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寒门枭士-第3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它的战略意图却又十分明确,将巴蜀的赋税、粮食、物资源源不断运往西北进行扩军备战。

    十二月初,李延庆返回了京兆府,这时,北方又进入了寒冬季节,但对于军队却是训练备战的黄金季节。

    攻打西夏的国策已经确定,就目前而言,它依旧属于绝密状态,只有天子赵构,太上皇赵佶、知政堂六相以及李延庆四方知晓,不过在李延庆从成都府回来没有多久,便在川陕经略府内举行了一次重要军政议事。

    这天上午,一支从东面过来的队伍缓缓进入了京兆城西门,这支队伍由五十人组成,几乎都是骑兵,他们簇拥着一辆马车,在马车旁还跟随着一员大将,他长一张方脸,年约三十余岁,两道剑眉下,目光格外锐利,此人叫做徐徽言,现任河东路沿边安抚使,率一万军驻守在岚州、麟州、府州以及晋宁军一线,主要是防御西夏对河东路的侵扰。

    马车内坐着的官员正是太原府尹张叔夜,他们得到李延庆的邀请,赶来京兆府参加重要军政议事,而河东路南部宣抚使张浚却已经在一天前抵达京兆府。

    “徐将军,你听到没有,大街上好多人都是我们太原那边口音。”张叔夜望着大街略有感触地对徐徽言道。

    徐徽言点点头,“这很正常,太原府原本有百万人口,现在只剩下二十万,被金兵屠杀也只是少数,大部分都逃到关中了,在这里听到太原口音,卑职倒不奇怪。”

    张叔夜叹了口气,“只是希望战争早日结束,人民能够回到自己家乡,太原府也就能一点点恢复往日的繁荣了。”

    “会的,只要李经略能一直坐镇西北,卑职感觉五年之内,我们能收复河北。”

    “但愿吧!”

    徐徽言沉吟一下又问道:“请问府君,这次我们来京兆府,不知是为了何事?”

    “这个他在文牒中倒没有说,只是邀请了西北各路的重要官员和将领,张都统应该已经到了,我们算是最晚到达,或许今天就知道了。”

    两人正说着,队伍便抵达了经略府大门前,早已士兵奔进去禀报,李延庆迎了出来,抱拳笑道:“不知张府君到来,有失远迎啊!”

    张叔夜呵呵一笑,“我说城门处怎么没有人迎接,原来李经略已经准备好了道歉!”

    两人大笑起来,张叔夜随即又给李延庆介绍徐徽言,“这位是河东路西北的沿边防御使徐统制!”

    徐徽言连忙上前单膝跪下抱拳道:“卑职参见经略使!”

    李延庆连忙扶起他笑道:“徐将军快快请起,当年我也是在张府君麾下,咱们都是同僚。”

    张叔夜哈哈一笑,“延庆这是在捧杀我呢,回头又想折扣我的军粮,我可不答应啊!”

    李延庆指着张叔夜对徐徽言笑道:“你看看,什么叫为老不尊,这就是了。”

    徐徽言感受到了李经略和张府君之间的深厚情谊,他心中也大为快慰,他也开笑道:“你们神仙打架,我们凡人只能瞻仰,可不敢参与。”

    三人说说笑笑向府中走去,这时,张叔夜低声问道:“这次商议是为何事?”

    李延庆在他耳边小声说了两个字,张叔夜的脸色一下子变得凝重起来。。。。。。。。

    张叔夜和徐徽言到来,基本上都到齐了,川陕经略使李延庆、熙河路经略使刘、太原府尹兼同知张叔夜、河东南路都统制张浚、川陕转运副使赵开、京兆知府李光、陕北防御使吴阶、秦凤北路防御使刘子羽、河东路沿边防御使徐徽言,以及京兆军副都统王贵、刘、刘子羽、曹性等等军政重臣齐聚经略府。

    在戒备森严的议事堂内,李延庆起身对众人道:“这次请各位过来是要宣布一个重大决策,目前这个决定已经得到官家和太上皇的批准,相信有的同僚已经猜到了,就是对西夏的用兵。”

    议事堂内一片哗然,大家都以为是准备对金兵采取措施,不料却是对西夏用兵。

    李延庆举起双手压了压,众人又安静下来,他取出一只卷轴道:“下面宣读圣谕!”

    众人纷纷站起身,李延庆展开卷轴缓缓读道:“经朕再三斟酌,决定采纳川陕李经略使的建议,抓住战略时机对西夏用兵,朕特封李经略为征夏都元帅,全权负责征夏军政要务,节制四川三路和西北四路,以上决定经朕批准及中书门下颁布,即刻生效,钦此!”

    李延庆将圣旨交给众人传阅,上面有天子赵构和太上皇赵佶的宝印,以及知政堂的门下中书大印,这也是李延庆深感忧虑之处,太上皇赵佶已经全面介入大宋的军政事务,像这种重大决策必须要得到他的同意才能施行。

    众人都默默点头,既然已经形成了朝廷的最高决议,那么就必须执行了。

    这时刘问道:“准备什么时候发动西夏战役?”

    “时间初步定在明年三月,具体北征时间我会在二月通知,今天召集各位前来,就是为商议战备之事,距离现在已不到四个月,时间上稍微仓促一点,不过我之前就有所准备,在河东路和陕西路战役中,我们一共缴获盔甲七万套,战马八千匹,长矛十二万支,战刀九万把,另外还有火油三万桶、帐篷一万四千顶,军毯十三万张,可谓收获丰盛,另外我们虽然从葫芦水大峡谷撤军,把赏移口和踏歌寨让给了西夏军,但横山东线的虎啸峡依然在我们手中,大峡谷最北面的青岗峡军寨还是由宋军占领,这便为我们北攻西夏留了一扇门。”

    说到这,李延庆看了一眼众人,又缓缓道:“至于兵力,现在太原府方向有三万人,陕西路和秦凤路有十五万人,熙河路也有三万人,巴蜀有两万驻军,其中骑兵三万人,在物质钱粮方面,我手中有粮食一百二十万石,军费三千万贯,震天雷三千三百枚,库存盔甲八万套,帐篷三万顶,我准备再招募十万军队,使总兵力达到三十万人,其中十三万人留守,二十万人分东、中、西三钱进攻西夏。”

    李延庆的一席话使在座的军政大员都热血沸腾起来,刘又问道:“西夏的情况如何?”

    李延庆微微一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已经部署了情报人员,目前已经掌握了部分情报,这么说吧!西夏目前的常备军不足五万人,其中三万人在兴庆府,其余两万人分布在边疆,去年金国大灾,向西夏勒索羊一百万只,导致西夏内部矛盾尖锐,就在上个月,李乾顺刚刚平息一场叛乱,可以说现在是西夏建国以来国力最虚弱之时,也是我们攻打西夏的良机。”

    “那金国方面呢?”

    张叔夜有点担心地问道:“据我所知,金夏结有盟约,金国会不会派兵支援西夏?”

    李延庆令人取来一幅地图展开,对众人道:“在金国攻宋以前,金国对漠北草原只占领了东南部的临璜府一带,也就是上京,而对北部和西面以及最富庶的中部都没有征服,所以宋金缔结停战合约后,三十万金兵开始征讨漠北草原,他们的对手是北面的梅里急部、西面的乃蛮部以及中部达旦九部,到目前为止,他们只征服了达旦九部,在达旦部的王城设立了西北路招讨司,并建立了维州、镇州和招州,现在大军依旧留在那里,开春后会继续西征势力最大的乃蛮部,这个时候,金国是顾及不到西夏,如果要提防,那就是驻扎在大同府的两万金兵,如果金兵进攻河东路,那就意味着撕毁了宋军停战协议,宋军便可大军进攻中原,这种傻事金兵不会做,不过大同府的两万金兵可能会进入西夏和我们作战。”

    刘微微叹息道:“西夏其实就是他们三万铁鹞子骑兵难以对付,如果找到破敌之策,那么西夏就不足为虑了。”

    “铁鹞子骑兵名义上是三万人,但实际上披挂冷锻甲的精锐只有三千人,其他都是普通铁甲,这三千人战斗力确实很强悍,曾横扫大宋精锐禁军,但自从神臂弩发明后,对付普通铁甲已经完全可行,但对付冷锻甲,神臂弩还不行,不过京兆军刚刚发明了一种新式火器,或许能对付冷锻甲。”

    说到这,李延庆神秘一笑,“下午我就带大伙去亲眼目睹!”

    众人精神一振,眼睛里都充满期待。

第九百四十三章 神秘火器

    京兆军的火器研发以及试验地位于长安城以北二十里的灞水西岸,这里有一片小小的盆地,方圆约十里,四周山势连绵,山中多洞穴,空气也比较干燥,非常适合火器的制造和研发。

    下午时分,在一千骑兵的护卫下,李延庆带着一班重臣来到了这里。

    众人立刻被吸引住了,原来著名震天雷就是在这里制造出来,这时,远处传来‘轰隆!’一声闷响,天空却十分晴朗,没有任何下雨的迹象。

    李延庆笑着对众人道:“这应该是在试验震天雷。”

    刘疑惑地问道:“震天雷应该是很成熟的火器,还需要再继续试验吗?”

    “当然需要,不断改变火药配方,让爆发的威力更强大,或者试验各种特色的震天雷,比如刚才的爆炸声在灞水那边炸响,很有可能是试验水中震天雷。”

    “水中震天雷是什么模样?”吴阶好奇地问道。

    “其实原理很简单,就是大木箱子,震天雷固定在箱子里内,点燃火绳后,将盖子盖上,然后放入水中,让它顺水漂流到河中央爆炸,一般是用来炸浮桥之类,炸船也可以,若回来时有时间,我带各位去看看,现在我们去靶场。”

    这时,灞水方向又传来一声爆炸,激起一股白花花的河水,足有一丈余高。

    众人都向爆炸方向望去,但靶场在另一个方向,只好等回来时看看有没有时间了。

    不多时,众人便来到了靶场,这就是一处射箭场,在众人的记忆中,箭靶场是用来试验火器中的火箭、火鹞子或者最新的爆裂弩,爆裂弩也是年初出现的一种新式火器,就是一只两寸长的密封细竹筒,里面灌满了爆炸火药,威力很大,可以炸裂盾牌,里面掺有铁砂,爆炸时,铁砂子飞溅,对士兵眼睛也是一种潜在的伤害。

    这种爆裂竹筒一般是捆在神臂弩或者守城弓的弩箭上,所以叫做爆裂弩,它其实是火药箭的升级版。

    这时,正好有一排十名士兵正在半跪地射击,众人顿时被士兵手上火器吸引住了,竟然是一根六尺长的黑管子,只见一声令下,‘砰!砰!砰!’响声大作,铁管子口上冒出一股股白烟。

    “这是什么?”众人惊讶地问道。

    “这叫火铳!”

    李延庆笑着给他们介绍道:“一种威力强大的射击武器,研制了整整六年才成功,关键是资材,开始是用生铁铸管,经历了各种失败后,才最终决定用铜管,易铸造、管中光滑,不容易炸管。”

    李延庆取过一支火铳递给众人,“大家看看吧!”

    从外形上来看,这已经不是历史上最初出现的火铳了,历史上的火铳就是出现在宋末元初,李延庆将它提前了一百多年,而且制作了精良的木制枪托,可以端着枪托射击,从外形上看,完全就是一把后世的火绳滑膛枪。

    “它射出的是什么?”张叔夜问道。

    李延庆从士兵手上取过一粒小指头大的铅弹,笑着对众人道:“就是它,杀伤距离二百步,比神臂弩略远一点,但破甲效果却比神臂弩更强。”

    他见众人还是一头雾水,便笑着对一名士兵道:“你给大家示范一下!”

    “遵令!”

    士兵将铳管朝上,取出一管火药,管子是竹管,上面有盖子,一管火药正好是一次射击所需的爆炸火药,非常标准,士兵将一管火药全部倒入铳管中,抽出一根长铁条将火药捅紧,又将铅弹放进去。

    他随即摆出射击支持,从腰间用勺子舀了一勺引火火药放入火药池中,取出一根五寸长的火绳插入火药池内,这时他从后腰抽出火折子一甩,火折子立刻燃了起来,士兵点燃火绳,收回火折子,立刻摆出了射击姿势,瞄准前方百步外的一个草人。

    片刻,只听‘砰!’一声响,一股火星带着白烟从管口喷出,铅弹疾射而去,‘啪!’正中草人。

    众人又一次看得目瞪口呆,半晌,李光结结巴巴道:“经略使,这太麻烦了吧!”

    李延庆微微笑道:“看起来麻烦,但熟练了,其实和神臂弩一样,刚才只是展示给大家看,所以故意放慢动作,下面各位再看了一遍。”

    还是同一个士兵,只见他灌药、上弹,填药、点火绳、射击,一气呵成,快得如行云流水,甚至比神臂弩射击还要快一点。

    众人点点头,果然熟练以后不同凡响,看起来非常赏心悦目。

    这时,李延庆一招手,“拿上来!”

    两名士兵从百步外将草人靶抬了过来,草人靶上套有一件铠甲,这时,吴阶和徐徽言异口同声地惊呼道:“冷锻甲!”

    众人眼睛一亮,原来这件黑黝黝的铠甲就是西夏最著名的冷锻甲了,据说极难打造,成功率很低,西夏近百年来也只打造了数千件,除了三千铁鹞子装备外,其余冷锻甲都流落在西夏的各贵族手中,没想到眼前居然会出现了一件。

    李延庆给众人介绍,“这确实是冷锻甲,一套完整的冷锻甲包括骑兵铠甲和战马披甲,战马披甲比骑兵铠甲稍微弱一点,我没有能搞到,这件骑兵铠甲是我用了三千两银子通过黑党项的渠道从西夏一名破落贵族手中收购而来,大家请再仔细看一看!”

    李延庆令士兵剥下冷锻甲展开给众人细看,只见厚厚的冷锻甲上面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洞,众人都愣住了,这是。。。。。。。。

    刘忽然反应过来,“这就是。。。。。火铳打穿的?”

    李延庆点点头,“一百五十步外打不穿,一百步便能打穿了,这就是我给大家说的对付铁鹞子的秘密武器。”

    铁鹞子实际就是重甲骑兵,箭射不透,枪刺不穿,一直是宋军最害怕的一支西夏军队,现在终于有了克制它的武器,使众人看到了希望。

    李延庆却笑而不语,其实不光火铳,爆城式震天雷也一样能大量杀伤铁鹞子,它的巨大冲击波绝对能震死铁鹞子骑兵,虽然没有试验过,但李延庆却充满了信心。

    。。。。。。。。

    黄昏时分,张顺带着一名中年男子快步走进了经略府,后面两名士兵还抬着一口箱子,他们在院子里稍等了片刻,一名亲兵便将他们领进了李延庆的官房。

    李延庆刚从火器试验场回来,正在摆弄从火器基地带回的一支火铳,其实就是火绳枪,李延庆很惊叹宋人高超的手工艺,居然能做出这么细长均匀的长铜管,研磨得异常细腻,据说做一根这样的铜管需要工匠耗费十天的时间,用了两年时间,工匠们才造出一千根铜管。

    以现在工艺,做出内螺旋膛线是不太现实,但李延庆在考虑能不能做成燧发枪,以宋朝的工艺,应该是可行的,至于具体怎么做,李延庆不会太考虑,他只需提出思路,能工巧匠们自然会按照他的思路去琢磨完成。

    这时,一名士兵在门口禀报,“斥候营张统制来了!”

    “让他进来!”

    片刻,张顺走了进来,单膝跪下行一礼,又给李延庆介绍自己身后的男子,“这就是黑党项会州酋长拓跋鲁,贺兰老剑兵器铺的东主。”

    拓跋鲁连忙上前行礼,李延庆笑道:“不必客气,请坐!”

    李延庆请拓跋鲁坐下,又让亲兵上茶,他微微笑道:“上次的冷锻甲让你们费心了!”

    拓跋鲁连忙道:“小民这次又搞到一件冷锻甲,不知道李都统是否有兴趣?”

    李延庆眼睛一亮,“带来了吗?”

    “带来了!”

    张顺连忙让士兵把箱子抬进来,打开箱子,里面果然是一件黑黝黝的冷锻甲,李延庆兴奋得直搓手,之前那一件他拿去试枪了,但他心中始终很遗憾,如果再搞到一件,他一定会用来研究仿造。

    他一直想重建一支对付骑兵的重甲步兵,也就是唐朝的陌刀军,唐朝的陌刀锻造技术已经消失,但宋朝也有棹刀和三尖两刃刀,宋神宗时代还出现斩马剑,李延庆都仔细研究过,硬度足够了,但锋利度和耐用性都还差一点,直到他们破解了夏国剑的包金锻造方法,已经可以打造新的陌刀。

    现在李延庆需要的是重甲,冷锻甲无疑就是最好的重甲,终于又得一件,如果可以破解,他便可以大量仿造了。

    李延庆索性把冷锻甲抱在桌上放下,轻轻抚摸铠甲上冰冷的感觉,他忽然发现这件铠甲似乎从未穿过,而且制式也不一样,不是西夏人的盔甲,倒很像乌锤甲。

    “这也是从那个破落贵族手中购得吗?”

    拓跋鲁摇摇头,“这一件却是从熙河路一户羌人家中得到。”

    李延庆一怔,似乎又想起什么,又连忙追问道:“莫非是青堂羌?”

    冷锻甲并非西夏人发明,而是生活湟州一带的青堂羌祖传绝技,他们锻造的铠甲在宋朝也被视为宝器,叫做瘊子甲,《梦溪笔谈》中有详细锻造记录,但没有记全,导致宋朝锻造的铠甲没有青堂羌锻造的坚固,后来青堂羌被西夏军袭击,全部被掳去了西夏,这门锻甲技术就在西夏流传下来。

    拓跋鲁点了点头,“正是青堂羌遗留的一支,他们已经近五十年没有锻造铠甲,不过冷锻甲的锻造方法他们依旧保留下来,这次小民带来了三个老者,他们能口述全套冷锻甲的锻造方法。”

    李延庆大喜过望,真是天助他也,拿到冷锻甲的锻造方法,他便可以重建大宋重甲陌刀军了,何惧女真人的铁骑?

第九百四十四章 小魏掌柜

    兴庆府又叫做兴州,这里是西夏的都城,也是西夏最大的城市,是西夏的经济、文化、政治中心,在它全盛时期,这里万商云集,堆货如山,商业十分繁荣富庶。

    而西夏经济的富庶,反过来又能支撑起强大的军事实力,西夏兵力最高时曾拥有甲兵五十万人,当然,西夏属于全民皆兵,全国人口不过两百余万,动员五十万人已经是它的极限。

    但这十几年来西夏一直在走下坡路,尤其宋朝逐渐中断了和西夏的贸易联系后,西夏财力锐减,加上一直支持它的辽国被灭,金国取代辽国成为西夏的宗主国。

    而金国对待西夏却和辽国相反,非但没有了辽国时期的物资援助,反而三天两头向西夏索要牛羊物资,比如驻扎大同府的两万金兵就完全靠依靠西夏的补给来养活。

    再加上宋朝取消了给西夏的岁贡,以及去年冬天遭受重大的天灾**,天灾是指百年未遇的雪灾,使得西夏近一半的牲畜被冻死,随后金国又向西夏强行勒索百万只羊。

    虽然最终西夏如数交付了百万只羊,但却因此导致西夏内部关系急剧恶化,河西的回鹘和吐蕃率先指责朝廷偏向党项族,掠夺其他民族,包括羌人和汉人也纷纷响应回鹘和吐蕃的指责。

    很快,党项族内部和朝廷关系也出现破裂,开始有了极不和谐的声音。

    就在十月,李察哥率军两万镇压了河西的回鹘人造反,又回头在西凉府镇压了两支羌人部落的造反,杀死数千人,掠夺他们牛羊等财产,这种残酷镇压非但没有让西夏其他民族臣服,反而更加离心离德,甚至连党项族最大的拓跋部也有了要求李乾顺下台换帝的呼声。

    西夏内忧外患,兵力逐渐减少,处境开始变得十分危险。

    冬天的兴庆府大街上十分冷清,行人稀少,大部分店铺也都关闭了,这时,寒风中一名中年男子正沿着南城附近的大街匆匆北行,走过一条小巷,他折身进去了,不过他又停了一下,确定后面确实没有人跟踪,他才快步向小巷深处走去。

    走到小巷的另一端出口前,男子在一扇木门前停下,这里是乔氏商行的后门,乔氏商行是西夏最大的宋人商行,专卖各种宋朝奢侈品,虽然西夏经济凋敝,但乔氏商行的生意还不错,它的顾客都是西夏贵族,而梁王在店铺中也有三成份子,所以一般人也不敢来招惹他们。

    男子有节奏地敲了三下门,片刻,门开了,里面露出一张苍老的面孔,“啊!是九爷亲自来了。”

    九爷的全名叫做张九,是宋夏辽金之间著名的驼运牙人,专门负责给人运货,黑白两道通吃,而且也能给西夏皇帝李乾顺搞到一些特殊商品,李乾顺一个宠妃尤其喜欢宝妍斋最顶级的西湖八景香水,这种只提供给权贵的顶级香水,张九也能搞到,并带莱西夏,使李乾顺着实取悦了自己的爱妃。

    也正是这些缘故,张九拥有西夏皇帝颁发的特别通行证,可以随意进出西夏。

    “是魏掌柜找我来的。”

    “魏掌柜在,请进来吧!”

    张九闪身进了院子,被老仆带到掌柜房,房间里一名年轻人正坐在桌前写信,老仆咳嗽一声,“魏掌柜,张九爷来了。”

    掌柜一抬头,他长一张娃娃脸,看起来也就十七八岁,但他目光却很深沉,掌柜叫做魏英,是很多年前李延庆派到西夏的潜伏探子,和大宋军方失联了快十年,魏英也从一个小伙计一步一步做到兴庆府乔氏商行的大掌柜,他实际已经三十岁了。

    “这么冷的天,九爷亲自来了!”魏英笑眯眯起身行礼。

    “你魏老爷相召,我敢不来吗?”

    张九和他很熟,他直接在小桌上坐下,翘着二郎腿问道:“有货物托我运去大宋?”

    “找你老还能有什么事?老规矩,送一批羊皮去京兆府乔氏商行。”

    “你运气还不错,西夏朝廷正在考虑将羊皮也列为禁品,再过段时间恐怕就运不走了。”

    “连羊皮都要列为禁品,那西夏还能卖什么?”

    “药和宝石呗!还有宝妍斋要的牛脂,西夏也不禁,这次我就要运一批牛脂去巴蜀交货。”

    魏英从柜子取出一只密封好的纸筒,递给了张九,张九也不多问,直接接了下来。

    这是两人间的默契,张九从一开始就知道小魏是李延庆安插在西夏的斥候探子,而又因为宝妍斋的缘故,张九和李延庆略有点私交,和李延庆一番谈话后,他便接受了替魏英送信的重任。

    所以之前两人说‘亲自来’之类的话,其实也只是一种调侃,魏英找他,他必须亲自来。

    “最近有什么重要消息吗?”魏英又笑问道。

    他知道张九既然是送牛脂去大宋,那必然和西夏的梁王梁安仁打交道了,梁安仁负责西夏军队的后勤物资,他利用职务便利低价收购军方的牛脂和羊脂,大量卖给宝妍斋,一次就能赚数千两银子。

    一年跑上几次,两万两银子的收益是十分稳妥的,这些年他光卖牛脂和羊脂就至少赚了十万两银子。

    梁安仁虽然也有三成乔氏商行的干股,但他几乎从不来这里,魏英也接触不到他。

    张九点点头道:“确实有些消息,野利部和米擒部到现在都没有交秋税,好像他们要求降低一半的税羊,朝廷也不肯答应,结果僵持住了。”

    党项是羌人的一支,叫做党项羌,后来脱离羌族,自称党项族,一共有八个部落组成,细封部、费听部、往利部、颇超部、野利部、米擒部、拓拔部等等,此外还有黑党项和雪山党项等小部落,其中又拓拔部落最为强大,拓跋汉化名就是元,元昊就是拓跋部落酋长,他统一党项,建立西夏,他又继承唐朝封他们的李姓,叫做李元昊,西夏皇族都是拓跋部贵族。

    而其他部落也处于半独立状态,军事上听奉朝廷调遣,经济上每年秋天缴一次税羊,其他族中事务朝廷也不过问,由他们酋长自决。

    但由于这些年西夏在军事上接连失利,损失十分惨重,这些损失其实就是八个部落的损失,人口损失太大,而受益却没有,令其他七个部落的贵族日益不满,就连拓跋部内部也有了矛盾。

    就在今年夏天,七个部落一致要求实行募兵制,也就是朝廷要给部落和牧民好处才能出兵,而且从前是无偿出兵,甚至连兵器、战马、骆驼都要自备,因为从前有收益,大家都还能接受,但现在只有损失没有收益,谁也不干了,回鹘和吐蕃还起兵造反自立。

    到目前为止,朝廷对各部落提出募兵制的要求依旧装聋作哑,这便引起各部落的普遍不满,大家便借交税羊的机会闹事了。

    魏英笑道:“朝廷当然不能答应,答应了野利部和米擒部,其他部落也要跟上,朝廷更没有收入,还有大量的俸禄要支付,到最后恐怕连现在的军队都恐怕养不活了。”

    “说句话玩笑话,我觉得如果宋军这个时候攻打西夏,其实是最好的时机。”

    “宋军自顾不暇,光对付金兵就已经焦头烂额,哪里还有精力攻打西夏,你想多了。”

    “呵呵!我只是随便开个玩笑,没人会当真的,好了,我走了,魏掌柜保重!”

    “九爷一路顺风。”

    张九离开了乔氏商行后门,便匆匆向小巷另一边走去,纸筒就在他后背的包里,但他随身带着西夏天子的特殊金牌,没有人敢搜查他。

    在兴庆府乃至西夏,张九几乎可以横着走。

    就在张九刚走,魏英又开始部署手下,刚才张九说的情报,他要确认后才能用鹰信发往长安城。

    至于张九带走的重要情报,是极为重要的西夏各地布兵图,这是魏英花了一千两黄金才从西夏兵部郎中手里买到的情报。

第九百四十五章 铠甲仪式

    冬去春来,转眼就到了建炎三年二月。

    曹蕴和赵福金的肚子越发明显,身子也愈发倦怠,走路也不太方便了,府中特地请了四个接生婆,每天都来陪同二人。

    “冬梅,去催催老爷,说时辰要到了,让他赶紧一点,算了,还是我自己去吧!你来扶我一下。”

    小丫鬟连忙跑上来扶住曹蕴,曹蕴一手撑腰,一手扶住丫鬟,慢慢地向内堂走去。

    内堂上,李延庆还在不紧不慢地喝粥,他略有点走神,这几个月他一直在紧张地备战,眼看要到北征的日子,但朝中却传出不和谐的声音,有大臣公开表态,要求官家还政于太上皇,虽然这个声音很微弱,但绝对不是一个好兆头。

    就在上个月新年刚过,老帅宗泽不幸病故,他手下有八万楚州军,这支军队由谁来掌管,便成了官家和太上皇斗争的焦点,一旦太上皇胜出,官家的帝位就危险了。

    从目前的形势来看,都统制刘光世的呼声最高,刘光世的父亲刘延庆是太上皇赵佶的心腹,曾参与江南叛乱,死后被朝廷剥夺一切官职,刘光世也被牵连,封了一个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