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抗日之我为战神-第1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事情就这么在苏联方面有意识的拖延下,而陷入停顿状态。直到七月份,苏联方面才在军区司令员阿巴那谢克大将亲自出面举行的对之前被扣在苏联方面的抗联三路军总司令、六军、十军两个军长的欢送仪式上答复总指挥。
阿巴那谢克大将明确的告诉总指挥,以及在座的三路军总司令以及六、十两个军长。莫斯科已经答应,并提供五架最新式的里二式运输机以及两架tb3式轰炸运输机,将**代表团运到满洲。同时抵达的还有一批苏联提供的兵工专家以及之前所要求的物资之中,最后一批一百零七毫米无缝钢管。
他希望总指挥回去的时候,能抓紧时间督促部队抢修一个临时机场,以便飞机可以直接将**代表团以及物资运到抗联的根据地。免得在苏联境内停留过长时间,而泄密。同时为了运载这些人员和物资,远东军区已经奉命调集最好的飞行员前往莫斯科。
对于阿巴那谢克大将的答复,总指挥是喜出望外。但总指挥却是没有想到,对于苏方这个直接将飞机降落在中国境内的想法,杨震是坚决反对。
机场是有,现成的,而且还不止一个。汤原北部就有两个野战机场,萝北境内也有一个,都是日军修建的现成的野战机场。虽然是野战机场,但起降运输机还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关键是这些机场既无导航设备,己方也没有导航人才。
在没有任何空中优势,甚至连导航都没有的情况之下,让一批无护航的运输机进入国内,那简直是送死。这是运输人员,不是伞兵空降有一张导航图就可以了。要是万一在夜间迷航,那么后果将会更严重。杨震坚持在苏联境内降落,走萝北过江。
在杨震的坚持下,经过总指挥的争取,不知道吃错了什么药的苏联方面总算松口了。飞机改为在伯力降落,同时派汽车运送人员以及物资去萝北对面的苏联边境小城萨马腊渡江。
在接到苏方改变主意之后,杨震微微松了一口气。电告总指挥不必急着回来,等中央代表团抵达之后,在一同返回。
在安排妥中央代表团的行程之后,杨震犹豫了良久,还是派人将原三路军留守在下江的最高负责人,现任独立师政治部主任的高禹民找来。并将中央代表团即将抵达的消息通知了,并希望他能派出人手去海伦一带,请三路军指挥员过来见见面,听听中央的指示。
听到这个消息,高禹民立即兴奋的答应。只是挑来挑去,在最适合的人选,原五军三师政委,现任后勤处政委的张镇华,在党政一肩挑,本身已经忙的几乎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实是在走不开。
而另外一个原二师代理师长,现任一分区副政委、政治部主任的李泰又处在协助军分区一二号首长,稳固军分区的关键时刻,也实在脱不开身的情况之下,高禹民决定还是自己亲自走一趟。
不仅中央代表团要抵达的事情要向三路军做一个汇报,就连三路军留守在下江地区部队已经并入二路军的事情,高禹民也觉得应该向自己原来的上级做一个汇报。毕竟自己是北满省委的人,留守的部队也是原来三军的部队。
虽然显得有些犹豫,但杨震最终还是同意了高禹民的决定。为了保护这位政治部主任穿越百余公里的小兴安岭,平安的抵达三路军总部所在地的海伦,杨震特地从侦察营之中挑选了最精悍的一个排,并为其配备了一部电台以及充足的给养。
当然还有带给三路军总部首长的日本罐头、白糖、西药,还有给三路军部队补充的一万发三八式步枪弹等物资。倒不是杨震小气,就这些东西已经装满了整整七匹驮马。在带多了,一旦与日伪军遭遇,护送的部队还能战斗吗?
处于兴奋中的高禹民为了能尽快的将这个消息带到三路军总部,当天下午就出发了。在高禹民走后,杨震又抓紧时间联系带着一个侦察连南下寻找一路军总部的董平,希望他们能尽快的找到活动在南满的一路军总部。
按照杨震的后世记忆,此时一路军总部应该活动在中朝边境一带的桦甸、濛江、安图、抚松一带。重点应该是在桦甸东部与安图交界的长白山区。
尽管作为一路军建制下的二军五师的师长兼政委的陈师长,此刻就在杨震这里休整。但已经与一路军失去联系很长时间的陈师长,也不清楚一路军总部究竟在那里。他只能提供大概的位置,至于详细的地点还需要去一个个的找。
实际上二军五师作为一路军活动最北的部队,自组建以来大多数都是配合二路军五军作战。这位陈师长也是从五军二师任上调至二军五师任师长的。二军五师与其说是一路军的部队,还不如只说是建制上的。在指挥上,与二路军联系更多。
只是这位陈师长原则性太强,虽然自己出身五军,之前的大多数时间都是随同二路军作战。但他认为自己还是一路军的人。要想并回二路军可以,但是必须要有一路军的命令。在他看来,二军五师是掩护整个一路军北线的唯一部队。
一旦此时二军五师退出一路军,加入眼前已经成为北满抗战中坚的二路军,那么本身就孤悬在南满的一路军会更加困难。所以他还在坚持,明知道那份坚持的希望不大,但依旧拒绝了重新回到二路军的邀请。
但为了恢复在日伪军去冬今春的重兵围剿之下,已经元气大伤的部队,并寻找失去联系已经多时的总部。这位陈师长还是听从了杨震的劝告,派出了五师副师长侯国忠带领五师的一个连,在杨震派出的侦察营一个连的协助之下,携带杨震提供的电台,南下寻找一路军总部。
侯国忠是五师自组建以来便在五师工作的老人了,自二军被合并到一路军后,对总部首长已经极为熟悉。对总部在桦甸、抚松、濛江的各处秘营也大致了解。尤其是总部最有可能隐蔽的桦甸东部长白山区。前去多次向前二军政委,现任一路军政委汇报工作的他,很熟悉。
可就算有熟悉山林作战的董平带领侦察营一连配合,有熟悉一路军总部首长的侯国忠带队。但在日伪军对吉林、间岛等地严密的封锁与清剿之下,寻找一路军总部工作还是十分的艰难。
在对杨震的围剿始终以失败告终,日军对下江地区的杨震控制区进行严密封锁的同时,却在南满加大了对一路军的清剿力度。董平一行一过宁安,进入敦化境内便发现敦化与自己年初撤离的情况已经大不相同。
除了敦化、宁安交界的老根据地因为过于山高林密,而略显薄弱些外,整个敦化境内几乎到处都是日伪军。
在老黑顶子秘营补充了彭定杰在奉命撤出之时留下的部分粮食后,虽然对于敦化、宁安的地形已经很熟悉,但在迟迟找不到突破口的情况之下,董平只能取到额穆境内迂回前进。
好在刚一进入额穆东部山区,便遇到了在此活动的一路军警卫旅政委韩仁和带领的警卫旅一个团。只是董平带领的这个侦察连由于装备过于精良,轻机枪居然是日军也很少装备的九六式机枪。
所以双方一照面,被韩仁和当成了进剿的伪满军精锐,差点没有发生火拼。而带队的侯国忠更是差点没有被当成叛徒给一枪打死。
若不是董平身上带着一部德国造的八倍蔡司望远镜观瞄距离远,加上侯国忠听出了枪声中有日伪军现在根本就不装备的水连珠步枪独特的声音,及时传话才避免了当场爆发两军之间的内战。
不过虽然避免了火拼,但吃足了叛徒苦头的韩仁和明显对董平一行人并不信任。直到董平为了避免火拼,命令部下先将手中的武器放下。而自己除了摘掉身上佩戴的枪支外,就连那部杨震送的,从不离身的望远镜都摘下了,亲自与侯国忠上前解释,才让对方信服。
但真正取得对方信任,是在韩仁和看到五军二师陈师长的那封亲笔信之后。才真正的相信面前这支装备精良的部队是二路军派出来寻找一路军总部的部队。
曾在一军任秘书长期间,与陈师长已经很熟悉的韩仁和对于陈师长的笔迹自然很熟悉。见到陈师长的亲笔信后,这才放松了警戒。‘听到侯国忠与董平讲明来意后,韩仁和笑了笑道:“总司令不在额穆,也不在安图,现在应该活动在桦南。不过总政委带着部分部队,现在就在额穆。我这次就是随政委一起活动的。你们多亏遇到了我,要不你们就是找遍整个额穆、桦南也别想找到总部。”
“自一师师长叛变之后,我们在整个南满地区的地下组织几乎被破坏余烬,秘营也大多暴露。所以为了避开这些疯狗一样撵着我们的叛徒,我们已经改变了原来的活动规律,秘营也大部分更改了地点。要是老侯你还按照以前的办法找我们,肯定是找不到了。”
说到这里,韩仁和看了看侯国忠有些奇怪的道:“你们五师这一冬跑哪去了?一路军现在已经改变了编制。原有的一军、二军编制已经取消,改为三个方面军。本来总政委决定将你们五师和四师一起编为第三方面军。”
“只是派出多方面人员去寻找你们,却始终未能找到。所以改编的事情也就拖下来了。去年年底,今年年初四师几次与日伪军主力遭遇,损失严重,几乎已经失去了战斗力。剩余的几十人都编到了我们警卫旅。老侯,你的方面军副总指挥看来是干不成了。”
“这次我们警卫旅分兵两路,旅长带领部分部队掩护总司令。我带着一个团随同政委活动。政委现在就在额穆与桦甸交界处的山区,我这就带你们去。”
说到这里,韩仁和看了看董平身后牵着的驮马上驮运的东西,咽了咽口中的唾沫,有些不好意思的道:“老侯,我看你们身后的马上驮了不少粮食,能不能匀给我们一些。政委这两天除了一些野菜之外,几乎没有吃东西了。”
“我们身体壮,倒是没有什么事情。可政委身体一直不好,这总吃野菜受不了。偶尔下个套弄点野味,也都给伤员了。我们这次出来就是想搞一些粮食,给政委调养一下身体。”
听到居然连一路军总政委都断粮数日了,方知一路军已经陷入何种困境的董平连忙道:“东西本来就是大家的,什么匀不匀的。这马上不单单有粮食,还有我们副总指挥带给你们魏政委的一些白糖、罐头一类的营养品。”
听到董平的话,韩仁和极为感激的道:“那太谢谢了。鬼子现在调集了足足近万日伪军,在加上那些熟知我们活动的叛徒组成的几支特别行动队整天追着我们。原来夜里还能休息、休息,搞点吃的。”
“可现在鬼子的飞机就擦着树梢飞,几乎不给我们喘息时间。我们已经在这片山林转悠半个月了,才甩掉叛徒的追击。本就不多的给养,早就已经耗光了,已经断粮好几天了。眼看政委身体一天比一天弱,我这都急坏了。”
第二百一十六章 难道是想一网打尽?
董平话音落下,魏拯民还没有答话,韩仁和却是不干了。眼睛一瞪道:“怎么看不起我们一路军?我们手里的家伙是没有你们好,子弹也少的可怜。但我们打鬼子可从来没有含糊过。山下的叛徒都是一路军的,这可是我们自己清理门户。”
对于韩仁和的不满,董平微微一笑,却是没有反驳,只是淡淡的道:“韩政委,我半分没有瞧不起一路军的意思。我们二路军去年年底混的比你们还惨,三九天,连棉衣都没有,更别提吃的了。要不是副总指挥派出部队接应,弄不好,我们二路军总部就要冻死在深山老林之中。”
“大家都是拥有着同一个志向的战友,而且谁也没有比谁做的更好。所以也没有瞧得起,瞧不起的意思。我们这么做,是为了保护魏政委的安全。”
“鬼子派兵进山清剿抗联,从来不会只派出一路。这片山林方圆几十里,谁知道还有多少他们的人?你也说过他们都是抗联叛徒出身,他们也知道只要落入我们的手中不会有他们好果子吃,所以他们势必会拼死抵抗。”
“一旦战事打成胶着,周边的日伪军快速增援,到时候我们就被动了。况且山下的这些叛徒都是你们一路军出身,必定熟悉你们一路军作战模式。别看他们现在貌似不在意,但暗中必定会有防备。弄不好,他们是在有意暴露目标引我们上钩。”
“这一仗由我们来打,首先我们的确弹药比你们要充足的多,而且自动火器多。在这种山地近战中极为占便宜。另外,他们不熟悉我们的打法,甚至不知道我们已经到来。由我们打,相对容易一些。换一句话就是他们拖得起,我们拖不起,越早解决战斗对我们越有利。”
董平讲这番话的时候,话虽然对着韩仁和说的。但意思却是讲给魏拯民的。董平明白,以魏拯民现在的地位,不会不明白自己这番话中的含义的。
果然在董平的话音落下不久,还未等韩仁和再争取,魏拯民一锤定音的道:“好,就你们打。我正想看看你们二路军究竟有什么实力,能同样在日伪军重兵围剿之下,非但没有被剿灭,而且越战越强。”
“你怎么打,我不管,我就在这里看着。但是有一点,别人都可以跑,我都可以不要。但是那个程斌,活得抓不住,死的也行。在留着他,总司令那边只能越来越被动。不消灭他,我们就始终有如芒背在刺。”
听到魏拯民语气坚决的话,董平没有直接答复,只是郑重的点了点头之后,一挥手带着此时已经以最快的速度做好了战斗准备的手下,向日伪军来临的方向走去。只是他们并未直接奔着日伪军驻地而去,而是选择了从侧翼斜插着过去。
看着已经将腰间特制的匕首拔出来叼在嘴里,悄无声息的向前迂回前进的三人小组,非要跟着来,要看看二路军究竟怎么打仗的韩仁和有些摸不到头脑的轻声问旁边的董平道:“你这是做什么?趁着他们不备,我们直接扑上去不就完事了吗?”
对于韩仁和摸不到头脑的问话,董平笑了笑没有回答他,而是通过战术手语在不住的与前边作为斥候的三人小组取得联系,以获取日伪军最新的动向。
果然不出董平所料,在距离日伪军所处地还有足足二百多米的距离,出现了异常。等走到已经被斥候小组解决掉的两组暗哨前边时,韩仁和不由的倒吸一口凉气。
他明白,在这里距离日伪军休息地还有一定距离的情况之下,便出现了暗哨,还是成组的。就足以说明对手并不是真的松懈,而是在引自己上钩。很明显,山下的日伪军已经确定了自己就在这片山林之中。
韩仁和有些沮丧的发现自己这些天来的周旋是白费了,到底还是未能甩掉这帮家伙。可这个程斌对总司令熟悉,但对于二军政委出身的总政委的作战风格并不熟悉。他怎么会在如此大的山地之中,还能够做到死咬着自己不放?
想到这里,韩仁和心中一惊,看了一眼身边正举着望远镜仔细观察日伪军的董平。他明白,应该自己的警卫旅中出现了叛徒。这次程斌能够盯上自己,恐怕就是这个叛徒将自己的行踪出卖给了对方。那这个叛徒究竟是谁?
可如果自己身边真的有叛徒,那么二路军的人到来的消息程斌不可能不知道。以程斌一贯稳重的风格,在得知政委身边来了一支装备精良的援军,轻易是不会这么冒险的。
难道这个人现在已经不在自己身边了,虽然他暴露了政委的行踪,但是对于二路军来人并不知情?
琢磨了良久,韩仁和突然想起一个人。这个人是在一路军总部分兵的时候,总司令特地留给政委的自己警卫排长张秀峰。
自进入这片额穆与桦甸交界的山区以来,自己带着的部队没有任何人离开,一直都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只有前天,这个张绍峰带着一个班,被政委派去桦甸寻找总司令汇报情况,并请总司令前来这里商议下一步的作战计划事宜。
想清楚一切的韩仁和突然有股子毛骨悚然的感觉。这个程斌在自己行踪被泄露后,之所以迟迟未动,原来是想等总司令到来之后,将一路军总部一网打尽。想到现在很有可能已经上路的总司令,韩仁和不禁有些心急如焚。
心中为自己总司令担忧的韩仁和正想和董平商议一下自己发现的最新情况时,却发现身边的董平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将手中一直举着的望远镜放下。却是转过头对着身边的战士做了一阵古怪的手势交流。
接到他的这些奇怪的手势后,他身后的战士将枪斜背在身后,手上大多都拎着一直外型同样古怪的三棱刺刀,以三人为一小组,悄无声息的向着对面二百米之外的日伪军渗透过去。
一路上,韩仁和几次清楚的听到刺刀进入人体的声音。现在的他已经明白,这是已经渗透过去的人员正解决日伪军部署在这片林子中的暗哨。
等统计一下被解决的暗哨后,韩仁和不由的暗暗庆幸果然没有按照自己的计划行动。不说数量足有五十多人,此时躺在地上已经死的不能再死的这些暗哨、潜伏哨。
就说在一处不起眼,但其射界却足以封锁半条山脊的灌木丛中秘密部署的那挺九二式重机枪,和两挺歪把子轻机枪,以及成堆的弹药。就可以在短时间之内,将自己这一百多人全部撂在这里。
正看着地上被解决掉的暗哨发呆的韩仁和听到身边的董平轻声的呼叫自己时,连忙转过身。此时他对这些二路军总部派出的,看起来很不起眼的部队,已经佩服的五体投地。
他现在发现,要是在刚一见面时真的打起来,按照这个态势,自己这一百多人还不够人家塞牙缝的。甚至好不夸张讲,就是死都不知道自己怎么死的。
见到发愣的韩仁和转过身来面向自己,董平直接开门见山将手中望远镜塞给他后道:“老韩,那个程斌你认识他。这样,你拿着我的望远镜,给我给你一个狙击小组指示一下目标,我们争取一枪将其解决掉。。”
“还有告诉你的部队,要注意身后警戒。我说过这股子日伪军绝对不会是暴露出来的这么一点。现在看来,形势比我预想的还要糟糕。”
“不单单这里,对面距离这里大约二百米的山脊上的那个可以俯视整个山谷的制高点你看到没有?那里有一门九十毫米迫击炮。而且周边至少还埋伏有一个连的伪满军。”
听到董平这么一说,韩仁和连忙举起董平塞过来的望远镜向着他指的方向看过去。他的望远镜是日军尉官级的望远镜,清晰度以及观瞄距离,远远无法和董平手中的这部德国原厂的蔡司八倍望远镜相比。
在顺着董平指向的方向仔细寻找了一会后,果然在一处相当隐蔽的地点,看到了一门已经做好发射准备的迫击炮。而对面山脊上,也同时隐隐约约的暴露出三八式步枪那种特有的半米长的刺刀。
放下手中的望远镜,现在已经是心服口服的韩仁和轻声的对董平道:“老董,还是你厉害,程斌这个王八蛋果然利用我们急于除掉他的心里,给我们设置了一个圈套。这种情况,你准备怎么打?说吧,我全听你的。”
对于韩仁和这些语气中充满敬佩的话,董平笑了笑指了指日伪军原来用来设置暗桩的那挺九二式重机枪道:“这挺重机枪冲着山脊固然能将我们冲锋的道路封死。但调转一下枪口,死死的封锁住对面山脊上的伪满军却是没有任何问题。至于他的迫击炮,还是交给我们的狙击手解决。”
“他们的炮弹就堆在火炮边上,只要一发子弹打到这些迫击炮弹上,老韩你就等着看一场盛大的烟花吧。不过,我手中没只有两支三八式步枪,还要瞄着你说那个王八蛋。剩下那几十支步枪都是捷克造步枪,轻便归轻便,但射程有些近。”
“你手中的三八式步枪借我一支。这个距离正是三八式发挥威力的最佳距离。不过,水连珠要有状况好一些的也行。这家伙射程远、这精度也不次于三八式。威力更是小鬼子的三八式没法比。”
听到董平提出要求,韩仁和二话没说,便对着身边的警卫员低声说了几句话。那个警卫员虽然小心翼翼的,但是动作很快,不一会就拎来了两支水连珠、两支三八式。顺便还拎来了几十发水连珠使用的七点六二毫米步枪弹。
韩仁和接过递过来的步枪交给董平道:“我的部队里面就两支水连珠,剩下的而不是三八式,就是之前伪军换装之前,缴获伪军的杂牌枪。就这些枪里面,现在至少已经有三分之一没处淘弄子弹去了。”
“就那么几支水连珠一类的好枪还是和白俄护路警察作战时候缴获的,不过子弹到现在已经不多了。就这么几十发,都给你拿来了。”
董平接过韩仁和递过来的水连珠步枪,拉开枪栓看了看,虽然显得有些陈旧,但看起来这支枪的主人平时很爱惜武器,保养的还相当的不错。这种枪他在抗联二路军的时候用过,虽然后坐力有些大,但是这性能与小鬼子的三八大盖差不多。
董平将韩仁和递过来的不多的子弹挑出了五发压进枪膛后,有将一支三八式步枪压好子弹。董平拎着两支步枪,带上了一个观察手,像一个幽灵似的小心翼翼的避开距离已经不远的日伪军以及对面山脊上的观察哨,挑选了一个最适合的位置。为了确保万一,他要亲自动手。
而在他离开后,他指派给韩仁和的两个因为没有狙击步枪,一直只能临时使用配合了日军士官望远镜的普通三八式步枪的狙击手,在他留下的一个观察手的配合之下已经快速的找好了最佳位置。
找好最佳射击位置后,这两个狙击手并没有急于射击,而是一边观察自己的战友悄无声息的向前寻找最佳攻击位置,一边抽出身上的刺刀,在手中子弹的弹头上深深的刻上了几道深槽。
等将选中的子弹全部刻好,他们没有使用桥夹,而是亲手将自己改造过的子弹一发一发的压进枪膛。也算久经沙场的韩仁和一眼就看出,他们压进枪膛的并不是三八式步枪使用的友坂步枪弹,而是采用了减装药的歪把子机枪子弹。
韩仁和面色疑惑的看着他们这些动作,却是没有多问,而是拿着望远镜爬在了那个什么观察手的身边。山下的日伪军不过百多人,他很快便从望远镜中发现了程斌的身影。这个家伙并没有如他的部下那样,腰上带着快慢机的同时,身上还背着一支三八式步枪。
而是除了快慢机之外,只携带一支普通的手枪。整个队伍中除了一个日本军官只挎了一支南部十四式手枪外,就他的配置特殊,所以轻易的便被他再次发现。
第二百一十七章 猎杀是需要耐性的
等韩仁和对着他身边的那个什么观察手指出那个是程斌后。他只听到那个同样举着望远镜的观察手看见自己指出的目标后,口中轻声的对着身边的同伴念道:“标尺二百,实际距离一百五。七点钟方向,风速正常。能见度极为良好,无逆光。建议使用立式标尺射击。”
听到他的这些话,两个狙击手竖起手中步枪枪身的标尺后沉稳的将准星与标尺结合,将山下游移不定的程斌,牢牢的锁定住。只是就在两人准备扣动扳机的一瞬间,却出现了一个小小的意外。貌似有什么感觉的程斌居然将身体隐藏到了别人身后。
到底是抗联名将出身,虽然背叛了他的信仰,但这年多年游击打下来养成的警觉性却并未因为环境的改变而改变。至少这么多年养成的对危险迫近的那种第六感,依然很强烈。
原本在山下正不停的来回打量周边环境,不知道在琢磨着什么的的程斌,就在两个狙击手已经锁定他的一刹那,看着寂静的山林,突然心中升起一股子浓浓不安的感觉。
尽管又快速的打量了一下周边的环境,却没有发现任何异常。但他却停止了走动,坐到正围成一圈准备吃饭的部下中。他这一坐下,全身的目标都被周围的人给挡了一个严严实实。
见到目标用身边的人巧妙的将自己隐藏起来,那个观察手对着身边的战友却没有丝毫的泄气,声音依旧平静的不起一丝波澜的对着两个狙击手道:“目标消失,稳住。不要着急,继续观察,等待下一个机会。”
与观察手异常的平静相比,见到失去目标,一边的韩仁和心却快提到嗓子眼了。这个程斌自组建这个程斌特别行动队后,由于其给抗联带来的巨大危害,一路军总司令曾经几次设下伏击圈想要吃掉他。但都被他警觉的给溜掉了。这次再解决不了他,被他反咬一口,恐怕抗联又要有麻烦了。
看着山下躲在别人阴影里的程斌,突然想起很有可能叛变的张绍峰的韩仁和不禁为总司令的安危而担忧起来。张绍峰是总司令一手抚养成人的,对总司令太了解了,甚至比山脚下的程斌还要有过之而无不及。要是真的是他叛变,对总司令的危害比程斌更大。
自参加抗联以来,大大小小的恶战、险战没少打的韩仁和,现在虽然已经是久经沙场的老将了,按理说心态应该是相当的不错。但是在事关总司令与总政委安危面前,却是显得有些紧张。
只是紧张的手心都有些冒汗的他,在看到身边的狙击手依旧一副平静的表情后,不知道是对他们过于有信心,还是受到了某些影响。居然也慢慢的平静下来。
时间一点一滴的过去,程斌却是一直将自己巧妙的隐藏在别人的身后,始终未给山上已经盯了他足足有一刻钟的人半点机会。直到山下的日伪军已经就餐完毕,马上就要起身整队出发了,程斌却依旧没有露出一丝身形。
就在韩仁和以为自己又一次失去了除掉这个叛徒机会的时候,程斌身后的一个人不知道与他汇报些什么,使得程斌为了听清这个人的声音,而身体稍稍的往后仰了一些。露出了半边脑袋。
看着程斌露出的即便是在八倍的望远镜中也只是很少的半边脑袋,韩仁和颇为有些沮丧。这么一小点目标,别说在一百五十米距离开枪,就是在一百米的距离开枪,就算是山里面的那些常年狩猎的老猎人来了,恐怕也很难击中目标。
发现自己已经没有机会的韩仁和心中暗自琢磨一会打起来,就算将自己,甚至哪怕将自己的部下全部拼拼光,也无论如何也要冲进日伪军中,找机会干掉这个家伙。
就在他刚刚拔出自己的配枪,上好子弹做好近战准备的时候,身边突然响起了两声三八式步枪特有的轻快射击声。
听到这两声在寂静的山林之中显得有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