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另类解读『搜神记』-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马,找了一块大石头,四脚朝天一躺:睡会儿再走吧。
马不这么想。一看没人管了,人家先回了。马不能不要啊,在古代,那可是重要的交通工具,相当于现在的轿车。几个马仔赶紧去追马。
柱子一觉醒来,发现马和马仔都不见了,正在纳闷,一个十六七岁的女孩走了过来,关切地对他说:“帅哥,这么晚了,你怎么一个人躺在这儿?多危险呀!”
危险?你要是强盗就好了。要钱给钱,要色给色,谁反抗谁是孙子……柱子正在胡思乱想,一辆崭新的车子向他驶来,车后面跟着二十几个人。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坐在车上,对他说:“上来呀,我爸想见见你。”
不记得这有熟人儿啊,柱子坐着车子,和少年来到了一座官府模样的宅子前。在门口,柱子看到一面信旗,上面写着三个字:河伯信。意思就是,这里是河伯的住宅。
要说河伯,那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位仁兄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著名的黄河水神,受天帝之命管理河川,在许多故事中都有他的身影,出镜率是相当之高。不过作为普通人,平时也就是看看画儿,想见真人门儿都没有。现在被请到这里,到底是凶是吉呀,柱子心里乱七八糟的。
进了门,河伯带着许多侍从,亲自迎接。柱子一看,河伯大概三十来岁,英俊潇洒,真和画上的形象差不多。虽说人家是那么大的一位神仙,可一点儿架子也没有,还给他准备了丰盛的酒菜。柱子蒙了:这是唱的哪出戏啊?
河伯也看出了柱子的不安,他笑了笑,说:“别紧张,放松点儿。情况是这样的——我有一个女儿,聪明伶俐,打算送给你做妻子,你觉着怎么样?”
柱子更迷糊了:“真的假的?河先生,不是耍我吧?”
河伯一乐:“我是谁?能说瞎话吗?你就说同意不同意吧。”
河伯为女儿求婚,还敢不同意,柱子再傻,也知道个轻重啊。别管是谁的女儿,娶媳妇总比被人扔到水里喂王八强。我没什么意见,落槌儿吧!
成交!
择日不如撞日,就今天了。神界的办事效率就是高,不一会儿,一切婚礼用品都准备好了。柱子一看,每样东西都巧夺天工、精美无比,就连睡衣都是闪着光的。再看新娘,也就十八九岁,貌美如花。柱子乐坏了,狠狠地掐了自己一把:这不是在做梦吧?
直到入了洞房,这小子才回过神儿来。(此处省去一千字)
快乐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转眼,柱子已经当了三天的上门女婿。第四天,老丈人说话了:“按习俗,三天回门,你该走了。”
妻子万分不舍,一个劲儿给柱子往皮箱里装东西,什么黄金酒具啦、什么麝香袋啦,另外还有十万铜钱和三卷药方,告诉他这些可以帮助百姓……
“不是,您等会儿。”柱子走过来,对妻子说,“不是回门吗?什么时候改成扫地出门了?你不和我走啊?”
妻子双眼含泪:“十年,十年之后我去接你……”
什么?这神仙的事儿真是不好理解,用本山大叔的话说就是:一杆子支到3000年去了。都说小别胜新婚,可十年也太长了。只怕到那个时候,你不认识我,我不属于你,再也找不到拥抱的理由,情人最后难免沦为朋友。
唉,上门女婿不好当啊,最终解释权都得归人家。虽然心里不痛快,但不能赖这儿不走啊,柱子辞别河伯一家,回到家里。
也许是曾经沧海难为水,重返人间的柱子在家呆了几天,就辞别父母,出家做了道士。没事儿的时候,就研读妻子给的三卷药方。这三卷药方,一卷是脉经,一卷是汤剂单方,一卷是丸药单方。靠着这三卷神奇的药方,柱子成了著名的中医,从此云游四方,救治了不少病人。
后来呢?
后来,柱子的母亲老了,哥哥死了,柱子还俗回家,和别人结了婚。顺便说一句,这就是最后的结局。
是不是有点儿虎头蛇尾的感觉?不过没办法,原书中就是这样写的,我也不能瞎编,不过对于诸多的疑问,还是可以猜测一下。
按惯例,一切不好解释的姻缘都可以用两个字搞定:缘份。柱子被接到河伯家里,和他的女儿闪婚,大概就是命中注定该有这么一段,要不人家那么著名的神仙,能没事把女儿让你白睡三天嘛。三天后,缘份已尽,各奔东西。不过,一日夫妻百日恩,感情这东西,不是说断就能断的,尤其是女人。河伯的女儿也不例外,为回报丈夫,所以送了不少好东西。最后柱子普渡众生,只能算是意外收获。如果这是找柱子的初衷,成亲就显得多此一举了。
再说十年之约。
这种没有下文的约定在神话故事中确实少见。要么,是十年后河伯的女儿没来接柱子;要么是没到十年柱子熬不住了。总之,肯定有一方失信。综合考虑,前者的可能性比较大。如果是后者,神妻岂能善罢干休?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相信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
23、醉里乾坤大
提到酒,那故事太多了。这东西,有人爱,有人恨。爱他的人说万事何如杯在手,恨他的人说酒是穿肠毒药。都有道理,又都没道理。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角度不同罢了。酒本身并无好坏,就看落进谁的肚子里。同样是菜刀,拿来切菜就是厨具,用来砍人就是凶器,关菜刀屁事?
且说有一次,汉武大帝去东部巡游,还没到函谷关,就被一个怪物挡住了去路。这个怪物身高有几丈,长相有点儿牛魔王那个意思,两眼放光,四只脚插在土里,不停晃动。这东西太吓人了,文武百官无不胆战心惊。奥特曼是指望不上了,大家的眼睛都盯着一个人,谁?东方朔。
东方朔比不了东方不败,功夫是一点儿不懂,但这人有学问,百科书看得多,是西汉的传奇人物。《西游记》里说他是东华帝君的弟子,还有个莫名其妙的道号:曼倩。
曼倩真不白给,走过来一看,心里就明白了,马上现场给汉武帝介绍:“陛下,这个东西叫患,是由充满忧愁的冤气凝聚而成。我猜想这个地方,要么是原来秦国的监狱,要么是劳改农场。否则不会有此怪物。”
汉武帝点点头:“能搞定不?”
东方朔一笑:“so easy。有道是,一片春愁待酒浇。要想降服此怪,非用酒灌它不可。”
酒来了。只见这个怪物大嘴一张,咕咚咕咚,一口气儿喝了几十斛酒(约合上千斤),然后打了一个酒呃,转身消失了。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喜欢喝两口儿,无可厚非,只是要有个“度”才好。有句粗话说,有多大屁股,穿多大裤衩,如果你不是斗酒诗百篇或者景阳岗打虎的料儿,就小酌一下,解乏、助兴、舒筋活血,也不失为一个乐趣。相反,明明是一斤的量,你偏偏灌两斤,不出事儿才怪。
南阳郡有个人,叫来季德,已经死好几天了。这天,家里人准备下葬,没想到,来同志咳嗽两声,又活了。
这不就是诈尸吗?
家里人看着他心里直发毛。来季德呢?就像刚睡了一觉,言谈举止和平时一样,还是一副当家人的派头儿。也许是觉得死这几天耽误了不少事儿,他把家人叫到面前,一个一个叮嘱——你去干什么、他去干什么,布置得井井有条。又喊来几个奴婢:“你们别以为我死了就什么也不知道,那谁偷了两个鸡蛋,那谁把花瓶打碎了,有没有这事儿?”奴婢们吓得直缩脖子——真让他说对了。于是,犯错误的每人挨了一顿鞭子。
死而复生,可喜可贺。来家大摆筵席,庆祝来季德重获新生。可到了晚上,吃饱喝足的来季德却起身和家人告别:“虽然我复活了,但是晚上不能睡在家里,只有白天才能回来,明天见啊。”家人感到很奇怪:“这是为什么呢?”来季德说了一句“天机不可泄露”,转身走了。
第二天一早,来季德果然又回来了。此后好几年,天天如此。刚开始还好,家里人比较珍惜,毕竟白天能回来,比死了强。可时间一长,大家都觉得挺烦:这是干啥啊,神出鬼没的,天天晚上出去鬼混,白天回来大吃大喝,还不如死了呢。
这天,来季德又回来了,一进屋便吩咐厨房整俩硬菜、烫几壶好酒,看来心情不错。左一壶,右一壶,不一会儿,来季德就醉倒在桌子底下。家里人赶紧过去扶,可到了近前一看,哪有什么来季德,桌子下躺着的,是一只老狗。
原来是老狗成精,到此作怪。更可气的是,这只老狗大家都认识,而且每天都能看到,它就是村里卖酒人家的看门狗,可谁能想到它来这里装人呢。
让你装!大家一拥而上,把老狗打死了。
酒真不是好东西啊,刚找着点儿人的感觉,又被打回原形。唉,谁让它书读得少呢,要是知道白蛇、八戒的故事,也不至于有今天。
24、谁说女子不如男(上)
黄宏的小品里有一句台词儿: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的确,和封建社会相比,现在女人的地位噌噌噌地往上蹿,再这么发展下去,大有回到母系社会的可能。女人的地位提高了,是件好事儿,说明我们的社会在进步。众生平等,男女当然应该平等了。这个平等,不是男人能扛麻袋女人也要扛麻袋,女人能生孩子男人也要生孩子,说到底,革命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文明的社会讲究理解和包容,否则像芙蓉姐姐、凤姐啥的,放在封建年代,刚出道儿就得被打死,现在呢,我们顶多揶揄几句或者个别脾气暴的扔俩臭鸡蛋。保持生物的多样性,世界才有意思。
万恶的旧社会就不行了,女人没地位,历朝历代混出名的说来说去就是那么几个极品,要么极美,要么极丑,要么极狠,要么极猛,要么极贱,一句话,女人在那个年代要想青史留名,没有点出格的事儿白扯。
不信您穿越回去试试。
言归正传。
且说在东越闽中郡有一座岭,叫庸岭,海拔几千米。作为一座山来说,稀松平常。就是这么一座山,却住着一条大蛇。这条蛇非同一般,长七八丈,粗有十多围,简单换算一下,大概就是一个高二十六七米、直径六七米的圆柱体。
不管是老百姓还是当官儿的,每年都得被蛇咬死几个。当地人非常害怕,把它当神一样供奉,年年用牛羊祭祀,祈求保佑。还好,总算没出现什么大的灾祸。正当人们暗自庆幸的时候,蛇涨价了。它托梦给人或者由巫师代言,说以后每年要吃一个十二三岁的女孩换换口味。
这就是惯的。
好不容易把孩子拉扯大,谁愿意献出去啊?大家都死抗着,谁也不执行。大蛇呢?一看说话没好使,就指使蛇子蛇兴风作浪,闽中郡一时蛇害成灾,百姓苦不堪言。最后实在顶不住了,只好由政府出面,拿点补贴,将大户人家奴婢生的女儿或者是犯人的女儿,收养起来。每年八月初祭祀的时候,送到大蛇的洞口。大蛇出来,一口吞下去,吧嗒吧嗒嘴儿,这一年就没事了。
一晃九年过去了,先后有九个女孩进了蛇的肚子。下一个该轮到谁了?
第十年,新年的喜悦还没有散尽,政府又开始招聘了。可是,这次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转眼几个月过去了,一个女孩没招到。眼看着世界末日越来越近,大家全都慌了神儿。
正在这时,有一个女孩报了名儿。
她的名字叫李寄,是将乐县李涎家最小的女儿。李涎计划生育搞得不行,一口气生了六个女儿,就是没有一个儿子。李寄听说今年招聘工作不顺利,便主动要求父母把自己送去。
虽然那时候都重男轻女,但手心手背都是肉,李寄的父母坚决不同意。这孩子不是疯了吧?
李寄是认真的。
别看李寄小,挺善于做思想工作,绝对是当政委的料儿。她一本正经地对父母说:“爸爸妈妈没有福气啊,生了我们六个丫头片子。要我们有什么用,和没有一样,白白浪费粮食和衣服,还不如早点儿死掉。现在你们把我送出去,还能换点养老钱。这多好。”
“孩子你不是说气话吧?我们平时可没有歧视过你,上次打你是因为你太淘气。反正,宁可我们死,也决不让你死。”不管她怎么说,父母就是不答应。李寄也是个犟眼子,自己偷偷跑出去,报名了。
别看名额只有一个,录取率可是百分之百,就你了。
吴站长有句话:时间就像一头野驴啊,跑起来就不停。八月初,说到就到了。该是李寄说再见的时候了。天还没亮,送餐的队伍就到了。
跟我们走吧,天亮就出发,有一个地方,是蛇的老家……
李寄说话了:“等等!”
怎么地?怂了?
“不是,不能这么去啊,给我准备点东西:一把好剑、一条会咬人的狗,另外,我还得带点儿吃的。”
这倒霉孩子,还以为去过日子哪!大家又可怜又可气又好笑,李涎一家更是哭得死去活来。不过对于一个要死的人,这点要求不能不答应。人们准备好东西,把李寄送到了蛇洞:孩子,不是我们心狠,这也是没办法。下辈子托生个好地方吧,再见。
众人走了。阴森森的洞口前,只剩下李寄一个人。她看了看蛇洞,把带的沙琪玛(意译,一种由糍糕、蜜糖和面粉做成的东西)放到了洞口。今天是个好日子,蛇闻到香味,出来了。李寄一瞧,果然名不虚传,硕大的脑袋,有谷仓那么大;眼睛像两面大镜子,闪着寒光。大蛇挺高兴,小丫头准时送来了,看这意思今年还有新花样,闻着还有甜点的味道。它把大脑袋凑过去,准备先吃沙琪玛。
不见鬼子不拉弦儿。李寄一见蛇头出来了,马上放狗。狗比人有种,不管你是谁,上去就咬。趁这工夫,李寄抽出宝剑,一顿神砍,活脱脱一个洪兴十三妹。蛇蒙了:不说好是会餐吗?怎么改成会斗了?一愣神的工夫,让李寄扎了好几个窟窿。蛇疼得直打滚,最后折腾了几下,死了。
其实就这么简单,可就是没人敢干,硬是让它祸害这么多年。
李寄走进蛇洞,在那里找到了九个女孩的头骨,把它们装好带在身上——你们再也不用害怕,我们可以回家了。
同样的遭遇,却是不同的结局。
这下李寄出名了。
人才难得啊。越王知道了这件事,立即下了聘礼,把李寄纳为王后。老丈人一家自然不能亏待:李涎上任将乐县县令,其他家人一概重赏。从此,天下太平。
谁说女子不如男?一个十二三岁的女孩的所作所为,超越了多少五大三粗的老爷们儿啊。
25、千万别惹读书人
人们常说,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的确,从古至今,有才的人真不少,大大小小的,如过江之鲫。不过,如果论资排辈,当首推一人,那就是孔子。
孔子不用过多介绍了,中国人大部分都熟悉,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文'的一生非'人'常了不起,也'书'非常不容'屋'易,颠沛流离,用他自己的话说,“累累若丧家之狗”。其实很多大名人都是这样,活着的时候远远没有死后风光。
孔子被称为至圣先师,自然是相当有才。下面的这个故事就与他有关。
话说孔子周游列国、巡回演出,本指望为自己的学说宣传造势,可是磕磕绊绊,非常不顺利。这一天,又被困到陈国。这地方,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有钱都没处买东西。很快,带的粮食就吃光了,把老爷子饿得两眼冒金星。
圣人毕竟是圣人,遇事儿看得开。身体垮了精神不能垮,半夜,老圣人饿醒了,便拿出古琴,自弹自唱,玩得还挺高兴。
正在这时,从门外进来一个人,身高一米八左右,穿着黑色的衣服,戴着高高的帽子,一进来就大喊大叫:“还让不让人睡觉了!”
这么个破地方,怎么还扰民了呢?
子贡(孔子弟子,最有钱的那个)走了过来,问道:“您是哪位啊?”这人挺横,二话没说,一把将子贡抓住,挟在腋下。子路(孔子弟子,最猛的那个)也出来了,一看同学被挟持,暴脾气就上来了,大喝一声:“小子,有种把他放下,咱俩单挑!”
单挑就单挑!
那个人放下子贡,直奔子路,两个人你一拳我一脚,战在一处。孔子呢?琴是不能弹了,不过也没闲着,他正在兴致勃勃地看热闹。两个人撕扯了半天,也没分出胜负,老人家看得直打呵欠。这时,他发现来的那个人铠甲和腮帮子之间来回张合,心中一动,高声对子路说:“子路啊,你还在那傻打什么?把手伸到他铠甲和腮帮子中间,使劲往上拉。”
读书人真损,上辈子你是打鱼的吧?
子路刚把手伸进去,那个人就倒在地上,变成了一条大鳀鱼(这种鱼生活在海里,种类很多,较为常见,一般只有10厘米左右),有九尺多长(2米左右)。
老师,您真牛!
按照孔圣人的习惯,触类旁通,这个教学的机会是不能放过的。他对大家说:“同学们,都过来,我给你们讲一讲。”
不愧是万世师表,都要饿没气儿了还不忘上课。孔子的这堂课挺有意思,不喜欢上课的同学先别急着走,我们可以一起体会一下。下面这些都是孔老先生的意思,当然,小生雁过拔毛,要转换成本文的风格,但绝不歪曲。喜欢钻研的同学可以去读原文。
开讲。
“这个东西为什么会来到这里呢?那是有原因的。一个东西老了,各种精怪就会依附它,软柿子好捏嘛。对于人来说,气运变得衰败,精怪就会找上门来,这和人的抵抗力弱就容易生病是一个道理。现在我们被困在这里,粮食断绝,疾病丛生,所以它就出现了。牛、马、羊、鸡、狗、猪等六种家畜,还有蛇、鱼、鳖、野草、树木这类东西,岁数大了,神灵都会来依附它们,所以很容易成为妖怪。其实成了妖怪也没有什么好担心的,把它杀了,妖怪也就没咒念了……”
子路比较好学:“老师,那现在怎么处理这个妖怪呢?是埋是葬还是祷告啊?”
“猪脑。上天为了不让那些古代的文化礼仪制度丧失,所以才派鳀鱼精来……”孔子说完,又去弹琴唱歌了。
什么意思呢?子路挠了挠脑袋,想了一会儿,突然眉开眼笑:“啊,弟子开悟了!有学问的人说话就是不一样。”
他找来一口大锅,将鳀鱼切成小块,煮了一锅鲜鱼汤。太香了!大家你一碗我一碗,吃了个精光。而且有病的吃完,立即来了精神,病马上就好了,比特效药还好使。
“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又出发……”第二天,大家唱着歌,高高兴兴地上路了。
26、占卜这档事儿
人的一生,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有点像超级玛丽那个游戏。我们都在沿着一条确定好的路线在前进,起点是生,终点是死。哪有蘑菇,哪有怪物,哪有金币,哪有陷阱……都被事先安排好了。能走多远,要看你的水平了。有的人一路又吃蘑茹又捡枪,最后胜利走到终点;有的人一出发就被怪物撞死了;还有的人历经磨难,倒在奋斗的途中。不同的是,这个游戏不能重来,有鱼没鱼就一网,这个难度就大了。我们根本不知道前面有什么,又怎么知道如何应对呢?
有攻略吗?
有。就怕你看不懂。
有一些玩家在游戏的过程中发现了隐藏的规律,并形成文字,留给后世,比如易经、梅花易数、塔罗牌等等。只要你全看懂了,过关不成问题。可惜的是,这些攻略写得太深奥了,人的一生又过于复杂。大部分人看不懂,还有一小撮人一知半解。不过我相信世界上会有几个人相当懂,只是我不知道。
不要太灰心。如果你没指望弄懂,运气好的话,遇到懂的人指点,也能过支撑着几关。
王旻就是这样一个幸运的人。
王旻是个商人,成年天南海北的四处跑,生意做得挺大,人品也很不错。这天,他来到四川成都,遇到了一个大名人。要说成都,人杰地灵,碰上几个名人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不过这位可非同一般,不是画家,也不是诗人,而是一位易学家,他的名字叫费孝先。
费孝先是宋代名震天下的易学大家,善于依照人的生日时辰和图画来预测吉凶,许多高官显要都让他看过,相当灵验。这种人可不是大街上摆摊算命的,可遇而不可求。王旻怎么能放过这个大好机会,软磨硬泡,非让费孝先给他算算。
既然相遇了,就算是有缘。费孝先看王旻人品端正,就给他算了一卦。不算还好,一算王旻傻眼了。此卦凶险非常,这么说吧,王旻近期就要挂了。事情太突然了,王旻一点儿思想准备都没有。要钱有钱,身体倍棒,怎么就要死呢?费大师,看在你我相识一场的份儿上,拉兄弟一把吧!
费孝先答应了:“你平时做了不少善事,这次遇到我,也许是上天的安排,我送你几句话,早晚应验,你一定牢记在心,忘掉一句,必死无疑。”
王旻乐坏了,赶紧支着耳朵听。
费孝先说了几句话:教住莫住,教洗莫洗,一石谷捣得三斗米。遇明即活,遇暗即死。
这几句话说得很明白:让你停别停,让你洗别洗,一石稻谷得到了三斗米。遇到圣明的人就能活,遇到昏庸的人就会死。
王旻千恩万谢,默记在心,生意也不做了,马上回家——万一躲不过去,也别客死他乡不是。
有道是屋漏偏逢连夜雨,一路上很不顺利。这天,王旻又遇上了暴雨。行人纷纷到一座空房子里躲避,等王旻到那,人都挤满了。他吭哧了半天,总算挤了个地方。正在暗自庆幸,忽然心头一动:先生说教住莫住,是不是指的这事呢?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啊,我还是别停下来了。想到这儿,王旻出了屋子,冒雨赶路。还没走几步,身后“轰隆”一声巨响,回头一看,刚才避雨的那间房子整个垮塌下来,一屋子的人全被压死。
好险!王旻吓得直伸舌头,赶紧又复习了一下其他的几句话。
晓行夜宿,王旻总算回到了家里,顿时松了一口气。妻子看王旻浑身上下造得十分狼狈,就催促他去洗个澡。
“是该洗洗了。”王旻脱下外衣,准备去洗澡。走到浴室门口,王旻又想起了那句话——教洗莫洗。
前面那句话都说准了,后面的可不能含糊。脏点儿就脏点儿,反正死不了人,不洗了。王旻转身回了卧室。
妻子见他回来了,十分不解:“你怎么回来了?”
王旻说:“算了,太累了,今天不洗了,以后再说。”
妻子不高兴了:“你身上都有味儿了,不洗怎么行。你洗完我好把澡巾、浴花、浴巾啥的换一换。再说,好些日子不见了,洗干净了该干点儿啥干点啥……”
不管妻子怎么说,王旻就是两字:不洗。
妻子怒了:“你不洗我洗。”转身去了浴室。
王旻真累了,躺在床上,迷迷糊糊睡着了。睡到半夜,他忽然被一个声音惊醒。妻子没在房间,声音来自浴室。都几点了还洗,有洁癖吧?王旻向浴室走去。灯还在亮着,王旻推开了门……
啊!黑夜里传来王旻歇斯底里的惨叫声。左邻右舍纷纷提着灯笼、举着火把赶过来。走进浴室一看,里面到处都是血迹,王旻妻子赤身裸体地躺在浴盆里,浑身是血,已经咽了气。王旻摊坐在门口儿,目瞪口呆。
官府来人了。经过仔细勘查,发现东西一件没丢,排除入室抢劫杀人的可能;王旻的妻子并未受到性侵犯,也不像是强奸杀人;现场没有搏斗痕迹,而且看出犯罪分子十分熟悉周围环境,有可能是熟人做案。最后,大家一致认为,是王旻杀死了妻子。
王旻当然不承认。
不承认就是抗拒哦,法律规定,抗拒从严,大刑伺侯。王旻一看是没活路了,他双眼含泪道:“死就死了,只是费孝先不该骗我,他的话根本没有应验。”
太守一听,费孝先这人靠谱儿啊,绝对不能胡说,便问:“他说什么话了?”
王旻把那几句话说了一遍。太守听了,低头不语,过了一会儿,他问王旻:“你的邻居叫什么?”
王旻说:“叫康七。”
太守一听,微微一笑,马上命人拘捕康七。康七一到,太守厉声说道:“康七,你是如何杀死王旻妻子的,还不如实招来!如若不然……”
“大刑伺侯。”康七吓得抖成一团,“政府,不用您说,我都懂。我招,我招。”
原来,王旻长年在外做买卖,老婆一个人在家熬不住了。一个苍蝇一个臭鸡蛋,一来二去,和康七勾搭成奸。两人开始觉得挺过瘾,可后来又有点不尽兴,就琢磨着长相厮守。过去离婚不方便,等着王旻死也不靠谱。此时,康七脑海中浮现出前辈西门庆的身影,于是一拍大腿,计上心来:整死他。
两人商量,当天晚上,由王旻的妻子将王旻引到浴室洗澡,康七趁机下手。没想到,王旻死活不去。妻子大怒,自己去洗。朦胧中,康七没有看清,还以为是王旻呢,上去就是一阵乱剁。结果,老情儿命丧刀下。
害人者,终害己。
至此,真相大白。王旻冤情昭雪,当庭释放;康七罪大恶极,秋后处斩。
再等一等,还有个问题。
“大人,您怎么知道凶手是康七呢?”
太守一笑:“费先生说,一石谷捣得三斗米,这不就是糠(康)七吗?”(注:一石等于十斗,得三斗米,即剩下七斗糠,故曰糠七。)
众人恍然大悟,幸好大人善于思考,猜出了这个哑谜,这就叫遇明即活啊。要不换个糊涂官,当然遇暗即死了。
27、一个老头引发的惨案
据说,世界上有许多事,在发生之前,都会有预兆。最典型的,当然是地震了。人们根据经验总结出了一些规律,比如什么骡马牛羊不进圈、老鼠成群往外逃、鸡飞上树猪乱拱、鸭不下水狗狂叫等等,都有一定的科学道理。
当然,这对我们中国人来说,都是小意思。所谓见微知著,懂行的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别管是雌鸡变雄马化狐,还是牛生五足兔生角,只要上下一联系,就知道要发生什么事,令人叹服。
且说在东莱郡,有一户姓陈的人家。老陈家人丁兴旺,有一百多口儿。这天早上,家里人像往常一样蒸馒头,准备早点。可是,无论怎么烧,水就是不开,真是邪门儿了。
锅漏了?
大家揭开锅盖,取出蒸笼,打算检查一下。这时,怪事发生了,一个白头发的老头儿从锅里走了出来。妈呀,这是谁家走失的,什么时候钻锅里来了?也不嫌热。大家凑过来,问:“大爷,您是哪的啊?”
老头儿什么也没说,下了锅台,转身不见。这下大伙可傻了。当家的听说了这件事,低唱了一句“这个老头儿不寻常”,马上派人到巫师那里占卜一下,看看是怎么回事。
巫师还真有两把刷子,结果很快出来了:“这个老头是一个大怪物,他一出现准没好事,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