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抗日之我为战神-第3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们的轻敌,并不是轻视了日军在山地战和运动战之中的能力,更是对这些伪满军看的太轻了。总觉得他们既然也是伪军,那么与关内伪军一样。只要日军被打垮了,这些伪军也就失去了战斗的决心。只要我们贴上去与他们打近战,就会缴枪。”
“我们忽视了这些伪满军自身独特的特性,以及日军对关内外伪军控制的力度不同,所造成的伪军战斗力也不同。这次战斗失利,我们的战士因为严重缺乏营养和粮食,造成体力不足是一个问题。没有预料到这些伪满军会这么的顽强,疏于对他们的防备,对伪满军战斗力估算不足,才是最关键的原因。”
“担任侧翼的一个营,之所以在战斗之中伤亡这么大,就是这种原因造成的。这在关内敌后战场上,几乎是很难想象的。有一点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这次战斗表面上看关东军热河独立第九守备队是全员出动,但我们在战斗之中实际遭遇的日伪军主力还是伪满军。”
“也就是说热河境内的这些伪满军,单以实际训练水平和战斗力,尤其是我军一向引以自豪的山地战、夜战方面的能力并不低于我们,至少不会是相差太多。还有一点更为可虑的是,通过审俘我们还得知,这次日伪军事先并未发现先头旅的驻地。”
“直到距离我军已经不足一千米,才从尖兵的口中得知我们的部队,就在他们行军路线的的正前方。他们甚至直到摸到我军阵地之前,还不清楚我们的兵力究竟有多少。也是在战斗真正打响之后,才知道我们的旅部所在位置。”
“也就是说这次战斗,并不是日伪军已经预谋好的合围战,而最多也只能说是一场夜间遭遇战。与先头旅激战的日伪军只不过是误打误撞,蒙上了我们的驻地。这也说明直到此次战斗之前,日伪军并不清楚我军实际所处的位置。但我们对其后续的反应,则必须要重视。”
“他们能从在发现敌情之后,如此短的时间便从行军状态转入作战状态,并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完成部署,其战斗素养之高,至少不低于我军。而且其在如此仓促的时间之内,其整个火力、兵力部署和安排,居然找不到大的纰漏。”
“在夜间山地敌前运动之中,没有出现大量掉队,甚至跑错路线的情况。各方面的配合,没有出现大的差错。而且在运动之中,居然就在我军眼皮子底下运动没有被发现,没有任何人暴露目标。这对关内伪军来说基本上是做不到的,也说明这些伪满军山地作战水平之高。”
“反观我们,在这种原本我军擅长的战斗之中,却是出现了大量的错误。三团直属迫击炮连战场运动出现致命错误,一个连未发一弹白白牺牲在敌军炮火。各部队在运动的时候,不注意战术运用,很多的战士白白牺牲在日伪军的火力之下。”
“还有,各级干部身边的通讯员、警卫员,都是清一色的短枪。各级干部在战场上、扎武装带,也都佩戴短枪。胸口挂着望远镜,不注意隐蔽。在战场上指挥,也不注意使用暗语、旗语,不是大喊大叫,就是派出通讯员跑来跑去。”
“当面的日伪军,仅仅从这一点上就轻易的判断出我军各级指挥部的位置。二团团部就是因为这种原因被发现,被渗透进来的日伪军合围而损失掉。旅部也差一点被日伪军给打掉,这原本是不应该的损失。”
“在东北作战,抗联干部除了望远镜是必须带的之外,各级干部上战场一律不得扎武装带、佩戴短枪。身边的警卫员,也不许佩戴短枪。就是因为日军在战场上战术侦察能力极强,而且日军在战场上渗透能力也极强。”
“还有,我们各级部队已经习惯了在关内作战的时候,走到哪里吃到哪里。在敌占区,也习惯了就地筹集粮食。在筹粮困难的情况之下,对粮食的使用与分配没有一个统筹的计划。我军武器口径,因为历史的原因比较复杂。”
“大部分的部队武器口径不统一,甚至有一个团的部队手中的步枪有三五种弹药的情况。后勤部门在前送弹药的时候,尤其在处于混乱的情况之下,也出现弹药送错的事情。先头旅三团在反击的时候机枪弹药消耗过大,后面送上来的弹药口径不符合,严重的影响了战斗进程。”
“三团装备的是水冷的重机枪,日式九二式重机枪只有一挺。但是该团后勤前送的弹药全部都是日式七七口径机枪弹,水冷重机枪使用的七九子弹一发都没有。三团在战斗之中短时间耗尽了机枪子弹,固然有使用的方法不对,但是也与后勤部门后送弹药口径不合,也有一定的关系。”
“司令员、政委,各位首长,你们看的都是我军在此战之中战术运用上以及整体部署上的毛病。我作为先头旅的参谋长,更需要注重的是部队在细节上的问题。我们自身上,有很大的问题。”
“我想我作为参谋长,在这里要履行职责再提醒一下各位首长。热河境内目前部署的伪满军是整个伪满军系统的精华,也是整个伪满军中最顽固的一批。也是整个伪满军中战斗力最强,手上的血债最多的一批。而且有相当一部分是原伪满军中的宪兵改编过来的。”
“这些人不仅在东北地区清剿抗联的时候,包括调到热河境内参与所谓的清剿和归屯并户,手中欠下了我们大笔的血债。有多少老百姓和抗日志士倒在他们的屠刀之下,恐怕很难算的清楚了。这些人也知道他们手上的血债太多,也是他们在战场上死战不退的原因之一。”
“对于这种对手,我们必须要打起十二万分的谨慎。即不能掉以轻心,也不能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但有一点我们必须要注意,在对待这些伪满军的问题上,必须要按照日军同样重视。而且因为这些人独有的特点,在重视程度上还应该略高于日军正规师团。”
第一百二十六章 林志强的思路
听罢林志强的这些分析判断,司令员与政委,还有副司令员几个人低头商议了一下之后,点了点林志强道:“你的这些分析来的正是时候,也相当的准确。的确我们在分析这些伪满军的时候,还在按照关内伪军的办法。”
“这不仅仅是轻敌的原因,还有对关内外的具体区别没有仔细的考虑。继续说下去,把你心中想到的都说出来。利用这个机会,好好的给我们这些人上上课。也是根据你们这么多年来的经验,对上级部署做一个有效的补充。”
听到司令员这番诚挚的话,林志强微微点了点头道:“先头旅在第一次山地伏击战之所以取得如此大的成功,一是他们对我们的战术还不了解,并不适应我们的山地运动伏击战。在他们眼中,我们也许只会分散游击。”
“第二点,也是很关键的一个原因。在那次伏击战之中,很大一部分是热河本地征集的乱七八糟伪军以及各县的伪警察。也就是说,出动的日伪军并非是热河独立守备队和热河伪满军的主力部队。”
“这些人战斗力不强,战斗决心也差。那些从东北调来的伪满军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被他们拖累的。但即便这样,还在被我合围圈的情况之下,突出去三分之一的兵力。虽然丢掉了几乎所有的重装备,但也大致摸清楚了我军的战略战术。”
“在去年夏季会战,配属关东军作战的伪满军大批溃散、投降之后,关东军将整个伪满境内的伪满军几乎全部缴械。能在这种情况之下,依然被关东军信任,调到热河作战,就说明这个问题了。”
“最关键的是自三三年热河沦陷到现在,已经整整八年的时间过去了。日伪军对热河地形、民情的掌握远远在我军之上。再加上其多年以来的残酷统治,使得老百姓对我们一向是敬而远之。根本就不敢对我军的行动有任何的帮助。”
“这一战的结果,我们已经清楚的看到了这一点。我们的伤员被丢的到处都是,甚至被用石头砸死后,割掉脑袋去找日伪军领赏,这在关内战场上几乎是无法想象的。不是老百姓没有觉悟,亡国奴的滋味谁都受够了。”
“但日伪目前严密的统治以及庞大的势力对于老百姓来说,至少现在还是一道跨不去的坎。早些年在东北也是这样。帮助过抗联的老百姓,被日军一片片的村庄的屠杀,到最后没有一个人敢帮助抗联。这也是抗联曾经陷入最低谷的一个致命原因之一。”
“围场、隆化,这里虽然是山区,按之前的经验来说,这里是比较适合我军活动的。但是没有熟悉当地情况的老百姓支援,那里有山间小路可以通行,可以绕过我军正面防御阵地。那里可以作为日伪军渗透的地点,那里只用远程火力就可以控制公路,日伪军掌握的远比我们清楚。”
“所以我认为我们不仅要在沿途抢占制高点,还要组成一支机动部队,以便随时可以增援各个要点。司令员、政委,一个旅的兵力看起来很多。但是一平均下来,每个点留下的兵力就没有多少了。如果日伪军再一次采取偷袭手段,我们是防不胜防。”
“所以我建议我们将手中的这两个新编骑兵团,组成一个机动支队。各个制高点上,都要安装有线电话,在一定的间隔上设置一定级别的指挥所,配备电话交换机以及电台。一旦沿途那里出现异常,我们可以随时快速的增援。这些伪满军,我们必须与日军同等对待。”
“这两个骑兵团,虽说还没有形成战斗力。还不算真正的骑兵,但是我们可以作为骑马的步兵使用。山地战之中,骑兵的作用有限。其机动力,还是步兵比不上的。论起正规的骑兵作战,恐怕还差了些。但是作为骑马步兵使用,我想绝对没有问题。总部手中掌握这两个团作为机动部队,在排上一个得力人员指挥,其作用远高于一个普通的步兵旅。”
“克什克腾旗到围场境内有日军修建的所谓战备公路。路况我看了一下,虽是土筑公路,但是路况大概也勉强可以的。而且按照迂回支队的兵力部署与构成来看,这支给我们运送给养的支队,应该是以全机械化部队为主,再加上少部分骑兵编成。”
“按照这个支队兵力的构成来看,我想日伪军目前部署在克什克腾旗境内的少量守备队和伪兴安军一部来说,基本上没有可能阻挡住他们在最短的时间之内与我军会合。如果老天爷也帮忙,不天降大到暴雨冲垮路基的话。这个支队完全可以在八到十二小时的时间,从克什克腾旗抵达围场。”
“但无论是克什克腾旗还是围场境内的日伪军虽然没有能力阻挡我军前进,但是并不代表部署在赤峰以及其他地区的日伪军没有这个能力。这一线的公路,大部分处于山区。所需经过的山间隘口众多,日伪军对于地形的熟悉又在我们之上。很有可能会利用他们的这个先天优势,利用夜色的掩护偷袭我们。”
“另外就是并不直接对我们实施偷袭,而是利用远程炮火或是航空兵封锁公路。日军最新型的九六式一五零榴弹炮的最大射程在万余米,其大正十四年式一零五加农炮的射程更是高达一万五千余米。而日军最新式的九二式一零五加农炮的射程,足足有一万八千米。大部分的七十五毫米野炮的射程,也都在万余米左右。”
“不说别的,仅仅这个驻扎在热河的关东军第九独立守备队装备的一个大队的明治三十八年式一零五野炮的射程,也足有一万余米。日军甚至不用必须进抵围场境内,只要将我军压缩到距离公路在万米左右,其远程炮火就完全可以封锁公路。”
“而诸位首长,作为一支机械化部队,其行动的速度虽然速度极快,但有一点就是对公里的依赖性极强。让一支装备了大量坦克、汽车的部队,全部去走山路,几乎是没有任何的可能。他就是想走,也走不了。”
“而我军如果将日军完全挡在其火炮可以对公路威胁的有效射程之外,按照我们现有的兵力,就是全部都投入进入也几乎没有任何的可能。从克什克腾旗到围场,需要构筑几百公里的防线,我们手头的兵力根本就不够。”
“如果日军不实行直接攻击,而是利用这些火炮在我军防御范围之外,对公路实施远程火力,对我军的威胁甚至还要高于派小股部队偷袭。但我感觉,日军应该会采取双管齐下的办法。”
林志强的话还没有说完,旁边的挺进军参谋长皱了皱眉头道:“老林,你怎么就能肯定日伪军一定会对这支运输队下手?日本人不是蠢货,他们就算发现了这支运输队的行动,但也清楚抗联的同志一定会派出部队护送。”
“抗联迂回部队穿越了整个东西乌珠穆沁旗,我想鬼子就是反应再慢也知道这支迂回部队的装备和大致的兵力编成。他们也不会不清楚,这即便是一支运输队,但抗联的同志也会派出兵力护送。”
“咱们的装备是差,虽说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与日军相比还略有不足。但抗联同志那边又是重炮,又是坦克的,小鬼子就是想下手也得掂量、掂量他们有没有那个好牙口,去啃这些钢铁核桃。除非这个第九独立守备队连赤峰都不要了,全军出动。否则在我看来,小鬼子也没有那个胆子用脑袋往坦克上硬碰。”
“最根本的这支运输队是全部机械化装备,行军的速度远不是我们步行或是依靠畜力可以相比的。恐怕等小鬼子犹豫完了,下定决心下手的时候,这支运输队基本上已经与我们汇合了。到那个时候,他们就算是想要动手也晚了。”
“而且最根本的是运输队的行踪,小鬼子恐怕也不会在短时间之内发现吧。无论是克什克腾旗,还是围场境内的人烟,可都不是关内地区可以相比的,远没有关内那么稠密。没有了居民,小鬼子就是在撒费苦心,也就没有了那么多的眼线。”
“否则小鬼子那有那么的集团部落,去将所有的百姓都圈到一起?在这里我们两眼一抹黑,小鬼子在这里的情报来源,恐怕也没有那么的快捷。不管什么情报,需要依靠的是人。没有足够的人口,小鬼子就是想要在短时间取得情报,也不太可能吧。”
对于参谋长的这些判断,林志强没有急着回答。而放下手中的教鞭,拿桌子上的红蓝铅笔和三角板、圆规。在地图上清楚的标明了,公路所在的位置,以及其到根据有限情报掌握的日伪军在热河驻军装备各种火炮射程的射击范围。
当然最重要的是日军在赤峰境内的两个军用机场,以及其装备的几种飞机的大致航程,林志强也顺手标了上去。日军目前主要的作战飞机,都集中在正面的新京战线。在赤峰的航空兵,数量虽然绝对称不上多。
这十几架飞机,虽然影响不到一场战役的进行,但是解决掉这个运输车队却是不成问题。你地面上的火力再强,但也没有办法跑到空中去和小鬼子拼斗。但小鬼子从空中打你,却似不成任何的问题。当然刚才司令员的那一番部署,也同时被他标示到地图上。
第一百二十七章 不如主动出击
等他手中的图上作业全部完成之后,林志强才放下手中的工具才道:“参谋长,我不知道您见过大量的汽车、坦克行军时候的情景吗?但是我见过,而且伪满军虽然不见得清楚。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关东军肯定也清楚。人家也有汽车和坦克,在这种天气之下,这种机械化部队行军的特征,他们应该是很清楚的。”
“全机械化行军,下雨天还好,有水气压制着灰尘扬不起来。但是晴天就不行了,这些汽车、坦克卷起的大量尘土,一个老兵在很远的地方就能发现并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做出最准确的判断。”
“更何况,自从我们出关以来这几天一直盘旋在我们头上的日军侦察机,也不是吃干饭的。这么明显的目标,再发现不了,那么日军又岂能占据我大半的国土?这几天盘旋在我们头上的那几架日军飞机,不是什么战斗机,也不是什么轰炸机,而是几架日军九八式侦察机。”
“我们自出关到现在已经与日伪军两次作战,战役企图已经是暴露无遗。再加上北面抗联发起的强大攻势,以及目前整个战役的进程,日军就是傻子也知道我们此次关内外共同行动的真实意图。”
“而且以日军参谋的能力和素质来看,他们也可以轻易的判断出关内我军出关的部队,根本就不会只有先头旅一个旅的兵力。搞这么大的动作,只派出一个旅的兵力这可能吗?换了谁也不会相信。”
“虽然我军主力行动一直掩饰的相当不错,战略伪装也相当的到位。但这几万大军出关,那里有可能一丝蛛丝马迹都没有这可能吗?日军的各级参谋军官,虽说狂妄有些不知道天高地厚一些。”
“但是其对战局进展的把握,以及对形势的判断上,还是有相当的可取之处的。如果连这一点都判断不出来的话,那日军的军官教育也就太失败了。而从目前的战局判断,这一点基本上是没有太多可能的。”
“如果我没有判断错误的话,我们头上的这架日军侦察机,就是日军派来寻找我军主力行踪的。日军的侦察机能在围场上空转悠寻找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去克什克腾旗的上空转悠?尤其是运输队的行动如此明显的情况之下,日军为了在短时间摸清楚状况,派出侦察机去查看的可能性在百分之百。”
“所以几位首长,我认为这支运输队的行踪根本做不到严格的保密。除非他们一路顺利,在路上没有因为任何事情耽搁,抢在日军做出反应之前与我军主力会合。否则,他们的行踪不会隐瞒太长的时间。”
“而不管这个支队的真实意图是什么,也不管我们的主力行踪是否已经全部暴露。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热河的日军绝对不会让这个支队顺利的南下与我们会师的。他们很清楚,如果这支抗联的支队一旦在热河站住脚,不仅可以威胁到西面的察哈尔,也随时可以越过长城威胁其华北方面军。”
“在发现我们的行踪之后,在必要时候采取一切手段,也是日军一贯的作风。正面打不过,搞些下三滥的举动对于日本人来说,也是习以为常的事情。所以首长,我认为我们眼下最应该做的是怎么该将日伪军的下一步行动遏制在萌芽的状态。”
对于林志强这番可谓是长盘大论的分析与判断,司令员在赞许其心思缜密,并为其极为标准的图上作业喝了一声彩的同时,却又对他并未将所有的话都说讲出来而微微皱了皱眉头。沉思良久才道:“林志强,如果你现在是挺进军的作战处长,你觉得你应该怎么去做才是最恰当的。”
说到这里,看了看林志强听完自己这番反问之后,多少有些变色的脸色。这位司令员摆了摆手道:“话不能只说一半。我看的出,你这番话可是话里有话。你心中已经有了一定的想法,只是现在因为某些忌讳不敢或是不想说而已。”
“现在我和政委都在这里,你有什么话完全可以直接说出来嘛。有什么不能说的?我是司令员,但也不是神仙,可以做到对待任何的事情都是滴水不漏。古语说的好,三个臭皮匠还顶一个诸葛亮。”““你现在就当做你是挺进军的司令员,有什么想法都掏出来,也别藏着、掖着。我们不是田丰,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作战会议,就是让大家在军事部署上有什么想法畅所欲言吗。你说出来,对的我们会积极的采纳。如果不同意见,我们也可以坐下来探讨一下吗?”
“在军事指挥和作战部署上,很多时候固然要讲究军事指挥员的权威。但在必要的时候,也需要军事**吗?只有集思广益,多方面征求下面各级干部的意见,我们这些做首长的才能制定更好的,也是更符合实际的军事部署。”
听到司令员这番鼓励的话,林志强犹豫了一下之后,咬了咬牙道:“司令员,我建议以攻代守。我们如果始终等日本人主动进攻,那么战场的主动权就始终掌握在日军手中。尤其我们还是在他们控制严密的地盘上作战,被动迎战只能是越打越被动。”
“我的想法就是与其我们被动沿公路设防,还不如利用目前热河境内兵力空虚的情况,集中部队主动出击。采取百团大战的战法,采取大规模渗透、伏击的战术,在运动之中调动日伪军并消灭之。”
说到这里,林志强拿起手中的红蓝铅笔,在东起努鲁尔虎山,西到赤峰西部的七老图山脉之间的公路线和各个日军集团部落上不断的圈着。重点在赤峰与叶柏寿之间的叶赤铁路线上打了一个叉后才道:“司令员、政委,我的建议是,即要分散开,但各部队又不能彻底的分散开。”
“以旅为基本建制,每个旅划分一块作战范围。将所部三个团在自己的作战范围之内,全部撒开。但是撒开,不是以前我们的分散游击。一是要保持团作为作战建制的原则不能变,二,三个团部署的时候,要能做到交替掩护和协同作战的目的,所以活动区域不能过远,更不能过于分散。”
“三,也是最根本的是,各个旅要即要能分散出去,但是又要能在必要的时候,迅速的收回来。所以各团不能完全的散开,包括各旅也要在各自之间形成配合。一旦敌军大举扫荡,随时可以集中兵力打他一仗。”
“司令员、政委,我们部队的真正优势就在于分散活动能力强,能做到即能散开,又能随时收回来。可聚可散,即能攥成拳头打出去,也能伸出巴掌扇出去,这就是我们最大的,也是真正的优势。”
“现在我们团一级都配备了电台,过去那种在需要的时候,只能单纯依靠通讯员去部队日常活动范围去寻找的事情,已经成为历史。有了现代化的通讯工具,我们部队可以更加有效的发挥自己真正优势。”
“我们部队一集中,这是日伪军乐观其成的。如果我们要是将部队以团级建制分散出去,四面开花才是他们最头疼的事情。如果他们以分散对分散,那么正好给了我们可乘的战机。如果以集中对分散,按照热河境内目前日伪军兵力数量来看,只能是顾此失彼。”
“我的想法就是除了总部手中控制一部分兵力作为机动兵力,防备察北日伪军之外。将其与的兵力撒出去,以纵队为骨干,以旅为四肢,以各个团为手足。在这块地区来一个四面开花,调动日伪军脱离坚城,在运动之间充分调动日伪军寻找战机。”
“只要我们各部队在配合上能够做到默契,运动之中不要过于突出和分散。能够做到可以伸出去,也可以收回来。将日伪军分散开来,利用集中优势兵力、火力的原则,一口口的吃掉他们。我想我们在热河境内还是大有可为的。”
“但有几点一定要注意,各部队在分散活动的时候,一要严格规定电台联络时间。二,总部要制定一批备用密码,以下发给各个旅,以便随时可以更换。以防止密码使用时间过长,被日军破译,反倒是造成我们自己的被动。”
“在抗联无论战时还是平时各级电台密码使用期限,都是有着严格限制的。平时最多使用一周,作战期间密码使用最长不许超过二十四小时就必须要更换。而且平时与战时密码,以及无线电的频率使用,都是分开的。各部队本身也有一定的备用密码。”
“在无线电的频率使用上,也不是固定一成不变的。尤其是师一级部队随时都要按照总部的命令,更换无线电频率。无论是平时还是战时,都严格禁止明语通讯。无论形势再紧急,也绝对不许在无线电上使用明语。”
“一旦发现有使用明语者,不管你的职务多高,都要一撤到底。这样做虽说有一定的麻烦,但也可以保证我们的无线电通讯联络避免被日军截获、破译。各位首长,日军的无线电监听与破译能力还是相当强,而且有一定水平的。”
“在正面战场上,国民政府的部队可没有少吃密码被日军破译后的亏。甚至是吃了很大的亏。我们的无线电技术还不如国民政府,所以我们必须更加的小心。如果我们自己不小心,一旦密码被日军破译那后果可就严重了。”
第一百二十八章 去大闹天宫
在讲到这里的时候,林志强面色显得有些异常凝重的道:“四也是最关键,也是各部队的首长必须掌握的。各部队在分散活动的时候,一定要以团为建制,不能连团以下的部队也分散出去。我们在这里,不是要开辟敌后根据地。”
“我们的主要任务是打通关内外的交通线,像以前那样,将部队以营为建制,甚至是以连建制分散出去的办法绝对不行,只能被机动性占据优势的日伪军各个击破。按照我军部队目前的装备和战斗力来看,以团为建制活动是最适合的。”
“同时各个纵队和各旅手中要掌握一定的预备队,也就是机动部队。每个纵队一级至少要保持一个团的兵力,旅一级要保证手中不少于一个营的机动兵力。手中的兵力要保证能在战斗需要的情况之下,可以随时增援一线的战斗。而且在部队完成集中之前,能够拖住当面的日伪军。”
“现在整个战场上的总体形势,对我们是相当的有利。抗联的迂回部队已经打到林西,二十三师团现在恐怕现在是自顾不暇。也就是说北面兴安西境内的日伪军,已经基本上不用我们管。而按照目前抗联的整体战局来看,已经完成对整个西线日军部署两个师团的分割。”
“在我们最北面的日军七十一师团,已经被合围。二十三师团,现在也面临两支机械化部队的夹击。无论兴安西的战局打成什么样子,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北面的日伪军基本上已经不用我们去管。我们将主要的精力,放在热河境内即可。”
“关东军驻扎在热河的这个独立守备队有六个独立守备大队的兵力,看起来兵力的确不少。但这些兵力需要分散驻扎在整个热河各县旗,就还是有些太少了。而在热河两个主要的城市赤峰和承德,不过只驻扎了各一个步兵大队。如果一个地方出现情况,日伪军只能从其他地方调集援军增援。这个态势,对我们很是有利。”
“我们可以利用我们部队在分散活动上的优势,对其各个集团部落、公路展开大规模的破袭。尤其对联系赤峰与承德之间的叶赤铁路线,展开大规模的破袭,切断赤峰与承德之间的主要交通联系。吸引日军分散出击,然后集中优势的兵力在运动之中将日伪军一口口的吃掉。”
“司令员、政委,部队装备上来了,但是也不是一下子能成熟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