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谋定三国-第2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庄主,你可吓死我了,你知不知道,当我们去后院的时候,看到湖心亭毁了,又见不到你的踪影,一个个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

    “执孝(典梓的字),我没事,你不必担心。”林若当下说道,“只是遇到了一个前辈,两个人切磋了一下武艺。怎么样?没有惊动夫人和其他人吧?”

    “如此大的动静,想不惊动他们都难。三个夫人都快被吓晕过去了。”典梓当下马上说道,“庄主,你要不要去看看啊?”

    “不用了,你让人跟她们说,我已经安全回来了。”林若当下抬手说道。

    “是!”典梓当下低头说道。

    “庄主,刚刚有信鸽回来……”典梓突然间低声对林若说道。听到这话,林若眉头一紧,然后低声说道:“是什么事情?”

    “方才庄主你不见了,卑职担心庄主,因此没有看,不过是北边回来的。我想应该是双目他们的来信。”典梓低声说道。

    “走,到书房去。”林若说着转身和典梓到了书房。

    关上门,林若接过典梓递来的小腊条,将腊条碾开,林若把信拿了出来。是红色紧急传书,看来真的是关于刘备的消息。拿到这样的信,林若只感觉到心脏跳动得厉害,刘备到底怎么样了?

    展开信来看,林若当下松了一口气,然后说道:“主公没事。只是受了一点上,是双目救了主公,如今主公在黎阳,这真是太好了。”

    林若差点有跪下来,拜谢天地的冲动。

    “庄主,汉王虽然没有事情,可是你让卑职去办的事情有眉目了。”典梓当下说道。

    听到这话,林若看向典梓说道:“查出来了?这次大豆种子出问题,是谁做的?可是孙家做的?”

    听到这话,典梓惊讶地说道:“庄主,你怎么知道是孙家做的?”

    “真的是孙家做的。”林若当下将手紧紧地握了起来,咬牙切齿地低声说道:“孙权小儿,我绝不会放过你的。”

    典梓当下低声说道:“庄主,卑职还查到了一个人。这人最近和孙家的人接触很多,卑职怀疑,是他出的主意。”

    “谁?”林若当反问道。

    典梓轻声说道:“华歆。”

    林若一拳打在了桌上,然后愤怒地说道:“又是这厮!”(未完待续,)

第八十四章:引蛇出洞(一)

    典梓看到林若如此愤怒,当下忍不住说道:“庄主,你小心手……”要知道,这桌子可是楠木做的,坚固得很啊,你这样用手打它,你的手不痛吗?

    林若就觉得奇怪了,这王越怎么会无缘无故地找自己比试的?这八成就是那华歆做的好事。华歆前两次逃脱自己的手掌,就是王越救走的,虽然不知道王越这样正直的人,怎么会听命于这厮,可是这次王越找自己比试,就算不是那厮的主意,也绝对是他故意设计造成的。华歆,华歆,这次我不抓住你,我就和你同姓华。

    “典梓,如今这华歆人在何处?”林若看向典梓问道。

    听到林若这话,典梓当下惭愧地低下头说道:“小人虽然让人去跟踪他,可是却让他走丢了。庄主,你放心,我已经让所有的人去找了,只要那厮在我们嫣然山庄的酒馆,或者客栈出现,我们一定能够找到他的。”

    “此人诡计多端,你们这样找他,未必能够找得到。”林若当下说道,“你让我们山庄的其他人也一起找吧!我记得年初的时候,我就曾经让你利用叫花子,搞一个丐帮,专门负责打探消息的,你弄得怎么样了?”

    “庄主……这叫花子,真的能打探出消息?”典梓不太相信地看向林若说道。

    林若看向典梓反问道:“怎么,不相信?”

    “庄主说能就一定能。卑职怎么会不相信呢!好,那卑职就给十五炫发消息,让他让丐帮的人替庄主找人。”典梓当下说道。

    “负责丐帮的人,是十五?”林若忍不住好奇问道。要知道十五炫,那可是最爱干净,最爱臭美的一个人,整天没事情就打扮得和富家公子差不多,一副小白脸样,他去当这丐帮的帮主?

    “额,本来十五是专门负责长安那边的酒、茶叶、纸张的销售的,可是他最近不知道为何心情不太好,似乎被什么打击了,弄得整个人精神颓废,整日以酒为伴,我见他这个样子,就将组建丐帮的任务交到他的身上了。”典梓当下忍不住说道。

    听到这话,林若说道:“等这次任务完成了,叫十五来我这里,我想要知道,什么事情可以让他性情大变。”

    “卑职遵命。”典梓当下说道。

    “这两天,八荒派出的人,也差不多蒯家的消息,你也让十五派人去查查。我想,那些高手查不到的事情,或者乞丐能够找到。”林若当下说道,“我就不相信蒯家,能够安分守己。哼哼……”

    “庄主,你是想要……”典梓忍不住吃惊地问道。

    林若眼中冒出一阵强烈的杀意,然后说道:“荆州的世家之风太严重了,若是不趁这个时候清扫一下,以后主公还怎么立国?”

    “卑职明白。只是这蒯家和我们嫣然山庄不是还有生意上的往来吗?而且这蒯家在荆州多年,我们万一打蛇不死反受其害,那当如何?”典梓人不住说道。

    “放心,我若是动了蒯家,那荆州就绝不会再有蒯家这个世家了。”林若当下说道。

    “汉王那边怎么办?”典梓说道,“蒯家也是汉王的心腹。”

    “你说,若是蒯家并不知道主公无事,得到的消息是主公被袁绍所害,他们会怎么做?”林若冷笑地看向典梓问道。

    典梓看到林若冷酷的笑容,突然间感觉到心里一阵寒意,不由说道:“庄主,你是想要引诱他们……”

    林若当下说道:“没错,他们不是想要谋反吗?我就给他们这个机会。”

    “那庄主,你的意思是……”典梓看向林若问道。

    “今晚我被刺客重伤,你知道了吗?你要将这件事情隐瞒起来,但凡是来这里见我的世家的人,一律不见,就说我偶感风寒,明白了吗?”林若看向典梓说道。

    “什么?庄主,你受重伤了?”典梓紧张地问道。突然间,他明白了什么,不由说道:“属下明白了。”

    “你附耳过来,我有事情要和你说……”林若当下招手,让典梓附耳过来,典梓当下将耳朵凑近,听了林若的话后,不由吃惊地看向林若说道:“庄主,你这样做,万一他日让主公知道了,主公……”

    “哼,所以才叫你悄悄去做。我这样做,也是在保护公子,主公就算知道了,自然也明白我的苦心。”林若当下说道。

    “卑职明白了。”典梓当下说道。

    “恩,伯言今天问你要的红薯苗,你都给完他了吗?他如今在荆州吗?”林若看向典梓问道。

    “陆主簿如今带着红薯苗前往当阳了。按照庄主的吩咐,卑职已经派了庄里最优秀的种植好手,跟着各县农官到地里亲自给百姓示范种田地。庄主,你觉得百姓会接受红薯这东西吗?”典梓当下忍不住问道。要知道当年,林若在徐州推行红薯的时候,不少百姓都将红薯苗拔出来,种其他的东西了。他们根本不相信这个东西。

    “所以我才让你们将红薯带下去分发给每一县每一村,同时放出谣言,说这红薯吃了能让人变聪明……我就是吃了红薯,才变得那么聪明的。”林若当下忍不住说道。

    林若自然知道,推广红薯,是要面对多么大的阻力。

    要知道,当年自己在徐州推广红薯的时候,那阻力是相当的大,好在当时刘备相信自己,外加陈家、糜家也相信,强制性地让低下的百姓种了红薯,如今红薯这东西,在徐州粮食总产当中占了一半。

    说起红薯的发现,这也林若到三国遇到的最惊讶的一件事情。当年林若为了处理徐州的战后,劳心劳力,知道林若不清闲,身在朱崖的李新派人给林若送来了一筐红薯。

    看到这筐红薯,林若惊讶得说不出话来。因为在这个时代,是不可能有红薯的。当下林若便让人煮了一颗红薯,然后吃了起来。这味道和后世的红薯没什么两样。当下,林若才确定,这绝对是红薯。

    他当下马上写信,问李新,可还有别的红薯,如若有的话,请送过来。接下来,李新就让人给林若送去了整整三马车的红薯。

    看到这三马车的红薯,林若几乎要晕过去了。要知道,在林若的记忆当中,这红薯不是北美洲的特产吗?怎么会在中国出现的?这太让人吃惊了。他立刻让种下这些红薯,同时也取信问李新,这红薯他是怎么弄到的。

    李新告诉林若,这红薯是当地百姓用来治病用的,对失眠有很好的疗效。他还问林若,这药对林若管不管用……

    管用,何止管用,太管用了,提前发现红薯,要知道红薯的产量,那可是其他粮食的好几倍,而且它耐寒抗旱,而且种植周期短,不只是红薯的根部可以吃,就连叶子也可以吃。那可是绝佳的粮食了。

    林若当下写信将红薯的价值,告诉了李新,并且让李新查一下,怎么这里会有红薯的。如果朱崖本身就有红薯,那可是颠覆了红薯的历史。

    很快,李新就给林若回信了,这红薯就是朱崖的普通野生草药,当地的百姓拿它来治疗失眠。

    得到这个消息后,林若震惊了,难道中国真的本来就有红薯这样的植物吗?

    当然这些在后来的种植当中,林若就发现了问题了,因为李新送过来的红薯全部都是花心的,分别紫心、红心、黄心的这三种心的,根本不是林若在前世里经常吃的。而且在朱崖那边结出来的果实很大,可是到徐州这边,结出来的果实明显就不如朱崖这边大,产量也不像林若认识那么多。

    看来,红薯虽然是中国的,但是由于它的样子很像有毒,而且一直以来朱崖都是地处偏僻,因此没有人将它看成一种很好的经济作物,所以一直没有被人们所认识了。

    如今自己既然来到这里,那么就要将这红薯的品种改良,要将它推广到全国各地,这样就能解决百姓的吃饭问题了。也正是如此,一直以来,林若一直让嫣然山庄的人,将红薯种好,注意品种的改良。

    经过了那么多年的努力,如今的红薯虽然还是红心红薯,可是却慢慢地适应了荆州这里的气候,结出来的红薯也相对以前来说,更大,产量更多了。何况这红薯叶还可以用来喂猪,这可是难得的饲料。

    就在这个时候,外面的“喔喔喔”的鸡叫声又将林若的思绪拉回到了现实。

    天亮了,自己好困,不过在这之前,自己还是要做正事的。想到这里,林若看向典梓说道:“天亮了,我等一下要去睡一下。我写一张药方给你,你偷偷派人去抓药。记住了,要做得很神秘,然后偷偷地将杏林院的张老请过来……”

    “卑职明白。”典梓当下低声说道。

    “辛苦你了。”林若当下说道。

    送走典梓之后,林若刚想睡觉,突然间想到了什么,嘴角不由微微地扬起来,呵呵,自己怎么办这件事情给忘记了?(未完待续,)

关于中国古代是否有红薯等植物的考究

    对于中国是否是原产国,这个争论一直持续了很多年。

    首先,这些争论起源于宋朝苏东坡的一首诗。苏东坡《和陶(渊明)诗》七十八首中的第七首《和陶酬刘紫桑》如下:

    红薯与紫芋,远插墙四周。

    且放幽兰香,莫争霜菊秋。

    穷冬出瓮盎,磊落胜农畴。

    淇上白玉延,能复过此不?(自注:山药,一名玉延)。

    一饱忘故山,不思马少游。

    从这首诗当中,我们看到了“红薯”这个名词,我们根据苏东坡的诗认为“红薯”不是明朝万历年间才传入中国的,而是宋朝时海南就已经有的物种了。

    有些人则认为苏东坡诗中的红薯不是番薯,而是山药。他们认为这里的“红薯”就是薯蓣科的甘,也就是山药(的一种)。这个讨论在1980年左右就有人提出来过,而过了20多年,竟又老话重谈,翻案争论起来。

    我想先谈谈我对苏诗从字面上的理解。

    “红薯与紫芋,远插墙四周。”这两句很直观,就是把红薯和紫芋这两种作物种在院墙和屋墙的周围。而且红薯和紫芋应该是不同的作物。

    “且放幽兰香,莫争霜菊秋。”这两句的意思是红薯和紫芋的花具有象幽兰那样淡淡的香味,而且也不象菊花那样在霜秋开花。

    “穷冬出瓮盎,磊落胜农畴。”这两句前面一句的意思是在食品缺少的冬天从瓮或缸里取出来,而后面一句我觉得有两种解法,一是表明了这墙角旮旯(的作物)也能比得过农田(的作物);二是说这堆存起来的东西(当然是红薯和紫芋)也能胜过农田。

    “淇上白玉延,能复过此不?(自注:山药,一名玉延)。”这里东坡先生自己就注明了玉延是指山药,所以白玉延就是白山药了。淇是河南一条河的名字。这两句的意思是中原的白山药能超过这红薯与紫芋吗?

    “一饱忘故山,不思马少游。”马少游,是汉伏波将军马援的同祖父堂弟,他常劝马援不要为功名所累,说:“人生一世,但取衣食裁足。”马援则战功显赫,说是“大丈夫立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不怕“马革裹尸而还”。苏轼以谪居海南的身份,种植红薯与紫芋,自得其乐,当然也不必追思马少游了。这两句的意思是吃饱了就忘了故乡了,也不想马少游了。

    而我本人的观点认为苏东坡诗中的红薯的可能就是一种番薯。

    在海南岛上有几种番薯很有特色。这些番薯有橙红色芯、紫红色芯、白色芯等几种,表皮也有红色、白色、浅黄色等品种。其中紫红色芯的,皮也呈紫红色或暗红色。这种薯个头小,产量低,适宜于在海南、广西、广东等南方地区栽种,而且尤以海南出产较多,在海南一些很偏僻的山乡也有栽种。有人说日本有紫芯的红薯,所以是日本传来的,我的看法恰相反,可能是抗日战争时期由占领海南的日本人带回日本国去的。

    在海南,有些作物有其本地的叫法,以下是几种海南食品植物名称对照:

    海南称呼=大陆称呼

    红薯、地瓜=番薯、红薯、白薯

    甜薯、毛薯、甘薯=小山药,山药

    大薯=块根山药、大薯

    土豆=马铃薯、土豆

    芋头=芋头、山芋

    这里产的大薯虽然在褐色的外表皮下面具有紫红色的内表皮,但当地人从来都不把它叫做红薯,我走访了海南许多地方的人,他们对这种作物的称呼都没有混淆过,没有一个人认为大薯内皮是红色的,所以就可以叫红薯。我想苏东坡老先生也写的清楚,不至有错。

    而“淇上白玉延,能复过此不?(自注:山药,一名玉延)。”这里东坡先生自己就注明了玉延是指山药,所以说东坡先生在写诗时对作物的名称是特别留心了的,不会用山药去比较山药了。

    当然,大薯是山药的一种,形态与白山药也不相同,是可以比较的,但就其口感来说,几乎吃过的人都认为大薯比山药略差一些,主要是粗糙一点,也不如山药略带甜味,香味也差一些,所以在市场上价格也低一些。应该不会达到“淇上白玉延,能复过此不?”的感觉。

    而海南的紫红色番薯,其味道、口感都不错,香甜可口,常煮熟作为街边零食卖。而大薯却在街边零食中不现身影,以配上其它副食做成菜吃为主,少有人当做主食吃。

    还有一点很重要,与番薯一样,番茄也被认为是明代才传入中国的,但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在cd出土的一座唐朝古墓物品中,发现了一些茄科植物的种子,虽然表皮已经炭化,但经过精心培育,竟长出了高达两米多的番茄,结的果是象圣女果那样的小番茄。这一事件曾经被中央电视台和四川电视台报道过。这一事件也说明番茄至少在唐朝时中国就已经有了。现在的海南,圣女果被大量种植,因为它适合这里的气候,也许它的祖先在这里已经很久了。然而奇怪的是中国的学术界却没有什么反映,仍然用过去的说法。

    还有一种植物牛角瓜,就是我在苏东坡先生在海南逸事(1)一文中介绍过的五狗卧花,也有文章认为是原产于南美,后来发现这种植物在北纬30度到南纬30度的地球环带中广泛存在,这说明在这个环带中植物种类在早期曾经有过广泛迁移。

    我认为,海南的紫红色红薯,很可能就是东坡先生当年诗中的红薯。番薯有可能在明朝之前就到达了海南。海南人对苏东坡也很崇敬,有些地名还叫苏来村,居士村。东坡先生在海南活动的许多遗迹、遗址都保存完好,也许做为红薯这个名字也会准确地保存下来。

    红薯存在很多品种,据说有二十几种,这些品种是如何形成,如何分布的呢?

    至于有些人说诗中的红薯就是芋头这种说法我不同意;苏老先生把〃红薯与紫芋〃放到一个句子里,从字面上理解就不是一种东西,这是十分显然的。

    其实,海南的山药也是我特别感兴趣的。特别是那种小山药,在海南被称为甜薯或毛薯,古时叫甘薯。蒸来吃,一般蒸15分钟左右,口感糯,味道香甜。不要蒸的太狠,蒸的太狠则芯里干沙、甜味和香味减少。海南的山药不仅味道可口,而且具有保健功效,其键胃效果明显。

    最早记载海南人食薯的是东汉时广州人杨孚。在他的书《异物志》中有“儋耳夷吃”的记载。晋朝人嵇含记述的“南方草木状”中有“大抵南人二毛者(指头发花白的老人),百无一二,惟海中之人寿百余岁者,由不食五谷而食甘薯,故尔”。将海南人长寿的原因归结为食薯,这可是嵇含老先生1500多年前的重要发现。

    海南的芋头也多,我们在海南石山火山群地区的原始丛林里看到到处都是巨大的野芋。据说野芋有些是有毒的,所以也没敢吃。市场上卖的芋头我们经常买来吃。海南的芋头往往在表皮下也有紫色皮,有些芋头的叶柄也是紫色的,所以东坡先生诗中有紫芋这个名字。东坡先生对饮食和烹饪也很有建树,东坡肘子、东坡肉名扬天下。苏东坡在惠洲期间酿造的“罗浮春”和“岭南万户春”酒,汲江煎茶的心得乃至首创的“盘游饭”(煲仔饭)、“谷董羹”(惠州火锅),已成为惠州文化底蕴的组成部分。在海南居住期间,他在《和陶诗》自序中有一段话:‘过子忽出新意,以山芋作玉糁羹,色香味皆奇。’过子是东坡先生的小儿子,跟东坡先生一起谪居海南的儋耳,发明了这种色香味皆奇的玉糁羹,东坡先生就把这事写在自己的文章里。我有一段时间在琢磨如何仿制玉糁羹,想品尝一下这种色香味皆奇的美食。第一次是用芋头切成细颗粒;放到锅中煮10分钟;就变成粘稠细腻的芋羹了;再放入葱花、盐煮5分钟,闻起来味道香,吃起来也香,口感糯滑,但吃后口里、喉咙里有些麻的感觉。

    (ps:此文不是我写的哦!我只是摘用了我需要的部分。不过却代表我的观点!

第八十四章:引蛇出洞(二)

    因为刘备这个汉王去攻打河北了,因此本来每三天的一次朝会,都有林若这个军师代理着,更因为林若这个军师实在是太懒了,因此本来是三天一次的朝会,改成了五天一次的府议,而且地点也由朝阳殿改到了林若的军师府里。

    毕竟林若不是刘备,自然不可能在朝阳殿处理政事的,因此都在军师府里。因为刘备对林若的信任和器重的关系,隐约地让刘备帐下的文臣武将们都将林若当成了未来的丞相,因此在林若军师府里处理政事,也没有什么不可。

    军师府的大堂之上,百官们已经齐聚一堂了,可是身为百官之首的林若却迟迟不见人影。不少人已经开始议论纷纷了。

    辰时就上府议,两个多月来,林若从来没有迟到过,可是今天林若怎么迟到呢?不少人开始猜测原因了。

    “听说了没有,昨天晚上军师府好像遇到刺客了。”

    “军师府会遇到刺客?王大人,你说笑吧,这军师府守卫森严,怎么可能遇到刺客?这绝不可能的。”

    “老夫也是听人说的,那个刺客好生厉害,听说一掌就将军师府后院的湖心亭给劈坏了。昨天晚上,动静可大极了,那湖心亭倒塌的声音,外面的人都听到了。”

    “这不可能。要知道,严军师身边,那可是有很多高手保护着的。”

    “我也觉得不可能,可是这是别人说的。”

    听到这议论声,坐在文臣首座的蒯良眼睛不由眯了起来,他旁边的蒯越虽然没有表现什么,可是却无意当中看了一眼自己的兄长。

    刘谌也奇怪地看着内堂侧门出,他很了解自己这个老师的脾气,老师一直是一个很守时的人,而且这朝会又是很重要的事情,他怎么迟到呢?莫非他真的如低下的人所说的那样,遇刺了?

    这个时候,祢衡忍不住站起来看向旁边的小厮说道:“这位小哥,严军师为何这个时候都没有来?都是辰时三刻了。”

    祢衡自从跟随了林若以后,就慢慢地被林若的宽容、和蔼、智慧征服了,因此说起话来也不如以前那般处处是刺了。

    “小人也不知道,管家大人去催军师了。”那个小厮低着头答道。

    “军师到了。”就在这个时候,林若到了。不过,今天看起来林若很不对劲,平日里笑容灿烂如同春日的林若,今天的笑容很是勉强,甚至有些让人看起来别扭的感觉,而且脸色似乎也不太好,嘴唇苍白得厉害。

    “新让诸位久等了,真是抱歉。”林若当下抬手说道,他小心地坐了下来,姿势很是扭捏。

    “军师,你的脸色苍白,莫非生病了?”这个时候吕蒙忍不住问道。一直以来,吕蒙都是照顾周瑜的人,自然对病人的脸色深有研究了。

    “没什么大事,只是偶感风寒,吃几服药就没事了。”林若抬手说道。

    虽然林若这样说,可是吕蒙却觉得林若在说谎,因为林若在说这话的时候,那表情和周瑜说谎话的表情是一样的。而且吕蒙的鼻子很灵敏地在林若的身上闻到了血腥味。

    “军师,六月份的粮草已经备齐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出发给主公送去?”这个时候蒯越问道。荆州的粮草一直由蒯越负责。

    “先放着,人还没有到。我想过几天,主公会派子龙将军回来的,到时候核对好了之后,再送过去也不迟。”林若当下说道。

    这个时候,祢衡说道:“军师,关于修建水库的奏请,不知道军师觉得如何?”

    “在连山附近修建一座水库,这自然是好事,可是连山里襄阳太近了,万一发生战争,敌将掘开水库,那襄阳城就成汪洋大海了,此事暂时不行。”林若当下对祢衡说道,“不过,倒是可以修建水渠。”

    听到林若这话,低下的人都点头赞同林若的说法。

    这个时候,伊籍忍不住说道:“军师,修建水渠的钱花费很多,而且还要花不少人工进行维护,这花销是不是太大了。如今主公在河北战事正急,花费过大,这会不会让战场吃尽?”伊籍自然担心财政不行。他这个专管财政的,自然会担心财政赤字。

    “若是不修缮水利,百姓无水灌溉农田,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这反而会因小失大。”祢衡当下忍不住说道,“何况主公在河北打仗,那也是需要军粮的。”

    “不由争了,这水渠是需要修缮的。这样吧,先修缮水渠再说,若是钱不够,再另想办法吧!主公河北那边的军队,绝不能断军饷。”林若当下抬手说道。

    “伯机、正平这荆州附近修缮水渠的事情就交给你们两个去做了。我想在雨季来临之前,能将水渠修缮好,不要淹了农田。”林若看向这两个人说道。

    二人当下抱拳领命。

    “军师,雨季快要来临了,可是长江沿岸的江堤有许多崩坏的,还有汉水、襄江有许多地方有堵塞了,若是遇上大水,很有可能会淹没附近的城镇的。”这个时候蒋琬忍不住站起身来说道。

    对于蒋琬这个人,林若一直很喜欢,虽然他只是一个小小从事,可是他提出的问题,一向都是很尖锐的。

    林若考虑过了修建长江大堤,各地江河防堤,可是这也说说容易,做起来太难了。因为三国时期人口少,这费人力的工程,确实很难办到,何况还要费钱?

    林若说道:“公琰,你说得没错。你这件事情我也考虑过了。这样吧,我们如今的钱要完全修缮河堤是办不到了,何况人力和时间也不允许我们。我听闻你师兄石韬对于水利方面颇有研究,二人一起商议如何整修河堤吧!将那些有可能会崩坏的地方修缮,不过我们的钱并不多,你必须要将所有的钱和人力都用在刀刃上。”

    蒋琬当下说道:“卑职明白。”

    “承明,你一直为荆州驾,当知道荆州的水利,这件事情,你也和公琰他们去做吧!毕竟若是发了大水,沿江百姓的生活确实不好过。”林若看向一直想要开口说话的潘说道。他说完这话,显然有些累了。

    “公子,你还有什么事情要说的吗?”林若看向旁边的刘谌问道。

    刘谌当下说道:“一切按老师所说去办就可以了。”

    “若是诸位没有什么事情,今天的朝会就到这里结束吧!”林若当下挥手示意众人可以下去了。

    就在这个时候,蒯越忍不住说道:“军师,下官有事情想要询问军师。”

    “不知道蒯大人有什么事情要问?”林若看向蒯越说道。林若一副很卷的样子,他的精神状态十分的不好。

    蒯越看向林若问道:“军师,如今荆州地面上多有主公在河北战场上失利的消息在传扬,不知道这些消息是真是假?”

    “是啊,军师,这些消息说主公已经遭遇不测了……这让我等很是担心。”

    “军师,到底前方战事如何了?”

    “军师,主公到底有没有生命危险?”

    “军师,主公的大军是不是真的覆灭了……”

    听到这些话,林若心中冷笑,哼,蒯家的尾巴终于露出来了吧!

    林若当下猛地站起来,有些生气地看着众人,他的脸色十分的难看。

    众人一看到林若猛然站起来的样子,当下不由闭嘴了。一个个都噤若寒蝉,你看我,我看你,谁都不说话了。

    林若呵呵地苦笑两声,然后用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