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卧龙助理-第1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平乡县,此地已入巨鹿郡,距邺城已有数百里之遥。
北退之后,方绍留魏延率一万军镇守南部与魏国接壤的广平郡,自率六万大军继续北归。
进入平乡县后,大军暂时停止不前,各军得到的命令是先在此地安营扎寨,待稍加休整后再行北归。
此刻,距离邺城撤围已经过去了七天。
不过,扎营三天之后,众将士仍未收到大司马拔营北上的命令,一时间,军中又出现流言,不少人认为可能是皇帝的病情又加重了,因而无法再继续前进。
然而,真相却与下层将士们所想的截然相反。
刘备醒了。
昏迷了近半个月的刘备,在这一天忽然醒了,不过这并不代表着他的病情有所好转。
经过郎中们的又一番诊治,他们给出的诊断令方绍依然失望,刘备现下已是病入膏肓,这时候的苏醒,极有可能是回光返照,按照其目前的身体状况,理论上撑不了几个月。
虽说这个消息不太妙,但总算可以令方绍稍稍的松口气,至少刘备现在还活着,就算他的生命仅限数月,但在这样关键的时刻,刘备只要还喘着气就是对大汉国最大的贡献。
“中正,朕昏迷之后都发生了什么?”在神智彻底清醒之后,刘备便将方绍召来,急着询问这些事。
方绍本是不想太打击刘备的情绪,但既然他问起来,便只好将数万将士惨死,法正殉国的噩耗如实告知了刘备。
法正已死的消息给了刘备当头一棒,他整个人都愣怔在那里,半晌之后,眼眶中热泪萌发,他仰天长叹一声,万般难过的说道:“当年朕困于荆南,北畏曹操,东惮孙权,若非孝直,朕焉能困龙升天,取得益州,若无益州为基,又何以取得今日这般基业,孝直于朕,实有再造之功,想不到如今大业将成,可安享太平富贵之时,他却离朕而去,朕……朕……唉……”
刘备深为法正之死而遗憾伤怀,方绍跟着感慨了一阵,便安慰道:“陛下,孝直不幸遇难,此乃天意,幸得无陛无恙,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请陛下切勿太过伤怀,如果因此而伤了龙体,孝直岂不白死了。”
“曹贼施此奸计,害死了朕之股肱,朕发誓必取曹贼人头,以祭慰孝直在天英灵!”悲痛过后,愤慨之情油然而生,刘备咬牙切齿的大骂,更是愤然道:“中正,速传朕之旨意,大军停止北撤,朕要折返南下,杀曹贼一个措手不……咳咳——”
刘备刚抽上几口气想舒发一下自己的愤慨,话未说完便大咳起来,宦官们急着汤药奉上,连灌了几碗都止不住,咳到最后,竟是生生的咳出一大滩的血来。
经受了一盏茶那么久的折磨之后,刘备终于止住了咳,或许是气虚力竭,连咳的力气都没有力。
“陛下的心情臣十分理解,但这个时候,还是请陛下以龙体为重吧,至于报仇之事就交给臣来办好了。”方绍皱着眉头宽慰刘备。
刘备狠狠的喘了口气,脑子补充了几口痒气,昏溃的神智再度清醒起来,听闻方绍之词,他满是疲态的眼神中,忽然涌现出几分振奋,急问道:“中正,莫非你已有什么妙计?”
方绍微微笑道:“妙计倒算不上,臣是想如今下邳被围,徐州有失,曹操多半会赶着去救援,唯一顾忌的就是我们。所以臣才演了一番戏后率军北撤,好让曹操以为陛下身陷病危之中,我军不得不退,他才会放心大胆的前去救徐州,到那个时候,我们再反身杀回去,一举拿下邺城,全据黄河以北之地。”
方绍言语中一副胸有成竹之状,这让刘备从痛失法正的伤感中解脱了出来,庆幸自己尚有方绍这样的鬼谋在身边,只是,稍稍振奋之后,他的脸上又流露出忧虑。
“曹贼狡猾的很,他断然不会不做任何防备就率军南去,我军就算折返杀回去围攻邺城,但若短时间内攻不破邺城,到时候曹操解了徐州之围,率师回救,岂不功亏一篑。”
方绍诡秘一笑,反问道:“陛下,臣何时说过要回去围攻邺城了?”
刘备一怔,不解道:“邺城乃河北心腹,不攻破邺城又如何全据河北呢?”
方绍正欲回答时,外面邓艾兴冲冲的前来求见,行过君臣之礼后,兴奋道:“陛下,大司马,斥候已经带回最新的情报。曹操目下已率军南渡黄河进入兖州,多半是如我们所料,前去救援徐州去了。”
听到这个消息后,方绍神色大振,欣然道:“好口阿,真是个好消息,看来我们反击的时机到了。”
…………两天后,驻扎在平乡的汉军打着北归的旗号再度起程,第一批由已苏醒的汉国皇帝刘备率领,意图取道晋阳回关中养病。刘备临行之前令黄忠镇守幽州,令魏延镇守新得的北冀州诸郡,又以陈到兼任晋阳太守,负责镇守这座并州的核心城市,其余马超、张郃、高览等诸将,皆分数道回往关中,留镇河北诸州之兵不超过十万。
刘备以养病为由先行,方绍则奉命率领第二批两万兵马随后北归。
其实,北归的刘备,号称是率军四万,但其实随行的只是万余老弱伤病,只不过是广树旗帜,虚张声势而已。而留下来的方绍,手中却称有近五万的精锐。
刘备前军起程后的第二天,时已傍晚,方绍召集诸将议事。
“大司马,不知我们何时起程?”姜维问道。
方绍看了一眼班中的邓艾,两人会意一笑。
当日,邓艾献上那计策之后,为了保密起见,除了已醒的刘备之外,方绍并未透露来第三个人,所以包括关兴在内的诸将,皆以为方绍今天召见他们,乃是为了分排班师的诸般事宜。
脸上的笑容陡然收敛,方绍猛的喝道:“姜维何在?”
姜维愣了一下,赶紧出班道:“末将在,不知大司马有何吩咐?”
方绍将令箭一甩,厉声道:“令你率五千骑兵,即刻起程,昼夜兼程挥军南下,不可有半点逗留。”
“末将领命。”姜维本能的接受了命令,但却一脸的狐疑,问道:“大司马莫非是想令末将趁着曹操南下,突袭邺城吗?”
方绍冷笑了一声:“谁说要你攻邺城了,我是要你绕过邺城,直取黄河北岸重镇黎阳,一举断了曹操的归路。”
(未完待续)
第三百八十七章 两难
黎阳是黄河北岸重镇,对面的南岸即为重要渡口白马津,此地乃连通黄河南北的交通要塞。
当年官渡之战,袁绍军即是由黎阳渡河,夺占白马,再向官渡进军。而后来曹操灭袁,扫平河北的战争,也是先下黎阳,以之为河北的立足之地,而后再攻邺城。
黎阳与邺城同属魏郡,两地一南一北,相距不过数百里之距,若以骑兵长途奔袭,不出两天即可直抵黎阳城下。
如今曹操虽率军南下中原,但若听闻汉军折返而回,再攻邺都的消息后,自可从容的率师回援,如此,则双方又将陷入第一次邺城之战的僵持局面,这显然不是方绍所愿意看到的。
所以,邓艾的计策妙就妙在先夺黎阳,断绝黄河南北的联系,然后再由方绍率大军随后攻邺城。如此一来,曹操援邺无路,邺城求援无望,形势将与第一次邺城之战大不相同。
邓艾的计策,可以说与当年魏延奇袭潼关之战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当初方绍听了之后,第一时间就决定采纳,只是此计虽妙,但其中尚有些许顾虑,不过,不久之前刘备苏醒之后,却为他解决了那些顾虑。
姜维等人都是聪明之辈,当方绍道出奇袭黎阳的计划后,他们先是有些惊讶,但随后便恍然大悟,方始明白方绍的真正意图。
“大司马,你这是要重复当年奇袭潼关的妙策呀!”姜维惊喜的赞叹道。
方绍微微而笑,目光转向邓艾:“非也,此回的妙计可不是出自于我的手笔,这是士载想出来的。”
众人又是一番惊讶,不禁向邓艾报以赞羡的目光。
姜维一听说这计策是他的兄弟想出来的,表面上亦是十分的赞服,嘴上却又道:“士载此计固然精妙,不过邺城尚有魏国大将夏侯惇镇守,此人颇有一番才略,我想就算我们截断了曹操的回援之路,但也未必能短时间内攻陷邺城。”
姜维所言,正是方绍先前的顾虑,他便诡秘一笑,胸有成竹道:“尔等只须依计行事便可,至于如何攻陷邺城,我另有计策。”
方绍的成竹在胸,给了诸人信心,姜维便不再多言,遂拍着胸脯慨然道:“大司马放心,姜维三日之内必取黎阳!”
姜维率领着五千骑兵当日出发,绕过沿途之城,以日行三百里的速度,向南狂奔而去。
一日之后,五千精骑抵达了邺城境内。
受曹操之命守邺都的夏侯憞不敢有半点马虎,在曹操离去之后,他就不断的加强对邺城北部的侦察,十几队斥候将侦察范围扩大至城北五十里之外。因此,当姜维的骑兵离城尚远之时,夏侯憞就提前得到了消息。
在夏侯憞看来,汉军的出现正如天子所料,是想趁着曹操不在时突袭邺城,夏侯憞遂急令关闭各门,城内诸军都严阵以待,以应对汉军再次的进攻。
当天午时,夏侯憞亲临北城,与司马懿一同静观敌情,极目远眺,只见北面尘土遮天蔽日而来,仿佛巨大的沙暴,将所过之处都吞噬在一片浑黄之中。
“如此阵势,看来应该是骑兵了,哼,原来是想用骑兵玩突然袭城的把戏,刘备啊刘备,你以为我夏侯憞是饭桶么。”面对着滚滚尘流,夏侯憞流露着不屑。
司马懿凝视着渐渐逼近的沙暴,表情却没有夏侯憞那样自信和乐观,默默道:“前日听闻刘备身染重病,已率主力北归,今日却又突然以骑兵袭我邺都,看来正如我们先前所料,刘备确实是虚晃一枪,想借着我们麻痹之时,杀我们一个出其不意,只是……”
“邺城坚不可摧,上次经受那般攻击都巍然不动,这次就算陛下不在,我等又有何惧,仲达,却不知你顾虑什么。”夏侯憞不屑道。
司马懿沉吟半晌,道出了自己的忌惮:“刘备身染重病料想无误,此番就算汉军再来,指挥者也定是那方绍,此人素来诡计多端,谋划深远,这回的计策却颇为粗陋,实在是不像此人的风格,所以我才会有所担忧啊。”
夏侯憞哈哈大笑:“纵然那姓方的诡计多端,但再强的诡计,面对着我邺城的铜墙铁壁也不过是儿戏罢了,何足道哉,仲达,我看你是屡计那方绍之计,被他给吓怕了吧。”
当初拥立曹丕称帝事件中,夏侯憞是在司马懿等人的联合压迫下,才不得不选择支持曹丕,事后曹操苏醒,夏侯憞心有惭愧之下,对司马懿也没什么女子感,这时抓住时机便对其微有嘲讽。
司马懿心中也暗哼了一声,表面上却只作不知,反是呵呵笑道:“大将军言之有理,也许真的是我多虑了。”
二人明枪暗箭说话的同时,北面的沙暴转眼已近,沙暴之中,汉军铁骑汹汹而来,声势甚是浩大。
夏侯憞虽然嘴上不屑,但心里却提起十二分的谨慎,当即下令全军准备战斗迎敌。
然而,汉军的举动却有点出乎意料,那数千骑的兵马,并未如想像中的那样,向着北城杀来,而是从邺城东北面擦身而过。
“怎么回事,难道贼军不敢攻北门,想绕过别门不成?”
夏侯憞反应机敏,急是下令增兵东门,而当他与司马懿等匆匆的赶到东门之时,城外汉军依然没有攻城,而是从东门前抹过,径直望南而去。于是,夏侯憞又被牵着鼻子奔往了南门,令他惊异的是,汉军也没有攻南门,而是干脆的把邺城当成透明的给绕了过去。
夏侯憞这下就郁闷了,满脸的狐疑,喃喃自语道:“贼军这是玩什么花招,不攻城望南面去做什么?”
夏侯憞一介武夫,直到此时仍不明敌人真意,而他身边的司马懿却是机谋之辈,当初见着汉军来攻时,本就心怀有疑虑,这时见汉军绕过邺城南去,一瞬间心头的结都全部解开了。
司马懿的脸瞬时间变得煞白,惊叫道:“遭了,我们中了那姓方的奸计了,贼军不是想攻邺城,他们是想急袭黎阳,截断了邺城与中原的联系呀!”
此言一出,夏侯憞总算是跟着惊醒,一张老脸顿时也惊诧万分,“想不到贼军竟然狡猾如斯!如今黎阳驻守不足数百,又没有半点提防,这几千骑兵突然杀至,岂不唾手可下。仲达,我们该当如何以应呀?”
情知中计之后的夏侯憞,这个时候才想起司马懿的女子来。
司马懿沉眉琢磨了片刻,不自信的说道:“贼军以骑兵急袭黎阳,想必随后必有大军来攻邺城,我们这里是万不能发兵救黎阳的,为今之计,只有一面抓紧时间加固城池,以迎汉军大举来攻,一面派人星夜兼程的赶往黎阳,希望能通知守军,守得城池一时片刻,至少坚守到陛下回师。”
“女子吧,事到如今,也只能这么办了。”夏侯憞无奈的说道。
…………三天之后,昌邑县码头。
码头上,三万多魏军正紧张而有序的登船。按照曹操的计划,他将率军顺泗水南下,经由彭城径往下邳城而去。
半月之前,吴军二十万大军迟迟攻不下下邳城,孙权听闻曹操苏醒,担心其率军来救下邳,故分兵五万,由吕蒙率领前去围攻彭城,希望能赶在曹操到达之前夺取此城,以阻断其救援下邳之路。
此时彭城被围已超过十天,曹操不得不加快行军的速度,希望在城破之前能够抵达。
先头一万人马已先行启航出发,余下的部队也陆续登船,岸上只余下四五个营的兵马,曹操也准备上船。
便在这时,一骑绝尘而来,经羽林军士的审查之后,面带着惶急之色伏至御前,颤声道:“启禀陛下,汉军卷土重来,黎阳已陷,邺城被围,大将军请陛下速发兵回救。”
听闻哨马此报,曹操神色大变,只是他这么多年来已经习惯了被汉军的奇思妙计所震惊,尽管黎阳失陷的消息让他感到十分吃惊,但他仍极力的压制住内心的震动,将敌情详细的询问了一遍。
“万没想到刘备会使这么一个奇招,朕又上了他的当了,文和,如今该如何以应?”曹操赶紧向贾诩询问计策,毕竟,在众多的谋士相继故去之时,眼下贾诩成了他最为仰仗的谋主。
贾诩倒依旧是一副的沉稳淡然,“下邳势危,如果陛下此时率师援邺,恐怕等腾出手来时,下邳城已落入吴人之手。但黎阳已陷,邺城被围,河北的形势亦万分危急,若不回援的话,邺城若失,则河北不复国之所有矣,所以说,这两地都不能不顾。”
听过这番分析,曹操更加意识到现下首尾难顾的两难处境,急促道:“那文和可有何两全其美之策,令朕保得邺城和徐州不失吗?”
贾诩沉吟半晌,淡淡道:“事到如今,也只有兵行险招了,臣有一计,如能成功,或许不但能解两地之危,而且还能一举扭转我国所处的劣势。”
(未完待续)
第三百八十八章 孤独的军队
今天五千字大章。WwW、QunabEN、coM最近实在忙得头昏脑胀,不过小谢一直尽力保持更新不断,还请大家稍稍体谅。本书到现在一直是按着大纲写的,不会太监也不会烂尾,请大家放心订阅支持。最后再招唤下推荐票,谢过。
邺城。
时隔半个多月,方绍是故地重游。
在姜维的五千骑兵出发后的当天,方绍便率六万步骑随后出动,会合了魏延的一万人马后,七万大军浩浩荡荡的又一次杀向邺城。
当方绍刚刚完成对邺城的包围之后,南面姜维便送来了喜报。
正如方绍所料,魏国上下谁都没有料到,汉军竟会从魏国腹地直插过去,逢城让过,直取黎阳要塞。
因是姜维来势迅疾,黎阳城仅有的六百守军还以为是本国的人马,甚至连城门都不及关闭,就被姜维率领着的五千骑兵冲入城中,一番屠杀之后,顺利的占领了这座黄河北岸的重镇。
原先的计划只是攻占黎阳,而姜维在得手之后灵感突发,趁着对岸敌人尚未有反应时,派一路人马迅速渡河,以迅雷之势烧了南岸白马津渡口聚集的上百艘渡船。
如此一来,就算曹操率军折返,想要渡河夺回黎阳,但征集渡船便又要拖延一段时日。
姜维出色的完成了方绍给他的任务,这让方绍吃了一颗定心丸,现在他可以安心的对付邺城的夏侯愀了。
于是,在获悉黎阳攻陷的消息后,方绍就命邓艾、关兴等辈,分兵攻取邺城东西备战略要隘,以防曹操攻不下黎阳,改从东面的河内郡,或者是西面的阳平郡绕道救援邺城。
汉军虽经前番之败,士气有所低落,但邺城的魏人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如今被汉军突然杀回,外援无望之下,城中已是人心惶惶。
现下围城已毕,攻陷只是迟早的事,唯一令方绍担心的就是粮草的供己问题。
从去岁冬开战已来,战争已持续了将近半年,士兵们的身体状态尚在其次,关键是粮草供给已渐不支。其实本来当初井陉关之战后,刘备已因粮草不足而有了撤军的打算,只是因为缴获了魏军遗留下的数十万石粮草方才决定继续战争。
但战争又进行了数月后,缴获的粮草也已耗尽,而如今已入春天,关中诸地的精壮劳力俱已上战场,春耕势必会受到影响,今年的夏粮减产已成定局,再这般拖下去对汉军自然是十分不利的。
当初准备实施反击计划时,方绍就曾顾虑到这一点,不过,刘备苏醒之后,给他提供了一条解决之策。
中军帐中,方绍反反复复的翻看着手中的那封密信,眉宇深沉,似在思索着什么。
正沉吟间,马谡匆匆而入,拱手道:“大司马,南边细作刚刚传来消息,曹操已经率师折返而回,已经进入东郡。”
方绍从神思中回来,点头道:“看来曹操是打算放弃徐州,死守邺城了,传令给姜维,令他谨守黎阳,绝不能让曹操一兵一卒北渡黄河。”
马谡应诺,但神色间似乎尚有几分疑忌,方绍看得清楚,便笑道:“幼常,你若有何见解,但说无妨。”
马谡沉顿了片刻,遂道:“大司马,曹操此贼甚为奸滑,如今他必己知晓我军的意图,我是在想,依此贼的智谋,他明知如此,为何还要按着我们的设想前来强攻黎阳呢?”
方绍意识到了些什么:“幼常所言有理,莫非你觉得曹操明攻黎阳是假,暗中却另有所图吗?”
马谡不再拐弯抹角,直言道:“谡是以为,曹操虽入东郡,但却未必会攻黎阳,其极有可能经由东郡去往颖川,再由颖川北渡黄河进入河内郡,再西向救援邺城。
河内郡是太行山与黄河交界的一块狭长地形,西越王屋山与河东郡相接,东与魏郡相联,战略地位说不上十分突出,但也有其特殊之处。
马谡的担忧提醒了方绍,显然他的顾虑不是多余的。
方绍思索了片刻,遂道:“幼常你担心的很对,曹操这厮奸滑的很,那我就再拨五千兵马给安国,增强魏郡与河内交界处的防御。”
马谩的建言得到了方绍的重视,脸上暗有喜色,又道:“方才谡进来时,见大司马似有心事,谡妄加猜测,莫非大司马是为攻邺的事忧心。”
马谡此人,察颜观色,洞察人心的本事确实不一般。
方绍哈哈一笑,便将手中的那一封信递给了他,“幼常既深知我心,那我也就不瞒你了,你先看看这封信吧。“马谡接过信来细细一看,不禁面露几分惊色,奇道:“大司马,这是陈群写给陛下的信啊。”
方绍点了点头,笑问道:“那你看看这封信,可有何异常之处吗?”
马谡得到方绍的提示,又反反复复的看了几遍,眉头渐皱,喃喃道:“这封信通篇全是什么。念及苍生’、‘莫伤黎民7的大道理,看起来只是想以此为借口劝陛下退兵,似乎并没有什么深……”
话音说完,马谡蓦的眼眸一亮,紧皱自勺眉色立时舒展开来,兴奋道:“这信看似平平无奇,其实是一封藏了暗语的密信呀!”
方绍微微点头,目光中有几分赞许:“那你可解得出这信中所藏的暗语吗?”
马谡将信展开,左一折右一折的,一番摆弄之后,又将叠起的信重新展开,原本平展的信上便显出道道的折痕,略一看后,马谩的脸上便露出得意的笑。
“大司马请看。”马谡将信捧向方绍面前,指着上面的折痕道:“按着这些折痕将这些字重新排列在一起,正好是八个字一一‘若念1日谊,定当来归’。”
“若念1日谊,定当来归,若念1日谊,定当来归……”马谡的表情骤然间大振,欣喜道:
“原来这不是一封劝退信,而是一封归降信啊。”
原来,早在北营之变前,刘备就接到了陈群送来的这封密信,当时因为事关机密,刘备谁都没有透露,只私下里将这封信藏于身上。
其实刘备并没有破解信中的暗语,只是他凭着感觉认为,陈群是那种公私分明的人,如今在此危急时刻,竟会想到给自己来信,尽管信中句句都充满了敌意,句句是为魏国设想,但刘备却觉得,陈群的这一举动,本身就在向他释放着某种积极的信号。
而后来事发突发,此事便只能耽搁了起来,后其苏醒后,听闻了方绍的计策后,便想到此信可能有用,遂将之秘密的给了方绍。
起初方绍拿到这封信时,可是花了几个时辰才解开信中所藏的暗语,却不想马谡此时不到一盏茶的功夫就给破解,这份洞察力着实令方绍暗暗惊叹。
“不错,这正是陈群写给陛下的纳降信,幼常你怎么看?”既是迷团解开,方绍便不再隐晦,有心听他的意见。
马谡捧着那信又端详了片刻,方道:“陈群将这归降之意深藏于信中,显然是怕被曹操发现引起怀疑,这也正符合陈群谨慎的性格,依谡之见,此信倒确是陈群私下所书,并无什么阴谋诡计。”
方绍点了点头:“那就是说,陈群见魏国已危,确实是想归顺我大汉朝了吗?”
“陈群先事陛下,后事吕布,再事曹操,此人显然与那些土族名士一样,都是审时度势之辈。如今魏国势危,我国一统天下之势已渐明了,在这种情况下,陈群为了本族的利益,选择新主也属明智之举。更何况,当初陈群出仕时的第一位主公就是陛下,说来他也算陛下的J日部,如今他希望陛下顾念1日时情谊,开怀容纳他的来归,也正是情理之中。”
马谡洋洋洒洒的分析了一大通,方绍深以为然,笑道:“幼常之词,深得我心啊。如今邺城坚固,夏侯愀又颇有几分能耐,我正愁着如何速破邺城呢,既是有陈群做内应,邺城必之易矣。只是现下邺城被我们围得水泄不通,七门守御严密,除非陈群主动来联系我们,否则倒不知该怎样回复于他。”
马谡淡淡一笑:“此事易也,陈群不是藏暗语于信中吗,那我们就还用这一招。大司马可写一封给邺城军民的劝降公告,内中暗藏回复之词,然后抄写他干封一齐射入城中,以陈群的智慧,自然能够破解。”
听闻马谡之策,方绍甚为欣喜,不禁赞道:“幼常果然是智谋过人,好,就依你之计。”
徐州,彭城。
巨型斗舰上的吕蒙,正注视着岸上热火潮天的工地。
鉴于下邳城久攻不下,孙权不得不拨出五万人马令吕蒙来指挥,意图攻破下邳西北的屏障,以阻止魏国援军的南下。
吕蒙率军抵达彭城之后,根据自己这几月以来的思索,决定改变攻城的策略,确切的说,他发明了一套新的攻城战术。
吕蒙下令征调了彭城附近数万百姓做丁役,令他们围着彭城筑建大坝,待大坝筑好之后就掘开泗水河堤,用水灌入围堤,然后吴军的巨大战舰就可以从泅水进入围堤,直接开到彭城城下,把一场攻城战变成一场水上的登船作战。
以水灌城是自古就有的战术,但以往的水淹战术,无非是掘开河堤,令大水漫无目的是淹向城池,但因彭城的城池高地,四周又皆是平原开阔地带,就算掘开河堤,也仅仅是浸泡到城墙根而已。
吕蒙水淹战术的新颖处就在于围城筑坝,这样就可以在城四周聚集起足以令他的战船开进去的水量,然后再借助战船的高度,则士卒兵就可以轻易的登城作战了。
吴军驱使着那些百姓日夜赶工,每日累死者数以百计,如今围坝已筑成三分之二。
本来吕蒙还担心围坝末成时,曹操所率的援军就已抵达,但最新的情报显示,曹操为了应付邺城之危,半道上不得不率大军折返向黎阳,所以吴军就可以继续安心的筑坝。
“传令下去,叫他们再加快进度,七天之内必须完工。”吕蒙厉声下令。
在黄盖、程普等老资格的将领相继故去,韩当又垂垂老矣之时,深得孙权赏识的吕蒙便成为吴国东线的统帅。
在船上督促了一阵之后,吕蒙便令斗舰回归水寨。
吴军的大营是依泗水而建,旱寨连营十里,南面彭城,水寨与旱寨相接,互为呼应,深得立寨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