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抗日之我为战神-第1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然对于杨震来说,在第一阶段战役刚刚结束,老兵与骨干损失惨重的情况之下一口将这个号称日军战力第一,拥有步骑炮合成的第二师团全部吃掉,他自认还没有这个良好的胃口。但打掉第二师团的门牙,踹断他的肋骨这个能力他自认为还是有的。
第二百八十七章 唱一出假戏给日军看
郭邴勋在调整一线阻击阵地部署的时候。杨震正与前来汇报的陈泊谈话。悄无声息,独自前来杨震处的陈泊汇报的很详细。对于陈泊如此快的进入工作状态,杨震很是高兴。但对于陈泊是否抓人的请示,杨震却是否决了。
后来被称为延安情报、反谍三奇才之一的陈泊在抵达郭邴勋后,立即进入工作状态。并按照杨震提供的线索,将主要目标锁定在军区后勤处。只用了短短的两天,便查出了线索,锁定了大致的目标。只是涉及到的人让他感觉很慎重。所以才特地连夜赶回来向杨震汇报。
听罢陈泊已经锁定目标的汇报,杨震即高兴却又感觉到一丝的愤怒。尽管心中想要将这个人千刀万剐,但终归杨震还是压制住心头的愤怒,冷静了下来。对于陈泊是不是该抓人的请示,杨震只答复了八个字:“严密监控、顺藤摸瓜。”
杨震的意思很明确,不出手则罢,一旦出手就要一网打尽,绝对不能出现漏网之鱼。不过现在既然这个人已经浮出水面,那么在杨震看来,自己的后续计划便可以展开了。这个人还有用,现在不是动手抓人的时候。
在陈泊走后,杨震给郭邴勋发了一份只能由他亲自翻译,而且只能由他与李延平两个人可以查看的绝密电报。除了将陈泊的汇报情况大致做了一个说明之外,也示意郭邴勋开始按照既定计划开始行动。
待发完给郭邴勋的电报后,杨震做在椅子上看着天边渐渐落到山后的夕阳,沉默良久才长长的叹息一声,内心很难真正的平静下来。他没有想到这个人会叛变,一块从日军那个基地冲出来的老兄弟会出卖自己,会出卖这些与他几乎是同生共死的兄弟们。
杨震此刻的心情,郭邴勋并不是体会不到。但在接到杨震的电报后,郭邴勋以最快的速度稳定住自己的情绪,将负责前线供给的张镇华找来。在第二阶段战役即将展开之际,按照原来的计划,将后勤部一分为二,并对部长、政委的工作做了一下对调。
由于身体之前被俘的时候受过重刑,一直不是很好。从老黑顶子秘营返回后,又一直处于高度的忙碌之中,身体几乎累垮的后勤部长彭定杰留在萝北负责兵工厂、生产建设部队以及主要是粮食的筹集。最重要的是负责与江北联系。
而前沿的弹药、物资的供给、所有物资的分配则改由后勤部政委张镇华负责。所以这次郭邴勋找的是张镇华,而不是应该负责总体工作的彭定杰。
在张镇华赶过来后,郭邴勋当面交待道:“老张,你们马上将已经准备好的弹药、粮食、医药用品以及其他军需物资马上装车,前送至浩良河一线,交由军区赵副司令亲自签收。记住是赵副司令那里。”
听到郭邴勋居然要将已经准备好本来按照计划补充给刘长顺和王光宇的物资,转运给赵副司令,张镇华微微的一愣:“不是说这批物资准备补充给一旅和二旅吗?怎么转给赵副司令了?是不是计划更改,要在浩良河一线展开反击了?先打二十五师团了?”
对于张镇华的疑问,郭邴勋微微点了点头道:“鉴于目前两路日军之间的兵力对比,以及其总体部署,军区前指已经决定先拿二十五师团开刀。一旅现在已经抵达浩良河二十五师团侧翼全线展开。军区直属炮兵已经在昨夜便调往浩良河准备参战。这批物资尤其是炮弹和火箭炮弹,就是准备给他们的。”
“这次计划要严格的保密,除了后勤部所属各处相关人员之外,一律不得外泄。运送的时候由你亲自带队,走群策山一线。记住,是你自己带队。别人就算是相关人员,也一律不得告之或是随行。”
“而且除了行军路线只能你自己知道外,再带上一部电台,选择一名最可靠的报务员。另外,你去政委那里领取一份新密码。这份密码只有你自己掌握,所有收发报由你自己翻译,不得使用译电员。”
对于郭邴勋的再三交待,张镇华却是有些不解。计划可以与相关人员商议,可这物资运送路线却只能自己知道。还要带上一部电台,这是之前从来没有过的事情。而且要点名要自己亲自押运,不在另外带人,这也是头一次。
看着张镇华一脸疑惑的表情,李延平在将一份早已经准备好的密码本交给他后,接过话题道:“老张,注意纪律不要多问。该告诉你的时候,自然会告诉你的。暂时不能告诉你的,你问也不能告诉你。你是老同志了,事关重大,我想把你应该会理解。你回去一定要严格的按照参谋长的指示办,一定要注意保密。”
见政委也发话了,张镇华不敢在继续问下去。向李延平与郭邴勋敬了一个军礼之外,匆匆的离开做准备去了。看着他的背影,李延平有些犹豫的道:“是不是应该告诉他实情,这样也有助于他的配合。张镇华是老革命了,三二年的老党员,性格坚韧,对敌斗争坚决。做过兵运工作,当过五军的参谋长。”
“作为后勤部政委,工作上虽然还有些经验欠缺,但总体看还是能胜任本职工作的。而且由于老彭身体上的原因,后勤部主要就是他这个政委在挑大梁。有了他的配合,我想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
对于李延平的想法,郭邴勋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摇了摇头道:“对于他和老彭的性格我了解,这事虽然出现在后勤部,但与他们并无关系。对于他们二人,司令员和我还是都信任的。”
“但政委,这出假戏虽然不好唱,但我们一定要尽最大的努力去唱好。不仅要唱好,还要唱的逼真。让他们将这出假戏当成真的。”
“那人是老兵出身,在关内参加过正面战场的几次会战。其经验丰富,眼睛毒着那。只要我们稍微露出哪怕是一丝蛛丝马迹,就会让他看出问题。如果告诉明告诉他和老彭,就算他们再怎么能保密,就算再怎么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但事情涉及到司令员,他们不可能一点马脚都不暴露。所以眼下还是暂时不告诉他们为好。”
说到这里,郭邴勋敲了敲眼前铺着大幅军用地图的桌子,沉思了一下道:“如果日军得知我军主力已经调至浩良河一线,势必要分兵争取尽快北上。只要其分兵北上,我们战机就来了。”
“之前在这个人没有挖出来之前,我们是寄希望与梅津美治郎自己着急,催促安井藤治分兵。但却没有想到中央调来的人手会如此的得力,能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挖出我们心脏中的叛徒。既然已经发现了问题的所在,那么我们就还是顺势而为,将计就计的好。”
“政委,我看你是不是亲自去群策山一趟?一就在那里等张镇华,等张镇华到了那里,你在告诉他实情。同时告诉王光宇,一定要沉住气。在接到总部出击的命令之前,就在那里隐蔽。同时要注意控制好部队,二旅出现的事情,绝对不能在发生在他们那里了。绝对不能再因为出现叛逃的事情而影响我们的作战计划了。”
李延平听到郭邴勋的建议后,沉思了一下道:“那好,老郭,群策山那里我就去一趟。这里就全交给你一个人了,所有的担子都只能压在你一个人身上,你自己一定要多加小心。”
对于李延平关切的话,郭邴勋微微笑了笑道:“放心吧,政委。只要那个人将我军假动作传出去,司令员那边想必就会收网了。只要那边完成收网,我想司令员的病也就该好了,该重新出山了。”
李延平走后,郭邴勋找到自己位置将军石一线的指挥部门外,看着外边已经布满了星斗的夜空,听着南边传来的枪炮声却是沉思了下来。与杨震一样,他也没有想到日伪军在自己内部发展的这个人居然会是他。
那个与司令员、自己一同从鬼子的那个秘密基地突围出来,与司令员一起在五道岭子铁矿困守一个山洞。那个曾经在五常与阿城交界地带部队中伏时,以一个连的兵力与日军的一个大队激战,成功的掩护了主力转移的人,居然会做出背叛的事情来。
当初一同从哈尔滨突围出来的弟兄,经过一年的血战,尤其今年开春以来的几次血战,现在已经剩下不到一百多人。每损失一个,郭邴勋都知道司令员都会很伤感。曾经一起同生共死的经历,走到今天仅剩已经不多的人让司令员和自己很珍惜他们中的每一个人。
可现在,郭邴勋除了愤怒之外,更多的却同样是伤感。如果是没有经历过日军那个细菌战基地的人做出这样的事情,郭邴勋也许会愤怒,但不会伤感。
但正是这个经历那段几乎对每一个幸存下来的人都刻骨铭心,甚至是不堪回首的过去,最终却背叛当初在阿什河岸边的誓言的这个人却是让郭邴勋在愤怒之余,更多的是伤感。由于还没有收网,他叛变的真实原因究竟是什么,还不得而知。
但有一点郭邴勋却是知道,他不仅仅出卖了自己同生共死的兄弟,出卖了一手将自己和弟兄们从魔窟之中救出来的司令员,彻底的出卖了自己的灵魂。他的背叛,不仅仅背叛的是他当初的誓言,更是对自己过去的背叛。
曾经被认为最可信任的这个人的背叛,在郭邴勋甚至杨震心中划开一个重重的伤口。这个伤口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内,都不会愈合。现在的郭邴勋总算体会到彭定杰当初在集中营时候那种痛苦的心情了。
只是身为暂时统帅一支大军前沿最高指挥官,郭邴勋知道现在不是自己伤感的时候,随着战局的变化,留给自己痛苦的时间并不会很多。只是经过很短时间,郭邴勋便迅速调整好了自己的情绪。转身返回了那张铺着硕大的,几乎包括了整个根据地的五万分之一地图前,盯着地图将思绪又转回了战事之中。。
就在郭邴勋返回自己的位置不久,刚刚放下张镇华汇报马上出发,请示他还有没有其他要求的电话后不到一个小时,一个机要参谋急匆匆的走了进来,向他报告,他之前特地部署的一直在监听整个根据地内无线电信号的电台,发现了一个新的信号。从其电台呼号以及所采用的密码来看,可以肯定并非是自己的部队。
听罢机要参谋的报告,郭邴勋沉思一下道:“现在能不能确定这个信号发出的大致位置究竟在什么方向?还有电报的内容能不能破译出来?”
对于郭邴勋的问话,这个参谋连忙道:“参谋长,这个新出现的电台信号尽管发报的时间不短,足足有十分钟。但由于受通讯条件限制,经过通信科几位从关内新调来的同志从信号的强度来判断,只能估算出其位置应该大致在我们的正北方。”
“但距离不会太远。应该在兴山街一带,但具体位置还无法确定。至于密码,对不起参谋长,由于时间太短,加上其采用的密码结构很复杂,虽然通信科已经将这封电报全部截获,但现在暂时还无法破译。”
听罢汇报,郭邴勋摆了摆手道:“你先下去吧。有什么新的情况,要立即汇报。告诉通信科,这封电报一定要尽全力破译出来。”
机要参谋下去后,郭邴勋盯着地图沉思良久后尽管有些犹豫,但还是拿起电话直接要通了正在永安的刘长顺与王效明。
电话一接通,郭邴勋直接开口毫不客气的直接对刘长顺道:“你们不要死守阵地,要将小规模的反击与正面阻击相结合。充分发挥我们近战火力上的优势,尽可能的采取近战的方式。”
说到这里,郭邴勋对两人道:“另外,你们要紧密的注意当面日军的兵力变化。有什么新情况一定要及时上报。记住,是第二师团的所有兵力变化。小到一个中队,大到一个联队,一定要详细上报。我这里事无巨细,只要涉及到第二师团兵力变化,都要报告。”
放下给刘长顺与王效明的电话,郭邴勋又拿起电话,要通了李明瑞。电话接通之后,郭邴勋对于自己的这个老部下没有任何的废话,只是语气平静的说了一句话:“按照预定计划,立即开始行动。”
等放下手中的电话,郭邴勋站在地图之前,凝视着眼前的地图,心中却犹如放下一块大石一般,轻声的自语道:“开始也就意味着落幕也不远了。”
第二百八十八章终于上钩了
杨震下好了鱼饵就等日军上钩。只是让他感觉到有些意外的是。作为被钓的对象,第二师团却是迟迟就是不咬钩。为了在做的逼真一些,杨震通过郭邴勋给全权指挥浩良河一线战事的赵尚志下达了三旅与三分区部队,对浩良河一线之日军二十五师团十四联队全线反击的命令。
为了将架势摆足,除了将王光宇的一旅调出群策山隐蔽地,在日军侦察机面前摆出一副随时西进的架势之外。杨震甚至将军区直属火箭炮团的一个营伪装成主力,也调至浩良河一线参战。
在三旅与三分区部队对浩良河一线展开全线反击后,原来攻势的兴奋度只持续了两天后,又转为萎靡不振,打的是半死不活的二十五师团在桑原四郎中将指挥之下,也突然犹如吃了伟哥一样,振奋起来。投入了大量的兵力,在空中支援之下与三旅展开了反复激战。
浩良河一线打的是热火朝天,但东安一线的日军第二师团的攻势却非但没有加强,反倒力度有些下降。原来采取的三个联队一线平推战术,受制于地形不得不改为一个联队主攻,三个联队策应。第二师团在打到东安一线后,攻击阵型变成了一字长蛇阵。
实际上面对第二师团这个一字长蛇阵,杨震实在是有些心痒痒。眼下的日军摆出的这个阵型正是全线反击的最好时刻。只是眼下第二师团迟迟不分兵,足有四个联队。加上辅助兵力,兵力近一万六千之众。
以第二师团表现出的战斗力来看,自己若是选择此时反击,至少要调集三万以上的兵力。可自己眼下除非终止其他方向战斗,将正在与富锦方向出击的日军十一师团一个支队激战的一分区基干团,再加上浩良河一线的所有兵力全部调回来,否则就是砸锅卖铁也凑不出这么多的兵力来。
而且从这几天的战事之中,第二师团表现出的极为强悍的战斗力,快速的反应速度,各联队之间默契的配合来看,如果自己在其分兵之前贸然出击,反倒有可能打蛇不成,反被其噬。这条蛇可不是一条小蛇,而是一条庞大的巨蟒。
就在杨震为第二师团迟迟不咬钩而有些焦急的时候,第二师团司令部之中也正爆发着激烈的争吵。争吵的主角正是赖在第二师团不肯走的服部卓四郎中佐,与第二师团长安井藤治中将。
说实在的身为一名中将与一名中佐争吵,对于安井藤治来说,实在是有**份。但这位整天催促他利用对手腹地空虚,采取分兵合击的中佐实在让他有些过于愤怒。对于服部卓四郎口口声声说对手已经将主力调集至浩良河一线的情报,安井藤治并不相信。
在安井藤治中将看来,浩良河一线距离东安的直线距离并不远。如果对手想要对自己下手,百余里,不过是两个昼夜行军距离说赶回来就赶回来。二十四师团分兵后的结局前车之鉴不远,他安井藤治不想重蹈这个覆辙。
而且对于关东军特别情报部与情报部之前携手做的那件事情,安井藤治并不相信。他甚至对关东军情报部都有些不信任。在他看来,要是这个该死的情报部真有他们吹嘘的一半能力,对手也不会在短短半年之内壮大的到如此。难道那些训练有素的士兵,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
至于这位服部卓四郎的所谓作战计划,安井藤治可谓是极端的蔑视。在安井藤治看来,这位服部卓四郎中佐除了胆子大,能惹事之外,没有任何一个长处。之前他口口声声的说对方已经失去统一指挥,在皇军的攻势面前只能各自为战,但却又与眼下对手向浩良河一线重兵集结的新情报有所冲突。
按照这个家伙与关东军情报部那些废材的评估,以及所谓的作战计划。对手现在应该是处处被动作战,分兵抵抗皇军的进攻,互之间不可能有配合。因为他们失去了统一的指挥,只能各自为战。
的确这个家伙所谓的证据很确凿。通过审讯对方被俘人员,可以得知这几天与自己作战的不过是对方一个旅。而且在长达数日的作战之内除了只能依赖随身携带的弹药作战之外,没有得到过哪怕一个援兵。
当然无论是安井藤治还是服部卓四郎都不知道,他们这个情报已经过时。但正是这一点,在安井藤治看来并不代表全局的芝麻大点的事情,才让服部卓四郎当成了说服自己的理由与证据。
在接到对方主力向浩良河一线集结的情报后,安井藤治曾想看看这封与之前那些所谓的情报相比,简直是驴唇不对马嘴的情报,会不会让服部卓四郎老实一点。结果他却低估了这个家伙的脸皮的厚度。
这个家伙非但没有认为自己之前的判断是错误的。甚至还以此为证据直截了当的告诉安井藤治,对方眼下后防空虚,正是分兵奇袭的最好时机。他这个不以自己之前的错误为耻,反倒有些洋洋自得的样子,让安井藤治非常的反感与讨厌。
眼下战场上复杂的形势,让安井藤治只相信自己的判断。在他看来一支几次重创关东军,甚至几乎成建制的全歼了关东军一个师团,给关东军带来的伤亡几乎不比在诺门罕面对飞机、重炮与坦克齐全的苏军小到那里去的军队,如果仅仅因为指挥官失去指挥能力便丧失了斗志,那还能称的上战斗力强悍?
的确,在中**队之中一支部队是否能打,是否顽强与自己指挥官的风格是有很大的关系。就像日军之中,一个师团的战斗力是否强悍与其征兵所在的地域民风有很大的关系。越是富裕的地方,兵员的悍不畏死的决心就越差。
就比如日军中的第一师团与第四师团那样。这两个征兵地域主要在自古就是日本最繁华也是商业气氛最浓的东京与大阪的师团,官兵的强悍程度与来自贫穷地区的仙台、熊本两地的第二师团与第六师团压根就没有办法相比。
但安井藤治并不认为一支指挥官的伤亡就会影响一支部队的作战,甚至是分崩离析。的确这种情况在中**队中并不少见。东北军在那位少帅被捕之后,不也是被支那政府搞的分崩离析吗?
不过在安井藤治看来,眼前的对手却是与一般的中**队不同。其内部的凝聚力很强,团结性也很好。否则也不会屡屡的给予关东军以重创。固然最高指挥官因伤失去指挥能力,会对这样的一支部队带来一定的影响,但绝对不会是绝对的。
如果一支王牌部队因为更换了指挥官,就分崩离析,那就不能成为一支王牌部队。就像自己的第二师团一样,无论换了多少任师团长,战力却依旧是皇军之中的第一。所以服部卓四郎说的对手失去了最高指挥官,便会乱套各自为战的话,在他看来纯属狗屁不通。
有了这么一个先入为主的认识,安井藤治对于服部卓四郎催促他分兵迂回的建议极为冷淡,也就在合情合理之中了。而他一再的拒绝服部卓四郎半是建议,半是依仗着梅津美治郎授予的督战全力,拉虎皮做大旗的命令的态度也正是让服部卓四郎暴跳如雷的主要原因之一。
两个人在激烈争吵过后,直接的后果就是第二师团的攻势虽然依旧犀利,但是力度与之前相比却也是锐减,甚至在服部卓四郎眼里简直就是敷衍自己这督战官。这其中固然与地形不利有一定的关系,但也不能没有安井藤治对服部卓四郎的一种变相警告。
对于安井藤治此举大为不满的服部卓四郎在第二师团上下好一阵子活动,试图鼓励那些好战成性,做梦都想佩戴上将军军衔的年轻基层军官,让他们充分发挥日军内部乘风的下克上传统,对师团长的命令置之不理,自由行动。
只是让服部卓四郎没有想到的是,第二师团那些年轻、狂热的军官们虽然也对师团长过于保守的战术有些不满。但是对这位整天摆出一副钦差大臣架势,赖在第二师团不走的家伙更是反感。而且服部卓四郎也小看了安井藤治对第二师团的控制力度。
早在第二师团集结的时候,自己也是从年轻时候渡过,知道自己属下这些年轻军官头脑发热的时候能做出什么事情的安井藤治,就曾严厉警告对自己的那些与特设师团以及新编师团预备役出身的,相对保守的军官相比异常冲动的年轻军官。
安井藤治严厉告诫自己的部下,此次作战非比寻常。若是有人不听指挥擅自行动,无论他建立的功勋有多大,歼灭的敌人有多少,只要他安井藤治还在陆军,就一定会将其送到北海道去数星星。
很明显,安井藤治这番警告起了很大的作用。在加上对服部卓四郎的讨厌心情在作怪。
那些脑子里面虽然充满着极为狂热的建功立业想法的年轻军官几乎没有人对他的鼓动动心。北海道是个什么地方大家都知道。调到那里去,几乎就等于流放。
安井藤治以稳为主的态度,以及师团上上下下所有人对自己冷淡让服部卓四郎极为愤怒。在几次与安井藤治争执无果之后,恼羞成怒的服部卓四郎再也不顾之前装出来的一副儒雅相,直接向梅津美治郎参上一本。以相当恶毒的语气狠狠的告了安井藤治一状。
要说梅津美治郎不愧是深的日军高层以及元老看中的人,做事就是爽快。在接到服部卓四郎的汇报两个小时之内,便给安井藤治发来一封极其严厉的训斥电报。梅津美治郎明确的告诉安井藤治,服部卓四郎的意思就是自己的意思。服部卓四郎的计划是经过自己亲自拟定的。你安井藤治必须严格的服从。
甚至在电报的末尾,梅津美治郎还加上了一句,你安井藤治就是升任军司令官,可还在关东军建制内。我梅津美治郎就算没有撤换你的权力,但我还有向东京大本营建议换人的权力。
接到梅津美治郎这份电报,就算安井藤治再不情愿,也只能不得不按照那个家伙的什么狗屁计划行动了。下达完命令之后,安井藤治私下对第二师团十五旅团长片山省太郎少将抱怨,要是按照他一个师团抱团在一起,稳扎稳打的战术。以第二师团的战斗力来看,此次进剿就算不能全歼对手,至少重创是没有问题的。
但梅津美治郎大将只听那个该死的服部卓四郎的话,并未吸取二十四师团的教训。催促自己分兵迂回。一旦如今的形势是对手设置的圈套,恐怕将来倒霉反过来要是第二师团。
对于安井藤治对于分兵迂回前景有些悲观的分析,片山省太郎少将略微犹豫之后,还是道:“师团长阁下,您是不是过于多虑了?二十四师团是二十四师团,第二师团是第二师团。第二师团的战斗力可不是二十四师团的那些软脚蟹可以相比的。”
对于片山省三郎的回答,安井藤治苦笑道:“片山君你是参加过支那作战的军官,这几天的攻击下来,难道你还没有看清楚对手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部队吗?这支军队的风格,你在支那关内作战的时候,遭遇过吗?”
片山省三郎闻言摇了摇头道:“师团长阁下,这支土匪武装其装备之精良、作战意志之坚决、运用战术之巧妙、各种火力搭配之合理,我在关内作战时,无论在他们所谓的中央军,还是被称之为杂牌的地方军身上从未见到过。”
“不过我们也不能就此过于小心。服部君的那些情报虽然不能完全都是真实的,但大日本皇军的情报收集能力,尤其是关东军的情报收集能力,您还是应该相信的。这些情报中,虽然他们的首领失去指挥能力不太可信,但对其兵力调动的情报应该还是准确的。”
“而且您应该对第二师团的战斗力抱有信心。第二师团是大日本帝国陆军之中,战斗力最强的师团。自组建以来,无论是日清战争、日俄战争还是满洲事变无役不从,并披荆执锐为大日本帝国创建了无数的功勋。我想这次的结果也并不会有什么不同。”
安井藤治听罢片山省三郎这番信心十足的回答,沉默良久才道:“你真的还认为这是一支土匪武装吗?不,他们现在已经不再是土匪,而是一支地地道道的军队了。我们之前一直都太过于轻敌了。”
第二百八十九章 机会到了
实际上安井藤治对梅津美治郎大将的命令执行的并不是很坚决。为了尽量避免损失。安井藤治只从第四联队与第三十联队各抽调了一个大队,从第十六、二十九两个联队各抽调两个步兵中队,并配属骑兵一个中队、炮兵两个中队,并加强了一个重迫击炮中队组成了由片山省太郎少将指挥的迂回支队。
原本这个迂回支队,安井藤治只抽调了两个步兵大队,加强骑炮兵各一部分。后来的四个中队是在服部卓四郎强烈的抗议之下才增加的。原本两个步兵大队的数量在安井藤治看来已经是不少,但与服部卓四郎要求的至少一个联队以上的兵力相差甚远。这一点让服部卓四郎极为不满意。
而让服部卓四郎更为不满意的是,在临出发的时候安井藤治将十五旅团的参谋长换了下来,将服部卓四郎一脚踢出去,临时任命为迂回支队的参谋长。
安井藤治这一手,在服部卓四郎看来,明显有陷害的嫌疑。两个步兵大队,六个步兵中队的迂回兵力,你安井藤治真当你的第二师团每一个人都是以一抵百,打不死的怪物啊。这么一点的兵力你让老子去当参谋长,不是陷害是什么?
只是安井藤治的任命服部卓四郎尽管极为不满,但又不能说不去。他这边刚一张嘴人家的话就那撂着:“这个作战计划都是服部中佐亲自拟定的。只有您去了,执行的才会更加有力。才能保证部队完全按照计划实施。”
一张嘴便被堵了回来,知道这事已经是板上钉钉不去不行的服部卓四郎,便想着法子的为迂回支队增加兵力。好在他毕竟是上差,安井藤治也没有太过于难为他。在强烈不满的服部卓四郎严重死磨烂打之下,安井藤治还是从第十六、二十九两个联队中各抽调了两个步兵中队,以及一个重机枪中队。
倒不是他抽调不出更多的兵力,但要是真按照那个家伙要求的至少一个联队的兵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