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抗日之我为战神-第4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且挺进军攻击手段缺乏,你这个坦克营留下来将来还有大用场。眼下的战斗虽说把你老哥我打的身边只剩下这么几个人,但对于解决热河总体问题来说不过是小打小闹,大的战斗还在后边。你这个全部,也是挺进军目前唯一的一支机械化支队要是伤筋动骨,下一步的攻坚战斗可就不好打了。”
说到这里,林志强命令身边的作战参谋,立即想办法恢复与三团的通讯之后,转过头问杨继财道:“你手头上的十二点七毫米高射机枪给我两挺,再给我几挺轻机枪。前边草帽子山上,我只有三个连多一点的兵力。要想阻击几千日伪军,火力还是太贫弱。”
对于林志强的要求,杨继财笑了笑道:“高射机枪没有问题,轻机枪就算了。咱们部队已经完成换装,所有的轻机枪已经全部淘汰。现在咱们一线主力部队,使用的都是七点六二毫米轻重两用机枪。调给你们几挺,也解决不了大问题。”
“老首长,我给你十二挺苏制转盘机枪还有五挺苏制水冷重机枪。在给你二十万发子弹,你看怎么样?嗯,我想想。小鬼子的掷弹筒很厉害,对机枪的威胁很大。这样我再抽调两个无后坐力炮班和四支火箭筒,跟你上一线阵地,专门对付小鬼子的掷弹筒。”
“至于日式的轻重机枪,我可没有办法给你套弄去。我手头上的那点缴获品,已经全部在移交物资的时候,都一并的交给了挺进军司令部了。那边的司令员,都已经签收完毕了。现在再开口要,一是时间上来不及了。再说,交上去的东西再开口往回要也不好。”
听到杨继财手中居然有苏制轻重机枪,还不知道王光宇与任光,将外蒙境内苏军一个战备仓库给抄了的林志强微微一愣道:“你小子是从那里搞到这些苏制轻重机枪的?难道你们在穿插的时候,又和苏蒙军队发生冲突了?部队受到什么损失没有?”
见到林志强一副焦急的样子,杨继财笑着摇头将在外蒙的经历和他说了一遍。末了才道:“任光那个小抠,什么好东西都紧着一师。他在外蒙军队的仓库里面搞到了不少的好东西,私下藏起来。被王司令员发现后,他告诉王司令就拿了十挺水冷重机枪。让王司令全给拨到了骑兵旅。”
“不过这个小子手脚做的不太干净,再加上我知道他向来是嘴上说的大方,实际上肯定留有后手的习惯。他说没有动那些苏制轻重机枪,但按照这个家伙一向有备无患,别人不要的垃圾在他眼中也是一个宝贝的习惯来说。有那么好的东西,他真的只藏着那么一点就有鬼了。”
“等骑兵旅长收走调拨给他的那十挺水冷重机枪之后,我就一直暗中观察他,就是想看看他还有什么好东西没有。果然在分兵的时候,见到他往一师车队上又藏了四十多挺转盘轻机枪和十多挺水冷重机枪,还生怕别人发现用背包给盖起来。子弹也藏了一部分,虽说不多,但也有几十万发。”
“我知道你老首长的部队就在围场境内,就想着关内部队困难。虽说抗联空运了一部分武器,但这么多的部队,单纯依靠空运,还要运输弹药和炮兵装备。而关内部队的规模,又很大。数量恐怕只能达到够用,留下来备用的装备就所剩无几了。”
“大河缺水,小河干。大环境改变不了,下发到你这里的数量不会太充足。所以我也没有和他,还有一师的李师长客气。在分兵之前,直接给他来了一个见面分一半。这十二挺转盘机枪和五挺水冷重机枪,就是从他那里挖来的。”
“不过老首长,我可先和你说好了。我只能给你武器,除了无后坐力炮、火箭筒还有大口径机枪的操作人手之外。这十几挺轻重机枪,我可没有人调给你。我这里步兵营就一个,一下子给你相当于大半个连的兵力,可实在有些为难了。”
第一百四十三章 咬牙阶段
对于杨继财的担忧,林志强哈哈一笑摆了摆手道:“这个就不用你调人了,我在前面的部队在兵力的确相当的不足,只能勉强应付战斗。但操作你这些轻重武器的人数,还是足够用的。”
“你调拨的这批机枪,正好填补我之前的战损。我之前一直担心前边的火力因为轻重机枪的缺口一直没有补充上,有些过于单薄。有了这批机枪,这下你正好解了我的燃眉之急。我可管不到这批机枪是让任光在哪里弄到手的,反正到了我这儿就不能白白的闲置着。”
听完林志强的表态,杨继财摇摇头却是没有再说什么。命令自己身后的部队就地展开防御之后,举起望远镜又向草帽子山一线看去。他得预估一下自己出现之后,草帽子山一线的日伪军究竟会有一个什么反应。
同时下令炮兵做好战斗准备,等通往草帽子山一线的电话线修复之后,就根据前沿的要求,对草帽子山一线随时提供火力支援。至于电台,校正炮兵射击太费时间了。还是采取步话机和电话双保险的形势比较好。
就在杨继财又一次举起望远镜的时候,林志强突然发现他的右胳膊上佩戴着一个小小的红色标志。而在这个并不算太起眼,只有走近了才能看清晰的标志上边的图案,则标示的两条金色的横杠和一枚金星。
看到杨继财胳膊上的标示,在调来东北工作之前已经知道全军即将评定军衔的林志强犹豫了一下开口道:“你胳膊上的这个标志,是军衔标志吧。咱们抗联,已经完成授予军衔的工作了?”
听到林志强语气之中一丝掩饰不去的羡慕,林志强看了看胳膊上的标志笑道:“嗯,现在全军除了内务部队授衔还没有完成之外,野战军各部均已经完成受衔的工作了。我这个军衔标志是少校军衔,相当于原来的副团级或是正营级。”
说到这里,杨继财转过头看着身边多少有些显得失落的林志强,语气之中也带有一定的惋惜道:“老首长,按照你现在的职务,在咱们抗联之中至少能够授予一个中校的军衔。甚至以你的资历和能力,再提一级被授予上校的军衔,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一号可是一直都很器重你的,要不是关内部队急需人才,原本一号要调你去主力师任参谋长的。这次授予军衔,咱们的主力师参谋长基本上都是上校。只有极个别的,因为资历的问题授予的中校军衔。
“团长和政委,一般都是中校。部分资格老的,是上校军衔。而师长、军分区司令员或是纵队参谋长,则是清一色的大校。几个纵队一级和各个军兵种、各个二级军区的司令员、政委,被授予的都是少将军衔。按照老首长你的资历和职务,至少也能是一个中校。”
尽管多少有些羡慕,但林志强就是林志强。在杨震与郭邴勋身边工作这么长的时间,情绪很快便调整过来。对于杨继财的惋惜,林志强沉思了一下摇了摇头道:“实行军衔制,并不会是单单咱们抗联,关内部队早晚也是会实行的。”
“无论是抗联还是十八集团军或是新编第四军,我们所有的部队都是一个整体。抗联实行的一些政策,关内部队早晚也会实施的。抗联首先实行军衔制,只不过是因为抗联所处的环境和位置相对稳定一些,实施军衔制有一定的条件。”
“而实行军衔制,这是一支军队从游击模式走向正规化的标志。我们只要想实行正规化,全军早晚都会实行这个制度的。差别只不过是早一些,或是晚一些而已。关内的部队目前还没有实行,是因为条件还不成熟。等到条件成熟了,我想也会实行的。”
“要说羡慕,也的确有些羡慕。毕竟这是对一个军人价值的肯定,而且这个肯定要比咱们从总部那里搞点勋章还要容易的多。正像你说的那样,我要是不调到关内部队工作,现在至少比你还多一个星。”
“但工作就是工作,这一点是没有商量余地的。一号不是说吗,要作为革命一块砖,那里需要那里搬。荣誉也想要,但是之前得做好本职工作。要是因为荣誉过于患得患失,那不仅是得不偿失了,更会误了大事的。”
“我们这些做指挥员的、参谋人员的,手下的笔在地图上多画上一笔,就关系到成千上万干部战士的生命。荣誉心我也有,一个没有荣誉心的军人不算一个合格的军人。但荣誉心若是过重的话,耽误的不仅仅是我们一个人的荣辱得失。”
林志强这一席话表露出来的胸襟,让杨继财很敬佩的同时,也没有对这个问题深谈下去。而草帽子山一线目前的战况,也容不得两个人就这件事情有太多的时间去考虑这种目前还不算什么问题的问题。
电话线重新架设完毕之后,林志强才知道草帽子山一线在昨晚的夜战之中受到了极大的压力。除了主峰一六一三高地,以及两侧两个紧邻的掩护高地之外,其余的掩护阵地几乎全部丢失。尤其主峰前面的一个海拔一千余米的高地丢失,给主峰阵地带来极大的威胁。
日伪军在攻占这个高地之后,不惜耗费大量的时间将几门九二步兵炮运上山,对主峰一线阵地平射。给主峰上简易的防御阵地带来很大的损失。主峰上的几个只用麻袋简单构筑的重机枪阵地全部被日军平射九二步兵炮摧毁。
虽说在山地上,但九二式步兵炮的灵活性,还是让其发挥了最大的威力。三团曾经几次集中炮火,试图将这几门九二步兵炮摧毁。但终归因为其灵活性,而无功而返。白白的消耗了不少的炮弹。
这种炮威力比不上山野炮,但这种炮太灵活了,拆卸掉轮子比九二式重机枪高不了多少。再加上双方的距离,一炮打过来你防都没有办法防。这也是为何抗联装备了自行生产性能优异的各种火炮,也没有将这种日式九二步兵炮彻底淘汰。再加上日伪军打出的照明弹,阵地上的各种工事在日军面前根本就无法隐藏。
小半夜的激战过后,主峰的防御阵地已经全部被毁。山上的部队,只能依靠弹坑和废墟在顽抗。在主峰阵地过于狭窄的情况之下,三团长只能无奈的采取添油战术。山上打残一个连,再换上一个连。
被打残的部队,撤下来之后也无法进行休整。在山下重新整编,连同团直属队的人员一起,补充枪支弹药。作为预备队,随时准备在一起投入战斗。没有办法兵力太少,就是想打消耗战都打不起。
别说山上撤下来的人不能休整,就是轻伤员也只能继续坚持战斗。如果不是三团集中林志强配给的所有炮火,不惜一切代价掩护主峰阵地,与日伪军炮兵打了小半夜的炮战。整个草帽子山上有限的力量,早就已经在日伪军轮番攻击之下消耗余烬了。
三团上下都知道,草帽子山的后面,过了小滦河就是坝上草原地貌。从那里到连接现在挺进军与抗联生命线的克什克腾旗,虽然不能说是一马平川,但也基本上是无险可守。草帽子山丢了,也就意味着整个挺进军将被困在热河西部的山区。甚至想要退回关内老根据地,都几乎不可能。守住了草帽子山,也就意味着守住了挺进军北上的生命线。
但无论再坚强的战斗意志,在兵力相差过于悬殊的情况之下,也还是弥补不了兵力、火力上的悬殊。在围攻旅部阵地的日伪军溃退回去之后,草帽子山正面的日伪军非但没有撤退。反倒是加大了兵力投入。
集中兵力对草帽子山主峰阵地发起了整营、整营的冲锋。炮兵的火力支援力度,也大大的加强。仅仅一个小时之内主峰落下的炮弹,不算九二步兵炮和迫击炮等轻型火炮。单单就是山野炮弹,就达到了二三百发。
在重新与主峰取得联系之后,林志强才知道主峰阵地现在已经是危如累卵的地步。固守主峰三个高地的兵力,已经不足两个连。三团的有生力量,几乎已经全部耗尽。轻重机枪损毁大半,炮弹也即将消耗余烬。
听到主峰上的形势,杨继财看着地图上标示的日伪军最新进展,转过头对一边阴沉着脸,举着望远镜观察主峰上正在进行着激战的林志强道:“老首长,你将兵力在收缩一下。除了一六一三高地之外,将主要的兵力放在主峰右前边的一一二三高地上。”
“右侧的九一零高地,直接用火力控制就可以。那里与一六一三高地,只有一道地形相对平坦的山梁连接。用火力控制那里,可以发挥我们最大的火力效力。要是再这么打下去,主峰上的兵力坚持不了多长时间,就会被日伪军一点点的消耗干净。”
“同时,给我的二十三高炮和十四毫米高射机枪寻找一块阵地,让他们配合你们的炮兵直接支援一线战斗。我的火箭炮兵,则集中火力打他们的第二梯队。只是,我手中的一零七火箭弹的数量也不多了。”
“至于主峰对面的那几门九二步兵炮,你不用过于担心。只要无后坐力炮和高射机枪能上去阵地,那几门九二步兵炮就逃不掉。我看是拆掉轮子的他们转移阵地快,还是我的无后坐力炮反应速度快。只要我们能坚持到挺进军总部抽调的那两个骑兵团赶到,兵力使用上的回旋余地就大多了。一号常说,关键就是在这个咬牙阶段。谁能坚持过去,谁就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第一百四十四章 血耗干了
说到这里,杨继财看了看手腕上手表的时间指向道:“我们出发的时候,那两个骑兵团已经先行一步。我们是全机械化部队,走的又是公路,速度相对较快一些。按照时间上的推算,如果他们没有走错路的话,最迟两个小时之内一定会赶到。”
“但在这之前,草帽子山一线绝对不能丢。从草帽子山以西、以北,以及其自身东缓西陡的地形来看,如果这里丢了再想拿回来我们要付出很大的代价。而且从这里向西,基本上是无险可守。”
林志强对于杨继财话,还是很赞同的。现在正是处于咬牙坚持的阶段,只要能坚持到两个团的援军抵达,草帽子山一线就可以转危为安。而只要草帽子山一线在手,整个战场的主动权就掌握在挺进军的手中,总部的计划就能顺利的执行。
但形势却并没有像两个人预想的那样,恶化的速度明显要比两个人估计的快的多。就在杨继财调拨给林志强的装备正准备利用日军炮火间隙运上山的时候,从主峰山脚下的三团指挥所又传来一个让两个人目瞪口呆的消息。
守备在一六一三高地右翼的九一零高地的一个加强排,在日伪军的轮番攻击之下伤亡余烬,阵地上只剩下五个轻重伤员还在坚守。也就是说九一零高地,几乎不可能在顶的住山下日伪军的一次攻击。
而在九一零高地已经出现危急整个防线的情况之下,主峰守备部队无奈,只能硬着头皮从正面同样已经剩余不多的兵力之中,抽出两个班接替九一零高地。在调出这两个班之后,一六一三高地上已经只剩下一个半排的兵力。
而此时的整个三团,此时却是再也抽调不出一兵一卒上山支援了。三团的几个副团职干部,除了留下两名警卫员保护团部之外,就连身边的所有警卫员都派上了山。三团本身就不丰富的血液,已经耗干了。
已经火上房的三团长在电话之中,直接告诉林志强如果在十五分钟之内,不为山上调集一个连的兵力。九一零高地,有丢掉的可能。而九一零高地丢失,依靠一六一三高地上已经不多的兵力,根本就无法守住草帽子山主峰阵地。
面对着急转直下的战局,尽管有些不太想这个时候出风头,但无奈草帽子山一线太重要了。经过短暂的思考,杨继财最终放弃了原来的只出装备不出人的想法,还是决定调一个步兵连上山接手部分阵地。山上的兵力现在实在太少,几乎已经没有任何预备队。按照山上的兵力数量,能不能坚持到援军抵达,根本就是一个未知数。
而挺进军总部抽调的那两个骑兵团,呃,在杨继财看来那两个更应该说是骑马步兵团的兵力究竟能什么时候赶到,也同样是一个未知数。这里到处是山连着山,在没有向导和准确地图的情况之下,即便有着不错的机动能力,两个小时之内能不能谁也不能保证。
杨继财不喜欢将所有的赌注都压在未知上。对于他来说,无论形势再怎么恶化,只要战场主动权掌握在手中,才是最根本的保障。在眼下守住草帽子山一线就是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而丢掉这里全局就被动了。
想到这里咬了咬牙,杨继财道:“老首长虽然这次我只带了一个步兵营的兵力,但有这个营是加强后的,有四个步兵连的兵力。清一色的都是自动武器,一个连的齐射火力,相当于挺进军或是当面日伪军的一个营。”
“现在山上的形势危急,我看就从我这里抽调一个连上去,接替右面的一一二三高地。上面的部队,全部收缩至一六一三高地防御。重点防守一六一三高地和左侧的一一二三高地。只要守住了这两个高地,日伪军就无法越过草帽子山一线。”
“我这里还有十余枚一零七火箭炮专用的高爆燃烧弹,都用到一六一三高地正面,至少先将压到正面山腰上的日伪军赶回去。待主峰部队完成收缩之后,在以山腰为一线防御阵地。至于山脚下的两个小高地,还是彻底的放弃,以直瞄火力远程控制为好。”
对于杨继财的建议,林志强微微琢磨一下之后却是摇了摇头道:“九一零高地暂时还不能放弃。九一零高地虽然表面与一六一三高地只有一道山梁相连接,看上去用火力控制就可以。但是其战略位置相对突出,是身后一六一三高地的屏障。”
“只要那里有部队防御,日军就无法全力投入兵力向一六一三高地发起攻击。同时守住那里,可以以火力支援一一二三高地。而且只有这样,我们的部队才能多一些纵深。否则将仅剩的部队全部集中到一六一三高地和右侧的一一二三高地,防御正面就太狭窄了。”
“九一零高地一旦放弃,我们将所有的部队都放在两个面积不大山头上,在山腰部位已经被日伪军占领的情况之下,狭窄的防御纵深,只能让我们最后一点有生力量被日军炮火一点点的消耗光。”
“你们自动火器多,武器齐全。你抽调出一个连的兵力接替一六一三号高地,只要前面两个高地不丢失。主峰受到的压力,就相对较小。不过一旦两个侧翼的高地丢失,你们那里就会成为众矢之的。日伪军所有的力量,就都会压到你们那里。”
说罢,林志强制止了杨继财想要说些什么的举动道:“你的想法我理解,但你们的自动武器多,弹药消耗量大。要是将你们放在左右两个高地上,日军炮火一封锁,后方的弹药送不上去,一一二三和九一零的高地就成了死地了。”
“而且这两个高地上面狭窄,与主阵地联系只能通过两道山梁。在日伪军眼皮子底下,向这两个高地输送弹药,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另外抗联部队步炮协同能力高于关内部队,作为战术预备队更为恰当。”
“你马上调一个连上去,接手主峰的防御。你那十几发高爆燃烧弹,就等换防的时候再用。别让日伪军趁着咱们换防的时候,摸咱们一把就得不偿失了。下一步作战,你我分工合作一下。我将配属给三团的炮兵也给你,你管炮我管人。”
“火箭炮射程远火力猛,炮火覆盖面大。下一步压制日伪军二线兵力,还需要你的这个火箭炮连发挥主力。炮弹不多,要省着一点用。两个小时,不是那么好坚持的。就算是你一个营全部上去,我们之间的兵力相差也太悬殊了。”
说到这里,林志强想了想道:“你们带一定的给养没有?要是有能不能腾出一部分来,交给三团?原来缴获的粮食有限,大部分又提供给总部和其他部队,我们旅原来留下的粮食很少。”
“而且在日伪军眼皮子底下,也无法生活做饭。现在山上的部队,恐怕已经是断炊了。我知道咱们抗联有压缩干粮和罐头,你们能不能匀出一部分交给三团?让战士们吃点东西填填肚子,好有精力继续作战?”
对于林志强的要求,杨继财没有丝毫犹豫的立即命令自己属下,每人拿出两块压缩饼干和一盒罐头。同时从备用的物资之中,抽出部分罐头和火腿肠、压缩饼干,全部移交给山上的部队。
至于其他的,林志强既然坚持,杨继财也就没有多说什么。两个人在简单商议一下换防方案之后,杨继财立即从自己带来的那个营中抽调一个连、一个无后坐力炮班、一个十二毫米高射机枪班,在集中炮火的掩护之下快速的上山进行接防。
同时抽调两个连的兵力,在草帽子山主峰两翼展开。并将骑兵连以排为建制,散开对两翼的山路进行巡逻,以防止日伪军对草帽子山后方一线再一次的渗透行动。上一次日伪军的渗透,差点没有把林志强的指挥部给端了。这次绝对不能再出现这种情况了。
杨继财调上山的一个连,接手了一六一三高地的防御,极大的减轻了正面三团的压力。也让一直承受极大重压的三团部队,终于可以松了一口气。抗联运动上山的轻型火炮,彻底的解除了对面山峰上那几门给主峰上部队带来极大威胁的步兵炮的威胁。
五十七毫米无后坐力炮发射榴弹时,最大的射程在三千米左右。直射火力距离,在三百米左右。在三百米之内的精度,也极佳。而且这种一个人扛起来就可以满山跑的轻便火炮,要比九二式步兵炮更加灵活。
虽说抗联生产出来是作为直瞄火炮使用,用于反坦克以及反工事。但其较大的仰俯射击角度以及操作上的灵活性,并不妨碍他们对付相隔不过二百余米山头上的日军步兵炮。
再加上日军过于狂妄,也许是欺负对面的三团为了保证主峰的安危,有限的炮火只能运用到对日伪军向主峰以及其相连的两个高地进行冲锋时候的火力拦截,而无暇他顾。或是因为躲避日伪军占据优势的山野炮火力压制,而频繁转移阵地无法全力压制。
日伪军搬运上山的这几门九二步兵炮,并未按照关东军在与抗联作战的时候,步兵炮一般部署在反斜面阵地,利用其大射角为棱线和正面阵地提供火力支援的习惯。而是就那么堂而皇之的部署在一六一三高地的眼皮子底下,作为近距离直瞄火力使用,专门对付主峰和两个侧翼高地上的重机枪火力点。
第一百四十五章 接防
日伪军的这种部署虽说可以有效的压制对面一六一三上的重机枪阵地,但如果对面山头上装备直瞄火力,或是可以穿透日伪军用沙包垒起来简易工事的大口径机枪话,无异于是自寻死路。
甚至如果三团的炮兵数量再多一些,配给的炮弹在充足一些,能压制住山后的日军炮兵主力。这些日伪军也不敢就这么大张旗鼓的将炮兵阵地,就设置在三团主阵地的眼皮子底下。可就是日伪军猖狂到如此地步,固守主峰的三团部队却是硬是拿他们无可奈何。
林志强加强给他们的那个山炮连四门日制四一式山炮,全部炮弹加起来只有六十发。小半夜的战斗,已经消耗三分之二。剩余的有限炮弹,只能用到协助主峰正面防御上。而且日伪军在发现草帽子山一线加强有炮兵之后,特地指定了一个山炮中队和两门野炮以及一门一百二十毫米榴弹炮,专门进行火力压制。
日伪军压制的火力不仅占据绝对的优势,而且担任火力掩护的日军炮兵实战经验远超过挺进军的炮兵,其反应速度也绝对是一流的。这边炮一打响,那边的压制炮火马上就过来。尤其那门一百二十毫米榴弹炮,虽说射程近,但威力却不是三团那四门四一式山炮可以相比的。
而且其射程虽说近了一些,但也比四一式山炮也远的多。这门日军老式火炮,给三团的炮兵带来的威胁也是最大的。日伪军的压制火力无论射程还是射速都超过三团的炮兵,使得这个山炮连大多数的时间,只能打两发炮弹就转移阵地。
只有在主峰形势危急的情况之下,才能冒险开炮压制日伪军攻击集群。而且在开火之后,要在最短的时间转移阵地,否则三团这几门仅有的四一式山炮,很有可能被日军迅速的反击炮火炸毁。
而那个迫击炮连则一分为二,编成两个炮群,分别加强给了主峰两翼的两个高地上。作为主峰一六一三高地的两个屏障,一一二三高地和九一零高地受到的攻击力度,还要在一六一三高地之上。
重机枪已经损耗大半的情况之下,如果没有炮火支援,依靠现有的兵力根本就无法在日伪军发动的营连为建制的攻击之下,守住这两个对一六一三高地至关重要的高地。这两个高地一旦丢失,在他们后面的一六一三高地也就危险了。三团手中的这个迫击炮连,只能将火力全部用来支援两个高地的防御战。
再加上缺乏可以运动上山的直瞄火炮,三团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重机枪,在近距离被其一挺挺的炸毁。对这几门给自己带来严重威胁,就部署在自己眼皮子底下的步兵炮却是没有任何的办法但杨继财带来的部队,就不一样了。不仅装备了火箭筒,还装备了轻便的五十七毫米无后坐力炮,这种射程直抵日军九二步兵炮阵地的直瞄火炮。虽说威力略微小了一些,但其发射的榴弹,炸掉只有沙袋垒起来的简易工事的这几门九二步兵炮阵地还是没有问题的。
在上山之前,杨继财就反复交待过带队上山的连长,一定要不惜一切代价摧毁对面一零五二高地上的日军九二步兵炮阵地。同时以火箭筒和无后坐力炮摧毁山下的日伪军重机枪阵地,掩护两翼的战斗。
这个一零五二高地距离一六一三高地,实在是太近了。不敲掉上边的日军火炮阵地,上去多少机枪都会被其敲掉。九二步兵炮虽然是曲射火炮,但是在这么近的距离平射却没有任何的问题。
再加上日军武器一贯讲究的精度,一零五二高地上的那几门作为直瞄火力使用的日军九二步兵炮,给一六一三高地带来的威胁是致命的。所以杨继财要求上山指挥的连长,必须在最短的时间之内敲掉他们。
为了不引起对面山上的日伪军擦觉,杨继财曾经想要为上山的部队更换军装。将抗联清一色的土黄色军装,换成关内部队身上穿的灰色军装,以迷惑对面山上的日伪军。两种军装的款式和颜色都不一样,小鬼子又不傻。抗联部队一上山,那里还发现不了?
尤其是关内部队佩戴的是臂章,而抗联部队佩戴的是胸标。除了军装的样式和颜色之外,这个差别是最大的。抗联胸标上的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