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王羲之评传-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サ摹
天宝元年(公元742 年)鉴真接受日本僧荣叡、普照大师的请求,毅然发愿东渡日本。前五次都失败了,第六次终于在天宝十二年(公元753 年)和他的弟子一起东渡成功,到达日本。
日本真人元开所撰的《唐大和上东征传》,详细记载了鉴真带到日本的物品,其中有〃王右军真迹行书一帖、小王真迹三帖〃。日本早期著名女书法家安宿媛(光明皇后)曾经认真临写过王羲之的《乐毅论》,其笔力遒健,被誉为〃日本第一小楷〃。日本平安朝初期,僧人最澄来唐学禅、学法,他的字脱胎于唐代的《怀仁集王圣教序》,是日本〃三笔〃之前第一流书法家。所谓〃三笔〃是指空海、桔逸势和嵯峨天皇,他们是奈良时期派到唐朝留学的,他们学习研究中国书法很有成绩。据说唐宪宗曾命空海补写过宫廷屏风上的王羲之法书缺字。嵯峨天皇的字严整浑厚,是学欧阳询的,而欧阳询又是学王羲之的。代入之,嵯峨是王羲之书法在日本的又一传人。
唐亡以后,从日本崛起的〃三迹〃书怯可以看出王羲之书法仍香烟不断。
所谓〃三迹〃,是对小野道风、藤原佐理、滕原行成三位书法家的誉称。道风学王羲之书法很有成就,号称〃羲之再世〃。佐理学王羲之书法与日本民族书法结合起来,其作品益臻完美,被誉为〃当代第一名家〃。日本人把〃三迹〃归纳为:〃道风得羲之骨〃、〃佐理得羲之皮〃、〃行成得羲之肉〃。在一段很长的时期里,日本书坛许多书法家醉心于王羲 之的书法。王羲之的书法对日本书法艺术产生了深刻影响。
① 虞稣:《论书表》,孙过庭《书谱》也引过,文字大同小异。
② 虞稣:《论书表》,孙过庭《书谱》也引过,文字大同小异。
③ '唐'虞世南:《笔髓论》,传为王羲之《书论》。
④ '唐'虞世南:《笔髓论》,传为王羲之《用笔赋》。
⑤ 传为王羲之《书论》,《题卫夫人(笔阵图)后》中均有类似言论。
附 录王羲之·王献之年表。
西晋惠帝太安二年(303 年) 王羲之一岁
此年仍处于八王之乱中,河间王乂、成都王颖举兵讨太尉、长沙王义。
惠帝逃出洛阳。陆机、陆云为成都工颖所杀,陆机有《平复帖》传世。
王羲之生于此年,有陶弘景《真诰·注》、尚杲《瀑布山展墓记》、张怀瓘《书断》为证。
惠帝永安元年(304 年) 王羲之二岁
匈奴人刘渊称大单于, 建汉国,称汉王。
李雄称成都王。
惠帝永兴二年(305 年) 王羲之三岁
王羲之父上旷,原为丹阳太守(治所在南京),在此年十二月 右将军陈敏反晋攻秣陵时,弃官而逃。
永兴三年(306 年) 王羲之四岁
东海王越入洛阳先后杀七王,历时十六年的〃八王之乱〃结束。
十一月惠帝被毒杀,司马炽即位,为怀帝。
王雄称帝,国号大成。
怀帝永嘉元年(307 年) 王羲之五岁
王旷首建过江之策。
王导携钟繇《尚书宣示表》过江,后传羲之。
永嘉二年(308 年) 王羲之六岁
刘渊称汉帝,以蒲于(今山西隰县)为都。
永嘉三年(309 年) 王羲之七岁
王羲之父淮南内史王旷、将军施融、曹超与刘聪交战,超、融阵亡,而告失败。从此上旷行踪、史无记载,后人有多种猜测。
王羲之此年开始学习书法,卫铄为启蒙老师。
永嘉四年(310 年) 王羲之八岁
王敦奔建邺琅邪王睿处。睿任其为安东军谘祭酒。
汉刘渊卒,于刘和继位,刘聪杀刘和,自立为帝。
永嘉五年(311 年) 王羲之九岁
六月汉刘曜等陷洛阳,俘怀帝并将其押迁平阳,杀晋官,掘诸陵。
中原十族南迁,十二月镇军长史周■投奔琅邪王睿,并见王导。
永嘉六年(312 年) 王羲之十岁
过江士族名流王导、周■等于新亭饮宴。
王羲之伯父王庾为鄱阳内史。
永嘉七年(313 年) 王羲之十一岁
晋怀帝被汉刘聪杀害。太子司马邺在长安继位,为■帝。任琅邪王睿为左丞相。为避司马邺之讳,八月改建邺为建康。
憨帝建兴二年(314 年) 王羲之十二岁
传王羲之发现父亲枕中《笔论》,书大进。卫夫人说:〃此儿必见用笔决也,妾近见其书,便有老成之智。〃
建兴三年(315 年) 王羲之十三岁
〃年十三,尝谒周颌,■察而异之。时重牛心炙,坐客未啖,■先割啖羲之,由是始知名。〃(《晋书·王羲之传》)
建兴四年(316 年) 王羲之十四岁
十一月刘曜进兵关中,陷长安,愍帝降,被解押至平阳,西晋灭亡。
东晋元帝建武元年(317 年) 王羲之十五岁
三月司马睿在建康即晋王位,改元建武,史称东晋。
十二月愍帝被刘聪所杀。
建武二年(318 年) 王羲之十六岁
三月晋王睿称帝,为元帝,改元大兴。
王羲之以伯父王廖为师学习书画。
大兴二年(319 年) 王羲之十七岁
六月,汉上刘曜迁都长安,改国号为赵(史称前赵)。
冬,石勒称大将军。赵王(史称后赵)。
大兴三年(320 年) 王羲之十八岁
祖逖胜后赵兵,收复雍丘(今河北杞县),黄河以南归晋。
谢安、孙绰,郗昙、司马里生于此年。
大兴四年(321 年) 王羲之十九岁
祖逖因北伐无望,忧郁病发,卒于雍州。
永昌元年(322 年) 王羲之二十岁
正月王敦举兵于南昌,东进建康,王导率宗族二十余人,每旦诣台待罪。
王敦攻入石头城杀周■、戴渊、刁协,刘隗投奔后赵。
元帝卒,太于绍继位,为明帝。王导辅政。
王■卒。
明帝太宁元年(323 年) 王羲之二十一岁王导为司徒,郗鉴为尚书令。
郗鉴向王导求婿,王导令前来的门生任选,当时正坦腹东厢的王羲之被选中。
太宁二年(324 年) 王羲之二十二岁
六月工敦再次反晋,王导、郗鉴等讨敦。七月王敦病逝。
其官兵溃散。
太宁三年(325 年) 王羲之二十三岁
明帝卒,五岁太子衍继位,为成帝。庾氏太后(庾亮妹)临朝。
王导、庾亮辅政。
王羲之起家秘书郎在此年前后。
成帝咸和元年(326 年) 王羲之二十四岁
《晋书》本传云:〃在郡两年而苏峻作逆。〃苏峻作逆在咸和二年十一月,七推该是此年。
咸和二年(327 年) 王羲之二十五岁
十一月苏峻、祖约以讨庾亮为名反晋。
十二月徙封琅邪王昱为会稽王。
咸和三年(328 年) 王羲之二十六岁
王羲之为会稽王(昱)友。
二月苏峻陷建康。五月苏峻迁帝于石头城。陶侃、温峤、庾亮等讨伐苏峻。九月苏峻战死。
咸和四年(329 年) 王羲之二十六岁
诸军破石头城,杀苏峻弟苏逸。祖约奔石勒。
石勒取长安,前赵灭亡。
咸和五年(330 年) 王羲之二十八岁
石勒称皇帝,以祖约不忠于晋为名,杀祖约。
王坦之生。
咸和六年(331 年) 王羲之二十九岁
后赵兵侵犯武进、安县(今江苏太仓),被郗鉴击退。咸和七年(332年) 王羲之三十岁
王羲之由会稽王友,改授临川太守。
晋襄阳再次为后赵兵陷。
咸和八年(333 年) 王羲之三十一岁
七月,石勒死,子弘立,石虎自为丞相。
咸和九年(334 年) 王羲之三十二岁
王羲之应征西将军庾亮召请,赴武昌,任参军,累迁长史。
石虎自立为天王。
咸帝咸康元年(335 年) 王羲之三十三岁
晋大旱,会稽出现人食入现象。
咸康二年(336 年) 王羲之三十四岁
王羲之叔父、尚朽仆射王彬卒。
咸康三年(337 年) 王羲之三十五岁
王羲之于吴兴为官在此年前后,慕容■称燕王,史你前燕。
咸康四年(338 年) 王羲之三十六岁
王导为太傅,后为丞相,郗鉴为太尉,庾亮为司空。
庾亮与郗鉴笺,起兵废王导,郗鉴反对,事未成。
咸康五年(339 年) 王羲之三十六岁
七月王导卒。八月郗鉴卒。
咸康六年(340 年) 王羲之三十八岁
正月,庾亮卒。庾亮临终前〃上疏称羲之清贵有鉴裁。迁宁远将军、江州刺史〃。
咸康七年(341 年) 王羲之三十九岁
王羲之卸任江州刺史,由王允之接任。
王羲之《敬伦帖》书于此年。
王羲之从兄三彬之子王兴之《王兴之墓忐》书于此年,此墓志
1965 年1 月于南京出土,井引发了关于《兰亭序》真伪的笔战。
咸康八年(342 年)王羲之四十岁
成帝卒,康帝继位。瘐冰、司马昱辅政。
王羲之少有美誉,朝廷公卿皆爱其才器,频召为侍中、吏部尚书,皆不就。
王允之卒。
康帝建元元年(343 年) 王羲之四十一岁
七月庾翼(稚恭)准备北伐。
王羲之有《稚恭进镇帖》,赞赏庾翼北伐主张。帖称:〃伏想朝廷清和,稚恭遂进镇,东西齐举,想克定有期。〃
建元二年(344 年) 王羲之四十二岁王献之一岁
康帝卒,子聃继位,是为穆帝,年仅两岁,褚太后临朝称制。
庾冰卒。
王献之生。
穆帝永和元年(345 年〕 王羲之四十三岁王献之二岁
庾翼卒。
《颜谦妇刘氏墓志》刻于此年。
永和二年(346 年)王羲之四十四岁王献之三岁
会稽王昱辅政,殷浩为建武将军、扬州刺史,桓温出兵攻蜀。
王羲之与谢安(有人认为是谢尚)并登冶城,有一段著名的对话。
永和三年(347 年)王羲之四十五岁王献之四岁
桓温攻克成都,李势降,成汉亡。周抚留为益州刺史。
会稽王昱为抗衡桓温引殷浩参朝政。
王羲之为护军将军。《答殷浩书》、《严君平帖》。《谯周有孙帖》书于此年。
永和四年(348 年)王羲之四十六岁王献之五岁
桓温加征西大将军。
《王兴之妇墓志》即《王兴之墓志》的另一面刻于此年。永和五年(349年) 王羲之四十七岁王献之六岁
有人认为王羲之与谢安共登冶城在此年。
后赵石虎称帝。
卫夫人卒,享年七十八岁。
王羲之《司州供给帖》、《司州疾笃帖》、《太常司州帖》书于此年。
永和六年(350 年)王羲之四十八岁王献之七岁
王羲之苦求于出守宣城郡,未获朝廷准许。永和七年(351 年) 王羲之四干九岁王献之八岁
王羲之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
下献之从父学习书怯,王羲之密从后掣其笔不得,叹曰:〃此
儿后当复有大名〃。
王羲之《辞郡帖》、《恭命帖》、《此郡帖》等书于此年前后。
永和八年(352 年) 王羲之五十岁王献之九岁
王羲之劝阻殷浩北伐,未能奏效。有《与会稽王笺》、《遗殷浩书》。
王羲之引孙绰为右军长史。
王羲之认为自己在书法上〃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
王献之观门生■蒲,曰:〃南风不竞〃。
永和九年(353 年)王羲之五十一岁王献之十岁
殷浩不听王羲之劝告再次北伐,结果大败。
三月三日王羲之与孙绰、谢安、郗昙、王献之等四十一人,于山阴之兰亭修祓禊,大家饮酒赋诗。王羲之为诗集作序,这就是著名的《兰亭序》(亦称《临河序》)。
永和十年(354 年)王羲之五十二岁王献之十一岁
东土饥荒,王羲之开仓赈贷并致书谢尚。
王述力扬州刺史。王羲之轻视王述,耻为其下,〃遣使诣朝廷,求分会稽为越州。行人失辞,人为时贤所笑。〃
王羲 之书《运民帖》。
桓温以殷浩失败为由,上疏废浩为庶人。恒温独揽大权。
永和十一年(355 年) 王羲之五十三岁王献之十二岁
王羲之称病去郡,三月告誓于父母墓前。从此归隐,尽山水之游,■钓为娱。
与周抚《今在田里帖》、《来禽帖》、《吾前东帖》等,书于此年前后。
永和十二年(356 年) 王羲之五十四岁王献之十三岁
七月桓温自江陵北伐,八月收复洛阳,修复诸陵。
王羲之书有《旧京帖》、《丧乱帖》、《破羌帖》等。
升平元年(357 年) 王羲之五十五岁王献之十四岁
王羲之辞官后,与道士许迈交往甚密,共修服食,采药不远千里,游名山,泛沧海。
王羲之书《旦夕帖》在此年。
谢尚卒。王修卒。钟繇《宣示表》随葬。
升平二年(358 年) 王羲之五十六岁王献之十五岁
王献之劝其父王羲之改体。
晋会稽王昱任谢万为西中郎将、豫州刺史,都督、豫、冀、并四州诸军事,王羲之书《与桓温笺》,《昨得熙书帖》、《贤室委顿帖》、《群从凋
落将尽帖》等。
王羲之《与桓温笺》指出谢万无军事才能,不堪重用。后又致书谢万,劝其与士卒同甘共苦,谢万未纳。
升平三年(359 年) 王羲之五十七岁王献之十六岁
谢万、郗昙攻燕,大败,谢万致书王羲之云:〃惭负宿愿〃。王羲之答书:〃此禹汤之诫〃。
升平四年(360 年) 王羲之五十八岁王献之十七岁
谢安从兄谢尚逝世,弟谢万破废。谢安为谢氏家族始出仕,官为桓温征西司马 。
王羲之《谢司马帖》书于此年。
升平五年(361 年) 王羲之五十九岁王献之十八岁
穆帝卒,成帝长子丕继位,为哀帝。
王羲之致周抚《登汶岭帖》、《年垂百顺帖》书于此年。
王羲之卒。朝廷赠金紫光禄大夫,诸子遵父嘱不受。
东晋哀帝隆和元年(362 年) 王献之十九岁
二月燕派吕护攻洛阳,桓温派兵前救。七月吕护阵亡,燕退兵。
哀帝兴宁元年(363 年) 王献之二十岁
桓温以征西■郗超为参军。王■为主簿。
王献之兄王徽之为桓温参军。
兴宁二年(364 年) 王献之二十一岁
桓温为扬州牧。
葛洪卒。
兴宁三年(365 年) 王献之二十二岁
二月■帝卒,弟奕继位,为废帝。
王彪之为尚书仆射。
益州刺史周抚卒。
王献之与郗道茂结婚。
海西公太和元年(366 年) 王献之二十三岁
著名僧人支遁(字道林)卒。
太和二年(367 年) 王献之二十四岁
王献之为州主簿。
太和三年(368 年) 王献之二十五岁
尚书令、卫将军王述卒 。
太和四年(369 年) 王献之二十六岁
桓温攻燕初胜,燕求救于秦,后桓温大败,秦王攻洛阳。
王献之为秘书郎,后转丞。太和五年(370 年) 王献之二十六岁
正月秦王攻入洛阳,前燕亡。
王献之弟于羊欣生。
简文帝咸安元年(371 年) 王献之二十八岁
会稽王显即位,为简文帝。
桓温杀殷涓(殷浩之子)、庾倩、庾蕴、庾柔等。
王献之与简文帝书十纸,题曰:〃下官此书甚合作,愿聊存之。〃
咸安二年(372 年) 王献之二十九岁
简文帝卒,太子曜继位,为孝武帝。
王献之选尚新安愍公主,与原配郗氏离婚。
王献之为桓温画扇,笔误落,改画乌■■牛。
王献之尝经吴郡,直驱顾辟疆名园。
孝武帝宁康元年(373 年) 王献之三十岁
桓温卒。
宁康二年(374 年) 王献之三十一岁
王献之《卫军帖》书于此年。
宁康三年(375 年)王献之三十二岁
五月王坦之卒,临终致书谢安,仍为国担忧。
太元元年(376 年) 王献之三十三岁
王献之被谢安请为长史。
王献之《奉对帖》书于此年。
太元二年(377) 王献之三十四岁
王彪之、孙绰、郗超皆卒于此年。
王献之《授衣帖》书于此年。
太元三年(378 年) 王献之三十五岁
七月太极殿落成,谢安请王献之题榜,遭王献之拒绝。
太元四年(379 年) 王献之三十六岁
二月前秦陷襄阳,五月陷盯胎。六月晋军收复盱眙、淮阴。太元五年(380年) 王献之三十七岁
工肃之为膘骑府谘议。
太元六年(381 年) 王献之三十八岁
王献之为建威将军、吴兴大守。
太元七年(382 年) 王献之三十九岁
十月秦苻坚会众臣商讨攻晋事宜。
太元八年(383 年) 王献之四十岁
八月秦苻坚率兵近百万自长安南下攻晋。十月淝水之战,晋兵以少胜多获大胜。谢安临危不惧,潇洒自若,传为美谈。
太元九年(384 年〕 王献之四十一岁
王献之之女王神爱生。
太元十年(385 年) 王献之四十二岁
王献之为中书令。
谢安卒,对其赠礼有异议,上献之、徐邈上疏,陈述谢忠勋,孝武帝遂加殊礼。
太元十一年(386 年) 王献之四十三岁
王献之《地黄汤帖》书于此年。
工献之卒,卒前,家人为其上章首过,问其有何得尖。对曰:〃不觉余事,惟忆与郗家离婚。〃
王羲之家族世系简表
笔阵图'晋]卫夫人
夫三端之妙,莫先乎用笔;六艺之奥,莫重乎银钩。昔秦丞相斯,见周穆王书,七日兴叹,患其无骨。蔡尚书邕,入鸿都观碣,十旬不返,嗟其出群。故知达其源者少,闇于理者多。近代以来,殊不师古,而缘情弃道,才记姓名;或学不该赡,闻见又寡,致使成功不就,虚费精神。自非通灵感物,不可与谈斯道矣。今删李斯《笔妙》,更加润色,总七条,并作其形容,列事如左,贻诸子孙,永为模范。庶将来君子,时复览焉。
笔要取崇山绝仞中兔毫,八、九月收之。其笔头长一寸,管长五寸。锋齐腰强者。其砚取煎涸新石,润涩相兼,俘津耀墨者。其墨取庐山之松烟,代郡之鹿角胶,十年以上,强如石者为之。纸取东阳鱼卵,虚柔滑净者。凡学书字,先学执笔。若真书,去笔头二寸一分,若行草书,去笔头三寸一分,执之。下笔点画波撇屈曲,皆须尽一身之力而送之。初学光大书,不得从小。
善鉴者下写,善写者不鉴。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一从其息而用之。
一、如千里阵云,隐隐然其实有形;
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
■、陆断犀象;
■、百钧弯发;
■、万岁枯藤;
入、崩浪奔雷;
习、劲弯筋节。
右七条笔阵出入斩斫图。执笔有七种,有心急而执笔缓者,有心缓而执笔急者。若执笔近而不能紧者,心手不齐,意后笔前者败。若执笔远而急,意前笔后者胜。又有六种用笔:结构圆备如篆法,飘飏洒落如章草,凶险可畏如八分,窈窕出入如飞白,耿介特立如鹤头,郁拔纵横如古隶。然心存委曲,每为一字,各像其形。斯道妙矣,书道毕矣。
王羲之·王献之主要书迹目录
王羲之孔恃中帖
丧乱帖
乐毅论二谢帖
黄庭经得示帖
东方朔画赞妹至帖
兰亭序大道帖
姨母帖长风帖
初月帖瞻近帖
上虞帖龙保帖
寒切帖旃罽胡桃帖
快雪时晴帖其书帖
七月帖此事帖
都下帖三月帖
远宦帖雨后帖
平安帖郗司马帖
何如帖逸民帖
奉橘帖丝布帖
行穰帖积雪凝寒帖
游目帖服食帖
频有哀祸帖知足下帖天鼠膏帖奉告帖
朱处仁帖鲤鱼帖
七十帖月半哀悼帖
邛竹杖帖永兴帖
盐井帖四月廿三日帖
旦夕帖极寒帖
严君平帖虞休帖
胡毋帖建安帖
儿女帖侍中帖
谯周帖敬豫帖
汉时帖清和帖
诸从帖追寻帖
成都帖袁生帖
药草帖知宝帖
来禽帖适太常帖
胡桃帖司州帖
清晏帖里人帖
虞安占帖想弟帖
奄至帖重熙帖
日月如驰帖二谢帖
诸贤帖谢光禄帖
秋中帖月半帖
散势帖知念帖
衰老帖皇象帖
咋得帖远妇帖
不快帖阮生帖
嘉兴帖独坐帖
省飞白帖黄甘帖
太常帖先生帖
得万书帖此郡帖
多日帖豹奴帖
舍于帖破羌帖
择药帖省书增感帖
昨见帖官奴帖
雪候帖圣教序
知远帖兴福寺
碑遇信帖
伏想清和帖王献之
运民帖
八日帖洛神赋
转佳帖鸭头丸帖
大热帖甘九日帖
吾唯帖地黄汤帖
西问帖中秋帖
中郎女帖鹅群帖
发瘧帖十二月帖
如常帖送梨帖
狠毒帖相过帖
冬中帖诸舍帖
丘令帖永嘉帖
采菊帖鹅还帖
增慨帖授衣帖
奉别帖不谓帖
承别帖吴兴帖
馀杭帖先夜帖
节过帖阿姨帖
夏节帖阿姑帖
岁尽帖月终帖
卫军帖
兰亭宴集四十二人名单
兰亭诗集作者(二十六人)与无诗者(十六人):
右将军王羲之琅讶王友谢安司徒左西属谢万前余杭令孙统左司马孙绰中军参军孙嗣散骑常侍郗昙颖川庾友颖川庾蕴行参军曹茂之上虞令华茂荣阳桓伟陈郡袁峤之王玄之王凝之王肃之王徽之王涣之工彬之王蕴之行参军王丰之郡功曹魏滂镇郡司马虞说郡五官谢绎行参军徐丰之徐州西平曹华会中十一人诗两篇成:
王羲之谢 安谢 万孙 统孙 绰袁峤之王凝之王肃之工徽之王彬之王丰之十五人诗一篇成:
孙嗣郗昙庾友庾蕴曹茂之华茂桓伟王玄之王涣之王蕴之徐丰之魏滂虞说谢绎曹华十六人诗不成各饮酒三觥:
前余杭令谢藤侍郎谢瑰行参军邱旄府主簿任凝王献之行参军杨模府主簿后绵任城吕系参军孔盛参军馏密府功曹劳夷前长岑令华耆镇国大将军卞迪任城吕本彭城曹湮山阴令虞谷(四十二人名单录自清人韩炼《兰亭集》目录):
关于《兰亭序》真伪的笔战一书法史疑案又起争议
《兰亭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集》、《临河序》、《楔序》、《禊帖》,是我国书法史上一部影响深远的书法帖。相传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 年)3 月3 日,名书法家王羲之与当时名士四十一人会于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修禊〃,会上各人作诗,并由王羲之作序。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法帖相传之本,共有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兰亭序帖》自被唐太宗李世民断定为王羲之的真迹,经过历代帝工重臣竭力推崇和士大夫的宣扬,被视作不可侵犯的〃神物〃。但是,历史上仍然不断有人提出疑议,谈论它的真伪。清代学者李文田就曾指出,《兰亭序》是王羲之的真迹,不仅从书法上说来有问题,就是从文章上来讲也有问题。
郭沫若经过考证,于1965 年5 月撰写了一篇文章:《由王谢墓志的出土论到兰亭序的真伪》。文章认为,相传的《兰亭序》后半部文字,兴感无端,不符合工羹之的性格和思想感情,〃是在《临河序》的基础上加以删改、移易、扩大而成的〃(半真半假)的作品;它的书体也和近年出土的东晋王氏墓志不同,认为是隋唐人所伪托的赝品。一…他在稍后几年写的《新疆新出土的晋人写本(三国志)残卷》一文中,回顾这次讨论,概括地重述了他的看法:〃《兰亭序帖》虽伪,并不贬低它的价值,只是它不是王右军所书而已。不仅字迹不是王右军所书,序文的后半段也不是王右军所作;这样说也并不贬低王右军的价值。一定要坚持《兰亭序》文的后半段绝非伪作,那倒是有损于王右军的。〃1965 年6 月,郭沫若这篇《由王谢墓志的出土论到兰亭序的真伪》,在《光明日报》(6 月10 日至11 日)和《文物》杂志(第6 期)同时发表。当时南京市文史馆馆员高二适看了,不同意此文的观点,写了一篇《的真伪驳议》,与郭沫若辩论。文中阐述了自己的理由,还在多处讲到〃窃以大宗之玄鉴,欧阳信本之精模。当时尚复有何《兰亭》真伪之可言〃。高的文稿写成后,曾先寄给章士钊看过。经过章氏指点,加以修改后,又于7月14 日寄给章士钊,请他推荐给毛泽东〃评鉴〃,希能〃得以公表〃。
7 月16 日,章士钊写信给毛泽东。他在信中介绍了高二适的简况,同时推荐高文,希望能够发表。章士刽在信中写道:润公主席座右。兹有读者江南高生二适,巍然一硕书也(按硕书字出《柳集》)。专攻章草,颇有发明,自作草亦见功力,兴酣时并窥得我公笔意,想公将自浏览而喜。此钊三十年前论文小友,入此岁来已白发盈颠、年逾甲子矣。然犹笃志不渝,可望大就。乃者郭沫若同志主帖学革命,该生翼翼著文驳之。铡两度细核,觉论据都有来历,非同随言涂抹。郭公扛此大旗,想乐得天下劲敌而周旋之。(此论学也,百花齐放,知者皆应有言,郭公雅怀,定会体会国家政策。)文中亦涉及康生同志,惺惺相惜,此于章草内为同道。该生来书,欲得我公评鉴,得公表,自承报国之具在此,其望虽奢,求却非妄。鄙意此人民政权下文治昌明之效,刽乃敢冒严威,遽行推荐。我公弘奖为怀,惟(望)酌量赐于处理,感逾身受。
耑此藉叩政绥
章士钊 谨状
七月十六日
该生致刽书附呈,不须赐还。
毛泽东看过高二适的文章和信以及章士钊的来信,7 月18 日曾复信给章士刽说:〃各信及《指要》下部,都己收到,已经读过一遍,还想读一遍。上部也还想再读一遍。另有友人也想读。大问题是唯物史观问题,即主要是阶级斗争问题。但此事不能求之于世界观已经固定之老先生们,故不必改动。嗣后历史学者可能批评你这一点,请你要有精神准备,不怕人家批评。又高先生评郭文已读过,他的论点是地下不可能发掘出真、行、草墓石。草书不会书碑,可以断言。至于真、行是否曾经书碑,尚等地下发掘证实。但争论是应该有的,我当劝说郭老、康生、伯达诸同志赞成高二适一文公诸于世。《柳文》上部,盼即寄来。〃
同日,毛泽东还把有关信函,文稿以及回复章士钊的信,一起送给郭老。
他在信中写道:
郭老:
章行严先生一信,高二适先生一文均寄上,请研究酌处。我复章先生信亦先寄你一阅。
笔墨官司,有比无好。未知尊意如何?
敬颂安吉!并向立群同志问好。
毛译东1965 年7 月18 日
章信,高文留你处。我复章信,请阅后退回。
郭沫若接得此信,非常高兴。他同意毛泽东的意见,发表高二适的文章,并准备写文章同他讨论。二争议在报纸上展开7 月23 日,《光明日报》发表了高二适的文章。8 月12 日,郭沫若写了同高二适进行讨论的文稿《的商讨》送交报社。郭沫若在文中说:他已仔细地阅读了高二适的文章。〃对于学术问题,高先生肯把不同的意见提供出来,进行讨论,这是很好的事。《兰亭序》依托说,如果经过《驳议》,证明确实是'站不住脚',我愿意认错,撤销这种说法。但在仔细阅读了《驳议》之后,却感觉着这种说法尚未被驳倒。因此,我要把我的意见再写些出来,作进一步的商讨。〃郭沫若在反驳高二适的时候,摘引了清代名书画家赵之谦批评唐太宗的一段话:〃??要知当日太宗重二王,群臣戴太宗,摹勒之事,成于迎合。遂令数百年书家尊为鼻祖者,先失却本来面目,而后人千方眼孔,竟受此一片沙所眯,甚足惜也。此论实千载万世莫敢出口者,姑妄言之。〃其后郭沫若写道:〃与赵之谦'妄言'相比,高先生的《驳议》却是在绝对信仰唐太宗及其群臣。??既是'玄览',又是'睿赏',凡是唐太宗所过目的,便绝无真伪可言。高先生之信仰唐太宗,似乎比唐初群臣有过之而无不及了。〃。高二适的文章在报纸上发表后,毛泽东一直关注这场讨论。8 月17 日,毛泽东同党和国家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