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金刚经讲录-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等理体’,我们本来就具有,而且无欠无缺,没有少一点点。不过我们六道的凡夫,被无明、烦恼所障蔽著,所以完全不知道,自己本来就有一个‘平等’的‘理体’。修到了三乘圣人的位子,他虽然是知道了,但是他还没有完全知道;因为他还没有完全证得。所以才有‘声闻’、‘缘觉’、‘菩萨’之差别。这要等到,他完全证入了这个‘平等理体’,那时他就成佛了。成了佛,这个‘平等理体’并没有增加一部份,不过这时他是完全发现了,原来这个‘平等理体’,还是自己本来所具有的。你现在虽然知道了,明白了这个道理,但是在你还没有证得以前,你还是要依著道理,依著法去修行,这样你才能证得这个自己本来具有的‘平等理体’。‘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才名为‘无上正等正觉’。他既然‘无高无下’就是证得了也是本来具有的,所以并没有另外一个‘平等理体’让我们得到。因为‘有所得’的定义是这样的,以前失掉了,现在又得到了,这才叫‘有所得’。而这个‘平等理体’不是失掉的,是本来具有的,只不过给无明烦恼所障蔽,你只要去修行,去断烦恼、破无明,把内心的妄想执著都空掉,这本来具有的‘平等理体’就完全发现了,所以不能说‘有所得’,他是本来具有的,这就是解释‘无有少法可得’。
‘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正宗分分四大科。这是第三大科,是讲‘究竟降住起修分’的道理。告诉你:修行要怎么样去起修,叫你必须依著前面所‘解悟’的道理来修。现在正是要修的时候了,还是要依著你所‘悟得’的道理来修。就如前面所讲的‘远离我等四相’,来修‘一切善法’,这样子修就对了。正宗分的科文,是通理大师的科判,分为信、解、修、证四大科,在通理大师的‘新眼疏’上,有引出经文来证明,信、解、修、证的分科范围。在第二十三分这个地方有修行的明文:‘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是叫我们起修了,不是只停在发信心的阶段;也不是叫你悟理,而是叫你脚踏实地的去修行了。要怎么样修呢?远离‘我等四相’,不住‘我等四相’,去修‘一切善法’,这就与经文的‘义趣’相应了。现在是真正要起修了,就要把前面发‘信心’,‘解悟’的过程,通通把他归结起来。最初是叫我们‘要生信心’,第四分上是教我们‘无住行施’,就是行布施不要住相,一有住相,就会落入‘我等四相’的执著中,这样你就不叫做‘菩萨’了。你能这样的‘生起信心’,‘解悟’到这个道理以后,接著就叫你起修了。要怎样修呢?还是要照著远离‘我等四相’的道理,去‘修一切善法’。有些人学金刚经,领会不出他的纲要在那里,不晓得金刚经修行方法在那里,我(道源长老自称)研究金刚经时,就很注意这个关键。经典第四分教我们‘无住行施’;一切布施总括为三个纲要:财施、法施、无畏施,三种布施。把他延伸开来,就是‘六度’,‘六度’再延伸开来,就成为万种行门。现在叫我们修‘一切善法’,这‘一切善法’又是什么‘善法’呢?‘六度万行’就叫‘一切善法’。有一点你们要注意到,这个‘善法’不只是三界以内的‘十善法’,三界以内所修的‘十善法’,你只能升天,不能成佛。一定要依著「六度万行’,这种‘无漏善法’来修,你才能成佛,才能证得‘无漏’的‘善法果’。地藏经上一再的说,你在佛法之中去修行,一毛一滴,一沙一尘,那个功德,都是无量无边。地藏经说了很多段,都是要行者,不离佛法而去修善。你要注意这个道理,如果离开了佛法,你修的‘善法’,都是‘世间善法’。何以故?因为只有佛法才有这种无漏的‘般若智慧’,也只有这个‘般若智慧’才能引导你修一切无漏‘善法’,这样你修的‘善法’,才不会落在有漏的‘世间善法’上,这样将来果报也不会只限于人天福报了。
我们现在学金刚经,就要依著经上的‘般若智慧’作引导,来修一切善法。一切善法不离‘六度万行’,‘六度’中‘三檀’是善法之首,三种‘檀那’,就是三种布施——财施、法施、无畏施。众生有贫病须要救济,就给他们送衣服、米饭、医药,帮助他们脱离苦境,行这种财布施;众生有灾难,就要去救他们,行无畏施;然后给他们讲说佛法,让他们得到佛法的智慧,以佛法的智慧去启导他们,得到究竟的解脱,使他们远离妄想执著,出离三界,六道轮回之苦。这种法布施是无有穷尽的。一切众生,要离一切苦,得到究竟的安乐,只有依著佛法来修行,才能达到的。为什么呢?因为佛法是诸佛所走过的解脱过程,他是诸佛已实证过的真实智慧。由这种真实不虚的佛法智慧做为引导,你才能够究竟的出离生死苦海。所以我们要多多的去行法布施。这个法布施,才是究竟的,才是无限量的。因此你发心学佛法,学了佛法,你就要去宏扬开来,这就叫法布施。法施是无穷尽的,但是你不可以著相。所以前面称为‘法无住’。你弘法利生,行法布施,也要远离‘我等四相’的‘住著’。你这样子的修‘一切善法’,就是修无漏的因,将来决定‘能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金刚经一时说‘没有得’,一时又说‘有得’,这是什么原因呢?金刚经一时说‘有得’,一时说‘无得’,那是对我们凡夫的方便引导,因为如果说‘无所得’,怕你落空,失去把握。说‘有所得’,但是不许你‘著相’,要你远离‘我等四相’的执著,这样子去修‘一切善法’,你才能‘真得’,所以这个‘得’就是‘无得’。假使你有个‘能得’之心,就有了‘我’,这样你又怎么能够得到‘无漏功德’呢?你执著,我在说法度众生,这就有‘我相’、‘人相’;‘我’‘人’的差别相,就成‘众生相’;你执著不舍,就成‘寿者相’。最初一念,就起了‘我执’,有了‘我执’,你说法时再起‘法执’,‘人我执’,‘法我执’都不空,你怎么样也得不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以你要远离‘我等四相’,修‘一切善法’,你天天行法布施,在讲经说法,但是你不著相,这样的功德,你一定‘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是因为你‘不著相’,而得到的。‘得’即‘无得’,‘得’则不舍离‘修一切善法’;‘无得’则离‘我等四相’,不生执著。你了解这个道理后,你就会明白,为什么释迦佛一时说‘有得’,一时说‘无得’的究竟真相。这样,你就会彻底的明白,这个‘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是在‘不著相’的智慧里修‘一切善法’而得到的。
‘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说过了,‘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后佛又恐怕我们著了这个‘善法的相’,就告诉我们说:如来所说的善法,‘即非善法’。按‘世俗谛’讲是有个‘善法’,按‘真谛’讲,‘善法’都是因缘所生的法,没有自性,当体即空,‘即非善法’那里有一个‘善法可得’呢?你要是能会归中道,就是‘即有即空’‘是名善法’。这就是要我们处处修‘善法’,但是处处不‘著相’,这才是‘真实无漏’的‘善法’。这一科告诉我们修行的方法竟。福智无比分第二十四
丁三、校量持福
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密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这个三千大千世界,就有一百亿个的小世界,每一个小世界,有一个须弥山王;那么,这个三千大千世界,就有一百亿个须尔山王。这个须弥山王,出水有八万四千由旬那么高。这是讲什么呢?这是讲有这么一个人,他以三千大千世界,所有诸须弥山王,那么多的七宝聚,‘聚’就是堆积起来,把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珊瑚、琥珀、真珠等七宝堆积起来,像八万四千由旬那么高,就如一个须弥山王的高度,这样一个一个的堆积起来,就等于三千大千世界所有诸须弥山王,有一百亿须尔山王,那么多的七宝堆积起来。有人拿这么多的七宝去行布施,这下面本来应该问一声:‘须菩提!是人得福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这里把这个问答文略了,这是因为前面已有多次这样的问答,只要你受持读诵、研究金刚经,都会知道这一点,是故才略去此文。下面再以‘七宝聚’布施福德与持经功德较量。‘若人以此般若波罗密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假使有人,受持这部‘般若波罗密经’,受持全部的经文,甚至只受持一小段的金刚经,乃至四句偈等,你能受持其义,读诵其文,还为他人解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受持读诵金刚经的福德比前面所说的用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的须弥山王,堆积起来的七宝,都拿来布施,这个‘七宝聚’布施所得的福德百千万亿分,都比不上受持读诵,为人解说金刚经,他所得无量福德的一分。甚至用算数来做譬喻,来较量,都赶不上受持读诵,为他人解说金刚经的一分功德。为什么呢?因为你用七宝布施,只为人天有漏福德,总有一天会享尽的。但是你受持读诵,为他人解说金刚经,甚至只是一小段的经文,四句偈等,这是‘无为无漏’的福德,这是成佛的因,这是无穷无尽的解脱果报。那个‘人天福报’,怎么能跟‘受持般若智慧’的‘果报’相比呢!这段经文的‘消文释义’讲完了。金刚经在前面,用比喻较量持经的功德,一共有五次。第一次是‘以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作布施’,来比较,没有持经的福德多。第二次,是‘以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来作布施’,也比不上‘持经、说经’的福德多。第三次‘以恒河沙数的身命布施’,那个福德,也没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金刚经’的福德多。第四次,是每日三分,初日分、中日分、后日分,布施恒河沙数的恒河沙的身命布施,如是乃至百千万亿劫以身命布施,那个福德也赶不上,这个持经的福德。第五次,佛拿自己因位上来比较,没有见然灯佛之前,他亲近过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这么多的福德,也赶不上我们受持读诵为他人解说金刚经的福德。现在这第二十四分是第六次的较量,只用‘三千大千世界里所有的须弥山王的七宝布施。’没有再说充满‘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那么多的布施了。照理来说,应该是越比越多,怎么反而数目减少了呢?新眼疏上给我们找了两句解释,就是华严经上说的:‘发心究竟二不别,如是二心先心难。’最初发心,究竟成佛,这两个心,本来是平等平等,没有差别的。你如是发心,如是究竟证果,因果相应,是没有差别,平等一体的。何以故?假使没有最初的那‘一念菩提心’为‘因’,那有‘菩萨道修行’的‘缘’,没有‘菩萨道修行’的‘缘’,那又怎么会结成‘佛果’呢?所以说:‘发心、究竟二不别。’,但是比较起来有个差别,‘如是二心先心难。’最初发菩提心最为难得,因为初发心确实比较难发,既然发起来了,那个功德就多了,所以越比较功德就越多。在前面经文中,你可以看到,那个人,最初生一念清净信心,那个清净信心是多么不容易生起来。结果他生起来了,那是很困难,很困难的;解悟更难,既然‘解悟’了,所以那功德就多了。‘解悟’以后就要修行了,这很容易了,这就是说,你开了悟以后来修行,就等于船行到顺水顺风的地方,你不须用力,船也自然往前走。而最初发心,水也不顺,风也不顺,那你得用力撑这个船,船还不容易往前进,所以他的功德多,原因也就在这个地方。这第二十四分,是较量功德,这个地方,为什么功德反而比前面少了一点呢?这就是开悟以后的修行,他是入顺流水的原因,但是功德却是永恒的相续不断,任运现前的。释迦佛是过来人,他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他所说的当然是真实不虚,他一定知道得很清楚,也说得很清楚,所以我们丝毫不要怀疑。化无所化分第二十五
乙四、决定降住成证分(分三)
丙一、降心离相(分二)
丁一、略明
须菩提!于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即有我、人、众生、寿者。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这一科在大科上是第四科,正宗分有四大科,前面已讲了三大科,现在开始讲第四科,叫做‘决定降住成证分’——决定降心离相,住心无住,才能成就你证到果位。这个正宗分所分的四大科,是按信、解、行、证,对著如来所说的四种法宝,叫做‘教、理、行、果。’这四法而分科的。‘信’什么呢?第一信如来所说的教法,前面经文,开示我们要‘但应如所教住’,这是教我们要发起信心。第二深入‘解悟’。‘解悟’些什么呢?‘解悟’如来所说的言教,里面所含的义理,而得到了‘深解义趣’。第三叫起修,是讲修行,要依著你所‘解悟’金刚经所讲的道理来修,要‘远离一切相’,把妄心降伏,要‘无所住’来安住真心;金刚经的‘行门’,就是‘六度万行’,你能‘离一切相’在‘住心无住’上去修‘六度万行’这就对了。第四叫证,证叫做‘果法’。
现在讲到证果之法上了,先讲丁一、略明,从第二十五分这一分起,是讲:略明降心离相的道理。金刚经一开头,须菩提尊者就开口请示二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云何应住?第二个问题是:云何降伏其心?如来针对这二个问题,都给予答覆,不过是先答覆‘降心’,后答覆‘住心’。信、解、行、证,这四大科都是演说这二个问题,相信这个‘降心离相’‘住心无住’的道理,如来慈悲开示,告诉我们,要降伏妄心,就要离一切相,要安住真心,就不要起‘执著’,必须要把心内心外的‘我执’‘法执’都空掉,而‘无所住著’,这样真心就安住了。‘解悟’也就是‘解悟’这个‘降心离相’,‘住心无住’的道理。你要修行,还是要依著你所解悟的道理来修,你要降伏妄心要‘离一切相’,你要安住真心就要‘无所住著’。现在谈到了果法,还是离不开这二个问题,你要‘降心’就要‘离一切相’而且要‘究竟’的‘离一切相’,你要安住真心,就要把心内心外的‘我执’‘法执’都空得干干净净,才能成就‘住心无住’,这样真心就能究竟安住了。到了证果了,还是这二个问题。全部金刚经的脉络,就像人的血管,从前面通到后面,都是‘略明降心离相’的道理。现在你证果了,没有另外什么果好证,这个果法,就是指你‘降心离相’、‘住心无住’的功夫已成就了。这一分讲的道理,只是推广前面讲过的道理,就是‘降心离相’,‘离度众生的相’。现在消文释义:‘须菩提!于意云何?’须菩提!在你的心意之下,以为怎样呢?‘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你们不要这么讲,说世尊有这个心念,有什么心念呢?说他要度众生。因为成了佛,就要度众生,如来天天在说法,为了什么呢?为了度众生。可是你们不要这么样的说,以为我如来有度众生的念头。‘须菩提!莫作是念。’你们心里不要存有这个念头,以为我如来有‘度众生’的‘我执’存在,你们可不要动这个念头。‘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为什么呢?如来已证佛果了,难道如来还不晓得众生性空吗?不晓得因缘和合、缘生相生、缘灭相灭,当体即空,本来不可得这个道理吗?所以实实在在没有众生可度呀!‘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即有我、人、众生、寿者。’假若有个众生是为我如来所度的,那不是有了所度的‘众生相’,也有了能度的‘我相’生起了吗?这样如来就有了‘我、人、众生、寿者’之‘相’。那我这个如来不是变成了凡夫了吗?凡夫有‘我等四相’,所以才在凡夫位呀!这里总结前文第三分释迦如来,答覆‘降心离相’的问题说你要发心普度一切众生,就一定要离相,要以‘实无有众生得灭度者’的‘智慧’去‘度众生’。第三分的文,释迦如来是开导‘发菩提心’的‘善男子善女人’。教他们用这样的方法,去降伏妄心,安住真心,释迦如来他自己也是这样成佛的;他过去就是这样发心,这样修行,这样证果的。前面的经文,一再的说,你心中存有‘我等四相’,你就不叫做‘菩萨’。你有‘我等四相’的执著,成得了佛吗?你‘我等四相’未空掉,连菩萨都当不成,又怎么能当佛呢?所以如来才说,我成了佛,我心中绝对没有‘我等四相’在,既然没有‘我等四相’,我又怎么会‘生心动念’,执著我是个‘能度’众生的‘佛’,众生是为我‘所度’的‘众生’呢!我怎么会有‘能’‘所’的分别呢!这是绝对没有的。从这里我们可以了解到释迦佛,教我们要如是信,如是解,如是行,如是证。你发心要去度众生,但是你要远离度众生的相,不生执著,这就对了。‘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释迦如来最初诞生,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大声唱言:‘天上天下唯我独尊。’第一次开口说话,就是惊天动地的狮子吼了,但是,却提出了一个‘我’字出来。他成了佛,就跟大家说:‘我是一切智人,你们一定要相信我说的法。’佛处处说法,他都说‘我’;你要晓得,如来说‘有我’,是依著世间法,对著「执著’‘有我’的众生说的,如来说‘我’是‘假名’字的‘我’。实际上如来并没有执著有个‘我相’在心里。虽说‘有我’,他并没有执著有个‘我’。所以如来说‘有我’,是为了方便度众生而说的,因为顺著世间法,不能不说‘有我’,如果如来不这样子说,对著众生他要怎么样来称呼自己呢?所以实实在在这只是一个假名字的‘我’。如来心里面并没有这个‘我执’,所以说‘即非有我。’可是凡夫总是以为有一个‘我’。因为凡夫他著相著习惯了,他顺著他著相的习惯,就认为如来也一定在那里‘度一切众生’。释迦佛常常说他是度众生的佛,那佛一定有个‘我’。这是凡夫心中错解的观念,这都是凡夫著相著习惯的原故,就是因为凡夫‘我执’深重,所以才叫做凡夫。‘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即非凡夫,是名凡夫。’这个‘凡夫’就是众生,为什么叫做‘众生’呢?因为他有众多的生死,才叫做‘众生’。为什么会叫做‘凡夫’呢?因为他是一个凡常之夫,只是一个平常的一个众生,在生死轮回之中,不得了脱,又没有高尚志愿,所以叫做‘凡夫’。但是依著佛法上讲,他‘即非凡夫。’这是什么道理呢?在‘世俗谛’上讲,他名字叫‘凡夫’,凡夫当体即是空的‘即名凡夫’。站在‘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观点上讲,他凡夫的佛性被无明烦恼所覆盖,如果有一天他发心修行,断除无明烦恼妄想执著,他也有成佛的一天。所以叫‘即非凡夫。’如果他了解‘即非凡夫’,他马上发大菩提心,修行佛道,这时他就不再是普通的凡夫了——‘即非凡夫’,因为他已发了大菩提心,至少已有‘菩萨心’,这跟凡夫是不同的,他不再只是停留在著相的凡夫里面,这时他只是一个假名的凡夫了,‘是名凡夫’,只是一个假名凡夫而已。佛对著大家说,佛没有著「我相’,也没有著「度众生相’。因为你执著有所度的对象,一定会有能度者的执著。我既然不执著能度之念,所以也不会执著有众生为我所度;如来也没有执著被我所度的凡夫。这是佛以佛的立场跟这些在法会上的菩萨讲的,不是站在凡夫的立场上讲的。下面第二十六分所讲的,就是要来详细说明,这个‘降心离相’的道理。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
丁二、详示(分二)
戊一、观相离相(分三)
己一、探定本见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这段经文与前面不同,前面的经文是,‘可以身相见如来不?’,‘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这里是,‘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这个‘观’字与‘见’字不同。用眼睛看,叫做‘见’,‘观’是心里‘观想’。这个‘观’字念去声‘ㄍㄨㄢˋ’,佛在过去开导回小向大的这些声闻、缘觉,教他们要发心成佛,但是他们不敢发心,他们总是认为成佛很不容易,很困难。佛就给他们开示,‘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及‘一切法唯心造’的道理,告诉他们说成佛并不困难,你心里‘观想’佛的‘三十二相’,这时候,你的‘心’就现出佛三十二相的庄严相,将来你的身相就现出三十二相,你的观想就成就了。过去是开导这些初发菩提心的这些二乘人,教他们这样子观佛的。现在佛要取消过去开示二乘人的话,于是就问须菩提:‘是否可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呢?’须菩提因为过去曾经听过释迦佛这样开示过,就答说:‘如是!如是!’如佛所说,应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下面佛就考验出,你所观想的这个三十二相,不是真佛了。
己二、验出非真
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即是如来。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这个‘三十二相’不是佛的真相,而是‘转轮圣王’的相,‘转轮圣王’是人间最有福报的圣王。为什么称为‘圣王’呢?因为他是以‘十善法’来教化四大部洲的人民,使这个世间变成道德纯善的世间,因此他的国土,人心都向善。所谓:善有善报,由于善有善报的业感,大地一片丰衣足食,人民安乐,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释迦如来在人间的应化身,就示现这‘三十二相’与‘转轮圣王’相同的相好。所以说,你执著佛的‘三十二相’,就错误了。因为佛在人间成佛,是为了要度化众生,所以才示现人间最为第一有福德之人的相,这不是佛陀的法身真相。你要是以‘三十二相’,当为佛的相,那你就大大的错误了。假使你执著这个‘三十二相’就是如来,转轮圣王也有‘三十二相’,那么转轮圣王不就成了如来吗?其实,‘转轮圣王’只是人间最有福德的凡夫,他还没有成佛呀!所以说,你执著这‘三十二相’就是如来是错误的。经佛这么一说,须菩提当下就‘解悟’,立刻改变了以前所持的观点,而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前面须菩提说‘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这里经佛这么一开导,立刻改过来对如来说:‘如我解佛所说的义理,不应当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佛也没有印证他,就说了一个偈颂来安他的心。
己三、权以偈安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佛已经没有‘我执’、‘我见’了,佛是‘无我’的,这才是真佛。偈言:‘若以色见我,’假使你想以色相见我(佛),以为见到三十二相的色身就是佛,那只不过是你眼睛看见的色法,‘色身’而已。‘以音声求我。’你以为声音说法的就是佛,想以声音求见佛。‘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这句话是释迦如来在金刚经的法会上亲口斥责著相的凡夫。我们看见佛就要顶礼膜拜,赞叹。如来说法,我们听不到,自己还在深切的感到遗憾。这里怎么会说:以色相见佛,以声音求佛,就会受到佛的诃责:‘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呢?就会走上邪道呢?现在我们来分析这个道理,你就会明白为什么佛会这么说的原因了。这里所讲的佛是法身如来,你怎么能‘在色相上见,在声音上求。’呢?所以佛才会斥责说:‘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说你走上了邪道。金刚经一开始,就叫我们不要著相,一再的说‘不要著相’,到了第四分,叫我们行施不要著「六尘’,‘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到了第十分,就要我们‘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色声香味触法是‘六尘’的境界。六种境界,这怎么会叫做‘尘’呢?‘尘’者染污义,他能染污我们的真心。佛的法身,他是‘实相理体’,他是个清净的法身,你‘以色见’是个‘色尘’,你‘以音声求’是个‘声尘’。你想在‘六尘’境界上见到佛,你怎么能见到呢?你还不知道这个错误,你还想在‘色尘’里面找一个佛,在‘声尘’里面求一个佛,这不等于在行邪道吗?在权教大乘里,始教的法相宗,也讲转八识成四智而成佛的呀!法身如来是以‘智慧’为‘体’,是个智慧境界。你要把八个识,通通转染成净,才成就四个智。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转第六分别意识成为妙观察智,转第七末那识,为平等性智,转第八阿赖耶识为大圆镜智,这是权教大乘的法相宗所修的。从这里你就可以看出,你怎么能在‘六尘’里面找到佛呢?这不等于在‘行邪道’吗?如果你想在色相来见佛,以音声来求见佛,那么,你一天到晚,走的都是凡夫道,因为凡夫是依著六根生六识念念攀缘六尘的,前面不是讲过了吗?你‘不应当住著六尘来行布施’,你‘不应当住著六尘来生心’,你‘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你怎么都没有记住这个道理呢?到现在你求佛见佛,还是离不开‘六尘境界’,这不是走上了‘邪道’又是什么呢?金刚经讲到第二十六分,把这个偈颂‘是人行邪道’的道理解释清楚了。
再总结一下这个义理,这部金刚经说‘空’,说到第二十六分为止。‘空’些什么呢?‘空’‘我等四相’,把外面的‘六尘’‘空掉’不去住著;也把心内的‘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都‘空掉’,不生住著;一直空到这一分这里为止。前面第五分佛问须菩提:‘可以身相见如来不?’须菩提答:‘不可以身相见如来’,到了十三分佛又问,‘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