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抗日之我为战神-第2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不允许我们走出这个机场的警戒范围,根本就不让我们接触到当地的居民。我们所需要的东西,都是由苏联方面统一提供的。我们自己的军装他们也不让穿,一律全部更换为苏联军装。”

    说到这里,黎明摘下脑袋上的船形帽道:“听说这里原来有一批蒙古学员也在学习飞行,但是我们来之前全部被调到另外一个基地去了。而且这里原本有从蒙古当地招的一些勤杂人员,在我们来之前也被辞退了。”

    “所有的人都换成从苏联国内调来的苏联人。我们到这里已经半年了,接触的全部都是苏联人,就连蒙古人是什么样子的都没有见到。不仅仅是我们这里,听说苏联方面在蒙古境内允许我们备降的机场,都是这个样子。”

    “我们的人不允许走出机场一步,蒙古人也不许靠近机场。而且我们的周围,时刻都有苏联人在监视。这次是您来了,否则除了夜航训练之外,平日里一到天黑我们甚至连宿舍也不能出去。甚至宿舍楼外,都要布上苏军的岗哨。就是怕我们溜出去,私下与蒙古人会面。”

    “我听说苏联方面已经决定我们这批学员毕业后,就不在利用外蒙的苏联航空兵基地为我们培养飞行学员和地面导航人员。军区后续以及从关内选调所有的人员培训,将会转回苏联远东军区所在的江北地区。这里的导航工作,也全部都由苏军方面负责。”

    “那个和我们交好的苏联教官除了这些之外,私下里还告诉我们,这是来自莫斯科的命令。听说,还是苏联的领袖亲自下的命令。同时他还告诉我们一定要加小心,他们接到的命令是我们这些人如果有擅自外出,与当地人接触的格杀勿论。”

    黎明的回答,让杨震紧紧的皱起了眉头。中国人进入外蒙古,苏联人会严加控制这一点并不出杨震的意料。外蒙被从苏联强行从中国分裂出去,还不足二十年。苏联人不敢保证这里的蒙古人对中国还有没有感情,势必会严加控制。

    杨震知道,蒙古人对苏联人以及其扶植的所谓蒙古人民共和国内心并不欢迎。苏联人在蒙古推行的其在国内的那一套,让蒙古人很反感。只是在苏军武力威胁之下,不敢公开的反对而已。

    虽说蒙古人想脱离中国独立,恢复所谓的成吉思汗的光荣,是其所谓的上层人物一个相当宏大的梦想。但是像现在这种所有的牲畜都归集体,传统喇嘛教的信仰也被强行的禁止,喇嘛被迫还俗,庙宇被拆毁。

    不仅信仰被剥夺,在经济上还要忍受苏联人的压榨。因为没有其他的销路,所有的牲畜只能低价卖给苏联人。蒙古人卖出牲口后,甚至只能保住本钱。对于这种使得整个蒙古成了苏联人廉价的肉制品来源地的独立,蒙古大部分人并不欢迎。

    而且按照杨震所了解的历史,早在清朝灭亡后,部分蒙古王公还有那个什么活佛,宣布****,却并未获得大部分人的支持。甚至大部分的蒙古王公,也公开表示坚决反对。后来更是被北洋政府出兵直接镇压了。

    如果不是趁着当时国内政局的动荡,连年军阀混战造成财力的空虚,使得北洋政府自顾不暇。再加上苏军直接出兵,击溃了少量的中国驻军,那个苏联人搞出来的什么所谓蒙古人民革命党根本就没有机会弄出这个依附苏联,实际上成为苏联殖民地的怪胎来。

    杨震当初以蒙古正处于关内与东北联系的纽带,在蒙古培养自己的航空兵学员,可以就近从关内选拔为借口。将部分飞行以及地勤人员的培训,从江北挪到蒙古,就是想了解蒙古人真正的想法。只是他没有想到,苏联人会做的如此的彻底。

    在苏联人看来,一旦蒙古人的真正情绪被泄露出去,虽然不会有太大的麻烦,但终归在国际上还是会引起一些被动来。尤其在去年苏芬战争后,苏联遭受了西方严重制裁才刚刚有些缓和的时候,苏联人并不想因为蒙古在引起什么纷争。

    当然苏联人的这种手段不仅仅是针对中国人。与好赖还允许入境的中国人相比,西方国家的人别说在蒙古境内居住,就是想进入蒙古地区都没有可能。苏联人对蒙古控制之严密,远非杨震可以想象的到的。

    虽说苏联人并未将中国人看成一个自己的对手,因为此时饱经战乱,国家山河破碎的中国在他们眼中还远远称不上一个对手。但是苏联人对中国进入蒙古这个被他们巧取豪夺的中国领土还是戒心相当重的。

    即便是作为他们口口声声自己同志的抗联,也要受到严密的监视。不仅严厉禁止这些学员与当地人的接触,甚至为了防止万一,直接干脆将这些学员在训练结束后全部软禁在宿舍之中。

    对于苏联人的这个做派,杨震极为不满。沉默良久杨震站起身来,在房间内转悠了几圈后,直接对黎明道:“既然你们留下来,起不到总部希望你们能够起到的作用,那么就全部撤回去。”

    说到这里,杨震摆了摆手道:“你们这三百名学员,在基础训练完毕后,全部都撤回去。一个都不要留。美国人援助了我们一批新式飞机以及飞行教官,今后你们的后续训练全部该在国内进行。”

    “美国人的空战战术,要比苏联人灵活的多。加上准备接手的都是美式飞机,你们撤回国也好,跟着美国人多学一些。但是什么该学,什么不该学,你们要心里有一个数。不要什么都和他们学。”

    “至于目前在哈巴罗夫斯克训练的那五百名飞行学员,就继续留在那里。完成培训后,直接接手苏联方面提供的米格三战斗机以及伊尔四轰炸机。接收一个中队,就回国一个中队。还有今后不要再向江北派遣新的学员了,所有的飞行员培训,全部改在根据地内进行。黎明,你是航空兵部队分管部队训练的副参谋长,这件事情你要亲手去抓。”

    也许是久居上位习惯了,也许是作为一支大军的统帅,杨震现在已经适应了自己的身份。杨震有些没有注意到自己交待任务的语气中,少了以前的那种对于这些老红军出身的人,那股子发自内心的尊敬。而是开门见山的,有如对待自己老部下那样直呼姓名。

    参加过长征,老红军出身黎明听到眼前这个年纪比自己还小近十岁的军区一号首长,这种习惯性的交待工作方法,却是连大气都不敢出。只是轻轻的点了点头道:“一号,请您放心,我一定按照总部要求去做。”

    黎明本来还想在说些什么,却是在看到杨震神色中透露出的一丝疲惫以及袁芷若有些埋怨的眼神后,将还没有说出口的话又咽了回去。只是招呼自己的部下站起身来,对着杨震敬了一个礼道:“一号,您做了半天的飞机,已经很疲惫了,我们先回去了。”

    对于黎明的告辞,杨震本想在多留他们一会。但刚要开口的时候,突然想起这间房间里面很有可能会被苏联人安装上窃听器,随即又闭上了嘴。只是轻轻的挥了挥手,示意黎明他们可以回去休息了。

    看着黎明一行人离去时身穿苏式军装,头戴船形帽的背影,杨震心里却是感觉到有些别扭。自己的部队身上穿着别人的军装,虽说事出有因,但多少让杨震心里很是不舒服。实际上杨震不知道,他的这种不舒服的感觉,并不是因为这身军装的原因。至少在他刚下飞机的时候,并没有看这身军装太碍眼。

    但是与黎明谈完话后,却突然看这身苏联军装很是讨厌了起来。实际上纯粹是一种心理作用。苏联人在蒙古对中国人的霸道作风,让他感觉到极为反感。杨震此时心中突然产生一种极端的厌恶感,很想尽快的离开这里。

    沉默了好大一会,杨震对袁芷若道:“告诉飞行员,今晚上尽快的做好明天起飞的准备。另外,告诉战斗机飞行员,要仔细算计好航程。如果可以不携带副油箱,就不要携带。军区上次进口的副油箱数量有限,我们自己又不能生产。这种东西用完了又无法回收。”

    对于杨震的第一条命令,袁芷若倒是没有意见。但是对于他的第二条命令,袁芷若却是反对道:“一号,我们到延安还有近一半的路程,中间还要经过绥远一带的敌占区。若是护航的战斗机不携带副油箱,一旦路上遇到什么突发性的意外,那么我们的战斗机根本就无法飞到延安。”

    “而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副油箱因为数量不多,加上我们自身又无法生产,的确显得很珍贵。但是与一架战斗机和一名飞行员相比,它还是不足为数的。所以,我建议您的第二条命令还是不要发布了。”

    “出蒙古,直到延安中间的日军是其蒙疆驻屯军,与关东军是两个建制。其航空兵力基本上完好无损。眼下关内战场又没有什么大战,这个蒙疆军的航空兵建制应该是完整的,所以我们一路山很有可能遇到日军飞机拦截。”

    “而且一号,我们的战斗机从其最大的航程来看,经过仔细的计算,的确可以不携带副油箱可以抵达延安。但是我们必须计算好提前量,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无法预测到明天究竟会发生什么事情。”

第五百九十五章从善如流

    说到这里,袁芷若微微沉思了一下后道:“我看,不如这样。战斗机起飞的时候,还是携带上副油箱。在飞行的时候,优先使用副油箱。如果路上没有遭遇到日军的拦截,即便副油箱内的油料已经消耗干净,我们也可以不必非得要投掷副油箱不可,也就不必付出不必要的损失。”

    “虽说携带副油箱,因为额外的配重增多,飞机的性能有所下降。但是副油箱内的燃油也可以弥补掉这部分性能下降带来的损失。只要不进行空战,我想部分机动性能的损失,我们是可以承担的。”

    袁芷若的反驳,让杨震微微一愣。他没有想到眼前的这个小姑娘不仅工作能力强,精通医术,还对这种形势分析有一手。更对空战战术,也有一定的了解。不过,袁芷若的提醒确实有一定的道理。

    这里距离延安还有一半的航程,路上谁能知道会不会遇到一些特殊的情况。比如说袁芷若提起的日军蒙疆驻屯军航空兵的拦截?从这里出了蒙古所谓的国境,就是日军与**以及十八集团军晋西北军区对峙的前线。

    长期在前线的对峙,使得这里的日军警惕性可比在东北独占鳌头的关东军可是高多了。而自己为了走捷径,并未打算按照之前的惯例,走绥远**控制区上空。而是准备从赛音山达直接飞抵延安。这一路上,遭遇日军航空兵拦截的可能性很大。

    一旦遭遇到意外,机身油箱只够勉强从赛音山达飞到延安的这些p三九战斗机,因为油料的限制,如果遭遇到空战,几乎没有任何可能会在抵达目的地。袁芷若说的没有错,一架飞机和一个飞行员的价值要远远的高于一个副油箱。

    想到这里,杨震抬起头对袁芷若苦笑了一下道:“小袁,还是你说的对。我的这个决定下的过于草率了,差点没有犯一个原则性的错误。这次多亏有你的提醒,谢谢了。好,就按照你说的办。所有的战斗机,还是挂上副油箱。”

    杨震这么快就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让袁芷若吓了一跳之余对杨震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在袁芷若看来,年轻得志者必定志得意满,都很难听进别人的劝说。而这位年轻的司令员在某些方面的独断专行,似乎也证明了这一点。

    但是让她没有想到的是,这位年轻的一号,听到自己的提醒马上就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而且立即进行的改正。这与她想象的有些很不一样。这个时候她才明白,这位年轻的一号,并没有一般年轻得志后的张扬。

    实际上对于今天杨震与在蒙古苏军航空兵基地学习的这些干部和学员在见面的时候,袁芷若就吓了一跳。无论这些人资历再老,在这位年轻的一号面前,却是连大气都不敢出。袁芷若明显感受到这些人在与一号谈话的时候,身上的那种压力感。

    不仅仅在这些人身上,就连袁芷若日常接触过的那些平日里在自己部队说一不二的纵队司令员、政委们,在这个比他们小了很多的一号面前,很多都是大气不敢出。袁芷若甚至明显感觉到他们对这位一号既爱又怕的心思。

    自从受到东北局委派,为杨震担任秘书以来,这些日子接触下来,让袁芷若一直以为这位一号是即霸道又狡猾的那种人。他既可以将那些美国人、苏联人还有自己的对手日本人耍的团团转。又让自己的部下,对自己既爱又怕。如果没有一定的手腕,以他的年纪很难做到。

    袁芷若一直以为整个军区,除了李政委和郭参谋长之外,没有人能够劝的了这位一号。却没有想到自己也能说动这位一号。对杨震有了新的认识的袁芷若,看着杨震心中突然产生一种别让的心思。

    察觉到自己心中这股子别样的心思,袁芷若脸色微微一红,连忙掩饰道:“一号,如果没有什么事情,我先休息了。我希望您也早些休息。”

    看着袁芷若微红的脸色,那里知道她的心思,短时间之内发生了改变的杨震挠了挠头,有些疑惑的道:“小袁,你脸怎么红了?是不是病了?你赶快去休息吧,我还要考虑一些事情。”

    袁芷若摇了摇头道:“没事的,只是有些累了。那一号我先去休息了,您也早些休息,别熬的太晚了。您的身体还没有完全康复,要多注意休息。”说罢,袁芷若不待杨震回答,急忙的转身就走了。

    看着袁芷若匆忙离去的背影,杨震摇了摇头。他不是没有察觉出袁芷若的异样,只不过还以为袁芷若那丝异样只是长途飞行引起的疲惫的杨震,压根就没有往别的方面去想。杨震的心思,此时全都放在了明天到延安后的事情。

    杨震原本这两天一直在琢磨该如何向中央汇报这两年的工作,但是思来想去,也没有想出一个什么来的杨震,还是决定如实汇报。除了某些必要的事情来,很多东西还是说实话的为好。因为杨震知道,自己就算受过专业的训练,但是在伟人锐利的目光之下,很难做到可以隐瞒。

    虽说杨震知道已经逐渐开始成熟的自己,已经不是当初那个见到林总后失态的人,但是想想自己所了解的这位伟人风范,杨震也觉得自己没有什么隐瞒的必要。当然除了自己作为后世来人的这一点之外。

    想了想,杨震打开了地图又仔细的将需要汇报的去年秋季以及今年夏季两次会战的概要,看了一遍。又在脑海之中将要向中央汇报的与美苏谈判的内容仔细的回忆了一番,又确定了一下后,便决定今天早一点休息。

    只是已经习惯了熬夜的他,躺倒那张让他感觉到很不舒服的床上,却是翻来覆去也睡不着。窗外月光似水,多少有些失眠的杨震披上军装站起身来,走到窗前一把拉开了窗帘,看着窗外几个苏军以安全的名义加强的哨兵,站在这本来属于中国,但现在却变成了异国的土地上,心思却是有些跌宕起伏。

    对于窗外苏军明显加强的警戒力量,杨震只是淡淡的一笑,虽然内心很反感,但是却并未太放在心上。杨震的目光只是在苏军哨兵身上扫了几眼,便将目光放在了远处停机坪上,排放的整整齐齐的飞机,以及满天的星斗上。

    此时的蒙古,因为几乎没有任何的工业,自然也没有任何的污染。由于没有光害的污染,加上地处草原地带、地势平坦。以及平均海拔一千多米高度,空气厚度也不同的原因,这里的星空比杨震在北满见到的还要清晰和明亮。

    而这种美丽对于来自污染严重,由于光害的侵蚀,在城市的夜晚几乎很难在看到几颗星星的杨震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很值得欣赏的美景。

    杨震就这么静静的一直站在窗边,欣赏着在其他平原地区难得一见的夜景。直到午夜过后,已经是凌晨时分,睡意渐浓才整衣上床休息。多少有些失眠的杨震,却不知道就在他的隔壁,有些别样心思的袁芷若也是同样直到凌晨时分才进入睡眠。

    虽说睡的很晚,但已经习惯了早睡早起的杨震,早上六点还是按照生物钟的规律,按时起床。起床后,杨震简单的吃了一口早餐,在简单的询问了一下天气情况后。婉拒了那个苏军少将在这里停留几天,好好的休息一下的建议,登上飞机准时起飞。

    急于离开的杨震不知道,就在他带领的机群逐次起飞,编队后陆续消失在天际后,机场送行的人群之中,自昨天他抵达后,一直在观察着他的眼睛向身边那个为他送行的苏军少将道:“将军同志,我希望你能够就这位中国同志以及所有在这里学习的中国学员,所有的情况向莫斯科做一个详细的汇报。”

    “记住,莫斯科需要的是详细的汇报。另外,你可以在电报上加上你自己对这位杨震同志的印象。我希望将军同志能仔细的考虑一下这封电报该怎么写,总参谋部和你们情报总局并不是那么好糊弄的。这是国防人民委员亲自指定的电报。”

    “还有这封电报,总参谋部不希望被内务人民委员部和国家安全总局的人知道。我知道你应该有自己的办法,能够瞒得住内务人民委员部和国家安全总局那些无孔不入的耳目,将这份电报直接发给总参谋部。”

    “将军同志,你应该想的到你的这份报告对苏军国防人民委员部以及总参谋部,甚至克里姆林宫都非常重要。这是关系到苏联在今后的一年中制定国防政策,保持远东地区安全的一件大事。”

    这个人虽然嘴里虽然一口一个将军同志,但是在其语气之中却全然听不出半点的尊敬。而这个人在抵达赛音山达之后,即没有出现在欢迎杨震的那个简短的仪式上,也没有在送行的时候公开自己的身份。只是在暗处一直用眼光,在仔细观察着杨震。

    虽然这个人的身上只穿了一身上校的军装,但是那个苏军少将对其却显得毕恭毕敬,对于他的显得有些强硬的语气,却是连半个不字都不敢说出口。。如果这个人杨震见到的话,一定会大吃一惊。

第五百九十六章 保密

    这个人,杨震虽然闻名已久,但只是后世通过照片和某些苏德战争期间的纪录片才见过。他的才华,也要一年之后才会因为苏德战争的爆发,而才有了一个展现自己能力的舞台。但是这个人的大名,对于杨震来说,却是绝对不陌生。如果杨震见到他,恐怕自己也会吓一大跳。

    尽管这个人现在只是苏军总参谋部作战部第一副部长,但是在一年后的苏德战场之上却成了苏军作战指挥的大脑,仅仅一年半的时间就从少将晋升成为元帅。被称之为苏军最优秀的战略策划者和总参谋长。在西线战争结束后,又挥师东进指挥百万苏军横扫关东军。

    不过虽说杨震对这个人的能力和才华敬佩不已,但此人很明显并不想让杨震知道他此时就在外蒙。不仅前来欢送的时候刻意隐藏了自己的身份,甚至压根就穿着便装。如果杨震没有见到前来欢迎自己的那位苏军少将对此人毕恭毕敬的样子,他很难会将这个人与后世自己在照片以及纪录片中所见到的那位威风凌凌的苏军元帅联系起来。

    虽然他此时的军衔与奉命前来欢迎杨震的那个苏军将领一样,都是少将。但作为总参谋部的作战部第一副部长下来视察,下面的人还是必须尊敬的。尤其是在克里姆林宫对此人极为重视,最高领袖对此人的一些建议很是看重的情况之下。

    这位少将的表现虽不能说卑躬屈膝,但是根本就不敢摆出一副平级相待的姿态。毕竟人家现在的身份是国防人民委员部的特别代表,在深的最高领袖器重的此人一句话就可以决定前程,甚至是生死。

    那位被所有苏军将领恨之入骨的内务人民委员虽然已经被处决,但是肃反并未停止。莫斯科派来的人对于下面的苏军将领来说,总有一股子可怕的感觉。无论他是总参谋部还是内务人民委员部,还是最新成立的国家安全委员会。

    对于所有的苏军将领甚至所有的苏联人来说,这几年的生活简直就像在地狱中一样。人们对来自莫斯科的人,总有一股恐怖的感觉。生怕突然有一天会被来自莫斯科的陌生人带走后,便一去再也回不来。

    尤其作为苏联肃反重灾区的苏军中,所有将领对莫斯科来人,无论是哪一个部门的,都有一种深深的畏惧感觉。这也为什么同样是少将军衔,驻蒙苏军将领会对这个莫斯科的来人如此毕恭毕敬的原因。

    他可不想像自己的前任那样,被莫斯科来人带走后,便一去再无消息。将诺门罕战役前的苏军驻蒙军司令带走了,可不是穿内务部队制服的人,而是穿着正规苏军军装。有了这个经历,对于这位上面来的钦差,这位少将不敢有半点的怠慢。

    在郑重的交待完前来迎接杨震的这个少将后,这位现在看还很神秘的人物,直接乘坐停放在距离杨震机群不远处的一架里二专机,返回了莫斯科。此人此次悄无声息的来了又走,好像就是专门来看杨震一般。

    而此时乘坐在飞机上看起来是在闭目养神,实则谁也不知道他在想着什么的杨震,压根就不知道自己与那位后世极为钦佩,被称作整个二战之中最优秀的总参谋长的人擦肩而过。而没有想到此人会专门从遥远的莫斯科跑到蒙古来,就是为了看上自己一眼。

    因为头天的事情,加上中国人心中惯有的领土情结。离开赛音山达后,在蒙古境内飞行时,杨震的兴致一直不是很高。直到接到飞行员报告,飞机已经进入绥远上空,他的心情才稍微缓和了一些。

    接到报告,杨震便睁开了起飞后一直闭着的双眼。很贪婪的看着机翼下那草原、戈壁,以及地面上那星星点点的白色,应该就是蒙古牧民放养羊群这一幅在东北很难见到。在后世因为土地的荒漠化,更是极难见到的景色。

    当机群飞越包头上空后,看着机翼下出现的一条犹如黄色的缎带流淌着在草原上的大河。尽管飞行员没有报告,但杨震一眼就看出这就是那条即哺育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但又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无数灾难的母亲河。

    尽管在后世多次见过黄河,但此时杨震的心情却是与后世见到这条河的时候,心中却迥然不同,远没有了后世的平静。看着机翼下面的这条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杨震脑海里不由的响起了后世那首熟悉的旋律。

    “河山只在我梦萦,祖国已多年未亲近。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了中国印。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心中一样亲。”

    “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就算生在他乡,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心中一样亲。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就算生在他乡,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

    看着机翼下的这条黄河,;两世为人的杨震心情出现了近两年来少见的激动感觉,甚至可以用激情澎湃来形容。那一首后世闻名的《我的中国心》,不由自主的哼出了声音。而且唱了不止一次,反反复复的直到黄河已经远去,才平息下来。

    坐在杨震身边的袁芷若听到杨震嘴里哼出的这首歌,不由自主的被这首歌深沉的旋律吸引住了。睁大了那双有神的眼睛,仔细的听着杨震嘴里唱出的歌词。直到杨震停下来,才有些好奇的道:“一号,这首歌您是从那里学的?真的很好听。不过,倒是有些像留样之人所做。”

    听到袁芷若的问话,之前因为心情过于澎湃,而没有察觉到自己唱出声的杨震,不由的微微一愣,才发现自己居然一时失态哼出了声音。虽说有些尴尬,但对于袁芷若的问题,杨震也不能不回答。

    犹豫了一下,杨震开口道:“这首歌的名字叫《我的中国心》,是我在北平留学的时候,听过一个北平的华侨唱过。他自幼随家人一同出国,那次回国见到年幼时候熟悉的场景,一时激动所做。以示自己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没有忘记自己还是一名中国人。”

    “我参加革命后,在被俘之前便一直随一二九师战斗在黄河流域。自被俘后到现在,已经整整两年没有在见到这条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如今时隔两年再次见到,一时激动便想起了这首歌曲。”

    “唱这首歌的那个华侨,少小便离开祖国成为,成为远在异国的游子。但最魂牵梦系除了家乡的山山水水之外,就是黄河、长城这两个中华民族的象征。我的经历虽然与那个华侨基本不同,但多少也有类似的一面。”

    “他自幼出国,成为在异国他乡的游子。而我三八年在山西作战被俘后,被迫离开了部队和朝夕相处的战友,成了一只离群的孤雁,就像孩子离开了亲娘一样。成为战俘说遭受的屈辱和虐待,还可以忍受。但离开了部队,那种痛苦却是难以解脱的。”

    “如今见到这条黄河,就像回到了老部队,回到了自己母亲身边一样。一时激动,便想起了这种几年前,曾经听到过的歌曲。这首歌写的很好啊,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我最喜欢的就是这句。”

    说到这里,杨震止住了话题。不想就这个话题在继续下去的杨震,转过头又一次看向机翼下的景象。此时黄河早已经远去,机翼下面已经陆续的开始出现与之前自己见到的大草原浑然不同的,缺少植被地貌,沟壑纵横的典型黄土高原地貌。

    当飞机过了黄河进入陕西上空,看着机翼下的断断续续的长城以及长城北面的大片夹杂草原中的沙漠。杨震知道延安近了。过了眼前的毛乌素沙漠,就是榆林。而过了榆林,就是自己的目的地延安了。

    自又一次进入国内后,随着自己的目的地越来越近,一路上没有遭遇到日军任何方式拦截而获得的平静,让杨震本来多少有些担心的心情渐渐的放下。虽然对于此次飞行究竟会不会遭遇到日军航空兵的拦截,杨震多少心里也有些担心。

    但在经过综合分析关内战场的局面以及中央转来的日军驻华北方面军,以及蒙疆驻屯军航空兵实力后。对于此行的安全问题,杨震倒是并未太放在心上。在他看来,骚扰虽然必不可免。

    但是在飞行航线进行了严格的保密之下,在没有接到事先准确情报。日军对兰州的空袭线路,又远在山西南部的情况之下,日军大规模的拦截是几乎不太可能出现。除非日军的情报系统,渗透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