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世界上卓越的27位教育家-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谓的“通”仅仅是会诵读而不会具体的运用,那又与“鹦鹉能言”差不多了。因此,能够根据儒家经、传来分析政治上的得失、提出建议、并写出优美文章的“文人”,又高于“通人”。至于王充所说的“鸿儒”,那是能“论说世事,由意而出,不假于外”的人,就像陆贾、董仲舒这样的王充画像。儒者;而像扬雄(王充特别钦佩扬雄)那样,能“作《太玄经》,造于助(“助”按孙诒让说当为“眇”)思,极冥之深”(《论衡·超奇》)的哲学家,则属于“鸿儒”中堪与孔子并肩的人了。
总之,王充是儒家学者中的特出之士,他信奉儒学,但又不囿于一般的“俗儒”之学,是中国封建社会中比较少见的人物。他的学说,开始只在江东地区流传,未产生很大的影响。到东汉末期,著名学者蔡邕到江东,发现了王充的《论衡》,如获至宝,独自研习,秘不示人,由此学问大进。时人认为他“不见异人,当得异书”,于是问蔡邕原委,从此《论衡》一书得以广泛流传开来。
 



第6章 颜之推


姓名:颜之推,字介。
出生地:梁朝建康(今江苏南京)
生卒年:公元531年…公元591年
历史评价lishipingjia
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和教育家,颜之推有关对子女家庭教育的主张,是对当时家庭教育经验的总结。它虽然受时代条件的限制,可也以自己的真知灼见对家庭教育的子女问题作了总结和概括,丰富了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的内容,对于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颜之推出生于士族家庭。家传有《周官》、《左氏》之学,早年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
梁元帝肖绎时,官至散骑侍郎。梁亡后,投奔北齐,官至黄门侍郎。北齐灭亡后,他归附北周,为御史上士。隋文帝统一全国,诏为学士。著有《颜氏家训》。该书是他对自己一生有关立身、处世、为学经验的总结,被后人誉为家教规范,影响很大。
幼年时期是奠定基础的重要阶段。颜之推主张早教。他认为,人在小的时候,精神专一;长大以后,思想分散。因此,必须早些教育,不要失去机会,并且以自己的亲身体会说:我在七岁时,就读东汉王延寿作的《灵光殿赋》,一直到今天,每十年温习一次,依然不曾遗忘。但二十以后所背诵的东西,只要搁置一个月就忘记了。
主张爱子与教子相结合,反对溺爱。他说父母对子女只知一味的溺爱而不注重教育,对子女在生活方面的要求,总是给予满足,完全放松而不加以限制;孩子做错了事本该训诫,反而给以奖励;说错了话应当责备,反而不了了之;长期如此教育,对于孩子并没有什么好处,到孩子长大成人后,终归要成为品德败坏的人。为此,他提出爱而有教,严而有慈。他说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心。在对待多子女问题上,主张一视同仁而不能偏爱。他说我们有些做家长的重男轻女,往往出于极端的自私或愚蠢的偏见,这样做实际上已背离了颜之推画像。
父母之道。家长有意无意地偏爱乖巧伶俐者,这种情形,虽然难以避免,可也是不好的。不仅遭冷落的子女在心灵上势必受到伤害,而且受偏爱的子女也容易出现家长意想不到的伤害。这不只是教育的方法问题,而是心地问题、精神境界问题。如果做家长的不从思想认识上解决“爱子贵均”的问题,而只是在教育方法上试图一视同仁,与父母朝夕相处而又十分敏感的子女,还是很容易感受到父母的偏爱,从而受到心灵上的伤害。这对他们的成长是极不利的。
勤奋学习,以成有用之才,也是颜之推在家庭教育上一个重要主张。他说,自古以来,就是圣明的君主,尚且需要勤奋学习,何况一般的人呢?这类事普遍地记载在经史中,我也没有必要重复,姑且以近代至关重要的事为例加以说明。大凡士大夫的子弟,从五六岁起,就要受教育。有的人学得多,能够读《礼记》、《左传》,学得少的也学过《诗经》、《论语》;到了成家立业之年,身体及性格已经基本定型,应利用这个时机加倍地进行自我磨炼。有志向的人,自然能刻苦用功,成就学业;操行未立的人,自我放纵、堕落和散漫,自然沦为平庸之辈。人生在世,应当从事一种事业:农民就考虑耕种,商人就议论财物,工匠就致力于器物的精益求精,技艺就潜心钻研法术,武夫就熟知骑马射箭,文士就讲论羞愧。而不能行射礼时射不穿靶子,提起笔来只会写自己的姓名,醉生梦死,一无所事,以此消磨时光,以此终老天年。有的士大夫因出生于世宦之家,有祖上遗下的功业,得到一官半职,就自以为满足,完全忘了修习学业,等到有了吉凶难卜的大事,讨论起事情的得失,他便朦然张口结舌。学习是无止境的。学习的目的在于自己受益。他明确指出:我们读书做学问,就是磨炼我们的心志,培养敏锐的眼光,使我们待人处世不致出现差错。有的人读了几十卷书,就自高自大,欺侮凌辱长辈,鄙视怠慢同辈;人们憎恨他如仇敌,厌恶他如对鸱鸺(猫头鹰)。像这样,因为学习而遭到自我损害,还不如不学习为好。他要求子孙在学习上专心致志,一定要刻苦,要勤奋,要有毅力。并且列举了历史上勤学的实例来启示后人,说苏秦握锥刺股、文党投斧求学、孙康映雪夜读、车胤萤囊照书、儿宽带经而锄、温舒牧羊编简,都非常勤奋刻苦。又以勤学取得成就的事实来教育后人,如梁朝时彭城人刘绮,是交州刺史刘勃的孙子,早孤家贫,无钱置办灯烛,经常买荻草折成一段一段的,夜里点燃,就亮读书。东莞郡藏逢世二十多岁想读班固著的《汉书》,苦于借来的书时间不够用,于是就到姐夫那里乞求门客给他一些纸,手抄了一本,军府佩服他的志向。他终于精通《汉书》,而著称于世。
相关链接
颜之推出身士族,深受儒家名教礼法影响,又信仰佛教。但他博识有才辩,处事勤敏,应对闲明,所以在南北胡汉各政权之下,先后都受宠任。他年逾六十的一生中,“三为亡国之人”,行踪遍及江南、河北、关中,又死在南北统一之后的隋开皇年间,所以经验、阅历都较丰富,非南朝或北朝局促一隅的高门士族所可比拟。该书虽流露一些迂腐观点,但也包含不少有关南北朝社会、政治、文化的细致的观察和通达的议论。书中记载的许多情况,有很高史料价值。诸如对南北士族风尚的异同、治学为文之方法,乃至语言杂艺都进行比较,求其得失。谈到梁代子弟之脆弱、邺下读书人教子之方法,以及江南侨姓之未有力田等等,都是密切有关南北朝史事的。《书证》、《音辞》两篇,反映了颜之推的学术成就。
在子女教育上,他还注意到实践的重要性。在他看来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他以形象的比喻来说明知与行二者的关系:学习如同种树,春天欣赏它的花,秋天收获它的果实;讲论、写文章,相当于春天的花;磨炼自己,修正行为,则相当于秋天的果实。
——传世佳言——
婚姻勿贪势家。
天下事以难而废者十之一,以惰而废者十之九。
积财千万,无过读书。
人有坎,失于盛年;犹当晚学,不可自弃。
千载一圣,犹旦暮也;五百年一贤,犹比也。
环境对子女的成长有着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在少年,孩子们正处在长知识、长身体的时期,很容易受社会的感染。他说:“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因此,一定要时时注意与子女接触的人,以防误入歧途。他明确提出富家子弟不学无术,结果成为寄生虫。在梁朝全盛的时候,贵族子弟多数都是这样,以至民间有谚语说:“能坐上车不跌落下来就能做著作郎,会说‘体中何如’就可做秘书长。”这些富家子弟,在日常生活方面,非常讲究,熏香衣服,剃净面皮,涂脂抹粉,乘长辕轿车,登高齿木屐,坐棋子方褥垫,倚着彩绸靠枕,周围陈列农副产品器玩,出入从容,步履缓慢,看上去仿佛是神仙。实际上,什么也不会。每遇到“明经”科考试的时候,他们就雇用枪手作策问试卷;每当三、九日公家宴会,就请人代作诗赋。
颜之推非常强调对子女进行自立教育,提倡自己养活自己。他说父兄不能长期依靠,家中的财产是不能永远保持下去的,一旦遇到不测之祸,不得不背井离乡,就没有人来庇护。因此,最有效的办法,便是自己靠自己立足于世。谚语说:“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而在技艺中容易学习和最有用途的,莫过于读书。通过读书可以认识中国的文明和历史,知识范围广泛,不仅可以知道人的成功与失败,喜悦与悲伤,甚至可以达到天地、鬼神都不能隐藏的地步。
颜之推有关对子女家庭教育的主张,是对当时家庭教育经验的总结。它虽然受时代条件的限制,可也以自己的真知灼见对家庭教育的子女问题作了总结和概括,丰富了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的内容,对于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第7章 韩愈


姓名:韩愈,字退之。
出生地:河南河阳(今孟县)
生卒年:公元768年…公元824年
历史评价lishipingjia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韩愈3岁丧父。受兄韩会抚育。后随韩会贬官到广东。兄死后,随嫂郑氏北归河阳。后迁居宣城。7岁读书,13岁能文,从独孤及、梁肃之徒学习,究心古训,20岁赴长安应进士试,三试不第。25岁登进士第,然后三试博学鸿词不入选,便先后赴汴州董晋、徐州张建封两节度使幕府任职,后至京师,官四门博士。36岁任监察御史,因上书论天旱人饥状,请减免徭役赋税,指斥朝政,被贬为阳山令。顺宗即位,用王叔文集团进行政治改革,他持反对立场。宪宗即位,获赦北还,为国子博士。改河南令,迁职方员外郎,历官至太子右庶子。因先后与宦官、权要相对抗,仕宦一直不得志。50岁从裴度征讨淮西吴元济叛乱,任行军司马,贯彻了加强中央集权反对藩镇割据的主张。淮西平定后,升任刑部侍韩愈郎。他一生排斥佛教。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宪宗迎佛骨入大内,他奋不顾身,上表力谏,为此被贬为潮州刺史。移袁州。不久回朝,历官国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等显职。为兵部侍郎时,镇州王庭凑叛乱,他前往宣抚,成功而还。最后这一阶段,政治上较有作为。
他是唐代著名的散文家和重要诗人。他和柳宗元政见不和,但并未影响他们共同携手倡导古文运动。他们反对过分追求形式的骈文,提倡散文,强调文章内容的重要性。
相关链接
韩愈认为道(即仁义)是目的和内容,文是手段和形式,强调文以载道,文道合一,以道为主。
提倡学习先秦两汉古文,并博取兼资庄周、屈原、司马迁、司马相如、扬雄诸家作品。
主张学古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坚持“词必己出”、“陈言务去”。
重视作家的道德修养,提出养气论,“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答李翊书》)。
提出“不平则鸣”的论点。认为作者对现实的不平情绪是深化作品思想的原因。
在作品风格方面,他强调“奇”,以奇诡为善。
韩愈的散文、诗歌创作,实现了自己的理论。其赋、诗、论、说、传、记、颂、赞、书、序、哀辞、祭文、碑志、状、表、杂文等各种体裁的作品,均有卓越的成就。
韩愈时代的诗坛,已开始突破了大历诗人的狭小天地。韩愈更是别开生面,也创建了一个新的诗歌流派。他善于用强健而有力的笔触,驱使纵横磅礴的气势,夹杂着恢奇诡谲的情趣,给诗思渲染上一层浓郁瑰丽的色彩,造成奔雷挚电的壮观。
另外韩愈在艺术上有“以文为诗”的特点,对后世亦有不小的影响。当然韩愈的诗中也有追求怪诞诡谲的游戏文字,是不足取的。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
韩愈一生,在政治、文学方面都有所建树,而主要成就是文学。他反对魏晋以来的骈文,提倡古文,进行了长期的激烈斗争。由于他和柳宗元等人的倡导,终于形成了唐代古文运动,开辟了唐宋以来古文的发展道路。他的诗歌有独创成就,对宋诗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传世佳言——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金璧虽重宝,费用难贮储。学问藏之身,身在则有余。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第8章 朱熹


姓名:朱熹,字元晦。
出生地: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
生卒年:1130年…1200年
历史评价lishipingjia
中国南宋思想家,理宗宝庆三年(1227年),赠太师,追封信国公,改徽国公。
朱熹早年出入佛、道。31岁正式拜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为师,专心儒学,成为程颢、程颐之后儒学的重要人物。淳熙二年(1175年),朱熹与吕祖谦、陆九渊等会于江西上饶铅山鹅湖寺,是为著名的鹅湖之会,朱陆分歧由此更加明确。朱熹在“白鹿国学”的基础上,建立白鹿洞书院,订立《学规》,讲学授徒,宣扬道学。在潭州(今湖南长沙)修复岳麓书院,讲学以穷理致知、反躬践实以及居敬为主旨。他继承二程,又独立发挥,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后人称为程朱理学。朱熹在任地方官期间,力主抗金,恤民省赋,节用轻役,限制土地兼并和高利盘剥,并实行某些改革措施,也参加了镇压农民起义的活动。朱熹在从事教育期间,对于经学、史学、文学、佛学、道教以及自然科学,都有所涉及或有著述,著作广博宏富。
朱熹继承周敦颐、二程,兼采释、道各家思想,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哲学体系。这一体系的核心范畴是“理”,或称“道”、“太极”。朱熹所谓的理,有几方面互相联系的含义:①理是先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形而上者。②理是事物的规律。③理是伦理道德的基本准则。朱熹又称理为太极,是天地万物之理的总体,即总万理的那个理一。“太极只是一个理字”。太极既包括万物之理,万物便可分别体现整个太极。这便是人人有一太极,物物有一太极。每一个人和物都以抽象的理作为它存在的根据,每一个人和物都具有完整的理,即理一分殊。气是朱熹哲学体系中仅次于理的第二位的范畴。它是形而下者,是有情、有状、有迹的;它具有凝聚、造作等特性。它是铸成万物的质料。天下万物都是理和质料相统一的产物。朱熹认为理和气的关系有主有次。理生气并寓于气中,理为主,为先,是第一性的,气为客,为后,是第二性。
朱熹塑像
朱熹主张理依气而生物,并从气展开了一分为二、动静不息的生物运动,这便是一气分做二气,动的是阳,静的是阴,又分做五气(金、木、水、火、土),散为万物。一分为二是从气分化为物过程中的重要运动形态。朱熹认为由对立统一,而使事物变化无穷。他探讨了事物的成因,把运动和静止看成是一个无限连续的过程。时空的无限性又说明了动静的无限性,动静又是不可分的。这表现了朱熹思想的辩证法观点。朱熹还认为动静不但相对峙、相排斥,并且相互统一。朱熹还论述了运动的相对稳定和显著变动这两种形态,他称之为“变”与“化”。他认为渐化中渗透着顿变,顿变中渗透着渐化。渐化积累,达到顿变。
朱熹用《大学》“致知在格物”的命题,探讨认识领域中的理论问题。在认识来源问题上,朱熹既讲人生而有知的先验论,也不否认见闻之知。他强调穷理离不得格物,即物才能穷其理。朱熹探讨了知行关系。他认为知先行后,行重知轻。从知识来源上说,知在先;从社会效果上看,知轻行重。而且知行互发,“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
相关链接
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中国封建时代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学术思想,在中国元明清三代,一直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官方哲学,标志着封建社会意识形态的更趋完备。元朝皇庆二年(1313年)复科举,诏定以朱熹《四书集注》试士子,朱学定为科场程式。朱元璋洪武二年(1369年)科举以朱熹等“传注为宗”。朱学遂成为巩固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强有力精神支柱。它强化了“三纲五常”,对后期封建社会的变革,起了一定的阻碍作用。朱熹的学术思想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有重要影响。朱熹的主要哲学著作有《四书集注》、《四书或问》、《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西铭解》、《周易本义》、《易学启蒙》等。此外有《朱子语类》,是他与弟子们的问答录。
在人性论上,朱熹发挥了张载和程颐的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的观点,认为“天地之性”或“天命之性”是专指理言,有至善的、完美无缺的;“气质之性”则以理与气杂而言,有善有不善,两者统一在人身上,缺一则“做人不得”。与“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有联系的,还有“道心、人心”的理论。朱熹认为,“道心”出于天理或性命之正,本来便禀受得仁义礼智之心,发而为恻隐、羞恶、是非、辞让,则为善。“人心”出于形气之私,是指饥食渴饮之类。如是,虽圣人亦不能无人心。不过圣人不以人心为主,而以道心为主。他认为“道心”与“人心”的关系既矛盾又联结,“道心”需要通过“人心”来安顿,“道心”与“人心”还有主从关系,“人心”须听命于“道心”。朱熹从心性说出发,探讨了天理人欲问题。他以为人心有私欲,所以危殆;道心是天理,所以精微。因此朱熹提出了“遏人欲而存天理”的主张。朱熹承认人们正当的物质生活的欲望,反对佛教笼统地倡导无欲,他反对超过延续生存条件的物质欲望。
朱熹的文字
在朱熹的哲学体系中包含有对美与艺术的理论。他认为美是给人以美感的形式和道德的善的统一。基于美是外在形式的美和内在道德的善相统一的观点,朱熹探讨了文与质、文与道的问题。认为文与质、文与道和谐统一才是完美的。朱熹还多次谈到乐的问题。他把乐与礼联系起来,贯穿了他把乐纳入礼以维护统治秩序的理学根本精神。朱熹对“文”、“道”关系的解决,在哲学思辨的深度上超过了前人。他对《诗经》与《楚辞》的研究,也经常表现出敏锐的审美洞察力。
——传世佳言——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并明月霜天高。
读书无疑者须先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十年浮海一身轻,乍睹藜涡倍有情。世上无如人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
 



第9章 王守仁


姓名: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
出生地:县城瑞云楼(今武胜门内寿山堂
生卒年:1472年…1529年
历史评价lishipingjia
明代哲学家、教育家
王守仁28岁中进士后在京师任刑部云南清吏司主事、兵部武选清吏司主事,并主考山东乡试。后因弹劾宦官刘瑾,谪为贵州龙场驿丞。不久,赦归为江西庐陵知县。此后,历任南部刑部、吏部清吏司主事,南京太仆寺少卿,鸿胪寺卿,都察院左佥都御史等职。又巡抚南赣、汀、漳等处。50岁时升至南京兵部尚书。后退职回乡。,晚年又总督两广军务,病死归途。遗著有《王文成公全书》38卷。
王守仁30多岁开始讲学授徒,前后达25年之久。他每到一处任职,都修建书院,倡办社学,利用从政之余进行讲学。谪居贵州龙场驿时,王守仁的文字建龙冈书院,主讲贵阳书院;巡抚江西期间,立社学,修濂溪书院,集门人于白鹿洞讲学;总督两广军务时,办思田学校、南宁学校和敷文书院。退职回乡期间,先辟稽山书院,后办阳明书院,并讲学于余姚龙泉山寺,各地学者云集,环坐听讲者达300余人。他的办学、讲学活动,对明代书院、社学的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王守仁认为教育的根本问题是“致良知”、“明人伦”。道德修养的关键在“去人欲,存天理”。在知行方面,提出“知行合一”说。
王守仁主张做学问在“明白自家本体”、“不假外求”,不靠旁人“点化”而靠自己“解化”。
相关链接
王守仁是我国宋明时期主观唯心主义集大成者。他发展了陆九洲的学说,用以对抗程朱学派。他说:“无善无恶者心之体,有善有恶者心之用,知善知恶者良知,为善去恶者格物。”并以此作为讲学的宗旨。他断言:“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处于吾心”,“心明便是天理”;否认心外有理、有事,有物。认为为学“惟学得其心”,“譬之植焉,心其根也。学也者,其培壅之者也,灌溉之者也,扶植而删锄之者也,无非有事于根焉而已。”要求用这种反求内心的修养方法,以达到所谓“万物一体“的境界。他的“知行合一”和“知行并进”说,旨在反对宋儒如程颐等“知先后行”以及各种割裂知行关系的说法。他论儿童教育,反对“鞭挞绳缚,若待拘囚”,主张“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以达到“自然日长日化”。他的学说以“反传统”的姿态出现,在明代中期以后,形成了阳明学派,影响很大。他广收门徒,遍及各地。死后,“王学”虽分成几个流派,但同出一宗,各见其长。他的哲学思想,远播海外,特别对日本学术界以很大的影响。
王守仁主张施教要照顾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认为一个人从婴儿到成人有其发展的阶段性,比如种植树木,须栽培得宜,“从本原上用力渐渐盈科而进”,才能取得成效。他提出人的资质是不同的,施教须“随人分限所及”,因人而异,不可躐等;人的才能也互不相同,使他们“益精其能”,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
王守仁十分重视儿童教育,认为传统的一味督责、鞭挞绳缚的教育方法,使儿童“视学舍如囹狱而不肯人,视师长如寇仇而不欲见”。正确的启蒙教育应该考虑到儿童“乐嬉游而惮拘检”的心理特点,像园丁栽培花木一样,通过“诱之歌诗”、“导之习礼”、“讽之读书”,培养儿童的道德、情感,发展儿童的智慧,增进儿童的身体发育。在学习内容和次序的安排上,规定“每日工夫,先考德,次背书诵书,次习礼或作课仿,次复诵书讲书,次歌诗”,注意动静搭配,使儿童“趋向鼓舞,中心喜悦”,而“乐习不倦”。
——传世佳言——
志不可立无可成之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飘荡奔逸,何所底乎?——王守仁
王守仁的画像
王守仁提出的根据年龄和程度的区别而因材施教,分别施行灵活简明的、容易为人接受的教育方法,为后来的教育家所吸取。王守仁的《训蒙大意》与《教约》,合称《社学教条》,成为当时儿童教育工作的指针,其中有些主张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长远的现实意义。
王守仁的一生,著作甚丰。他死后,由门人辑成《王文成公全书》三十八卷,其中在哲学上最重要的是《传习录》和《大学问》。
 



第10章 扬·阿姆斯·夸美纽斯


姓名:扬·阿姆斯·夸美纽斯
出生地:捷克
生卒年:1592年…1670年
历史评价lishipingjia
夸美纽斯是捷克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教育家,西方近代教育理论的奠基者。
1604年,12岁的夸美纽斯失去了父母;两位姐姐也相继夭折。他早年失怙,沦为孤儿,被寄养在姨妈家里。这不幸命运的打击中断了他在兄弟会初等学校的学习生活。
1608年,受兄弟会资助,夸美纽斯入普列罗夫市的拉丁文法学校学习。在校三年期间,他刻苦自励,发愤学习,成绩优秀,表现出卓越的才能。
1611年毕业后,夸美纽斯于同年3月30日被“兄弟会”选送到德国的赫尔伯恩大学学习哲学和神学。兄弟会选中该校,是因为这所大学盛行加尔文派思潮,它和兄弟会的宗教观点大同小异之故。大学期间,他在阿尔斯泰德(1588年——1638年)等进步教授的影响下,系统地学习了古代思想家的著作,研究了人文主义者的思想,接触了新兴的自然科学知识,了解了宗教改革以来各国的教育发展动向,探讨了当夸美纽斯的作品时德国著名教育家拉特克和安德累雅等人的教育革新主张,为他后来从事文化教育活动打下了良好的根基。从那时起,夸美纽斯就开始收集资料,准备为祖国同胞编写一本捷克语词典和捷克文的百科全书。
1614年,夸美纽斯从海得堡徒步回国,被“兄弟会”委任为他的母校——普列罗夫拉丁文法学校的校长。他以极大的热诚献身于教育事业,开始研究教育改革问题。1616年在教育革新上作了第一次尝试,参照克拉克的方法编写了一本小型的语法指南《简易语法规则》。同年被选为“兄弟会”牧师,在奥尔光兹担任圣职。
1618年,夸美纽斯被调到富尔涅克城。他身兼二职,既任牧师,又任兄弟会学校校长,他非常热爱学生,尊敬学生。为了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常带他们出城远足。
相关链接
夸美纽斯在黎撒栖身十三年(1628年——1640年),把自己的全部精力献给了教育事业。他首先帮助“兄弟会”成立了学校,并担任校长,积极从事教育实践,积累实践经验。在此基础上,他潜心研究教育理论,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先后写成了《语言学入门》(1631年)、《语言学初听》(1633年)、教育学巨著《大教学论》(1632年)、学前教育专著《母育学校》(1632年)和物理教材《物理学概论》(1633年)等。其中《大教学论》是他的代表作。
1621年,西班牙雇佣军攻占富尔涅克,并放火烧城。夸美纽斯的家产、藏书和所有的论文手稿化为灰烬,他本人幸免于难,只带着几件仅存的衣服逃出了富尔涅克。当时妻子身怀有孕,只好回到了娘家,跟父母暂居一处。
1622年初,战争带来了瘟疫,他的妻子和两个孩子染疫丧生,他再次遭到了沉重的打击。战争夺去了祖国的尊严和妻儿的生命,也夺去了他研究教育的美好的时光。
夸美纽斯在这国破家亡的黑暗的时代,伤痛祖国的沉沦,愤恨国际间以大凌小,弱肉强食的掠夺战争,渴望和平、安宁、光明世界的到来。他以顽强的斗志,站在斗争的第一线,同反动势力进行了艰苦的斗争,成为反封建的斗士。1618年,他发表《致天国书》,以“被压迫的贫民对上天的控诉”自称,深刻揭露了当时种种不平等现象,他对上天控诉道:“不公平的是,那些人(富人)有无数的人世上的财物,而我们却贫穷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