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西凉铁骑-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辞间也没有了刚才的傲慢不羁。
贾荣也不想在言语之上过多的欺负华雄,不过想令华雄对自己在接下来的路上言听计从还是要下一番功夫的;贾荣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看着不断辩解的华雄,贾荣说道:“听说华将军乃是西凉军第一人,不知是否属实?”
华雄听贾荣提及自己最得意的地方,立刻又恢复了之前的傲慢说道:“是否属实,试过便知,不过恐怕有些人没有这个胆子啊。”
这种拙劣的激将法,贾荣自然已经看破,不过还是装作不知的大怒道:“华雄,你不要欺人太甚,你说谁无胆!”
华雄见贾荣“中计”,欣喜不已,继续刺激贾荣道:“我说的是谁,谁自己知晓,斥候不归,就让大军停下,影响大军行程。”那意思分明是告诉贾荣,说的就是你。
贾荣也依着华雄的意思,大怒道:“既然华将军这么说,那我们就比试比试。”
华雄大笑道:“好,那我就同贾将军比试比试。”
这时,刘备三人、于琼,包括华雄的副将也闻讯而至。
贾荣见大家都到齐了,说道:“当着众人的面,我把话说清了;今天我和华将军比试,若是我输了,领军驰援朱将军之事就由华将军来负责,董公面前我自会解说。”
其实华雄也不是要做这个什么统帅的,他也知道自己不擅长这方面,只是看贾荣一个后生晚辈来做统帅,心里气不过而已;见贾荣这么说,华雄也不甘示弱的说道:“若是华某败于贾将军,以后单凭将军驱使,绝无怨言,诸位可以作证。”
华雄对自己的武艺非常自信,他还真不相信贾荣那瘦弱的身子板能将自己给打败,所以把话也说得很满。
姜羽见事态的发展,也为贾荣焦急,自己对上华雄都没有多大的把握,何况贾荣呢,但现在自己想帮忙也帮不上,只有在一旁干着急。
贾荣说道:“只不过你我同为董公帐下,若是动刀动枪伤了谁,乃是我军的损失,不若我们就下马空手交战吧。”
华雄听了贾荣的话之后,也感觉十分有道理,没有什么不妥,便同意了。
姜羽见华雄同意了贾荣的提议,脸上露出了笑容,贾荣步战的本领自己是拍马不及,心也放宽了许多。
来到的几人,见贾荣要与华雄比试武艺,也很来精神,什么时候人都是爱看热闹的。
贾荣下马摆了个架势,示意华雄可以开始了。
华雄也没有客套什么,直接迎身而上,拳风呼啸,直取贾荣要害。
虽然贾荣对自己的身手很自信,但见华雄来势汹汹,也十分谨慎,小心的应对着。
不过华雄擅长的毕竟不是空手徒步交战,而是马上交战;几合之后,抓住华雄出拳时的一个破绽,贾荣毫无意外的将华雄摔倒在地。
见贾荣不过几合就将华雄摔倒在地,姜羽率先大声为贾荣叫好,远处闻讯而至围观的那些骑兵们,也是大声的叫好。
华雄狼狈的从地上爬起,感觉脸上十分的没光,自己不论怎么说都是西凉军第一人来着,一直是所有西凉士兵的骄傲,不料被贾荣几合之间打倒在地;华雄又怒吼着向贾荣冲来,拳风较上次更为凌厉。
华雄现在的感觉十分的憋屈,自己跟贾荣打,就感觉是有力无处使,根本就挨不着贾荣,似乎自己每一次出拳贾荣都能看透似的。
片刻之后,贾荣又抓住华雄的一个破绽,将他摔倒在地。
之后的半个时辰之内,完全是贾荣完虐华雄,虽然华雄一次次的从地上爬起,但不出一会儿就被贾荣再一次的摔倒在地。
新的一周开始了,望大家能一如既往的支持断崖;大家在阅读之余,不要忘记收藏、推荐一下哦,断崖感激不尽!
第三十七章:火烧长社(上)
几十次的摔倒,华雄算是彻底的服了,对贾荣行了一礼说道:“华雄技不如人,以后将军但有差遣,华雄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贾荣急忙扶起华雄说道:“华将军不必如此,你我同是为董公效命,自当相互扶持,没有什么差遣不差遣的。”
不料华雄推辞道:“输了就是输了,贾将军的身手我算是服了,之前说的话也绝对算数。”
见华雄如此说,贾荣也不再推辞,便默许了华雄所说,一再的推迟也只会让华雄以为自己看不起他。
华雄是一个粗犷的西凉汉子,敢作敢为,既然认定服从了贾荣,便会始终执行自己的诺言;一言不发的站到了贾荣的身后,显然很有觉悟性。
这时姜羽也走到贾荣的身边,小声的为贾荣道喜;贾荣低声说道:“连你也来取笑与我,这次只是占个巧。”
关羽一直在旁边眯眼观察着贾荣和华雄的战斗,自认为不如贾荣,若是自己徒步空手和华雄交战,也不会这么干净利索的将其一次次的摔倒,心中不禁对贾荣增加了一丝敬畏。
一直在旁观战的张飞见到华雄已经被打的认输,大嗓门高声吆喝着:“贾将军果然身手不凡,就是俺老张也做不到你这种境界。”
张飞之这一嗓子,让远处观战的士兵的得到了贾荣和华雄战斗的结果,消息很快就在整个军中传播开来。
贾荣急忙对张飞说道:“将军谬赞,贾荣自认为弗如将军。”
观战的诸将也纷纷走上前来为贾荣道喜,贾荣一一恭谨的回应。
这时站在贾荣身后的华雄发现了在旁观战的关羽、张飞二人,眼睛里透露着战斗的**,华雄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武痴型人物;人群之中的关羽,察觉到了华雄的目光,也毫不客气的看着华雄。
看到二人那火热的目光,贾荣急忙将关羽介绍给华雄认识,他们两个可以说是宿命之中的敌人,关羽在历史上留下温酒斩华雄的美名,华雄自然就是那个受害者;而现在二人相见,虽然没有仇意,但也彼此的互不相让。
关羽见贾荣亲自将自己引荐给华雄,一直以来贾荣对自己三兄弟很照顾,也不能不给贾荣面子,对华雄一拱手说道:“关羽,见过华将军。”
华雄见贾荣施来的眼色,也对着关羽拱手回道:“华雄,见过关将军。”
贾荣现在想要做的就是不断的调和二人的关系,最好的结果是二人建立起友谊,以免将来诸侯讨董之时,华雄再落个身首异处的下场;现在华雄对自己言听计从,自己可不希望他如三国上死的那么憋屈。
贾荣让众将都回到军中,等候命令,众将领命而退。
华雄也对贾荣行了一礼说道:“卑职告退。”说完,向自己的队伍走去。
看着华雄远去的身影,贾荣心中欣喜,接下来与黄巾的战斗里有华雄相助,必将事半功倍;华雄不仅武艺高强,更西凉军中的老一辈的将军,在军中威名甚大,被董卓成为西凉军第一人,很得士兵爱戴;若是他存心给自己过不去,自己的军令也很难实施。
片刻之后,前去打探的斥候返回,说前方并无大军埋伏,一切正常。
经过连夜的赶路,贾荣终于带领大军赶到长社,看着被黄巾里三层外三层包围住的长社城,贾荣不禁想到长社那不算宏伟的城池是怎么禁得住黄巾大军的一次次冲击的。
见到汉军来援,黄巾士兵立即杀了过来。
贾荣带领骑兵一路冲向长社城,城中的汉军闻讯,领兵出城杀了一阵,迎接前来的援军;黄巾士兵只是草率的阻击,没造成多大的影响力。
再加上黄巾士卒基本都是步兵,阻挡不得,只能眼看着贾荣冲进阵内;守城的汉军将士早已将门打开,将贾荣一行人迎入城内。
听闻援军将至,朱儁与皇甫嵩亲自来到营门前等候。
此时朱儁任右中郎将、持节,镇压黄巾反贼,比董卓的官要大的多了;皇甫嵩也是朝廷册封的左中郎将。
当前去通禀的骑兵回来告诉贾荣朱儁朱将军、皇甫嵩将军亲自在营门等候,贾荣立即翻身下马,向城中大营走去。
众将也紧随而至,徒步赶至军前,贾荣对朱儁、皇甫嵩下跪拜道:“卑职贾荣,率军来迟,望将军恕罪。”
朱儁急忙将贾荣扶起,说道:“贾将军带军前来支援,已是不易,何罪之有。”
起身之后,贾荣才来得及打量朱儁、皇甫嵩二人,朱儁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慈祥的脸上透露出一种杀伐果敢的气质;看皇甫嵩此时的样貌不过三十多岁,与朱儁不同的是,皇甫嵩一看就是军伍出身,透露的气质就不一样。
刘备也走到皇甫嵩、朱儁跟前行礼说道:“刘备刘玄德封恩师卢中郎将之命前来支援将军,救援来迟,请将军责罚。”
听到刘备所说的话语,皇甫嵩走上跟前问道:“恩师可是卢植卢公?”
刘备恭敬应道:“正是恩师。”
于是刘备具表卢植之意,而后将路遇卢植被带往京师问罪、董卓军之事一一道来。
皇甫嵩朱儁二人听完之后唏嘘不已。
贾荣吩咐华雄将军队带回军营安顿之事,刘备也跟随着军进营,自己则跟随朱儁、皇甫嵩来到中军大帐。
自从那次的交战之后,华雄一路上对自己是言听计从,贾荣也放心的把安顿士兵的事情交给了他。
来到中军大帐,坐定之后,朱儁将军中的具体情况讲给了贾荣,皇甫嵩则是在旁边补充朱儁没有说到的地方;贾荣也将西凉军的情况简单的向二人说了一下。
通过朱儁、皇甫嵩所说,贾荣了解到,现在与汉军对峙的黄巾士兵足有十五万之众,而汉军经历上次打败之后仅有三万多名士兵,这还不算什么,关键是着三万多名士兵基本上都是刚刚征募上来的士兵。
加上贾荣带来的四千骑兵,也仅有三万五千人,黄巾士兵虽然不如张角所带领的士兵精锐,但胜在人数众多,再加上与之对峙的汉军士兵也是半斤八两,一群新兵。
波才率领黄巾士兵将朱儁军打败之后,乘胜追击,一路将朱儁逼到了长社城中,而后大军围城,大有一举将城中汉军消灭的意思。
朱儁并没有因为贾荣年轻而轻视于他,反而虚心的向贾荣请教破敌良策。
面对朱儁的请教,贾荣恭敬的答道:“将军折煞卑职,卑职才疏学浅,一切听从将军吩咐,贾荣甘为将军驱使。”
皇甫嵩在旁边静静的观察着贾荣,见其面对朱儁的发问,不论是谈及西凉军情况还是回答朱儁都能做到不卑不亢,而且回答的言辞周密、滴水不漏,不禁赞许的点了点头。
经过这么一会儿的交谈,皇甫嵩也对贾荣的情况有所了解,轻咳了一声说道:“志远啊,你也不必谦虚,自古英雄出少年,比如我大汉霍去病将军,十七岁就领军与匈奴交战,屡立战功,名垂青史;所以,志远有什么就说什么,也不要藏着掖着了。”
贾荣见皇甫嵩这么说也不再客气,军中需要的是有才之士,不是谦虚之人;若想别人看得起你,你就要有真才实学。
贾荣故作神秘的对着皇甫嵩、朱儁说道:“如今贼势浩大,我军势力微弱,若破之,必用奇谋。”
皇甫嵩点头应道:“志远之言甚是。”
“可是计将安出?”皇甫嵩追问道。
贾荣思虑了一下说道:“卑职初到此地,对敌我情况不甚了解,待详细了解情况之后方能做定论。”
皇甫嵩也意识到自己太过草率了,说道:“志远远道而来,一路奔波,先回去好好休息,来日再议破敌之事。”
贾荣对皇甫嵩、朱儁行了一礼之后,领命而退。
待贾荣远去之后,朱儁说道:“义真贤弟怎么看?”
皇甫嵩知道朱儁的意思,说道:“此人不简单,从刚才的言语即可分辨出来;当我问计于他之时,他也没说会也没说不知道,回答严谨。”
朱儁听了皇甫嵩的话大笑道:“义真啊,被董卓派来的人,能会简单吗?”
皇甫嵩也跟着大笑,对董卓的为人,皇甫嵩也是有所了解的。
朱儁语气一缓说道:“不过,看着贾荣刚才的言语,似乎对打败黄巾有信心,若真是如此,实乃我大汉之福啊。”
“只可惜朝廷不明,宦官当道,连卢中郎将也被押解回京问罪,唉。。”皇甫嵩喟然长叹道。
听了皇甫嵩的话,朱儁也是一个劲儿的叹气,卢植向来与二人交厚,发生这种事,他们的心里也不好受;虽然明知是宦官弄权,但也是圣意难违。
贾荣返回营地之后,立即带着姜羽、华雄来到城中的一处高地,身后跟着李力、李顺李虎三人;贾荣想在以后的战争中培育三人,自然要让三人多见识一些。
看着当初李家村的那些少年们,一个个的离自己而去,对于这些在一次次的战争之中存留下来的李家村少年,贾荣想将他们都一个个培养成为人才,即使有一天自己不在他们身边,他们一样能够独当一面。
求收藏、求推荐,您的支持就是作者写作的最大动力!
第三十八章:火烧长社(下)【求红求收】
看着城外连绵起伏的黄巾营帐,将长社城包围的像个粽子似的,气势惊人,贾荣不禁长叹,为黄巾的命运哀悼了一下。
为了自己的功名,为了及早结束黄巾之乱,为了在远方等待自己的秀儿,自己要残忍一回了。
黄巾士兵的大败亡是由在长社的大败开始的,在长社包围汉军的黄巾大败之后,汉庭才得以分出兵力,将全国各地的黄巾反贼各个击破,从而令黄巾起义失败。
其实在来长社城的路上,贾荣就早有定谋,读过了三国,自己当然知道围攻长社的黄巾是怎样失败的,只是如今由自己亲自来实行了,却又心生不忍,毕竟这是十五万鲜活的生命。
第二日,傍晚时分,经过深思熟虑的贾荣独自一人来到中军大帐,与皇甫嵩、朱儁二人密谋着;营帐外的看守士兵只听见里面传来阵阵皇甫嵩、朱儁的叫好声。
历史是不可扭转的,即使自己不说,皇甫嵩也迟早会想出这个计谋的,那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火烧长社”。
贾荣昨天也将黄巾士卒的营帐搭建之法看在眼里,若是大火一起,没经过什么的训练的黄巾士卒必定大乱,四窜而逃,到那时就是汉军大胜之时。
皇甫嵩听完贾荣的计谋之后,大笑道:“志远之谋定能一举击败黄巾反贼,国家幸甚,社稷幸甚!”
朱儁也附和着说道:“此番破贼,志远当居首功,此番若能大破黄巾反贼,老夫一定如实禀告圣上,为志远请功。”
贾荣谦虚的说道:“卑职只是想了大概,多亏二位将军完善,若论功劳,也是二位将军居首功,卑职怎敢居功。”
皇甫嵩很欣赏贾荣面对夸奖不愠不喜的态度,不断的赞许着贾荣。
其实贾荣也在心里一个劲儿的跟皇甫嵩说对不起,因为自己这是提前让他的计谋面世,抢了他的功劳,自己就是占了个历史的便宜。
最后,三人定计,待时机成熟,火破黄巾反贼。
贾荣回到军中,没有向众将提及此事,而是让诸将士抓紧时间训练,为很快就要到来的战争做准备,众将士对贾荣的命令没有任何的意见,认真的执行了。
几日后,皇甫嵩派人传来消息,约定今天三更实施计划。
贾荣很早就让众将士休息,众将士虽然疑惑,但也一一照做了。
二更刚过,贾荣悄悄的叫醒华雄、刘备三人,而后将接下来要和黄巾交战的事情和他们说了一遍。
华雄对贾荣躬身说道:“将军但有命令,华雄在所不辞。”
刘备的眼神里透露着兴奋的光芒,今日一战,将是自己的建功立业的最佳时机,关羽张飞也是跃跃欲试。
贾荣让几人将诸将士悄悄叫醒,来到计划中和皇甫嵩、朱儁预定的位置埋伏,而后静等战事的变化。
与此同时,皇甫嵩、朱儁已经带领将士,悄悄的来到黄巾营寨旁边,诸将士携带者火油、干柴等易燃之物,一排排的弓箭兵瞄准黄巾营寨,等待着命令。
月黑风高夜,正是杀人时,朱儁一声令下,弓箭兵皆拉弓上箭,将火箭射向黄巾营寨。
今日天公也很配合,狂风不断的呼啸着,火借风势,迅速向黄巾士兵居住的地方蔓延,只一会儿,便火势滔天。
黄巾兵没有严密的防护措施,直到大火燃起,巡夜的士兵才发现汉军已经靠近营寨,巡夜的黄巾士卒急忙敲起手中的铜锣,提醒大军有敌来袭。
正在梦乡熟睡的黄巾士兵被一阵阵铜锣声惊醒,一个个急忙翻身而起,有的连衣服都没来得及穿,还有的士兵甚至连兵器都没拿就往帐外跑去。
刚刚踏出营帐的黄巾士兵,看见外面燃起的滔天大火,惊慌失措,不断的跑着叫着,相互拥挤着向远处跑去,一路上士兵因为拥挤踩踏而死伤的不知其数。
刚刚入睡的波才被外面的巡逻士兵的铜锣声惊醒,波才也算是沙场宿将,只要在战争期间,波才从来就是甲不离身,兵器不离身旁。
波才急忙拿起兵器走出营帐,看着营帐燃起的滔天大火,波才也无从下手;只好不断的召集惊慌失措的士兵向营帐外突围而去,渐渐的组织起了一支上千人的队伍。
远处埋伏的贾荣,看见黄巾军营之中燃起大火,带领早已整装待发的四千多名骑兵,向黄巾军营之中杀去。
贾荣一马当先冲进黄巾阵营之中,华雄姜羽紧随而至,三人所到之处,无一合之敌,简直就是一个无敌三角阵。
刀光剑影,黄巾士卒被杀的血流成河。
汉军一路上杀的黄巾士卒哭爹叫娘、呼朋引伴,不少的黄巾士卒见外面燃起大火,还没来得及拿起武器,就从军营之中跑出,所以贾荣带领骑兵冲锋,没遇到什么阻力。
正在不断击杀黄巾士卒的贾荣看到远处火光影影绰绰之下,有一支大约两千人的队伍正在不断向营外冲去,而且不断的有黄巾士兵加入这支队伍之中。
贾荣立即带领千余骑兵杀向这支队伍,命令其余骑兵继续冲杀其他方向的黄巾士兵。
黄巾士兵此时已是惊弓之鸟,见贾荣率领骑兵杀至,骑兵还未冲锋,不少黄巾士兵已经弃甲曳兵而走。
波才努力的组织人马阻击冲锋而至的骑兵,可再厉害的步兵始终比不上同等数量的骑兵,骑兵,就是冷兵器战争中的王者。
只是一次冲锋,就将波才辛辛苦苦组织起来的人马杀伤无数,波才带领几百人的队伍向远处逃遁而去。
贾荣命令身后的华雄立即带领骑兵继续冲击黄巾士兵的阵营,自己带领三百余骑原部骑兵向波才逃遁的方向杀去。
直觉告诉自己,刚才突围而走的黄巾将领不简单,能在如此混乱的局势之下,组织起一支两千多人的兵马,可见此人在黄巾士兵中有很高的威望,绝对是黄巾将领中的重量级人物,若能生擒,定是一大功劳。
没有哪个军人是不想得到军功的,即使贾荣这个从未来穿越来的人也不能例外。
片刻之后,贾荣追上了刚才那名率领几百人突围而走的黄巾将领;贾荣大喝一声:“贼将休走!”举刀向其杀来。
人借马势,这一刀端的是凌厉十足,刀风呼啸向那名黄巾将领身上削去。
黄巾将领见贾荣大刀斩来,也不甘示弱,步战迎向贾荣;两刀接触,火花飞舞,在漆黑的夜晚十分显眼。
这一刀让黄巾将领退了十步有余才止住了去势,可见这一刀的力量之大。
贾荣吃惊的看向这名黄巾将领,自己力量十足的一刀,自认为能够将这名黄巾将领一刀杀死,不料他却能接下这一刀,贾荣赞许的看了他一眼。
非常时期,当采用非常手段,贾荣示意身后的姜羽一起向这名黄巾将领杀去;带领的三百多名骑兵,也大喊着向这几百名黄巾士卒杀去。
李力、李虎、李顺三人,组成一个三人战阵,向黄巾士卒之中杀去;经过这么多次战争的历练,三人已不是当初的少年士兵,丝毫不比那些骁勇善战的羌人骑兵差。
仅仅片刻功夫,黄巾士卒就被这支骑兵冲散,而后分割开来,各个击杀。
虽然这名黄巾将领很是勇猛,但奈何贾荣与姜羽皆是骑着战马与之交战,占据不少优势,而且姜羽的马上功夫十分了得,几十回合之后,被抓住破绽的贾荣一刀砍在其臂膀之上,立时血如泉涌。
被骑兵不断冲杀的黄巾士卒见他们的将军受伤,也不能支援而来,因为他们自己也时时面对被杀死的危险。
姜羽一刀斩向黄巾将领,此时已经力竭的黄巾将领手中的战刀被击飞到了一旁。
贾荣见机会来了,立即示意姜羽不要将这名黄巾将领杀死,而后翻身下马,徒步直取贼将。
毫无意外,贾荣将这名黄巾将领生擒,命令骑兵将其绑好,放在一匹战马之上,继续杀向其他地方的黄巾士卒。
这一战,杀的黄巾士卒丢盔弃甲、死伤无数,十五万黄巾士兵,死伤四万之多,俘虏将近三万人,其余四散而逃,此战可以说是获得大胜。
其实汉军也胜利的很侥幸,若不是黄巾士卒大部分是有一群刚刚放下耕具的百姓组成,组织纪律很差,而且见到大营着火,纷纷四处逃窜而走,汉军是很难取得胜利的,毕竟黄巾士卒的人数多于汉军几倍之多。
汉军追杀败逃的黄巾反贼十几里才返回,夺得兵器、大旗、粮草不计其数。
皇甫嵩看到贾荣带军而回,亲自前往迎接,以示看重,贾荣急忙翻身下马给皇甫嵩行礼。
将贾荣扶起之后,皇甫嵩疑惑的看着贾荣身后一名被五花大绑、脸上满是尘土的黄巾将领,问道:“志远所擒何人?”
贾荣如实禀告道:“卑职不知,只是见其在黄巾大营失火之时带领士兵向外而逃,卑职率领骑兵追上将其生擒,带回来请将军定夺。”
求收求红,各位读者大大在阅读之余,不要忘记支持一下断崖,点击个收藏,送张红票,断崖感激不尽!
第三十九章:曹孟德、孙文台【求收求红】
皇甫嵩令人将那名黄巾将领脸上的尘土清洗干净,不看还好,看过之后着实吓了皇甫嵩一大跳,因为这名黄巾将领正是打败朱儁军,将汉军一路追赶包围到长社城的黄巾将领波才,皇甫嵩自然认识他。
皇甫嵩反应过来之后,哈哈大笑道:“志远之功甚大啊,连本将军都十分羡慕,此人是正是与我军对峙的黄巾将领波才。”
贾荣听了皇甫嵩的话,也知道自己捡了个天大的便宜,不断的在心里偷着乐。
波才虽然被五花大绑,但却不断的骂道:“你们这群无知贼将,待大贤良师带天军来到,必将尔等碎尸万段,连带着你们那个狗皇帝也要被砍头。”
波才之所以这么痛骂,就是希望这些汉军能给他来个痛快的,若是被囚禁慢慢的折磨自己,还不如早死以全威名。
皇甫嵩自然不会上他的当,他还准备把波才派军押往京师,向汉帝请功,同时也能给黄巾反贼一个警示。
此战,刘备三人也功绩卓著,杀死黄巾反贼好几名将领,皇甫嵩也不断的赞许三人,言称一定如实禀明圣上,为三人请功。
听皇甫嵩如此说,刘备在谢恩的同时,不忘记向贾荣投来感激的眼神,若不是贾荣,自己或许已经返回涿郡,也不可能有今天的功劳。
打扫完战场,点清缴获的战利品、杀敌数以及俘虏之后,皇甫嵩立即写奏折向汉庭报喜;皇甫嵩自然没有忘记贾荣的功劳,此次之所以能够完胜黄巾反贼,打破汉庭面对的危局,与贾荣的计谋是不可分割的,于是在发往京师的奏折中,也为贾荣浓重的写上了一笔。
第二天,骑都尉曹操带兵赶至,向皇甫嵩禀明自己的功劳;原来曹操在路上碰到败逃的黄巾军,一路掩杀,斩首五千之多,夺得兵器不计其数,也算是间接的捡了个大便宜。
虽然贾荣提前将火烧长社的计谋说了出来,但终究还是没有改变历史,主要是因为天气的原因,将火攻黄巾的日期给延后了。
经过士兵的禀告,曹操得以见到了皇甫嵩,俱表其战功,皇甫嵩大喜,与当日又写了一封奏折,上报朝廷。
曹操可是有背景的人,操的父亲曹嵩而今是朝中太尉,官职显赫,皇甫嵩也就卖给了曹操一个顺水人情。
操被任命为洛阳北部尉时,申明禁令、严肃法纪,造五色大棒十余根,悬于衙门左右,“有犯禁者,皆棒杀之”。皇帝宠幸的宦官蹇硕的叔父蹇图违禁夜行,曹操毫不留情,将蹇图用五色棒处死。于是,“京师敛迹,无敢犯者”。虽然此事全靠其父在朝中上下打点,在洛阳也算是有威名之人,皇甫嵩也有所耳闻。
当天,皇甫嵩下令犒赏三军,全军狂欢三日,以庆贺此次战争获得胜利。
一盘盘肉,一坛坛酒分发给了士兵,士兵们尽情的欢呼,享受着战争胜利的滋味。
当日,贾荣则被朱儁邀请到了中军营帐参加宴席,与同行的还有刘备三人、华雄一干西凉军将领。
宴席上,朱儁、皇甫嵩显得十分的高兴,一个劲儿的劝诸将劝酒;期间,皇甫嵩拉着贾荣的手,一一为他介绍宴席上的其他战将。
介绍到曹操时,皇甫嵩也是几言带过,贾荣却和曹操对上眼了,曹操可是三国里最出名的人物,从一名宦官之子成为大汉丞相,统一了大半个中国,建立了丰功伟绩。
贾荣恭敬的对曹操行了一礼,说道:“贾荣贾志远,见过曹将军!”
曹操果如历史上记载的那样,属于身材偏矮的哪一类人。
皇甫嵩用迷茫的眼神看着贾荣,不明白贾荣为何对曹操如此的重视,虽然曹操在洛阳城中小有威名,但也不至于贾荣这样做啊,再说贾荣是西凉军将领,都不一定知道有曹操这号人呢。
曹操见贾荣对自己言辞恭敬,礼数周到,也急忙回礼道:“曹操曹孟德,见过贾将军。”
贾荣见曹操买自己的账,顺杆子往上爬,说道:“什么将军不将军的,我见孟德年长与我,孟德兄,以后你我以兄弟相城如何?”
曹操虽然来到长社的时间比较短,但对贾荣的名字还是如雷贯耳的,军中尽传其事迹,刚才在席间,皇甫嵩将军还对他褒奖有加;对于有才之士,曹操十分乐意结交,见贾荣如此说,自然也十分高兴。
于是,刚刚见面的二人,就如同多年未见的知己一样,互相的说着笑着,和曹操连喝三杯之后,贾荣才跟着皇甫嵩继续朝下一个要介绍的战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