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小海盗-第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日夜兼程赶赴东线,很快在东线集中了三万多人。
当真是敌之所幸,我之不幸。刘誔因为纵兵抢掠,行军速度很慢。**哈赤也捉住这个战机,发起进攻。
在**哈赤的命令下,皇太极率领八旗军占领阿布达里岗山顶制高点后,借着地利相助,大军如同猛虎下山。刘誔率军死战,苦苦守住。这时侧翼代善军杀到,明军腹背受敌。更重要的是此时明军数量不多,相当一部分士兵此刻都在外抢掠。明军渐渐不支,开始败退。
败军退至在瓦尔喀什山前时,又遭到达尔汉、阿敏所率八旗军的伏击。而代善领兵由前向后冲击。
尽管受到多次伏击,南兵甚是顽强,特别是刘誔麾下的五千川兵。剩余明军退至瓦尔喀什之旷野后,与八旗军展开激战,结果寡不敌众,总兵刘綎战死。刘誔养子刘招孙甚为骁勇,身中数箭,仍能徒步格杀十数人,可惜最后体力不支被杀。
刘誔军主力被歼灭后,尚有游击康应乾率领步兵数千与朝鲜元帅姜弘立率领的朝鲜盟军在富察扎营,把枪炮层叠布列。…;
这时代善集中所有的八旗军,向富察发动进攻,首先攻打康应乾部,结果没有支持多久,明军“举皆覆没”。然后八旗军分开始向朝鲜军发动进攻,短时间内歼灭了两个前营,最后把姜弘立的大营彻底包围。姜弘立一看不支,于是率全军投降。
功勋卓著的老将刘誔的死,后来给明朝君臣的打击很大。“綎死,举朝大悚,边事日难为矣。”
明朝南路军行程最晚。主帅李如柏率领两万明军,于四月十日出清河鸦鹘关。由于出师晚,行动慢,直到四月十五日,会师的日期已过,仍然迟迟不进,逗留观望。
这时南路军统帅李如柏已通过探报得知西路杜松军全军覆没,北路马林军亦大败。李如柏听到北线两路尽没,大惊失色,不知该进还是该退。
三月十六日,副参将贺世贤向李如柏建议,应火速进军,与刘誔部会合,然后可以把刘誔部救出八旗军的包围圈。但李如柏没有采纳这个建议。为此战后有人指责他说“偏师策应,杀入重围,刘綎当不至死,或夹击成功,未可知也”。
李如柏逗留到三月十七日,接到杨镐火速撤军的命令,于是南路明军惊惶撤退。沿途听到山上有小股后金兵的鸣螺号角,以为大军杀到,明军慌不择路,自相践踏,死伤达千余人。
实际上不过是一二十人的女真探马罢了!
明军胆丧至此,套用一句俗话最为适合,怒其不争,哀其不幸!
…………春秋中文社区bbs。cqzg。
唐继光放下手中的战报,心情格外沉重。虽然唐继光不喜欢明朝,但他也不喜欢自己的同胞受到伤害。
蓦然,唐继光抬起头,看向辽东方向,咬牙切齿道:“既然大明保护不了你们!那就由我唐继光来吧!”
唐继光冲木梯下大喊道:“来人!”
“卑职在!不知道大人有什么事情呢?”木梯下传来孙继海的声音。
“召集兵马!准备出战!不过不比全民皆兵!并且征调海船!”唐继光斩钉截铁道。
孙继海犹豫了一下,似乎想问什么,或者想劝说唐继光,但感觉到唐继光语气中的坚定。孙继海最后还是没有敢说其他的,应诺一声,就去执行唐继光的命令。
ps:今天同学聚会,算起来都三年没有见了!恐怕今天晚上码不了字了,今天就二千字。明天如果不是醉得太厉害,应该可以补上。
第235章 皮岛
第235章皮岛
“又要出兵吗?”看着刚刚回家的唐继光,田川松子敏锐的感觉到其中暗藏的肃杀气氛。
“嗯!”唐继光目光充满歉意的看着田川松子。“抱歉了!成亲以来,都没有好好的陪在你身边。”
田川松子有些苦涩的一笑,道:“男儿志在四方!夫君对妾身又何须抱歉一说呢?”
唐继光叹了口气,现在时间越来越紧闭,天下纷乱,唐继光也没有什么办法好好配备在妻子身边。唐继光走到田川松子身边,抱了抱田川松子柔软的娇躯。希望这样,可以让田川松子能够多一些温暖,弥补一下这些时日来的冷落。
田川松子顺势,依在唐继光胸口上,目光有些迷离的看着唐继光的脸。“夫君,妾身好怕啊!害怕你有一天回不了来!能不打仗吗?为什么一定要打仗!如果要权势,夫君你现在已经有足够的权势了!大家好好相处不是很好吗?”
唐继光几乎忍不住要答应下令,但很快他就回过神来,现实是残酷的。唐继光摇着头,苦笑道:“不可能的……现在虽然可以相安无事,但等敌人强大了,那个时候不是你死,就是亡我了!”
“为什么一定要这样!”田川松子低落的喃喃道。
唐继光这次没有答话,因为他知道说了田川松子也不会太明白的。说到底是因为,唐继光他是一个汉人。身为汉人虽然很值得骄傲,但女真人是不会放过唐继光的,等他们席卷中土大地后,一定会灭了唐继光这个前朝臣子才甘心。
如果唐继光要活命,就得向清朝卑躬屈膝,甚至要亲自到北京城那里成为有名无实的富家王爷,这才有大几率活命。如果有人看唐继光不顺眼,随时可以仿佛捏死蚂蚁那样,捏死唐继光。唐继光甘心过这样的生活吗?
宁愿死,唐继光也不希望自己过着这一种朝不保夕的生活。
退一步说,就算清朝没有出现,李自成成功取代了明朝,李自成容许一个明朝遗臣在海外对自己产生威胁吗?特别是日本的地理位置,距离北京非常近。
再退一步,明朝维持了自己的统治地位,他腾出手来后,不会对付唐继光这等类似诸侯的独立势力吗?比起女真等蛮夷,汉人对于汉人的忌惮之心更加重。因为他们统治汉人,要比蛮夷统治汉人更加轻松。
唐继光从他踏上这一条路开始,就已经必须前进,大概不归路说的就是这种吧!
…………
五月十七日,唐继光在博多港告别娇妻,率领兵船四十余艘,水手八百,军户出身的精锐火铳兵一千,日本武士二千,骑兵五百,渡海西击。
而此时大明和清朝还不知道唐继光的出兵,大明得到杨镐兵败的消息,京师大乱,北京城内出现建奴即将围城的谣言,北京城内的米价节节攀高。不过一日的时间,米价就从原来的七十文钱一斗,攀升到五百文钱一斗。也就是说!足足五两银才可以买到一石米!
是原本价格是四五倍!
就连一向不怎么理会事情的万历皇帝也在**坐不住了,站到台前。
方从哲趁机要万历给钱,万历听到这个,登时仿佛炸毛的兔子,二话不说就缩回窝里面去。说好说歹,这才从小金库那里支出十万两白银救急。方从哲左挪右挪,这才凑够三十万两,用于救急,不过明朝的财政也因此更加窘迫。…;
与此同时,经过廷议会推,最终让熊延弼来带代替杨镐,临危受命。擢升熊延弼为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代杨镐为辽东经略。
那三十万两方从哲也从中调了十万两给了熊延弼用于救急。不过这十万两明显有些杯水车薪了。明军虽然大败,但依旧还有大概五六万大军在,分下去,平均每人不过是二两不到。
其实不是方从哲不想多给,明军大败,武器铠甲丢失了不少。光是战马就丢失了上万匹。这些都要钱去购买,去打造。
更别说此战明军折损近五万大军了,这些都要抚恤的,方从哲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辽东?皮岛……
“唐大人!前面就是皮岛了!因为此地多贩卖皮毛,所以得此名!”一名双目充满敬畏的商人看着唐继光。
唐继光顺着他的手指方向看过去,只能够隐约看到一个黑点,唐继光改而用上望远镜,一座绿莹莹的小岛便映入唐继光眼中。
后金明显对于水军并不怎么重视,岛屿上并没有瞭望塔。不过驻军肯定是有的,皮岛位于鸭绿江出海口,位置非常重要。就算唐继光没有来过这里,也知道女真人往日多半都会坐船,或者顺着鸭绿江来到这里贩卖马匹、皮毛了。这个作为鸭绿江屏障之地,就算**哈赤再不重视,也会派些士兵驻守的。
“麻烦兄长了!”唐继光放下望远镜,笑着道。
“大人客气了!”那商人立刻诚惶诚恐的回答。
此人名唐冬元,严格的算来是唐继光的堂兄,当然是八竿子都打不到的那种。唐继光这次捉他来,一来是需要一个向导。二来也是有意加强宗室的势力。
唐继光温和的一笑,道:“兄长何必如何客气呢?”
“小人不敢!”唐冬元可是知道本分,唐继光认你就是兄长,不认你就是狗屎,那里敢乱攀。
唐继光自然不可能真的认唐冬元兄长了,太丢份了!刚才不过是表示拉拢之意,对于唐冬元的回答,唐继光颇为满意。
唐继光说道:“才藏,你亲自带几名探子去皮岛打探!”
“是!”雾隐才藏应诺一声,从阴影处走出来,只是露出双目的雾隐才藏,显得格外的神秘。七名背负倭刀的探子跟着雾隐才藏坐小船登陆。唐继光下令船队停止前进,原地等候。
ps:情况比想象中糟糕,今天就这么多了。明天八千字更新!望体谅!
第236章 以辽民守辽土【上】
海上风浪有些大,唐继光在原地等了片刻后,便耐不住风浪。改而决定让船队在附近找了几个小岛稍微躲避一些风浪,士兵也可以登陆。
在海上寂寞的飘荡了二十多天,士兵的心情不会太好。特别是过不了几个时辰,就可能要爆发战斗,让士兵适当放松一下心情,也是恢复战斗力的好办法。
寻找避风的岛屿非常方便,在朝鲜半岛沿海一带岛屿不少。虽然大部分都是小岛屿,但仅仅是用于暂时避风,还是没有多大问题的。
更让唐继光高兴的是,他所在的岛屿居然发现有一群山羊。弓马娴熟的士兵立刻上前表演自己的箭术,本来火铳兵也想去的,但唐继光没有批准。
一来,火铳的准确度不怎么样,点燃火药时候飞溅的火花很大的制约了火铳兵在瞄准会移动生物的准确度。
二来,火铳兵现在用的全是铅弹,铅是污染性极大的重金属。唐继光可不想吃很可能被铅污染的食物,这会极大的破坏人健康,特别是对生。育。能力上。
三来,火铳射击的声音极大,李晔可不想被女真人,乃至于朝鲜人发现。唐继光之所以连朝鲜人也防备上,皆因是现在的朝鲜国君对明朝不感冒。
这不仅仅是萨尔浒之战上大败,导致明朝威望重创,早在明朝支援朝鲜抗倭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当时朝鲜国的嫡长子不争气,而现任朝鲜国君光海君则不同。在自己父王和兄长走去避难的时候,光海君坚持在战区收拢败兵、义军,号召全国勤王,极大的鼓舞了人心。
于是朝鲜国王自然起了废长立幼的心了,这本来是无可厚非的。但问题就在明朝根子身上,明朝万历皇帝最是喜欢为郑贵妃所生的幼子福王,一支都想废长立幼。事实上即使福王最后并没有成为太子,万历皇帝对他还是非常好,赐封他二百万亩田地。
而且全都是在当时中原最肥沃的河南、洛阳一带。如果没有灾荒,每年可以得四百万石粮食,按照近年来不断攀升的粮价,跑去佃户所得,可以得银近一百五十万两。
从收入来说,可是比明朝皇帝要好多了,皇帝一年才有一百二十万两的金花银。而且还要平摊到**中,如果皇太后还在世,手中的银子更加少。从这里可以看得出万历皇帝对福王的宠爱了。
同时当时的朝鲜是明朝的附属,不仅仅每年要朝贡大明,就算是立世子,也需要大明来到册立。简单一点来说,朝鲜只有推荐权,但明朝则是掌握任命权。
万历皇帝自然忙不迭的答应了,有了这个例子后,他自然可以更加理直气壮的废长立幼。朝臣自然知道万历皇帝的小心思,那里肯答应,一个个群情汹涌。在这事情上,一向矛盾不少的内阁更是前所未有的一致,而且继任者也继承了前任在这事情上的态度,说什么都不肯册封光海君。
从万历二十三年,朝鲜国王立光海君为太子,向明朝请求易储。到万历三十六年光海君登基,足足过去十三年。朝鲜在期间派了六批使臣,以近乎每两年一批的速度出使大明,为易储的事情努力。而在当时落后的交通,再加上繁琐的程序,朝鲜几乎可以说是前一批使臣刚刚回来,他们就组织第二批使臣了。
但明朝给朝鲜的答复则是:“继统大义,长幼定分,不宜僭差。”(大意:继承人的位置,早就已经有定论了,不应该改变。)…;
在这十三年来,光海君的心情可想而知了,当着一个无大义的世子。特别是明国刚刚几乎帮朝鲜复国的支援了朝鲜,朝鲜国王万一架不住压力,废了他也并非什么不可能的事情。可想而知在这朝不保夕的期间,光海君对于明朝的感官如何了。在私底下不少人都知道光海君不止一次的抱怨明朝,不过光海君做的隐蔽,并没有被人捉到证据罢了!
乃至于光海君登基,生米煮成熟饭,明朝还磨磨蹭蹭的不肯册封。当时朝鲜对于大明的态度非常重视,特别是贵族层,基本上只有有条件,一定会学习汉学、汉字。这使得朝鲜立刻暗流涌动,官员对待光海君的态度有些暧昧了。
不少贵族都打算趁机篡取政权,拥立其他人为国君。据说这段时间光海君枕头下面压着一把宝剑,他居住的德昌宫更是如临大敌,一到入夜,便巡逻严密。
而这个时候光海君就得感激**哈赤了。因为**哈赤崛起,明朝要在东北有一个制肘**哈赤的势力在。而朝鲜无疑非常合适,可以和辽东军一东一西的制肘女真。于是大明才让步,决定册封光海君,只是此事已经距离前朝鲜国王病逝七八个月时间了。
种种原因下,光海君对于大明的忠诚之心,微弱得可怜。唐继光的探子还打探到一个秘密消息,虽然并不敢确定,但唐继光估计也是**不离十。光海君正在和女真秘密议和,而**哈赤也对于这个议和散播出善意。
毕竟现在**哈赤的大敌是大明,再加上朝鲜不说穷山恶水,没有什么游水可以捞。而且朝鲜地势多山得可怕(山地和高原地带占据朝鲜半岛百分之八十以上)。女真骑兵的优势在这种地势下,完全发挥不出来,**哈赤才不会去打这种吃力不讨好战争。
就是唐继光思索的时候,被射杀的山羊也被弓箭手带上来了。唐继光暂时放下心中思索,鼓励对猎杀最多的弓箭手鼓励并打赏一番。
唐继光的注意力便放在烤全羊上了,在海上哪怕是唐继光,每天也吃不到什么新鲜的肉食。最新鲜的也就是鱼肉,问题是哪怕再爱吃,每天都主吃鱼肉,恐怕也会厌恶。
见有烤全羊,全军士气立刻一振,唐继光也很高兴这种情况出现。在烤全羊的同时,也有士兵在泡茶,唐继光手下人泡的茶并非是传统茶叶,而是云杉叶和侧柏的树叶。
其中云杉叶是唐继光看《荒野求生》中学习到的,里面富含维生素c。侧柏则是唐继光看过的一本关于维生素的书,里面唐继光记得介绍过,印第安人曾经用侧柏的树叶,治愈了患有坏血病的白人。而其中还有介绍,每一百克侧柏叶,就含有五十毫克维生素c。
同时相对于水果,云杉叶和侧柏叶保存要轻松不少,而且性价比也非常高。云杉叶主要生长在东北,侧柏则广泛一些,几乎全国都有。而两者都不用炒制,直接连同嫩枝摘下来即可,基本上算得上是无本买卖,只需要让士兵摘取即可。
不像水果,须知这个时代的水果,哪怕是小康人家那里,也得一头半个月吃上一回而已!同时云杉和侧柏干树叶,有些发硬的叶面更是让他们天然有一道保水层,稍加保存,二三十天不干枯都并非是问题。而水果在保存这事情上,明显要麻烦不少。…;
喝过云杉茶和吃过烤全羊,天色已经暗淡下来。而此时雾隐才藏他们居然还没有回来。唐继光犹豫了片刻,最后还是选择信任雾隐才藏。在探子这一方面,唐继光手下最出色只有雾隐才藏,其他人就算派去,也不会比雾隐才藏做得更好。
与其派人去,可能导致事情变得更加糟糕,还不如选择信任和等待。唐继光相信就算出什么事情,其他探子回不了来,雾隐才藏也肯定有办法回来。特别是雾隐才藏出身日本忍者,对于不熟悉的事物,女真人肯定更加惊慌恐惧,捉到甚至伤到雾隐才藏的可能性都是非常低的。
一直到第二天清晨,正确的来说,是清晨前的最后的黑夜。月亮已经没入地球的另外一面了,太阳还没有出来,此刻是最黑暗的时候。黑蒙蒙的大地上只有海风吹动旗帜啪啦啪啦的声音,还有吹动植物发出窸窸窣窣的声音。
士兵大概太过劳累了,所有人都在熟睡中。唐继光虽然担心雾隐才藏他们是不是暴露了行踪,只是想得多了,精神反而变得更加劳累,此刻也正陷入熟睡中。
“大人!大人!”
“谁?”唐继光虽然身处军营中,但并没有失去了应有的警惕,霍然从毛毡上坐了起来,右手捉在村正的刀柄上。栓上一层麻布,显得格外粗糙的刀柄,此刻显得格外的重要,让唐继光稍微有些忐忑的心,安稳了些许。
“啪!”火折的声音响起,微弱的灯光照出孙继海的样貌。“大人是我!”
“干什么?这个时候来找我的?也不点亮油灯!”唐继光不满的说道。
孙继海有些讪讪然的朝唐继光的脚努了努嘴,唐继光顺着看过去。才发现油灯已经在睡觉的时候,被自己不安分的踢翻在地上,只有一层阴暗而干枯的油迹表示这他曾经的存在。唐继光禁不住老脸一红,咳嗽一声,岔开话题道:“什么事情?”
“才藏回来了!”孙继海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黑暗带给他不安全的感觉,他不由自主的压低了声音。
“哦?才藏呢?”唐继光闻言,登时精神一振,从毛毡上站了起来。
“在外面等候!大人要让他进来吗?”孙继海问道。
唐继光刚想应诺,但旋即又想起来,现在帐篷里面可没有油灯,黑乎乎的。在这里面谈话,估计雾隐才藏没有问题,但唐继光感觉特别不自在的。外面几个背靠陆地的地方反而有篝火,唐继光将到了嘴边的话慌忙一转,道:“我出去吧!”
“是!”孙继海自然没有什么意见了。
“主公!”唐继光刚刚出了帐篷,还没有来得及说话,边上冷不丁冒出一把声音来,吓了唐继光一跳。侧过头来,才发现是雾隐才藏,一身紫色的衣服躲在阴暗处,还真不容易发现。
唐继光没好气,道:“下次别冷不丁的冒出来!你怎么现在才回来的?行了,别忙着解释,乌灯黑火的,怪吓人,到篝火那里谈!”
“是!”雾隐才藏一如既往的惜字如金。
孙继海提着一把苗刀跟在后面。
篝火边上有站岗的士兵在休息,见到唐继光来,慌忙站起来。“卑职见过将军!”
“行了!不用多礼,借用一下,你们到其他地方休息一下吧!”唐继光也没有多客套什么,如此就显得太过生分了。…;
“是!”士兵二话不说就应诺下来。
“等等!将酒留下来,这风怪冷的,不来点暖肚子,明天恐怕都得让人抬了!”唐继光说道。
“是!”伍长立刻将挂在自己腰间的酒囊解下来。
唐继光从怀中掏出一条红绳串着的铜钱,看上去估摸有差不多一百文钱。唐继光扔过去,道:“拿着!”
“将军,这如何使得!”伍长看着落在地上的铜钱,拣也不是,不拣也不是,脸色诚惶诚恐的。其他士兵虽然身处黑暗中看不清楚,但估计脸色也和这伍长差不了多少。
“行了!别婆婆妈妈的,收下吧!给我当兵的,还能够亏待得了的吗?”唐继光貌似漫不经心的说道。
“谢将军!”伍长满心欢喜的捡起铜钱。甭提他们这囊劣酒不满,就算满满的一酒囊,这些钱也足够买差不多六囊了,他们怎么可能不高兴呢!
唐继光喝了一口,便将酒囊递给雾隐才藏,道:“喝一口,暖下身子。”
雾隐才藏也不答话,接过来,往嘴巴满满的灌了一口。一边将酒囊递给孙继海,一边看着在火光照耀下,唐继光那张忽明忽暗的侧面。“主公!在下之所以这么晚才回来。皆因在下打听到一个重要的消息,女真人捉捕了一万二千名辽东百姓,正准备送往铁山挖矿。在下想主公日后如果要据守辽东,定然需要辽东百姓拥护,于是自作主张将之详细调查!请主公见谅!”
ps:从明天开始,因为工作的关系,时间将变得紧张。每天四千字对于木木难度实在太大,毕竟木木也需要私人时间。木木决定从明天开始每天一更,不过一章从原来的二千字提高到三千字。
另外如果有时间,会尽力爆发!请见谅!
第237章 以辽民守辽土【下】
唐继光闻言,立刻喜形于色。这次进军辽东唐继光已经准备好仿效历史上孙承宗的做法,以辽土养辽民,以辽民守辽土。实际上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皆因这些年来,女真屡败明军。特别是这次萨尔浒之战大败,更是使得汉人视辽东为炼狱,那里有人愿意来!
哪怕是流民,恐怕也十有**不愿意来,辽东耕作。
而在这个时候,每一个辽东百姓都非常重要,辽东百姓一共也就一百来万人左右。但近些年来开战,再加上**哈赤有目的的屠杀汉人,改变汉人和女真人的比例,使得现在辽东百姓只剩下数十万。而这一万多人,已经在辽东百姓中占据相当可观的比例了。
唐继光问道:“皮岛有多少驻军?铁山又有多少驻军?”
“皮岛不多,大概只有二百,是一个汉人统领。铁山有大概五百名女真人,统帅叫伊尹根觉罗·唐年丰,镶黄旗人!”雾隐才藏话虽然不多,但打探消息的能力却没有的说。
“二百、五百,一共也就七百,兵力不算多!不过周边情况如何?”唐继光并没有忽视了附近的情况。当初萨尔浒之战,杜松就是败在情报上,唐继光自然不会刚刚知道其中厉害,还再犯这个大错了。
“在镇江方面我只打探到他们那里有十二个牛录,一个牛录有多少我就不太清楚了!”雾隐才藏谨慎的说道,放在误导了唐继光的判断。
唐继光视女真为大敌,自然对女真打探了不少,自然知道其军制了。“一牛录约莫一百人!不过刚刚经历大战,女真人怎么样也有些折损,这么短时间更加不大可能有所补充。不过即使如此,镇江方面最少也有一千人!而且都是女真士兵,不好对付!”
“只要大人你一声令下,哪怕是千军万马,我们唐家军怕谁!”孙继海在边上一听,立刻就不大满意了。
哪怕建奴刚刚在萨尔浒之战大败明军,但孙继海也有自己的傲气。在日本唐继光带领他们,战无不胜,所向披靡,以少胜多也不是第一回,孙继海还真不怎么看得起建奴。
唐继光对此却很谨慎,特别是他从战报中得到的一个重要消息,北方风大,使得火绳在这里很容易熄灭。当然这是指野战,如果守城战,有垛口、射口等挡风的地方,这些问题不大。唐继光这才有些明白,为什么明国将领不少,都提出修建堡垒,步步为营的压缩女真人的活动空间。
唐继光摸了摸下巴,过了半响,道:“继海,你这话有些过了!倭寇不如建奴!这是可以肯定的,所以此战不能够大意!将自来火铳准备上,这次他的作用要更加大!”
“大人,不用如此夸张吧?”孙继海犹豫着说道。
自来火铳是唐继光当初买的那一批,不过因为没有补充,除去损坏的。用到现在,只剩下二百杆而已。这也怪不得孙继海如此犹豫,在他看来,现在都还不是大战,仅仅是对方小两千建奴。而他们却足足有三千五战兵,八百水手,一共四千三百人,何必如此大动干戈呢?
“不必多言!吩咐下令,让各部现在就准备,立刻造饭,争取在天亮之前就出发!”唐继光斩钉截铁的说道。
“是!”孙继海虽然对此抱有怀疑,但对于唐继光的命令,却不敢打折扣。…;
为了隐藏行踪,并没有吹响号角、擂鼓等方法召集全军,只能够通过传令兵口口相传。大军运作的速度稍微慢了些,不过经过唐继光严格训练的唐继光,总体而言还是不错的。小日本还是有一些可取的,比如他们的饭团。
士兵将昨天晚上的饭团拿出来,凑合着云杉茶吃。因为吃饭的时间短,使得大军坐船出海的时候,天色才蒙蒙亮。
“今天是一个杀人的好天气!”唐继光站在船头上,看着布满白云的天空。有了云层的遮挡,太阳就不会那么刺眼,而且云层不算厚,估摸也不会下雨,是一个好天气。
鉴于第一战,唐继光派出猛将吉田政重。吉田政重本来是长宗我部家的家臣,一生讨取一百五十枚首级,是一员老而弥坚的猛将。不过他出仕唐继光,并非鄙夷长宗我部家的衰落。而是希望通过自己的效忠,作为交换,唐继光保护现有的长宗我部家。不得不说,这是一名忠心耿耿的武士。
已经五十的吉田政重依旧不见年轻时候的勇猛,率领五十名日本武士坐快船率先发起进攻。
“呜!呜!”岛上的守军还是有一点警戒线的,不过就是有些晚了,等吉田政重距离皮岛不过大半里地的时候才发现。
守将听到号角声,慌忙率领士兵来到简陋的码头附近集结。
“是什么人?”守军有些惊恐的问道。
“不知道,不过看样子好像是倭寇!”瞭望塔上的哨兵不太肯定的说道。
“倭寇?”守将皱皱眉头看着哨兵。
这个时候距离更加近了,哨兵也看清楚,的确是日本人的打扮,这次语气肯定多了。“肯定是倭寇!”
“多少人!”守将更加紧张,守将是汉人,不过投降了女主。而在这之前他曾经在江南驻扎过五年,算是小半个江南人,可是知道倭寇的厉害。
“五十人!”哨兵虽然警惕性不高,但眼力还算可以。
守将有些踌躇了,但犹豫了半响,他还是稳妥起见,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