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抗日之我为战神-第1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回去了又能怎么样?还能继续读书?爹妈都走了谁供我?我是家里唯一的一个男孩,受我爷爷是前清的秀才的影响,我爹娘一直希望我能考上一个大学出人头地,从小就不让我下地干活。我虽然出身在乡村,可连地都不会种,回去吃饭都成问题。三个姐姐都已经出嫁了,家境也就是一般,我总不能拖累她们吧?”

    “我原来所在的部队又是刘老总手中的川军精锐,待遇虽然比不上中央军,但这军饷却是不薄。我一个少尉排长的军饷,虽然不能天天大鱼大肉,但养活一家老小还是没有什么大问题的。”

    “参谋长出身川军杂牌,我出身的川军可是精锐中的精锐。我的那个连清一色的汉阳造步枪,还有两挺他所在的川军杂牌部队没有的瑞士原装进口的启拉利轻机枪,弹药也算的上充足。军饷也从不拖沓,按时发放,所以也就死了走的心。”

    “我在四川有堂客,哦,就是用你们东北话说的老婆,我们那边叫做堂客。说起我这个老婆还是有一段趣事。那年四川爆发二刘争川之战,战场主要就是在成都。她当时在成都读书,正好赶上。”

    “我这个人你也知道,有时候好冲动一些。当时我们部队正驻扎在她们那个女子中学的边上。在对方炮击的时候,我把她从炮火中救出来。她就对我产生了好感,后来不顾家庭的反对嫁给了我。”

    “她家是内江大豪绅、大地主,是有名的名门望族,整个内江县的土地有一半是她们家的。她家在内江可以说跺一跺脚,整个内江都要晃三晃。历任新县长上任,要是不取得她们家的支持,根本就站不住脚。”

    “她爹还指望着她这个洋学生联姻,最求更多的利益。与她家联姻的都是高官显贵,再不就是名门大户,那里会看上我这个小排长?她当时是铁了心嫁给我,为了我不惜和家庭断绝关系。甚至连书都不读了。后来还是婚后我鼓励她上的成都女子师范学校。”

    “婚后,我们俩倒也是相敬如宾。我在川军中的军饷虽然不算多,但作为一个少尉排长养活她也足够了。她虽然出身大家,但却是一个典型的贤妻良母型的女人。从来不追求奢华,也很能吃苦。否则以我甚至还不够她们家一顿宴客饭钱的军饷也养活不起她。”

    “后来,我们有了儿子和女儿,虽然日子过的紧吧了点,但也很开心。直到七七事变后,川军出川抗战。我出川抗战以后,除了将军饷寄回家,一晃有快三年没有见她们娘三了,也不知道她们过的怎么样了?还真想她们?也不知道,她们过的怎么样了。”

    陶净非只是静静的听着杜开山的叙说往日与家人在一起的幸福生活,并未答话,直到两个人酒劲上来才沉沉睡去。

    第二天早上,两个人吃完早饭去找杨震的时候,才得知杨震有事昨夜便已经与后勤部张部长连夜赶往萝北东北局驻地了。转话的那个参谋还告诉,等他们上任后,司令员会到他们驻地去找他们谈的。让他们别着急,先去交接工作。

    听到杨震这个贴身参谋的转告,两个人面面相窥良久。陶净非才先开口道:“老杜,司令员让我今天上任,我就不回驻地了。你要保重,我可还等着你喝酒那。”

    知道分别就在眼前的杜开山情绪显得很低落,握住陶净非伸出的手良久才道:“老陶你也要保重,等下回,有机会我亲自下厨给你弄点我们四川的特色菜招待你,让你尝尝我的手艺。老陶,我可告诉你,我的手艺当年在川军中可是一绝。”

    看着情绪显得很低落的杜开山,陶净非将手放到他攥着自己手的手上,显得有些犹豫的沉默了好大一会才道:“老杜,成个家吧。现在根据地已经扩大,形势也大致稳定了,部队现在又来了不少入伍的女学生,你的资格也够。你在找一个老婆成家对你还是有益处的。”

    说罢,陶净非松开手,将在身后牵着马的警卫员身上的挎包拿了来,从中间抽出一张电报纸递给杜开山后道:“老杜,这是我们昨天到后政委交给我的中央转过来的电报。你昨天心情不好,我就没有给你。今儿再不给你,就不知道什么时候了。这件事情,我想还是让你知道的为好。”

    说到这里,转身接过警卫员递过来的马缰翻身上马后,陶净非看了看明显被自己话弄的有些糊涂的杜开山道:“老杜,我马上要赶到一分区报到,就不陪你了,我相信你老杜能挺过来的。我知道,你老杜是一个硬汉子,什么挫折都难不倒你。”

    杜开山的确有些被陶净非的话弄糊涂了。自己调职的事情和成家有什么关系?自己在四川有老婆了,昨天晚上不是已经和他说了吗?让自己抛妻另娶,这在部队之中可是纪律不允许的。

    虽然入党的时间不长,但杜开山明白在这支现在还保持清教徒生活方式的军队中,作风问题可是大问题。再说自己与在四川老家的老婆一直很恩爱,是做不出来找一个什么抗战夫人那种事情的。

    虽然没有搞清楚陶净非话里的意思,但杜开山一直目送陶净非的身影不见后才打开手中这封中央转过来的电报。在仔细看了一遍后,一向自信的杜开山,脸色却在瞬间变得苍白。就连手中的抄报纸掉到地上都不知道。

    他身后的警卫员见到电报掉到地上,连忙捡起来。跟在杜开山身边已经不短日子的他知道,这些电报都要归档的。一旦丢失,要追究责任的。实际上他更好奇电报上究竟写了什么东西,让自己一向极为自信的首长变成这个样子。

    知道自己一直小心呵护的家散了的杜开山,面色苍白,什么表示都没有,只是有些失魂落魄的离开司令部。走之前甚至没有按照惯例,和留在司令部的李延平、郭邴勋告别。他此刻心里想的什么没有人知道。

    所有人见到的只是他在此后的战场之上的表现不在像以前那般总是凭借自己观点,甚至有些意气的方式。用兵更加显得老辣,仗打的也一次更比一次狠,也一次更比一次精。引负责东线作战,而与主持西线战事的王光宇一起被日军私下称之为杨震手下的西虎东狼,也是最难对付的敌人。

    这个狼就是说的是与擅长指挥诸兵种协同,尤其是步炮协同,长于防御作战,被日军称之为北满第一虎将的王光宇相比。更善于采取大兵团集群运动战,由于作战风格飘忽不定,多使用狼群战术,而被日军称之为北满狼群中最凶的一只头狼的杜开山。

    这封几乎改变了杜开山整个性格的电报上的内容杨震在与中央打通联系后,就是拜托中央的一件事情。在打通与中央的部分联系后,杨震希望中央将几个重要干部的家属,尤其是身为高级干部的郭邴勋与杜开山两人的家属接到边区,代为照顾保证安全以安军心。

    中央接到杨震要求后很重视,领袖亲自命令十八集团军驻重庆、成都两个办事处利用在四川的党组织进行寻找。郭邴勋的家属好办,就一个老爷子在成都某高校任教。杜开山的家属却是花了一番心思,才最后找到。

    郭老爷子知道儿子并未阵亡,在东北坚持抗战后虽老怀大慰,但却没有答应去延安。只是希望自己虽然已经年老不能上阵杀敌。但可以在有生之年,多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为国家、民族多培养一些人才。

    而杜开山的家属却是让中央有些为难。他在四川的那位妻子在前方传来他“阵亡”的消息,已经被断绝了关系的娘家又逼着回去。用孩子为筹码,逼着改嫁给了当地一个与其家族有极大利益关系的大盐商作为添房。

    由于**工作需要,也是在国统区,人家又是经过三礼六聘明媒正娶的,中央去的人无法将其带走。只能将他已经被送到老家的姐姐处的孩子接走。好在杜开山的三个姐姐知道这两个孩子是已经阵亡的弟弟唯一的血脉,那个男孩更是他们老杜家的一条根,视若掌珠。

    虽然三家的家境也不过普通之家,但姐弟俩倒也没有遭什么罪。在杜开山当中学教员,大革命时期便入党的秘密党员大姐夫的劝说之下,虽然不舍,但也答应了中央去人将孩子带走。

    中央这封电报一是告诉杨震,他委托的事情除了几家实在无法找到之外,其余的已经完成。二也就是希望和杨震沟通一下,寻找来的家属是留在延安还是想办法送到东北。

    杨震接到中央回电虽然有些犹豫,但最终还是决定将实情告诉杜开山。这件事情早告诉比晚告诉要好。他相信面对这个寻常人很难接受的妻离子散结果,以杜开山的性格会挺过去的。

第二百七十八章 江北态度的转变

    正在东北局开会的杨震接到李延平发来关于杜开山知道家变后表现的电报。琢磨了一下还是亲笔给李延平起草了回电。让他将因为不放心派出去远远跟着的人手撤回来。就像前一阶段的自己一样,这种事情还是靠杜开山自己去解决,别人帮不了什么的。

    杨震这次连夜从位于兴山要塞的司令部赶赴东北局驻地的萝北开会,走的很匆忙。原本想要找杜开山好好谈一谈的想法只能押后。这次急着赶回东北局开会,是因为刚从江北返回的总指挥一封绝密电报。

    总指挥这次去江北不仅仅是要求谈判引进军工生产线的问题,还有一个重要的事情就是按照杨震提出的向江北购买几架运输机,并协助开通经江北中途在外蒙古加油,直飞延安的空中航线。以便打通与中央的直线联系。

    杨震在此次战役发起之前,也就是在这批大部分是从新疆抽调的干部从新疆出发后,就接到中央来电。中央在电报上直接明确告知,随着西北交通环境的日益恶化,原经甘肃、新疆、苏联前往东北的路线不得不暂时中断。

    途径兰州的干部,已经出现过几次被当地军政当局无理抓捕,甚至被秘密绑架后失踪的事情。出于保护干部安全的需要,在交通线安全性没有恢复之前,这批干部将是最后一批由关内调往东北的干部。

    为了急于重新打通与中央的直线联系,杨震加速启动了原本就为缩短路上时间,而与江北商议开辟原定空中航线一事的进度。为了能购买到所需的运输机,杨震甚至忍受了江北的狮子大开口,开出的一吨黄金一架飞机,培养空地勤人员全部以日元现汇结算的天价。

    只是让杨震没有想到的是在这场战役结束后,江北原来有些暧昧,甚至是漫天要价的态度却突然有了转变。前后转变之大,让自感心里承受力都比较强的杨震,都颇为有种应接不暇的感觉。

    江北此次不仅再次答应提供三笔总价值达到两千万卢布的低息贷款,还同意杨震在飞行员由自身解决的前提之下,出售给抗联五架在苏军中也是最新式的里二式运输机。并答应按照杨震要求,将苏军最新从美国进口的运载量达到八吨的c四六式运输机转交给杨震所部两架。

    至于杨震求购的苏军在入侵波兰战役中缴获的武器弹药,生产线方面也表现的很大方。表示这些武器可以按照二手货的标准,半价出售。而弹药则可以按照国际市场价格的三成全部出售。

    至于杨震点名要的军工生产线,可以将在西乌克兰以及西白俄罗斯地区收缴的波兰全部武器生产线,以及两条弹药生产线按照实际价值的六成提供。只是波兰的工业主要集中在西部原德国和奥匈帝国境内。原属沙俄的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军工产业并不是很多。这方面提供的数量有限。

    江北甚至提出取消之前的那个小型合成氨工厂合同,对方将会把位于波兰重要工业区利沃夫的一个中型合成氨生产厂无偿转让给抗联。甚至答应可以将缴获的波兰空军中的所有飞机都转交给杨震。

    当然这些物资杨震还是需要付出一定的拆装费与运输费的。而且那些前来帮助的苏联专家也需要按照其在国内工资平均水平的一倍支付工资。

    尽管这些东西本来就是都是二手货,以二手货的价格出售本就是应该的。但在目前自己唯一的外购渠道掌握在别人手中的情况之下,杨震也只能忍受在他看来,这种纯属于即当**,还要立牌坊的做法。

    很明显江北对自己在杨震所部扩大,并取得了令人惊讶的战果后,使得自己获得的收益远远的大于自己的前期投入很是满意。在莫斯科看来,用一堆自己无用的废铁,和几乎白来的工厂设备换一个稳定的东部边境还是很核算的。

    在欧洲形势日益恶化的情况之下,东部能维持一个稳定的边境让苏联最高统帅部非常的满意。而在苏军最高统帅部看来,既然苏军已经决定通过武力解决芬兰问题,维持一个安定的东部边境更加重要。

    在苏军最高统帅的所谓建议之下,这份本来已经拖延了两个月的谈判,进展突然神速了起来。江北一改之前不是能拖就拖,再不就是狮子大开口漫天要价的做法。原来久拖不决的谈判,在短短的五天之内便达成了一份让杨震相当满意的协议,江北不仅对总指挥之前提出的要求基本上全部满足,甚至额外还增加了部分的援助项目。比如说杨震原定的两架里二式运输机,这次江北干脆大方的又给添上了三架里二式运输机。

    还答应将原来杨震并未提出的,苏军在波兰战役中缴获的波兰空军的飞机、陆军的部分坦克全部大方的免费赠送。当然这其中有一个前提是,这些装备使用人员的培训必须全部在江北进行,所有教官也必须由苏军担任。

    至于之前死不承认苏军从美国购买的即便在美国也是最新式的c四六式运输机,这次也答应转售两架。这次江北的表现,又一次证明了尊严是靠实力打出来的,没有实力,你就是举着金饭碗上门要饭也没有人搭理你。

    这些缴获的波兰陆军武器装备,对于苏军来说本身就等于废铁一堆。无论是其仿制的德式一九二四式生产的wz二九式步枪,改造的苏制莫辛纳干步枪的wz二五还是仿造比利时fn一九一八式轻机枪生产的wz一九二八式轻机枪,还是wz三零式水冷重机枪使用的都是用七九子弹。

    其炮兵装备的法国造或是波兰仿造的法式七十五毫米山野炮,还是奥匈、捷克产的一百毫米轻榴弹炮对于苏军来说,都是一些没有什么用的老古董。尤其是那些一战后法国生产的六十九毫米山炮,对于苏军来说连老古董都算不上。更别提苏军缴获的波兰陆军武器装备之中还有不少是波兰在苏波战争中缴获的苏军一战时期的山野炮。

    这些武器装备对于正在虽然也正大力扩充兵力的苏军来说,留着因为口径不同既没有什么用,还要花心思去保养。在战时更容易因为武器的口径不同,引起装备上混乱。还不如一次性打包便宜一点的处理给杨震。

    但就算这些都是人家眼中的废铁,但掌握在人家手中。在你不能给他带来任何利益的前提之下,你就是举着金条去买,都不会给哪怕是一发子弹、一支步枪。

    江北指定这次杨震从江北获得的两千万卢布的低息贷款购买这些在他们眼中的累赘,几乎是一举两得。不仅贷出去的钱连转一圈都没有用得上,便又回到了自己的腰包之中。还空手套白狼的白弄了两千万卢布,而且杨震还要承他们这样一个天大的人情。

    毕竟向抗联出售军火,他们还要冒着一定的军事与外交上风险的。尽管在杨震所部快速壮大后,他们冒得这个危险几乎已经是微乎其微。但对于一向秉承着伟大的苏维埃利益至上原则的江北来说,这个风险还是很大的。

    江北尽管这次态度转变的很大,出手也很大方。但对于杨震希望能够购买苏军在波兰缴获的库存镍铬等原材料却是一口回绝。只答应出售缴获的库存的一千五百吨战前波兰从德国进口的高级镍铬合金钢,以及两千吨制造炮弹使用的炸药。

    他们给出的意见是杨震所部现在还没有冶炼镍铬合金钢这种高级技术,甚至连一个正规的炼钢厂都没有。这些制造枪炮所需的特种钢材还是由伟大的苏维埃提供比较好一些。这些杨震一直想获得的原材料,无论总指挥怎么说,对方就是不开口。

    而对于杨震希望江北能够提供一套炼钢设备,以便利用小兴安岭的铁矿资源,修建一座钢厂,达到枪炮用钢自给自足的请求,也被对方毫不客气的回绝了。江北的答复同样很明确,兴建一座现代化的炼钢厂,耗资巨大不是你们现在能够承担的起的。

    在没有制空权的情况之下,建设一座钢厂既没有必要,也用不到。伟大的苏维埃随时可以采取极为优惠的价格向你们提供优质的钢材。况且缴获的波兰钢厂设备也是苏维埃所需要的。

    很明显江北尽管这次出奇的大方,但对于原材料的控制却是并不打算撒手。也就是说,杨震现在即建立起一座现代化的兵工厂,但输血管却仍旧捏在人家的手中。兵工厂的原材料供应,只要江北想,就随时可以切断。

    没有了优质的镍铬合金钢,你就是生产出一堆天文数字的弹药,但却造不出发射这些弹药的枪炮,也是没有用的。没有了原材料,那些兵工厂的设备就算再先进,也不过是一堆废铁。

    杨震此次被急招来东北局除了与李延禄见面外,就是商议这笔买卖究竟是做还是不做。两千万卢布,这个数目在总指挥以及东北局其他领导眼中可谓是一个天文数字,执行起来必须慎之又慎。

    听完总指挥关于此次谈判的内容叙述后,杨震毫不迟疑的道:“做,为什么不做?用两千万卢布买回来十多个师的武器装备,还有大量的武器生产线,这么划算的买卖为什么不做?”

    “江北不是答应我们可以在五年之内使用煤炭、农产品以及部分现金偿还这笔贷款吗?那还等什么?按照现在鹤立地区一个月六万吨煤炭的产量,除了我们自用的部分外,可以拿出去四万吨还债,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现在欧洲战火已经燃起,是江北用的到我们时候,所以才会如此大方。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这有什么可担心的?过了这个村可就没有这个店了。”

    总指挥与新到任的东北工委主任李延禄对望一眼后,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道:“现在军事任务压倒一切,我们同意以鹤立煤炭偿还贷款。但杨震同志,现在控制在吉东军区手中的几个煤矿和金矿你们必须要交出来。所产煤炭与黄金由东北局统一使用。”

    “另外,此次购买武器以及军工生产线的两千万卢布贷款使用后,大约还能剩余二百万卢布。这笔钱,上缴东北局一半。东北工委已经开始工作,各地的地方政权已经组建完毕。但在资金上极为紧张。”

    “你划拨过来的那些资金只能够维持东北局以及东北工委的日常工作,也就是只能喂饱工作人员的肚子。在目前没有任何资金来源的情况之下,我们只能和你伸手了。还有你今后作战缴获的资金中必须上缴东北局五成。”

    看着还是第一次如此严肃的与自己谈话的总指挥,以及他与李延禄的可谓是狮子大开口,杨震没有丝毫犹豫的笑了笑道:“总指挥、李主任,你们这么说不就是见外了吗?这些煤矿、金矿,乃至贷款不是我杨震个人的,都是国家、民族的财富,上缴给上级统一管理是应该的。”

    “我们党的原则是党指挥枪,不是枪指挥党。吉东军区是党的队伍,不是我杨震个人的队伍,服从东北局指挥是必须的。老子从儿子要钱,这还有什么好说的?”

    “这样,鹤立地区的那几个煤矿,军区留下一个用来改造战俘外,其余的全部无偿上缴。至于金矿,总指挥军区几万部队也等着米下锅那,总得给我留下一个。我看将梧桐河金矿给我们留下,其余的我可以上缴。”

    “另外,结余贷款剩余就不要上缴一半了。这样不管多少,军区除了留下三成作为流动资金外,都可以全部交由东北局和东北工委统一使用。但作战缴获的资金同样最多只能上缴三成。”

    “总指挥、李主任,军区几万大军一个月的人吃马嚼就是一个天文数字,我保留这些也是无奈之举。皇帝都不差饿兵,我身为军区司令员总不能让部队饿着肚子去作战吧。总不能连烟钱都不给战士留点吧。”

    “资金上我可以按照东北局要求去做,但军工厂必须归吉东军区管理,不能移交东北局。一路军和三路军需要的补充,我们可以直接从库存里面调拨。还有这次购买的武器装备全部移交给吉东军区。”

    “我们部队人数多,扩编之后主力加上地方部队将近十万余人,对武器装备,尤其是弹药的需求量很大。作为目前东北抗日的主力,压力最大的吉东军区必须保证装备、弹药的补充。”

第二百七十九章 尊严是要靠实力打出来的

    对于资金的事情杨震没有计较太多。大家都是一家人。今后的工作开展离不开地方工作的支持,只要自己保留下足够的资金就可以了。太多了,等于给自己找麻烦。上缴也是合情合理。

    但军工厂以及武器装备,杨震必修牢牢的控制在自己手中,这是杨震必须坚持的。一场战役打出的弹药可以堆成山,而扩编后十余万大军的所需的武器装备更是一个天文数字。要是一个没有一个强力的后勤保障,这仗还怎么打?

    杨震答应之痛快,并且超过两人提出的数目,让总指挥与李延禄微微一愣。他们两个人,尤其是对杨震相当了解,本来已经做好与他讨价还价的总指挥,谁也没有想到杨震不仅答应的这么痛快,还超额满足了自己的要求。

    杨震的出奇爽快,不仅让总指挥极为满意,更是第一时间便引起了这位初次见面的东北工委主任的好感。在组建生产建设兵团过程中,这位主任可谓是出了极大的力。从整体规划到移民,几乎都是他一手完成的。这与杨震初次见面给其留下的良好印象不无关系。

    战争年代的人办事远没有后世那么拖沓,更不用什么事情都得再三的研究。像这种事情,仅仅他们三个人就拍板定了下来。杨震答应的爽快,总指挥与李延禄也不推三阻四。况且,杨震说的也是实情。

    在江北同意给予两千万卢布的贷款后,已经解决了组建各种兵工厂资金问题的杨震之所以留下了整个三江省黄金产量最大的梧桐河金矿,除了补充军区资金消耗,以及对日军战俘和铁杆汉奸进行劳动改造外,还有一部分原因是要秘密为中央提供一部分资金。

    看着爽快的杨震,总指挥笑了笑道:“这次江北能答应的如此痛快,与你们在此次战役之中杰出的表现有直接的关系。我听远东军区政委伊万诺夫说,这次他们派出的摄影队拍摄的纪录片送到莫斯科放映后,连斯大林同志都震惊了,连声夸赞你们了不起。这次能如此痛快的达成协议,是斯大林同志亲自下的命令。而且江北那边已经开始执行。”

    “不过苏军远东军区司令员阿巴那谢克大将曾经和我提过,红军总参谋部希望我们能将这次在对日作战中缴获的日军新式坦克,以及各种新式火炮提供给苏联同志一部分,他们想要作为样品研究。

    “为了表示感谢,他们愿意为我们无偿提供原本其准备留用的二十四辆波兰陆军最新式七tp的坦克。并且远东军区还以个人名义,为我们无偿的提供一批炮兵、装甲兵教官。并愿意在远东军区航空兵为我们代培三十名飞行员。”

    说到这里,总指挥有些感慨的道:“而且这批坦克和部分武器弹药已经运到了江北,我返回的时候已经亲眼看到。你不知道,在看到这批堆放在苏军远东军区司令部所在地,我们在战役之中急需的武器、弹药时候,我有种感觉这些东西恐怕运过来已经那个有一段日子了。”

    “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对于我们当初提出的想法他们早就已经同意了。他们之所以之前迟迟没有点头答应我们的交易,恐怕就等着看我们这次战役的结果如何,再拿出来与我们交易。打赢了,自然皆大欢喜。如果我们这次打了败仗,恐怕压根就不会有这么一回事了。我们的老大哥很现实不是吗?”

    对于总指挥的感慨,杨震没有丝毫的意外。对于苏联人这种性格,他早就已经了解了,所以眼下并未感觉到什么意外。在杨震看来还是国际歌中的那句话:“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

    所以对总指挥的最后面的那句感慨,杨震微微笑了笑道:“总指挥这没有什么,尊严从来就不是没有代价的,一切都是要靠实力自己去争取。我还是那句话,你没有对应的实力,就是要饭都没有人给你。打的好了,自然而然有人给你送上门来。”

    “因为你打的好,可以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好处。如果打不好,无法给他们带来他们想要的利益,没有人会搭理你的。江北将缴获的对他们来说已经无用,几乎等于废铁的物资和装备扩大我们的实力,保障其东部边境的安全。”

    “这样他们就可以腾出原本用于防范关东军几十万的兵力,和大量的火炮、飞机、坦克等技术装备用于未来的欧洲战场。欧洲现在打的是极为热闹,对于江北来说,他们压力比我们大得多。”

    “我们赢了,可以牵制几十万关东军不能入关,也可以避免关东军对其东部边境照成压力和威胁。这批武器弹药正好可以给我们锦上添花。输了,他们不可能给日军找进攻自己的借口,尤其是在西部受到的威胁日益严重的情况之下。““无论是出于消灭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的需要,还是基于掠夺苏联丰富的矿产以及农业资源,德军东进是必然的。我打赌两年之内,在消灭了英法解除后顾之忧后,德军必定会倾巢东进。”

    “这个趋势我都能看的出来,以斯大林的精明未必看不出来。他们将我们捧起来,稳住东线,这样他才能全力对付其西部地区可能爆发的战争,对付德**队。两线作战,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不是什么愉快的事情。更何况还是日军这种战斗力绝对不弱的军队。”

    “所以,总指挥你也不要感叹。我们打的越好,能得到的物资越多。但有一点我希望东北局能有一个心里准备。一是在苏德战争真爆发的那一天,苏联势必会切断我军物资进口渠道,以满足自身的需要。”

    “另外一点就是必须提防,江北一旦觉得我军势力发展会给其带来哪怕是一丝的威胁,都会切断我军的物资供应。不过这一点在欧洲战事彻底平息之前的可能性不算太大。至少在目前,我们与江北的关系是合着两利,分则两害。”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