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寒门枭士-第2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仁忠也是皇族,被封为濮王,官任礼部尚书,是李乾顺的心腹,他起身行一礼道:“微臣基本上赞成曹相国的意见,只是微臣担心韦州那边,察卡只有四千军队,能不能守住韦州?若韦州失守,西平州防御空虚,李延庆就一路北上了。”

    李仁忠的担心也是李乾顺的担心,李乾顺叹口气道:“我也想增兵韦州,但手中已没有多余的军队,除非临时征兵,可这样伤耗太大,要么就动用近卫军,可似乎又还不到那一步,让我很为难啊!”

    “那就把夏州的两万军队调来韦州!”曹价显然已经有了方案。

    “那陕西路那边怎么办?宋军会不会又从陕西路那边北上夏州?”李乾顺点到了核心问题。

    曹价微微一笑,“陛下忘记金国了吗?这个时候完颜斜也绝不会袖手旁观,一定会插一脚,微臣相信陕西路的宋军会全力防御金兵,不敢北上。”

    李乾顺恍然醒悟,他不再犹豫,当即下令道:“就依相国的建议,立刻调夏州军队支援韦州,同时令李察哥全力攻打凤翔府!”

第八百五十六章 初攻韦城

    在萧关休整两天后,李延庆率领两万四千军队继续北上,两天后抵达了踏割寨。

    让李延庆没有想到的是,夺取赏移口和踏割寨还得了一个意外收获,除了数万石的粮草外,还有五万套宋军兵甲,那是当年童贯全军覆灭时留给西夏军的战利品,军器监送到前线的新盔甲,都还没有拆封。

    “在干燥的窑洞里封存了那么多年,居然还保持得十分完好,不容易啊!”

    李延庆轻轻抚摸着素木枪的枪头,上面还有一层油渍,枪头头呈长棱形,棱角分明,角线锋利,锐利的矛尖闪烁着寒光,不愧是大宋军器监打造的精品,后面的枪杆也反复浸油晒干,十分结实,没有一丝裂缝。

    宋军步兵的枪主要以素木枪和鸦颈枪为主,另外还有一种投掷梭枪,是对付骑兵的利器。

    张顺在一旁介绍道:“启禀都统,梭枪是装在木箱中,卑职清点过,一箱五十支,一共有三千箱,累计十五万支之多,箱子上还有军器监的封漆,从来就没有打开过。”

    李延庆点点头,又来到另一座窑洞,这里面放置着五千套铠甲,可惜都是墨漆皮甲,没有浑铜甲和涂金脊铁甲,至于山纹甲和乌锤甲更不用想,那是天龙禁军的装备,除此之外,也只有部将以上才能披挂。

    “这些皮甲可惜有点硬化了!”张顺抚摸着皮甲遗憾地说道。

    李延庆捻了一把皮甲笑道:“还行,稍微再鞣制一下,能完好如初!”

    “都统,这些兵甲都要运回去吗?”

    “当然要运回去,当后勤辎重队第二次来萧关时,可顺便将这些兵甲运回京兆。”

    正说着,燕青快步奔来,抱拳行礼道:“启禀都统,探查情报的斥候回来了。”

    李延庆点点头,对张顺道:“你把所有的兵甲都登记造册,等辎重队到了后就搬物上车,此事很重要,千万不可大意。”

    张顺脸色一变,这是不是意味着自己不能去韦州了,他顿时急了,“都统,让卑职去韦州吧!”

    燕青心中得意,拍拍他肩膀笑眯眯道:“小顺子,军令如山,都统既然说了就不会改,你就认了吧!”

    张顺狠狠瞪了他一眼,只得无奈低下头,心中恨啊!自己居然变成后勤军了。

    李延庆却摆了摆手,“踏割寨非常重要,当年童贯就是轻视了踏割寨,才导致十万大军全军覆灭,我不想重蹈覆辙,你无论如何要给我守住踏割寨。”

    张顺略略有点醒悟,“都统是说,西夏军会来攻打踏割寨?”

    李延庆微微一笑,“韦城是西夏的战线,踏割寨却是我们的战线,我把军队拉上去,把机会留给西夏人,就看他们来不来咬这个饵,你是护饵人,可别让西夏人真把饵咬走了。”

    张顺大喜,躬身行一礼,“有卑职在,踏割寨绝不会有任何闪失。”

    李延庆转身走了,张顺却又笑眯眯拍拍燕青的肩膀,“小燕儿,头功被哥哥拿了,不好意思啊!”

    燕青脸色有些不好,他哼了一声,“等我拿下韦州,才知道头功是谁的。”

    “呵呵!咱们拭目以待。”

    两人习惯性的拌了几句嘴,燕青这才转身跟着李延庆跑去了。

    。。。。。。。

    韦城远远算不上是一座大城,只能算一座很小的军城,但它却是一座不折不扣的坚城,如果说赏移口和踏割寨是都城兴庆府的南入口,那么韦城就是兴庆府的咽喉,过了韦城后便进入河朔平原,非常适合骑兵作战,西夏也是深知地形上的不利,才耗尽国力养了一支八万人的铁鹞子骑兵。

    韦城位于六盘山的余脉之上,修建在半山腰,背靠一条延绵数百里巍峨山岭,背后的大山就像被刀劈开一样,出现一条长达十余里的峡谷,韦城就位于峡谷口上,直接扼断了北上的通道。

    这种筑城方式充分体现了西夏人的做事风格,把握住关键之处,所以赏移口、踏割寨和韦城的防御方式都如同一辙。

    韦城的半山腰也不算太高,距离地面也只有十几丈,但从下向上仰望,那种天空之城的气势便压得人喘不过气来,城头上的士兵居高临下,只见密密麻麻的刀光剑戟在阳光下闪亮,想攻下这座城池,不付出惨重代价是绝不可能。

    数里外,李延庆在数十名将领的簇拥下骑马远远眺望这座城池,以他丰富的攻城守城经验,这座城他有把握在一天内攻下,但攻下这座并不是他的目标,战争在李延庆眼里只是一种手段,是一种逼迫西夏政治妥协的手段,只有把西夏真正打痛了,它才会收回黑爪子。

    “刘将军看出一点名堂了吗?”

    李延庆笑着问旁边的刘子羽,刘子羽文武双全,和李延庆有点相似,武艺高强,骑射超群,偏偏文才也厉害,延安府发解试考第三名,只可惜进士没有能考上,否则东京人都会称呼他李延庆为刘子羽第二了。

    刘子羽凝视着城池,半晌沉声道:“这座城池最多只能容纳五千人,如果西夏援军到来,他们会驻扎在哪里?”

    “刘将军看得很仔细,那刘将军的意见呢?”

    “启禀都统,以韦城的险要其实也不需要那么多守军,西夏还派援军过来,只能说他们意不在韦城。”

    李延庆从斥候那里得到消息,一支两万人的西夏援军已从夏州那边杀来,就停驻在东面五十里外的罗城,正如刘子羽的分析,这么小的城池容不下两万人,那么这支军队的目的就很明显了,要么是想直接和自己决战,要么就是想夺回踏割寨,断自己的后路。

    “都统,我们下一步该怎么办?”刘在身后低声问道。

    李延庆微微一笑,“先在韦城对面扎下大营,等待时机!”

    主帅的军令下达,三万大军开始迅速搭建大营,随军而来的五百辆大车内运载着两千顶大帐,大帐在距离韦城约五里的一片空旷之地搭建起来,三千骑兵和两千步兵赶往西面三十里外的一片森林砍伐树木,不多时,骑兵们将一根根两丈高、碗口粗的木头拖了回来,这是用来围建营栅。

    黄昏时分,宋军的大营已经搭建完成,两千顶大帐整齐地排列在大营内,四周十几万根木头编成了营栅,又在大营四周搭建了八座眺望塔,放出去数百名巡哨斥候、

    韦州的主将叫做察卡,是个身材黑胖的中年将领,为人十分阴险狡诈,当年也曾和李延庆打过交道,这些年他屡屡升官,已从一个中低级将领升为韦州军监司监军、静塞军都指挥使,统领赏移口、踏割寨和韦城的八千军队。

    此时察卡就站在城头,眯眼眺望着数里外的宋军大营,这次宋军以偷袭的方式连夺赏移口和踏割寨,打了察卡一个措手不及,他自身兵力也不多,不敢贸然前去救援踏割寨,只有后来踏割寨逃来的士兵告知,偷袭的宋军不足千人时,察卡才懊悔万分,但为时已晚,踏割寨已经被宋军攻占。

    察卡知道自己犯下大错,搞不好官职不保,他派人找到自己的后台濮王李仁和,花了两万两银子,才使天子的雷霆之怒平息下来,给他留下一句话,守住韦城,他有功无过,如守不住韦城,让他提头来见。

    但天子的手谕最后还有一句承诺,如果能夺回踏割寨和赏移口,他将会再升一级。

    这个承诺让察卡着实有点心动了。

    说实话,察卡对守住韦城并不担心,韦城坚固险要,西夏立国以来只失守过一次,那是十几年前宋将刘法偷袭得手,如果是光明正大攻城,宋军也未必能攻下韦城。

    现在察卡考虑的不是守住韦城的问题,而是如何夺回踏割寨,切断宋军的退路?

    察卡眯眼看了宋军大营良久,便回头令道:“速送信给高会文,他可以出兵了!”

第八百五十七章 枕戈以待

    夜幕中,宋军营帐戒备森严,一队队士兵在营栅四周巡逻,外围一里范围内也不时出没骑兵巡哨的身影,大营四周都挖了深深的壕沟,撒下不少蒺藜刺,只有从南北两座营门进出才比较安全。

    营门的地方自然是重中之重,两座城门前都有超过五百名士兵在夜里站岗,两边哨塔上的哨兵也目光锐利地注视着四周的动静,一刻不敢松懈。

    今晚当值的主将是统制牛皋,他此时就在北营门处巡视,今天是驻营的第一夜,尤其要防止敌军夜间偷营。

    牛皋在京兆军中比较低调,在隶属关系上,他属于副都统王贵的部下,虽然为人低调,但他做事却很干脆果断,屡立战功,成为诸多统领中第三个升为统制的大将,仅次于燕青和曹猛。

    “牛将军,戒备这么紧张,是不是有点大惊小怪了,韦城守军怎么可能出城偷营?”一名部将低声对牛皋道。

    牛皋摆摆手,“你小子要搞清楚,我们不是为了韦城的军队,而是防御东边那支军队。”

    “可是如果能外松内紧,说不定还能诱引他们来攻营,这样太紧,他们反而不敢来了。”

    牛皋轻轻叹息一声,“这个建议王副统也提出来了,但都统另有想法,他不希望敌军来偷营。”

    “是不是想去踏割。。。。。。。”

    部将没有说完,牛皋便拍了他一掌,“别胡说八道,这件事情不是该我们问的,好好执行军令就是了。”

    部将吐了下舌头,不敢吭声了,这时,营门外传来了急促的马蹄声,牛皋连忙催马过去,只听哨兵大喊:“是什么人?”

    “东外围斥候!”

    “口令!”

    “长生果!”

    核对了口令,一名斥候催马疾奔而至,在他营门前翻身下马,守门士兵再次验证了他的斥候牌,这才放他入营。

    “可是有情报要汇报?”牛皋问道。

    “启禀牛将军,卑职在三十里外发现敌军主力。”

    敌军主力应该在五十里外的罗城,现在却出现在三十里,显然是敌军主力有动作了,牛皋连忙道:“你跟我来!”

    他带着斥候便匆匆向中军大帐而去。

    此时中军大帐内依旧灯火通明,李延庆站在地图前沉思不语,他在思考自己接下来后续应对,今天一早他接到快报,西夏军加紧了对凤翔府大散关的攻打,西夏军显然是想尽快攻入关中,从后面断自己的退路,西夏并没有退出熙河路之意,说明自己施加的压力还不够,还没有让西夏感到危机。

    “都统,卑职有点奇怪,西夏既然兵力不足,为何不动员部落出兵?”旁边王贵不解地问道。

    李延庆微微一笑,“西夏也要考虑国力承受,这些年西夏一直处于战争之中,而且他很大程度上是依靠辽国支持,辽国被灭,和金兵争夺大同府又遭到惨败,应该是西夏的国力承受不住了。”

    刘也笑着补充道:“都统说得没错,西夏不象大宋是中央集权,他们实际上是由各部落组成,就算最大的拓跋部内部也并不是一条心,这几年西夏损失惨重,各部落又得不到利益,当然不会像从前那样乖乖听从朝廷召唤,李乾顺需要拿出对等的利益交换,各部落才会出兵,估计李乾顺就是舍不得拿出利益才没有动员全国。”

    王贵沉吟一下说:“会不会李乾顺宁可最后让利动员各部落军队,也不肯撤出熙河路?”

    “有这个可能,而且可能性很大,我们的策略本身也只有四成把握,如果西夏始终不肯撤军,那我们也只能尽可能损耗西夏国力。”

    三人正说着,帐外有士兵禀报,“启禀都统,牛统制紧急求见!”

    “都统,一定是有敌情了!”刘琦率先反应过来。

    李延庆点点头,“让他进来!”

    片刻,王贵带着斥候快步走了进来,躬身行一礼,“参见都统制,参见刘都统!”

    “王将军有什么军情禀报?”李延庆笑问道。

    “启禀都统,这位斥候弟兄发现了敌军动向!”

    王贵给旁边的斥候押队使个眼色,押队连忙上前道:“启禀都统,卑职和手下在白马沟发现了敌军主力!”

    李延庆立刻走到地图旁,很快找到了白马沟,位于踏割岭的北端,距离宋军大营约三十里。

    从这个位置来看,西夏军的目标显然是踏割岭,李延庆和刘琦对望一眼,李延庆又问道:“敌人有多少军队?”

    “大约一万五到两万人之间,轻兵简行,没有携带辎重!”

    有没有携带辎重倒不重要,踏割寨距离罗城只有七十里,攻打不下,迅速退回去也不影响军队生存,但如果罗城失守呢?

    李延庆负手来回踱步,他在考虑如何用最低的代价歼灭西夏军,这时,刘琦又问道:“你们确认对方没有辎重?”

    “辎重肯定没有随军,但会不会后续送来,卑职暂时不知道。”

    刘琦摆摆手,让斥候押队退下,这时,李延庆笑着问牛皋道:“老牛有什么想法?”

    牛皋躬身道:“卑职认为敌军孤军深入,不智之举!”

    刘琦微微一笑,“牛将军说得对,说到底李乾顺还是有点轻敌了。”

    李延庆点点头,“我现在考虑如何用最小的代价歼灭这支敌军?”

    “如果想用最小的代价,那就要避免正面诶作战。”

    李延庆叹口气,“那就得看张顺能否守住踏割寨了。”

    “都统不妨两头部署!”

    李延庆沉思片刻,对牛皋道:“我给你三千军队,你务必给我拿下罗城!”

    “卑职绝不让都统失望!”

    牛皋接过军令,行一礼转身去了。

    牛皋当然不会立刻就走,他还要去见王贵,具体协商出兵事宜。

    李延庆随即对刘琦道:“我们兵分两路,你继续盯住韦城,南面的敌军由我来负责!”

    ………。。

    西夏军的援军一共有两万人,由大将高庭义统帅,这支西夏军属于山讹军,也就是由边疆羌胡人组成,擅长于山地作战,以步兵为主,在西夏军的诸多军种属于比较底层的军队,无论装备、训练都比较落后。

    他们从夏州疾奔七百余里赶来,罗城补充了后勤军粮,休整两天后便向踏割寨杀去。

    西夏军的意图非常明显,就是要夺回踏割寨,断宋军后路,这个意图是由君主李乾顺提出,虽然高庭义觉得有点不太现实,但他也没有选择余地,只能不折不扣地执行。

    高庭义唯一能做到的战术,就是趁夜间行军,轻装简行,丢掉辎重的拖累,借助夜色的掩护急速行军,杀宋军一个措手不及。

    只可惜他的对手是李延庆,李延庆早就猜到了西夏军的策略,部署了强大的斥候,使西夏军的行踪完全暴露在宋军的监视之下。

    天快亮时,两万西夏军抵达了踏割寨山下。

    踏割寨北面同样是易守难攻,山道盘旋而上,从山脚到山寨直线大约有三百步距离,如果蜿蜒而上,那至少要走两里路程了。

    西夏军已经没有时间休息,最多再过半个时辰,天就要亮了,大军在抵达山脚后,高庭义便立刻下达进攻命令。

    山讹军擅长于山地战,也懂得偷袭的手段,高庭义派三百名精锐在残夜的掩护下向山上迅速冲去。

    张顺已经在三个时辰前便得到了消息,西夏军即将夜攻踏割寨,他率领三千守军早已严阵以待,踏割寨本身的守城武器主要以滚木巨石为主,再辅佐士兵的弓弩和火油、火器。

    但宋军在攻占踏割寨后也增加了大量的特殊防御武器,也主要是震天雷和蒺藜刺,另外,张顺将战线延伸到山道上,在半山腰处便构筑了工事,派出一千士兵埋伏在山道上。

    夜幕虽黑,却有几点星光,人影重重,正悄悄向山上摸来。

    守半山腰的宋军将领叫做张华,是张顺的拜把兄弟,原本姓章,结拜后便改为张姓,是张顺最信任的心腹小弟,虽然才二十余岁,但也曾率领过上千人,目前在宋军中出任部将。

    张华已经看见了正在蠢蠢上山的西夏军,他冷笑一声,摆摆手,所有士兵伏身在沙袋背后,举起了神臂弩,耐心等待射击的命令。

第八百五十八章 袭取罗城

    第一批上山的三百西夏军也十分谨慎,他们当然也发现了半山腰的防御工事,他们不敢突击,只能磨磨蹭蹭地上山,更不敢后退,唯一的希望就是打宋军一个措手不及,夺取防御工事。

    宋军的工事分为五道沙袋墙,每道沙袋墙背后藏着两百士兵,张华眯着眼睛盯着越来越近的西夏士兵,已经进入百步距离了,但张华依然没有下令射击,对方只有数百人,近距离再射击,不会有意外。

    九十步……。八十步……七十步……。五十步………

    对方终于按耐不住,低低吼叫一声,三百士兵骤然发动的冲锋,张华也大喊一声:“射击!”

    一千名士兵从工事后探身出来,分五次向五十步外的西夏士兵发射了箭弩,一时间,箭如疾雨,向山道上的西夏士兵密集射去。

    这轮箭射得西夏士兵措手不及,士兵纷纷惨叫中箭,从山坡上滚翻下去。

    西夏士兵的盔甲也主要以皮甲为主,就连最精锐的铁鹞子骑兵也做不到全部铁甲,只能在要害部位用铁片或者护心铁镜来护卫。

    山讹军是西夏最底层士兵,所穿的披甲是单层披甲,比较粗陋,盾牌也是简单的木盾,根本挡不住强大的神臂弩箭。

    弩矢射穿了盾牌和披甲,一时间雪雾弥漫,三百士兵第一轮被便被射杀了一百五十余人,射伤百余人,剩下的五十余名士兵吓得魂飞魄散,转身便逃

    张华却不给他们机会,下令投掷巨木,数十根巨木砸下,一串串的士兵被砸翻,这时,第一轮射箭的士兵已经上弦完毕,他们探身向山道下方的最后二十几名敌军射去,西夏军士兵应声倒地,最后的一批士兵也全部阵亡。

    “上去抓几个伤兵回来!”

    数十名士兵冲出去,将尚未死绝的伤兵全部杀死,只留下三名轻伤敌军带了回来。

    “立刻带下去审问,我要知道究竟有多少敌人在山下。”

    “遵令!”

    几名士兵将敌兵带了下去。

    这时,张顺闻讯赶到了半山防御线,张华连忙上前向主将汇报了敌军第一次进攻的情况。

    张顺眉头轻皱,“怎么只有三百人进攻?”

    “卑职估计敌军是想偷袭,兵力太多容易暴露目标,三百人若能攻到寨门前,我们的很多防御措施就会失灵了。”

    张顺点点头,“你说得有道理,不过说到防御措施,蒺藜刺为什么没有起作用?”

    “回禀将军,敌军是沿着山道边缘上山,没有走山道中间,到最后时才发动冲击,蒺藜刺那时其实已发挥作用,但我们已经不太关注了。”

    这时,审问的士兵上前禀报:“启禀将军,敌军士兵已经交代,山下有近两万人。”

    张顺笑了起来,“果然不出都统所料,韦州的军队还是想夺回踏割寨,可惜他们遇到了我张顺!”

    张华挺直了腰板道:“将军,卑职有信心不让敌军越过我这一关。”

    张顺笑着拍拍他的肩膀,“不能光自己吃肉,也要给别的弟兄一些喝汤机会,敌军若攻得太紧,撤上来其实也无妨。”

    “卑职明白了!”

    话音刚落,山脚下便传来了轰隆隆的战鼓声,高庭义投入三千士兵,开始了第一次大规模进攻。

    …………。

    罗城是一座小城,位于韦城以东五十里处,它的战略价值远远比不上夏城和韦城,修建它的目的也是为了给韦城增加一座辅城,用来安置韦城的守军家属,以及存放粮草,高庭义率军奔袭踏割寨,他留下的守军只有一千人。

    这也是高庭义的决绝,无论如何,他一定要夺取踏割寨,至于罗城的死活,他已经不放在心上了。

    夜幕中,牛皋率领的三千士兵正疾速赶往罗城,五更时分,距离罗城只有三里,牛皋下令全军就地休息,几名斥候飞奔上前去探查敌军情况。

    尽管已经是五更时分,但牛皋并不着急,他深知磨刀不误砍柴功的道理,必须做好充足的探查准备,他才能一举夺取罗城。

    半个时辰后,斥候赶回来了,向牛皋汇报他们探查的情报。

    罗城完全出乎牛皋的意料,竟然是一座民城,而不是军城,城墙只有两丈高,整座城墙是用泥土夯实建成,城门是木制,四周没有护城河。

    “启禀将军,只有南北两座城门上有百余士兵把守,城墙上没有守军,东西两边更是看不到一个士兵。”

    牛皋又问道:“城墙可是新筑?”

    士兵摇摇头,“至少已经修建了几十年,已经非常破旧了。”

    牛皋心中有点失望,他还希望罗城是一座坚城,使他有一次激战的机会,可没想到罗城竟然是一座破败的民城。

    几名手下统领了解上司的心情,纷纷笑道:“要不咱们就等天亮后强攻一次,直接撞开城门!”

    牛皋摇摇头,“不能耽误了都统的计划,现在就破城!”

    他立刻命令二十几名士兵取四枚震天雷赶往罗城,又命令其他士兵列队出发,向三里外的罗城缓缓开去。

    二十名士兵分为两组,他们没有去南北城门,而是将目标盯住了东西城墙,用泥土夯筑城墙本身也很坚固,但再坚固的城墙也顶不住岁月的侵蚀,城墙内部已经十分酥松,使外城裂开了十几条数尺宽的大口子。

    一些调皮的孩子已经能利用自己瘦小的身躯从宽阔的空子里钻进钻出,城门对他们已经没有意义。

    东城墙的十名宋军士兵借助夜幕的掩护,已经无声无息抵达城下,果然如斥候的观察,城头上没有任何士兵把守。

    “就是那里!”火长指着城墙上的裂缝低声喊道。

    几名士兵立刻飞奔上前,将两颗连环震天雷安放在缝隙内,这种连环雷几乎是一起爆炸,但不一定那么准确,所以必须安放在密闭的空间内,以免被炸飞。

    就在这时,城墙上忽然有人大喊:“城下有敌情!”

    众人大吃一惊,只听城上有人大喊大叫,火长吃了一惊,当机立断令道:“点火!”

    士兵刷地甩燃了火折子,点燃了火绳,十名士兵转身便奔跑,他们只要跑出十丈外,匍匐在地,一般便可以躲过震天雷的冲击波,但这次是炸城,必须要跑到百步外匍匐,才不会被城墙波及。

    这时,城头上已经有上百名士兵奔来,大喊大叫,纷纷向黑暗中放箭,一名宋军士兵闷哼一声,一头栽倒在地,他被一支箭射中了大腿。

    两名士兵连忙扶起他,跌跌撞撞向前奔跑,只奔出七十余步,后面忽然传来两声惊天动地的爆炸,众人纷纷扑倒在地,用盾牌遮住头部和后背。

    只片刻,尘土和泥块扑簌簌从天空落下,好一会儿,众人才慢慢坐起身,每个人身上都覆盖了一层厚厚的尘土,但无暇顾及,都扭头向城池望去,只见城墙被炸开了一道至少三丈宽的口子,两边的城墙都坍塌了,波及两百余步。

    忽然,西面城墙处再次传出剧烈的爆炸声,一股浓厚的黑烟腾空而起,形成了一道蘑菇云,但很快就消散了。

    牛皋在一里外一跃而起,大吼一声,“跟我杀进去城去!”

    “杀啊!”三千士兵呐喊着向罗城疾奔而去。

    罗城一千守军抵挡不住宋军的进攻,溃不成军,在被全歼了七百余人后,最后二百余人残部逃离城池,向东面撤离。

第八百五十九章 攻寨失败

    时间无情流逝,转眼又到了次日黄昏,攻打踏割寨的战斗打得异常惨烈,西夏军一共进行了四次大规模进攻,伤亡近五千人,踏割寨依旧没有能攻下来。

    不过西夏军也不是一无所获,至少宋军设在半山腰的防御工事最终被他们攻下,宋军在伤亡数百人,被迫撤回了本寨。

    上山的道路已经被震天雷炸得支离破碎,到处是血肉模糊的尸体,西夏军虽然也有震天雷,他们显然不会轻易用在山道上,那会毁掉西夏军上山之路。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西夏军的震天雷和金国的震天雷一样,稳定性不好,十颗雷中会出现五颗哑雷,原因也是一样,引火火药的配方没有掌握,在密闭的空间里,就会出现熄火的现象。

    高庭义已经有点急了,眼看天快要黑下来,如果再不拿下踏割寨,给了宋军喘息之机,明天就更难攻打。

    至于夜间进攻,高庭义已经不怎么考虑了,夜间进攻对他们极为不利,宋军在山道上撒了大量淬毒蒺藜刺,白天还能小心翼翼行走,但夜间很容易踩上,偏偏他们又没有办法防备。

    “传我的命令,前军再次进攻!”

    ‘咚!咚!咚~’激烈的战鼓声敲响了,埋伏在半山腰上的三千西夏士兵无可奈何,只得强打精神,继续向山顶攻去。

    宋军在山道上撒了大量的淬毒蒺藜刺,

    而山讹军装备落后,大多穿着薄底旧靴,很容易被蒺藜刺刺穿鞋底,好在蒺藜刺淬了毒,在阳光下反射出一种蓝色,容易看到,只要当心一点,一般都不会踩到。

    可如果天黑下来就看不见蒺藜刺了,现在让他们上山攻寨,他们还有多少机会活着下山,真的就很难说了。

    每个西夏士兵心中都充满了绝望,但战鼓声的逼迫下不得不上山,不少人也豁出去了,说不定攻下踏割寨,他们还有一线生机。

    西夏军在走出蒺藜刺密集区后,便爆发出一片大吼声,“杀”他们不顾一切地向百步外的寨门杀去。

    踏割寨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