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鬼吹灯之牧野诡事-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丁老爷伤心爱子惨死,让家人用木炭堆积,焚烧这只怪手,烧到天黑才终于焦枯为灰,楚臭气传至数里开外,然而这废园之怪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始终也没人能够说清。
尸变
浙江省有座城隍山,由山下城隍庙而得名,形势绝佳,历来禁止棺葬,不许任何人到山上修坟造墓。因为据风水先生说,城隍山是条龙脉,如果安葬先人,其后代必出真命天子,所以官府禁令极严。
满清雍正年间,钦天监望气官禀告皇帝,说吴越之间当出真主,不过解释不出原因。雍正皇帝性喜猜疑,也深通风水形势,推测此乃城隍山埋尸之故,便下了密旨,命两江总督酌宜处置。
两江总督为封疆大吏,总揽江浙两省军政大权,每天都是日理万机,忙得马不停蹄,但接到雍正皇帝的密旨,绝不敢有丝毫怠慢,赶紧调遣五百兵勇,由他亲自指挥,在城隍山连续搜寻了十天,始终没发现山里有坟墓的迹象。
其时正值酷暑,总督大人没完成皇上的密旨,心里又急又躁,加上连日疲惫,就带兵在山谷里稍事休整,恍惚中遇到一位老者。
这老者仙风道骨,不同凡俗,径直走过来说:“大人心中所想之事,老夫已知,你不必忧愁,要想解决这件大事,要等明日午时,城隍庙前会有一人经过,穿绿衣戴绿帽……”
两江总督大为奇怪,稍微一怔,后面的几句话便没有听到,忽然一阵清风拂面,他猛然惊醒,才知刚是荒山一梦,不免暗自诧异,寻思这怪梦来得蹊跷,可仔细想想那老者之言,又甚为荒谬,试想天底下有谁会穿绿衣戴绿帽?
两江总督虽然不信,但此刻无法可想,唯有等到转日,看看这个怪梦是否能够应验。于是转过天来,总督大人身着便服,带了几个亲随,来到山下城隍庙,眼瞅着时辰到了,果然有个人从庙前经过,就见来者是个乞丐,脑袋上顶着荷叶,身上披着荷衣,他是借此物遮挡似火的骄阳。
总督喜出望外,立刻命随从将乞丐邀进庙堂,好言好语详细地询问情由。那乞丐不知两江总督身份,只以为对方是位贵人,便哭诉说家父今年春天病故,奈何贫穷无以为葬,只得在城隍山上找了个土坑,推尸入坑,以浅土掩埋,连块墓碑都没竖。
总督称要做善事,资助乞丐造坟葬父,当即让此人领路,找到埋尸之处,由兵勇们掘地抛出尸骸,却看土下死者僵而不化,尸身已生出鳞片,两手弯曲有如龙形。总督大人忙下令将这具发生尸变的尸体烧化,骨灰移至铁棺封存,迁坟到百里之外,又赏了乞丐两千铜钱。那乞丐领了赏钱,欢天喜地地去了,可能他永远也想不到,要是自己不说出先父尸体埋在什么地点,满清江山早晚就是他的了。
兵家秘诀(1)
春秋时“鬼谷子”,世称王禅老祖,曾观天地开辟,知万物之造化,见阴阳之终始,有通天彻地之能,兼顾数术学问,古往今来无人能及。
当时诸侯纷争,天下不安,正值英雄豪杰建功立业之秋,有孙膑、庞涓、苏秦、张仪四人,先后拜师于鬼谷子门下,求其传授“兵家秘诀”,以平乱世。
鬼谷子告诉四个徒弟,兵家秘诀分为“权谋、形势、技巧”三篇,变化无穷,各有所归,或阴或阳,或柔或刚,或开或闭,或弛或张。然而势不相容,因此不能兼顾,只需精通其中一篇,武能安邦,文可治国。
四个弟子不知三篇兵家秘诀有何分别,都曾请教师傅,愿闻其详。
鬼谷子便说:
形势者——善知天时、地利、人和,以此权衡天下形势,度量各方短长,令其或纵或横,或南或北,或东或西,或反或复,或联合,或对抗,使天下形势握于股掌之中。
权谋者——事生谋,谋生计,计生议,议生说,以此审情定机,图取制胜之道,拥力而避战,交言而弭兵,不战而屈人,阴谋阳谋,方略圆略,揣情摩意,纵横捭阖,无往而不利。
技巧者——“攻杀占守,布阵行军,奇门数术,六韬三略,观象望气,言谈辩论”为技巧。学得此篇,当知兵无定策,策无定形,终能穷通变化,鬼神莫测。
四个弟子听罢,心中各有所想。苏秦出身农家,自幼刻苦好学,胸怀大志,请鬼谷子传授“形势”;张仪乃魏国贵族之后,心机深刻,有为相之才,愿学“权谋”;孙膑、庞涓都想拜为上将军,统兵横行天下,建立盖世奇功,因此想学“技巧”。
鬼谷子察其先后,度权量能,根据四人短长,分别加以传授。
不过兵家秘诀实为四篇,除了“权谋、技巧、形势”之外,尚有“阴阳”一篇,相传其中包含隐形藏体之术,混天移地之法,能呼风唤雨,撒豆为兵,斩草为马,为鬼神所忌,不能泄露于世。
其实兵家秘诀中的阴阳篇,是利用上古三式,从数学的高度抽象模拟了天地万物,演测宇宙间阴阳消长、交替变化的过程,并将其最大限度地用于战争之中,使之产生巨大威力,如果让它流传于世,恐有大乱难定,天下百姓尽受荼毒。
所以鬼谷子将兵家秘诀中的阴阳篇,分别藏匿于“权谋、技巧、形势”三篇之内,传与四个弟子,让其互为表里,相辅相成,生克循环,使天下不致受制于一人。
从此兵家三大流派出世,彼此在乱世中互为厮杀,表面上看,是权谋克技巧,技巧克形势,形势克权谋。可一旦有人领悟到任意一篇秘诀内的阴阳变化之理,就将生克易位,翦伏群雄,将相持不下的混乱时局归于一统。
庞涓嫉贤妒能、心胸狭窄,与孙膑二虎相争,终于惨死在马陵道,而孙膑则在齐国成就了功名,著书立说,使兵家技巧广为流传;苏秦出山后居赵国相位,提出“合纵抗秦”之说,并兼六国相印,以形势之利压制强秦,一时间威风八面;直至张仪做了秦国大夫,推行权谋之术,远交近攻,使苏秦的“合纵”坦荡无存,也为秦国最后统一国家奠定了雄厚基础。春秋争霸的历史,终于落下了帷幕,然而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三大兵家流派的明争暗斗也才刚刚开始。
东汉末年,汉室衰微,豪强并起,有官宦世家公子,沛国谯郡人,姓曹名操字孟德,生而颖悟,倜傥不凡,少年时有机变之才,然而性喜任侠,游荡无度,不修品行学业,众皆谓之难成大器。
兵家秘诀(2)
某日,一位苍髯老叟漫步街前,恰见曹操鲜衣怒马,驺从如云,拥簇过市。老叟目送而去,惊呼:“真国器也,安天下者必为此人,吾当教之!”当即登门求见曹操之父曹崇,当面说明来意,自称为“通玄真人”,曾于春秋古冢中窥得竹简天书,此乃兵家不传之秘,得者翻手成云,覆手为雨,因于街中视曹操气宇不凡,故此愿倾囊相授。
曹崇见这老叟容貌奇古、谈吐非俗,不敢怠慢,转日就命曹操拜其为师,并嘱之:“自今以往,唯师命是听。”
从此老叟与曹操独处一室,却并不谈经讲史,而是循循善诱,如有弓箭,即以技射教之;如有管弦,即以音律教之,随其所欲,引今证古加以开导,虽然事近嬉戏,而智识渐开,不出数年,已能熟诵群经诸史,又据其禀性授以兵法权谋,曹操尽测其蕴。
后值世事动荡,天下将乱,各方招募披甲持戈之士。曹操素有野心,自知精熟兵家权谋,足以带甲百万,与天下群雄争锋,急于到军前建功,又恐恩师再将“兵家秘诀”转授他人,成己之敌,便暗图窥得阴阳奥妙之后下毒加害。那老叟看出曹操用心不善,自恨养虎成患,当即翩然离去,从此不知所终。
曹操悔之无及,但木已成舟,也只好出仕为官,并在*黄巾军的过程中崭露头角,迅速从群雄逐鹿的乱世中脱颖而出,逐次歼灭北方各个割据势力,平定了中原,挟天子以令诸侯。建安十三年,曹操占据江陵,统率八十三万人马水陆并进,欲图统一南北,与孙刘联军对峙于赤壁,大战一触即发。
赤壁之战,双方实力悬殊,以孙刘数万联军,难挡百万曹军雷霆之锋。但深谋远虑的曹操却感到处境极其不利,在营中昼夜难安:一来北兵不服南方水土,军中爆发疫情,士卒多有死者;二来马超、韩遂尚在关西,有后患未除;三是刚刚占据的荆州士民听命于曹军,也只是暂时受兵势所迫,而非诚心归服。此数者皆为用兵之大忌,而孙刘联军虽然仅有数万之众,却凭借天险地势扼守,诸葛亮、周瑜之辈,尤为精通兵家形势技巧,尚能以寡敌众,如果曹军不能一战成功,恐怕将会陷入腹背受敌之绝境。
所谓“一着棋错,满盘皆输”。曹操虽然多谋善断,当此局面也不禁束手无策,迟迟不敢挥师南下,眼看隆冬已近,军中粮草接济不上,兵士已无厮杀之心,形势对曹军更为不利。
且说曹操置身危局,心中焦躁烦恼,食不甘味,一日亲自率众前往江边勘察敌情,忽然大雨骤至,波浪汹涌,水流犹如滚汤一般紧急,江中沉沉浮浮似有两条蛟龙相争,不时有血水涌出,曹操见状甚觉古怪,指之询问究竟。
曹操部下立刻找来知情的当地土人,禀告道:“此非江中之蛟,而是两只巨鼋。那江鼋生来性独,只因窥此处江底洞穴渊深,都欲据此为巢,故而时时相争,数十年来难分上下,每次都是两败俱伤。”
曹操闻言默然不语,他麾下猛将如云,个个带着诛龙斩虎之威,皆有力敌万夫之勇,众将见曹操面有愁容,就纷纷上前请命道:“丞相勿虑,容我等下水斩此妖孽!”随即搭一艘战船入水,乱箭齐射,江鼋见有敌来袭,竟然不再争斗,同时掉头撞击战船。
曹操窥觑江面良久,蓦地生出一计。兵家权谋之道,讲求审情定机,揣情摩意,不难看出这二鼋为争一穴互相缠斗,不死不休,遇着外敌时又能结阵以求自保,正同孙刘联军一般,古人言:“鹬蚌相争,渔人得利。”如今赤壁之战难操必胜之券,荆州定而未稳,不如暂且收兵,留下荆州为饵,使孙刘两家反目成仇,令其自相残杀消耗实力,待到我军踏平西北,再来扫荡江南,岂不如踏平地一般?
兵家秘诀(3)
曹操当即决定,要舍去一时之浮名,建立不世之奇功,于是主动露出败象,自行焚烧大营平息疫情,同时收兵北退。
孙刘联军趁势追击,但曹军有虎豹骑精锐断后,实力未受重创,天下由此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蜀吴两方没能识破曹操的诡计,果然因为争夺荆州失和,而曹操却利用这一时机,西征击溃了以马超为首的关中诸军,又消灭了汉中张鲁,对西蜀和东吴构成了战略压制,构筑了整个魏国基础。
孙权用计夺取荆州,害死了关羽,刘备兴兵*东吴为关羽报仇,结果被火烧连营兵败亏输,病死于白帝城,东吴也元气大伤,一蹶不振,不得不向曹操称臣。
曹操利用兵家权谋之术,彻底驾驭了天下形势,眼看大局已定,不免目空海内,但他还不想废献帝自立,声称:“纵然天命在我,我也只愿意做周文王。”只是没想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当年的老叟已另觅传人司马懿,并授以阴阳权谋之道。此人擅长韬光养晦,在曹*后屡次进献巨谋奇策,灭蜀平吴,成为了全盘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曹魏江山终于落入了司马氏囊中,从此三分归晋,“兵家秘诀”也暂时在历史大轮回中销声匿迹。
元朝末年,官府统治黑暗*,终于大局糜烂,不可收拾。各地百姓不堪残暴压榨,纷纷揭竿而起,群雄相争,尚不知鹿死谁手。
当时有名士施耐庵,生而好学,博古通今,他痛恨元帝残暴,常年游走四方,联络各地义军,谋划抗元大业。
某日,施耐庵被元兵追捕,独自逃入深山,结果迷失道路,环视四周,所见尽是危石奇峰,绝无人迹,心里甚是惶恐,莽莽撞撞地走了半天,途中见有一个少年乞丐饿倒于路边,眼看就要饿死了。
施耐庵心地仁厚,便将身边仅有的半块干粮给他喂下。那乞丐跪地感谢救命之恩,然后与施耐庵二人结伴寻找出山的路径。走到深夜里,发现山林中有座破庙,两人身上又饿又冷,凄惶之际,只好栖身在破庙泥胎中过夜。
施耐庵刚刚睡着,忽听庙里窸窸窣窣有脚步声响起,他以为是元兵追至此地,大气也不敢出,从泥胎缝隙里偷眼观瞧,就见两位赤瞳黄衫客,正在灯烛下对弈,身后各有侍童数人,执意甚恭。
施耐庵担心惹祸上身,不敢露面,继续藏身在泥胎中窥探,却听那两位黄衫客纵论古今得失成败,言辞古意昂然,高谈阔论,无不尽中机宜,再看棋局间往来纵横,似乎暗合兵法,神妙无方,常人难测其奥。
施耐庵大为叹服,知道是遇到了世外高人,连忙从泥胎中爬将出来,拜见那二位黄衫客,恳请收纳为徒,传授兵法古术,用以匡扶天下。
那两个黄衫客见状并不惊讶,当即请施耐庵落座,他们自称其祖辈乃是春秋战国时鬼谷子门下,历代隐居于此山,有许多年不见外人了,而今有人误入山中,也是机缘难得,看来天下大变在即,合该兵家出世定乱,于是取出一捆竹简,告之施耐庵:“此乃兵家秘诀,分为形势、技巧、权谋三篇,内合阴阳术数,蕴涵天地形势变化,暗藏扭转乾坤之机,如能领悟其中一篇奥妙,当有九五之尊。”
施耐庵忙说:“我一介布衣,从不敢有非分之想,只求能够辅佐贤明圣主,推翻元人*,以解天下苍生倒悬之苦。”
那两个黄衫客闻言怪笑了几声,当场将竹简尽数相授,施耐庵再次拜倒叩谢,随后在灯下翻阅“兵家秘诀”,越看越是入迷,浑然忘却了身外之事。
兵家秘诀(4)
蓦地里一阵山风将庙门推开,顿时寒意袭人,施耐庵周身打了个寒战,等他抬起头来,却不见了那些人的踪影,此时天色破晓,晨雾只见有一群长臂苍猿,正自穿林越涧而去,为首两头巨猿都是赤瞳黄背,空山沉寂,猿声转瞬间已在数里之外了。
施耐庵心中惊疑不定,站在破庙中茫然若失,还没回过神来,忽然脑后被人狠狠打了一记闷棍,当即昏倒在地,等醒来之后,发现脑袋上满是鲜血,“兵家秘诀”不翼而飞,而那个躲在泥胎中的少年乞丐,也早已不知所终。
施耐庵心知是那乞丐恩将仇报,趁己不备,盗走了竹简兵书,未成想世间竟有如此狼子野心之辈,不由得追悔莫及,却也无可奈何。好在施耐庵已将“兵家秘诀”尽数记在脑中,当下匆匆忙忙离了荒山野岭,后来他怀抱宏远,投奔到农民起义军张士诚帐下,充为军中幕僚,谋划了许多攻城夺地的奇计妙策。却因张士诚居功自傲,独断专行,亲信佞臣,疏远忠良,施耐庵几次谏劝,张士诚都不予采纳,于是愤然离开平江,此后心灰意冷,浪迹江湖,许多年后他才知道,当初自己在深山里搭救的少年乞丐,正是大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
原来濠州有个出身贫苦的朱元璋,幼时名为朱重八,靠给大户人家放猪放牛为生。元顺帝四年淮北蝗灾,赤地千里,百姓易子而食。十六岁的朱元璋孤苦无依,成了一个流落乡野的乞丐。
有一次朱元璋饿倒于深山,被救后不思报答,反而恩将仇报盗走了“兵家秘诀”,以为从此就能当上皇帝,可竹简上面字迹古朴,难以辨识,就揣在怀中,回到市上请人解读,不过文意深奥,朱元璋大字认不了几个,哪里读得明白?留下来既不当吃也不当穿,还不如换几个钱饱餐一顿,但他想到如今天下动荡,正值英雄豪杰建功立业之秋,大丈夫岂可不动一念,这“兵家秘诀”迟早会有用武之地,于是藏带在身,秘不示人。
此后朱元璋到黄觉寺出家当了和尚,每日带上木鱼、瓦钵,到处游方化缘,终于找机会投奔义军,并以战功连续升迁,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势力,他听闻刘基刘伯温,有文经武纬之才,就想请其出山,共谋大业,为了表示诚意,不惜以部分“兵家秘诀”相授。
刘伯温深感其德,从此充为军师,追随左右,屡次献出奇谋良策,使义军取襄阳,收滁州,平芜湖,克太平,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长江两岸,诛灭张士诚、陈友谅,然后挥师北上,直取大都,将元顺帝逐回漠北,终于建立了不世之功。
朱元璋出身草莽,空以徒手夺取天下,从一介放牛童当上了开国的太祖皇帝,自然对那些用兵如神精通谋略的开国元勋深为忌惮,唯恐朝中有人起兵造反,所以刘伯温虽以大功,止封伯爵。但最使朱元璋感到不安的,还是当年救他的那位恩公,他十分后悔当初行凶时做贼心虚,手底下有些发软,致使留下了隐患。
朱元璋担心竹简兵书落入别人手中,早已将竹简付之一炬,可一想到世间还有某个人掌握着“兵家秘诀”,便寝食难安。但他并不知道施耐庵的身份姓名,时隔多年,也无法再按当年的形貌缉拿此人,于是暗中颁下密旨,命各地严加搜捕“兵家秘诀”的传人。
却说施耐庵浪迹天涯,多年隐居不出,因感时政衰败,作《江湖豪客传》寄托心意。不料此书被洪武皇帝看到,惹得龙颜大怒,认定是宣讲谋逆做乱之道,就勒令地方官员,将施耐庵问罪下狱。
兵家秘诀(5)
施耐庵的门生罗贯中,早年间有志图王,也曾投奔张士诚及刘福通参加起义军,但未遇明主,都没能得到重用,只得遁隐江南,以撰写戏曲平话为生。在施耐庵下狱后,罗贯中求到刘伯温府上,望他念在旧日相识的份儿上设法相救。刘伯温当即上书请命,又劝施耐庵在狱中将《江湖豪客传》改为《忠义水浒传》,在八十回本之后另加四十回,专讲以宋江为首的草莽豪杰受了招安,报效朝廷,为国尽忠,才使得施耐庵免于一死。
施耐庵此时已经知道了朱元璋的身份,料想那洪武皇帝为人阴狠,又惯于猜忌,不愿像唐太宗一般与功臣同始同终,就算那些开过元勋们想要急流勇退,恐怕也难得善终,今后朝廷中必然还有一场血腥浩劫,但大局已定,他身为一介草民,终无回天之力,只把“兵家秘诀”转授给罗贯中,嘱咐他妥善收藏,万误失落,时移则事易,事易则备变,随后郁郁而终。
不出施耐庵所料,洪武皇帝果然开始大肆杀戮功臣,前后有四万多文臣武将遇害,军中为之一空,更不允许“兵家秘诀”留在世间。罗贯中暗恨朱元璋残暴狠毒,立誓让“兵家秘诀”流传后世,但朝廷上法度森严,明写兵书无异于自寻死路,况且也没有书商胆敢出版印制。
罗贯中心生一计,穷其毕生精力,将神妙无比的“兵家秘诀”分解开来,以明朝开国战例为素材,全部写入《三国志通俗演义》,全书借用三国时期复杂的政治军事斗争为背景,起自黄巾起义,终于西晋统一,书中褒刘贬曹,寄托了罗贯中师徒对仁君的向往,以及对奸雄的切齿痛恨。
这部暗藏“兵家秘诀”的《三国志通俗演义》,终于在嘉靖元年刊印出版,自此脍炙人口,广为传播,改编成评书戏曲的段落不计其数,却一直没有任何人察觉到被罗贯中隐匿在书中的“军事密码”,也正是由于这篇密码的存在,彻底颠覆了大明王朝的江山社稷。
转眼间时移物换,到了明朝末年,已是朝纲败坏,各地流寇蜂起,冲州撞府,势如席卷,内忧外患接踵而来。
清太祖努尔哈赤起兵攻明,八旗铁甲横扫辽东,消息传到北京,举国愤慨。大厦将倾的危难关头,天启皇帝授袁崇焕山海监军之职,筑宁远城,凭借壁垒坚固和红夷大炮,重挫八旗精锐。
袁崇焕认为八旗彪悍,来去如风,十分善于野战,但攻城战术有限,北骑尤惧大炮轰击,一遇坚城重炮便无可奈何,所以明军应当凭借火器,守而后战,坚壁固垒,避锐击惰,相机堵剿,可为取胜之道。他采用这一战术,先后取得了两次宁远大捷,预计数年之内即可收复辽东。
但这时候袁崇焕受到朝中奸党弹劾,不得不称病请辞,他回到北京叩见皇帝谢恩,心中不免感慨万千。返乡前无意获悉了一个惊天动地的大秘密,相传古时有“兵家秘诀”,神鬼不测其机,幽冥难穷其幻,罗贯中临终前留下一部手书原稿,比坊间刊印书籍,多出了一个关于汉代“传国玉玺”的古怪谜语,原来真正的“兵家秘诀”,都被他用暗语写在《三国演义》的字里行间。后汉三国时期,各路诸侯*董卓时,率先攻入洛阳城的孙坚,在井中得一宫女之尸身上有一红色盒子,匣中之物正是传国玉玺。之后孙坚之子孙策将玉玺献与袁术以借兵马。孙策用此玺从袁术处换来三千兵将,从而奠定了孙吴霸业之基。袁术称帝失败后,玉玺归属曹操。罗贯中所著《三国演义》中,凡是涉及传国玉玺的段落,都与他生前留下的谜语有关,谜语的答案即是解读“兵家秘诀”的方法。此时关外女真与闯贼都在暗中寻找这份手稿。
袁崇焕急忙写表上疏,禀告皇帝,女真八旗虽然狡猾悍勇,却不懂兵法中的诡变之道,所以明军扬长避短,凭坚城大炮可以稳中求胜,倒也不足为患。但坊间流传“话本三分”,详细描写了三国前后一百多年间的战争,这些具体的战役和战斗——“或是陈师百万,正面决战;或是小股设伏,暗中偷袭;或披坚执锐,冲锋陷阵;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或坚壁清野,以逸待劳;或一鼓作气,连续作战;或水淹、或火烧;或寡不敌众,或以少胜多;或先胜后败、或反败为胜;有将计就计,于中取事;有乍降投顺,内外夹击;有嫉斩谋士,也有七擒七纵、恩威并施;有空城退敌,有气杀统帅”。其中所藏之兵机权谋,何止千变万化,其手稿中更可能暗埋春秋战国时传下的“兵家秘诀”,若为关外女真所窥,实乃与虎添翼,恐怕终将成为我大*腹之患,恳请圣上明察严防。
此时朝政紊乱,奸党横行,袁崇焕的奏折并未受到重视,几番明争暗夺之后,罗贯中的手稿终于落入盛京,随即被范文程破解了其中的秘密。皇太极正愁统兵的旗主贝勒们不懂汉学兵法,他知道昔日太祖皇帝在大明总兵李成梁府中为奴之时,就常读“三分”,后来在行军布阵中获益匪浅,但也仅得皮毛而已,今得体用之道,何愁大明不灭?当即命范文程将《三国演义》译成满文,更作详细分解,用做兵书,皇太极终于得其所助,使用反奸计,让崇祯自毁长城,除掉辽东督师袁崇焕,扫平了八旗入关的最大阻碍。
此后满清铁骑入关,定鼎燕京,八旗席卷南北,削藩平叛,出兵西北,收复台湾,抗击沙俄,功业泽被后世,历史潮流浩浩荡荡,转眼间又是风云变幻,世事几度起落浮沉,然而关于“兵家秘诀”的传奇,却连清宫最机密的档案里都没有留下任何记载,它仍旧默默无声地沉睡在《三国演义》之中,等待着一个将要改变时代的伟人把它唤醒。
深山惊魂
康熙年间,吴三桂兴兵造反,云南与外省连接的几条道路,都因战乱而被封锁,许多外地人受困无法返乡,当时有潮州客商张氏兄弟三人,为了逃出云南,决定穿过蒙乐山,奈何不识路径,在深山里步行了十余天,一直没找到路,饥寒交迫之际,只好采草根充饥,饮露水解渴。
这天兄弟三人一大早动身探路,沿途披荆斩棘,中午累得走不动了,就坐下来歇脚,忽然有狂风从西边袭来,远处的风声犹如海潮江涛,轰轰作响。三人大惊,起身跑到一处地势较高的地方观望,只见远处有一头野牛,通体黝黑,顶着三颗牛头,体形大得出奇,正朝这边狂奔过来,所过之处的植物均被踏为平地。兄弟三人见状不妙,急忙向后跑远。
拼命逃窜了许久,眼看天色将黑,在那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越走越迷,弟兄三个正在沮丧之时,老大忽然指着前方树下,对身旁两位兄弟说:“前方大树下好像有户人家,咱们今晚不用露宿荒野了。”兄弟三个精神大振,忘记了疲劳飞奔而去。
老大来到屋前轻轻叩门,从屋中出来一男子,说来也奇怪,这男子真是伟丈夫,身材比常人高出半截,而且脖子上居然长了三颗头颅,面目黝黑,说话时三口齐开,乡音浓重,能听出来是中州人士。兄弟三人暗觉骇异,但既然敲开了屋门,也只有向对方说明来意,三头人听罢来者遭遇,甚为同情,就将他们请进屋来,那兄弟三个连连拜谢。
三头人进屋后,呼唤他的妹子为客人烧菜煮饭,其妹闻声从里屋走了出来,居然也是三头女子,她看了看张氏三兄弟,惋惜地对她兄长说道:“这三位客人只有大哥可以长寿,其余两位兄弟不免会遇难啊。”三兄弟不解为何出此言语,但也没敢作声。吃过了晚饭,一夜无话转天三头人折了树枝给了他们说:“用此树枝应对太阳的影子而行,可当指南针辨别方位,你们往山外走,途中肯定会经过一座荒废的寺庙,那座庙可以宿人,但庙中有一口铜钟,切记不可撞击使它发出鸣响。”
张氏兄弟三人千恩万谢,告辞了那对兄妹继续赶路,几天后果然在途中遇到一座古庙,看牌匾是“波若寺”,三人进到庙中准备过夜,脚步声惊起寺内的大群乌鸦,它们飞起来四处盘旋鼓噪。
老二觉得鸦鸣不祥,就拿起石子向天上的乌鸦投去,乌鸦没打到,石子落下来却意外击响了铜钟,钟声“嗡嗡”回响,震彻了山野。这时不知从哪里窜出两只夜叉,抓住老二、老三活生生地撕成点心吃了,随后又要来捉老大,此时忽听海潮江涛之声汹涌而至,老大本来闭目等死了,听到声音不对睁眼一看,原来是先前所遇的那条硕大黑牛,从外冲进来与夜叉搏斗,夜叉不敌仓皇逃走,黑牛也跑进深山不知去向了,老大这才得以脱身,寻思那黑牛应该是山神之类,他含泪收拾了两个兄弟的尸体,独自一人辗转多日,终于返回了故里。
义犬救主
京城中有位常公子,虽是男儿之身,长相却清秀不逊于美女,他皮肤白净细滑,讲话也是柔声细语,倘若不看穿着打扮,与女子真是别无两样。这位常公子平时非常酷爱养狗,身边有条爱犬取名“花儿”,终日与常公子出入相随,食则同桌,寝则同榻。
这一年春天,万物复苏,正是赏花的最好时节,某日天气晴朗,碧空万里,常公子携爱犬出门游山赏花,一时贪看春色,竟然忘了回程的时间,直到日暮西山,沿途行人逐渐稀少,一人一犬才赶忙往回走。
回来的路上,遇到三个闲汉坐在路旁饮酒,一看便知不是什么善男信女。常公子携犬经过,三人上前拦截,起初他们以为常公子乃女扮男装,就口里不干不净地加以调戏,最初只是拉扯拉扯衣服,一看常公子并没怎么反抗,就变本加厉上前亲吻。常公子又急又羞,拼命遮挡,但他这斯文公子,哪里有力气拒挡,只好大喊道:“我乃男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