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武则天的佛缘-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曾与玄奘一起,数次入宫为皇后嫔妃诸皇子祈福作法事,特别是他参与了玄奘法师为佛光王李显的剃度仪式,深得当时的武后赏识。玄奘法师去世后,窥基多年来一直主持译场的工作,成绩蜚然,且继续与皇族及武后保持着密切的关系。晚年,他闻听武后喜弥勒造像,便发愿为武后造弥勒像一躯。在造像过程中,他每日对像诵菩萨戒一遍,并发愿武后生兜率天。传说像成之时,弥勒佛像通身发光,灿然可观。他奉敕在五台山率五百僧营造寺院时,曾造玉石文殊菩萨像一尊,为表虔诚,造像之时,他用金笔撰写《般若经》。文殊菩萨像落成之时,亦是神光大发。如此看来,这窥基和尚与高宗皇帝及天后武则天的关系非同一般,他们下诏度僧来超度他,自是有其感情成分在里面。

    从武则天荣升天后开始,高宗皇帝与天后武则天就在这建寺、度僧和招揽高僧大德中,不断深化着他们与佛教的因缘关系,尽管其中曾发生过废立太子等政治大事,但并没有影响到他们从内心对佛教的尊崇。

    也就是在这十几年中,高宗皇帝的身体更是每况愈下,走到了自己生命的尽头。

    永淳二年(公元683年)十月,高宗皇帝和天后武则天驾幸嵩岳之奉天宫。十一月三日,高宗皇帝突然病情加重,天后武则天急召御医赴奉天宫救治,御医用针刺治理后,高宗皇帝病情稍有缓和。该月下旬,高宗皇帝在天后的呵护下,返回东都洛阳。十二月四日,高宗皇帝又突然间感觉胸中气逆,连骑马都很困难了,急召朝臣百官到寝殿前听敕,改元当年为弘道。

    当晚,高宗皇帝长逝于洛阳宫贞观殿,终年56岁。高宗皇帝遗诏太子李显于灵柩前即皇帝位,裴炎辅政,军国大事有不决者可请天后定夺。几天后,太子李显即皇帝位,称唐中宗,尊天后武则天为皇太后。当时,因为太子李显新立为中宗,居于高宗皇帝之丧,不能立即处理政事,故政事多取决于太后武则天。

    对于高宗皇帝的死,武则天甚为悲痛。

    追昔抚今,一幕幕往事都闪现在她的眼前。当自己还是太宗皇帝的才人时,在深宫中孤苦伶仃,寂寞难耐,只好诵经拜佛,就在这时,身为太子的李治向她投去了热情的目光,使她真正享受到了爱情的欢愉;当她被遣送到感业寺为尼,每日青灯黄卷时,又是这个新即位的高宗皇帝向她展开了温暖的胸怀,把她从绝望中带回了金壁辉煌的皇宫;在返回皇宫以后,高宗皇帝又帮她有意无意地击败了众多的对手,包括感情竞争对手和政治竞争对手;还是这个高宗皇帝,在帮她确立皇后地位后,还让她参与朝政,多少大事都征询她的意见,使她在朝臣中乃至普天下民众的心目中,树立了光辉的母仪形象。没有高宗皇帝,自己就不可能当上皇后乃至天后,就不可能获得象今天这样尊崇的地位。

    皇太后武则天在悲痛中回忆,在回忆中又倍感悲痛。她在悲痛中终于感觉到了自己与高宗皇帝的因缘已尽,她要为这位比自己还要小四岁的亡夫竭尽所能来做几件事。

    她决定要为高宗皇帝修建一座富丽堂皇的陵墓,来报答数十年来夫妻恩爱的感情。高宗皇帝死于东都洛阳,而高祖皇帝和太宗皇帝都葬于长安北塬。高宗皇帝在东都临死前,曾对侍臣及天后武则天讲:“天地神祇若能延长我一两个月生命,我还能回长安,即使死了也没有什么遗憾了。”实际上是想魂归长安,与列祖列宗同宿于长安北塬。皇太后武则天决定按高宗皇帝遗愿,把他葬于长安。但是,这事却遭到许多臣僚的反对,尤其是新科进士陈子昂,认为关中地狭,又遭荒馑,既不能供送葬千军万马的食宿,又无法征调采石造陵的力役,如果要使大驾长驱西进,势必会造成新的社会危机;而东都富庶,人杰地灵,风景秀丽,嵩邙地运,帝王图迹,纵横左右,是设置陵寝的最佳之地。皇太后武则天亲自召见了陈子昂,称赞他的文章写的好,夸奖他很有才气,但没有接受他的建议,坚持遵奉高宗皇帝遗愿,使其灵柩西返。同时,皇太后武则天还决定高宗皇帝的陵寝要采用因山成陵的方式建造,这样既高大雄伟,坚固牢靠,又多省力役。在皇太后武则天的坚持和策划下,朝廷卜陵使经过认真比勘,最后选中了渭北的梁山,因梁山位于长安西北的乾字位上,故为高宗皇帝将要营建的陵寝被称为乾陵。

    准备工作就绪后,皇太后武则天便命吏部尚书韦待价代理宰相,任山陵使,前往梁山监造。韦待价发兵民十万破土动工,经过半年时间,基本完成了乾陵的营建工程。韦待价主持修建的乾陵,重城森然,宫阙林立,肃穆庄严,气派非凡。图纸上报皇太后武则天审览后,完全符合她的心愿。

    为了给亡夫追福,皇太后武则天命在长安建大献福寺,并准度僧200人,以充该寺。大献福寺是高宗皇帝去世百日后创建的。皇帝去世后建寺追福,在当时并非定制,但为了给亡夫追福,超度他的亡灵,皇太后武则天还是决定要为亡夫创建佛寺一座,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情。

    大献福寺选择在长安朱雀门外开化坊中刚继位为帝的李显宅院的西园。这西园原为隋炀帝萧皇后之弟萧瑀的旧宅,隋末战乱被废。高祖皇帝登基后,任萧瑀为尚书左仆射,即将西园归还于他。后萧瑀的儿子萧锐娶太宗皇帝长女襄城公主,太宗皇帝诏命另为驸马与公主修建府第,但襄城公主雅有礼训,恪守妇道,上奏太宗皇帝不愿使朝廷花费钱财另起府第,决定住萧氏西园,太宗皇帝遂改萧氏宅院西园为驸马府。萧锐在太宗皇帝朝,历任太常卿、汾州(今山西汾阳)刺史,但不幸英年早逝。他死后,襄城公主又再嫁左屯卫将军姜行本之子姜简,这萧驸马府第即变成了姜驸马府第。后襄城公主去世,高宗皇帝诏命陪葬太宗皇帝昭陵,萧氏后人即将西园产业收回。20多年后,朝廷出钱将西园从萧氏后人手中购得,作为英王李显的王府。后章怀太子被废,李显立为太子,其府即空置闲待,但被人们传为“潜龙旧宅”,是一块风水宝地。

    隋唐时期虽无帝王去世建寺追福的制度,但却有此习惯,这自然是当时皇帝与民众大都归心佛乘,佛教盛行于世的结果;同时,当时也有帝王即位后舍宅为佛寺的习惯。就这样,按照皇太后武则天的要求,长安城中少了一座王府,却多了一座皇家寺院,这便是为高宗皇帝追福的大献福寺,后又改称大荐福寺。这大荐福寺的规模相当大,既为帝王旧宅,又改建为皇家佛寺,况且又是为高宗皇帝追福所建,规模自然不会太小。仅就皇太后武则天准度僧200人充寺来看,与当时其他皇家寺院相比,大概差别不会太大。当初高宗皇帝为其母文德皇后追福敕建的大慈恩寺,度僧300人充之,共有十余院,计1897间房;高宗皇帝和武后所建西明寺,有十座院落,殿堂屋舍4000余间,亦度僧300人充之。与之相比较,这大荐福寺的规模定会不小。

    新建的大荐福寺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寺院,二是塔院,二院隔街相望,甚是华丽辉煌。塔院之塔,即今西安小雁塔。由于大荐福寺是皇太后武则天为亡夫高宗皇帝追福所建这一因缘,该寺后来在长安佛教众多寺院中地位显赫,特别是20年后,唐中宗皇帝李显复位后,敕命进行了整修和扩建,中宗皇帝本人也多次驾幸这个由自己旧宅为亡父追福改建的寺院,还在寺院内慨然赋诗,使百官奉和,从中可见其地位显赫之一斑。大荐福寺从中宗皇帝之后,逐渐成为长安佛教译经的中心译场。此乃后话。

    高宗皇帝仙逝后,灵榇先殡于洛阳乾元殿之西阶,皇太后武则天及中宗皇帝以下,皆披麻戴孝,按时就位哭祭。次年五月,皇太后武则天欲亲送高宗皇帝灵柩西归,群臣谏阻,乃命刚代兄即帝位的睿宗李旦护柩西返。当高宗皇帝的灵柩在一片哭声中离开东都洛阳时,武则天流泪了,她多么想亲赴关中葬埋亡夫啊!但为了防止政局动荡,她还是把自己的心愿深深地寄托给了佛祖释迦牟尼,寄托给了弥勒佛,寄托给了大卢舍那佛,寄托给了自己的内心深处。她在洛阳宫中召佛门高僧大德为亡夫送行大办法会,她身着缁衣素缟,带头诵《佛说盂兰盆经》,当她诵念到佛弟子目连看到自己死去的母亲在地狱里受苦,如处倒悬,求佛祖救度时,不觉失声恸号起来,在场的高僧大德及百官臣僚亦放声号啕,一片悲痛,惨不忍睹。

    且说高宗皇帝的灵柩运回长安后,因葬期未至,乃殡高宗皇帝灵柩于太极殿西阶,接受长安官吏的吊唁。到了高宗皇帝殡葬之日,皇太后武则天虽身在洛阳,但心却早已飞到了渭北之梁山乾陵。这时的武则天,“肠与肝而共断,忧与痛而相寻”,亲自撰写了《高宗天皇大帝哀册文》,命放置于高宗皇帝的榇棺之前随葬于陵墓之中。这个哀册文约1200余字,字字句句都浸透了武则天对亡夫的深切怀念和眷恋。她叙述了高宗皇帝的圣德和功绩,用沉痛的语调倾诉了高宗皇帝去世后的复杂政局和自己的悲痛心情,还用遗憾的笔调说明了灵驾西返和自己不能送终的原因。整个哀册文凄怆悲切,读后使人怆然而涕下。

    就是在这凄怆悲切的日子里,皇太后武则天将亡夫高宗皇帝葬入了乾陵,做了她应该做的一切,如建陵、建寺、度僧、哀悼等。这是一个年过60岁的老妇在极度的悲痛中所做的,为此,她几乎是心力竭尽,一切都是为了了结自己与亡夫数十年恩爱有加的因缘。

    与此同时,她还要用自己心目中的那个标准来衡量继位的儿子们是否能担负起人间弥勒佛的重任。

    继位的中宗皇帝李显,乃高宗皇帝第七个儿子,在皇太后武则天所生诸子中排行第三,也就是那个被玄奘法师授戒封号的佛光王。永隆元年(公元680年)八月,原皇太子李贤(章怀太子)被废后,李显继立为太子。弘道元年(公元684年)十二月,高宗皇帝驾崩,两天后,李显即位于灵柩前,改元次年为嗣圣元年。

    中宗皇帝此次在位前后大约四十余天,就被身为皇太后的武则天废黜。关于中宗皇帝此次被废事件,诸史纷纭,莫衷一是。多以为武则天废中宗是为了独揽大权,以便日后改唐为周。其实,中宗被废的直接原因是因为他独断专行,把李唐社稷江山当儿戏。史载中宗皇帝继位后,首先应该居高宗皇帝之丧,政事应由母后武则天临朝处置。但他即位后,把居丧之礼扔到了脑后,一下子就跳了出来,先是册封其妃韦氏为皇后,再要以岳父韦玄贞为宰相,还要给自己乳母的儿子封五品官。当朝宰相裴炎乃高宗皇帝的托孤大臣,他站出来不同意中宗皇帝如此急风火燎的做法,当面与中宗皇帝争辩。气急之下,中宗皇帝大声说道:“我难道不能把天下恭手让给韦玄贞?现在给个宰相有什么不可以的?”裴炎听了这话,非常害怕,便将此事向皇太后武则天作了报告。

    武则天听了这事后,非常生气,觉得自己的儿子真是太令她失望了。亡夫高宗皇帝的丧葬事宜还未办完,继位的儿子放下这头等大事不管,反而为自己的岳父谋官,拉拢培植自己的亲信,真是不成体统!这样的儿子,能堪任国君吗?能成为人间的弥勒佛吗?武则天在这一连串的问号中,陷入了深思。她首先思考了李唐王朝在高宗皇帝去世后面临的政局。这几年来,周边少数民族反叛骚扰事件频繁发生,内地逢自然灾害使“菽粟不稔”,高宗皇帝去世后使朝局又起动荡。在这种情况下,新君要能够维护大唐帝国的统一版图,稳定政局,战胜自然灾害,恢复和发展生产,同时还要办好高宗皇帝的丧葬事宜。而这个不肖之子,不但不考虑朝廷大事,反而封官许愿,拉拢朝臣,如此下去,就会断送大唐的江山社稷。武则天还认真思考了这个新君儿子的能力。她反复比较觉得,这个儿子论德行才艺,都比不上长子李弘和次子李哲;和他的弟弟豫王李旦相比,也相差甚远。被立为太子,是论资排辈才将他推到了前台。立为太子后的三四年里,高宗皇帝和她自己也多次设法培养,但他依旧是“颇事游畋”,荒于政事。到现在的如此表现,真可谓朽木不可雕也!

    这时的武则天突然想起了高宗皇帝的遗言,他说:“军国大事有不决者,听天后处分。”这不表明高宗皇帝不放心李显吗?这也不就是说自己可以取而代之、以弥勒佛的化身降临人间吗?李显的无能和独断,点燃起了武则天在当年高宗皇帝欲使她摄政时种下的君临天下因缘之火。她觉得自己有能力君临天下,有能力成为弥勒佛的化身降临人间。但是,目前她只能让这个希望之火在内心中燃烧,因为她还有一个儿子,如果这个儿子再不能身堪重任的话,那么她就当仁不让了。

    经与裴炎等人“密谋废立”后,嗣圣元年(公元684年)二月六日,武则天在洛阳宫乾元殿召集百官议事,中宗皇帝高坐于宝座之上,等待百官的朝拜。这时,裴炎与中书侍郎刘袆之、羽林将军程务挺及张虔勖等带兵入殿,宣读了武则天废黜中宗皇帝的诏令,左右侍臣奉诏将中宗皇帝从宝座上拉了下来。中宗皇帝很不服气,质问道:“我有何罪?”武则天回答说:“你想把天下让给韦玄贞,怎么能说无罪?”就这样,中宗皇帝被废为庐陵王,幽禁于别所,后又贬于房州(今湖北均县)。

    中宗皇帝李显被废当日,武则天又立四子李旦为睿宗,诏命改元当年为文明元年。

    这睿宗皇帝李旦,少而聪慧,为人也较为随和。对于自己能越过太子位而直接当上皇帝十分惊恐,但很快就明白了其中的微妙之处。所以,他即位后,即下诏废中宗儿子皇太孙李重照为庶人,把裴玄贞流放到了钦州(今广西钦州),立自己的长子永平郡王李成器为皇太子,之后便投身于亡父高宗皇帝的丧葬事宜中,把政事交给了母后武则天去处理,自己甘心当一个傀儡皇帝。

    在这一点上,睿宗皇帝李旦是精明的,这是他内心深处经过计算得出的最好的结论。因为他亲眼看见了三个哥哥与母后合作所遭遇的悲惨命运,所以他不能不提防母后,不能不把做皇帝看作是一件危险的事情。他为自己选择了这种在危险中求生存的方式,即他可以做皇帝,但一定要徒有虚名;要保全性命,就不能参与朝中的任何事,就必须彻底甩开手。这样,才能避免与精明的母后的直接冲突,自己的生命也才能安全。事实证明李旦的选择是正确的。

    此时的武则天,深感承袭李唐王朝的大业也是非己莫任了。文明元年(公元684年)八月,高宗皇帝的丧事办完之后,她打算让睿宗皇帝临朝理政,试试他的才干,自己依然居后台辅助。但是,睿宗皇帝一再退让,说自己的能力有限,难以应付复杂的政局,请母后继续处理政事。武则天从其中发现了这个儿子的良苦用心,同时也感觉到这个儿子与她心目中的那个标准仍然是相去甚远,既然走到了这一步,武则天认为没有退路了,只有自己来当这个降临天下的弥勒佛了。促使武则天最终下此决心的另一个原因,是她的那些政敌们正在汇集力量,窥视方向,等待时机,一场更大的政治风暴即将来临。说实话,要使自己的这个儿子去应付即将爆发的政治风暴,的确是难为他了。既然是那些政敌由于不满自己长期参与朝政决断大事才要引发争斗,说明这个因缘是因为自己而结下的,那么,还是由自己来了结这一因缘吧!

    武则天铁心要临朝称制了。

    她继续认为这是佛祖释迦牟尼的安排,是自己一生与佛结缘的必然结果,也是自己一生广行善事、广种福田的最现实和最好的报应。当然,她也明知临朝称制的困难,知道这将会引起怎样的后果。但她却充满了信心,她要用她全部的才能来治理这个天下,使国家富强起来,使民众生活丰泰,来报答高宗皇帝的顾托之重和睿宗皇帝的推戴之诚,也报答佛祖造就自己以弥勒化身拯救众生的因缘。

    当然,作为一位母亲,她也曾不忍心对儿子们下如此的决心。回想起来,长子李弘的郁闷病逝,次子李贤的被贬杀,三子李显的被废黜外贬,四子李旦今宿于袖手之中,不敢出来挑头。这一切,都是一个母亲的罪过。在这个过程中,武则天曾多次扪心自问过,不止一次地想把对准儿子们的屠刀放下。但是,她又不能这样,这些不堪重任的儿子们,都不能使她满意。或许把他们或贬或杀才能使他们彻底解脱,因为他们都不具备君临天下或作为弥勒佛的化身降临天下的资格。她自己虽然老了,一生复杂的经历和处理朝政的经验却不被一个个儿子看重,他们坐上皇帝宝座或者还未坐上皇帝宝座时,就要抛弃自己的母亲了,这是根本不能允许的。佛经上讲,佛祖释迦牟尼前世曾为一国之大臣,该国国王嫌弃老人,凡人老者均遭遗弃,而这位大臣不忍心自己的老父被遗弃,便在家中掘得一洞藏老父于其中,后这位大臣的父亲为国王解开了无数难题,终使该国国王免遭杀身之祸,这位大臣也因尊奉和孝敬老父而终得成佛。武则天曾把自己比作那位富有智慧的老父,但自己的儿子们都不能和那位成佛的大臣相比。既然这些儿子们都没有立地成佛的根机,那么,何不自己取而代之而立地成佛呢?

    武则天就是这样从痛苦中解脱了出来,从一个母亲的负罪感中解脱了出来。

    现在,她真的要做弥勒佛了。

    文明元年(公元684年)九月六日,皇太后武则天临朝称制,恢复天后尊号,改元当年为光宅元年,并大赦天下,奖励办理高宗皇帝丧葬事宜中的功臣。她在《改元光宅敕文》中说:“精励为政,克己化人。使宗社固北辰之安,区寓致南风之泰。以斯酬眷命,用此报先恩。冀上不负于尊灵,下微申于至恳。”意思是说自己临朝称制,一定要竭尽全力,确保李唐江山社稷永固,这也是遵循高宗皇帝的遗愿并报答他,希望上下一心,把国家治理得更好。尽管是临朝称制,但还是在为李唐的江山社稷服务,只不过是代自己不争气的儿子来充当弥勒佛罢了。

    无论是名义上的临朝称制,还是实际上的夺权,天后武则天既然被推上了这一步路,她还是要大干一番的。

    她决定改变政体的外表象征。按她的敕命,将旗帜由红色改为紫饰金色,百官服饰和佩戴标志都进行了改换。百官名称也进行了改易,如改尚书省为文昌台,左右仆射为文昌左右相,吏部改为天官,户部改为地官,礼部改为春官,兵部改为夏官,刑部改为秋官,工部改为冬官;改门下省为鸾台,侍中为纳言;改中书省为凤阁,中书令为内史;改太常为司礼,鸿胪为司宾,宗正为司属,光禄为司膳,太府为司府,太仆为司仆,卫尉为司卫,大理为司刑。同时,还改东都为神都,改洛阳宫为太初宫。

    这些改革,其实并无多少实际意义,只不过是天后武则天代儿子行政准备从头开始的前奏曲,表明了她想大干一番的雄心。可是,仅仅就是这一些形式上的改革,也使李唐宗室和一些官僚士族瞠目结舌,大惊失色。在他们看来,中宗皇帝或睿宗皇帝在居丧期间,被尊为皇太后的武则天代理朝政就已经不合适了,但还能勉强说得过去;如今高宗皇帝已安然入土,这个长期参与朝政的老妇人就应该把朝政归还给睿宗皇帝,从而退出政坛,安心去当皇太后。然而,她不但没有归政于睿宗皇帝,反而改变先皇遗规,另行其事,分明是包藏祸心!不但这些人对天后武则天不满,就连原来支持她临朝称制废黜中宗皇帝的裴炎,也走向了她的对立面。

    这是天后武则天早就预料到了的,她已经做好了应战一切的准备。她想经过即将发生的政治风波来检验自己的选择,来使自己再一次经受复杂政局及各种矛盾斗争的洗礼与考验。她没有想到退却,也没有胆怯,更没有放弃,她要坚持下去,坚持下去而成就一种功德,来应验一种誓愿,来使自己真正成为应世的弥勒佛,她要放开胆子走下去,要把理想转变为现实。

    光宅元年(公元684年)九月,也就是天后武则天宣布临朝称制几天之后,她的侄子周国公武承嗣上书,请天后武则天追封其祖,立武氏七庙。按照传统礼制,只有皇帝天子才能立七庙,而天后武则天虽独揽大权,但毕竟只是临朝称制,皇帝还是睿宗。在这种情况下,立武氏七庙是不合适的,因此天后武则天没有采纳周国公武承嗣的建议。但她又认为,自己贵为天后,已临朝称制,就应当提高自己祖先的地位,所以决定追封自己七世祖以下的列祖列宗为王。这件事被裴炎知道后,他马上表示反对,并用十分强硬的口气对天后武则天说:“太后母临天下,当示以至公,不可私于所亲。独不见吕氏所败乎?”裴炎这里所说的吕氏,是指西汉高祖皇帝刘邦的皇后吕雉,她在刘邦去世后,协助汉惠帝登基,并掌握实际政权,滥杀功臣。惠帝死后,她便临朝称制,并分封她的吕姓子侄们为王侯。她死后,诸吕拟发动反叛,为太尉周勃等平定,吕氏落了个满门抄斩的下场。裴炎用吕后来警示天后武则天,而武则天却不以为然,因为她认为:“吕氏以权委生者,故及于败。吾今追尊王者,何伤乎?”她的这一认识也不无道理。吕后将汉朝大权给了现存者,所以才引致败亡;而自己是在追尊已逝去的人,难道会有什么伤害吗?天后武则天没有理会裴炎的警示,正式下诏追封自己的祖先们为王。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天后武则天想通过这件事来检验一下自己要成为名符其实的人间弥勒佛的功德是否已经圆满。

    这一事件成了激化矛盾的催化剂。部分宗室成员和李唐旧臣不胜愤慨,他们开始暗中联络,准备反击。就在这时,徐敬业等在扬州起兵,打出了反武的旗号。这徐敬业乃当年支持武则天当皇后的李勣(原名徐世勣)的孙子,虽然他爷爷已经死了十多年了,但创下的门荫荣誉足够使徐敬业凭恃特权稳升高官。但徐敬业一直没有被高宗皇帝和天后武则天重用,长期被贬官在地方基层。这时,他出面联络了一批心怀不满仕途不顺的官吏,占据扬州,借口恢复被废黜的李贤的帝位,打出了反武的大旗。其实,这时的李贤已被武则天派人秘密的杀死了,徐敬业等人找来一个貌似李贤的人蒙哄众人,十几天时间便吸引召集了一支十余万人的军队,宣布要北上进军。

    为了师出有名,徐敬业等人特请官运不济的著文好手骆宾王写了一篇《为徐敬业传檄天下文》,后被称作《讨武曌檄》,传送天下。这篇檄文写的非常出色,文采飞扬,多为时人传诵。其曰:

    伪临朝武氏者,人非温顺,地实寒微。昔充太宗下陈,尝以更衣入侍。洎乎晚节,秽乱春宫。密隐先帝之私,阴图后庭之嬖。入门见嫉,蛾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践元后于翚翟,陷吾君于聚麀。加以虺蜴为心,豺狼成性,近狎邪僻,残害忠良,杀姊屠兄,弑君鸩母。人神之所共嫉,天地之所不容。犹复包藏祸心,窥窃神器。君之爱子,幽之于别宫;贼之宗盟,委之以重任。呜呼!霍子孟之不作,朱虚侯之已亡。燕啄皇孙,知汉祚之将尽;龙嫠帝后,识夏廷之遽衰。敬业,皇唐旧臣,公侯冢胤,奉先君之成业,荷本朝之厚恩。宋微子之兴悲,良有以也;桓君山之流涕,岂徒然哉!是用气愤风云,志安社稷。因天下之失望,顺宇内之推心。爰举义旗,誓清妖孽。南连百越,北尽三河,铁骑成群,玉轴相接。海陵红粟,仓储之积糜穷;江浦黄旗,匡复之功何远!班声动而北风起,剑气冲而南斗平。喑鸣则山岳崩颓,叱咤则风云变色。以此制敌,何敌不摧;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公等或家传汉爵,或地协周亲;或膺重寄于爪牙,或受顾命于宣室。言犹在耳,忠岂忘心!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傥能转祸为福,送往事居,共立勤王之勋,无废旧君之命,凡诸爵赏,同指山河。若其眷恋究城,徘徊歧路,坐昧先几之兆,必贻后至之诛。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移檄州郡,咸使知闻。

    这篇檄文在历数天后武则天罪行的基础上,叙述了徐敬业起兵的目的和取胜的把握,又用煽动性的口气要求人们起来响应。全篇一气呵成,言简意赅,脍炙人口,被后世传为佳作。据说天后武则天在看到这篇檄文后,不但没有发作,反而把作者骆宾王大加赞赏一番,并指责朝臣们竟让这样有才华的人流落在外,没有得到重用。

    由于少年时代曾随父武士彟在扬州生活过几年,天后武则天对扬州的战略地位有较为明确的认识,她绝对不能任徐敬业之流在扬州胡作非为。就在徐敬业等人在扬州为进军洛阳还是进军金陵(今江苏南京)举棋不定时,天后武则天从各地调集30万大军直奔扬州而来。仅仅49天,徐敬业等人的十万大军就烟消云散了,传说除极少数人化装逃往海外,剩下的头目大部分被捕杀殆尽。其中徐敬业、骆宾王被杀后,首级被送往神都洛阳。传说天后武则天对骆宾王的死,甚是惋惜了一番。

    天后武则天终于度过了临朝称制后最大的一场危机。在她于神都洛阳太极宫中听到扬州叛乱被平定的消息后,突然觉得自己已经是弥勒佛了。

    走到这一步的天后武则天,以弥勒佛的化身正式出现,已经是早晚间的事了。          

第六章

              为私欲重修白马寺,谶语与符瑞,《大云经》的因缘,僧俗大劝进的闹剧,圣神皇帝登基,徐敬业既平,天后武则天于次年正月初一日颁诏大赦天下,并改元当年为垂拱元年。

    自高宗皇帝仙逝之后,武则天一直没有从对亡夫的思念中解脱出来。她特别留恋与高宗皇帝一起处理朝政的那些日子,那个时候,她虽说是参与朝政,有些大事也完全是按照她的意见办,但她并未感觉到有压力,因为高宗皇帝毕竟还能作为靠山。而现在呢?几经废立太子的折腾,只给自己留下了个不敢出头露面的李旦,尽管名义上这个小儿子还是堂堂正正的李唐王朝的睿宗皇帝,但他怯懦胆小甘当傀儡,把一切事情都压在了自己的肩头,自己目前劳神费心的一切又都是为了什么呢?

    就是在这种疑惑和不安中,天后武则天不断在坚定自己的信心。但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