一个偶像和英雄。但也是一座难以逾越的大山,给他带来的更多的是一种无形的压力。也许对于一向有些自负的他来说,这是一个阴影吧。让他去因为这件事情和大哥讨价还价,打死他都不敢。
不过在郁闷的同时,他还有一件事情犹豫了好大一会也没说。眼前这位他的老上级,将会是这所随营学校的校长。而随同他一起来,眼下正在挺进军总部交接物资以及在克什克腾旗缴获武器、弹药的王兆方,将担任这所随营学校的政治委员。
自己这位老上级的性格,自己知道。都是和自己一样的人,让他脱离战场去当什么校长,他恐怕比自己还闹心。眼下的这个时候,还是别给自己这位老上级添堵了。还是等打完这一仗,让挺进军的首长和他去谈吧。
老首长以绝对劣势的兵力,在草帽子山坚持了这么长的时间,应该已经为挺进军调整部署赢取了时间。自己上缴的那近万袋面粉和大批的野战干粮,虽说对于数万之众的挺进军来说,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但是至少坚持到挺进军扭转热河的局面,却是基本上不成问题。
以挺进军目前的兵力和装备,只要正规的日军野战师团不加入进来,只对付热河本地的关东军守备队和伪满军,尽管也许会付出很大的牺牲。但是只要把握的好,未必没有彻底解决敌人的实力。
想到这里,杨继财又望了望北面黑黝黝的群山。心理却是猜测:“只要王司令员那边战斗结束,这边热河的局面也就基本大定了吧。到时候腾出手来的迂回部队,再加上已经南下的陈司令所部。几百辆坦克,两个整编步兵师,以及大量的骑兵、炮兵,还有航空兵的支援,想必整个西满的日伪军,恐怕已经无法扭转局面了。”
至于眼下囤积在奉天、四平境内的关东军主力,杨继财却是并不是很担心他们投入到热河战场。正面战场上现在的形势虽然处于胶着状态,但总部摆在松花江以北正成攻势的几十万大军,想必对关东军主力也是一个威胁。
更何况,新京眼下已经直接处在抗联的炮口之下。相对于热河,新京和东满对于关东军更为重要。在正面发起攻势的抗联,兵锋已经直至抗联以及中朝边境的情况之下,关东军恐怕会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正面战场。对于西满,援兵会有一些,但是主要的力量,不会放在这个方向。
第一百六十三章 杨继财眼中的日军战略
现在杨继财最担心的是华北的日军加入到热河战场,这才是他眼中最危险的事情。十八集团军在关内的部队,能不能牵制住日军华北方面军,现在看还是一个未知数。现在华北日军还没有直接出动大部队,但如果战局再发展下去,谁又能保证华北日军不出动主力北上?
日军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除了传统的陆海军因为战略目标不同以及对军费争夺之争外,其陆军内部为了利益也同样有着不同的纷争。除了朝鲜军与关东军,因为传统的关系和战略地位上的共同利益抱团很紧。
关东军与隶属中国派遣军的华北方面军之间,之间关系也并不是太过于融洽。至于这中间的最基本原因,只有一句话那就是利益。至于什么利益,说直白了就是一个字钱。肥肉谁都想抓,但肥肉就那么多。在谁都想叨上一口的情况之下,必然要引起一定的纷争。
当然在对外方面,尤其是在对华政策上两者还是一致的。但涉及到之间的利益分配,两方面多少还是有些相处的并不是太愉快的。就像当年组建伪蒙军的时候,天津中国驻屯军与关东军相互拆台,都惦着将自己的手伸进去。
尤其是当时对关东军独占中国东北相当不满的中国驻屯军,为了扩大势力范围几度暗中拆台,甚至抢先为组建的蒙古自治军派遣顾问。如果不是关东军利用自己手中缴获的东北军大批武器装备先下手为强,这个所谓的蒙古军究竟花落谁家那还不一定。
当然最后这个所谓的蒙疆自治政府,最终还是划给了隶属于华北方面军建制的蒙疆驻军。关东军表面上虽然最后执行了这道命令,但这个结果让一向讲究所谓满蒙一体的关东军内心不舒服是一定的。
因为在关东军看来,整个中国的长城以外地区都应该是他的势力范围。而且这个所谓的蒙疆自治政府和所谓的蒙古自治军,不仅是自己一手组建的,就连武器装备也都是自己提供的。就这样被中国派遣军挖去了,关东军表面上虽说没有说什么,但是心中很是不满意。
同样,对于被关东军控制成铁板一块的满洲国,华北方面军同样是垂涎三尺。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将自己的势力,伸进满洲以捞取部分的利益。尤其是热河这个中国北方最大的烟土产地,华北方面军自从组建开始就已经盯上了。只是碍于关东军控制的太严密,手一直伸不进去而已。
再加上察北地区,也被关东军一向认为是属于自己的势力范围而采取多种手段控制,这让华北方面军更加不愉快。眼下这个时候,不算其东京大本营的统一调遣,就是单单利用关东军形势不利的机会,参与争夺对热河的控制权,为自己夺取一大块财源。华北方面军,甚至是中国派遣军也会想法子参上一脚的。
热河是中国北方最大的烟土产地,其所产烟土不仅质量优良而且因为产量大,再加上关东军采取的低价收购政策,几乎相当于没有成本。在华北主要烟土产地河南大部分还控制在中**队手中的情况之下,热河对于在华日军各个方面来说,几乎就等于一块肥的流油的肥肉。
烟土是什么,别号黑金,也就相当于黑色的黄金。谁控制了热河,就等于给自己搞了一个源源不绝,几乎是无穷无尽的小金库。就算为了利益,华北方面军对于热河的局面也不会坐视不管的。
而且就算华北方面军不参战,但背后放着这么大的一坨敌军,对于任何人来说都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日军华北方面军虽说部署相对分散,但日军依靠占据的铁路交通线的优势,以及一贯的调集兵力还是很容易的事情。而且现在最重要的是华北方面军,虽然还没有出动主力师团,但是在实际上已经搀和进来了。
被自己打垮的隶属蒙疆驻屯军建制的那些日伪军,还有现在封锁外长城一线的日伪军,都是隶属于华北方面军建制的日军。从这一点上,就已经表明日军这两大战略集团内心虽说勾心斗角,但出于各自利益以及所谓日本帝国的整体利益正在加快配合速度。日军现在已经很有可能将关内外,作为一个整体战场对待了。
在总部工作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是在郭邴勋有意识的调教之下,眼光已经很长远的杨继财很清楚。热河战局关系到的并不单单是抗联或是关内部队,也不是关东军自己的事情。这是一场博弈,一场关系到中日战场上对敌我双方势力对比均极为重要的博弈。
一旦抗联与关内部队汇合,对于日军在中国战场上的整体布局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会给日军在华北的统治带来什么样的危险,日军高层应该是很清楚的。以日本人一贯的性格来说,他们绝对不会让危险的局面放任下去。
热河靠近京津,自明清以来一向是华北平原的门户,眼下更是连接日军几大战略区的枢纽地带。一旦热河有失,不仅日军在华北的占领区直接暴露在抗联的炮口之下,而且关东军与华北方面军的交通线北宁铁路,将会受到严重的威胁。这一点,是日军绝对不可能接受的。
关东军与华北方面军的确有一定的矛盾,但那只是各自利益的争夺。对于消灭中国抗日武装这一点上,双方的根本立场并无不同。热河丢失,损失的不仅仅是关东军,对华北方面军的侧翼也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甚至华北方面军司令部所在地,也是其最核心的统治地带京津地区,都会直接暴露在抗日武装的炮口之下。眼下感觉到危险的恐怕不仅仅是关东军,华北方面军同样也会有一种芒刺在背的感觉。
还有,一旦抗联打通了与关内的直线联系。以抗联的装备、人员训练水平,尤其是自身的军工生产能力。在加上华北地区庞大的人力和物力资源,以及已经在华北遍地展开的十八集团军,将会对日军在东北的统治,带来极为致命的威胁。
还有一点日本人很清楚,无论抗联装备如何的改善,战斗力如何的强大。但是有一个致命的弱点,是抗联始终无法避免的。那就是集中了整个东北主要人力资源的南满,至少在目前还控制在关东军手中。目前抗联所谓的根据地所在地北满,人口总体基数是整个东北最少的。
对于一支军队,一场战争来说,装备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没有了源源不断的补充兵员,再好的装备也没有人使用。只有死死的保住南满,切断抗联与关内的直线陆地联系,抗联即便是一时占据上风,也无法改变整个东北的局面。
因为缺乏有效的兵员补充,将会是他们一个最致命的威胁。这种威胁,甚至还要在其他方面之上。一个人从诞生到能够扛枪作战,没有十六七年是基本上不可能的,这中间还要抛出去一部分不能上战场的女人。等十六七年的时间下来,黄花菜都早就凉了。那还打什么仗,大家都去生孩子得了。
抗联所谓根据地所在的北满,是整个满洲人口资源最少,人口基数最小的地方。那里即便是全民动员,可供选择的兵员数量也有限。只要将他们死死的封锁在松花江以北,不让他们进入人口相对丰富的南满、吉林一线,缺乏有效兵员补充的他们,实力将会随着战斗消耗,一点点的减弱。
在去年会战结束之后,关东军针对目前整个东北的局势便重新制定的整体战略。在所谓满苏边境线几乎已经丢光了的情况之下,原来的北进战略目标自然再无人提起。而在目前关东军在战场上屡战屡败的局面之下,反攻北满彻底消灭抗联的目标达成在很多人看来,也是一个极其飘渺的目标。
现任关东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还是比较现实的人。在这种情况之下,关东军便制定了将战线维持在现有地方,死保盛产粮食以及人口密集的吉林至南满一线。在西满,在力保南兴安一线以南地域,加大对松花江以北抗联根据地的各种封锁,尤其是人口的北移。试图将抗联困死在松花江以北的北满。
正是有了这个认识,在加上本身极为重要的战略位置。日军势必不会轻易的放弃热河的,势必要尽其所能保证对热河的控制。所以杨继财感觉,无论从哪个方面,日军华北方面军早晚都会插手热河境内的战事。
关东军这个战略目标,杨继财虽然因为位置的原因不是很清楚。但有一点他是清楚知道的,日军在内部虽然也有这样、那样的纷争,但是在对外方面还是一致的。一旦日军整合关东军与华北方面军两大建制,协调作战,这场战役就存在了另外一个变局。而这个变局,很可能就出现在华北方面军身上。
一号虽说在热河战役结束之后,让挺进军休整一段时间。但华北方面军真的出兵的话,这个休整的时间恐怕不会太长。在眼下抗联兵力已经使用到了极致的情况之下,即便王司令那边顺利的解决掉二十三师团。
但可能加入热河战场的迂回部队主力、陈翰章所部在下一步的作战之中,还要牵制奉天、吉林境内的大量日伪军。尤其是锦州境内的日军两个师团,无法也无力投入太多的兵力进入热河战场。
如果华北方面军真的出兵热河,恐怕作为主力使用的,还将会是挺进军。只是尽管知道今后的仗有的自己打的,但是被调离主战场的杨继财多少还有些郁闷。在他看来,热河毕竟还算不上主战场。
第一百六十四章 二十三师团的乌龟战术
杨继财在这边因为无法参与到林西战事郁闷,那边正在林西战场上的王光宇心情也不是太好。现在他所指挥的迂部队,与日军二十三师团在林西战场上的战事已经进入胶着状态。他虽然将二十三师团分割出并合围了一部分,但是二十三师团的主力,却还是死死的抱成一团。
眼下二十三师团的主力,龟缩在林西至林东一线的固有阵地上,任凭王光宇怎么引诱就是不出击。除了部分战术反击之外,就是不出头。甚至在位于林西县城东北方向的林西机场被骑兵一旅突袭成功丢了之后,也没有进行任何兵力的反击。
原本在机场丢掉之后,还试图利用手中的炮兵进行远程火力控制。但是在炮兵联队以及配属的重炮兵,在于王光宇所部的炮兵对射败下阵来,被王光宇所部的苏制一二二榴弹炮和一二二火箭炮重创之后,就连远程火力控制也都放弃了。
二十三师团眼下的表现总之就是一句话,你爱怎么折腾是你的事情,就算你把刺刀都捅到我的鼻子下面,甚至已经开始切我的脚趾头。我也是坚决不脱离工事,去和你打野战的。想让我主动出击,那是绝对没门的。
二十三师团的态度很明确,那就是你有法子你就进来,反正兄弟是打死也绝对不出去的。二十三师团摆出这么一副被动挨打,死不出头的架势,让王光宇很是头疼。甚至可以说是有些无可奈何。
林西一线是日军对苏防御作战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所谓二线国境筑垒地域,这里是关东军对苏作战一个重要的二线防线,修建有大量完备的各种工事。与察北地区以草原地貌为主的地形相比,林西一线不仅是热河北面门户,而且从地形上来说,要比与外蒙交界的东西乌珠穆沁旗地形好的多。
作为主要的防御地域,这里山川、草原交替的地形远胜于一马平川的乌珠穆沁草原。所以关东军一直将这里作为西满的主要防御带。为了所谓的对苏作战,关东军在这里可是没有少下苦心。
虽说这里的工事不如其在东满的各个要塞坚固,也没有像东满各个要塞群那样,将整个山体都挖空。最多只能算是一个所谓的国境筑垒地域,但是至少在坚固上还是不错的。而且这种纯防御型的工事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各种守备措施极为齐全。除了表面上的各种防御工事之外,大量的交通壕都隐蔽在地下。
其中永备工事虽然不多,工事的厚度和坚固性与东满的那些要塞压根就没有办法相比。但是半永备工事却很多,野战工事也极为完备。而且暗堡的数量,相当的多。各种反坦克障碍,也相当的齐全。这些工事明堡与暗堡,表面阵地与地下工事相互结合,给王光宇带来的不仅仅是麻烦,还有伤亡数字。
这个二十三师团,到底是在诺门罕战场上吃过苏军装甲攻势大亏的师团。在应对自己坦克攻势的时候,办法明显要多一些。不像其他日军师团那样,在缺乏反坦克武器的时候,动不动就来一个肉弹攻势。而且该师团在移防林西之后,在原有的碉堡群的基础上,通过抓捕大量的平民,修建了大量的反坦克壕沟和水泥反坦克锥。
同时,可用于反坦克的平射炮配备数量,居然比一般日军正规师团多出一倍来,并装备有新式的反坦克炮。燃烧瓶和其他反坦克武器,数量准备的也很充分。在诺门罕吃过大亏之后,这个二十三师团在对付坦克方面明显下了不少的苦心。至少反装甲集群攻势的战术演练,要比一般的日军师团熟练的多,办法也多一些。
在林西一线,王光宇还发现了为数不少的,在之前与日军作战从没有见过的反坦克地雷。其中除了日军制式的九三式反坦克地雷之外,还有不少还是进口的德国制造的反坦克地雷。这些德国造的反坦克地雷,威力大、设计先进。
这些德国造的反坦克地雷,不仅其起爆方式多样。对付坦克的威力,也远比日军的九三式反坦克地雷威力要大的多。这对抗联来说,无疑是一个新的状况。配属迂回部队的装甲旅,一个ba式装甲车排,就因为误入日军雷场,而全部被炸毁。
不仅在林西战场上出现了德国造的反坦克地雷,王光宇还在战斗之中发现了二十三师团使用了一种的反坦克火炮。这种目前还没有搞清楚什么型号,口径在五十毫米的反坦克炮,比日军使用的最新式四十七毫米反坦克炮,无论是性能还是威力,明显要大的多。
虽说数量不多,只有四门。但是给装甲部队带来的麻烦,却远比数量比他多的四十七毫米反坦克炮和三十七毫米速射炮多。虽说自己的坦克都经过改进,炮塔和车身,除了原有的装甲之外都额外的附加了另外的装甲。
在日军反坦克火力面前,即便是日军最新式的四十七毫米反坦克炮,也只能在不到百米的地方才能形成威胁。至于老式的三七速射炮、十一式反坦克炮,基本上是无法带来任何威胁的。更何况刚刚完成试制,现在属于实战检验的一式四十七毫米反坦克炮,在二十三师团之中数量也不多。他们装备的还是三七速射炮、十一式反坦克炮。
但是即便是经过改装的t二六坦克,面对这种二十三师团装备数量最少的新式反坦克炮,却还是显得有些单薄。在战斗之中,被这种威力很大的反坦克炮,在近距离击毁了五辆。再加上之前损失的一个装甲车排,这个损失对于装甲旅来说,还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的。
战斗之中,给装甲旅的突击带来最大威胁的是成片的反坦克地雷和新式反坦克炮。反倒是日军的装甲部队,几乎没有给装甲部队带来任何的威胁。二十三师团的战车数量虽然不少,甚至连同装甲车在内,总体数量并不比装甲一旅少多少。
但是也许是诺门罕的教训对二十三师团和日军装甲部队来说,有些太过于深刻了。除了雪藏部分战车部队,在战斗之中一直没有露面之外。日军将剩余的坦克和装甲车,都埋在地下只露出一个炮塔。将这些坦克当成了半隐蔽火炮或是机枪工事使用,利用上面的坦克炮和机枪掩护部队抵御抗联的攻势。
结果这种完全抛弃了坦克该有的机动、灵活的特性,打又打不了,跑又不能跑,只能被动挨打的战术,在战斗之中并没有给抗联的坦克带来多少损失。反倒是自己的那些改为永备工事的坦克,因为自身被限制了机动性,陷入了只能被动挨打的境地。
也许是诺门罕的坦克战,给二十三师团带来的印象太深刻了。二十三师团的装甲部队,采取了如此低级的战术。实际上现在二十三师团装备的主力坦克,性能并不比抗联的主力t二六坦克差。
诺门罕战役之中,日军装备的坦克主力,是已经过时的**式坦克和九五式轻型坦克。在日军出动的战车集群之中,九七式坦克只有四辆。参战的日军坦克性能与t二六坦克相比,差距较大。尤其是火力上,日军参战的战车炮,威力才差距更大。所以才造成日军坦克在遭遇苏军坦克的时候,损失惨重的结果。
但这次日军装备的坦克却是以九七式坦克为主,只有少量的九五式轻型坦克。至于性能落后的**式坦克,基本上已经被淘汰。虽说那些九四式装甲车、九二式骑兵战车装甲太薄,火力太弱,但这些九七式坦克却完全可以与抗联的t二六坦克一战。
只是被打怕了的日军装甲兵,也学起了二十三师团做起了缩头乌龟。甚至在发现抗联的t二六坦克的装甲,比诺门罕战役时候苏军的同型装甲厚。他们最新式的四十七毫米反坦克炮,几乎无法起到作用之后,更是连一个战术反击都不敢打。二十三师团装甲部队使用的这种拙劣的战术,几乎没有给王光宇的攻势,制造什么太大的麻烦。
只是日军的装甲部队没有造成什么麻烦,但二十三师团的这种缩头不出的战术,再加上新式武器的出现。给攻击部队带来了不小的损失的同时,也让王光宇原来准备的引诱日军脱离坚固工事,进行野战的原有计划根本就无法实施。只能一个高地、一个高地,一个碉堡、一个碉堡的硬啃。
其实王光宇对于日军暴露在地表上的那些碉堡群,并不担心。日军修建的这些工事,虽说因为平均厚度在一米左右,坦克上的火炮奈何不了。但是没有一个能够顶得住自己从蒙古搞到的苏制一二二榴弹炮,一发炮弹的轰击。
这种榴弹炮虽说笨重了一些,但是平射的威力几乎与日军一五零榴弹炮还大。只要挨上一发,任何暴露在地表上的工事基本被彻底的摧毁。王光宇将大口径榴弹炮当成平射炮使用的效果,还是相当不错的。
相比这些明堡,日军修建的那些,几乎是无穷无尽,相互之间又有地下通道与战壕相连接的各种暗堡,以及那些半地下工事却是让他更加头疼的。即便装备了各种口径齐全的直瞄火力,这些暗堡造成给攻击部队带来的麻烦也相当的大。当然最让他头疼的还是二十三师团摆出的这个,任你怎么打,我就是不出头的乌龟战术。
第一百六十五章 背后隐藏着什么?
攻坚作战,本身是王光宇最不愿意见到的。因为攻坚作战,对于攻防双方来说,对攻方无疑是很不利的。就算打胜了,付出的代价也要不小。但眼下二十三师团摆出的这个态势,却是只能每一处日军阵地都一点点的硬啃。仗打的异常艰难,三天的激战下来损失不轻,取得的战果却并不大。
在迂回途中直到战役发起之前,王光宇曾经在地图上反复推演过与二十三师团的作战计划。在他看来,现在建制完整,而且在原有的三个步兵联队、一个炮兵联队的基础之上,额外配备了一个加强步兵联队,以及一部重炮兵,以及现在关东军各个师团之中少见的装甲兵。
二十三师团的装甲兵,并不是像一般日军师团那样只是在搜索联队有几个中队的轻型战车。加上在北面战役打响之后,关东军司令部加强的配属力量,实际兵力达到了一个半的坦克联队。
再加上几个搜索中队装备的九四式装甲车,九二式骑兵战车等一系列轻型战车,这个二十三师团,眼下装备的各型坦克数量达到一百余辆。总体数量,并不比配合自己作战的装甲一旅少多少。而且使用的主要坦克,大多都是性能比较优良的九七式坦克。
可以说这个二十三师团,现在已经成为整个关东军兵力最多,装备最精良,攻坚能力最好的一个师团。其配属的炮兵以及装甲兵,几乎相当于日军其他部队一个军的编制。在加上日军一贯的训练水平,这个二十三师团整体的战斗力是极强的。
王光宇原本以为以日军二十三师团现有的实力,至少会与自己打一场硬碰硬的战役。所以他在战役发起之前,曾经反复的推敲过日军在战斗之中可能使用的战术。可以说能想到的,几乎都想到了,并做了相应的准备。
但是日军眼下摆出的这个乌龟一样的战术和防御阵型,却恰恰是他最没有想到的。而这种战斗对王光宇来说,不仅仅是伤亡数字这么简单,最大的顾虑还有时间上的耽搁。作为一名指挥员,他清楚的知道。在一场战役之中,一场局部战斗虽说不能决定这场战役的结果。但是,却可以改变整个战役的进程。
眼下从迂回部队全线与二十三师团接触,战斗全面打响到现在,已经整整三天过去了。但是到目前为止,自己还在林西县城外与二十三师团一个山头一个山头的再磨。虽然林西县城已经在自己的炮火射程之内,但按照眼下的进度,要想真正拿下日军整个防线中枢的林西县城,还不知道需要多长的时间。这个结果,对于王光宇来说很难接受的。
三天激战下来极为有限的进展,使得这场战斗进入了胶着的状态。如果按照目前的态势,战事很有可能这么无限期这么拖延下去。这种结果,会给总部的整体作战计划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作为现任东北野战军唯一一名副司令员,他还是心里相当有数的。
相对于北面战斗力和装备均相对较差的七十一师团来说,这个二十三师团是抗联打通与关内直线联系最大的一块拦路石。不搬掉这块拦路石,总部原有的打通交通线计划,就根本无法实现。
总部并未因为这个师团之前曾经被航空兵轰炸伤亡过半,而掉以轻心。在组建迂回部队的时候,尽可能的做了最充足的准备。抽调的都是清一色的精兵强将不说,在炮兵等辅助兵种的配置上,也尽可能的向迂回部队倾斜。
自己如果在林西与二十三师团作战超过了预定时间,弄不好要延误整个战役进程的。还有如果迟迟无法解决战斗,对自己的后勤方面也是一个相当重的压力。毕竟自己眼下是孤军作战,所有的弹药和粮食,都依靠自身在出发时候携带的物资。
一旦战斗延迟,对物资的消耗量也是大增。而每多延迟一天,对后勤都是增加一部分的压力。要知道自己部队现在每天单单汽油和弹药的消耗,就是一个相当庞大的数量。虽说林西机场拿下来了,但总部手里的航空汽油储备量他还是知道的。
虽说眼下向关内空运物资的行动,因为苏联方面关闭了蒙古境内所有的机场而暂时停顿。但按照总部手中的航空汽油储备数量来看,在还要维持航空兵其他兵种使用的情况之下,恐怕会相当的吃紧。
要是自己这边迟迟无法解决战斗,对总部的整体作战计划不仅仅是一个很大的拖累,对于物资的消耗也会让总部很头疼的。看着隐蔽部外战事正浓的战场,听着响彻了几乎整个林西县境内的枪炮声,王光宇却是摇头不语。仗打成这个样子,丢人那。
而更让王光宇担心的是眼下兵力齐全、装备在关东军目前各个野战师团之中最精良,几乎可以说是用独一无二来形容的二十三师团。现在居然一反常态的摆出这么一副被动挨打的架势,其中还会不会隐藏有别的意图?
要知道这种死挺着被动挨打的架势,并不符合日军的一贯以攻势为主作战风格。一向崇尚攻势的日军在历次作战之中,什么时候主动将战场上的主动权交给对手过?即便是被抗联打怕了,但也不会胆怯到如此的地步。
一个装备精良、兵力齐全,与自己不过是一个加强师外加坦克、骑兵各一个旅,眼下后援几乎没有的迂回部队,未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