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寒门枭士-第2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梁安平又道:“那我们能不能分两步走,首先屯重兵于边境,耐心等待宋金之战,若金败,我们收兵回府,若宋败,我们也可以趁机捞取一些土地,其实我觉得与其进攻陕西路,不如进攻河西,夺回陇右及河湟之地。”

    梁安平的意见说到了李乾顺的心坎上,他摆手止住了李察哥的话头,笑道:“朕认为梁王的建议最为稳妥,也最符合西夏的利益,就这么决定了,采用梁王的方案!”

    。。。。。。。。。

    梁安平回到府中,立刻让人去把乔仲安找来,去年京兆府抓捕奸细,梁安平的儿子梁印也不幸被宋军抓捕,梁安平便通过乔仲安向李延庆求情,最终使李延庆释放了梁印,欠下的人情,他得在适当时候还给李延庆,今天军政议事,他主张屯兵不战,继而绕开陕西路吞并陇右河湟,这些其实都是他还人情的一种方式。

    当然,梁安平不能损害西夏的核心利益,他很清楚金夏之间签署的同盟协议,使西夏没有选择余地,出兵不可避免。

    梁安平负手在书房里来回踱步,事实上,西夏出兵不仅影响宋夏之间的关系,也损害到了他的个人利益,他是宝妍斋在西夏的代理商,同时也将大量牛脂卖给宝妍斋,每年获利三十万贯,如果宋夏边境紧张导致贸易中断,这个损失他承受不起。

    这一点他必须要和李延庆沟通好,尽可能地避免贸易中断的后果。

    这时,家人在门外禀报:“乔东主来了!”

    梁安平精神一振,连忙道:“快请他进来!”

    片刻,乔仲安快步走进了房间,乔仲安大部分时间都呆在西夏,现在的乔氏商行已成为宋夏间第一大商行,拥有上千头健骡,将瓷器、茶叶、丝绸、布帛、化妆品等等各种宋朝的手工业品贩运到西夏兴庆府,又将西夏的毛皮、药材、矿石、牛羊肉、脂肪、瓜果等物品运到京兆府,每年的销售额数十万贯。

    巨大的经济利益也使乔氏商行在西夏拥有很高的地位,尤其是特别通行证使他们在宋夏边境畅通无阻,虽然也有人指责乔氏商行存在细作行为,但国力大损的西夏还是对能带来巨大利益的乔氏商行采取了宽容的态度。

    “参见梁王!”乔仲安抱拳行一礼。

    “乔东主请坐!”

    乔仲安坐下便急切地问道:“听说今天上午朝廷做出了重大决策?”

    宋夏间的关系直接影响到了乔氏商行的生存,乔仲安已经得到西夏即将出兵的风声,他怎么能不着急。

    梁安平苦笑一声道:“乔东主的消息还是灵通啊!”

    乔仲安心中顿时揪紧了,“这么说,传闻是真的?”

    梁安平点点头,“朝廷没有办法,金国特使送来旨意,要求西夏出兵陕西路,我们没有选择的余地,只能出兵!”

    说到这,梁安平将一封信递给乔仲安,“这是金国具体出兵要求以及西夏的最终决策,是重大绝密情报,切不可让第三人得知!”

    乔仲安情绪顿时低沉下来,他默默接过信塞进怀中,低头不语。

    梁安平看了他一眼又道:“西夏虽然在陕西路边境部署重兵,但并不准备立刻发动进攻,你们的特别通行证依旧有效,不会影响到正常贸易。”

    乔仲安叹了口气,“只能说是西夏一侧可以通行,但宋朝一侧就未必了,边境一旦紧张,宋军就会封锁边境,这是惯例,肯定会影响到正常的贸易。”

    梁安平想了想道:“要不然就走西线水路,利用大型运货皮筏南下,在金州转陆路运输再进入渭河。”

    其实走水路是很便利的最佳方案,但陇右的官府及军方对西夏抵触强烈,不允许与西夏通航,这一点乔仲安心知肚明,他沉默片刻便摇摇头道:“走水路不现实,我还是去和李同知商量一下,走延安府到州的商队或许可行。”

    梁安平笑道:“你说得对,李同知同时兼任延路总督,他应该有变通的办法。”

    乔仲安起身道:“我这就回京兆府,把商道安排妥当,尽量不要影响到双方贸易。”

第六百七十四章 紧急情报

    京兆府灞上军营是一座年初才建立的新军营,这里在两汉以及隋唐时代便是军队的驻扎重地,拥有很多驻扎军队优良条件,比如广袤的旷野,丰富的水资源等等,尤其是水资源,不仅有灞水流过,而且在原野上打井,基本上都能出水,这是军队驻扎的最先决条件。

    新年过后,京兆军便在灞上圈了一片占地两千亩的军营,搭建了数千座大帐,拥有宽广的训练场,四周建有营栅和壕沟,每隔数百步就有一座眺望塔。

    灞上军营又叫做新兵营,是陕西路各州的乡兵训练基地,陕西路和秦凤路各州的共计五万乡兵,在四月下旬集结此处,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强化训练。

    广袤的训练场上修建了一座长达一里的城墙,城墙处喊杀声震天,两支军队正在进行激烈的攻城实战演练,两支军队都身穿皮甲,但头盔颜色不同,一支为两千人的红头盔,一支为五千人的黑头盔,分别表示红军和黑军,目前的状态是红军守城,黑军攻城,城墙下是齐胸深的水塘,即使从城头坠落也不会伤到性命,不过轻伤难免,每次实战都会有数十人受伤。

    李延庆站在一座高达三丈的木台观战上,居高临下地望着两支军队攻防选练战,每次实战训练要进行两个时辰,红军必须在两个时辰内顶住黑军的猛烈进攻,守住会得到赏赐,失败则跑步受罚。

    五万乡兵的训练都指挥使是韩世忠,监督为汤怀,李延庆只是前来视察训练情况,并不干涉具体训练。

    韩世忠在高台上喝令道:“投石机上!”

    高台挥动了蓝旗,远处的二十几台大型投石机轰隆隆开来,在两百步外一字排开,这时,退兵的钟声敲响,五千进攻黑军如潮水般撤退了,投石机开始发作了。

    投石机当然不会投掷巨石,而是投射用麦秸扎成巨火球,西夏军队擅长火攻,乡兵也必须要进行火攻防御训练,只见一只只巨大的火球腾空而去,向城头砸去,城头事先泼了不少火油,很快,城头的火油便被火球点燃了,士兵们纷纷扛着沙袋冲向烈火,用沙土扑灭城头上燃烧的大火。

    经历了几轮火攻防御训练后,木台上再次吹响了号角,五千黑军再次呐喊着向城墙冲去。。。。。。。

    韩世忠走到李延庆身边道:“这样的训练每天要进行六场,其中一场是夜战,每个士兵在一个月内要进行十次这样的攻防训练,还有平时的实战演练和体力、长枪、弓弩训练,一个月下来,基本上就能脱胎换骨了。”

    李延庆沉吟一下道:“常规训练应该没有问题,但我觉得还应该加强一下特殊训练。”

    “统制是指震天雷吗?”

    李延庆点点头,“士兵要习惯震天雷的爆炸,另外还要熟练运用盾牌进行一些有效防御。”

    火药营反复试验过,如果盾牌使用得当,便能有效抵御震天雷爆炸后的弹片袭击,使得震天雷的杀伤效果降低八成,即使震天雷在三十步外爆炸,士兵也能生存下来,这就需要士兵反复训练,积累经验,京兆府禁军从前年开始就进行了包括震天雷在内的火器防御训练。

    “卑职准备在后期进行三到四次特殊训练。”

    正说着,几名骑兵从远处疾奔而至,片刻,为首骑兵被带上了观战台,他单膝跪下行一礼,将一封信呈给李延庆,“京兆城紧急消息!”

    李延庆接过信了看了看,眉头顿时皱了起来,“统制,发生什么事了?”韩世忠看出了李延庆眼中一丝不安。

    “西夏有异动了,莫先生让我立刻回去,乔仲安带来了极为重要的情报。”

    “难道。。。。。战争要来临了吗?”

    李延庆摇摇头,“目前还不得知,不过训练要延长,没有我的命令,集结乡兵暂时不要解散回乡。”

    “卑职明白了!”

    李延庆交代韩世忠几句,便快步走下观战台,他翻身上马,在一百余名亲兵的护卫下,催马向京兆城北大营疾奔而去。

    。。。。。。。。。

    一个时辰后,李延庆抵达了京兆府北大营,直接走进中军副帐,中军副帐又叫幕僚帐,是主帅幕僚们处理公务之处,莫俊和刘方各有一顶专门营帐,右副帐便是莫俊的营帐。

    大帐内,莫俊正在处理公务,而乔仲安就坐在他左边不远处,有点神情不安地喝着茶,他刚刚才从兴庆府赶回来,带来了极为重要的情报。

    “大帅回来了!”

    外面士兵话音刚落,只见李延庆如一阵风似地走了进来,乔仲安连忙站起身,李延庆摆摆手,“乔东主请坐!”

    他又向莫俊点点头,莫俊取过一封信走过来,“这是乔东主从西夏带回的信,梁安平的亲笔信!”

    李延庆从莫俊沉重的语气中便感到了不妙,他接过信坐下,仔细地看了一遍,目光也变得锐利起来,显然他也看到了问题的关键,并不是西夏撕毁停战撤军协议,而是金国责令西夏出兵,这便说明金国要动手了。

    “除了信中的内容,梁安平还说了什么?”

    “还有就是西夏并压陕西路主要是引而不发,如果顶不住金国的压力而发动进攻,也主要是攻打陇右河湟一带,暂时不会打陕西路,另外就是关于两国间贸易。”

    “贸易怎么说?”李延庆也很关心这件事,这关系到新军的军费着落,就算两国交战,他也不想断了这条线。

    “西夏那边没有问题,关键是宋朝境内,梁王希望走延安府和州这条商道,看同知意见如何?”

    李延庆点点头,他兼任延路都督,延安府和绥州的防御都由他负责,商道走这条路倒问题不大,“还有什么?”李延庆又问道。

    乔仲安想了想,便摇摇头道:“别的就没有了!”

    “那辛苦乔东主了,先下去休息,有什么事情我让莫先生和你联系。”

    李延庆叫来两名亲兵带乔仲安下去休息,望着乔仲安背影走远,莫俊压低声音道:“如果和西夏交战,再和他们有贸易往来,恐怕有人会弹劾同知,罪名会变得很严重。”

    李延庆摆了摆道:“贸易先做下去,我估计今年朝廷会很乱,暂时还顾不上我们这边的事情,对我们而言,军费比什么都重要,其他都可以不管。”

    说着李延庆站起身,“我去见康王殿下,这边就暂时交给你了。”

    李延庆心中焦急,西夏和金国的变故必须由赵构传进京城,这件事十万火急,一刻也不能耽误了。

    。。。。。。。

    李延庆带着亲兵离开军营,很快便进了京兆城,康王府和京兆留守官衙并在一起,位于城中部,四周很宽阔,面前有一处颇大的广场,李延庆不是第一次来找赵构,从前这里都冷冷清清,但今天康王府前停满了马车,大门前站着数百名宫廷侍卫,这让李延庆不由一怔,这是怎么回事,难道赵构要回京城吗?

    “刘管事!”李延庆忽然看见康王府内侍总管刘彦从府中走出来,他连忙大喊。

    “啊!李同知来了。”刘彦笑着向他拱手行礼。

    “刘管事,这是怎么回事?”

    刘彦呵呵笑道:“荣德帝姬和曹驸马来了!”

    原来曹晟来了,李延庆笑问道:“这是刚到吗?”

    “刚刚才到,东西还没有搬进府呢!”

    “康王殿下在吗?我有急事找他。”

    刘彦知道这位李同知深得康王信任,进府是不需要通报的,他给自己说一声,显然是给自己面子。

    “殿下当然在,请同知随我来。”

    因为帝姬也府中,李延庆不能随意乱走,所以刘彦得在前面带路,李延庆片刻来到中堂,刚走进中庭,便见曹晟和赵构坐在中庭的石桌前喝茶闲聊。

    曹晟一抬头看见了李延庆,高兴得连忙招手,“延庆,这边!这边!”

    赵构回头笑道:“我还以为你会晚上才过来,没想到消息传得这么快!”

    赵构还以为李延庆是来看望曹晟,李延庆走上前行一礼,“殿下,我可能带来一个比较扫兴的消息。”

    “出什么事情了?”赵构的脸上笑容消失了。

    “刚刚得到西夏消息,西夏受金国之令,已决定向陕西路的宋夏边境增兵十万。”

    赵构顿时脸色大变,一时说不出话来,曹晟却重重一拍石桌,大骂道:“就知道西夏人不可靠,停战协议的墨水还没有干呢!这就撕毁了,一帮背信弃义的混蛋!”

    看来曹晟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李延庆摇摇头苦笑道:“驸马爷,西夏不重要,重要是金国!”

    曹晟一怔,“金国。。。。。这是什么意思?”

    这个结果李延庆和赵构已经推演过多次,这时,赵构叹了口气说:“西夏奉金国之令南侵,是要牵制住我们陕西路的军队,说明金国即将大举攻宋了。”

    曹晟一下子愣住了,半晌道:“会这样吗?”

    李延庆点点头,“只能是这个原因,而且消息绝对可能,现在西夏大军应该已经抵达宋夏边境了。”

    “那我们怎么办?”曹晟有点惊慌起来。

    李延庆看了赵构一眼,赵构心里明白,他默默点头,“我这就给父皇写信!

第六百七十五章 两个丽人

    这时,身后一阵环声响,只见两个丽人在一群侍女的陪同下从侧门走了进来。

    “驸马,后院太乱了,我过来坐坐!”

    这是荣德帝姬来了,因为侍卫在搬运行李箱子,她不方便呆在后宅,便过来找丈夫了。

    荣德帝姬是赵佶的二女儿,名叫赵金奴,在李延庆娶曹蕴的前一个月下嫁给了曹晟,夫妻二人都喜欢游山玩水,总是找各种借口出去游玩,这次他们借口参加终南山道场,跑来京兆游玩,本来去年就要来,但正好那段时间曹晟公务繁忙,一直拖到今年才来。

    李延庆是曹家之婿,和曹晟的私交也不错,在驸马府中见过几次赵金奴,赵金奴性格开朗,喜欢开玩笑,也不算外人,李延庆便没有回避。

    曹晟起身笑道:“金奴,延庆也在这里。”

    “李同知也在这里吗?”赵金奴笑着走了过来。

    李延庆的笑容却僵住了,在赵金奴的身后,他意外地看到了茂德帝姬赵福金,怎么她也来了。

    赵福金也没有想到会在这里遇到李延庆,她的脚步略略放慢,目光有些慌乱,现在再躲开似乎不太可能了,她只得低下头跟着赵金奴身后。

    旁边赵构走上前笑道:“我忘记告诉你,茂德皇姊也来了。”

    赵金奴也停住脚步,她想了想笑道:“李同知,你和我皇妹应该也认识吧!”

    李延庆连忙躬身行礼,“李延庆参见两位帝姬!”

    赵金奴性格比较大大咧咧,她挥挥手笑道:“反正也不在京城,就不要那么多礼节了,延庆,你可是地主,得好好招待我们!”

    李延庆也笑道:“这是我份内之事,两位来关中打算去哪里游玩?”

    “我也不知道,反正先玩个十天半个月再说。”

    赵构惦记着西夏之事,便道:“你们先坐下歇会儿,我有点事情稍微处理一下,马上就过来。”

    他让宦官去搬几张椅子,他自己匆匆向书房走去,片刻,宦官搬来五六把椅子,放在葡萄藤下,赵金奴拉妹妹坐下,李延庆也坐在石桌前,笑着问赵福金道:“茂德殿下是第一次来关中吗?”

    这时,赵福金脸上也恢复了自然,她淡淡笑道:“洛阳以西,我是第一次来。”

    “来了就好好放松一下,不过最好就在关中游玩,北边就别去了。”

    “为什么?”

    赵金奴的眼睛瞪圆了,“我还打算去延安府看看呢!”

    李延庆吞吞吐吐道:“北边最近形势不太好,最好别去了。”

    “什么形势不好,你把话说清楚!”

    赵金奴见丈夫脸上有些不自然,便瞪了他一眼道:“驸马,你告诉我实话,发生什么事了?”

    曹晟叹了口气,“延庆刚刚告诉我,西夏和金国恐怕要攻打宋朝了。”

    “不会吧!西夏不是才和我们签订撤军协议吗?还有金国,不是和宋朝是盟国吗?怎么会打仗?”

    赵金奴倒不担心战争会对她怎么样,而是害怕战争爆发,父皇就要催他们回去,她的游玩大计可就泡汤了。

    这时,赵福金低声问道:“请问李同知,这个消息确切吗?”

    李延庆点点头,“消息确切,估计一个月之内,金国恐怕就要攻打燕山府了。”

    “皇姊,要不我们早点回去吧!”赵福金有点不安地对二姐道。

    赵福金心中着实不甘,好不容易出来一趟又遇到这种事情,她想了想道:“那就不去延安府了,我们就在京兆附近玩一玩。”

    李延庆笑道:“京兆附近应该没事,难得出来一趟,也不要那么急着回去。”

    “那李同知要率军去边境吗?”赵福金又问道。

    “我明天确实要率军去边境!”

    “会不会和西夏开战?”赵福金又关切地问道。

    “这个。。。。。。暂时还不清楚,但形势肯定很紧张。”

    赵金奴瞥了一眼皇妹,笑道:“福金这么关心李同知,要不你跟他一起去吧!”

    赵福金的俏脸顿时羞得通红,悄悄掐了赵金奴一把,“二姐,你在胡说什么?”

    李延庆也着实有点尴尬,连忙起身道:“我还要去军营点兵,你们慢慢聊,我先走一步。”

    他拱拱手,转身便快步离去,曹晟也连忙起身跟了出来,走出中庭,曹晟低声对李延庆道:“德茂帝姬也是不幸,离出嫁还不到二十天,蔡家那小子居然死掉了,帝姬就这么白白守了望门寡。”

    那件事李延庆做得极为隐秘,只有李延庆和赵构两人知晓,连曹晟也瞒住了,曹晟还真以为蔡京之子是被蛇咬死。

    李延庆淡淡道:“既然没有真正成婚,应该可以改嫁吧!”

    “改嫁当然可以,但至少要等两年,官家也觉得对不起女儿,特别答应她,准她自己挑选夫婿,就看谁被她挑中。”

    两人走出了大门,李延庆对曹晟道:“我担心金兵会攻打太原,我建议你们要么就暂时留在京兆,观望一下形势再说。”

    曹晟摇摇头,“这个由不得我们,如果形势危急,官家肯定会召我们回京,这些天我们就不离开京兆城了。”

    “那好吧!我先走一步。”

    曹晟拍拍李延庆肩膀,“一路保重!”

    李延庆快步离去了,曹晟一直望着李延庆走远,这才返回府宅,侍卫们依旧在搬运行李,两位帝姬坐在葡萄架下说着什么。

    “夫君,李同知说得是真的吗?”赵金奴急问道。

    “应该是真的,问题倒不是西夏,而是金国,如果战争爆发,大宋就有难了!”曹晟又叹息一声。

    “那可怎么办?”赵金奴平时大大咧咧,可她毕竟是帝姬,听说大宋有难,她心中也担忧起来。

    “皇姊,我们必须立刻回京!”

    赵构大步从书房里出来,他刚刚写了一封鸽信让人送走,但事关重大,他还是决定亲自回京一趟。

    “可是。。。。我们刚来京兆。”

    这时,赵金福走上前道:“二姐,皇弟说得对,我们应该回京,现在不是玩的时候。”

    赵金奴虽然心中不甘,但她也知道现在不是任性之时,只得嘟囔一句,“再说吧!”

    这时,门外一名侍卫来报,“李同知派人来汇报情况!”

    赵构点点头,“让他过来!”

    不多时,张鹰快步走上前,单膝跪下行礼,“

    “参见殿下!”

    “张将军,有什么重要情报?”赵构问道。

    “启禀殿下,我们刚刚得到延安府最新急报,西夏十万大军已抵达夏州城!”

    夏州城是西夏边境最大的城池,西夏十万大军抵达那里,意味着西夏已经彻底撕毁了宋夏停战撤军协议,赵构恨得一咬牙,回头令道:“传我的命令,收拾行李,准备去京城!”

    。。。。。。。。。

    四天后,李延庆率领一万军队抵达了绥州,与此同时,韩世忠和汤怀率领五万乡军携带一千多辆大车正缓缓向延安府方向行军。

    绥州就是今天的绥德县,历来是北宋和西夏的主战场,李延庆第一次参加宋夏之战便发生在绥州。

    经过近百年的经营,宋朝已在绥州一线建立了大大小小数十个防御寨,很像黑党项的山寨,依山筑墙,并在山上挖窑洞为军营,常年有两万军驻扎在这些山寨中。

    不过一年多以前宋夏两国签订了停战撤军协议,双方大量削减边境驻军,绥州驻军只剩下三千人,大量山寨废弃了,不过李延庆出任延路总管后,他又重新部署兵力,虽然总兵力受条约限制没有增加,但至少每座军寨中都有士兵驻扎,只要有人驻扎,就会有维护,军寨不至于年久失修坍塌。

    这天下午,李延庆率军抵达了军寨中最大的黑石寨,这里距离当初的大峡谷约三十里,因寨中有块巨大的黑石而得名,这块黑石又叫飞来石,实际上是一块陨石,重达万斤,黑石寨原本有驻军一千余人,加上家眷,足有三千人之多,但兵力重新分配后,黑石寨只剩下三百人,但它却管辖着附近的七八座军寨。

    李延庆率军刚抵达山脚,黑石寨知寨王清便迎了出来,王清年约四十余岁,是一名偏将,长大膀大腰圆,体格魁伟,他原本是刘法的部将,刘法阵亡后,剩下的军队都被童贯边缘化,大多安排在条件艰苦的地方驻守。

    王清快步上前,单膝跪下行礼,“卑职王清参见统制!”

    “王知寨请起!”

    对这个已经戍卫了二十年边疆的军人,李延庆还是十分尊重,他翻身下马,请王清起身,又问道:“西夏那边有什么动静?”

    峡谷内也是一分为二,一半是宋朝领土,另一半则归属于西夏,王清在峡谷险要修筑了两座戍堡,部署五十名士兵驻守,这些士兵的职责主要是监视西夏军动静,若西夏军大举进攻,他们肯定是守不住的。

    “前方哨探昨天送来最新情报,敌军主力还在夏州城,但巡哨明显增多,基本上都是百人一队,目前共发现五支巡哨队。”

    李延庆心中暗暗思忖,从时间上算,西夏军抵达夏州城已经有六天了,按照正常情况,休息两天后就会着手部署,但现在六天过去,西夏军队还在夏州城,这就证明了梁安平说得不错,西夏军并不很情愿开战,至少不想在陕西路这个方向开战。

    其实李延庆也能理解,以现在西夏的国力还无法和大宋抗衡,对于陕西路这种宋朝的核心资产,西夏暂时还不敢妄动,但陇右河湟一带属于宋朝的边缘资产,本身也是从西夏手中夺过去,西夏名份上不能违反金国的旨意,但在具体进攻方案,西夏还是决定从陇右河湟入手,以减少风险。

    李延庆巡视绥州,更多是为了求证梁安平的情报是否准确,但他真正关心的却是燕山府,金国大举攻宋,便是从燕山府开始。

第六百七十六章 厉阶功臣

    五月的燕山府虽然才刚到初夏,但今年的天气却有点反常,气候格外干燥炎热,燕山府已经有近两个月没有下雨,火辣辣的阳光炙烤着大地,大小河流的水位都降到历史低值,农人们忧心忡忡,如果天气再这样反常下去,入秋后大部分河水都要干涸了。

    ‘四月旱、五月暑,兵灾之相。’一些年长的老人都这样说,这让很多燕山府的百姓都没有底了,大家都担心屯兵十几万的女真骑兵会不会突然杀来。

    不光是普通百姓担心,郭药师也同样担心,金人控制着居庸关,就像头顶上的一把利剑,随时会砍在自己头顶上。

    这天上午,居庸关大门开启,一队女兵骑兵护卫着一名金国官员从关隘中奔出来,他们快马加鞭,向百里外的燕京城奔驰而去。

    临近中午时分,骑兵护卫着官员抵达了燕京城西门,正在西门外做生意的摊贩纷纷躲开,西门外很快就变得空旷起来,守城士兵也急忙关闭了城门,金国官员在城门前勒住战马,用流利的汉语高声对城上喊道:“我奉大金狼主手令出使,请燕山府主官出来!”

    早有守门士兵飞奔去报告知府蔡靖和同知郭药师,恰好蔡靖就在西门附近巡视,得到消息,他急忙奔上城头,守城门偏将急忙上前道:“是金国使臣,好像送什么文书!”

    蔡靖愈加疑惑,探头向下望去,只见一队士兵护卫着一名金国官员,他高声问道:“我是燕山知府,你们有什么事?”

    “奉狼主之令,特向贵国交递国书!”金国官员说完,从身后背囊中取出一卷文书。

    蔡靖向远处张望片刻,没发现埋伏的金兵,便道:“请你们后退百步,我派人来取!”

    官员大笑起来,又满脸讥讽地对手下说了几句,一队金兵也跟着大笑,他们也没有坚持,便后退百步,蔡靖这才下令开启城门一条缝,令一名士兵出去取文书。

    金国官员将一卷文书交给士兵,随即调转马头疾奔而去。

    “请知府过目!”士兵将文书呈给蔡靖。

    这时,郭药师在数十名亲兵的簇拥下匆匆赶到了,“蔡知府,是怎么回事?”

    蔡靖苦笑一声道:“刚才一名金国官员送来一份国书,已经走了。”

    “国书?”郭药师一怔,目光落在蔡靖手中的卷轴上,“打开看一看!”郭药师建议道。

    “这。。。。不妥吧!”蔡靖有点犹豫,他只是一介知府,怎么能随意打开国书,那至少是相国才能一睹。

    “应该没有关系,金国把国书送到我们这里,当然就是允许我们看,否则他们会直接送去京城。”

    蔡靖想想也对,金国把国书送到自己手上,可不就是让自己看吗?

    他才解开绑缚在卷轴上的丝绦,徐徐展开了国书,第一行字就让蔡靖脸色大变,浑身颤抖起来。

    “知府,怎么回事?”

    郭药师觉得不妙,急忙凑上前,他的脸色也顿时变得惨白,国书是用汉文和女真文同时书写,第一列就三个大字:‘宣战书!’

    。。。。。。。。。。

    宣和六年六月,金国以宋朝擅自接收平州降将张觉违反了宋金盟约为借口,撕毁了宋金海上盟约,正式向宋朝宣战,燕山知府蔡靖和同知郭药师立刻用八百里加急快报方式将这个重大消息向朝廷上报。

    就在宣战书送达燕山城的当天晚上,一万女真骑兵从居庸关杀出,绕过了燕山城,风驰电掣向东方的平州方向杀去,正连夜在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