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资治通鉴全译-第3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乜ā6遥街菀员崩习傩盏纳钌斜冉细辉#由险馐闭锹笞右丫墒斓募窘冢璧腥说奈镒使┯ξ颐鞘乔岫拙俚氖隆T谀抢锵煊ξ颐呛耪俚囊迨恳惨欢ɑ岱追灼鹄垂楦健L热糁性鸲鹄矗坪右阅系奈汗屏Γ匀欢痪突嵬帘劳呓狻N仪肭笤市砦艺髡偾唷⒓蕉萜咔孔洌纱蠼柿焖牵苯庸ト氲腥说男脑唷H绻颐堑那胺婵说兄剖ぃ庞酪约盎坪右阅系母髀反缶灿Ω猛倍苫坪颖鄙希刮颐堑慕ド朴虢ナ导柿α客角敖M痹诘钡亟⑽颐堑闹莞晒僭鼻袄窗哺Ц崭展楦降陌傩铡T谖鞑恳谰萏猩剑辈孔韪舭咽鼐迹凑涨榭龅谋浠傩兄富忧敖莨ρ笮〖臃夤僦埃庋嗣蔷次肺颐堑耐希屑の颐堑墓匦模岚俦痘衬钗颐堑亩鞯洹H绻芄换竦贸晒Γ煜峦骋坏拇笠稻椭溉湛纱耍蝗绻颐敲挥腥〉檬だ膊换嵊惺裁创蟮乃鹗АN乙讯卮傥业牟肯抡砗米笆抑坏仁ド夏拿盍恕!蔽牡壑皇窍攵峄鼗坪右阅系耐恋兀挥薪邮芰跣俗娴慕ㄒ椤N牡塾峙稍蓖馍⑵锸汤衫喷鹑诵祀迹嫱缶黄鹣蚪凑栈实壑家獍逊秸氩呗允谟韪鞲鼋欤谑实钡氖焙蛐肌

  '6'尚书令何尚之以老请置仕,退居方山。议者咸谓尚之不能固志。既而诏书敦谕者数四,六月,戊申朔,尚之复起视事。御史中丞袁淑录自古隐士有迹无名者为《真隐传》以嗤之。

  '6'尚书令何尚之因为自己年纪大了,就请求退职,去方山隐居,但人们都认为何尚之不会固守他的信念一直隐居下去。不久,文帝颁下诏书,前后多次传达旨令,要征召何尚之回来。六月,戊申朔(初一),何尚之果然又出来接受文帝的委派处理事务。御史中丞袁淑为此搜集自古以来有事迹而不能确知姓名的隐士,编辑成《真隐传》,以此表示对何尚之行为的嗤笑。

  '7'秋,七月,张永等至,引兵围之。

  '7'秋季,七月,张永等到达,率兵包围了该城。

  '8'壬辰,徙汝阴王浑为武昌王,淮阳王为湘东王。

  '8'壬辰(十六日),刘宋朝廷将汝阴王刘浑改封为武昌王,淮阳王刘改封为湘东王。

  '9'初,潘淑妃先王浚。元皇后性妒,以淑妃有宠于上,恚恨而殂,淑妃专总内政。由是太子劭深恶淑妃及浚。浚惧为将来之祸,乃曲意事劭,劭更与之善。

  '9'当初,潘淑妃生下刘浚,被封为始兴王。元皇后袁妫生性好嫉妒,因为潘淑妃很受文帝的宠爱,她自己怨恨而死,潘淑妃和刘浚都深为痛恨。刘浚害怕成为将来的后患,于是就委屈求全,极力讨好刘劭,刘劭也慢慢解除了自己的敌意,跟刘浚的感情也越来深厚了。

  吴兴巫严道育,自言能辟谷服食,役使鬼物;因东阳公主婢王鹦鹉出入主家。道育谓主曰:“神将有符赐主。”主夜卧,见流光若萤,飞入书笥,开视,得二青珠;由是主与劭、浚皆信惑之。劭、浚并没过失,数为上所诘责;使道育祈请,欲令过不上闻。道育曰:“我已为上天陈请,必不汇露。”劭等敬事之,号曰天师。其后遂与道育、鹦鹉及东阳主奴陈天与、典门陈庆国共为巫蛊,琢玉为上形像,埋于含章殿前;劭补天与为队主。

  吴兴女巫严道育,自称参不食人间烟火,驱使鬼神做事。由于东阳公主刘英娥的婢女王璎鹉的推荐,使得她也得以出入公主家宅。严道育对公主说:“神灵要有吉祥物赏赐给公主。”晚上,公主躺在床上,果然就看见一道像萤火样的流光闪过,飞进竹制的书箱里,打形书箱一看,看见里面的两颗青色宝珠崐。自此以后,刘英娥和刘劭、刘浚三兄妹,都对严道育的巫术深信不疑。刘劭、刘浚二人犯了很多错误,为此也多次受文帝的责怪盘问,于是,二人就请严道育祈求鬼神,请求鬼神帮忙,要让文帝再也听不到他们犯的错误。严道育说:“我已经替你们向上天诉说你们的情况,上天已经答应以后一定不会再让皇上知道你们的过失。”刘劭等对严道育更加尊敬,恭敬侍奉,给她立号为天师。从此以后,刘劭、刘浚就跟严道育、王鹦鹉及东阳公主刘英娥的家奴陈天与、黄门陈庆国一起从事巫术害人的活动,他们用玉石雕刻了一座文帝的雕像,把它理在含章殿前。刘劭又增补陈天与为太子宫的队主。

  东阳主卒,鹦鹉应出稼,劭、浚恐语汇,浚府佐吴兴沈怀远,素为浚的厚,以鹦鹉嫁之为妾。

  东阳公主刘英娥去世,王鹦鹉应该出嫁,但刘劭、刘浚唯恐他们的巫术活动汇露出去。刘浚府中的辅佐、吴兴人沈怀远一向受刘浚的厚爱,刘浚就把王鹦鹉嫁给了沈怀远为妾。

  上闻天与领队,以让劭曰:“汝所用队主副,并是奴邪?”劭惧,以书告浚。浚复书曰:“彼人若所为不已,正可促其余命,或是大庆之渐耳。”劭、浚相与往来书疏,常谓上为“彼人”,或曰“其人”,谓江夏王义恭为“佞人”。

  文帝听到陈天与担任队主的消息后,责怪刘劭说:“你所任用的队主、队副,为什么都是家奴?”刘浚回信说:“那个人如果一直问个不休,正可以加速缩短他的余生,或许这也是值得大庆的日子即将到来了。”在刘劭和刘浚二人相互往来的信件上,经常把文帝称为:“彼人”,“其人”,而把江夏王刘义恭称为“佞人”。

  鹦鹉先与天与私通,既适怀远,恐事汇,白劭使密杀之。陈庆国惧,曰:“巫蛊事,惟我与天与宣传往来。今天与死,我其危哉!”乃具以其事白上。上大惊,即遣收鹦鹉;封籍其家,得劭、浚书数百纸,皆咒咀巫蛊之言;又得所埋玉人,命有司穷治其事。道育亡命,捕之不获。

  王鹦鹉以前曾和陈天与私通过,嫁给沈怀远以后,她害怕过去的奸情败露出去,就把此事告诉了刘劭,让刘劭派人暗地里把陈天与杀了灭口。陈天与被杀后,陈庆国害怕了,说:“巫术害人之事,只有我同陈天与上下传达。如今陈天与死了,我也就岌岌可危了。”于是,就将以上所有事情全都报告了文帝。文帝听后大吃一惊,马上派人逮捕了王鹦鹉,搜查了她的家,在她家里搜取了刘劭、刘浚二人的几百封往来信件,信上所写的都是巫术害人的话。又挖出了埋藏在含章殿前的玉石雕刻的文帝像。文帝下令有关部门将这件事严加追查。严道育出走逃命,没有抓到。

  先是,浚自扬州出镇京口,及庐陵王绍以疾解扬州,意谓已必复得之。既而上用南谯王义宣,浚殊不乐乃求镇江陵;上许之。浚入朝,遣还京口,为行留处分,至京口数日而巫蛊事发。上惋叹弥日,谓潘淑妃曰:“太子图富贵,更是一理,虎头复如此,非复思虑所及。汝母子岂可一日无我邪!”遣中使切责劭、浚,劭、浚惶惧无辞,惟陈谢而已。上虽怒甚,犹未忍罪也。

  在此以前,刘浚从扬州刺史而被调到京口镇守。庐陵王刘绍因病辞去扬州刺史时,刘浚心想,自己一定会再次得到扬州刺史这一官职。不久,文帝却任用了南谯王、荆州刺史刘义理为扬州刺史,刘浚很不高兴,于是,他向文帝请求去镇守江陵,文帝答应了他的要求。刘浚就从京口回到京师朝见文帝,文帝让他再回京口,办理交接事情。他回到京口几天,他们的巫术害人一事败露。文帝为此整天惊叹、惋惜,对潘淑妃说:“太子刘劭贪图荣华富贵,还可以理解他有自己的理由,但虎头(刘浚)也做出这样的事来,这不是我反复思考所能想到的事。你们母子二人怎么能够可以一天没有我呢?”文帝又派中使严厉斥责气愤,但最终还是不忍心处罚他们。

  '10'诸军攻,治三攻道:张永等当东道,济南太守申坦等当西道,扬武司马崔训当南道。攻之累旬不拔。八月,辛亥夜,魏人自地道潜出,烧崔训营及攻具;癸丑夜,又烧东围及攻具;寻复毁崔训攻道。张永夜撤围退军,不告诸将,士卒惊扰;魏的乘之,死伤涂地。萧思话自往,增兵力攻,旬余不拔。是时,青、徐不稔,军食乏。丁卯,思话命诸军皆退屯历城,斩崔训,系张永、申坦于狱。

  '10'各路大军进攻,兵分三路一齐进发:张永等从城东进攻,济崐南太守申坦等从城西进攻,扬武司马崔训则从城南进攻。猛攻几十天也没能攻下。八月,辛亥(初五)夜里,北魏军从地道里偷偷出来,烧毁了崔训的军营手他们进攻所使用的武器。癸丑(初七),夜晚,北魏军又偷偷出来烧毁了围攻东城的宋兵营和攻城武器器械。不久,又摧毁了崔训攻城的地道。张永率领军队乘夜后撤,没有通知其他将领,士卒大为惊慌。北魏军乘机进攻,刘宋军死伤者遍地都是。萧思话亲自前往,增兵攻城,十几天仍未攻克。这时,又赶上青州、徐州庄稼收成不好,军内缺少粮食。丁卯(二十一日),萧思话下令各路大军全都撤退到历城驻扎,斩了崔说,逮捕了张永、申坦,送进监狱。

  鲁爽至长社,魏戍主秃髡幡弃城走。臧质顿兵近郊,不以时发,独遣冠军司马柳元景帅后军行参军薛安都等进据洪关。梁州刺史刘秀之遣司马汪与左军中兵参军萧道成将兵向长安。道成,承之之子也。魏冠军将军封礼自津南渡,赴农。九月,司空高平公儿乌干屯潼关,平南将军黎公辽屯河内。

  鲁爽抵达长社,北魏守将秃发幡弃城逃走。臧质率领大军驻扎在襄阳近郊,没有及时发兵,而只派了冠军司马柳元景率领后军行参军薛安都等攻占了洪关。梁州刺史刘秀之派司马马汪和左军中兵参军萧道成统领大军向长安进攻。萧道成是萧承之的儿子。北魏冠军将军封礼从津渡黄河南下,增援弘农。九月,北魏司空高平公儿乌干屯驻潼关,平南将军黎公辽屯驻河内。

  '11'吐谷浑王慕利延卒,树洛干之子拾寅立,始居伏罗川;遣使来请命,亦请命地魏。丁亥,以拾寅为安西将军、西秦·河·沙三州刺史、河南王;魏以拾寅为镇西大将军、沙州刺史。西平王。

  '11'吐谷浑汗国可汗慕容慕利延去世,慕容树洛干的儿子慕容拾寅承继王位。最初,居住在伏罗川,派使节往刘宋请求封赏,同时也去北魏请求封赏。丁亥(十一日),刘宋任命慕容拾寅为安西将军,西秦、河、沙三州刺史,河南王。北魏朝廷则任命慕容拾寅为镇西大将军、沙州刺史、西平王。

  '12'庚寅,鲁爽与魏豫州刺史拓跋仆兰战于大索;破之,进攻虎牢。闻败退,与柳元景皆引兵还。萧道成、马汪等闻魏救兵至,还趣仇池。已丑,诏解萧思话徐州,更领冀州刺史,镇历城。

  '12'庚寅(十四日)鲁爽与北魏豫州刺史拓跋仆兰在大索会战,鲁爽击败了拓跋仆兰,而后又进攻虎牢。此时,他听说城打了败仗撤退下来,就和柳元景一同率军撤退返回。萧道成、马汪等听到北魏的增援部队就要到来,也撤回仇池。己丑(十三日),文帝颁发诏书,解除了萧思话的徐州刺史职务,改兼冀州刺史,镇守历城。

  上以诸将屡出无功,不可专责张永等,赐思话诏曰:“虏既科利,方向盛冬,若脱敢送死,兄弟父子自当之耳。言及增愤!可以示张永、申坦。”又与江夏王义恭书曰:“早知诸将辈如此,恨不以白刃驱之。今者悔何所及!”义恭寻奏免思话官,从之。

  文帝因为自己的各个将领屡次出击都没有建立功绩,不能仅仅责怪张永等人,就下诏给萧思话说:“胡虏已经乘机取得了胜利,而此时正值隆冬季节,如果他们胆敢前来送死,那么我们父子兄弟自己会共同抵挡。说到这里,更增加我的愤怒之情。可以把此诏让张永和申坦看看。”然后,文帝又给江夏王刘义恭写信说:“早知道各位将领们如此怯懦无能,我真恨自己没有抽刀在他们背后督战。现在后悔都来不及了。”不久,刘义恭奏请免除萧思话的官职,文帝批准了。

  '13'魏南安隐王余以违次而立,厚赐群下,欲以收众心;旬月之间,府藏虚竭。又好酣饮及声乐、畋猎,不恤政事。宗爱为宰相,录三省,总宿卫,坐召公卿,专恣日甚。余患之,谋夺其权,爱愤怒。冬,十月,丙午朔,余夜祭东庙,爱使小黄门贾周等就弑余,而秘之,惟羽林郎中代人刘尼知之。尼劝爱立皇孙浚,爱惊曰:“君大痴人!皇孙若立,岂忘正平时事乎!”尼曰:“若尔,今当立谁?”爱曰:“待还宫,当择诸王贤者立之。”

  '13'北魏南安隐王拓跋余自认为自己没有按照长幼顺序当的皇帝,就用极为优厚的东西赏赐给下属,打算以此收买人心,一个月的时间,国库被动用一空。加之拓跋余自己喜欢喝得酩酊大醉,纵情声色、犬马,喜欢去野外狩猎,而不过问国家大事。宗爱身居宰相高位,总管三省政务,负责皇家的安全事务,他身居高位,对公卿等呼来唤去,专权跋扈,一日比一日厉害。拓跋余深为崐不安,就想谋划肃夺他的大权,宗爱知道后甚为愤怒。冬季,十月,丙午朔(初一),拓跋余夜里去东庙祭祀,宗爱命令小黄门贾周等人,靠近拓跋余,暗中杀死他。宗爱一直封锁消息,只有羽林郎中代郡人刘尼知道。刘尼劝宗爱拥戴皇孙拓跋浚做皇帝,宗爱大吃一惊,说:“你简直是个大白痴,如果皇孙被立为皇帝,他怎么能够忘记正平年景穆太子的事!”刘尼说:“如果不这样做,那么现在应该立谁为皇帝呢?”宗爱说:“等我们回宫之后,在各王中选拔有贤能的人做皇帝。”

  尼恐爱为变,密以状告殿中尚书源贺。贺时与尼俱典兵宿卫,乃与南部尚书陆丽谋曰:“宗爱既立南安,还复杀之。今又立皇孙,将不利于社稷。”遂与丽定谋,共立皇孙。丽,俟之子也。

  刘尼深怕宗爱变卦,就把这些事情都偷偷告诉了殿中尚书源贺。源贺此时和刘尼同时领兵负责宫廷内部禁卫,他就同南部尚书陆丽商量说:“宗爱已经拥戴南安王做了皇帝,又把他杀了。现在又不让皇孙登基,这样做,对我们的国家将是没有好处的。”源贺就和陆丽商量定计,共同拥戴皇孙。陆丽是陆俟的儿子。

  戊申贺与尚书孙渴望侯严兵守卫宫禁,使尼、丽迎皇孙于苑中。丽抱皇孙于马上,入平城,贺、渴望开门纳之。尼驰还东庙,大呼曰:“宗爱弑南安王,大逆不道,皇孙已登大位,有诏,宿卫之士皆还宫!”众咸呼万岁,遂执宗爱、贾周等,勒兵而入,奉皇孙即皇帝位。登永安殿,大赦,改元兴安。杀爱、周,皆具五刑,夷三族。

  戊申(初三),源贺同尚书长孙渴侯率兵严密把守皇宫,派刘尼、陆丽将长孙抱在马上,进入平城,源贺、长孙渴侯打开宫门,迎接皇孙一行。刘尼骑马奔回到东庙,大声呼喊说:“宗爱谋杀了南安王,大逆不道,现在嫡皇孙已登上了皇位,颁下诏令,让宿卫士卒赶快回宫。”大家都高喊万岁,逮捕了宗爱、贾周等人,率兵而入,拥戴嫡皇孙即帝位。嫡皇孙拓跋浚登上永安殿,实行大赦,改年号兴安。尔后,斩了宗爱、贾周,二人都被施用五刑,诛灭三族。

  '14'西阳五水群蛮反,自淮、汝至于江、沔,咸被其患。诏太尉中兵参军沈庆之督江、豫、荆、雍四州兵讨之。

  '14'刘宋西阳五水一带的各蛮族起兵反抗,从淮河、汝水,到长江、沔水,都受到骚扰。文帝颁发诏令,命令太尉中兵参军沈庆之统率江、豫、荆、雍四州的士卒前去讨伐。

  '15'魏以骠骑大将军拓跋寿乐为太宰、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长孙渴侯为尚书令,加仪同三司。十一月,寿乐、渴侯坐争权,并赐死。

  '15'北魏朝廷任命骠骑大将军拓跋寿乐为太宰、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任命长孙渴侯为尚书令,加封为仪同三司。十一月,拓跋寿乐和长孙渴侯因争夺权利,二人同时被命令自杀。

  '16'癸未,魏广阳简王建、临淮宣王谭皆卒。

  '16'癸未(初八),北魏广阳简王拓跋建、临淮宣王拓跋谭氏去世。

  '17'甲申,魏主母闾氏卒。

  '17'甲申(初九),北魏国主拓跋浚的母亲郁久闾氏去世。

  '18'魏南安王余之立也,以古弼为司徒,张黎为太尉。及高宗立,弼、黎议不合旨,黜为外都大官;坐有怨言,且家人告其为巫蛊,皆被诛。

  '18'北魏南安王拓跋余即帝位时,任命古弼为司徒、张黎为太尉。文成帝拓跋浚即位,古弼和张黎的见解与文成帝不合,二人被贬为外都大官。又因发表怨恨言论,他们的家人又告发他们从事巫术诅咒活动,于是,二人都被诛杀。

  '19'壬寅,庐陵昭王绍卒。

  '19'壬寅(二十七日),刘宋庐陵昭王刘绍去世。

  '20'魏追尊景穆太子为景穆皇帝,皇妣闾氏为恭皇后,尊乳母常氏为保太后。

  '20'北魏追尊景穆太子拓跋晃为景穆皇帝,母亲郁久闾氏为恭皇后,尊封乳母常氏为保太后。

  '21'陇西屠各王景文叛魏,署置王侯;魏统万镇将南阳王惠寿、外都大官于洛拔督四州之众讨平之,徙其党三千余家于赵、魏。

  '21'北魏陇西郡匈奴屠各部落人王景文聚兵反叛,设立王爵侯爵。北魏统崐万镇将南阳王拓跋惠寿,外都大官于洛拔督统四个州的军队,前去讨伐,平灭了反叛,将王景文的党徒三千多户强行迁往古赵魏地区。

  '22'十二月,戊申,魏葬恭皇后于金陵。

  '22'十二月,戊申(初四),北魏朝廷把恭皇后郁久闾氏安葬在金陵。

  '23'魏世祖晚年,佛禁稍弛,民间往往有私习者。及高宗即位,群臣多请复之。乙卯,诏州郡县众居之所,各听建佛图一区;民欲为沙门者,听出家,大州五十人,小州四十人。于是所毁佛图,率皆修复。魏主亲为沙门师贤等五人下发,以师贤为道人统。

  '23'北魏太武帝晚年,对佛教的禁令稍稍放松了些,民间往往有人私下偷偷信奉佛教。文成帝即位后,很多大臣都来请求恢复佛教。乙卯(十一日),拓跋浚诏令各州郡县老百姓在集中居住的地方,允许建立一座寺庙。老百姓有打算当和尚、做尼姑的,允许自由出家,大州郡可五十人,小州可四十人。于是,各地过去所摧毁的寺庙佛像如今大都修复。文成帝还亲自给和尚师贤等五人剃了发,任命师贤为道人统。

  '24'丁巳,魏以乐陵王周忸为太尉,南部尚书陆丽为司徒,镇西将军杜元宝为司空。丽以迎立之功,受心膂之寄,朝臣无出其右者。赐爵平原王,丽辞曰:“陛下,国之正统,当承基绪;效顺奉迎,臣子常职,不敢天之功以干大赏。”再三不受。魏主不许。丽曰:“臣父奉事先朝,忠勤著效。今年逼桑榆,愿以臣爵授之。”帝曰:“朕为天下主,岂不能使卿父子为二王邪!”戊午,进其父建业公俟爵为东平王。又命丽妻为妃,复其子孙,丽力辞不受。帝益嘉之。

  '24'丁巳(十三日),北魏朝廷任命乐陵王拓跋周忸为太尉,南部尚书陆丽为司徒,镇西将军杜元宝为司空。陆丽因为有迎奉拓跋浚即位的功劳,所以,被拓跋浚当作心腹,朝廷内没有一个官员比他更受拓跋浚宠信的。拓跋浚赐他平原王爵位,陆丽辞让说:“陛下是我们国家的正统,理当继承帝位,我只是顺应人心,奉迎圣上登上帝位,这是臣下应份之事,我不敢有贪天之功,接受您如些的重赏。”一再辞让不接受,文成帝不答应。陆丽只好说:“臣下的父亲事奉先帝,忠厚、勤奋,因此在那时享有很高的声誉。如今他已进入桑榆之年,我愿意把我的爵位让给他。”拓跋浚说:“朕身为国家的主宰,难道不能让你们父子二人都封为王爵吗?”戊午(十四日),封赐陆丽的父亲、建业公陆俟为东平王。拓跋浚又封赐陆丽的妻子为王妃,免除陆丽子孙们的田赋捐税,陆丽竭力推辞,不肯接受。文成帝对他越发嘉许。

  以东安公刘尼为尚书仆射,西平公源贺为征北将军,并进爵为王。帝班赐群臣,谓源贺曰:“卿任意取之。”贺辞曰:“南北未宾,府库不可虚也。”固与之,乃取戎马一匹。

  拓跋浚任命东安公刘尼为尚书仆射,西平公源贺为征北将军,二人同时被晋升为王爵。文成帝又按照各个官员的功劳大小,依次封赏,对源贺说:“你喜欢什么就可以拿什么。”源贺辞谢说:“我们南面和北面的敌人还没被平定,我们的国库不能空了。”但拓跋浚还是坚持送给他点儿什么,源贺只好取了一匹战马。

  高宗之立也,高允预其谋,陆丽等皆受重赏,而不及允,允终身不言。

  拓跋浚能够登上王位,高允也参预了谋划。陆丽等人都受到了重赏,只有高允没有得到,而高允本人也终身没有吐露这件事。

  甲子,周忸坐事,赐死。时魏法深峻,源贺奏:“谋反之家,男子十三以下本不预谋者,宜免死没官。”从之。

  甲子(二十日),拓跋周忸因罪,被命令自杀。当时,北魏刑法非常严酷,源贺就奏请说:“造反叛乱者的家属,男子在十三岁以下没有参加谋反的,应该免除死刑,交给官府当奴隶。”拓跋浚批准了他的建议。

  '25'江夏王义恭还朝。辛未,以义恭为大将军、南徐州刺史,录尚书如故。

  '25'刘宋江夏王刘义恭从盱眙返回建康。辛未(二十七日),文帝任命刘义恭为大将军、南徐州刺史,仍然保留他的录尚书之职。

  '26'初,魏入中原,用《景初历》,世祖克沮渠氏,得赵《玄始历》,时人以为密,是岁,始行之。

  '26'当初,北魏入侵中原时,使用《景初历》。太武帝战胜北凉沮渠氏后,得到赵所著的《玄始历》,当时人们认为很精密。从这一年开始,北魏开崐始使有《玄始历》纪年。
 

……………………………………………………………………………………………………………………………………………………………………………………………………………………

……………………………………………………………………………………………………………………………………………………………………………………………………………………

资治通鉴第一百二十七卷

宋纪九 太祖文皇帝下之下元嘉三十年(癸巳、453)

  宋纪九 宋文帝元嘉三十年(癸巳,公元453年) 

  '1'春,正月,戊寅,以南谯王义宣为司徒、扬州刺史。

  '1'春季,正月,戊寅(初四),刘宋文帝任命南谯王刘义宣为司徒、扬州刺史。

  '2'萧道成等帅氐、羌攻魏武都,魏高平镇将苟莫于将突骑二千救之。道成等引还南郑。

  '2'左军中兵参军萧道成等人率领氐、羌各部落进攻北魏的武都。北魏驻守高平的镇将苟莫于率领骁勇骑兵二千人救援武都。萧道成等人率兵退回到南郑。

  '3'壬午,以征北将军始兴王浚为荆州刺史。帝怒未解,故浚久留京口;既除荆州,乃听入朝。

  '3'壬午(初八),文帝任命征北将军、始兴王刘浚为荆州刺史。文帝对刘浚的怒气一直未消,所以刘浚长时间被留在京口。直到任命他做荆州刺史,才允许他进京朝见。

  '4'戊子,诏江州刺史武陵王骏统诸军讨西阳蛮,军于五洲。

  '4'戊子(十四日),文帝诏令江州刺史、武陵王刘骏统率各路大军,讨伐西阳蛮。刘骏率军进驻五洲。

  '5'严道育之亡命也,上分遣使者搜捕甚急。道育变服为尼,匿于东宫,又随始兴王浚至京口,或出止民张家。浚入朝,复载还东宫,欲与俱往江陵。丁巳,上临轩,浚入受拜。是日,有告道育在张家者,上遣掩捕,得其二婢,云道育随征北还都。上谓浚与太子劭已斥遣道育,而闻其犹与往来,惆怅惋骇,乃命京口送二婢,须至检覆,乃治劭、浚之罪。

  '5'女巫严道育逃走之后,文帝派出人马,到各地严加搜捕,形势很紧迫。严道育把自己打扮成尼姑的样子,一直躲藏在太子宫内,后来又随始兴王刘浚到了京口,有时,她也出入当地居民张家里。刘浚进京朝见文帝,又把她偷偷带回到了太子宫,打算携她一道前往江陵。丁巳(十一日),文帝升殿,刘浚入殿,接受荆州刺史之职。当天,有人向朝廷告发严道育藏在张家,文帝派人突然前去搜捕,抓到了严道育的两个婢女,供说严道育已经跟着征北将军刘浚回到了京都。文帝一直认为刘浚和太子刘劭已经赶走了严道育,现在忽然听说他仍然和严道育秘密来往,不禁大为惊异叹惋,非常伤心。他命令京口官府把两个婢女押送到京师,等到调查完后,再决定如何定刘劭和刘浚的罪过。

  潘淑妃抱浚泣曰:“汝前祝诅事发,犹冀能刻意思愆;何意更藏严道育!上怒甚,我叩头乞恩不能解,今何用生为!可送药来,当先自取尽,不忍见汝祸败也。”浚奋衣起曰:“天下事寻自当判,愿小宽虑,必不上累!”

  潘淑妃抱住刘浚,哭着说:“你上次与严道育一起进行巫咒蛊惑的事情败露,当时我还希望你能仔细反省自己的过失,哪里想到你还把严道育窝藏起来了!皇上气得不得了,尽管我跪下叩头乞求他开恩,都不能使他平息愤怒,现在这样,我活着还有什么用呢?你可以先把毒药给我送来,我该先行一步自杀,因为我实在不忍心看见你自己闯祸,弄得身败名裂啊。”刘浚听完,立刻挣脱开母亲,跳起来说:“天下大事都要靠自己来解决裁断,我希望您能稍放宽心,我肯定不会连累您。”

  '6'己未,魏京兆王杜元宝坐谋反诛;建宁王崇及其子济南王丽皆为元宝所引,赐死。

  '6'己未(十六日),北魏京兆王杜元宝因谋反,被斩。建宁王拓跋崇和他的儿子济南王拓跋丽,都受杜元宝事件的牵连,被赐自杀。

  '7'帝欲废太子劭,赐始兴王浚死,先与侍中王僧绰谋之;使僧绰寻汉魏以来废太子、诸王典故,送尚书仆射徐湛之及吏部尚书江湛。

  '7'文帝打算废黜太子刘劭,并要赐始兴王刘浚自杀,事先和侍中王僧绰商议。文帝让王僧绰查找汉魏以来废黜太子、诸亲王的事例,分别送给尚书仆射徐湛之和吏部尚书江湛。

  武陵王骏素无宠,故屡出外藩,不得留建康;南平王铄、建平王宏皆为 帝所爱。铄妃,江湛之妹;随王诞妃,徐湛之之女也;湛劝帝立铄,湛之 意欲立诞。僧绰曰:“建立之事,仰由圣怀。臣谓唯宜速断,不可稽缓。‘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愿以义割恩,略小不忍;不尔,便应坦怀如初,无烦疑论。事机虽密,易致宣广,不可使难生虑表,取笑千载。”帝曰:“卿可谓能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