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易经的智慧-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成上、下。接下来是《象传》,分成大象跟小象,解释全卦卦象的叫做大象,解释每一个爻的爻象的叫做小象。以上三种各分上下,就成为《十翼》的六个部分。
除此之外还有:《说卦传》,专门解说八个基本卦的真正意思;《序卦传》,用以说明六十四卦为什么从乾、坤开始,最后到既济、未济结束,它的次序非常有道理,脉络也很清楚;《杂卦传》,对六十四卦不按照古经的排列方式,自己创出一套排列的次序。最后就是我们要介绍的《文言传》。《文言传》是孔子看到周文王所写卦辞非常精练,怕很多人不是很了解,所以特别加以解释,只在乾坤两卦有。
《文言传》中,孔子解释乾坤两卦的“元、亨、利、贞”四德说: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
元者,善之长也。善之长是什么意思?就是指人的元气,元就是开始,气就是我们平常所呼吸的空气。元气为什么重要?因为当人是胎儿的时候,在子宫里面是靠脐带呼吸的,只能吸收母亲体内的气,吸收不了外面的空气。可是一出生,脐带剪断了,婴儿就没法呼吸了,所以就哭,就开始练习用嘴巴来呼吸空气。可见人一出生就面临着生死关头,很多婴儿出生不久就死了,说明过不了这一关,一口气上不来,有再大的本事都没有用。
元是元始,元气就是生下来的那一口气,而元气是很重要的,所以我们一见面就说“你气色不错”,“你很有元气”。天最大的善,最大的好,就是它给了我们足够的气,如果空气不够,那会很糟糕。我们要好好地爱惜空气,不要去污染它,这是我们保护环境的最根本的一种做法。元和仁是分不开的,就是人一开始就要凭良心,才叫做元。自己吸空气,还要考虑到别人也需要空气,不能一个人把空气都吸光了,也不能说自己不要的地方就把它污染掉,这就叫元。
所以“元者,善之长也”,意思就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要使自己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这样才对得起老天给我们的这一口气。
乾坤两卦有一个重要的共通之处,就是卦辞里都包含着“元、亨、利、贞”四德。如果说元是开始的意思,那么亨代表什么?《易经》又启示我们应该如何处理社会关系,过一种更加合理的生活呢?
亨者,嘉之会也。亨是什么?就是大家在一起互相照顾、互相帮忙、彼此尊重,自然就会亨通,就不会产生阻碍。自然的阻碍已经够多了,现在人与人之间还设下种种阻碍,这是非常不明智的做法。
嘉就是美的意思。会是聚集,人跟人聚集在一起,动物跟动物聚集在一起,植物跟植物聚集在一起。万物聚集在一起,才能过美好的生活,植物有植物的生活,动物有动物的生活,人有人的生活,大家互相包容 、互相照顾,不去侵害别人,这叫做嘉之会也。我们做生意就是把这里有的送到没有的地方去,把我们没有的从别的地方运过来,这个也叫做嘉之会也。天底下有各式各样的东西,我们互通有无,保存它们原来生存的环境,才能够长长久久地生活下去。“亨者,嘉之会也”就告诉我们,每一个人要各尽所能,而又各取所需,不能因为自己有钱就什么事都不做,还专门去买人家的东西,甚至囤积居奇,那是不对的。钱是要流通的,货物是要交换的,任何东西都要考虑到别人也有需要,而不是只想自己一个人独吞,否则人一聚集就乱了,就不和谐了,就开始争夺了,那样人跟动物有什么不同?较之动物,人应该过一种更加合理的生活。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互通有无之后,“利”成为横在人生中的巨大考验。如果说赚钱是靠机会,那么花钱就要靠智慧。那么富起来的人们应当如何花钱?为什么说生活豪华奢侈是一种罪过呢?
利者,义之和也。义的意思就是适合不适合,适宜不适宜,合理不合理。义能够很合理,大家就比较和谐,尤其是中国人,合理的就口服心服;不合理的,表面上也许不敢、不方便或者不愿意说什么,但是心里有数,到时候就找你麻烦。因为义是我们非常重视的。
利是老天对我们最大的考验,老天给我们利就是在考验我们。赚钱并不可耻,赚钱其实是可爱的,因为它对人类的生活有正面的贡献,可是怎么去用钱,这才是智慧。赚钱凭什么?有人说凭能力,我不认为有能力就能赚到钱,赚钱其实是靠机会。机会来了,钱怎么来的自己都不知道,可是用钱那是靠智慧,所以一个人要赚钱之前,最好先学一学怎么样去花钱,怎么样去用钱。其实《易经》告诉我们怎么样去用钱,八个字就讲完了:当用不省,当省不用。
该用的,就算没有钱,想办法也要用。老实讲,一个人要么不结婚,结了婚,当了家长,就要负起自己的责任,就要让一家老小最起码可以过温饱的生活,否则这个家长就没有尽到责任。但是我们也没有必要把生活弄得很豪华,很奢侈,那样反而是罪过,是浪费资源。资源是有限的,地球现在六十几亿人口,大家都要活,一个人把资源囊括到自己家里面来,利就不能和,大家就不能和谐。一个社会贫富的差距越大,这个社会越不稳定,越不安全,但我们不能勉强使全民都一样,因为那是不合自然的。但是有钱的人一定要想办法去跟大家分享,去照顾那些比较穷困的人,这样就对了。但是又有人想错了,想自己先去赚一些昧良心的钱,然后去做善事,这个行吗?不行,因为功过不相抵,一个人做了坏事就是做了坏事,想用这个来补偿那个,是不可能的。现在很多人赚了钱,赶快去烧香拜佛,求神保佑,这是不合理的,因为如果这样可行的话,那神就不公正,不公正就不叫神,而叫魔。
利关不破,则得失惊之。想要经受住利关、名关重重考验,保持恒久的正直,贞就成为重要一德。为什么说把正直理解为守规矩,是我们对于原典的误解?《易经》中讲曲折迂回反倒是办成大事的最有效路径,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贞者,事之干也。我们说经得起利的考验的人就叫贞,贞就是一个人赚了钱,还能规规矩矩。一般人在穷的时候保持规规矩矩都很难,因为穷会使人不择手段;可是有了钱,要保持规规矩矩就更难了,因为财大气粗。所以穷会害死人,富也会害死人,这样大家就体会到上天是用金钱、财富来考验我们每一个人的。
见利忘义、见钱眼开的,都是经不起考验的人。钱财是工具,不是目的,目的要看正不正,正不正就是能不能摆平,摆不平,问题就出来了,所以中国人很喜欢说“你摆平了没有”。摆平不是用强制的手段,强制的更摆不平。每个人立场、身份、需求不一样,要摆平就必须要求圆满,所以我们一直讲做人要正直,而且要持久,正直一分钟,正直一天,有什么用?正直三年也没有用。很多人就是一段时间很正直,然后吃了亏以后就觉得是因为自己正直才吃亏,所以要比谁都狠,那就完了。很多在学校操行很好的人反而经不起社会的考验,于是我们就制造很多名词,说“社会是染缸,我们被它污染掉了”,这是很奇怪的说法。一个人行得正,染缸能把你怎么样?人要出污泥而不染,靠自己,不能靠环境,如果完全靠环境,就只能接受环境的摆布,这是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表现。
我们现在都很清楚,正不正在自己,别人不知道,可哪个人不说自己正?现在的问题就是我们不了解什么叫做正。正不是说一个人很正直、一丝不苟、样样都守规矩,但是两千年来我们都是这样解释的,所以才会满口仁义道德,而表现却是龌龊卑鄙。我们曲解了圣人的意思,《中庸》说“曲则全”,就是告诉我们要走出那条太极线,走出那个弯弯曲曲的路,否则就没有办法正直。
我们以为二分法是对的,直就是直,曲就是曲。其实不然,曲才能直,越是直的公路,出车祸几率越大,越是山路崎岖,九弯十八拐的,越是安全得很。因为人一看到歪歪斜斜的路,就不敢睡觉,很认真地把稳角度,大家都小心,自然安全了。而一看到路很直,自以为没问题,就说话了,就开始打电话了,结果“砰”一下就出去了。这种现实告诉我们,越直越容易出问题。全世界没有哪个地方高速公路的交流道敢用直道,都是弯弯曲曲的,这样大家才会乖乖减速、认真地开车,下了高速才能适应平地的交通。人类的智慧就表现在交流道永远是弯曲的,曲是直的必要过程。
上卦跟下卦当中有一个交界处,这个交界处是曲线的,不是直线的。西方人最大的问题就是把水平线当做是直的,实际上水平线是弧形的,也是起起伏伏的。世间没有直的东西,两点之间直线最短,但是永远达不到。中国人一听直话,就火大,就听不进去,因为太极线是弯弯曲曲的,所以我们不妨稍微婉转一点,稍微转个弯,对方就能听进去了,就有效了,就安全了。所以《易经》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安全、有效、方便。
但是现在我们都认为有话要直说,不要拐弯抹角,也不管人家有什么反应,却不知道那就是目中无人。一个人正直不正直,跟我们所想象的有很大的差距,孔子费尽苦心去解释,但是我们却没有体会到贞的真义。我们要有效,要让大家能够照着去做,就非要采取一种迂回的方式,否则是达不到愿望的。
贞就是虽然自己很正直,但是也会替别人想,会外圆内方。这样各位才知道圆就是方,方就是圆,越小就越方,越大就越圆,同样一个东西,小小的一定是方的,而到了很大的时候就圆了。所以当我们说“做人要大方一点”,中国人就听懂了——做人要圆通一点。中国人的观念是:方就是圆,所以说一个人很圆通,就是他很大方。
智圆行方,曲中求直,《易经》的智慧以通达明变为贵。那么,人生世事是如何在元、亨、利、贞之间往复变化的呢?元、亨、利、贞与儒家五常“仁、义、礼、智、信”之间又有怎样的联系呢?
春天,万物开始发芽,就是元。到了夏天,万物就会成长,就会茂盛,叫做亨。秋天就开始有收获,叫做利。“利”字就像一把刀在割成熟的农作物。冬天要把收割来的东西藏起来,第二年才会有新的种子。如果冬天把收回来的东西全都吃光,连种子都没了,来年春天靠什么去播种?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知道,元、亨、利是比较自然的。
人只要慎始,大概就会比较圆满。圆满就是无咎,就是没有后遗症,就是顾虑到每一个人的角度和立场。做人要面面顾到,而每个人站的方向、立场、位置都不相同,这是在中国社会做人特别辛苦、特别为难的重要因素。圆满这两个字,是我们中国人特别要小心的,西方人只有是非,没有圆满。中国人不是没有是非,中国人最痛恨没有是非的人,但是中国人告诉你,是非要分得很圆满,只要分得不圆满,还不如不分是非。一般人就是没有这个概念,一味坚持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所以最后都不会圆满。
元就是仁,仁就是元,种子好,长出来的东西就好,种子不行,再怎么努力去耕耘,去浇水,去照顾,还是不行,所以选种很重要。今天大家都喜欢当一方之长,校长、厂长、厅长、处长、首长,不管是什么长,最起码当个家长,但是千万记住,要慎始,一开始就要重视那个元,元就是仁心。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心,不管做什么长,最后都是害己害人。
有了仁心,才会去照顾关心其他人,然后办事就会很顺利,很亨通。所以我们发现一个人只要仁政爱民,自然就会官运亨通。但是“利”之所在就要小心了,而且利越大越要小心,要能够经得起利益的引诱。所以当商人送一个官员一百万的时候,这个官员要记住自己不是拿一百万,最起码算在自己头上的是两百万,因为商人自己如果不拿一百万,就不会给他一百万的,很可能是商人拿了一千万才给他一百万,最后要他背着很重的负担,这就叫做利。
贞就是一个人公正地照顾所有的百姓,这样一来,内心贞不贞就得到证明,见利忘义就是不贞。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儒家把元、亨、利、贞发展成了五个字,叫做仁、义、礼、智、信。仁就是元,义跟礼就是亨。一个人有礼有节,处处都合理,就很亨通。礼是一般人能看得见的,做人要有礼貌,做事情要重视礼节,礼要有节制,而义即合理不合理,只能是心中有数,外面看不见。孔子说:不知礼,无以立。一个人只要不学礼,就没有办法在社会上立足,什么事情都办不通。而智就是利,利益当前的时候,我们要用理智来判断该要不该要,能要不能要,要了以后能不能无咎。如果不能理智判断,要到不该要的时候,自己的心就开始不安了,晚上睡不好,白天脸色不对,眼睛也没有光亮,看到人就好像怕人家看见一样,就低头,可见这种“要”到最后都是后悔的。贞是什么?就是信,人家对你信不信就是看你正不正,你正,就算他觉得不公平,也觉得你有你的道理,也还是会拥护你;你不正,就算你对人家再好,人家都会怀疑你是不是又要利用他做什么事情,他会怕,会躲得远远的。所以信就是我们自己给人家的印象正不正。现代人最大的危机其实是互信危机,就是人与人之间不能信任,爸爸害怕儿子,长官怕部属,左右邻居都互相提防,上下楼都是提心吊胆的,去买药,担心是假药……我们没有互信了,这都是人类自寻苦恼,而自己又很难解决的问题。
我们一定要从《易经》的道理,从乾卦开始,先要求自己,不要老要求别人,把自己做好了,别人自然会受影响。一个人最了不起的不是控制别人,不是教导别人,不是命令别人,而是发挥自己的影响力。而影响力的发挥是不分身份地位的。任何一个人,只要行得正,只要得到大家的信任,都可以发挥相当的影响力。哪怕是一个建筑工人,只要大家看到他说“你盖的房子一定没有问题”,就够了。任何一个售货员,我们看到他就说“你卖给我的东西,我不用担心”,就够了。可见信是非常重要的。
君子坦荡荡,并用一身正气影响着身边的人。君子在人生的各个阶段,都会适时调整,凡事并不会做得太满。要在生活中游刃有余,每个人都要有“两把刷子”。“两把刷子”是什么?六六大顺这样的吉祥话又潜藏着怎样的危机呢?→文·冇·人·冇·书·冇·屋←
仁、义、礼、智、信,就是元、亨、利、贞,就是天地的正气,叫做乾元。乾元就是先天一气,是天地之间最无私的。比如空气,没有因为谁是好人才给,谁是坏人就不给,也不会因为谁对它好就让谁吸,谁对它不好就不让谁吸,但它不是不分是非,它是在告诉我们,要爱惜自己,要修养自己,否则到时候一口气不来,怨它也没有用。
《文言传》里面特别提到一句话:乾元用九;乃见天则。什么叫做乾?为什么能够自强不息?就是因为它会用九。用九用现在的话来讲就叫做阶段性的调整。一个人不能老一套,这一套在这个阶段合适,但到了下一阶段就可能遭遇到重重困难。这样大家才知道为什么我们中国人赞美人都说“这个人了不起,有两把刷子”,我们从来不说“这个人了不起,有一把刷子”。一把刷子管什么用?一个人最起码要有阴阳两把刷子,能刚就刚,要柔就柔,能高就高,该低则低,这叫做能屈能伸。
中国人最了不起的就是能屈能伸,刚柔并济,恩威并施,内方外圆,我们始终是阴阳配合的。因为乾卦告诉我们:亢龙有悔。阳刚过盛,马上就成阴。阳极成阴,就是当一个人不可一世、非常神气的时候,突然间掉下来了,就会凄凄惨惨。所以到五我们还可以掌握,六最好是算了,不要贪得无厌。千万记住,可以掌握的东西掌握到就好了,掌握不了的东西还是不要为好。不要太过相信六六大顺,就是因为六不顺才称为六六大顺。《易经》的道理就是这样,我们很顺的时候它就告诉我们要小心了,顺的后面是有后遗症的,我们要追求没有后遗症的无咎境界。
《易经》每一个卦都是有条件的,也都提供了一个希望,人是活在希望,而不是活在梦想里,有希望要靠我们自己去落实,所以有了乾的自强不息,就必须要坤的厚德载物,乾在前面创造,坤在后面落实配合,所以阳极成阴是有道理的,我们下一集就来讨论:阳极成阴。
第九集 阳极成阴
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象征动静两极的乾卦与坤卦有一个重要的相通之处,那就是都包含“元、亨、利、贞”四德。乾道自强不息,坤道厚德载物。乾坤之间究竟是如何相互转化的?动静有常、刚柔并济的哲学观念,对我们做人处世又有怎样的深刻启迪呢?
乾卦六个爻都是阳爻,是纯阳卦。如果六个阳爻一下子都变成阴爻,就变成了纯阴卦,坤卦。乾错坤,就是乾坤两卦之间阳变阴,阴变阳,二者是互错的关系。乾卦的卦辞是:元、亨、利、贞。坤卦的卦辞是: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乾卦只有元、亨、利、贞,坤卦多了一点条件——利牝马之贞,多的这么几个字,就是它的限制。
乾是创造的,该怎么做就怎么做。而坤是配合的,必须要有方向,有导引,有正确的方法。所以,利牝马之贞,就是说人的贞,要像母马一样。母马有一个特性,就是永远追随着公马,公马往哪里跑,它就跟着往哪里跑,公马跑多快它就跟多快,不会给公马一点点的负担,不会变成公马的累赘,反而会变成公马的伴侣。这就叫做夫唱妇随。但是今天有很多人听到夫唱妇随就火大,说妇唱夫随不可以吗?当然可以,反正这是夫妻两人之间的事,夫妻自己去商量。只不过社会有一个主流价值,你有自由坚持妇唱夫随,可是你不能标榜自己,也不能去否定人家,说时代不同了,现在不可以再夫唱妇随了,应该妇唱夫随,这样不对,因为坤卦的卦辞“元亨,利牝马之贞”告诉我们,坤的主要精神还是在于配合。
乾是天,龙才能飞上天,所以乾用龙。坤是地,用马,因为马在地上跑得很快,只受一个限制,就是龙往哪里走,它就往哪里跟,这样就叫做龙马精神。而龙也有责任,要走向正确的方向,如果带错了,将来就会和马同归于尽。所以,龙马精神,就是要求领头的人要端正方向,要保持良好的速度,同时要看左右有什么障碍,并事先加以排除,这样牝马才有办法一路地追随上来。
常言道,俯首甘为孺子牛。在中国人的观念中,牛应该比马更能吃苦耐劳,更加顺从。既然坤卦讲究安顺守正,那么为什么它的卦辞用马而不用牛?坤卦“利牝马之贞”的卦辞背后,又包含着哪些深刻的哲学意涵呢?
《易经》告诉我们,任何事情都是有条件的,不是绝对的。坤卦卦辞为什么不说“利母牛之贞”? 马跟牛有什么不同?在大家的印象里,牛是比较负重的,要牛紧跟不舍恐怕有点困难,而马是比较轻快的。而且虽然牛是顺从的,马也是顺从的,可是牛,你不管叫它做什么,它都顺从,这就是盲从;马不一样,虽然马忠贞不二,但是会坚守原则,该跟从的才跟从,不该跟从的还是不跟从。
所以我们用马不用牛是有深刻意义的。做妻子的不能是丈夫让做什么就做什么,只有丈夫的要求是正当的,才能全力配合;如果丈夫的要求不合理,就坚决不能跟从,这样才叫利牝马之贞。
坤有个美德,就叫成全,我们现在很少有人懂得什么叫成全。太太虽然不一定比先生能力弱,但是为了整个家庭,要集中力量,所以太太要让先生没有后顾之忧,成全先生,这才是比创造更伟大的,叫做妇德。但是,因为现在大家只计较功劳,那种看不见功劳的事情都不愿做,当然就谈不上成全。
乾卦讲的是乾元,坤卦讲的是坤元。只有乾元,就会只有理想,而始终不能落实;只有坤元,虽然能够吃苦耐劳,但是却没有理想。所以,乾元跟坤元配合,才能使得理想落实。前面有人引导,后面有人能够把事情做好,这就叫做乾坤配。
老子的主张大家都很清楚,叫做不敢为天下先。不敢为天下先,就是讲坤卦的。因为坤卦一定要追随在乾的后面,否则,有时会得到反效果,越努力,事情反而越糟糕,这叫帮倒忙。
老实讲,真正懂得中华文化的人,都知道老子讲不敢为天下先,就是要为天下先,这两句话是一样的,这才叫一阴一阳之谓道。
老子在《道德经》中写道: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这是他的三大法宝。为什么按照《易经》的道理,不敢为与要为,反倒成了一样的呢?我们应该如何理解进与退、入世与出世这些看似对立的人生策略呢?
老子讲无为,孔子就不讲无为吗?无为不就是有为吗?这些其实都很容易理解,只是我们常年以来,没有按照《易经》的思维去处理,才会产生很多扭曲和误解。《易经》告诉我们,一阴一阳同时存在,勿用就是要用,就是站在不用的立场来适当地应用。
不敢为天下先,就是要为天下先。先衡量状况,不该领先就不要领先,让给比较合理的人,这叫做礼让为先。可是如果让来让去发现自己先最合理,别人先可能会把事情搞糟,那就当仁不让。所以中国人让来让去,最后当仁不让,就是因为受到了坤卦的影响。
夫唱妇随,如果半路上先生生病了怎么办?太太也不能出去吗?当然出去。在家里半夜有人敲门,先生对太太说“你去开门”,算先生吗?但如果先生病倒了,不能动了,说不定是医生来敲门,太太也说“你去开门”,那岂不累死先生?可见夫唱妇随还是妇唱夫随,这是变动的,不是固定的,才叫《易经》。
我们要得到乾元的指引,才可以全力向前。如果没有得到乾元的指引,不为天下先是比较安全的。
元亨,利牝马之贞,后面是:君子有攸往。有攸往就是有所往。当一个君子打算往哪里走的时候,要记住,先迷,后得主,利。
一个人走在前面,假定她是坤元的话,就可能迷失方向。但如果能找到乾元,而且发现这乾元是可靠的,就跟着,反而是有利的。其实现在大家可以看得很清楚,一个女人要去哪里,上了车就开走了,比较容易迷路,因为她方向感不好。男人的方向感远比女人要好。所以女人不能急,要让男人告诉你向左向右,而且要让他提前告诉你,不要到了拐弯才说,那时候是拐不了的,要把责任给他。这个就叫做先迷,后得主,才有利于坤元。
坤元宽厚能普载万物,德性宽厚能久远无疆。然而周文王在画八卦时为什么要故意改动坤卦在伏羲八卦中的方向?为什么说“西南得朋,东北丧朋”的卦辞中弥漫着讨伐商纣的历史烽烟呢?
坤卦的卦辞接下来说: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这里所说的西南跟东北是按照文王八卦来的。我们都知道当初周文王写《易经》的时候,他最大的想法是要发挥其政治的功能。因为他要反商纣,要推翻商朝,建立自己的王朝,当然这不是为私人,而是为天下百姓。因此,他就把伏羲的八卦稍微改了一下。
我们都知道周文王的领土是在我们整个中国的西边,因此后天八卦也就是文王八卦就把乾、坤都挪到西面去。西北叫做乾,西南叫做坤。乾坤挪过去以后,北跟南怎么办?很简单,北比较冷,所以用水,用坎;南比较热,所以用火,用离。而且有更妙的,因为商纣王在东边,所以他就告诉老百姓,如果要往东走的话会受到震动,如果往我们西边来会很喜悦。所以,震卦在东边,兑卦摆在西边。这么一来,整个八卦的位置就跟先天八卦不一样了。
其实,我们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解释后天八卦,就知道文王当时想做什么。而且坤卦的卦辞很明显地告诉我们,到西南就会得到同志,而如果往东北走,就会碰到障碍,因为东北是艮卦。周文王无形当中希望老百姓能够相信他的话,然后都投奔到他这儿来,壮大他的势力,他就比较有把握把商纣灭掉。
我们再从《易经》大家庭来看,可以看到西方的兑卦是少女,南方的离卦是中女,东南的巽卦是长女。这几个卦跟坤卦是一样的,都是阴卦,属于同类,因此,西南就得朋。相反,其他的都属于阳卦,跟坤是不相合的,所以就会丧朋。
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当时的文王八卦代表着政治号召。所以坤卦就代表一个人要找志同道合的人做朋友。但是,有志同道合的人,就一定有人跟你唱反调,你就对他敬而远之,保留安全的距离。
安贞吉,就是我们要反省自己够不够柔顺。如果自己是坤,又不够柔顺,还要强出头,那迟早把乾气走。一个人如果够柔顺,对自己是有利的,不柔顺,没有朋友反而有利。夫妻吵架,没有朋友在场尽管吵好了,有朋友在的时候夫妻还吵架是很不利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我们也可以知道坤卦所讲的柔顺也是乾坤配应有的一种配套。
坤道讲究配合与执行,但是这种服从是无条件的吗?如果乾道指向不对的时候,又应该如何行坤道呢?按照《易经》的智慧,待嫁的女子应该如何选择自己未来的丈夫呢?
凭良心讲,乾有时候也是不对的,所以坤完全顺从是不好的。可是坤要发挥作用的时候,一定要顾虑,一定要了解这个环境以及自己能够发挥到什么地步。乾卦的大象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叫做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天空,最主要就是空无所有,但是它有云有雨。云雨要动,否则天气凝固在那里,草木很难长大,所以云要行,雨要施。所以天重行,就是天如果不运行,空气不流通就糟糕了。
健不是说刚而已,还要持久。持久地运行才叫做天行健。我们看到太阳持久地、不停地东升西落,空气不停地流动,有时候有云,有时候有雾,有时候下雨,从来没有停止过。我们就觉悟到,要做一个君子,应该向天学习自强不息。
中国人很勤奋,就是跟天学习自强不息。那地呢?地有没有行呢?地不能行的,地一行那就地震了。地势坤,地完全是看势,有高山,有丘陵,有峻岭,高高低低。所以,天重行,地重势。
中国人常说,形势比人强。很多人认为自己很有能力,自己很有办法,自己做了很多贡献,其实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