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抗日之我为战神-第3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然这些只要有钱挣,必要的时候就连自己祖宗都能从坟里面挖出来卖,只要钱到手就万事大吉的美国人。你们买回的设备有没有用,他们是不会操心的就是你将这些设备买回来后丢到太平洋里面,他也不会管的。只要钱捞到手了,对于他们来说那就好事。

    如果不是当初中央将所有的谈判事宜,都交给了杨震,并对其一力支持。而杨震又坚持己见,宁肯少要一些其他的设备,也要将这些采油和炼油设备弄到手。其他的所有人又出于对这个年轻的,但是极有手腕一号的敬畏,才强行的通过。要不然,当初还不知道闹出什么事情来。

    用当初熊大缜的话来说,那套在根据地,甚至整个东北都根本没用,更没有人知道一号买回来做什么的炼油设备还有那些钻井平台的钱,都足够再买一个炼钢厂外加一个有色金属冶炼厂,或是在建立五个日产百万发的子弹的弹药厂,外加两个大型的炮弹工厂了。

    熊大缜曾经和郭邴勋不止一次的说过,小鬼子已经占据东北数年,整个东北都快被他们翻遍了别说没有找到油田,甚至就连含油的地层都没有找到。以小鬼子的精细,都没有能够找到。换了技术实力远不如日本人的抗联,就能找到?

    熊大缜是清华的高材生,虽然不是学地质的,但是对于他的话和能力,以及在科学上的实力,郭邴勋还是很信任的。郭邴勋也不相信以熊大缜为人的严谨,会在这件事情上欺骗自己。

    但是看着这个信誓旦旦,信心十足的年轻一号,郭邴勋又多少有些迷茫了:“他难道真的有经天纬地之能?能在这被知名大石油公司公开宣布为贫油国的中国最北面,已经被日本人几乎翻遍的东北境内,凭空变出来一个大油田?”

    倒不是郭邴勋、熊大缜,甚至包括整个东北局的人都不信任杨震。实际上这个时代的中国人,因为自身的技术薄弱,对外国人的技术能力甚至有些盲目的信任。即便是郭邴勋这样的人,对于美国人当初那个断定中国是贫油国的报告也深信不疑。

    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当初连技术实力雄厚的美国人,还有一向以细致著称,一副所谓的满洲资源图几乎将东北所有的矿产资源都标出来的日本人都没有在东北找到油田。那么对所有的中国人来说,也就意味着都认为东北真的没有油田。

    虽说有些不太相信杨震有能凭空变出来一个油田,但郭邴勋很聪明的对于这个问题没有继续问下去。因为他记得很清楚,杨震不止一次的曾经和自己说过,中国并不是外国人所说的是一个贫油国。

    相反石油储量虽然不如美苏,但绝对不比日军窥视已久的南洋的石油储量少。甚至即便将中国地下石油开采出来一部分,或是将东北的石油开采出来。也不会比现在世界上最大的油田,苏联的高加索油田和巴库油田的产量低到哪里去的。

    杨震曾经多次和自己说过,整个东北不仅北满的黑龙江有油田,就连中满的吉林和南满的辽宁,关内的日占区的天津、河北、山东、河南、湖北,大后方的中央所在地的陕甘宁边区和国民政府所在地的四川,以及广西都有油田。

    虽然这些油田的规模,除了陕甘宁边区的石油储量和北满的石油储量之外,还无法与苏联的高加索油田,以及北满的油田相比。但是就算只把吉林和辽宁辽河入海口的那两个规模不算大的油田开发出来,就足以满足日本整个战略需要。

    而四川的石油资源虽然比不上东部地区和新疆,储量也远远不能与东部地区相比。但是如果开采出来,十几万吨的年产量在加上玉门油田的产量足够满足机械化程度极底的国民政府需求。只是国民政府太盲信外国人,不去自己组织力量仔细勘探而已、倒不是郭邴勋不相信杨震的话是真实的,是因为曾经留学法国的郭邴勋只相信科学。没有经过严格科学论证的东西,他是绝对不会相信的。如果杨震说的那些地方,都经过严谨的勘探证明的确有石油,他自然会相信。

    但杨震很多的地方自己都没有去过,就说那些地方有石油,怎么能让生性严谨,崇尚科学的郭邴勋相信?这不是等于睁着眼睛说话吗?有着雄厚技术支持的外国人都没有勘察出哪里有石油,他怎么就知道?

    见到郭邴勋好像并不相信自己的话,杨震倒也不在意。所有的疑惑,等到大庆油田投产之后,自然也就明了了。至于现在,倒是不用解释的太过清楚。否则,别人一旦追问起来自己怎么会知道那里有油田,倒霉的就会是自己了。

    不过一想到解释这种事情,有时候杨震想想就头疼。油田这东西可不是武器,自己随便编一个理由就能蒙混过去。这种东西,是需要经过严谨的科学验证的。没有一个合适的理由,根本就无法蒙混过去的。自己总不能装成一个神棍,自称眼睛能看遍太空和地下吧?

    尽管很是不情愿,但是接下来的形势,又逼迫自己必须要让大庆油田提前几十年建成。否则没有了石油,自己那些飞机、坦克,就跟废铁一样。现在已经是自顾不暇的苏联人,即便自己出的价钱再高,恐怕也不会再继续卖给自己油料。

    的确等到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美国人受制于战争形势,就是再不情愿,也要对自己提供援助。即便是不能达到他们对英国人和苏联人那样的支援力度,但是想必飞机、坦克、重炮是少不了的。

    军工原料,比如装甲用钢、枪炮弹壳所需的铜、无烟火药以及炸药,美国人不会那么小气的。相对于美国人宝贵的鲜血来说,这些装备虽然也要付出一些经济上的代价,但美国人还是认为划算的。作为最重要的军需物资之一,各种油料美国人自然也不会吝啬的。

    而且对于作为当今第一大产油国和石油提炼国,在二战之中甚至为第二大石油生产国苏联提供了一多半军需油料,特别是优质航空汽油的美国人,自然也不会在乎提供给抗联的对于他们来说,甚至只是一个月产量的这么一点汽油的。

    但所有的输血管都掌握在人家的手中,让杨震总感觉浑身不自在。作为一名后世的中**人,对美国人有好印象的极少。而油料是现代军队的血液,没有了油料飞机、坦克将会成为一堆废铁。

    将这么重要的物资,完全依赖美国人提供,杨震总归还是有些不放心。一旦运输过程出现什么意外,或是供应不及时,除非自己恢复到过去小米加步枪的状态,否则自己的部队将会彻底的瘫痪。

    美国二战援苏物资以及援华物资运输船队损失惨重的情况,作为一个后来者,杨震还是很清楚的。尤其美国人的外援渠道,还要通过苏联境内的前提之下。尽管安全性虽然不用怎么考虑,但是畅通性却是必须要慎重考虑的。

    杨震相信如果本身就缺乏优质汽油,而且战时石油生产能力大幅度下降的苏联人,如果自身需要的话,经过他们境内的美国人运送来的优质汽油,他们绝对会大手一伸拿来自用。至于抗联同样需要不需要这些汽油,就不是他们考虑的了。苏联人会不会将给抗联的物资为己用,是杨震最为担心的事情。

    而且杨震除了飞机之外,并不打算在美国人那里捞到什么现成的装备。他的心思更多的放在如何尽可能的利用二战这个波澜壮阔的大舞台,以及有限的时间之内,尽可能建立起中国自己的重工业。比如航空业、钢铁业,还有装备制造业所需的各种先进的机器设备。

    至于美国人现役的装备,除了飞机和海军舰艇,以及各种汽车之外,他还真的没有多少看上眼的。m四谢尔曼坦克,性能虽然不错。但是与德军的四号、豹式相比,无论是装甲还是火炮性能都差的太远。与苏军的t三十四坦克相比,性能也有很大的差距。美制火炮的性能,与苏制、德制火炮相比,也并未领先到哪里去。甚至在威力方面,还相当的落后。

    作为世界上第一种大规模装备的半自动步枪的m一步枪和卡宾枪,以及汤姆逊冲锋枪虽然同样性能很优秀。但是与自己已经装备了中间枪弹的全自动步枪相比,有着整整的一代差距。

    除了m二大口径机枪之外,其余的各种轻重机枪,也比不上自己部队装备的通用机枪。况且自己生产,已经大规模装备部队,作为营级支援火力以及防空火力的十二点七毫米高射机枪,也不比美国人的差。在重量之上,还远远的低于美国人的这种生产了近百年的老枪。

    虽说对眼下美国人的陆军装备有些看不上眼,但对于美国人的原材料和生产技术,还有机器设备杨震却是垂涎三尺。他已经拿定主意,等到明年美国人要是真的援助自己的话,除了飞机、汽车之外,全部都要机器设备还有生产技术,以及军工生产原料。

第十二章 最后的准备

    尽管对于杨震战术意图始终猜测不透,但对于第十师团,波田重一却是不敢不救。实际上按照波田重一自身的想法是以接替第八师团防务的第二十九师团,在穆棱一线阻击已经突破第十师团的对手。其他师团暂时按兵不动,等摸清楚对方下一步行动再说。

    但第十师团的处境和眼下形势的发展,却让他不敢这么做。关东军司令部,甚至东京大本营都再三强调,眼下的与对手对峙的前沿是一条高压线,绝对不能允许对手突出这道防线一步。

    而且如果不尽快改变第十师团的处境,让第十师团重蹈第二师团的覆辙,东京大本营那里自己也交待不过去。尽管有些不情愿,但波田重一除了第八师团已经派出的增援部队,又命令第八师团至少再增援一到两个步兵大队之外。

    还调集了第六师团之十三联队的主力加上第二十三联队两个中队,师团一百二十毫米榴弹炮大队,两个山炮中队,加强第重炮第七联队、战车第五联队组成了一个快速纵队,在最短的时间之内东进,增援第十师团。

    同时命令第十四师团以不少于一个联队的兵力,立即东进接替第六师团抽调出增援宝清一线的部队。在该联队抵达后,调拨给第六师团指挥,立即做好北上的准备。两天之后,按照原有的计划,第六、十四两个师团先行北上。

    命令原本并不打算参战的第十一师团做好战斗准备,除了担任密山至虎林之防御,严密监视乌苏里江以东的苏军动向之外,至少抽调一个联队的兵力做好战斗准备,随时配合西线部队北上。命令已经赶到穆棱的二十九师团在两天至少要抽调两个联队抵达密山。

    在自己的部署整体已经被打乱的情况之下,波田重一干脆一不做二不休,以最快的速度,将原有的作战计划做了一个彻底的改动。

    不仅为第六师团东进部队增加了一个大队的兵力,以便与第八师团西进之兵力,形成东西对进的形势,争取先将第十师团周围的对手解决掉。按照波田重一的新计划,不仅一线的日军四个师团全部出动,而且还将原来作为预备队,以及按照计划在战时全力防御苏联,并不直接参战的第十一师团也卷了进来。

    波田重一这一调整部署,预示着杨震的第一个战术意图圆满的达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而这个结果对于杨震来说,至少看起来会是一个相当不错的开端。

    就在波田重一紧急调整部署的时候,那个被他在心中骂的狗血喷头,并发誓要亲自砍下脑袋做成标本摆放在自己办公桌子上的匪首杨震,此时就坐镇在依兰县城外,珠山脚下的一个小山村中,正等着他调整部署。

    而按照事先的计划,杨震的两个主力纵队以及大量的装备,已经全部秘密的部署到位,并已经完成展开,随时可以按照命令南下抵达最后攻击发起地域。两个纵队加上部分独立旅一级地方部队,近七万大军,上千门各种口径火炮、迫击炮。正在像一头要捕食的狼一样,正等着面前的第六师团开始行动,以便为自己寻找到下口的机会。

    实际上对于之前的杨震来说,最困难的事情并不是波田重一有没有上当,而是抵达距离前沿已经不足二十公里的各部隐蔽的问题。

    在南部山区各个制高点都控制在日军手里,自己的控制内除了江北的小兴安岭余脉以及倭肯河两岸的倭肯哈达山少数山地之外,大部分都是松花江沿岸平原地形之下。如何的隐蔽这数万大军和数百门大炮,不被日军察觉,以完美的达到战役的突然性,这对于无论是杨震还是两个纵队司令员,甚至整个部队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好在现在的依兰境内的松花江平原虽然已经被大面积开发,但毕竟远不如后世开发的力度大。松江平原上还是有不少的成片桦树林与大量灌木丛的,依兰县城以东的倭肯哈达山虽然山势不高,面积也不够大,但也足以为部队提供部分隐蔽之地。

    加上杨震所部又受过专门严格的隐蔽训练,加上隐蔽待机的时间也不是很长,以及整个依兰松花江以南的百姓全部被迁移至江北,整个江南地带已经成了无人区,所以倒也没有被日军察觉出什么动静来。

    日军虽然在杜开山打响之后,集中了大量的航空兵对两军对峙的一线阵地进行了反复的轰炸。但其主要的轰炸目标集中在各个交通线上以及已经暴露的目标。那些可能成为杨震所部藏身之地的地方,只是偶尔路过时丢下一两枚小型炸弹。

    尽管由于准备措施得当,眼下日军始终未发觉在对手一线阵地纵深二十多公里的地方居然还部署数万大军以及大量的火炮等装。但现在没有发现,并不代表今后发现不了。数万大军就隐蔽在这么狭小地域之内,不可能一丝蛛丝马迹也不暴露。

    如果日军迟迟在不行动,那么杨震只能抢先发动攻击了。在接到日军第六师团已经向西线调集了一个加强联队兵力西进的报告后,杨震在松了一口气后,立即按照原定计划,命令部队全线展开。

    杨震的计划是在西线,敌未动,我先动。而在东线虽然制定了以攻代守的战术,但是却是敌不动,我不动。敌若动,我必定打你的七寸。

    对于杨震来说,在东线第六师团增援不增援第十师团不是问题,出动多少兵力也不是问题。关键的问题是自己能否通过抢先下手,将已经打乱日军的原有作战计划,将基本上完成部署的调动起来。

    当二十七日上午七时接到第六师团已经出动一个加强联队的兵力西援的情报,知道自己第一步计划的目的已经实现的杨震立即趁热打铁。这边第六师团十三联队加强了二十三联队一部组成的西进支队刚一出发,杨震立即后发制人。

    命令隐蔽在依兰东部地区,早已经做好战斗准备,随时可以出动的一纵二旅、六旅的一个团,加强一个一零七火箭炮营,一零五榴弹炮兵营、一零五野炮营各一个,并旅属炮兵由二旅旅长李明峰、政治委员肖永智统一指挥。立即从石头河子现驻地,向南攻击前进。务必于下午四时之前强渡倭肯河。

    在强渡完成后,立即以不少于一个加强团的兵力,继续向南强行穿插至于,配合杜开山所部抢占青龙山一线,堵住第六师团西进支队增援第十师团。主力则在渡过倭肯河后,全线展开,对第六师团西进部队实施围攻。

    在部署完侧翼的行动后,杨震亲自给在前沿指挥的王光宇和王效明两个纵队下达命令。命令各部队立即进入攻击地域,最迟不得晚于下午七时之前完成最后展开,做好对当面之日军第六师团、第十四师团发起攻击的最后准备。明日凌晨一时整,对日军当面之敌发起全线进攻。

    在直接通话中杨震再三要求两个纵队司令员,不要管日军飞机的威胁,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各个攻击指定发起地域为主。从眼下到明日凌晨三时,已经不足十个小时。就算自己的战术意图暴露,日军也来不及变更部署了。

    为了按照总部的要求,准时进入攻击指定发起地域,接到命令后两个纵队立即展开行动。冒着不时掠过的日军飞机的轰炸、扫射,强行向总部下达的攻击发起地域进行强行军。

    二纵的主要作战范围在通河与依兰交界处,这里地处小兴安岭南麓山地与老爷岭东北麓连接处。地形基本上都为是山区,也不是日军飞机主要作战方向,倒还好说。

    但整个最后行军路线虽然不长,但大多数都是在平原地区的一纵就不同了。在从隐蔽地域向南攻击最后发起地域开进时,大部分行军路线都暴露在松江平原上。天上日军飞机一见到下边的大队行军人马,立即像闻到血腥味的苍蝇一样扑了过来。

    好在从关内调过来,经历过红四方面军三过草地,在红军时期就担任过团级干部的纵队参谋长肖永智经验丰富。在出发之前。他就腾出了二十多辆卡车,把高射机枪和二十毫米高炮架到车上,改装成了简易的自行式防空火力点,随同行军大队,以便随时提供防空掩护。

    并在行军路线上沿途部署了大量的防空观察哨,以及由团属高射机枪和重机枪组成的固定火力网,对日军飞机实施密切监控的同时,并随时提供火力掩护。

    加上日军飞机此时大部分都被调往宝清、勃利一线支援第十师团,以依兰地区为主要作战方向的日军航空兵数量不多,又大部分以侦察机和轻型轰炸机为主。而从前后蚂蚁lang、土龙山原隐蔽地,抵达道台桥东北方向的长青山、林家屯以及前柞木岗子至阎家村一线直线行军距离又不远。

    日军的航空兵虽然给一纵各部带来了一定的威胁,但给一纵各部造成的损失并不太大。除了一门七五山炮由于牵引马匹受惊,而损失。以及一辆运载粮食的汽车被日军炸弹命中之外,重装备倒也没有受到多大的损失。反倒是利用固定与移动的防空火力网击落了六架进行俯冲轰炸的日军飞机。

    两个纵队各部冒着敌机轰炸,以最快的速度抵达前沿部队早已经修建好的大量攻守兼备的简易阵地后,立即进行战前的最后动员与准备。以最快的速度将弹药分发下去,并向各个连排长传达了攻击命令。

    至晚十时,两个纵队各旅已经完成最后的准备,配属的炮兵各部也已经完成了进行火力打击的最后准备工作,就等待总攻命令的下达。

第十四章 炮战的结果

    尽管除了加强给东援支队的一个重炮联队之外,眼下配属第六师团的重炮兵三个联队中的两个反击炮火刚一打响,便被配属给一纵的军区直属最大射程高达二十公里的一二二毫米火箭炮死死的压制住,很快便偃旗息鼓。

    除了偶尔残存的几门炮偶尔打出一两发反击炮弹之外,大部分重炮不是正被手忙脚乱的炮兵忙着转移阵地,就是连同炮兵一起被还原成了零件。但在炮火覆盖中幸存下来师团属以及各个联队属的相对轻便的山野炮却是表现出较高的水准。

    只是第六师团的炮兵很尴尬的发现自己装备一百二十毫米榴弹炮的杀伤威力虽然很大,但这种最大射程只有五千多米的老炮在射程上实在不是对手一百毫米榴弹炮和一零五野炮的对手。

    对于主要来自贫穷的南九州的第六师团,虽然战斗力强悍,但在裙带色彩浓重,嫌贫爱富的日本陆军中上层却始终找不到一个过硬的人士照应。好不容易出来了一个当做陆相的师团长,虽然在下层军官中威望很高,但在陆军上层却是很不待见。

    没有人照应的第六师团,虽然因为战斗力强悍,屡次在日军诸次侵华行动中充当急先锋、打头阵。但在武器装备的更换上,与其他常备师团相比,不仅与号称玉师团的第一师团和勇师团的第二师团无法相比,就连其他日军常备师团相比,也始终都是慢上一拍。

    就连第四师团那个陆军公认的软脚蟹,因为有一个当过多年参谋总长的亲王照应,在换装时候也比第六师团强的多。第四师团的炮兵联队都早已经换装九一式一零五野炮和大正十四年式一零五加农炮了。

    本来这次第六师团调至满洲时,已经被告之准备为其换装最新式的九九式一零五山炮,但结果接收的是一般师团早已经淘汰的三八式一二零毫米榴弹炮,这种即笨重,射程只有五千多米,没有人愿意要的老古董。

    虽然大本营此次一口气为第六师团炮兵联队所属四个炮兵大队中的两个,换装了一百二十毫米榴弹炮。但这种换装却是让第六师团上下更加不满意。无他,这种老古董火炮在威力上还不如被抽调走的那两个大队的九四式山炮和三八式野炮。

    尽管第六师团长提出了抗议,但大本营给予的答复是:“新式火炮生产缓慢,要优先保证主要战线作战师团使用。第六师团眼下是调至满洲待机休整,暂时不用参与大规模的作战行动。所以新式火炮暂时不能给与第六师团换装。

    “至于现在先拿这些火炮对付使用吧。等新式火炮生产达到足够数量的时候,再给第六师团换装不迟。这些一二零毫米榴弹炮虽然射程近了些,但总归比七五山炮威力要大的多。第六师团先暂时装备,在换装前如果有需要,大本营会其配属新式火炮的。”

    调至满洲休整以来,师团长町尻量基看着同样被调来的第五、第十、第十四师团都已经陆续开始换装新式的九九式一零五山炮,九零、九五式野炮,第六师团还装备着九四式山炮和老式的三八改野炮,几次申请却始终得不到满意的答复。

    在此次开战前,第六师团上下官兵眼睁睁看着连续打了败仗,就连师团长都丢了,之前已经换装完毕的火炮全部丢光的第四师团又一次优先补充了新式的九零野炮、九九式重山炮以及九一式一零五野炮,和新式的九六式轻机枪后转归支那派遣军建制,调离东北。自己却只是继续使用这种老古董。

    一场炮战下来,一个大队的十二门一百二十毫米榴弹炮,尽管竭尽全力,使出了浑身解数。但只有不到六千米的射程,却始终无法将对手部署在纵深的射程远超过自己的火炮压制住,反倒是在对射之中损失惨重。

    炮战只进行了一半,这些本来用于压制对手炮兵的火炮,就只能转为对支援步兵作战。原来的压制任务,火速交由独立野战重炮第十联队在对手炮火覆盖中幸存下来的十五门大正四年式一五零榴弹炮充当。

    倒是第六师团装备的两个大队的三八式改进型野炮很是显露了一手。只是数量不多。在掩护四十五联队残余兵力以及战车发起反冲锋时,与一纵各旅属炮兵打出了一场精彩的炮战。

    仅仅从凌晨四时日军第六师团发起在其集中所有还幸存的火炮和手头仅剩的炮弹,掩护下的反突击。到天亮七时,为了稳固住阵地,掩护步兵以及战车部队重新集结于整编。仅仅三个小时之内,在依兰、勃利一线,拼了老命的第六师团炮兵就消耗了上万发的炮弹。

    在加上之前杨震部署在西线的大量火炮对日军第六师团、第十四师团一线阵地以及纵深展开的长达一个半小时的覆盖性射击,以及两个日军师团还击的炮击。

    七个小时不到的战斗之中,双方你来我往,加在你一起,不算小口径的步兵炮、速射炮以及迫击炮弹,仅七十五毫米以上口径的炮弹就消耗了至少在十万发。整个两军对峙的地段,尤其是第六师团主要作战方向的依兰南部山区,平均每平方公里落弹高达三十多发。

    这场一直打到了直到天彻底放亮后才结束的炮战,消耗掉了杨震集中在西线各部队前送炮弹的百分之七十。而被对手奇袭炮火打掉了大部分储备的日军两个师团炮兵,不仅连七十五毫米以上口径炮弹打光了,甚至就连九二式步兵炮弹、各种口径迫击炮弹都已经消耗一空。

    到了天亮,在这场炮战主要发生方向战场依兰境内,双方指挥官无论是王光宇还是町尻量基不约而同做了一件事情。就是后方申请炮弹,而且在数量上同样都加上了越多越好这四个字。

    而在第六师团侧翼一个担任侦察警戒的伪满军步兵旅和一个骑兵旅,在见到这场足以动人心魄,让人胆寒的激烈的炮战。

    尤其是在见到被炮火覆盖后,日军这个他们眼中战无不胜的强大友军阵地上成堆的,恐怕再也拼凑不上的人体部件过后。面对发起攻击的二纵五旅一团,被吓破了胆子的伪满军,在一位少将旅长和一个旅参谋长的带领下,毫不犹豫的干掉或是将部队中的日系军官捆起来。一枪未放的缴械投降。

    这两个旅正卡在第六师团西进增援第十师团毕竟之路上伪满军这一投诚不要紧,却截断了与李明峰所部在勃利大青山一线陷入苦战的日军十三联队西撤的必经之路。

    指挥五旅一团的对第六师团侧翼发起突击的五旅副旅长何志山,顾不上管这些足足四千多人的伪满军。只留下一个连将两个旅的伪满旅缴械,指定了集结区域,让他们自己向后方开进找人受降后,调头向第六师团的侧翼猛扑过去。

    两个伪满军不战而降,整个第六师团的右翼全部洞开。在炮击中损失惨重,一个加强联队在西援的路上又被李明峰死死的缠住,进退不得。而第十四师团调拨过来的部队还没有能完全接防不说,在主力自身难保的情况之下,只留下了两个步兵大队,其余的全部退回方正境内。

    接到侧翼满洲**叛变,自己的右翼防线已经全部洞开的报告,手头已经是无兵可派的町尻量基就算在不情愿,也只能从正面抽调出两个步兵中队,加上师团警卫中队以及手头最后作为预备队的两个半中队,全部投入到了侧翼。

    在手中仅有的预备队被派出去后,为了保证自己手头有一支能够应急的预备队。町尻量基又以师团部的军官为基础,加上师团部的马夫、打光了炮弹的炮兵,甚至连自己的副官都派了出去。有枪的发上枪,枪发光了就每人两枚手榴弹,勉强拼凑了一个临时步兵大队。

    只剩下一个半联队的第六师团,尽管抵抗依旧凶悍。但在左支右撑的情况之下,尤其是在反复的争夺战中,渐渐的耗干了自己的血液。打到下午四时,已经渐渐显出颓势。被波田重一紧急抽调过来的航空兵虽然想尽力支援,但地面上打成一团的两军纠缠的实在太紧了。

    束手无策的日军航空兵,虽然出动了罕见的大编队,但只能对杨震所部纵深展开轰炸。对一线的战斗所起的作用有限。只是切断了一线部队的后勤补给。在航空兵起不了太大作用的情况之下,陷入被动的町尻量基中将把希望都放在了配属给自己的战车联队身上。

    在配属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