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金玉满唐(大唐女法医)-第1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就不想下水摸一摸鱼?”冉颜抿了一口茶水,看向他。

    萧颂淡淡笑道:“水太浑了,看不清鱼,我可不想先下去湿了脚。”

    有时候案情过于复杂,也会选择把水搅得更浑,趁乱抓“鱼”,不过萧颂从来都懂得抓准时机。

    冉颜略略一想也就明白了,族长萧璄的身体明显一日不如一日,经过这几日的劳累,众人也都看出了以他的身体状况其实已经无法再扛得住一族之重,这个时候,该着急的不是萧颂,而是觊觎族长之位的人。

    “九郎!”刘青松带着一阵风卷了进来。

    冉颜略有些惊讶,刘青松这几日一直守在太夫人和凌襄的墓旁,许久都不见人了,今日又忽然“活泼”起来,又是为了哪般?

    “九郎,长安有消息,陛下可能要夺丧了。”刘青松冲到萧颂的几前,声音又低又急促地道。

    萧颂神情一凝,低声问道:“谁?”

    刘青松不答话,只拿眼看着萧颂,那意思分明说的就是:你。

    “你的消息有几成把握?”萧颂不由得暗暗责怪自己最近太疏忽了长安那边的消息,他最近有些疲于应对,否则刘青松能打听到的消息,他不可能听不到风声。

    冉颜这时候才看清刘青松的形容,满脸的青须,一身灰白的孝服不知道几天没洗了,膝盖处灰了一片。

    人就是这么复杂的生物,萧颂分明是个坚强之人,几乎是铜墙铁壁,可遇到这种生离死别地打击,难免会有些消沉疏忽,而刘青松念旧,软弱到需要用各种故事欺骗麻痹自己,可是此时此刻,却异常清醒。

    冉颜深深地看了萧颂一眼,心道,悲伤果然还是要发泄出来才好。

    她这厢刚想罢,便有小厮过来请萧颂,说是长安来了天使。

 第334章 天使李恪

    朝廷使臣前来,理应洒水净尘,披红挂绿地迎接,但尚在热孝之中,不便做得如此热闹,萧家只简单地进行清扫。

    孝期迎接天使可以不必着官服,萧颂和冉颜便只是将形容整理了一番,便准备出门。

    正在着履的时候,萧颂动作微微顿了一下,转头问身旁的小厮,“陛下派了谁来?”

    “回九郎,是吴王。”小厮蹲下帮萧颂放置好履鞋。

    冉颜动作也顿了一下,吴王李恪!冉颜当真不愿意见到这个人,李恪也未曾真的辱她,她也咬破李恪血脉,这事情倒算公平,只不过倘若真的一笔勾销,她心里总觉得不舒服。

    这还是她单方面来看,李恪愿不愿意既往不咎还难说。

    两人穿好鞋,一起往前院去。刘青松不算萧家人,自是不用去见李恪。

    萧氏所有人都聚集在外曲门等候,他们便悄悄地站到了宋国公和独孤氏身后,与萧铉之等人站在一处。

    约莫只有几息,便有小厮从村头跑进来,“天使车队到了。”

    众人立刻再次整理仪容,确认没有任何不妥之处,敛容静候。

    车队进入视线,由族长和宋国公为首领着萧氏众人走出大门迎接。马车缓缓在萧氏门前停下,小厮立刻搬了马凳放过去。

    车门打开,一袭素衣的李恪从马车上下来,他容貌依旧,瘦长脸盘,天庭饱满,长眉入鬓,狭长的眼睛,英挺的鼻子有微微有一点鹰钩。

    宋国公与族长等人拱手躬身行礼,“拜见天使。”

    紧接着身后的萧氏族人亦跟着行礼。

    李恪脚刚刚落地,连忙大步上前扶起宋国公和几位长辈,“几位长辈如此大礼,恪不敢受,快快请起。”

    “君臣之礼怎可马虎。”宋国公淡淡道,目光不着痕迹地在他一身素服上一掠而过,却也是没有再坚持。

    天使是代表圣意,一般都应该穿官服,既然李恪着了素服,就是以萧氏女婿的身份而来,倘若还是坚持君臣之礼,不是不给人面子吗?

    “父皇本意便是令恪前来劝慰国公莫要过于伤怀,君臣之礼暂且不论也罢。”李恪虚扶着宋国公回府。

    院子内已经设了香案,宋国公见李恪一身素服不便宣读圣旨,便命人为他单独备了房间更衣。

    这一番倒腾,还要众人等候,其实若论方便,还不若直接着官服而来,宣毕圣旨,再换素服,但是这其中的含义却大大不同。

    李恪也是个玩政治的,而且身为皇族最有前途的青年,他必须要把自己的形象工作做好,孝悌自然不容忽视。

    换妥了官服,李恪捧着赤锦龙纹圣旨,走向香案前。

    萧氏众人纷纷躬身行礼,安静倾听。

    唐代接圣旨也不会开始便呼啦啦地跪倒一片等着宣旨,并且圣旨的开头也不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倘若是政事,开头多半是“门下”二字,因为诏书本身是由中书省起草,门下省审核,皇帝御批“可”。最多也只用“奉天承运”四个字,这也多半是重大的祭典或者封后之类才会用到。

    而这道圣旨开头什么也没有,内容也分外简单,直接便是直接说听闻太夫人去世的消息,十分悲痛,紧接着便是劝慰宋国公。

    冉颜发现其实李世民真是一位很会煽情的皇帝,譬如安慰宋国公,大意便是说“每想到卿承受巨大悲痛,卿又年事已高,我就担忧得辗转反侧难以入眠,食不下咽,恨不能亲自前来探望”云云,再接着便是劝萧氏众人节哀。

    一篇圣旨宣罢,宋国公已是老泪纵横。

    “臣等谢陛下隆恩!”

    众人齐声谢恩,恭敬伏拜之后,李恪将手中圣旨交给萧璄,这圣旨中虽提及宋国公较多,但毕竟也不是给他一个人的。

    李恪温声劝慰宋国公道:“父皇这几日忧思难安,我临行前,特地叫我入宫嘱咐一定代他好好劝慰您。国公还请节哀。”这厢劝罢,却也没有忘记其余萧氏长辈,“诸位长辈请节哀。”

    撤了香案,众人便请李恪到厅堂小叙。

    女眷都各自回后院,只有萧氏嫡子嫡孙需遂进厅堂。

    唐代对服装的规定严格,做何等事情,就要穿何等衣物,因此李恪迅速地换了素色常服,才回到厅堂中安坐。

    李恪很会拿捏自己的态度,看起来亲切却不失皇家尊贵,这些应酬对于他来说游刃有余。

    丧期的忌讳很多,唐代比之宋更加严格,所以也并未久叙。

    萧颂一直并未多话,待散去时,萧颂刚刚走上曲廊,便瞧见李恪立于荷池旁,看见他走过,面上带着淡淡的笑意微微颌首。

    萧颂从他身边走过,顿住脚步,回过头笑着道:“殿下久候,难道不欲说些什么?”

    从厅堂出来,李恪走哪条路都不会走到这里。

    “本王只是误入此地,非是久候。”李恪笑吟吟地道。

    “是嘛,那我真该伤心,本以为殿下专程来找我叙旧。”萧颂轻笑一声,旋即拱手道:“往右手边走,能回到厅堂,我还有事,恕不能相送。”

    “无妨。”李恪不以为意地道。

    萧颂微微颌首施礼,转身不急不缓离开。

    冉颜倚在廊上看着晚绿在院子里指挥人准备竹篓,正准备带人到高地上去摘兰花。众人见萧颂进来,立刻噤声。

    纵然萧颂平素的脸色也没看好到哪里去,但冉颜分明能察觉到他的不同。

    “怎么了?”冉颜迎上去,轻声问道。

    萧颂眸子闪过一丝诧异,他自觉得并未表露出一丝怒气啊?居然就被冉颜看出来了,不由握住她的手,道:“摘花的事情就让她们去好了,你莫要过去,日头大,又累人。”

    冉颜顿了一下,颌首道:“晚绿,你随她们一起去吧。”

    晚绿应了一声,领着人出了门。

    冉颜拉着他在廊上坐了,“谁惹了你?”

    “方才在曲廊上看见吴王了。”萧颂知道对冉颜不需要把话说太明白。

    李恪短短时间,能摸清萧颂回院子的必经之路,这说明,他在这府里有安插的眼线。是试探萧颂态度?还是别的什么目的?

 第335章 诈

    冉颜沉默了片刻,春来宁死也要护着十一郎,这十一郎与李恪有关系?即便是有关系,春来凭什么要护着他?

    “你觉得春来喜欢十郎吗?”冉颜忽然问道。

    萧颂正在懒洋洋地晒着太阳,听她这么问,微微挑了挑眉梢,“不知道,如果按照正常情况推测,他们从小一起长大,十弟性格虽然差了点,但相貌才华是一般郎君无法与之相比的,没有理由不喜欢吧?”

    冉颜淡淡地看了萧颂一眼,真不知道长安鬼见愁怎么好意思说别人性格差,至少萧铉之比他看起来要儒雅得多。

    “若是以前,我也会这么想,但诚如刘青松所说,感情是个不靠谱的东西,没什么前因后果可言。”冉颜根本猜不出春来对萧铉之有没有很深的感情,而这件事情又至关重要。冉颜顿了一下,道:“与其在这里想,不如直接去问她。”

    冉颜说完,自己便泄了气,如今李恪在府内,敌友不明,贸然插手这件事情恐怕不好。

    萧颂看着她自说自话的模样,心里喜欢极了,不由伸手抚了抚她的鬓发,轻声道:“这有何难,你想知道,只需用计诈一诈她。”

    冉颜眼睛一亮,抓住他的手道:“如何诈?”

    萧颂唤来白义,低声吩咐了几句,便转身道:“走吧,我们到后山去散步!”

    萧颂眨了一下眼睛,牵着她的手往外走,“许是这两日便要回长安,怕是能清闲的日子不多了,今儿好天气,只陪夫人。”

    冉颜不知道他要去哪儿做什么,只安心地随了他去。

    去后山是与祠堂相反的方向,但走侧门路途更近。

    出侧门,便是一排房舍,萧颂一路不断地与冉颜说着笑话,冉颜很给面子地笑了几回,快出了村时,萧颂脚步渐缓,转而道:“十弟这几日精神不大好,想是为了春来,十弟是个死心眼,倘若她当真对十弟有情,十弟定然会全力保她……”他声音是渐渐低下去,旋即又恢复正常的声音道:“返回长安之前,你去看看大夫人吧。”

    “好。”冉颜顺从地应了。

    萧颂掏出帕子替冉颜拭了拭鬓边的汗,“累不累?”

    冉颜摇头,两人仿佛只是夫妻闲话一般,缓步往高地那边去。

    到半坡的时候,萧颂见四下无人,也不管冉颜愿不愿意,便猛地将她背了起来,吓了冉颜一跳,“萧钺之,你净是胡闹快放我下来。”

    冉颜原本也不是那种在意旁人看法的人,但今时不同往日,在苏州时她没有好好瞒住自己验尸的消息,之后便招来了许多麻烦,虽都不致命,但已经给她一个很全面的教训了……流言猛于虎。

    “无碍的。”萧颂声音里带着笑意。

    既然他说没有关系,应该就是不会造成不良影响,冉颜便也没有再继续坚持要下去。

    萧颂无奈道:“你啊,还没有我懂后宅里那点事,为人妻者,在外靠身份,出身、夫君的地位、夫家的地位,在自家里,无非就是靠着夫君的宠爱,我看重的人,哪一个敢轻视?”

    以冉颜的出身,想让萧氏那些傲娇的媳妇们真正尊重,那是不可能的,但至少知道萧颂如此看重她,旁人也不会在面子上给她难堪,否则就是打萧颂的脸。试问这满萧氏,除了宋国公之外谁敢伸手拔老虎须子。

    萧颂虽然孤住很久了,但好歹是门阀大族出来的,小时候耳濡目染也比冉颜懂得多。

    冉颜默不作声地听着,这些方面她直接是九级伤残,完全不能自理,好在萧颂似乎很懂。

    两人到达坡顶,正在摘花的侍婢们瞧见九郎竟然背着九夫人上来,均是满面惊诧,连晚绿都冲过来,急道:“娘子哪里伤着了么?”

    冉颜伸手敲了她的脑门,“你就不能想我点好。”

    晚绿这才松了口气,旋即捂嘴揶揄地笑看冉颜,小声在她耳边道:“郎君和娘子真是恩爱。”

    冉颜微微一笑,转移话题道:“我去瞧瞧你们摘得怎么样了。”

    “郎君可要同夫人一起瞧瞧?”晚绿大着胆子道。自从冉颜过门,晚绿从来不敢同萧颂说话,只因他严肃起来,实在吓人。

    萧颂微微颌首,执了冉颜的手,随她一并往花丛深处走。

    竹篓并不大,比洗脸的盆口还小一半,六名侍婢的竹篓里已经几乎装满,依照冉颜的要求,只摘了半开的花苞。

    萧颂只默默立于一旁,陪冉颜一起查看,神情淡淡的,似无丝毫情绪。他在人前一贯如此,面对需要应酬之人,会自然而然地谈笑风生,分不清真心假意,对待不需要有情绪的人,基本便是现在这种状态,看起来有些慵懒、漠然。

    冉颜察觉到周围的侍婢连呼吸声都不敢发出,不禁看向萧颂,“看花就看花,板着一张脸做什么。”

    萧颂干咳了一声,不是他故意如此,只是习惯一时改不掉,再说也没人让他改。

    “不看了,咱们去前面看风景,我知道个好地方。”萧颂表情自然得多了。

    冉颜点头,放下花随着他离开。

    高地上的风略大些,风将衣袍吹得翩飞,凋落的兰花瓣被风卷起,在空中打着旋儿,满鼻的幽香。

    萧颂带着冉颜穿过一小片松林,面前豁然开朗,远处平坦的原野,满眼的绿意直延伸到天边,甚至能瞧见不远处有在田间劳作的村民。脚下就萧氏聚居之处,尤其是祠堂,一目了然。

    “你方才故意说那话给谁听?”冉颜想起萧颂上山之前提到了春来。

    “春来的祖母。”萧颂查案一向不放过任何细节,他知道春来的祖母眼睛瞎了,但是听力比同龄的老者要好许多,而且每日快午时的时候,都会在院子里自己折腾着弄点吃的,因此他说的话,她定然听得见。

    萧颂见冉颜皱眉,立刻道:“这也不全然是利用,倘若老人家当真能让春来吐露只言片语,我尽力保春来性命还不行么?”

    “权宜之计,我又没怪你。”冉颜向山下张望,“老人家能见到春来么?”

    “放心吧,族里怜老人家孤苦,并未阻止她去探望,但是每次都有人在场,我已经命人清除,她们想要说什么话都方便,只有我的人能听见。”萧颂笑道。在宋国公让他介入此事时,他便顺安排好了祠堂的守卫,没有人比他更清楚怎么钻防守空子了。

 第336章 冉云生失踪

    萧颂话音落下不一会儿,冉颜便看见有个步履蹒跚的人进了祠堂。

    “走吧。”萧颂握住她的手。

    两人刚进入小松林,一个人影如闪电般的闪到了萧颂身前。

    “何事?”萧颂神情微凝。

    冉颜亦认出此人是萧颂身边得力的护卫,奔宵。他比白义处事更为灵活些,所以便留在了长安听命,此刻却忽然出现在此处,定然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冉十郎失踪了,已经失踪七日,冉府遍寻不见,冉郎君才去我们府上求助,属下自作主张,已经派人去搜寻,但是无丝毫线索,属下怀疑巴陵公主。”奔宵虽只说的是怀疑,但语气却十分肯定,冉云生不会无缘无故消失,不让家里人知道,旁人谁会胆大包天地去绑“良家男子”!

    萧颂明显感觉到冉颜浑身僵硬起来,遂也不避忌,伸手揽住她的肩头,沉吟片刻道:“我写一封信,你带着我的信即刻赶回去,到府里书房中找一只蓝色锦袋,把里面的东西连同书信一并交给御史大夫马周。”

    “是。”奔宵略略松了口气。萧颂曾经为保冉云生,而把他接进府内小住,因此引起坊间猜疑,奔宵自然不敢怠慢,这几日焦头烂额,但他有几个胆子也不敢去搜公主别院,如今有萧颂接手,他紧绷的身心都忽然间十分疲惫。

    “十哥他……”冉颜恨不能立刻回去,奔宵说出消息的那一刻,她脑海中一瞬间闪过许多画面,因阿芙蓉而欲死不能的柴玄意,在阿芙蓉中迷失的窦程风,还有秦云林躺在手术台上的尸体,冉云生的一颦一笑,刹那间,如坠冰窟,身体不受控制地微微颤抖起来。

    萧颂察觉到她的变化,心中惊诧的同时,将她搂入怀中,抚着她的背,轻声安慰道:“莫怕,颜颜,我之前便收了许多巴陵公主的把柄,这份东西一递交上去,圣上不会视而不见,巴陵公主至少不能自由出入宫门,我估计近两日便可以返回长安,冉十郎不会有事,信我。”

    她恐惧亲近之人的尸体。这一直是藏在冉颜心中一块不能触摸的软肋,秦云林的事情是一场噩梦,也许当初她就不应该坚持主刀那场解剖,此事便不会成为她的心病。

    冉颜一直是个冷静过分的人,此刻难以掩藏的恐惧,令萧颂觉得奇怪,他想到在聚水镇上冉颜说过的那个梦境,眉头微微蹙起,拥着她的力度越发紧了。

    依偎在萧颂结实温暖的怀里,冉颜的心情渐渐平静下来。是的,冉云生不会死,就算他被迫染上了阿芙蓉,她也一定有办法帮他戒掉。

    只是冉云生在冉颜心目中,是那样美好的一个人,她不愿意让那些肮脏污秽污染他分毫。

    冉颜放松下来,才觉察觉自己背后布满了汗水,她轻声道:“我没事。”

    萧颂点头,与她一起走出松林。

    冉云生失踪之事一定不是偶然,而是巴陵公主一直在伺机而动。

    冉颜当初已动了杀人灭口的心思,她也不会冲动到失去理智,仅仅因为一个可能性而去杀了一国公主,但此时此刻,她心里只有“斩草除根”四个字。

    “颜颜,你要时刻记得,你现在不是一个人。”萧颂发现异状,在她耳边轻轻说道:“莫要冲动。”

    晚绿领着侍婢走在身后两丈远,看见萧颂时不时地垂首同冉颜说话,虽然只看见他侧脸,但亦能感觉出那神态是从未有过的温柔,心中分外高兴。

    回到府内,用完午膳后,白义恰好回来复命。

    春来嘴硬不承认自己对萧铉之有情,但是在听说萧铉之为她食不下咽,禁不住的泪流满面,之后便一个字也不肯再说。

    冉颜思来想去,才道:“春来维护的人,其实就是萧铉之吧。”

    再也没有别的人值得她这样不顾一切了。

    萧颂颌首,转而道:“但十弟对春来的情意不像作假,纵然他与大夫人之间的母子关系一向不好,他也没有理由下手毒害自己的母亲。”

    萧颂本身就是一个善于伪装的高手,一般人演戏哪里能瞒得过他?更何况,他对萧铉之还算比较了解的。

    萧铉之之所以性格孤僻,东阳夫人有很大的责任。东阳夫人性子淡漠,连对待自己的儿子也并不亲厚,萧铉之幼时又经历几年离乱,身边也没有一个玩伴,刚刚被接回本家的时候与族内兄弟关系亦不好,所以才导致今日的冷漠。他一直都用冷漠保护自己,却不像萧颂这样擅于作伪。

    “如此说,春来与萧十一相约,很有可能是东阳夫人授命,但她为了不连累十郎,所以抵死不肯说出见面的真实原因……恐怕这个原因也不简单吧。”冉颜推测道。

    萧颂动了动唇,却未发出声音。冉颜分明看见他的口型是:谋储君。

    倘若这一切被抖出来,不仅仅东阳夫人,整个萧氏都会受到牵连,身为东阳夫人之子的萧铉之更是首当其冲。

    有这三个字,谜底已经揭开一半了,定然是东阳夫人与某位皇子勾结,出于某种原因,被那位皇子的政敌下了毒,当然也有可能是东阳夫人与东家谈不拢,所以遭到东家灭口。

    冉颜隐隐觉得,凌襄之死,与东阳夫人被下毒,有很大的牵连,越来越接近真相,便越来越觉得可怕,政治之下多炮灰,一场谋变并不下于两国征战,区区凌襄,也许不过是一个并不怎么轰轰烈烈的开端。

    冉颜脊背发凉,她看着萧颂,此时才深刻的理解他为什么要虚伪、狠毒、狡诈,只因为不想成为政治下的牺牲品,她也同时开始由衷的敬佩宋国公、魏征这样的人,敢于直言,实在需要非同常人的勇气,形容魏征觐见是把头拎在腰带上,一点夸大的成分也没有。

    李世民固然有容人的气量,但即便是君权至上的时代,政治也不仅仅属于君主一人。

    明白这一番道理,冉颜也就明白,萧颂一个血性男人,为何可以这般隐忍。没有绝对的把握,便出手,倘若运气不好,绝对死得尸骨无存。

    “那春来……”冉颜黑沉的眼眸中隐现一丝怜悯。若春来不知道事情的重要性,若不是为了保全萧铉之,她其实可以不必死。

    “事关我萧氏一门荣辱,我晨间阻止族中把春来移交官府时,父亲和族长都轻易准了,想来也是猜到了事情背后的关系。”萧颂往靠背上倚了倚,端起茶盏轻抿了一口,才道:“此事也不见得抹不平,关键是要看东阳夫人的态度。”

    萧家人一直秉承祖训,不会姑息萧十一,但他可能不过是被打上几板子,跪几天几夜祠堂,但春来是要被杖杀的。

    投毒之事暂且略过不提,萧十一和春来私会已成事实,萧璄在祠堂中一番冠冕堂皇的话已经泼出去,不罚不可能,但春来的生死,还有商量的余地。

    “郎君,夫人。”晚绿在门外道。

    “何事?”冉颜问道。

    晚绿道:“族长命人来通知晚间处置十一郎和春来,倘若郎君有时间,可去做个见证。”

    若是有时间,可去做个见证,也就是说可去可不去了?

    萧颂让晚绿去回话,就说“知道了”,也不曾说去或不去。

    太夫人下葬之后,萧颂比之前轻松了许多。过午之后,冉颜为了转移注意力,不让自己总想冉云生的事情,便亲自在院子把兰花摆出来阴干,萧颂就坐在她对面品茶,享受这几日难得的清闲日子。

    可是偏偏有人不愿让他闲着,才坐了不到一盏茶,就有侍婢来禀道,萧十郎来了。

    萧颂令人请他进来。

    萧铉之仿佛一夜之间憔悴了,眉心都已经皱出了一条浅浅的沟,薄唇时时刻刻地微微抿着,与萧颂容貌有几分相似,却比他柔和许多。

    “九哥,九嫂。”萧铉之声音干哑。

    萧颂微微颌首,沉声道:“进来吧。”

    萧铉之向冉颜施了一礼,便随着萧颂进了厅内。

    而萧府的另一边,满院的修竹随着微风沙沙作响,让本就不大的小院里平添了几分清幽之意,廊上坐着一个素衣妇人,眉若远山,眸含秋水,只是面色有些苍白。

    她面前摆放着几盆翠绿的茱萸,尚且未到花季,但看着这样茂盛的样子,便知待到秋日便会开出美丽的花,而她正在细细地修剪那茱萸多余的枝叶。

    “夫人,十郎去了九郎那里。”一个身着灰色襦裙的中年妇人在廊下垂首道。

    东阳夫人手中的动作顿了两息,便又继续修剪,那模样与之前没有任何变化,久久,见妇人还未曾离开,才道淡淡道:“随他去吧。”

    灰衣妇人应了一声,便退了,但是心中不由叹气,亲生儿子有事情宁愿去求关系向来不亲厚的兄长,也不愿求她这个母亲,不是很悲哀吗?但奈何,东阳夫人丝毫不在乎。

    妇人走后,东阳夫人修剪动作渐渐缓了下来,静坐了许久,微风乍掠,伴随着竹叶沙沙声,她轻轻嗤笑一声,不知是自嘲抑或嘲笑萧铉之。

 第337章 萧铉之

    “九哥,我来是想求你一件事。”萧铉之脸色有些涨红。

    萧颂跪坐在主座上,沉默了片刻,道:“是为了春来吧。”

    萧铉之满脸窘迫,萧颂见状笑道:“有什么好害臊的,你我年岁相差不大,却都未曾娶亲,兄长理解你。”

    萧铉之曾经有过一个未婚妻,还是从小指腹为婚的,但经过隋末大乱,与对方没了音讯,但既然有了婚约,萧氏又向来守信,所以便不曾给他说亲事。这转眼已经是二十几年,就前两年族里才觉得等了这许多年已经仁义尽致,总不能荒废一辈子,方请人说媒,可萧铉之乃是西梁后主之子,即便梁国灭了,他血统还是十分尊贵,不过也仅仅只是血统而已,嫡长房已然势弱,真正尊贵的门阀不大愿意将嫡女嫁过来,一般的士族出身的女子,族中又看不上,所以才一直耽搁到现在。

    萧铉之的脸色稍稍缓和了些,羞赧地一笑,旋即又敛容向萧颂施礼,“晚间处置春来,恳请九哥为她说几句话。”

    萧铉之恭恭敬敬地做了一长揖,萧颂略略斟酌,便爽快答应,“自家兄弟,说上几句话又有何难,只不过,春来犯下此事,即便不死也会被逐出家门,你与她,终究……”

    萧铉之神色微有黯然,“只要她活着便好。”

    “嗯。”萧颂略想了一下,看似随意地道:“这也不是问题,只要春来能等,待一年孝期以后,或参加科举,或寻个外放的官职,倒也能相守。”

    萧铉之之前只想着春来能活,却还不曾想的这样长远,此刻听萧颂如此一说,觉得果真只有这一条路可以走,“多谢九哥指点。”

    “呵!”萧颂连忙阻止他道:“你可别往我身上推功劳,我也不过随口一说,倘若你在长安能位居高官,时间将此事冲淡之后,族里也不会连纳个妾都插手管。”

    “九哥……倘若……”一番聊天,萧铉之心里觉得萧颂为人很不错,方才句句中的,而且也没有理由出卖他,便虚心请教起来,“我不想娶亲,有什么办法吗?我也知道,想聘娶春来根本不可能,可她这个性子,倘若上有大妇,定会吃苦头。”

    萧颂丝毫不掩饰自己的诧异,但转眼间也就想明白了,这与萧铉之的性子有关,他固然也喜欢春来,但主要还是他的性子很难在短时间接受同一个陌生人亲密。

    不过此一时彼一时,谁知道他将来会怎么想,萧颂可不打算去掺和这件事,“此时谈这个还为时尚早,你先想办法救出春来才是正经。倘若一年以后你打算谋个差事抑或想去哪一处,有什么难处,知会我一声便是。”

    科举原本就是用来选拔寒门出身的人才,防止世家大族垄断朝政,而并不是唐朝入仕的唯一途径,像萧氏这样的门阀大族出身,可以直接向礼部投自己的作品,叫做投公卷,也可以向名人投行卷,得到入仕的机会,这就意味着有很多走人情的机会。何必要同那些寒门士子掺和呢?

    很多参加科举的贵族子弟多半也是为了证明自己的才华,而不是单凭家族势力上位,萧颂当初便是与宋国公作对,才会去参加科举。

    “多谢九哥!”萧铉之也是有理想有抱负的,却至今没有作为,比之萧颂自觉差得远,便也就恭敬地应了。

    萧颂答应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