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抗日之我为战神-第2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初那个上高中时便开始与杨震相恋;两个人一共交往了五年。曾经信誓旦旦非杨震不嫁。但最终却在杨震这个军人;和那个可以让她进入机关当上一名在杨震家乡让人羡慕的公务员的官二代之间;选择了背叛的初恋情人;却是杨震在后世至死不忘的唯一爱过的女人。
后世对于初恋情人的最终背叛;杨震虽然难过;却并没有怨恨人家;更没有去试图挽回那段感情。自己是一名常年在外执行秘密任务的特殊军人;给不了人家稳定的生活。又何必去强人所难。
如今在这个时代;再一次看到与那张自己难以忘记的脸神似的面孔;杨震却不由自主的;极为少见的陷入了失神。那一段已经淡忘的苦涩恋情;或多或少的出现在他的脑海之中;直到被身边的张子雄给唤醒。
看着面前摆放的一盒打开的牛肉罐头和满满一饭盒还微微有些冒着热气的米饭。在穿过马渡桥以西那片平原之前,为了轻装亲自下令将行军锅,以及除了随身干粮之外所有东西都丢掉。
知道眼下全军上下只能吃出发之前配给的炒米一类干粮的杨震;看着那张与自己初恋女友神似的脸;却是很快便调整过来情绪。但杨震却有些疑惑的道:“这罐头和饭是哪里来的?我记得当初可是将行军锅都扔了。”
这个面目姣好的女兵,看着有些疑惑的杨震,笑了笑道:“政委,罐头是出发之前你下命令给我们这些机要人员专门配发的,我一直没有舍得吃。米饭是昨天晚上,军部弄饭的时候我替您打的,只是您一直没有来得及吃。刚刚我略微加了一点水,用军用饭盒放在火上略微加热了一下。”
她这么一说,杨震倒是想起来了。自己在从云岭出发之前,因为机要科工作重要性以及工作强度,以及减轻后勤部携带物资的重量;的确是将一批自己从延安带过来的罐头发给了机要科的干部。以便在行军的时候,保证他们的体力,行军的时候,要背着十几公斤,甚至几十公斤的电台设备行军。在别人休息的时候,他们还要架设电台与中央以及江北部队联络。为了保证他们的体力跟得上,杨震特批给机要科的每一个人都发了两个罐头和少量的白糖。
杨震略微的犹豫了一下,接过了米饭却是将罐头推了回去道:“谢谢你了同志,饭既然是给我打的,我可以吃,但是这个罐头我可没有权利吃。这是总部特地批给你们机要人员补充体力的,我可没有这个权利替你吃。”
“你是机要人员,部队行军的时候,你们要跟着一起行军。别人休息的时候,你们又要架设电台与其他方面联络很辛苦。这个罐头,还是你自己留下吃吧。尤其你现在还是我们之中,唯一一部大功率电台的译电员。”
“我们现在与陕北、军部、以及所有的外界联络全指望你一个人那,你要是因为营养跟不上累倒下了,可是要了我们的命。”说罢,杨震看都没有看的将那个打开的罐头又推了回去。
见到杨震将罐头又推了回来,那个女兵倒是也干脆利落。不在和杨震说什么,直接干脆的将打开的罐头,趁着杨震没有防备一股脑的全部倒进杨震的饭盒后,嫣然一笑的转头离开了。弄的杨震端着饭盒,多少显得有些不知所措。
杨震身边的张子雄见到杨震少见的端着饭盒在那里发愣的样子,实在忍不住悄悄的捂着嘴偷笑。只是还没有等他笑过瘾,耳边却是传来杨震的话:“小张,你去把这个饭和罐头给刚刚那个什么送过去。对了,她叫什么名字来着,就是刚刚那个女兵。”
张子雄听到杨震居然还不知道人家的名字;不由的好奇的道:“一号,您来皖南这么长时间了;连她都不知道?这个人在军部可是大名鼎鼎;是军长和参谋长的宝贝疙瘩。您怎么连她都没有听说过?”
“她叫李蕙兰;是上海的大学生。是随着煤炭救护队一起来皖南救护的。后来军长做工作;就跟随那个什么煤炭救护队参军。在军部通讯培训班毕业后;就一直在军部机要科工作。去年和一个干部结婚。不过;结婚不到三个月;丈夫就在去年反扫荡战斗中牺牲了。”
“她是军部机要科最好的报务员。听说单凭发报手法;就知道对面的人是谁;对三战区各个电台的配置;也很熟悉。军长将她留下;就是这个原因。因为她对三战区各个师收发报员的发报规律都很熟悉。从截获的电报发报手法;就知道当面是三战区的那个部队。”
“而且此人是数字天才;对密码破译很是在行。别说三战区的电报了;就是日军的电报;她也经常可以破译。我还听说当初中央曾经点名让她去延安工作;要不是原来的副军长死活不同放人;她现在早就在延安工作了。”
“至于这份饭;人家既然给您送过来了,就是一份心意,您还是把它吃了吧。再说,我可不敢送回去。那可是整个司令部的宝贝疙瘩,要是得罪了她,您倒是无所谓了;我可就惨了。再说,人家丈夫牺牲没有多久,您在这么做会不会让人家感觉到您有些那个啊。”
听到张子雄的回答;看着他听到自己不认识这个女兵后吃惊;还摆出自己孤陋寡闻的表情;杨震有些尴尬的道:”臭小子;你也不是不知道我的规矩;从来不和女兵接触的。好了;你小子不愿意去;我也不勉强你我吃。不过你小子记住;等撤到江北后;想着给人家补上。”
“你去哪个叫什么来着;哦;李慧兰那里去替我向人家说声谢谢。还有去问问他们和军部联系上没有。如果有军部的电报;不要耽搁立即给我送过来。有电报;让他们换个人送。还有一会李明博回来后;马上让他来见我。”
张子雄走后;杨震看着手中的饭沉思了一会;却还是大口的吃了起来。一天一夜没有吃东西的他也是当真的饿了;一饭盒的饭;加上一个牛肉罐头;还有一点点下饭的咸菜;被他风卷残云吃的干干净净。
第六百四十六章 机会有的是
吃完东西;还没有等杨震放下筷子;抵达休整地点后便被杨震派出外出侦察的李明博却是回来了。李明博不仅回来了,还带回了此时绝对不应该出现在这里的老三团现任团长徐赞辉和政委钟德胜。
见到手腕上吊着绷带的老三团现任政委钟德胜,以及他们两个身后明显显得很狼狈的部队。杨震眉头皱了起来::“你们不是给军部担任总后卫,跟随军部一起撤退的吗?怎么会还停留在这里?”
听到杨震关心的语气,钟德胜却是有些惭愧的道:“政委,我们在撤退的时候,被五十二师的两个团夹击。虽然强行冲了出来,但是在突围之中部队却是被打散了。等我们边打边撤,越过榔桥至三溪的公路后,身边只剩下还不到一个半营的部队。”
“形势紧张,我们又不敢多做停留收拢部队。只能按照军部电报要求的赶往指定地点,和军部汇合。可等我们赶到指定地点的时候,因为错过了与主力汇合的时间,主力也不知去向。”
“我们不知道主力撤退的方向和路线,周边到处又都是敌情。我和老徐就合计了一下,只得趁着五十二师还没有赶到,先撤到这里隐蔽下来,等情况稳定一些再寻找主力。实在不行,就留在这里打游击。咱们都是老游击队员出身,打游击可没有怕过谁。”
“幸好,在黄子山北麓看到了出来侦察的李排长,跟着他就找到这里来了。要不是遇到李排长,我们还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见到您。三年游击战,我们当了三年没娘孩子。那种滋味,政委真的不好受。打游击咱没有怕过谁,但那种与上级联络不上的滋味真的很难过。”
听完钟德胜的汇报,杨震只能苦笑摇头。一个主力团现在就剩下一个半营,老三团可是彻彻底底的被打废了。但老三团以一个团的兵力,阻击装备精良中央军的一个师,能冲出一半的人,已经很不错了。
让充满疲惫的钟德胜和徐赞辉去休息后,杨震没有询问身边的李明博侦察情况,而是看着地图陷入了沉思。见到杨震盯着地图,身边还没有来得及汇报的李明博,不敢打搅只能默默的站在一边。这段沉默,持续了很长时间,才被机要科送电报的人打断。
看着面前喊报告的李慧兰,杨震皱了皱眉头看了一眼身边因为没有完成自己交待任务,而低着脑袋不敢说话的张子雄。面前的李慧兰却没有管杨震怎么想,直接开口道:“政委,我们已经与军部联络上。”
“军部现在已经抵达宣城境内的毛田湾一线。军长想问问政委,他们是在毛田湾一线等您,还是继续北进?另外我刚刚通过我们的电台对第二游击区监控的时候,发现驻郎溪、溧阳一线的第三战区第二游击区有异动。其独立三十三旅并挺二纵队有西移的迹象。”
听到李慧兰的汇报,杨震略微琢磨了一下后道:“将你发现的这个情况立即转发给军长。告诉军长,不要等我们。让他在第二游击区发现他们之前,趁着敌人还没有摸清楚我们主力所在的确切位置,立即隐蔽向东北方向前进。
“在北移的时候走山区,不要图舒服走平原地带。一定要尽量避开第二游击区的各个据点,行军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隐蔽。在行军的时候,尖兵要放的远一些,行军队列两侧也一定要放上部队掩护。如果在行动之中与敌遭遇,那就不惜一切代价打过去。”
“第二游击区的兵力配置是西重东轻,南重北轻。在宣城以北,兵力没有多少,只有少量战斗力很差的忠义救**。只要动作迅速,打开一条通道绝对没有问题。告诉军长,军部以及主力至迟今天午夜之前,必须在宣城以北的敬亭山一线抢渡水阳江。”
“还有,你告诉军长。这封电报发完之后,他那里的几部十五瓦电台如果无特殊事情一律只接不发。包括与中央之间的联系,全部通过我们转发。和我们之间的联系一律使用地线和小功率电台。”
听到杨震的这个命令,李慧兰有些不敢相信自己耳朵一样,不由的问道:“政委,我想确定一下。在您的这道严禁军部使用大功率电台的命令之中,军部与中央之间的联系是不是也包括在内?”
对于李慧兰的疑问,杨震没有任何犹豫的斩钉截铁道:“包括与中央的联络在内。所有必须的电报,全部由我们转发。他们当前的任务,就是全力隐蔽东进。他们即将进入水网地带,军部的行踪越晚暴露,对他们越有利。”
“你把我的这个段话原封不动的转发给军部。告诉希夷军长,我不希望再见到他在行动的时候,再有任何的犹豫。我安全的很,也不用他惦记让他拿出他身为军长的魄力来,做事一切以主力和军部的安危为重。一定要敢于下决心。告诉他,下一步怎么走就看他自己的了。希望他不要让我失望,不要让中央失望。”
“你再和军部的其他首长强调一遍。在北上的过程之中,一切行动均有军长负责。任何人不得干扰军长的决心。还有部队行动的时候要集中起来,不要分散开来。现在军部身边就剩下四个伤亡不轻的团,再分散岂不是自己削弱自己的实力?告诉军长在渡过水阳江后,不要做任何的停留直插溧水。”
“给江南指挥部罗忠毅、廖海涛二位同志发电。让他们除了留下独立第二团以及地方武装坚守,并准备所需主力北渡所需的渡船之外。立即率江南部队主力之新四团、独立第一团南下桥里镇一线接应军部。并警戒芜湖、马鞍山方向的伪绥靖二团以及日军部队。”
“告诉罗忠毅和廖海涛二位同志,我不管他们有什么困难。但是最迟今天午夜之前,必须进至桥里镇一线。一旦芜湖的日伪军出动,要不惜一切代价拖住日伪军南下的速度。就算部队打光了,也绝对不能让军部和主力出现腹背受敌的态势。”
说到这里,杨震顿了一下,看了看李慧兰后道:“小李同志,这期间你一定要密切的注意第二游击区的动向。尤其是在四十师被调走后,其主力挺进第二纵队和独立三十三旅的动向。如果有异常,一定要随时报告。”
听到杨震的命令,等李慧兰离开后一边的殷杨急忙道:“政委,不让军部等我们,那我们怎么办?是继续的留在这里,还是另选路线?第三战区为了摸清我们的动向,一定会派电台监视我们电台动向的。我们只要一发报,我们的大致位置就会暴露。”
“和日本人对峙了这么长的时间,再加上去年的冬季攻势,第三战区情报室的监听能力还是相当的强。就算无法精确的定位我们具体位置,但是确定到我们大概的位置应该没有任何的问题。”
“政委,我们现在手头的弹药已经所剩无几,仅有的几挺重机枪和迫击炮也已经全部丢光。部队也异常的疲劳消耗极大,主力和军部如今又远在宣城境内。我们一旦被敌军发现,周围连一个策应的部队都没有,情况将会极为危险。”
“不用多,现在来一个加强团,我们就很难抵御的住。我们的安全是小事,但是政委您的安全怎么办?身边就这么一点的部队,又没有多少弹药。您要是有什么危险,就算我们能冲出去,那里还有脸再去面对中央、军长。”
看着有些焦急的殷杨,杨震摆了摆手道:“急什么?这里山高林密,他们的主力现在又都在徽河以西。就是三战区现在发现我们的位置,调兵也需要一段的时间。而且我现在倒是希望他们能早一点发现我们的位置。”
“命令部队,休整一小时之后出发。向南进入旌德,我们去黄山欣赏一下风景。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既然与军部汇合有些麻烦,那咱们就去领略一下黄山的风光,体会一下当初徐霞客的心境。”
杨震的这个南下的命令,让殷杨目瞪口呆半晌才道:“那政委,我们南下旌德可就与军长他们越离越远了。难道我们不渡江北上了吗?还有旌德是三战区的腹地,我们孤军前往是不是有些太冒险了?”
看着明显被自己南下的这个决定有些吓到的殷杨,杨震笑了笑道:“我不让军部使用大功率电台,所有电报全部由我们转发。就是要制造一副我们就是主力的假象,将宣城一线的第二游击区的注意力吸引到我们这边来,为军部以及主力创造摆脱阻击的机会。”
杨震指了指地图上旌德的位置道:“那个上官云相不就是担心我们到旌德,进入天目山区后无法找到我们吗?那我们就偏偏摆出一副南下旌德的架势来给他们看。只要我们摆出这个架势,他上官云相势必会抽调大部分兵力追击我们”
“旌德虽然是三战区的腹地,但那里东有天目山,西有黄山。我们回旋的余地,要比在这里大的多。只要我们谨慎一些,三战区是抓不到我们的。至于北上,这是中央下的决心与命令,我们必须得执行。不过现在看不着急,机会我们还有的是。”
“等军部进入苏南后,我们在寻找机会直接从泾县北上渡江去无为。至于现在我们最重要的任务是帮助军部和主力,摆脱掉敌人的追击。我们的部队短小精干,找到敌军的缝隙突围还是很容易的。”
第六百四十七章 佯动计划
说到这里,杨震拍了拍对自己下一步的意图依旧有些不理解的殷杨道:“让军部以及主力在毛田湾一线等我们是绝对不可能的。你是老兵了不是新兵蛋子,应该知道时间对于我们来说有多宝贵。”
“军部以及主力虽然现在已经进入宣城境内,但那里河道纵横,还有大量的湖泊。而且面对着日伪两面夹击,回旋余地极为狭窄。一旦军部在毛田湾耽搁的时间过多,很有可能被反应过来的三战区发现。”
“军部和主力这样的大部队转移,可以短时间之内隐蔽自己的行踪,但长时间肯定无法隐瞒。一旦在渡过水阳江之前暴露行踪,势必会遭遇到第二游击区的阻击。水阳江的江面虽然不宽,但对于我们来说却是一道天险。”
“渡江之后,又处于南漪湖与日伪驻扎了重兵的芜湖之间。一直到溧阳苏南部队驻地之前,几乎没有任何的回旋余地。如果在抢渡水阳江之前,被第二游击区发现,师老兵疲的军部以及主力,就处于一个极度危险的地步。”
“而军部带着几百非战斗人员,还有大量的辎重。加上部队连续作战伤亡和疲劳,形势对于他们来说很危险。所以军部的行踪越晚暴露,对军部行动也就越有利。但这需要有人将三战区的视线牵走,至少短时间之内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掩护军部行动。”
“我们的部队虽然弹药所剩无几,作战部队的数量也不多。但这种情况也就意味着我们的部队相当的精干,而眼下精干也就意味着机动灵活。所以这个牵牛鼻子的任务,吸引三战区注意力的任务就由我们来承担。”
“等军部抵达安全的地方后,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我们则利用皖南敌军主力都被吸引到旌德方面的机会。寻找敌军的缝隙,直接走泾县、南陵、繁昌一线渡江。旌德一线的回旋余地很大,单凭三战区部署在皖南的这几个师即便形成封锁线,也不会很严密。我们的部队又精干,所以对于我们来说,机会很多。”
“去吧,让部队做好准备。还有,让机要科继续监视第二游击区电台的移动。等部队休息好了我们就出发。这里虽然山高林密,但是距离三溪、榔桥一线还是太近了。不是我们久留之地。”
杨震这边调整部署,准备以自身带的小部队摆出一副主力的架势佯动,吸引周边敌军,尤其是卡在主力北上必经之路宣城地区的第三战区第二游击区注意力。掩护军部和主力北上溧阳与苏南部队汇合。
那边在宁国的三十二集团军司令部之中,全权负责对皖南部队清剿的三十二集团军总司令上官云相,却是在电话里面对着据守皖南部队北移的必经之路星潭、三溪、榔桥一线的四十师长方日英大发雷霆。
他一个装备精良有三个满编团编制,还配属了其他部队一个团的师。在有地形之利的情况之下,非但没有堵住拖家带口的几千人,让人家从自己眼皮子底下硬生生的撕开一个口子冲了出去不说。还被打残了两个团,几乎全歼了一个团。
而且到现在对究竟从自己眼皮子突出去多少人,在突破星潭一线后向那个方向撤退居然还一无所知。只是告诉集总,除了第一波冲出去后,星潭方向还有人在抵抗。直到今天清晨才全部突围,这么一个抹零两可含糊不清的情报。
他方日英简直就是一个饭桶,四个团的部队构成的防线不过一天一夜的功夫,就被人家突破不说,还撕了一个七零八落了。更可气的就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居然还不知道人家往那个方向撤退。这不是废材是什么?
四十师防线被突破的事情,还不是最让他头疼的事情。最让他头疼的是出现问题的不单单是四十师一个。各个方向几乎都除了问题。就连表现最突出的五十二师,也出现了知情不举的问题。
在昨夜的战局之中,虽然四十师的防线就被突破,但北线的五十二师并非是没有机会。北线也是此次作战之中最为卖力的五十二师虽然扑了一个空,还击溃了对方部署在榜山至榔桥阻击的一个团。但却在关键的时刻抽调部分兵力,利用其主力部队转移的情况插向丕岭一线。使得榜山一线兵力单薄,未能及时的封闭住突破口,让人家的主力给跑了。
而南线的七十九师在突破牛栏岭一线后,动作迟缓。甚至置集团军总部下达的不顾对方小股部队骚扰,连夜向星潭一线突击。务必在清晨时赶到星潭,配合四十师完成对星潭一线的新四军部队合围的命令不顾。
在突破牛栏岭一线后,居然以自己部队连续行军作战引起过度疲劳,而且不善夜战为借口,停下来不紧不慢的休整了大半夜。等赶到星潭以南指定位置的时候,连一根鸡毛都没有抓住。
至于尾随追击一四四师则更是废物,非但没有能留住人家的后卫部队,没有能实现自己对新四军分割的计划不说,还被人家顺手将先头营给打残了。目前整个围剿计划弄出这么一个结果来,对于他这个之前信誓旦旦的集团军总司令来说,无疑就是一个耻辱。
而更让他愤怒的是,五十二师俘获了新四军的一个纵队参谋长,获得了整个皖南新四军部队行军时的部署情况以及行军路线后,居然瞒着不上报,甚至就连集总都不报告。而是自行派兵迂回丕岭一线,摆明了想要独吞这份功劳。
结果却是两眼一抹黑,一个装备精良的搜索连被吃掉了,才发现是块硬骨头。而等到人家跑了,发现独吞已经没有机会了才上报的时候,却是已经黄花菜都凉了。除了几个掉队的伤兵之外,丕岭一线至星潭周边几个师的部队什么都没有抓到。
关键是耻辱对于上官云相来说还是可以忍受,反正久经官场的他脸皮早就锻炼出来也不在乎了。当年保定军校毕业的时候为了靠上一颗大树,厚着脸皮与当年叱咤江南半壁江山的那位五省联军总司令硬攀亲,直接就混上了一个旅长之职。
见人家战败,便转身就见风使舵的背叛了那个所谓的亲戚,投靠了国民政府。为了在盛行姻亲与裙带关系的民国官场上,找一个后台强硬的背景,不惜将自己的妹妹许配给粤系大将,现在第七战区司令长官做如夫人。脸皮自然是相当的厚,一点小耻辱自然不在乎。
至于军事上的成败,他更不放在心上。在当年对江西进行清剿的时候,自己所属的有两旅之众的四十七师两战便丢了一个精光,自己这个师长成了光杆司令的事情也不是没有过。关键是这种情况打乱了战区长官部对新四军皖南部队的整个进剿计划。
而让他更为担心的是,一旦新四军皖南部队进入旌德的天目山区,自己将再也无法彻底的将其歼灭。天目山战略位置重要,西连黄山山脉,而东与浙江山水相连。而浙江是什么地方,那里是老头子的家乡,是最高统帅的根本之地。
重庆的那位老头子家乡观念甚重,一旦新四军流窜进入浙西,窜进他的根本之地,自己恐怕就真的在官场上混到头了。就算自己的那位位高权重的妹夫恐怕也保不了自己。星潭一线被突破,新四军如果南下旌德,就随时有东进浙江的可能,才是他对方日英发如此大火的重要原因。
再三命令四十师必须立即查清新四军突围部队撤退方向后,放下手中的电话,上官云相一脸疲惫的坐倒在沙发之中。此次会剿,调集了七个师的兵力,到头来除了抓到了百余个俘虏之外,居然是两手空空。
除了那位自己主动叛逃的前参谋处长之外,更是连一个营长都没有抓到。尤其到现在还没有查清楚,星潭一线被突破后对方的行踪,这多少让他有些沮丧。想想一旦新四军沿着天目山进入浙江的后果,上官云相不仅后脖埂子都有些发凉。
原本对那些杂牌武装不信任,才想方设法的抽调了几支嫡系部队,甚至不惜短时间之内削弱前沿部队防御,调集部分中央军精锐做为主力参加此次作战。却没有想到最致命的错误,正是出在这几支自认为战斗力最强、装备也最精良、也最能服从命令的嫡系部队身上。
对私自扣留重要情报的五十二师以及作战不利四十师,动作缓慢、贻误战机的七十九师这几个嫡系部队,他愤怒归愤怒。但上官云相也知道,自己这个没有任何基本部队的空头司令,是奈何不了这几位天子门生的。
自己虽然是保定军校毕业生,与**跟多将领,包括三战区那位司令长官都有同学之谊。但自己的从军生涯是从五省联军开始的,直到北伐后期才投靠国民政府。横看、竖看,在中央军中都算是一个外来户。与中央军中最吃香的黄、陆、浙、一这四个方面没有半点瓜葛。
不仅没有瓜葛,甚至细算起来还有不少的仇人。自己当年在龙潭会战之中,在那位五省联军总司令的统帅之下,差一点将第一军给彻底的打垮。要不是桂系的第七军苦战,加上海军切断了后援。龙潭战役的结果,还真的不好说。
这一战,自己不仅拼光了基本部队不说,更是在中央军中结下了死敌。若不是中央军中几位保定同学,比如现在的战区司令长官照应,自己别说当一个集团军司令,目前能不能在军界混还两说。
第六百四十八章恐怕是来者不善
当年龙潭那一战打的山河五省联军固然是几近全军覆灭,但第一军的结果也没有好到那里去。仅仅黄埔五期的学生,就伤亡了五百多。如今那位在重庆执掌大权,任卫戍总司令的当年第一军第二师师长就是伤在此役之中。
到现在一到重庆开会,这个家伙还对自己横眉竖眼的。要知道人家从军几十年,就受过那一次伤,还是自己当年的部下给留下的。要是知道自己此次功败垂成,那个一直看不上自己眼的家伙不落井下石那就怪了。在中央军中千里送鹅毛的不多,落井下石的可是历来都不少。
自己虽然暗中一直为那一战而自豪,但表面上却不敢有任何的表现。毕竟当年差点被一锅端了的号称天子门生,嫡系中嫡系的第一军出身的人,现在大部分都在高位上。别的不说,那几个师长,那个不是一方大员。
如今能在派系纷杂的中央军做到今天的位置原因,无他不外是归顺国民政府以来拼死效力,为中央军冲杀了十几年的结果。虽然拿得出手的战绩基本没有,而且还是以败仗居多,但好赖表现的一直对老头子忠心耿耿。虽不能说备受重用,但是也没有做过冷板凳。
要是此次在皖南这条小河沟里面翻了船,让重庆的那位以为自己不堪大任,以七个师之众,挟精良之装备,并配属了大量的炮兵。还让不过九千装备残破,枪弹两缺的敌军跑了。认为自己不堪大任,那可就真的没有翻身的余地了。
自己可不是那位在打了败仗还升官,人称福将的家伙,在中央军中可没有那么多的后台。尤其是没有现任军政部长,那位门生满天下的号称中央军第二人那样的后台。一旦倒台,想要重新爬起来,可就艰难了。
不行,他们还没有进入浙江,也就说事情还没有到不可挽回的余地,自己绝对不能就此认输。已经习惯了官场生活的自己什么都可以没有,但是绝对不能没有权利。小丈夫不可一日无钱,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这是自己的座右铭。
想到这里,上官云相刚刚还因为星潭被突破,整个合围圈成了一张漏网而有些萎靡不振的神情,一下子变成了打了兴奋剂一样。从沙发上跳起来,立即让副官将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